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众里寻他千百度(打印稿)

 西麓村叟 2018-06-08

往事烟云浮梦里,晨昏木铎金钟。
别时骤雨又狂风。
神州除害后,吾辈夕阳红。

远逝芳华谁不忆?难能笑语重逢。
推杯换盏眼朦胧。
湖山依旧在,相对白头翁。
丁光涛《临江仙》三首其一

2018年5月27日,安徽师范大学(原皖南大学)物理系1965届毕业生及其家属共38人齐集母校所在地一一安徽芜湖,进行了一次跨世纪的团聚。活动由芜湖籍校友,原芜湖仪表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明仲发起,鲍常有、何大镛、朱厚坚、胡衡香、王兴根协助安排。组织团队精心策划、周密安排,调动一切社会资源,使整个活动井然有序,内容丰富,廉价高效,高潮迭起。坐游轮畅游长江,舱内雅座茶点叙旧,出舱眺望长江大桥;乘大巴赴鸠兹古镇,体验江城传统文化,欣赏芜湖巨幅铁画;徒步浏览老校区,进学生食堂就餐,进教室、阅览室重温旧梦。最后是系院新老领导及课任教师代表与返校学生共进晚宴,推杯换盏。短短两天时间,一群古稀之年的老校友人人喜拾青春梦,个个聊发少年狂,他乡遇故知,此生夙终还!

活动筹备组发给所有校友热情洋溢的邀请函。

寓意深刻、别有韵味、美观简洁的聚会纪念章。此徽章为王明仲同学的女儿设计、制作并赞助!

游船上,大家都在畅叙友情,而筹备组的同学王明仲、鲍常有、何大镛还在反复研究有关活动细节。

聚会佳宾下榻的宾馆一一海螺国际大酒店。

金宝大酒店的欢迎标语。

第一章,喜相逢

聚会佳宾报到处。

丁班的朱厚坚与姚承晃,阔别经年,母校重逢,欣喜之情难以言表。


甲乙丙丁四君子,宾馆大厅喜相逢。

(左起:胡全、王明仲、唐鸿照、王梅福)

王兴根见到53年前的室友,满头银发的孙新涛,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

熊槐芝(熊孩子)与曾经是室友兼闺蜜的胡蘅香(左)相拥而泣,泪湿衣襟!

从上海赶过来的吴衍孙与王兴根握手。

李道海同学身体欠佳,行动稍有不便。为了成全相隔53年的重聚,两个女儿专门告假从北京全程陪同爸妈前来参会。父慈子孝的传统美德牛气冲天!

为照顾老人的安全,潘政六同学的女婿小吴(吴登翔,左)百忙中抽出时间陪同老丈人前来参会。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潘老师的这个女婿可比儿子还强百倍!


下面是小吴携岳父回宣城后发给活动主持人王明仲的微信:

“我们回宣城了,因岳父不会微信岳父潘政六让我代言感谢芜湖市几位老同学精心组织,感谢母校的关心!祝福同学们在今后的岁月里生活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百年校庆再相聚,同学之间多联系。”

第二章,轻舟行

风平江面阔,飒爽心底清。

游轮客舱里茶叙,惬意怡心。

作为甲、乙班的同学代表,原合肥工大物理教师邓铁如(右二)夫妇与黄灵光夫妇船舱里畅谈。

船舱里欢声笑语,情意浓浓。

丁班老班长,后任教安庆师范学院物理系的程绪和夫妇。

衍孙啊,什么事让你这般兴奋,这般激动?

曾经的芜湖市长跑健将何林宝、许秀琴夫妇在游船顶上。

曾经的班花依然妖艳,曾经的小布点成了帅锅。谁敢说我们老了!

有雄伟的芜湖长江大桥为背景,我们这一代,倍感幸福与自豪!

正在建设中芜湖长江“商合杭”高铁大桥。

长江游轮上的全体合影

天高江水长,一笑永无殇!

第三章,寻旧梦


生化层楼寒复暑,无忧时节同窗。

当初隔座少年郎。

青葱心底话,白首诉衷肠。


学海书山如隔世,红尘踪迹无常。

当年琐事却难忘!

情怀尚恻恻,岁月已茫茫。


丁光涛《临江仙》三首其二

早已等候在老校区的严祖同老师(左三)与部分学生在教学楼前合影。

严祖同老师(左三)与另一波学生在老校区教学楼前合影。

中国科大教师燕坤元(左)已经两次参与此类同学聚会,不久还将上任合肥聚会筹备组成员。这是他与鲍常有同学在新校区合影。

母校校园比当年更漂亮了,林蔭掩映,树木葱茏,在这里留张影是每个与会同学的愿望。

大家不约而同地坐进53年前的老教室,重温当年上课的分分秒秒。

五魁手,右起:王兴根、李道海、王梅福、唐鸿照、何林宝在校园里合影。

五魅手,左起:孙新涛、黄灵光、王明仲、何大镛、李开海。

在老校区学生食堂体验当年的学生生活。只是已经没有了当年的8人一桌,瓷碗铁勺,饥不择食,乐在其中的那种感觉!

陈应松同学,毕业后曾分配至新疆石河子兵团农学院任教,后调回原籍望江县,任县教育局长,也算是终身献身教育。夫妇俩在新校大楼前合影。

校园里遇到一群穿着学士服戴着学士帽的女孩,我们好生羡慕嫉妒恨!我们来张合影吧,让我们回忆青春,也让年轻人珍惜现在,懂得感恩!

第四章,感师恩


楚江碧水天门绕,古镇何曾老?

芜城旧景又重逢,辽鹤飞来无语问西东。


九旬母校南迁去,不改情痴处。

举杯祝酒话依依,几度问君何日复来归?

丁光涛词《虞美人》


感谢母校,感谢恩师,感谢父母,感谢生命!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党委书记及院长等领导与返校老校友合影。

物电学院现领导为我们准备了一个简短的返校仪式。

王明仲代表与会全体同学向物电学院副院长张其芳(右)赠送为此次同学聚会特制的徽章与太阳帽。

中国国画院华东分院名誉院长,物理系65届毕业生徐苏臻为母校赠画《八骏图》

前淮北市人大副主任,物理系65届毕业生黄灵光向母校赠送6本自已的专业译著。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诗书画家网艺术委员会副主席、物理系65届丁班学生胡全向母校赠送匾额《卓越清贫》

原合肥职业技术学校校长,物理系65届学生李汝民代表参加聚会的同学向母校老师及领导在晚宴上致答谢辞。

应邀参加聚餐的安师大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党委书记李娟(女)及行政院长向返校的校友敬酒。



  62届学兄,师大物理系教授,原芜湖市副市长丁光涛老师受邀参加此次聚会。

丁老师虽是理科男,但国学与古文功底深厚,情商极高。受到学弟邀请,激动得夜不能寐,随三更炳烛,即兴赋诗,信手拈来,便成永恒。这是他为自已的五首词所写的序言:

“戊戌初夏,六五届校友返校,邀余共庆,不胜荣幸。念往昔同聚赭麓:看今朝再会江城,已古稀翁媪。能不惊叹岁月如流,人生若梦?逢此良会,情怀难抑,赋诗五阕,赠诸校友。”

师生情谊长一一前排右起依次为原安师大党委书记沈家仕老师、原物理系系主任严祖同老师、65届学生原淮北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副主任黄灵光。

65届毕业生胡全向当年资助过自已的爱师莫嘉麒教授(右)表达感恩之情。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晚宴上,师生一同举杯同贺。

第五章,花絮缤纷


人世桑田沧海事,萍踪几度飘移。

流光逝去不能追。

吴山留晓月,楚水恋斜晖。


历尽坎坷身犹在,邯郸梦已成非。

稀龄相约莫相违。

今番欢会后,不耐久分飞!

丁光涛《临江仙》三首其三

女生们在芜湖小吃一条街耿福兴楼前合影。

唐鸿照与徐苏臻,昔日的高中校友,今日的跨世纪夫妻。他们专门到老数学楼阅览室门口拍下这张合影,因为这块飞地福地曾经给他们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这里曾经是他们的避风港、伊甸园,徐素臻的耐心,唐鸿照的坚持终于修成正果,方有今天的幸福与美满。

吴衍孙(淮南师范学院任教)、吴淑贞,他们可是中学同窗兼同乡的一对,如今儿女双全,子孙满堂,幸福得不要不要的!

王兴根、胡蘅香伉俪,这可是一对同窗梁祝。人家上学时读书恋爱两不误,如今虽已两鬓如霜,但依然卿卿我我,情意绵绵!

丁班的老大哥刘家余(中)已年届八十又四,但身体依然倍儿棒。与世无争于人为善是家余的人生哲学,“天地庄周马,江湖范蠡船”,持这种哲学思想的人想不长寿都难!

程和斌(右二)、江永慈(左二)夫妇颇有夫妻相,连坐姿站姿都别无二致。

往事如烟,虽然抓不住,却仍看得见。曾经平静的校园也有过骤雨狂澜。同学们追忆往昔,感慨万千。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邓铁如与李汝民凭栏远眺,思绪万千。

李开海,当年的小不点,现在居然想进镖局找饭吃!(摄于鸠兹古镇)

严祖同老师(右一)身如青松,健步流星,同学们倍感欣慰!

在开往鸠兹古镇的大巴上,李道海的眼睛似有不适,坐在身边的女儿立即站起来,单腿跪在座位上为老爸点眼药水。这感人的一幕被坐在后排喜欢摄影的老同学胡全敏锐地抓拍到了,成就了一幅有可能获奖的摄影作品《父女情深》。

此次活动牵头人王明仲的夫人(左)年轻漂亮时尚,这位幕后英雄在同学们面前一露面,就令人惊羡不已。

世上唯知分别苦。

久别重逢,多少心头语。

梦里音容留不住,前尘旧事千千缕。


半纪人生离复聚。

恩怨情仇,一笑相尔汝。

挥手海螺临歧路,萦思他日如飞絮。


丁光涛词《蝶恋花》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何大镛(左)退休前在芜湖重型机床任职退休后拥加拿大绿卡,此次专门回国参加聚会筹备工作。

鲍常有退休前在芜湖电表厂任职。


他们为振兴安徽实业贡献颇丰,二人“臭味相投”,交谈甚欢,乐不可支。

附录一:当年的学校大门

附录二:1965届丙班当年的毕业照。

附录三:1965届丁班当年的毕业照。

物理专业的毕业生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摄影师。本文所有图片均为与会同学所摄,特此鸣谢全体参会人员。


丁光涛老师的词作经丁老师同意直接引用,借此机会向丁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所有老师、领导及各位学友!同时也向因各种原因未能参加本次活动的其他同学致以衷心的问候!十年后就是母校百年校庆,到时我们再相聚,并且一个都不能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