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新认识方志:它不只是文人的工具书,看完这篇文章,你会惊讶于它无处不在的社会价值

 星河岁月 2018-06-08

在浩瀚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曾经有这样一种典籍,它传承了数千年,既记录了远古历史,又记录了古代区域地理、经济、社会、文化、气候、军事、人物等各方面的情况,至今仍被人们经常查阅,并加以利用,对今天人们的生活仍产生着重要影响,它就是方志。

关于方志,我们可以将“方”与“志”分开来解释。“方”,即地方、方域。“志”,按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注为“志者,记也”,《辞海》解释为“记事的书或文章”。“志”,作名词,是一种记述式的写作文体;作动词,则是利用文字记录事物的行为。简单来说,“志”就是客观记录事物的一种文体或书体。“方志”,即“地方志”的简称,古代也叫“地志”“志乘”“书契”。


方志的发展:
从地记、图经到大一统志

在古代,方志多作为史书。“方志”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时成书的《周礼》第十六卷“司徒教官之属”:“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注解为“四方所识久远之事”,意指记载各诸侯国历史情况的典籍。清代方志学家章学诚从“志为史体”的角度出发,认为春秋战国时期那些记载地方史事的书籍,如晋之《乘》、楚之《祷杌》、鲁之《春秋》等,应是最早的方志。梁启超也曾说:“最古之史,实为方志。”由此可见,“最古之史”乃为方志的雏形,亦可称方志之源。

时至东汉,会稽人袁康撰写了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著作——《越绝书》。书中记录了从山川湖泊到城郭郡县、从夫差勾践到范蠡西施等关于吴越两地的种种历史。这部书的内容、体例均已多类似日后的地方志,因此后世许多学者把此书视为中国地方志的鼻祖,堪称在方志编撰史上有开创之功的代表作,所谓“一方之志,始于《越绝》”。也可以说,《越绝书》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地方志。还有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记载了公元4世纪中叶以前,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以及甘肃、陕西、湖北部分地区的历史、地理、人物,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比较完整的以志命名的地方志。此时的地方志,多是记载一方风土人物的“地记”,内容较简略,体例也没有形成固定模式,多因人而异,因此这一阶段被学界称为地方志发展史上的地记阶段。

元和郡县志 (唐)李吉甫撰
02

隋唐时期,天下一统,地方志也迎来了一个黄金发展期,统治者曾以国家行政命令的手段颁布诏令,编写地方志,此时多为中央编纂的全国性总志,如:隋代的《诸郡物产土俗记》《区宇图志》《诸州图经集》,唐代的《括地志》《元和郡县图志》(后因图佚,改名为《元和郡县志》)等。唐建中元年(780),朝廷又明文规定:各州郡每三年编选一次图经报中央,后又改为五年一次,这种制度遂被之后的朝代所仿效。

这一阶段的志书,主要是舆图和说明文字相结合的图经或图记,一般采用一个行政区的疆域图配上文字,以图为主,以经为辅。宋代王应麟在《玉海》中称:“图则作绘之名,经则载言之训。”从唐代《沙州图经》《西川图经》残卷来看,唐代图经的体例、类目划分较为细致,有区划、官署、河流、驿道、学校、寺庙、古迹、歌谣等项,已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地方志体例,因此学界常称此阶段为地方志发展史上的图经阶段。

现存最早的全国性地方志,即最有代表性的图经,是唐元和八年(813)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全书共四十卷,后有部分散失。它以唐代的四十七镇为纲,每镇一图一志,详细记载了全国各州县的沿革、地理、户口、贡赋等。

淮安府志(光绪) 府署图

到了宋代,方志体例日趋完备,此时也是地记、图经向方志过渡的重要时期,方志记述的重点也开始从地理情况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其内容也逐渐扩展为对一个地方全方面情况的记载,学界称此阶段为方志阶段。如《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吴郡图经续记》,以及被称为“临安三志”的《乾道临安志》《淳祐临安志》《咸淳临安志》,都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志。

北宋元丰七年(1084),学者朱长文将沧浪亭及苏州其他地理风俗编成《吴郡图经续记》,书中写道:“苏子美沧浪亭,在郡学东……子美买地作亭,号曰沧浪。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诸公多为之赋诗。”三卷本《吴郡图经续记》,就像一部今天的城市指南,向世人描述了当年苏州的景象。可惜的是,《吴郡图经续记》中描写的景象,在今天的苏州已难觅踪影。

吴郡图经续记 (宋)朱长文编

135


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下追击赵构未果,北撤之前,一把大火烧毁了苏州的满城园林。直到几十年后,苏州才渐渐恢复其水城园林的风貌。南宋绍熙三年(1192),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编修出版了苏州新志书《吴郡志》。此时,苏州有了新的景象。比起三卷本《吴郡图经续记》,范成大的《吴郡志》更为丰富,全书分五十卷,列目三十九门。直至今日,人们仍能通过其中的文字,找寻无数的遗存。从小巷到民居,从河流到名胜,厚重呈现在城市的每一处角落。《吴郡志》也成为宋代方志体例定型的代表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元大德七年(1303),耗时近三十年的《大元大一统志》编纂完成,此书凡六百册,一千三百卷,规制宏大,分为建置沿革、坊郭、乡镇、里至、山川、土产、风俗、形胜、古迹、宦迹、人物、仙释等部类。所用资料,多来源于《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和宋、金、元旧志等,内容广泛,包罗详备,是中国古代收罗最详的一部舆地书,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规模巨大的全国一统志,为明清两代修纂大一统志提供了范例和模板。可惜,此书后因战乱逐渐散佚,现仅存残本四十四卷,尚不及原书百分之五,其中原卷还有不全或仅存二三页者。

据目前收志较全的“中国数字方志库”统计,明代志书约有一千五百种,现存六百余种。清代修志更盛,乾隆至嘉靖朝三修《大清一统志》,举国上下形成修志高潮,政府还明令各省、府、州、县六十年修志一次,各地专设修志机构,民间文人学者也纷纷加入编纂、辑录方志的工作,出现一大批著名的方志学家和高质量的方志,保存至今的清代方志约七千种。


方志的特征:
广泛性与地方性并存

中国的地方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体例、内容逐渐完备,积累的数量也极多。因此,中国的地方志,有着世界各国史地资料所不具备的连续性、时代性、资料性、广泛性和地方性。

吴郡志 (宋)范成大纂


一地之方志,往往历朝历代不断续修,传承不绝。从第一次编撰就追根溯源,力尽详细,之后续修之人,又不断增添新内容,补前志之未及,可谓连续不断,按时间顺序记清其起源、发展变化,特别注重转折性的变化和现状,记述不间断。方志往往对当代当时的事件有详细记述,故有“隔代修史,当代修志”之说。因此,方志往往着眼于当代,更有时代特色。

地方志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部资料书、工具书,记录有大量的资料,力求以历史的客观实际来反映社会发展兴衰起伏的因果关系,只提供资料,不加主观评论,更反对宣传、文艺色彩较浓的空话套话。因此,方志多采用记叙文体,如实记述,述而不论。小到一邑,大到古今,有横有纵,既记自然、地理,又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还记社会风土人情、人物,不仅是有关自然科学的“博物之书”,还是关于一地社会科学的“一方之全书”,可谓广泛性与地方性并存的“地方百科全书”。


方志的功用:
存史资鉴,造福后人

正因为地方志具有如上特性,所以其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正如当代著名学者黄燕生先生在《雄安新区历代方志丛编》序中所说:“唐宋以来,便有地方官赴任之初阅读方志的传统。唐代文学家韩愈过韶州,宋代理学家朱熹知南康军,都将调阅方志作为首要之务。说明在交通和信息还不那么畅达的年代,人们要了解和认识自己不熟悉的地方,方志有类似地区通览、指南的功用。当然,现代社会已是信息发达、交通便利的时代,人们获取认知的途经更加多样,但方志的记载仍难以替代,因为历代方志还具有存史和资鉴的功用,对于……建设者来说,全面认识这一区域的环境变迁和历史沧桑,方志仍具有极其重要的文献价值。”

大元大一统志 (元)孛兰肸,(元)岳铉等撰

由此,笔者想到2011年入夏,暴雨频频造访中国各地,所到之处,汪洋一片。武汉、杭州、南昌、北京、长沙、成都等城市出现内涝,各种调侃随之而生:到武大“游泳”,到西湖“看海”,到南昌街头“垂钓”,到北京地铁“观瀑布”……然而,与之相反,也有很多城市经受住了考验,比如江西赣州,几次暴雨,最大降水量近百毫米,但赣州老城区却没有出现内涝,民众生活大体如常,井然有序。如果问起是什么护佑着这座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赣州人多半儿会自豪地说:因为我们有福寿沟。至今,福寿沟的地图、修建缘起、建筑构造、历代修缮等情况,均详细记录在《赣州府志》《赣县志》中。正是通过方志,人们了解了福寿沟的详细情况,才使得这一千年工程得到了良好的维护,也因此护佑了赣州这座千年名城。

再如,淮安府衙是目前全国仅存的两座府衙之一,其历史文物价值颇高。然而历经数百年的风雨,原有建筑早已残破不堪。为了保护古代建筑,当地政府决定对其进行修缮。当地方志办遍查文献,最终决定参照光绪年间所修《淮安府志》的记载,利用其中的《淮安府署图》,使这座残垣断壁的建筑,得以恢复其原有风貌。可以说,正是由于有了方志,才为今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存。

赣县志[同治] 福寿沟图

时至今日,古老的方志仍旧以它如地方百科全书般独有的丰富内容,为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着巨大的借鉴作用,也同时将当今社会的每一个重要事件如实地记录下来。笔者相信,经过岁月的磨砺,地方志必将如它不朽的过往一样,伴随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和优秀文化永久传承下去,并将依旧散发出夺目的光辉。

(供稿单位:北京市文津书店、北京籍古轩图书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