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部丛刊》(四编)出版手记

 星河岁月 2018-06-08


2015年4月20日,我与出版人邓占平到著名学者周心慧先生府上拜访,周先生在书房接待了我们,他是古籍研究方面的资深专家,曾任首都图书馆副馆长,性格颇为爽朗,谈及古籍版本,时有妙语,有如沐春风之感。书房里谈了半晌,到了饭点,就近到小区外小饭馆吃饭,席间我们谈及《四部丛刊》的影印出版,周先生说《四部丛刊》(初、续、三编)并非张元济先生的全部出版计划,他还有一个未能实现的出版计划。当时谈了这个话题,邓占平先生对此事十分感兴趣。事有凑巧,不久周先生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这便是上海学者柳和城先生写的《四部丛刊未刊书考略》,这成为后来出版《四部丛刊》四编的论据。


张元济先生辑印《四部丛刊》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古籍影印出版的一件大事,他感于国学衰微,忧虑先贤著作失传,因而向全国五十余家公私藏书机构借书,甚至赴日本访求流失境外的珍贵古籍,以便影印,使存世量稀少的古籍化身千万。这项出版事业始于1919年,至1923年完成出版,总共收录书籍323种,2112册,8548卷(另外四种不分卷),这些书籍既有珍贵的宋元版本,也有以孤本传世的稿本和抄校本。这套书一出版就在学术界掀起了热烈反响,出现了洛阳纸贵,一书难求的现象。由于销量好,其后进行了重印,重印过程中发现部分书籍有更为珍贵的版本,因而进行了替换,替换版本的工作十分繁杂,从1926年至1929年,花了四年时间,重印本才陆续完成出版,这就是《四部丛刊》(初编)。1934年,《四部丛刊》(续编)编成,总共收录书籍75种,共计500册;1935年至1936年又完成《三编》的出版,收录书籍70种,同样为500册。以上,就是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四部丛刊》的出版过程。那么,这是否就是张元济先生的全部出版计划呢?周先生告诉我们,《四部丛刊》(三编)出版后,张元济先生曾计划出版《四编》,但因1937年日军侵华,造成商务印书馆的再度损毁(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商务印书馆就曾遭轰炸损毁过一次),编辑人员转移香港,出版计划就此搁浅。时隔八十年,张元济先生早已魂归道山,他的计划至今未实现。


据先生讲,张元济先生当年计划出版《四编》,曾留下一个《草目》,那么至今草目何在呢?柳和城先生在《四部丛刊未刊书考略》一文中为我们揭开了答案。1935年10月,《四部丛刊》(三编)第一期书出版,商务印书馆编印了一册 《四部丛刊》(三编)“预约样本”。从后来实际出版的书籍来对照,会发现实际出版的书籍与“预约样本”所列书目并不相符,其中相当一部分书籍并未出版,张元济先生未能实现的“计划”,就包含在这个书目中。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四部丛刊》未曾出版的“四编”,笔者通读了《张元济全集》前三卷的“书信”部分和第九卷的“古籍研究”部分。不难发现,张元济先生已着手辑印《四编》,他在1937年7月22日写给学者吴其昌的一封信中说:


 现正编定《四编》目录, 前在日本照存宋刻《册府元龟》四百数十卷,嗣又在国内公私藏家影得百余卷,其阙者思以明抄本配入。然借到五六部每部抽校数卷, 无一可用者。颇疑明代所抄三大书皆市贾射利之作。如以明末刊本配补, 既有续貂之诮, 且字大行疏,卷帙过繁, 反占他书地位。鄙意拟专印宋刻残本。是否可行?并祈明教。


在1934年5月28日写给商务印书馆主事丁英桂的一封信中说:

兹送去《郑师山集》两本。上册较损破,有二三页中缝边字字已磨损, 乞属修书人细心修补。应计工资开示照缴。此书为弟所有,极不易得,将俟修补后看能否照相, 拟印入《丛刊》也。

因《四部丛刊》(初、续、三编)中均不见有《郑师山文集》,则这里所说的拟印入之《丛刊》,当指计划中的《四编》了。学者柳和城先生在其《四部丛刊未刊书考略》中详细考证了书籍来源,并整理出了一个书目。我们拿着这个《书目》拜访了国内著名的版本研究大家李致忠先生,李先生尽管已八十余高龄,但思维十分敏捷,他认真阅读了书目后,得出一个结论:书目选本极为精湛,出版此书对当代古籍研究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至此,我们邀请李先生担任这部大书的主编,同时向远在美国的张人凤(张元济之孙)先生发出邀请,请他担任副主编,张先生收到函件后欣然同意,并请我们把相应的资料通过电邮发给他。

确定了主编和副主编之后,我们又邀请周心慧、陈红彦、翁连溪、柳和城等学者出任丛书编委,同时向国家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等十余家藏书机构发出函件,商议底本的使用,其间的沟通细节自不必赘述,幸而各馆对此项工作都十分支持,虽有周折但还算顺利。经过一年时间的紧张工作,全部版本整理齐备。


张元济先生所拟之目中的部分书籍在版本上并不明确,如部分书籍仅注“明刊本”,具体是明代那一年的刊本,则无所指。因此,需要一个版本甄别的过程,编委们经商讨最终定下了一个甄别原则:

其一、所有图籍,皆据原刊本直接扫描影印翻印本,影印本概不采用。

其二、凡张元济先生《拟目》指向明确的本子,则以拟目为准。

其三、张元济先生《拟目》中部分书籍版本著录过于简单,仅注明“明刊本”“明抄本”之类,则采用最古之本。同一时段有多个版本,则选择刊校最佳之本;若同一版本存世多个本子,则选名家递藏本,题跋本。

其四、有些图籍规模较大,且已有单行本出版,使用底本与张元济先生所列同,如《国榷》、《明文海》等,为避免重复出版,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不予

其五、因年代久远有些初刻原刊的本子不免漫漶,为了保存其真容,不予描润

经过筛选,最后选定123种书籍编为《四编》,其中宋刊本29种,元刊本10种,明刻本43种,明代钞本11种,清代精钞本28种,清代精刻本2种。此外,还耗用大量时间和精力编成一个收录五万余条目的《总目录》,有了这个目录,无论是在这套大书中查找一首诗词,或者一篇文章,乃至一条诏令,都可按页索引,使研究者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将近一年时间的工作,前期工作基本就绪,邓占平先生拟邀请古籍研究界的大腕儿们召开一个“出版研讨会”,但在时间安排上却无法照顾周全,有些学者有学术会议,有些学者在海外,时间上一推再推,最后定在了2016年4月20日。日期定下来后,我才恍然意识到,这不就是我和邓占平、周心慧两位先生一年前在小饭馆讨论选题的日期嘛。此前,我与邓占平先生曾专门赴浙江海盐凭吊张元济故居,同时拜访了海盐县的张元济图书馆,深深领略了旧时文化人的气度与胸襟。现在这套书已全部付梓,再回头来想整个出版过程,我们完成的不止是一个民国老人未竟的计划,而是对历史的延续。


藏书报

服务纸质精品收藏

助推人文经典阅读


QQ群:389514689

公众号:cangshuba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