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丙肝感染的“窗口期”有多久?该怎么查自己到底有没有感染?

 好大水 2018-06-08


一般来说,确诊HCV病毒感染,最为准确的是检查HCV-RNA。但是,由于HCV-RNA的检查相对而言比较昂贵,所以HCV-抗体的检测经常作为丙肝感染者的初次筛查。


但这样的筛查,很容易就会产生“漏网之鱼”...


丙肝病毒急性感染的“窗口期”


“窗口期”≠潜伏期。许多人把“窗口期”误认为是疾病的潜伏期。实际上“窗口期”与潜伏期是完全不一样的。“窗口期”是感染病毒后不能通过检测方法诊断的一段时间,而潜伏期是感染病毒后没有出现临床症状的一段时间。


通常情况下,“窗口期”是丙肝病毒侵入人体不会马上产生抗体,需要经过3-6个月才能从血清中检测到。而潜伏期是感染病毒后没有出现临床症状的一段时间。


在“窗口期”时间内,尽管血清抗HCV阴性,但实际上血液内已经存在丙肝病毒的复制,并具有传染性。


隐匿性丙肝病毒感染 


两种人群:免疫低下人群、两种以上病毒共同感染人群感染丙肝病毒后会因为外部原因,导致身体的免疫系统无法对丙肝做出免疫识别,进而并不会产生抗体。


1. 免疫低下的人群机体的免疫系统对入侵的丙肝病毒不敏感,不产生抗体或产生的抗体较少,所以难以检测出来。


2. 两种或多种病毒共感染时,病毒之间可能会出现相互干扰的情况,一种病毒会抑制一种病毒的复制或干扰抗体的产生,出现丙肝病毒抗体或抗原的“假阴性,被认为是隐匿性HCV感染。如HBV/HIV感染者、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或者血液透析患者这些免疫低下等人群。


感染丙肝病毒后,在血液中HCV-RNA会比HCV-抗体早出现,最早可于暴露后2周检出。


所以,如果日常有出现疲乏、身体无力、右上腹部感觉不舒服、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甚至有黄疸现象,同时有有丙肝暴露行为的人群,即便检查出丙肝抗体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无丙肝病毒感染。需要进行HCV-RNA含量的检测,同时注意及时复查!


来源:杭州市肝病研究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