分享

姜子牙真实身份大起底:是贵族还是平民,是勇士还是道士?|文史宴

 where5 2022-04-06

2008年1月至2009年11月,山东高青陈庄的一处西周早中期遗址,出土了一件青铜器“丰启作氒祖甲齐公尊彝”。其中“丰”是作器者的名字,“祖甲齐公”是他祭祀的祖先。“齐公”自然是齐国国君,“祖甲”则是此齐国国君的日名。这个“祖甲齐公”会是文献中的谁呢?

一、从吕尚到姜子牙:称呼的变化

“日名”来源于商代的祭祀制度。我们在《史记》里看到商代诸王一律以甲、乙、丙、丁等天干十日命名,如商汤又叫大(天)乙、商纣又叫帝辛,这里乙和辛就是日名,代表他们去世后在周祭中受祭的日期。但周代诸王一律以文、武、成、康等谥号称呼,所以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观点,即以铭文是否有日名区分商周断代或族属。但随着近现代考古发现,这种观点可能要被颠覆。比如在西周早期燕国青铜器上,就有“召伯父辛”的称呼。

其实在传世文献里,就有周人用日名的痕迹。比如《史记·齐太公世家》就有齐太公吕尚之子齐丁公、孙齐乙公、曾孙癸公的记载。燕国姬姓,齐国姜姓,都是西周分封诸侯。有意思的是,西周前期的齐国都城在营丘(今山东临淄),与高青同属于淄博地区,那么这个“齐公”自然不会是第二个齐国的国君,“祖甲”既然与丁公、乙公、癸公不同,那就只能是吕尚本人了。看来,至少在西周前期,日名制度还是沿袭了商朝制度的。

对于吕尚这个人物,我们并不陌生,他就是《封神演义》主角姜子牙的原型,也就是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姜太公。当然,我们也知道,从历史人物到文学人物,形象总是不停变化的。今天我们所看到影视中的姜子牙,也相当于是历朝历代创作集合的形象。那么,历史上的吕尚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物?他是如何从历史上的西周齐国国君,不断变化成今天大众熟知形象的?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吕尚这个名字说起。

图片

吕尚为什么又叫姜子牙,他到底姓吕还是姓姜?这就涉及周代姓氏制度的问题,“姜”和“吕”实际上是一姓一氏的关系。今天我们所说的“姓”“氏”是同一个意思,但在周代,姓表示的是血缘集团,这个符号是不变的;氏表示的是社会集团,这个符号是变化的。怎么理解?姜子牙是“姜”姓没错,但这个“姜”姓分封出很多诸侯国,比如吕、齐、申、许、纪、向,这些诸侯国君都是姜姓,但他们的氏却各有不同,所以吕尚应该是姜姓吕氏。

那么是否“吕尚”“姜子牙”的称呼都可以呢?不然。在周代,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所以吕尚不能叫姜尚或姜子牙,而吕尚的女儿邑姜(周武王后)就称“姜”。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因为对于贵族男性来说,“氏”代表出自的社会集团,所以要着重突出;而对于贵族女性来说,不需要参加多少政治活动,而“姓”作为周代“同姓不婚”的依据,所以在女性名称中得以特别强调。至于女性的氏,当然也是婚前从父氏,婚后从夫氏。

在殷墟卜辞中,有一个方国“羌方”,活跃在今天秦、晋、豫三省交界一带,是商朝中后期的大敌,许多“羌”人经常被商人俘获,被当作人牲杀死祭祀。在甲骨文里“羌”“姜”是一个字,所以“姜”姓应该也来自羌方。姜姓羌方与姬姓周人,在先周时期关系就很密切,互相通婚。据说,姬姓始祖后稷的母亲就是有邰氏女子姜嫄,而周文王的祖母也是有吕氏女子太姜,周武王的王后又是吕尚的女儿邑姜,有些类似辽朝萧氏与耶律氏的关系。

那么“姜尚”“姜子牙”的称呼又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在春秋战国之际,铁犁的普及与牛耕的推广,小家庭从大家族(氏)分离出来了,此时“氏”就不再代表社会集团。于是“姓”“氏”逐渐合流为后世的“姓氏”。今天的“姓氏”一方面代表了血缘,这是来自“姓”的功能;另一方面具体名称则更多来自“氏”,比如前文说的吕、齐、申、许、纪、向等诸侯国名今天都是姓氏。这样一来,大家往往就认为周代的姓氏也是一回事了。

图片

东汉桓谭的《潜夫论》里,说“文、武师姜尚”“文王游畋,遇姜尚于渭滨”,这就已经将“吕尚”称为“姜尚”了。同理,后世称呼周文王为姬昌、周武王为姬发这也都是错误的,标准称呼应该是周(文王)昌、周(武王)发。至于吕尚为什么不称“齐尚”?其实在《齐太公世家》中,只有吕尚和齐丁公吕伋称吕氏,而之后的齐公则不再称吕氏。这反映吕尚、吕伋本因封齐国而改齐氏,但因出身吕国,所以习惯上还以吕氏称之。

除了“姓”“氏”不同外,“名”“字”在古代长期也是两回事,“名”代表出生的名,往往用于谦称;“字”代表成年的名,往往用于敬称。周代男子的字一般称为“子某”或“某父”,比如孔子字仲尼父,他的弟子端木赐字子贡。而吕尚在《诗经》中被称为“师尚父”,所以“尚父”应该是他的字;在《孙子兵法》中被称为“吕牙”,所以“牙”应该是他的名。但《封神演义》却说“吕尚,字子牙”,似乎把名和字颠倒了。

除了“尚”“牙”外,吕尚还有个名字“吕望”,“望”又是什么呢?早在《孟子》《荀子》就有“太公望”“吕望”的称呼。《史记·周本纪》中,周文王在渭水见到吕尚时,说祖父太公曾经说有圣人入周,周朝就会兴盛;您就是这位圣人吧?太公“望”您很久了!于是吕尚被尊称“太公望”。按照这个解释,“太公”本来应该是周太王,“望”则是盼望的意思。所以吕尚封于齐国,也就被称为“齐太公”;后来田和篡齐,也有样学样,自称“齐太公”。

除了这些称呼外,《封神演义》还说吕尚“号飞熊”。“飞熊”又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史记·周本纪》说周文王出猎遇见吕尚前,曾经占卜到自己这趟得到的“非龙非彲(螭),非虎非罴”,而是霸王的辅佐。但这个“非罴”就被误传为“飞熊”了,后来元代《武王伐纣平话》,就说文王梦见一只长着双翼的老虎,儿子周公旦解梦说这就是飞熊,所以吕尚才有了飞熊的称呼,至于“非虎”则可能分化成另一个人物——武成王黄飞虎。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武成王”原本也是吕尚的封号。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下令两京和各州都兴建太公庙一座,正式把吕尚列入国家祀典。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封吕尚为武成王,按照文宣王孔子庙的同等规格建立武庙,至此,吕尚成为武圣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封吕尚为昭烈武成王;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在武成王庙建立武学;宋元丰年间编订《武经七书》,把题名吕尚的《六韬》列为武经必读书目。

吕尚还有一个称呼,就是“师尚父”,因为他在周朝担任太师。“师”是从古至今的一个军队编制,商周时期最高军事长官就是“太师”,各级军事长官也被称“师”。不过,当时“师”还没有“师徒”之“师”的含义,《潜夫论》说“文武师吕尚”,这显然是把吕尚当作周文王、周武王的老师了。在周代称呼中,可以以氏加名,也可以官职加名,所以吕尚被称为“师尚父”是成立的。

至此,我们讲清楚了吕尚各种名号称呼的由来,吕尚、吕尚父、吕牙、吕望、太公望、齐太公、师尚父以及祖甲的称呼都是正确的,而姜尚、姜子牙、飞熊这几个称呼则不太准确。

二、从贵族到平民:身份的变化

关于吕尚事迹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大雅·大明》:“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这段说的是牧野之战,周军战车华丽壮观、战马健壮雄骏,而吕尚像一只翱翔的雄鹰,辅佐着周武王征伐商朝,第二天黎明就取得了胜利。为什么要强调吕尚像雄鹰?在《逸周书·克殷解》里,说周武王派尚父与伯夫“致师”,即吕尚、伯夫与商人将领单挑,吕尚当然取得大胜,所以才被《诗经》传颂。

吕尚作为周太师之尊,为何要亲自下场单挑?在上古三代的战争中,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当时军礼讲究两军堂堂正正对决,所以对于个人武力也非常崇尚。吕尚作为周朝最高军事长官,个人武力值越高越能振奋人心。当然,这不代表吕尚只是个纯粹的武人,实际上当时是文、武不分的,太师相当于也是宰相。《齐太公世家》说“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可见吕尚对于周朝灭商,应该也参与了大量谋划。

但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从《齐太公世家》到《封神演义》,不管正史还是小说,都说吕尚入周时就是老人,老人是怎么上阵单挑的,难道吕尚真有神功护体?当然不是,其实吕尚的真实形象,不太可能是后世文献说的老年谋士,而应该是原始史料《诗经》中的中年壮士。可以佐证的是,吕尚的女儿邑姜嫁给周武王,吕尚的儿子吕伋又辅佐过周成王、周康王,这表示吕尚可能是周文王同辈人,甚至年龄还略小一些,总之肯定不是风烛残年的老人。

如果说历史上的吕尚不是老年人,那么又引发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他遇到周文王之前到底是什么身份呢?虽然史书没有明说,但我们可以合理推测。

图片

前文我们提到,“氏”在战国时期开始解体,而之前的家庭和个人都依附于“氏”存在。“氏”既是社会主体,也是政治主体。家族长一方面是自己氏族(国家)之君,另一方面又往往在一个更大的共同体内代表本族担任一定职务(权力来源于下级);这与后世君主专制社会中,个人能够出将入相完全不同(权力来源于上级)。具体来说,姜姓吕氏是与姬姓周氏长期通婚,那么在周朝集团中,吕国国君应该也会担任一个位高权重的职务!

那么商末周初这个吕国国君是谁呢?除了吕尚、吕伋父子外,《逸周书·世俘解》记载了武王伐纣后南征越戏方的吕他,清华简《封许之命》记载了封于许国的吕丁。毫无疑问,无论从地位来看,还是从名气来看,吕他与吕丁均不能与吕尚相比。所以,历史上真实的吕尚,很可能本人就是吕国国君!那么他根本不是出生于东海,也从没有去过商都朝歌,自始至终一直生活在吕国,作为周人的得力盟友存在!

周朝灭商后,此时在周朝中央政权枢纽的有三位执政,分别是太师吕尚、太傅周公旦与太保召公奭,其中吕尚代表姬姓姻亲的势力,周公旦代表文王之子的势力,召公奭代表姬姓旧族的势力。武王去世后,子成王即位,周公旦以王叔身份摄政,之后武庚、三监与东夷叛乱,周公东征灭亡武庚、三监,并将战线推进到东夷。此时,吕尚才被封于原蒲姑故地的齐国,也是后世传说中吕尚是“东海上人”的由来,实际上吕尚只是后来的山东人。

如果我们承认吕尚原型本来是吕国国君,那么,又如何解释后世文献中,对于吕尚贫困而见周文王等一类记载呢?

图片

这就要结合战国时代的社会特征了。前文提到,战国时代“氏”解体,诸子百家得以东奔西走于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谋取利益。但不论是哪一家,有一点主张应该是共通的,那就是希望君主尚贤,这样才能提拔出于底层的他们。于是在这个时代,就有大量平民、隐士逆袭的传说被传颂。其中不少圣君身边的重臣都被描绘成这样:比如尧有舜、商汤有伊尹、武丁有傅说、周文、武王有吕尚、齐桓公有管仲、秦穆公有百里奚、楚庄王有孙叔敖,等等。

这些国君为什么能称王称霸?不正是大胆提拔了这些贤人吗!当然,这样的说法,我们只能作为政治寓言看待,并不符合三代春秋的时代特征。可以印证的是,这样的传说,实际上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模板,互相往往又是矛盾的。我们就来看看战国诸子著作中的吕尚到底是什么情况。

关于吕尚与周文王相遇的情况,我们最熟悉的当然就是《史记·齐太公世家》所说的吕尚穷困年老,于是在渭水钓到文王,这种说法戏剧性最强,最容易传播。这在《吕氏春秋》《韩非子》《战国策》都有类似记载,不但如此《战国策》还说他是“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雠不庸”,也就是说,当年在齐国就被妻子赶出门,在商朝都城朝歌做屠户也干不下去,后来投奔子良也被嫌疑炒掉,最后只好在棘津卖身但也没人要。

图片

但这类故事,并不是当时流传的唯一说法。在《孟子·离娄上》里,就说吕尚与伯夷一样,都是天下极有声望的长者(大老),因为听说文王善待长者才来投奔。伯夷是孤竹国的王子,这样看来,吕尚似乎也不是穷困潦倒的贫民。而且《孟子》比《战国策》成书还更早,但这种说法缺乏故事性没被流传。但《齐太公世家》也有类似故事,说太公曾经侍奉商纣王,因为无道才离去,游说诸侯又不受重用,所以才往西边投奔周文王。

此外,还有《楚辞》的《离骚》《天问》等篇,提到吕尚在市场贩牛,因为操刀吆喝引起周文王的注意。根据汉人王逸的注释,吕尚宣称“下屠屠牛,上屠屠国”,由此被文王所征用。在这种说法中,吕尚出身也卑贱,但是贩牛时与文王相遇的。不过,这种说法没有被《齐太公世家》编入,《齐太公世家》列举了另三种说法,说吕尚本来隐居海滨,在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羑里时,散宜生、闳夭等人找到他,一起谋划救助了周文王。

由此可见,在战国时期,关于吕尚的出身、与周文王相遇的经过,已经至少产生了四种不同的说法,以致太史公编写《齐太公世家》时,也不得不求同存异,把各说都铺陈出来。这更加证明这些都只是战国时流传的古史传说,而非真正的历史事实。但无论如何,吕尚从一位高级贵族、中年壮士,被传播成了底层平民、老年谋臣,他的形象至此发生了第一次重大变化。

三、从凡人到半神:属性的变化

齐鲁之地一直是周朝的文化中心,战国时齐国还有闻名于世的稷下学宫。所以齐国的开国国君吕尚以及名臣管仲、晏婴这些人物,也就被后人赋予更多的传奇色彩。《齐太公世家》就说吕尚提出过不少奇谋妙计,以致被后世兵权谋家、兵阴谋家奉为祖师。当时就出现了不少托名吕尚的著作,《汉书·艺文志》就收录了《太公》二百三十七篇,今已无存;今本《六韬》主要是宋代《武经七书》本,此外在临沂银雀山、定州八角廊出土汉简也发现一些片断。

关于吕尚的军事谋略,《孙子兵法·用间》说“周之兴也,吕牙在殷”,《荀子》说“吕尚招麾殷民怀”,大致说吕尚从事了一些间谍、策反工作;《齐太公世家》作为正统叙事,描写也不具体;但西汉之后就开始细化,并且赋予了越来越多神怪色彩。

到了《论衡》时,画风就为之一变,说吕尚就喂小孩吃一种红丹,等到小孩长大后满身通红,吕尚就让他说殷商要灭亡,于是商人都纷纷以为是天神的预兆。而到武王伐纣之前,武王曾占卜结果为大凶。武王正在踌躇不定之际,吕尚又把蓍草推开、龟壳踢翻,大喝“枯骨死草,何知吉凶”,坚持发兵;之后周军从孟津渡河遇到九头怪“苍兕”,军士们受到恐吓,又是吕尚不为所动,依然申明进军,终于取得了牧野之战的胜利。

图片

在《太平御览》引《六韬》里,吕尚变得更加神异。据说武王伐纣前,丁侯不归附武王,于是吕尚就将丁侯的像画出来,朝画像放了三箭,于是丁侯就病倒了,占卜的人说病情在周。于是丁侯非常恐惧,只能归顺武王。于是吕尚就派人在甲乙日拔去第一支箭,在丙丁日拔去第二支箭,在戊己日拔去第三支箭,这样丁侯的病才痊愈。四夷听说这件事非常惧怕,越裳氏连忙献上白雉表示顺服。很明显,这就是《封神演义》里“钉头七箭书”的原型。

同时,吕尚还有了恐吓甚至驱使神灵的记载。在《博物志》里,说吕尚为灌坛这个地方县令时,周武王梦见妇人在道路夜哭,自称是东海神女,嫁给西海神童,如果过路都会伴有大风雨;但现在吕尚有德,所以自己不敢经过。于是周武王召见吕尚,三天三夜后,灌坛有暴风雨经过。《搜神记》与之大同小异,周武王作周文王,妇人作泰山女,嫁给东海妇,最后周文王拜吕尚为大司马。后来在《武王伐纣平话》中,也采用了这段情节。

在《太平御览》引《六韬》里,说武王伐纣时雪深一丈,有五车二马行驶来军营,但却踏雪无痕。武王非常惊奇,问吕尚是怎么回事。吕尚回答说这是“五方之神”,前来受命任职。《太平御览》引《太公金匮》,则说的是武王伐纣后营建洛邑时,这“五车二马”原来也是四海之神句芒、祝融、蓐收、玄冥与河伯、风伯、雨师七神。在《封神演义》里,姜子牙也有收“五路神”,原型明显就是“五方神”,更重要的是有了吕尚“封神”的观念雏形。

 图片

元朝的时候,出现一部很重要的平话小说——《武王伐纣平话》,又叫《吕望兴周》。这是第一部系统讲述武王伐纣故事的小说,也可以视为《封神演义》的原型。在这部小说里,吕尚屡操贱业、穷困潦倒的早期经历被吸收,“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用直钩钓鱼的经历也出自这里。而且,吕尚已经有了非常高明的法力,比如用法术救武吉、用法宝擒妲己。他的戏份已经超过周文王和周武王,成为整个伐纣战争中的总指挥。

不过,《武王伐纣平话》毕竟只是说书人用的话本底本,艺术价值并不高。吕尚面对赵公明等人劫营,居然用空寨毒酒诱杀赵公明,这样的描写又显得吕尚计谋过于阴毒,毫无正义之师与得道之士的风采。而且,在《武王伐纣平话》中,虽然引入了一些道教神祗,但这些道教神祗更多是活人被“封神”,与《封神演义》的封神还有不小差距。最后,甚至吕尚也并非第一主角,真正贯穿全文的人是纣王太子殷交(即《封神演义》的殷郊)。

《武王伐纣平话》之后,对武王伐纣故事系统描写的是明代《列国志传》的卷一。《列国志传》并非写武王伐纣一事,而是整个周王朝的故事,后来《封神演义》与《东周列国志》分别以其部分为蓝本。因为《列国志传》是历史小说,所以《武王伐纣平话》的部分民间怪异情节被删除,吕尚也取代殷郊成了真正第一主角。相对于《武王伐纣平话》以暴制暴的思路,《列国志传》回归了正史以仁易暴的思想,比如在斩崇侯虎时,吕尚提出立其子崇应彪为嗣。

 图片

至此,吕尚的形象仍然是凡人,最多算异人,还远达不到神仙的法力。真正对《封神演义》姜子牙形象形成有决定性影响的,是道教民间流传的玄帝收魔故事。

玄帝即玄武大帝,又叫玄天大帝、真武大帝,玄帝收魔故事可以追溯到宋代道教《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等。元明时期的《太上悦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注》等又将玄帝收魔背景附会到商末之时。元代《搜神广记》、明代《增补搜神记》及《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这三部民间神谱,又进一步演绎了玄帝收魔、封神。此外,元明一些道教题材戏曲也不同程度有涉及,如《二郎神醉射锁魔镜》《猛烈那吒三变化》等,二郎神和哪吒都是玄帝的部下。

玄帝受到元始天尊派遣,带领二郎神和哪吒等神仙,在商末之际出山收魔封神……很明显,《封神演义》所做的只要把玄帝改头换面成吕尚,然后再与《武王伐纣平话》《列国志传》等历史小说中的吕尚拼接。于是“封神”的吕尚与“演义”的吕尚也就浑然一体,吕尚成为当之无愧的主人公,也就有了半人半神的形象。同时,《封神演义》对吕尚的形象描写又沿袭了《列国志传》这种比较正统的叙事方法,吕尚又被塑造成一位忠厚长者的形象。

总之,从《诗经》到《史记》,从《武王伐纣平话》到《封神演义》,一千个作者有一千个吕尚。而吕尚仅仅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一句诗,最终成为大众心中商末周初的第一主角。

参考文献:

顾颉刚:《太公望年寿》

李学勤:《论高青陈庄器铭“文祖甲齐公”》

李亦辉:《〈 封神演义〉考论》

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

杨筠如:《姜姓的民族和姜太公的故事》

战化军:《齐国人物志》

周书灿:《也论姜太公的身世、里籍与年寿问题———兼论古史研究的模糊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