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画是为了介绍、推销商品,或者因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需要而含有告白意味的一种绘画。主要刊登在报章、杂志和张贴于墙壁上,也有绘制在铁皮和木板而立于交通要道口或公共场所。为了简要地表现事物的性质、效用和引人注目,广告画要求内容生动、新颖,构图允许合理的夸张。广告画最早出现于19世纪初叶英国的肥皂行业,而后传播于各资本主义国家和全世界,大都应用于商业活动,它的形式可分为商标贴头、报贴和路牌等。 清同治元年(1862年),上海第一份中文报纸《上海新报》问世,开创利用报纸刊登广告之先河。同治四年(1865年)《新闻报》创刊,广告版面占报幅70%,大致以美女广告画为主。随着上海商业不断发展,广告画载体范围更广,手段更多,从报纸广告发展到杂志广告、路牌广告。 20世纪初,美商美孚火油、德商白礼氏蜡烛、日本仁丹等商品来华倾销,在墙壁招贴广告画,以后发展到沿黄浦江两岸和沪宁、沪杭铁路沿线利用百姓房屋的墙面作广告。由于这些招贴广告经不起风雨,后来就出现了用油漆颜料绘制的广告画。 笔者自小生活在上海,在20世纪50年代初,在街道的房屋墙壁上,还经常能看到张贴或绘制的广告画。这些广告画,大部分画的都是一些美女,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主要是推销商品如肥皂、白酒、棉布、牛奶、化妆品、补药等等,以招揽生意,让人注目。同时,父亲在一家纺织品公司任职,有时他会将一些棉布广告画带回家,装饰于屋内的墙壁上,代替年画。至今,我还保存着几幅如《快乐小姐》的美女广告画,画上的美女穿着阴丹士林色布做的旗袍,面容微笑,亭亭玉立,美丽动人。这大约就是需要广告画的效果来推销商品吧! 原载《藏书报》2015年第2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藏书报读者交流QQ群:389514689 藏书报读者沟通与服务微信:cang3509 |
|
来自: 星河岁月 > 《读书藏书,书人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