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还没有诞生的远古时代, 人们用绘画记录世界和描绘世界, 陶器成为了绘画的重要载体。 今天, 朋朋哥哥为大家讲一件马家窑彩陶, 很多人称呼它为:彩陶王。
文 字:傅丫姐姐&朋朋哥哥 声 音:朋朋哥哥 它真正的名字叫做“涡纹彩陶罐”。 为什么人们会给它“彩陶王”的赞美呢? 有人说,是因为它的器型硕大, 有人说,是因为它制作的很精细到位, 还有的人说,是因为它的彩绘花纹。 小朋友们觉得呢?
我们来认识下这件涡纹彩陶罐吧。 最吸引大家的, 莫过于罐身上的花纹了, 那是用黑色的颜料绘出来的水波纹和漩涡纹。 漩涡纹的下面是一圈粗大的水波纹。 为什么这么多水流的形象呢? 很多人是这样认为的: 新石器时代的先民, 不论是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 先民们就把看到的那些湍急汹涌、 奔腾不息的水流画在了陶罐上, 小朋友们觉得有道理吗?
古人还会在陶器上画什么呢? 考古学家发现主要包括这样几种: 一种是上面讲到的水波纹和漩涡纹; 一种是几何图形; 还有一种就是动物的形象。 其实,生活在不同地域的远古先民们, 周围的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异, 陶器上的彩绘花纹形象也会不同。
这些彩陶又是用的什么颜料呢? 马家窑彩陶的颜色主要有黑色、红色和白色, 是先民们用天然的矿物质颜料来描绘的。 这时的制陶业已经成熟起来, 人们还发现了很多用来烧制彩陶的窑, 可见那时候人们对于陶器的需求是多么的广泛。
陶器不仅能够作为绘画的载体, 它也是雕塑的载体, 明天,朋朋哥哥再为大家慢慢讲起。
今天的互动小环节: 给爸爸妈妈们留一个作业, 红色是用赭石呈现的, 那黑色是用什么呈现的呢? 白色又用什么呢? 博物馆FM《365件文物中国史》就讲到这里, 明天见! 如何收听更多:方法一(首发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