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轻人,先有能力再来谈报酬

 Amor阔 2018-06-09

以前一直不理解为什么说“公司给个人提供一个平台”,现在知道“平台”的意味深长。公平的看,企业给个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个人付出劳动,公司支付相应报酬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关键问题在于个人付出的劳动有多少能真正转化为公司价值?如何评价个人对公司创造的价值?

如今,社会的浮躁给了很多名牌大学学生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家庭经济情况又给了后路保障,很难让人静下心来虚心求教,更不用谈站在企业角度思考人力资本投入问题。初入职场的学生依然抱着大量理论知识、别人经验总结的职场鸡汤,自信满满进入岗位,遇到难题就发现鸡汤没用、理论没用,抱怨公司问题、同事问题,从未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在培训机制不太健全的小公司,就算遇上比较耐心的“导师”传授经验,指出错误,遇上观念不正的学生会觉得要求太高、领导难相处、工资不高要求高。就算态度端正也得有机会遇到真正有能力传授经验的“导师”。毕竟“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当员工犯错了怎么办?年轻员工对责任的理解显然是不够深入的,“不就是XXX了嘛,有什么大不了的”成为很多新人的常态。而对公司来说,每个员工失误对公司来说都有可能造成经济损失。

公司不是福利院,从公司角度对新人的培养是要花费时间、精力、财力的,没有多少人喜欢做对自己没有回报的事。更没有企业真正喜欢为员工成长买单,为其犯的错承担责任,都希望回报大于投入。

之前有个同事,在公司的时候工资3500,因为觉得工作对自己提升不大,天天做一样的事情没意义,瞒着大家自己找了工作,兴奋的告诉我们他的新公司给他6000元的工资。就这样,离开了工作不到一年的公司。

当时我的判断:6000的岗位工资已经超出他的实际能力,判断依据是“初入社会经验不足,肚子里东西不多写原创文章会比较吃力”。

果不其然,到了新岗位之后,原来憧憬多好的工作遇到问题,老板对他写的东西不太满意,也给过他机会,之后实在没办法还是进行了岗位调动。在得知老板有想放弃他们的想法后变得更加苦恼,茫然不知所措。究其本质,是报酬远超过能力。

只要是市场出价,价值与价格的不平等就不会长久,尤其强调个人能力的工作岗位。

高工资对一个能力不强的人不一定是好事,进入社会不要着急高工资,先把事情做好,能力提升再谈报酬。

虚心求教,正确认知自己的能力,不对高工资诱惑,不着急,稳扎稳打,饭得一口一口吃,经验积累需要一天一天来。

也奉劝刚刚走入社会的毕业生,虚心求教才会提升,每个难过都是自己成长的机会,没有谁的成长是舒服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