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大康先生教你学书法(上)

 山稳之 2018-06-08

 文化传承

               大康先生教你学书法(上)

                                      梁广程 

 大康先生总结自己的业绩时说:“古文字研究为主,古印玺研究次之,其次是书法、刻、绘画、考古、漆器的研究,以及经史、诸子、诗词、戏曲。第三种以下,都是余事。”很多学者都说,把大康先生的所谓余事,分给十个人,那么这十人都将成为大专家。大康先生虽然把自己的书法艺术看成是余技,书法界的人士都说,大康的书法自成风格,是典型的“康家书体”。

 大康先生不仅是个书法艺术家,还是个书法教育家。他桃李丰硕,然而最得意的弟子是康默如(少康) 默如,号少康,字龙友大康之侄1957年生幼年时就住在大康家,一直受着大康夫妇的眷顾,四岁开始接受严格、正规的书法教育。15岁时在书法界崭露头角,陪同廖承志副委员长接待日本友人,即兴表演书法,受到热烈赞扬20已经出版四体百家姓字帖,印行六十三万册,风行全国。少康以其传统书法的纯厚功力,又著中国历史三字谣四体字帖。他精通多种书体,以篆书篆刻为主,更酷嗜草书。少康,力矫时弊,独标风骨,将遒媚与质朴融为一体,不坠流俗。是当代突出的青年书法艺术家。     

可谓名师出高徒。少康的书法成就和大康的教育方式分不开。大康从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整理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书法教学理论和经验。现在,中国的书法练习者和爱好者数以十万计,但大多数是自学者,难免多走弯路,成效不高。大康的书法教育理论和经验,可以为这些朋友出出主意,解决难。如果遵照先生的指导去做,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选准教材

大康先生主张直接临摹古碑贴。他经常告诫后学:“学书要学古人,直接临摹古代名迹,以近人大作为参考。还要精选自己喜欢和个人性格、能力、爱好相吻合的碑帖。”这段话意味深长,习字要从源头学起,而且要选古人名迹,最好在名家的指导下进行。这是贯穿大康先生整个文化艺术的指导原则。然而也强调要选和个人性格、能力、爱好相合的碑帖,要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关键的关键是选准古人名迹名帖。不是不可以向今人学习,而一定要打好基础再学。路子找准找对了,才能事半功倍。有些习字者,练了一辈子的字,总也上不了层面,就是因为没有选对适合自己的名迹名帖,没有正规的导师,瞎耽误工夫。

    大康先生又说“历代都有过著名书法家,他们留下的金文、石刻、墨宝,已经成为各种书体带有典型意义的名迹、名帖。”

书法字帖,是用于学习写字临摹的样本。帖分两种,一种是鼎文石刻文的拓本,一种是前人名家书写的墨本。前者称碑学,后者帖学。由于历史的原因,南方多以帖学为主,北方多以碑学为主。学帖,各有风格千秋。但是多数专家认为先学碑好。帖源于碑,碑是正根。自古以来,书学大家的学习经历,也各不相同。最终,都同样取得了成功、做出了成就。就是说,哪一种讲法都不是一定的,还是要因人施教,因人而论。选准了碑帖、字帖之后,不宜不断转换,要坚持一段时间。否则看花了眼,换来换去,一事无成。

 历代传下书法字帖非常之多,然而常用帖本还是有数的。例如:

1,楷书字帖

    楷书又称正楷、真书、正书。隶书逐渐演变而来。《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另一说法,战国时期的钟繇(151年-230年)是楷书的创始人 钟繇写得一手工整俊秀的楷书,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后世书法家都曾经潜心钻研学习钟繇书法。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楷书的范本一般分魏碑唐楷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8年)文字刻石的通称比较有名的有《郑文公碑》、《张猛龙碑》、《嵩山灵庙碑》《高贞碑》及《张玄墓志》,《龙门二十品》,《敬史君碑》、《元瑛墓志》、《司马悦墓志》、《元怀墓志》、《元倪墓志》,《石门铭》,《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司马绍墓志》,《爨宝子碑》,《千字文》《三字经》等。

[转载]大康先生教你学书法(上 <wbr>) 

魏碑司马绍墓志》局部】

唐楷魏晋南北朝楷书的继承和发展代表作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虞世南的《夫子庙堂碑》,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薛稷的《信行禅师碑》,颜真卿的《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转载]大康先生教你学书法(上 <wbr>)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2,行书字帖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比较著名的有王羲之的《丧乱帖》,王洵的《伯远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苏轼的《黄州寒食记》,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智永的《千字文》,欧阳询的《梦奠帖》、《张翰帖》,赵孟的《赤壁赋》(此碑内有行书,也有楷书)王铎的《拟山园》等。

 [转载]大康先生教你学书法(上 <wbr>)

    【王之《丧乱帖拓片片段】

    3,草书字帖

    草书,是为了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有名的作品有:赵佶《草书千字文》,张旭《古诗四帖》,怀素《自叙帖》,孙过庭《书谱》,《急就章》,张芝的《草书》等。

[转载]大康先生教你学书法(上 <wbr>) 

                     怀素《自叙帖》局部】

     

    4,隶书字帖

      隶书,亦称汉隶,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比较著名的名作主要以汉碑为主,《曹全碑》、《乙瑛碑》、《礼器碑》、《张迁碑》、《封龙山碑》等碑帖。

[转载]大康先生教你学书法(上 <wbr>) 

【《曹全碑》局部】

    此外,汉简书也是隶书的一种 敦煌地区的汉代遗址中先后出土了约17480多枚汉代简牍,在我国已发现的汉代简牍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敦煌汉简的出土,把隶书的成熟期由过去人们公认的东汉晚期提前到了西汉中期,从中看出古隶向汉隶转化的剧变和成熟过程。汉简书法承上启下,开启了后世的楷、行、草书。

  5,书字帖

  典型的小篆峄山刻石俗称峄山碑,为秦始皇28年(公元前219年)登峄山(山东邹县)所立,传为丞相李斯所书。内容前为始皇诏,144字,自皇帝曰以下为二世诏,计79字,字略小。二世诏刻于公元前209年。其石久佚。现所见均为后摹写,虽多失秦篆古厚的笔势,但其笔画清劲,圆转宛通,对研究篆书艺术的演变有重要价值。秦诏版为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所作,记秦始皇的颁布诏内容。其笔画劲遒,书风随意自由,大小相同,随势生姿;字间行间,时疏时密,虽不齐整,前后成趣。

     [转载]大康先生教你学书法(上 <wbr>)

           【峄山刻石拓片】

6甲骨文字帖

 近代甲骨文体是一种比较新的书写字体。比较有名的有:罗振玉的甲骨文书法,董作宾商承祚唐兰于省吾等也擅长甲骨文书法。

[转载]大康先生教你学书法(上 <wbr>) 

 罗振玉甲骨文书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