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疖,又称耳疔,是指外耳道局限性红肿,疼痛剧烈,突起如椒目的一种外耳疾病;耳疮是指外耳道弥漫性红肿,溃烂,流少量黏液的疾病,与急性外耳道炎相同。二者均是生于外耳道,以耳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耳病。多因挖耳伤肌,风热侵袭及肝胆湿热上蕴耳窍所致,治宜清热解毒,祛风消肿为要。 肝胆湿热证: 症状:耳痛较剧,张口、咀嚼时或牵拉耳郭或按压耳屏时痛感均剧增,外耳道局限性红肿高突,疖顶可见黄/色脓点,溃后有少量脓血溢出。外耳道弥漫性红肿较重,可见糜烂及黄黏渗液或结痂,耳前后红肿,听力减退,兼见发热,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数等肝胆湿热的症状。 可选药物:首选龙胆泻肝丸,口服,每回三至六克,每天三回。 提醒:肝胆湿热上蒸,内外湿热火毒燔灼气血,蕴结耳窍,熏灼肌肤,故耳疼痛甚剧,红肿糜烂,热盛肉腐成脓,湿热盛者则见黄黏液渗出,结痂。龙胆泻肝丸,专清肝胆湿热,以疏肝利胆,泻湿消肿,正合本病,用之颇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