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风格,就是‘糜烂’”

 家住金阳 2018-06-08

一部《东京女子图鉴》,一句“自始至终,我只想被人羡慕而已”,让中国的观众们又兴起了直接探讨“女性欲望”的欲望。

除了欲望,还有商机。于是,我们看到,《北京女子图鉴》和《上海女子图鉴》的先后问世。

很早很早以前,《华尔街》告诉我们,贪婪未必不是个好东西;之后,《欲望都市》启蒙了一代文青女,都市女性的渴求,成功地引发了诸多共鸣。

“欲望”或许是浅薄与世俗的,但你不能否认,这浅薄与世俗里,也透着股张扬与鲜活的劲儿。

相比《北图》,《上图》因其“精致”的味道,得到了江南地区观众、以及更多所谓“小资”观众的认可。

“你的风格,就是‘糜烂’”

这种“精致”,延伸了讲,体现在三个层面。

首先,是表层的,技术的精致。

拍摄《上图》的时候,导演程亮设计了有电影质感的镜头语言,摄影师和硬件全力配合,最终呈现出的效果立竿见影。借助“艾丽莎”(ALEXA,目前行业里摄影器材配置的高配),启用变形宽银幕镜头,观众看到的画面景深距离更长、人物画质等显得更精细。

“你的风格,就是‘糜烂’”

《上图》也没有时下都市剧赤裸裸的“亮白”感,色调偏“沉”,习惯“美颜功能”的人看起来可能不太舒服,但立体、反差、气氛、真实又有什么不好呢?据悉,拍摄《上图》期间,正值《银翼杀手2049》上映,忙里偷闲去看了这部电影的摄影师金晨煜,将片中自己喜欢的背景打光的方式方法,“玩以致用”到实际工作。

至于《上图》女主角罗海燕改头换面的造型和脱胎换骨的逆袭,亦是吸睛杀器,Harriet分分钟教你穿搭,教你做人。

“你的风格,就是‘糜烂’”

“你的风格,就是‘糜烂’”

从制作团队上来看,《北图》全部由国内团队操作,而《上图》的美术指导、美术设计、造型设计、灯光等关于外表、视觉效果的部分,都有日本团队的介入。因此,同样身为翻拍剧,《上图》与原版间自然更加“亲密”些。

其次,是更进一步的,对城市气质把握的精致。

“摄影部门对场景很挑剔。”程亮说。

“你的风格,就是‘糜烂’”

为了把中间多次的女性聚会,职场庆祝,甚至都市夜生活的场景都表现到位,摄影部把上海外滩三号,十八号、二十二号,一系列星级酒店,甚至米其林餐厅等都拍了个遍。“有一些很好的宾馆是从底楼到天台,几乎每一层重要的楼层都拍了。”

“你的风格,就是‘糜烂’”

当然,表现上海的气质,仅靠特定场景的堆叠远远不够。它渗透在方方面面,可以是说话的口音,是购物时店员的态度;也可以是一碗菜肉大馄饨、一块奶油小方;还可以是微妙的距离感、微妙的淡漠排斥……

“你的风格,就是‘糜烂’”

人、物细节,得站得住。

不让“阿妹”住进自己家的阿姐,满口“作孽”的西服店老板娘,温柔细心却是个“妈宝”的英语老师,以及辣手的上海婆婆等等,蛮符合全国人民的“上海印象”。

最后,是深层的,立意的精致。

《北图》和《上图》这两部作品,对工作的态度、提升个人价值的途径、对两性关系的处理方式,都彻底不同。

“你的风格,就是‘糜烂’”

我有欲望,我也在成长。《北图》里的“欲”,非常直接地强调了物欲的一面,名牌,声色犬马,不具备复杂性。在这点上,《上图》确实是升级的,对物欲的态度比较“轻”,“希望在职场被认可,超越对手”的诉求,才是第一位的。此外,《上图》没有张牙舞爪地凸显女人“性别优势”的那面,总体而言思路还是清醒的:真正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别妄想什么性别优势。优势永远来自认知层次和自我迭代,想不明白这一点,一辈子只会在泥沼里打滚。

《新民周刊》对话《上海女子图鉴》导演程亮

新民周刊:《北图》和《上图》,说的是北漂女与沪漂女的故事。那么多沪漂族选择了上海,你认为是被什么打动了?

程亮:上海,其实有骨子里的距离感。我在上海属于话很多、语速也快的人,但进了北京的饭局,却属于话少、音量不够高的“边缘人物”。(笑)北京多豪客,上海是江南丝竹。我们这座城市,西化,讲究“分寸感”。就好像老北京要“有里有面儿”,阿拉要“做人做事有规则”,要优雅、不戾气,暴发户腔调是被“弹开”的。

我觉得上海的市井阶层保留得特别好。你去看香港电影,不会刻意狂扫中环的镜头,人家拍天水围、麦兜;那上海一样的,不用反复出现东方明珠的镜头,最核心的,是市民,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我问了我们公司大量的90后,他们都说,不回(老家)了。第一,这里(上海)熟人不多,自由;没人过分打探过往,没人过分在意出身高低,晚上,你还有自己的私人空间。第二,公平,“人情社会”的弊端相对少。在上海的白领圈里,“关系”不是最重要的。

新民周刊:很多女白领表示,罗海燕与好友kate、女老板Scarlet之间的女人情谊,特别触动她们,特别喜欢导演呈现的,女人间的互相扶持。

程亮:我是少有的、“正经上过班”的导演,那会在香港广场上班,每天观察到大量的白领女性。我发现,上海的职场里,貌似有2/3是女性,level很高。比如,我认识一个朋友,上海人,耶鲁毕业,50万+的月薪,500多平的房子,她有三个孩子,本人居然还是文艺青年,平素以写小说为乐,堪称强人典范——上海,以这样的女性为荣。

之后,我去拍广告,需要到各种地方提案,接触到很多客户,对职场的残酷,及女性的打拼、互助有了更深的认知。我太太是从事保险业的,平时也会和我交流一下职场信息。有趣的是,她领导就是个独立自主的上海女性,每天都穿不一样的衣服上班。受女上司影响,我太太也天天乐得“捯饬”,自我“调试”(选衣服)。女白领之间,真的有种师承关系,大家亦师亦友。

一到中午,南京西路梅陇镇这块,好像会有无数白领晃着胸牌走出写字楼,吃好午饭附近逛一圈。你发现吗,中午这段时间是很宝贵的,是一个social的极佳场合(上海人下班另有安排,不一定social的)。但下午上班时间一到,大家绝对不耽误正常工作的,这就是职场文化。

新民周刊:既然说到职场了,那么你认为,中国影视在表现职场的时候,能否更专业点?比如,《上图》一些对职场情景的处理,是被认真的观众诟病的,觉得制作团队为女主“开挂”了。

程亮:我自己是职场剧的忠实观众,最喜欢的是《广告狂人》。我可以先解释一下哦,有几个地方真不是开挂,有些是我作为导演没处理好,以后会更注意。比如网友说女主英语这么烂,怎么可能被录用,其实是口语的问题。女主人设是个来沪打拼的外地人,起初有点“哑巴英语”的感觉;而关于女主一开始连Excel都无法熟练掌握,是我的问题,观众要求很高的,看得很仔细。

有一场戏,是我比较满意的。海燕对客户公司提出了一个策划,把筑巢引凤,换成了引凤筑巢。这段我要求编剧写清楚,我们有很多职场剧,一到真刀真枪了,跳了,不拍了,去谈恋爱了,过两天,一个case就成功了。这不行的,我是希望能够“硬碰硬”地做职场的。《上图》还会出现新的提案,有致敬《广告狂人》的部分,大家且拭目以待。

我们的年轻观众,很多还是喜欢high起来的、爽文感的情节,可在更成熟的观众眼里,这就是“开挂”,是自我麻醉。在《东图》里,女主为了一套大都市的房子,嫁给了个观众实在看不下去的男人,丑陋而真实,但这种“残忍”,是否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值得思考。

新民周刊:爽文感是相当一部分观众的“菜”,不过如对自己有不一样要求的话,以后会否尝试拍出“职场无小白”的剧集?现在国内很多职场剧基本就是“小白犯错—升级打怪—变成boss”的套路,可在现实世界里,犯错是不被容忍的,即使你是新人。

程亮:这个问题提醒我了——面对观众分层,创作者的态度到底是怎样的。平台上的镜像仿佛告诉我们,年轻观众就爱“爽”;然而,也有一批成熟观众,自有其观剧需求。中国影视剧何时才能制作出面向这批观众的优秀作品?要靠以导演为首的创作者们的“能量积累”。

尤其在做类型片、商业片的时候,创作者要以用户为导向,不能太作者化了。作品到底为谁生产?我们还没把观众心理学研究透。目前国内的默认模式貌似是得“苏”、“爽”者得天下,但又没说更血淋淋的、逼近生活的不能拍,可见,(创作者们)还不够牛,有时难免为市场裹挟。

新民周刊:市场什么走向,观众什么口味,如何兼顾所谓“流量”与“质量”,让导演们很纠结吧。你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师兄弟们都在网剧方面有了突出的成绩,网剧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吗?

程亮:《河神》、《最好的我们》、《你好旧时光》、《无证之罪》等,我们这一批导演,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追求电影的质感,将学院派的电影经验在作品中有所发挥。《无证之罪》为什么口碑好?艺术片讲究气氛、人物,类型片讲究章法、铺陈,它两边都做进去了,所以收到很多好评。

网剧应该是趋势。年轻人和父母分屏了,他们会觉得电视剧太水,而好的网剧节奏快、信息量大。你可以把这看作一场消费上的升级、革命。现在拍电影、拍剧集,设备的差异倒不是最大问题了。在美国,一流电影导演拍电视剧者也是不胜枚举,比如马丁·斯科塞斯、大卫·芬奇等等。如今美剧的拍摄周期已相对接近拍电影的周期,那么出来的结果基本肯定是更好的。

这次我们拍《上图》,也属于“幸福”的。因为拍摄周期上,差不多4天左右出一集(中国电视剧平均两天半出一集);但即便如此,也紧张。日剧差不多5-6天出一集,美剧可能6-7天出一集。

新民周刊:“慢工出细活”,钱和时间就该扔到精心制作上。国内影视业一直被吐槽的,正是演员离谱的高片酬,与剧情离谱的空洞荒谬。特别是最近,崔永元手撕《手机2》剧组,经意不经意之间,再度让围观群众们对“影视圈怪现状”义愤填膺。

程亮:你要说硬件,我们真不差,几年工夫就可追上(好莱坞、欧洲)了。中国影视行业,“装修”部分首先发展起来,我们不缺一流的美术师、摄影师,很多人都是在国际上拿大奖的。我认为,最弱的是导演、编剧、演员这三项。

老百姓觉得,演员离谱的高片酬不正常。不错,好的演员还是不够多,而且青黄不接,我们当然希望好演员多多益善;另外,一些当红明星拿到了与其演技不相称的待遇;再有,互联网大潮席卷之下,造星运动特别扁平化,除了粉丝,其他人常莫名其妙:这人啥特长都没,怎么就火了?

最难进步的,是导演和编剧。坦白讲,你的积淀,与你看了多少片子,读了多少书直接挂钩。出校门后,不随时充电的话,很容易就定型了,就这点水平了。这跟我们的人文大环境有关,我记得一句话,“中国电影之所以现在不够好,是因为文学死了”。

徐浩峰讲过,当时一出校门,顿觉学的是欧洲电影,火的是香港电影,遂学了好多香港电影的拍法。而等到他学好香港的拍法,又发现好莱坞占据全球了,就再去学好莱坞的。后来觉得:这样有意思吗?所以现在他自成一派,他的“武林”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从2000年到今天,我切身体会到,中国观众的口味被国外带着走,“胃口”越来越大。而我们的观众呢,又分几波。第一波,精英观众。对好莱坞经典影视及欧洲文艺作品了如指掌,看着当季的HBO、Netflix,估计很难看上国内的作品。第二波,“文学死了”的那批观众。不知从何时起,感觉纯文学从生活中消失了。事实上,有一段时间,我对IP、流量啊什么的持疑惑态度。我也收到很多IP,最后没拍。其中有个后来出了影视的小说,我拿来一看,迷失了,它好在哪?那时,公司的不少年轻人还给我写邮件:老板你再考虑下!这个小说是我们90后人人都看过的,你干嘛不拍?可我真心觉得,太多热门IP,都长得“千人一面”啊,没太大意思的。但,过了几天,有个聚会,我就发现等菜的时候,大伙掏出手机,看的都是这类“大同小异”的网络连载小说——有点悲哀,“内容生物圈”的多样性已然被损害了。

但你要说中国电影缺精英,也不尽然。贾樟柯、毕赣他们都很不错呀,而且我们新人辈出。所以,我是觉得,中国电影最缺的是“中间位”这块东西,即故事像样、不佶屈聱牙、也能激励人,这种所谓“新主流”文化的内容。这一块类型化的尝试,是中国电影缺的“腰部”,头部和脚部都不缺。我在做《上图》的时候,希望充实的恰是这块“腰部”的领域。

新民周刊:你将来还有什么打算?说说自己的理想目标吧。

程亮:上海电影节马上开幕了。这次我有个电影创投项目,《天才游戏》,剧本改到第10稿了,主题是青春、悬疑。

我当年毕业的时候,本可留校任教;但作为一个上海人,作为一个一腔热血的理想青年,我毅然决定返回家乡。我深深热爱上海文化,大三的时候,我的《霞飞路》就是上海话拍的。中国的影视,总要繁花盛开呀,全是京派文化,胡同文化,不也单调么。现在想想,自己那会有点天真。电影艺术需要圈子,需要协作者,于是,中间我一度“杀”回北京,但对其城市气质不是很适应,又回上海了。现在,我必须奋起直追,跟上中国电影的生长速度。

有个知名制片人跟我说,一看《上图》的预告片,就知道你还是拍《霞飞路》的那个人;更有师友跟我开玩笑,“你的风格,就是‘糜烂’”。他们觉得,我特别“小资”吧。但我要的是真小资,不是伪小资,比如《上图》的片头、配乐,力求精益求精。所谓“风格”,也是对都市的认知,爵士乐流淌,马路流淌,城市流淌。

至于理想的目标,先拍出中国版的《权力的游戏》、《西部世界》吧。(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