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老虎”回归,市场能否再大些?

 星河岁月 2018-06-08


2016年新春,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中的龙头——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已整装待发,将于2月16日开启北美征集之旅。此次征集将延续过去一年的学术与创新精神,努力发掘更多具有历史和学术价值的珍品,碑帖亦将是此次重点发掘目标。2015年,嘉德秋拍的“大观之夜”首次特设碑帖专题,专题所集12件善拓均为常州王氏一门所藏,流传有绪,多为稀见之品,最终成交率超90%。其中《唐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为南宋时期拓本,多历代名家跋语,以862.5万元成交。古籍善本专场中,亦推出“壶中室”金石碑帖收藏系列,受到各界藏家的认可,《周散氏盘铭文》拓本以184万元成交。“黑老虎”回归,全线飘红。而从近几年碑帖拓片的成交结果来看,碑帖市场也正处于升温状态。在传统文化推动下,“黑老虎”市场能否再大一些呢?


历史:收藏已是传统

中华民族独有的汉字书法艺术,造就了碑帖收藏长达千年的历史。著名碑帖鉴赏家孟宪钧介绍说,“碑”原意是古人测量时间的日晷和系牲畜、引棺材的用具。现在举凡在石上刻字皆曰碑,包括碣、摩崖、造像、墓志、石经、石幢、石阙等。“帖”原是文书卷轴上的签条。大约在五代时,把一些名家墨迹刻在石上、木板上再拓下来装裱成册,成为法帖。而现代意义上的碑帖,泛指供人临摹学习的书法作品。北宋时期大兴收藏之风,有名的《淳化阁帖》就是这个时期刻就的。传承至今的宋拓本已是凤毛麟角,难得一见。到了清康乾时期,金石之学兴盛。一经金农、黄小松、毕沅、阮元、桂馥等题跋,碑帖立即身价百倍,但流传至今的也非常少。晚清至民国初年,琉璃厂成为文物集散地,这一时期是碑帖收藏的又一个复兴期。现在拍卖会上所能见到的碑帖以明清拓本居多。


当前:群体逐渐扩大

当前拍卖市场以书画、瓷器等为大宗,碑帖收藏尚属于小众领域。随着对碑帖的深入研究,其潜在的历史、文学等多重价值也将不断被挖掘。再加上拍卖行对碑帖收藏市场的重视和推动,博物馆举办碑帖展览等,促进了人们对碑帖的认识和研究,使得碑帖收藏的群体逐渐扩大。如今,随着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碑帖拓本也必然会受到市场的青睐和追捧。未来,碑帖收藏的市场将更专业,并会有更多的资金注入进来。

上海收藏家王先生多年来活跃于各地古籍碑帖拍卖会,是各拍卖行的“熟客”。“十几年来,艺术品大部分都在急剧升值,字画不消说,古籍也是成几十倍地增长。”但是碑帖的升值,则相对温和了许多。“十几年增长了仅十倍左右。”王先生说。但对于当下和未来的市场,王先生表示:“在其他种类价格下降的时候,碑帖的价格却仍在上升。”

哪些种类的碑帖在市场上比较强劲?王先生介绍说:“名家题跋、流传有绪的碑帖,另外就是先秦、汉魏名碑的碑拓。”据王先生观察,先秦、汉魏时期的碑拓和唐宋时期的碑拓价格差距越来越大。“前者稀缺,价格自然高,加之书法爱好者、收藏爱好者都喜欢高古的东西。”


趋势:跨界专家在加入

“一个碑帖专题的成功等于拉升了若干个涨停板,一夜之间,‘黑老虎’回归,全线飘红。”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中国书画部总经理郭彤这样总结2015年碑帖拍卖成功的原因。拍卖会上基于学术研究的拍卖专题,吸引了更多跨界藏家加入进来。2015嘉德秋拍中一些“新手”的参与,也活跃了碑帖市场,体现了碑帖收藏群体在结构上的丰富和扩大。而碑帖本身的特点对收藏者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涉及金石学、书法、历史学、文物学等多门知识。法书碑帖受到关注,说明收藏领域知识结构在逐渐变化,一些有学识的人士积极参与其中。

据介绍,市场上碑帖的购买者有四类:书法学习者、收藏者、投资者和图书馆。专家提示,专门收藏或投资碑帖的人群还不大,主要是因为碑帖属技术含量较高的类别,入门门槛就不低,需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艺术品位和专业知识,必须了解历代碑帖的拓法和装裱、碑帖拓本的特点以及历代书法家的生平、特长和代表作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