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华解读版《为何越爱越孤独(升级版)》

 源源不断 2018-06-10

本书简介:

《娱乐至死》是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许多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作者介绍:

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1931-2003),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任教。他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体生态学专业。在他去世后,美国各大媒体发表多篇评论,高度评价了波兹曼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刻预见和尖锐批评以及他对媒介文化的深刻洞察。

金句:

1.由于它能引导我们组织思想和总结生活经历,所以总是影响着我们的意识和不同的社会结构。

2.随着印刷术退至我们文化的边缘以及电视占据了文化的中心,公众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都出现了危险的退步。

3.铅字在公众话语的各种舞台中产生的影响是持久而强大的,这不仅是因为印刷品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因为它的垄断地位。

4.电报只适合于转播转瞬即逝的信息,因为会有更多更新的信息取代它们。

5.电视无法延伸或扩展文字文化,相反,电视只能攻击文字文化。

6.新闻节目是一种娱乐形式,而不是为了教育、反思或净化灵魂,并且我们还不能过于指责那些将新闻节目做此定位的人。

7.掩藏在电视新闻节目超现实外壳下的是反交流的理论,这种理论以一种抛弃逻辑、理性和秩序的话语为特点。

8.西方民主社会将莺歌燕舞、醉生梦死地消亡,而不是戴着镣铐一路哀歌。

9.如果给这样一种没有前提条件、没有难题、没有阐述的教育取一个合适的名字,那么这个名字只能是“娱乐”。

10.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内容精华:

随着电视媒体的兴起,媒体的语言传播方式渐渐发生了难以逆转的变化。昔日纸媒时代有序、理性的语言方式逐渐式微,而碎片、娱乐化的电视语言则成为了主流的表现形式,并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而本书的作者尼尔·波兹曼在这本《娱乐至死》中告诉我们,无孔不入的娱乐化产物,正在渐渐摧毁我们的思考能力。

在电视时代,书本中抽象的人物都变成了鲜活的影像,并在大范围的传播中渐渐深入人心。从此,一千个人的眼中,只剩下液晶屏幕里的那一个哈姆雷特。另外,电视节目满足着人们的猎奇心理,他们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娓娓道来,让观众目不暇接。除此之外,视频更适合用来表达碎片化的信息,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情况愈演愈烈。

而在这个大环境下,意见领袖裹挟着追随者的情绪,在各大平台呼风唤雨。而在大洋彼岸,美国的竞选都无法避免陷入娱乐化的结局。这炫目而华丽的外表,却无法掩盖其背后的真实本质。

▼日签卡可以保存分享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