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各种人物称呼的行为规范 译解 武老夫子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解决人生问题 【原文】君1天下,曰“天子”;朝2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践3阼,临祭祀,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临诸侯,畛于鬼神,曰“有天王某甫”。崩5,曰“天王崩”;复,曰“天子复矣”。告丧,曰“天王登假6”;措之庙,立之主,曰“帝”。天子未除丧,曰“予小子”。生名之,死亦名之。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 【译文】君临天下的叫“天子”,在朝会诸侯、分派职位、授予政事、任用以政务时,自称“予一人”;站在主人的地位,祭祖时称为“孝王某”,祭郊、祭社等外神时称“嗣王某”;巡视诸侯国,向鬼神致祭时称为“天王某(字)”。帝王去世,称“天王崩”;为天子招魂,称“天子王某”,不称名。为天子发丧,称“天王登假”;牌位附入宗庙,立牌位称为某“帝”。天子未除去丧服,曰“予小子”。这样的天子,活着时称“小子王某”;此时死去,也称“小子王某”。天子宫内女性有王后、夫人、世妇、嫔、妻、妾等职位。 【说明】本节描述的是各种人物称呼的行为规范,对待各种人物的称呼,各种人物对自己的称呼,都有一定的行为规范,才能使别人不产生误解。 —————————————————— 【注释】1.君:(jūn军)《易·复·上六》:“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书·说命上》:“天子惟君万邦,百官承式。”《诗·大雅·公刘》:“君之宗之。”《管子·君臣上》:“是故君人也者,无贵如其言。”《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赏庆刑威曰君。”《老子·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荀子·礼论》:“君者,治辨之主也。”《说文》:“君,尊也。”这里用为主宰、统治之意。 2.朝:(cháo巢)《易·讼·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管子·立政》:“孟春之朝,君自听朝,论爵赏、校官。”《礼仪·王制》:“耆老皆朝于庠。”郑玄注:“朝,犹会也。”这里特指君王召开的会议。 3.践:(jiàn见)《管子·小问》:“桓公践位,令衅社塞祷。”《礼记·中庸》“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孟子·万章上》:“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礼记·明堂位》:“周公践天子之位。”《书·蔡仲之命序》:“王命蔡仲,践诸侯位。”这里用为登上、承袭之意。 4.阼:(zuo作)《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缀辂在阼阶面。”《论语·乡党》:“乡人傩,朝服而立於阼阶。”《仪礼·乡射礼》:“席主人于阼阶上。”《礼记·冠义》:“故冠以阼。”《说文》:“阼,主阶也。”本义为大堂前东面的台阶之意。 5.崩:(bēng绷)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书·顾命》:“越翼日乙丑,王崩。”《国语·周语下》:“景王崩,王室大乱。及定王,王室遂卑。”《孟子·公孙丑上》:“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後崩,犹未洽於天下。”《荀子·儒效》:“武王崩,成王幼。”这里用为帝王去世之意。 6.假:(xiá侠)古通“遐”。久远,远去。《庄子·德充符》:“彼且择日而登假。”《列子·黄帝》:“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礼记·曲礼下》:“告丧,曰天王登假。”孔颖达疏:“登,上也;假,已也。言天子上升已矣,若仙去然也。”《淮南子·齐俗》:“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登假”同“登遐”。古代帝王死亡的讳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