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话中药(42)——柴胡黄芩(18)

 飞燕图书馆673 2018-06-09


        上篇讲的葛根黄芩黄连汤证是邪热利,也就是热利。而芍药汤是湿热痢。

        芍药汤:

      芍药(30克) 当归(15克) 黄连(15克) 槟榔(6克) 木香(6克) 炙甘草(6克) 大黄(9克) 黄芩(15克)肉桂(5克) 。这是现代的用法用量。两杯水煎成一杯水,饭后一次服完。

        芍药汤出自《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本证候是湿热下利、气血不和。其证候特点为:湿热痢疾。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数。

        芍药汤证多由湿热塞滞肠中,气血失调所致,治疗以清热燥湿,调气和血为主。湿热下注大肠,搏结气血,酿为脓血,而为下痢赤白;肠道气机阻滞则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弦数等俱为湿热内蕴之象。方中黄芩黄连性味苦寒,入大肠经,功擅清热燥湿解毒,以除致病之因,为君药。重用芍药养血和营、缓急止痛,配以当归养血活血,体现了“行血则便脓自愈”之义,且可兼顾湿热邪毒熏灼肠络,伤耗阴血之考虑;木香、槟榔行气导滞,“调气则后重自除”,四药相配,调和气血,是为臣药。大黄苦寒沉降,合芩连则清热燥湿之功著,当归和芍药则活血行气之力显现,其泻下通腑作用可通导湿热积滞从大便而去,体现“通因通用”之法。方以少量肉桂,其辛热温通之性,既可助归、芍行血和营,又可防呕逆拒药,属佐助兼反佐之用。炙甘草和中调药,与芍药相配,又能缓急止痛,亦为佐使。诸药合用,湿去热清,气血调和,故下痢可愈。

        本方在应用时,要考虑与《伤寒论》中的黄芩汤做鉴别。临床上要判断湿热下利,主要考虑哪些是湿的证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