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穿高考作文审题陷阱!培养孩子这个能力!——成长保思维妙妙妙

 老三的休闲书屋 2018-06-09

写作文最大的风险并不是文笔不漂亮,而是审题。再华丽的文笔,遇到离题偏题,最后的分数就惨不忍睹。在落笔时间有限的前提下,先确保切题,再确保通顺没有错别字,再再保证逻辑没有问题,随后才能考虑华丽这件事。

面对考试,第一要务是不要弄险。除非你的基础本身就不扎实,要通过另类的打法吸引关注,否则,依然是稳妥为上。这个道理,高中生适用,初中生适用,小学生也适用。

例如刚结束的语文高考。各地题目五花八门,留下的审题难点也各不相同。我们事后去看这些题目会觉得很平常,但在考场上,稍微有那么一个走神,就可能落入审题的陷阱

1

以全国卷一为例。“写给2035年18岁的一代人”是一个并不轻松的选择。它绝不像TFBOYS的歌曲那么欢腾。它需要关注若干个事实:

揭穿高考作文审题陷阱!培养孩子这个能力!——成长保思维妙妙妙

首先,考生必须拥有穿越思维,假设自己处于2035年。我们且不谈“消灭贫困人口”这个时点,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考虑,15年以后的通信、交通、居住是不是会和现在一样?如果你确认“不是”,那就请务必展开合理的想象。

如果你的文字里多少有一点无人驾驶、10G网络的畅想,哪怕看上去有点不靠谱,也能给老师留下良好的印象;

其次,考生务必要站在自己已经33岁的角度看待问题。你33岁的时候结没结婚,有没有孩子,从事什么工作,都可以大胆地放在自己的想象里。不是让你现在穿越到2035,而是让你去想象自己15年后的生活。这里的笔触一定会不一样;

第三,是写给2035年18岁的人,不是写回忆录。不是“告诉现在的自己”,更不要说“请现在的考生努力高考”。那个一点也不够未来。

思考完这三点,再去畅想未来生活,再去代表中年教导青年,就不会偏差太大。这也要求考生具备日常观察生活的能力,感受过现在,才有资本去描绘未来。

2

上海卷一直风格清新,这次也不例外,关注了“被需要”这个哲学命题。

揭穿高考作文审题陷阱!培养孩子这个能力!——成长保思维妙妙妙

虽然从我个人的体验来说,人之所以活着的意义,就是被需要,但它总要得到扩充,并且需要附上案例。有一个落脚点,不知道有没有考生提及:

被需要本身,也是一种需要。

举个很小的例子,孩子天天缠着你,你觉得烦;但有一天孩子不理你了,你失落得要死。这就是需要和被需要的辩证关系。

3

另外从全国各地的考卷里还能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许多感觉是公务员申论的题目成为了作文题。例如雄安的标语、绿水青山新青年、甚至有讲当地创新精神的。

如果写得好,估计可以成为当地领导的发言稿,大幅减少了领导秘书的工作量。

但这个状况证明了一点:教育部门是鼓励并且要求学生去关注时事、关注新闻、关注身边变化的。你不能只把语文知识停留在书本里,而不和实际生活做结合。

从道理上来说,好文章这种东西,要么来源于生活,要么能对生活起到指导意义,这叫做文字的力量与影响力。高考作文显然是鼓励这种力量的。

这并不是要求孩子要去看《新闻联播》,但它一定会破解“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习误区,使得学生除了课堂,还能关注时事,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我曾经遇到一位家长,连居委会的义卖都不让孩子参加,理由是“和学习无关”

这样的孩子往往会缺乏观察生活的能力,也就会错过很多珍贵的、课本里学不到的素材。如果他始终缺乏生活体验,那他的作文一定只能陷入勉强的虚构,无法打动人心,也无法说服自己,就更容易落入审题的陷阱

最后,有一个事实我们必须承认:如果高考考卷摆在我们面前,恐怕唯一能点评上几句的,只有作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