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纵横」将生命奉献给铁甲和战马的男人——欧洲骑士

 好了明理 2018-06-08

提起中世纪的欧洲骑士,人们脑海中便浮现出浪漫的遐想:他们居住在古色古香的城堡中,过着和贵族一样富足闲适的生活;他们战胜邪恶的魔法师和巨人,保护善良但无知的农民,凭着贵妇人或者国王的名号行侠仗义。令唐·吉柯德颠倒沉迷的游侠小说充分解释了理想中骑士的行为规范,骑士也成了人们心目中纯洁美好的象征。

可是并非完全如此。骑士是中世纪时在欧洲出现的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是参加镇压农民起义,或国王、领主之间掠夺战争的级别最高的战斗人员,是以马代步驰骋于沙场的贵族,有义务为王国作战(每年为王国或者领主服务约40日),作为报酬,他们管辖部分农地收取农租。在中世纪,出身于贵族家庭是成为骑士的重要条件,同时骑士还必须从小接受各种军事训练和礼仪学习,并跟随年长的骑士出战,到了21岁时才能被正式授予骑士称号,由此开始了骑士的生涯。

「纵横」将生命奉献给铁甲和战马的男人——欧洲骑士

查理大帝的骑马石像

骑士的起源

大约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这1000年被称为欧洲中世纪。中世纪跨越了从西马罗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的整个封建社会,当时欧洲大陆封建割据,领地之间经常发生争夺战。最早的蛮族动乱结束后,法兰克人、凯尔特人、汪达尔人纷纷建立各自的国家。条顿征服席卷了整个西北欧,他们的武士几乎全是步卒,从塔西佗《日尔曼尼亚志》的文集中可以发现,当时的日耳曼部落中有很隆重的成人典礼。全族的男子聚到一起,适龄的青年由部落首领或者其父亲授予一矛一盾,正式成为战士。在当时的高卢人中,这种仪式很普遍。法兰克人沿用了这些传统,从查理曼,到虔诚者路易,到大胆查理,他们在成人礼上都被授予一把佩剑。我们可以认为,这是骑士受勋仪式的前身。

公元800年,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统一西欧,被教皇加冕为“伟大的罗马皇帝”,12名跟随查理大帝南征北战的勇士就理所当然地成了“神的侍卫”,人们习惯性地称他们为“帕拉丁”,即圣骑士,这被视为骑士的起源。完整的骑士制度到公元11世纪才成形。当时欧洲频频遭到外来民族的侵略,南有穆斯林,北有维京海盗,东有马扎尔人(匈牙利人的前身)不断寇边。于是,洛尔河到莱茵河之间远离劳作的贵族子弟从小就开始接受格斗技巧和马术的训练。这些最早的骑兵和骑士都是贵族或有钱人,因为只有他们才有能力购置昂贵的骑士装备。一个装备优良的骑士要备有:一匹能征善战的骏马、一匹供妇女出远门骑的马和一匹运载骑士本人武器和装备的驭马;盔甲都要去铁匠铺量身定做,此外还有扈从的装备。一般来说,单个人的军事装备要耗费大约20头公牛,即至少10个农民家庭犁地的牛犊,这样的开支平民是无法承担的。

「纵横」将生命奉献给铁甲和战马的男人——欧洲骑士

电影海报中的骑士

腓力六世时代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为了避免即将降临的灾难,人们将自己分成三类︰第一类是祈祷上帝的人;第二类是经商、种田的人;第三类是为了防护前两类人使之免受不公和伤害而产生的骑士。”同罗马时代类似,中世纪的贵族组成了重装骑兵,骑士是军队的核心、战场的主人。

精神与荣誉是骑士为之终身奋斗的目标,它超越生死、权力、地位与其他一切世俗。无论贵族、还是国王,都以成为一名骑士为荣。骑士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化素质与艺术修养比较高,他们与中国先秦时期的文人侠客非常相似,都是琴心剑胆,英勇豪爽。骑士最让现代女孩尖叫的地方是他们对爱情的崇拜,勇敢的骑士可以为了一个女人去决斗,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而这个女人不一定是他的妻子或者女友,即便只是一个他心仪的贵夫人。骑士的爱情是圣洁的、非尘世的爱,一种非肉欲的纯粹爱情。他们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也成为当时欧洲社会精神生活的典范。

骑士间的战斗也不像人们所想像的那么血腥残忍。许多战斗是小规模的,常常只有几百人参战,几个小时便结束。骑士会尽量与位阶相同的人交战,作面对面的斯杀,他们很趋向于活捉对手,而不是将他杀死。因为俘虏一个敌人就可以向他的家人索取一份赎金,赎金的多少按俘虏的地位和家产决定,俘虏地位越高,家产越多,骑士得到的赎金就越丰厚。无论参加马上比武还是进行实战,骑士都要遵守某些成文规则和惯例。如一个骑士不能对另一个毫无戒备的骑士发起攻击,而必须让对方做好战斗前的准备。搞突然袭击,对真正的骑士说,是一种可鄙的行为。另外,当一名骑士俘虏了另一名骑士后,必须将俘虏待如上宾。

「纵横」将生命奉献给铁甲和战马的男人——欧洲骑士

欧洲骑士

十字军东征标志着骑士文化黄金时代的到来,十字军被认为是完美的骑士。从异教徒手中夺回圣地,保护无助的朝圣者,被看成是骑士的最高天职。骑士的骁勇和基督教的神圣信仰开始结合,他们随之也具备了一个新的身份:基督的卫士。披上天主光辉的骑士成为深受崇拜与尊敬的人物,他们忠诚于统治者和基督,在基督教的教义感召下乐于救助鳏寡老幼。骑士由此成为正义和力量的化身,荣耀和浪漫的象征,骑士制度则成为西方的伦理标准,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时至今日,英国仍然设有骑士头衔,凡是为国家和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便有可能得到女王的授勋。

骑士的武器装备

战争和竞技是骑士的主要职能。一名戴头盔、着铠甲、挎宝剑,左手操盾御马、右手持握长矛的全副武装的骑士及其侍从就是一个作战单位。他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势不可挡,一般骑士使用的主要武器是长矛和剑,也有一些骑士使用战斧、铁锤、铁棍、狼牙锤等等。

「纵横」将生命奉献给铁甲和战马的男人——欧洲骑士

1. 战马

法语骑士Chevalier一词来自拉丁语词根cabalarius,意为“骑马的人”,因此拥有一匹战马是成为骑士的首要条件。好的战马首要标准是高大结实,一般体重必须是普通家用马匹的2倍。因为一整套骑士装备,从头盔、面甲、护腿,到盾牌、短剑、长矛等等加起来约重70磅,加上骑士本身的重量,一匹军马没有250~300磅的承重能力是不行的。中世纪最好的马号称“铁背”,据说能同时驮载4名全副武装的骑士。

除外貌特征外,马的精神气质也十分重要。与那些呆滞闲散的耕马不同,战马听到战斗的号角,不是惊慌退缩,而是警戒、躁动、打着响鼻,不耐地踏着前蹄,斗志高昂。中世纪最受骑士青睐的马来自西班牙,其次是加斯科尼战马,还有匈牙利、叙利亚、罗斯等地出产的战马,这些马高大勇猛、性情暴烈,十分适合战斗。根据骑士个人喜好和他所从事的军事行动,对马的选择会稍有不同。如要采取偷袭或者夜间行动,温顺安静的牝马才是骑士的首选。

中世纪早期由于条件所限,一件折叠的旧衣服制成的简陋马鞍就是一匹战马的全部配备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马镫、真正的马鞍一一出现。马镫、马鞍的使用并不能使骑士们满足,因此中世纪马匹的价格相当昂贵,一匹战马如果死于战场对主人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产损失,所以12世纪以后,战马护甲应运而生。不同时期的骑士盔甲有很大差异。最初的骑士只穿硬皮甲,戴皮帽。在比较早的年代里,骑士身穿又长又重的布料或皮革长袍,遮盖身体的大部分,外面再穿上由铁环连结编成的网状铠甲,脖子上有兜帽保护,头戴钢盔,有时还带有保护鼻子的金属罩。在稍后的时期,铠甲由硬的金属片制成;头盔带有厚的面甲,可放下把脸遮住。晚期的铠甲多是厚重的哥德式钢板甲,再辅以沉重的钢盔和精良的手套,全身上下无懈可击,能够完全避开刀剑的劈戳,只有硬弩射出的利箭方能穿透它,同时它也不能抵挡后来的火器。

「纵横」将生命奉献给铁甲和战马的男人——欧洲骑士

骑士加冕仪式

骑士对战马的保护无微不至,为了保持作战体能,除非上战场,骑士平素一般不骑战马,而骑一种名为裴福瑞的矮脚马。这种马躯干修长,步伐舒缓,性情温和,特别适合中世纪的女士们出游时使用。

2. 佩剑

被骑士视为第二生命的是剑,从成为骑士的那一刻起直至生命结束,佩剑就伴随骑士戎马一生。剑是骑士精神的化身,被赋予神圣性质和独立生命。加洛林严王朝曾明文规定:“骑士如果被俘,不得用自己的剑换取赎金,哪怕失去人身自由,也不能放弃自己的剑。”剑对于骑士的意义可见一班。

中世纪骑士使用的剑多种多样,5~11世纪,骑手使用的剑长33~37英寸,宽1.7~2.5英寸。剑身扁平宽厚,两边开刃,从柄部到剑尖宽度一致,剑尖圆而钝。柄部与剑身呈十字形,柄部简单无装饰。这种剑一般被称为“维京巨剑”,不仅维京海盗,当时整个欧洲战场都流行使用这种剑。使用者必须双手执剑,利用本身的重量大力劈砍。

11~12世纪剑身开始缩短,变窄,整体修长美观。铁制剑身大大缩短,长30余英寸,宽4厘米左右,把手横档部分加长,利于保护腕部。这时的骑士普遍使用盾牌,一手执剑,一手执盾。与维京剑不同,单手执剑必须使剑身重心在后,柄部加大加重为必然趋势。

中世纪盛期(12~15世纪)的剑包括苏格兰大砍刀、英格兰宽刃剑、大马士革弯刀等,种类繁复、变化多样。但总体看来,中世纪骑士的佩剑样式简单,流线细长严峻,重在实用,并没有骑士文学或现代电影中渲染得那样华丽花哨。

「纵横」将生命奉献给铁甲和战马的男人——欧洲骑士

骑士决斗

中世纪的剑都产生于手工作坊,产量稀少,做工不易,往往耗时数月。材质上受当时工业条件所限,一般选择价格相对低廉的生铁或熟铁,通过高温渗碳增加剑身的硬度,惟有刃部选用钢质。由于生产水平所限,手式作坊的钢铁锤炼技术相当粗糙,剑身有明显的焊接痕迹,剑面凸凹不平。中世纪德意志、意大利、西班牙出产的佩剑比较有名。

3. 矛、盾、铠甲

与步兵使用的长矛相比,骑士的长矛具有一些不同的特征。古典时期的长矛一般都有倒钩,目的是将骑兵钩下马,而骑士的无倒钩,以防戳得太深难以拔出。矛杆长约8英尺,多用榉木制成;矛头多为菱形或柳叶形金属;手握处有槽柄,前细后粗,不易脱手,方便掌握。14世纪矛杆手握处前面出现一圆形金属档盘,类似于中世纪后期的花剑档盘,保护手腕。矛以及后来出现的大型长矛是骑兵作战的武器,适合用来刺杀徒步的敌军,尤其是投射武器部队。骑士在战斗时,挺矛策马全速前进,刺向敌方,马匹在奔驰中的冲击力也能透过撞击的那一刻经矛头传送而出,令冲杀中的骑士化身为一支惊人的利箭。当长矛被折断或从马上坠落后,他们才用手中的刀剑。

盾是骑士装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骑士一手执剑,一手执盾,才能攻守兼备。5~10世纪,战士们所使用的盾牌基本都是圆轮形状或是长方形,木制,里外均包裹一层皮革,有的还在木头与皮革之间塞满干草,以起到减震作用。11世纪以后其形制日益丰富,纹饰多样。圆形或长方形盾牌主要提供步兵使用,利用盾牌腾、跌、扑、滚、伏、窜、蹲,变守为攻,古典世界里这样的战例很多,例如罗马兵团闻名世界的“龟形阵”。骑兵时代流行的盾牌为:上宽下窄,上半部半圆形,整体呈三角形,腹部微微外凸,里侧系有数根系带结成的“挽手”,盾身较长,足以护住骑士的身体和腿部。

「纵横」将生命奉献给铁甲和战马的男人——欧洲骑士

全副武装的欧洲骑士

铠甲无疑是骑士装备中最复杂、最昂贵的一部分。中世纪早期典型的骑士铠甲是索子甲,数千个铁环相互勾连套接,制成一件长衫,盖住手的肘部和大腿,腰间开衩。纽约都市艺术博物馆现藏一件索子甲,总共由20多万个铁环组成,重量却不过19镑。制作比较粗糙的索子甲远远超过这个重量,仿佛铁索压身,反而成为骑马者沉重的负累。早期欧洲制铁技术非常落后,做工相对精细的索子甲只有贵族才置办得起。在查理大帝的推动下,索子甲才得以普及。12世纪十字军骑士穿戴的基本都是这类索子甲,且在铁衫外面加一件罩衣,据说是为了防止索子甲反光或淋雨生锈。这种铁布衫虽不易砍破,却很容易穿透,尤其是随着长弓的出现和佩剑的变化,索子甲逐渐被铁板铠甲取代。

铁板铠甲也称铁叶甲,是根据骑士身体各部位打造成的不同形状的铁片组合而成的铁衣,各块铁甲之间有铆钉或铁铰链连起,使得骑士的整个身体包括手脚(除眼睛之外)都被笼罩在铠甲内,甚至为口部留出的长条形缝隙都被4~5要细铁条护住,这就是成语“武装到牙齿”的由来。这一整套行头重约50镑,大大超过索子甲30镑的重量,但是铁叶甲铁片坚硬,表面光滑,在防御弓弩和矛剑的攻击上,更具实效。一套铠甲所费不赀,往往父死子继,世代相传,堂·吉诃德所使用的那套盔甲虽然破烂不堪,却也是家传之物。

「纵横」将生命奉献给铁甲和战马的男人——欧洲骑士

圣殿骑士

圣殿骑士团:福祸相继终灭亡

骑士团出现于中世纪的十字军东侵期间,系西欧封建主为保卫他们在东方所侵占的领地而建立的宗教性封建军事组织。第一次十字军远征结束后,十字军陆续占领了地中海东岸最富庶的地区和最繁荣的工商业城市,并在这一带建立起4个十字军国家,其所占领地首尾相接,从南到北竟有1200公里。虎视眈眈的穆斯林成为最大的威胁。为巩固这些领地,罗马教皇组织了几个僧侣骑士团,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大骑士团,即善堂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其使命是镇压十字军国家中人民的反抗,与毗邻的穆斯林国家作战,保卫并扩大十字军领地。这三个骑士团不久便发展为精锐的职业军,他们在欧洲大规模招兵买马,其实力日渐强大。让我们以最大的骑士团——圣殿骑士团为例,探寻它的起源和兴衰。

公元1099年7月,十字军攻占耶路撒冷,建立耶路撒冷王国,为控制十字军征服的土地和人民,他们建立了僧侣骑士团——圣殿骑士团(神庙骑士团),它是欧洲中世纪时期无数骑士团中最为强大的骑士团,其团员主要是来自法国的十字军骑士。

「纵横」将生命奉献给铁甲和战马的男人——欧洲骑士

战斗中的骑士

圣殿骑士团创立后很快就引起了贵族和教会上层的重视,在当时著名的修士圣伯尔纳的影响下,骑士团迅速发展壮大。公元1139年,教皇英诺森二世发布圣谕,确认了圣殿骑士团的地位。在政治上骑士团只对教皇负责,其它任何僧俗政权都无权指挥它。在经济上圣殿骑士团不仅享有免税的特权,而且还有权在自己的领地上收税,骑士团在东方和西欧占有大量地产,还在西欧从事高利贷和银钱业。到12世纪末时,骑士团在欧洲拥有9000多处产业,其中包括一些很有名的教堂和城堡,如伦敦的圣殿教堂、柏林的圣殿宫,甚至有一段时间骑士团拥有整个塞浦路斯岛。教廷赋予的特权使得圣殿骑士团在短短几十年内发展成天主教会内最强大、最富有的僧团,同时也将骑士团牢牢地掌握在圣座之下。从此,圣殿骑士团成为罗马教廷拥有的最可靠的力量。与其它的骑士团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不服从欧洲任何的国家只服从于教皇。这些也是后来这支骑士团覆灭的原因。

圣殿骑士团训练有素,在战场上是一支十分强大的军事力量,它是一支经验丰富的职业军队,可随时动员骑士、士官和步兵部队,是耶路撒冷王国最精锐的军队。从十字军1129年围攻大马士革到1291年阿卡陷落,圣殿骑士团几乎参加了圣地所有的战斗。在作战中,骑士团每一名骑士作为一个作战单位,有几十人作为支持力量,每次骑士团出动的骑士兵不多,但他们展现出强悍的战斗力。在公元1177年的蒙吉萨尔战役中,耶路撒冷国王博杜安四世率领80名圣殿骑士、500名骑兵配合以步兵,进攻萨拉丁3万人的部队,使萨拉丁最精锐的马木留克骑兵几乎全军覆没,总伤亡达到2万人,最后只有不到1/10的部队逃回了埃及。正因为有着这样骁勇善战的军队,在后来的哈丁战役中,居伊、雷诺等人才会有恃无恐地离开水源进攻萨拉丁的大军,当然这也导致了最后的惨败。

公元1187年,撒拉丁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进攻太巴列,他将其军队集合于豪兰山区太巴列以东的阿什塔拉,燕分为左、中、右三路,分别由他最能干的副手格克贝里、他本人和侄子塔吉丁指挥。7月1日,撒拉丁渡过约旦河,围住了太巴列,并在2日攻下该城。当时的黎波里伯爵雷蒙德三世的妻子埃施瓦伯爵夫人在城内,她和手下仍然占据着一处堡垒死守,并向驻扎在安富里雅的耶路撒冷大军求救。耶路撒冷国王居伊决定出兵救援。

7月3日,萨拉丁军队穿过缺水的沙漠进军太巴列。4日早晨,萨拉丁发起了进攻。法兰克步兵企图自己列阵冲向湖边,结果遭到穆斯林骑兵的分割和屠杀。最后居伊以真十字架为中心,组织了一个方阵进行抵抗。剩下的很多骑士本可以凭借快马重甲杀出重围,但为了保护真十字架,他们单独列队,死战不退,奋战了一整天,直到最后撒拉丁下令停止屠杀为止。雷蒙德率领自己的骑兵冲锋,冲出重围。基督教徒的骑兵几乎全军覆没,居伊国王被俘虏,阿卡主教阵亡,沙蒂永的雷纳德被处死,基督教的圣物真十字架也被阿拉伯人夺去。这次战役,最精锐的圣殿骑士团要么战死,要么被撒拉丁处死,耶路撒冷失去了几乎所有的军队,很快就被撒拉丁攻克。

「纵横」将生命奉献给铁甲和战马的男人——欧洲骑士

左手拿盾牌的骑士造型

哈丁战役对圣殿骑士团的打击非常沉重,不仅在军事上损兵折将,更重要的是由于圣城失陷,他们失去了政治上最重要的立足之地,失去了圣地守护者的地位。13世纪末,西欧封建主在东方建立的殖民地全部被消灭殆尽之后,圣殿骑士团被迫离开巴勒斯坦,转入法国、英国及西班牙等国活动。因为圣殿骑士团的使命与十字军东征息息相关,有很多人指责修士傲慢、凶暴、吝啬,于是有了合并各个军事修会的计划。而当时统治法国的菲利普四世正陷于财政极其困难的窘境之中。出于觊觎骑士团财产的目的,他巧妙地利用了这些批评,他给骑士团罗织了莫须有的罪名——“异端”,并指使教皇克莱门特五世于1307年9月13日星期五这天(“黑色星期五”的由来)发出了逮捕法国境内全体圣殿骑士的密令。仅在巴黎就有138名骑士团成员被捕,几乎将这个骑士团的所有成员一网打尽,大批的圣殿骑士在严刑拷打中死去,骑士团的组织也随之瓦解。公元1312年,教皇克莱门特五世在维也纳宗教会议上正式下令解散了圣殿骑士团。总团长莫莱于1314年3月18日受火刑,被烧死在火刑架上。

骑士道盛行的那个年代,距离现代人如此遥远,却带着些许刺激,几分神奇。骑士们勇敢、谦逊、正义、温和、尊重女性、追求理想圣洁爱情等种种美德,直接影响到西方近代男人绅士风度的诞生。要把握骑士精神的本质很难,因为我们无法将自己溶入过去。骑士时代虽然远去了,但是骑士身上那些高贵的品质,卑谦、宽容、诚实、公正,作为一种精神遗产,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平的锈蚀,经历了人类社会种种短暂无常的变化,还将一直生存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