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澳洲访书记||墨城百岁女店主和她的珍本书店

 星河岁月 2018-06-08



蓝海净水般的天空,落英如潮的原野,神秘的桉树林和南太平洋的悬崖狂涛,构成了一幅幅不朽的热带岛国风光。


南半球一月的热烈阳光,彻底让人忘掉了北京的阴霾与浊雾,望不见底的蓝天也随时在欢迎着每一位来客。在 PM2.5几乎为零的空气中荡漾,徘徊于墨城这个城市花园中,真的是一种享受。



墨尔本人一直以自己的城市是澳大利亚的文化艺术中心为荣,街边的维多利亚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比比皆是,据说仅次于伦敦。说到文化,不得不说,在这方面,墨尔本的确站在澳大利亚的顶端,甚至在全球也有一席之地。


自从上个世纪30年代澳洲迁都至堪培拉后,墨尔本人就将重心放在了发展自己的文化上,可能他们的经济水平斗不过悉尼,但是老牌首都人的那种优越感和文化镌刻的质感,使得他们在这方面有更多的自信。



在这几日的访书之旅中,我们遇到的每一个爱书人、藏书人,从其他的书店店主,到澳洲本地小有名气的藏书家,都会跟我们讲起这家书店的故事。


店主Muriel Craddock女士已经101岁,虽然年事已高,但在当时她可是一位叱咤书坛之人,作为1977年成立的澳新(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古籍联合协会(ANZAAB)的发起人、90年代末期的协会会长以及仅有的几位终身会员之一,她曾于2009年半卖半送地将一整部古腾堡圣经,以30万澳元“出售”给了墨尔本大学图书馆,要知道即使在当时,这个价格也仅仅是几页古腾堡的价格。同时,Muriel也是世界上第一位出任世界古籍联合协会(ILAB)会长的女性。现在,她的女儿Kay Craddock继承母业,管理着这家书店。淘书的第一站,我们就来到了这家号称墨城最有魅力和故事的书店。



猫头鹰守护的书天堂

澳大利亚 白一辰


穿越圣帕特里克大教堂,走过街心公园,再穿过几座China town的中国牌楼,我们漫步来到Collins street。熟悉墨尔本的人可能知道,这里是大牌一条街,街边坐落着不少国际一线二线品牌的专卖店。可是大家却没有注意,在Collins St的一个角落,一栋哥特式大房的半地下室里,还坐落着一家书店:Kay Craddock Antiquarian Booksellers,不起眼的小小招牌,半遮半掩的昏暗橱窗,真的很难让人发现它的存在。不过,它就是这样安静地存在着,安静地看着墨城50年的风雨变迁。还记得1965528日它开门营业的那天,26本书28英镑的成绩让人叹为观止,作为一家书店,在现今这个网络发达pad横行的年代,能在寸土寸金的闹市中心默默屹立几十年不倒,并且逐渐成为墨尔本的城市地标,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传奇。

在这几日的访书之旅中,我们遇到的每一个爱书人、藏书人,从其他的书店店主,到澳洲本地小有名气的藏书家,都会跟我们讲起这家书店的故事。店主Muriel Craddock女士已经101岁,虽然年事已高,但在当时她可是一位叱咤书坛之人,作为1977年成立的澳新(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古籍联合协会(ANZAAB)的发起人、90年代末期的协会会长以及仅有的几位终身会员之一,她曾于2009年半卖半送地将一整部古腾堡圣经,以30万澳元“出售”给了墨尔本大学图书馆,要知道即使在当时,这个价格也仅仅是几页古腾堡的价格。同时,Muriel也是世界上第一位出任世界古籍联合协会(ILAB)会长的女性。现在,她的女儿Kay Craddock继承母业,管理着这家书店。淘书的第一站,我们就来到了这家号称墨城最有魅力和故事的书店。

推开木门,一种安静的书香味道扑面而来,这种味道能让所有爱书人为之沉迷。并不鲜艳但厚实的红地毯,原木抛光的书架,神秘的吊灯,书架上随处可见的猫头鹰雕像,以及成千上万的书籍形成了这家书店的韵致。踏入这扇门,像叩开了书天堂,远离了都市的喧嚣和Collins St里奢侈品牌的浮夸。

环顾四周,每一个人都在安静地或站或坐,享受着怡然的reading time,每一个人又都是那么地和谐,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各自融入到这家店里。Kay非常热情地和我们打着招呼,询问着我们需要些什么帮助。作为一个来访书的中国人,我们肯定是想寻找到一些关于中国事务的书,尤其是一些记载中国历史、人文、艺术方面的书。这些书里用西方人的视角记录了中国的社会万千,就像纽约的媒体这几天评价中国的春节:“鞭炮是用来吓唬怪兽的,甜食也很重要,总之是个迷信的节日。”虽然评价不是很到位,但重在真实有趣,值得一读。当然也可以从侧面了解一下,西方人眼中的我们是什么样子。

这家店里的古旧书非常多,书柜摆了满满的三大间书屋,琳琅满目,而且书架上有很多猫头鹰的摆设,它们或小巧可爱,或目露凶光,或安静伫立,大概有上百件之多。在我记忆中,猫头鹰昼伏夜出,俨然一只会飞的夜猫子,至于这家店为什么要摆这么多的猫头鹰在书架上,这里先卖个关子,且看后续分解。上了锁的柜子里,有一套近百年前伦敦金鸡出版社出版的木刻集,是配图157幅、原装书衣完整、大开本的《The woodcut》,虽然价格不菲,但精彩绝伦,极为珍罕难遇,算得上木刻及木版画之大成。里面收录了很多近代木刻大家的杰作,约翰·纳什、凯绥·珂勒惠支、罗克韦尔·肯特、戈登·克雷格,一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名字。这套书一共四册,一二册限量750本,三四册限量450本,分别出版于1927-1930年。这确实是一套十分稀缺的艺术典藏,国内这套书还不多见。

不经意回头,我在贴近门口的一个书架上,发现一本全方位介绍北京京巴狗的小书——《The Pekingese dog 》,毫不犹豫收入囊中。这是1932年英国出版的,算得上是京巴狮子狗的百科全书,有150余幅铜版插图,20余个狗用品广告配图。涉及狗狗美容、衣饰、礼服、选美获奖、狗狗和猫猫玩耍、小马拉车载狗狗、狗狗拉车狗狗坐、狗狗吃披萨、狗狗和儿童玩耍、狗狗睡小床、狗狗抬担架、狗狗的屋子等,可谓养京巴的至宝。

第一天的访书圆满收工。回到家中,已是夕阳垂暮,澳洲夏天的太阳总是不愿意走,一直到9点多夜幕才慢慢垂下来。坐在阳台,抬头漫天繁星,低头手中书卷,这种感觉,只有爱书的人才会懂。会心一笑之时,却突然想起那些猫头鹰来,我们像不像它们呢?这家书店又像不像它们呢?几间半地下室,组合成一个传奇,人们都说天堂在上,此时此刻,对于这家美丽的书店,我只想说,天堂在下,推开它的门吧!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各种旧书、绝版书、有意思的旧报纸以及历史名人的书信、诗集、手抄本等等各种类型的跟图书有关的东西,当然不要忘了欣赏那些可爱的猫头鹰,感受一下书给予你的力量,享受一份书里书外的感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