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胶东之国——纪国,与齐国有“九世之仇”,“锦囊妙计”出自这里

 雲泉 2018-06-10

纪国是商朝在东夷地区的一个诸侯国,为姜姓,故地在今山东寿光市,商末时归顺周朝,国祚一直延续到春秋中期。也有可能西周之初时重封了,据《元和姓纂》记载说,周朝建立后,为了追念先圣先王之功德,封炎帝后裔于纪地原址,建立纪国。纪国在西周之初的疆域与周边的齐鲁两国不相上下,纪国一直到西周中期后才逐渐衰弱。

胶东之国——纪国,与齐国有“九世之仇”,“锦囊妙计”出自这里

“纪”的由来,“纪”在甲骨文或金文中的写法作“己”,“己”的甲骨文类似英文“S”,是一根绕曲的绳子或麻线,不知道跟远古时期的族人们“结绳记事”有没有关。但毫无疑问,“己”或“纪”都跟丝线或麻线有关,古代丝麻用来作啥?织布,或许这个地方擅长缫丝造织,并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故而以此命名。又因缫丝理顺,得必须找对它真正的头,不然会成为一团乱麻,故而“己”字又引申出自己、自我之意。比如,人一旦找不到自我,便会失去方向等等。

胶东之国——纪国,与齐国有“九世之仇”,“锦囊妙计”出自这里

春秋初期,东方滨国以齐鲁最为强大,犹其是齐国,在齐僖公的治理下,齐国国力得到了空前发展,还主持多国会盟。平定宋卫之争、带头与郑、鲁以宋殇公不向周天子朝觐而伐宋、以郕国不听从周天子之号令而伐郕,大肆干预他国内政,俨然一个继郑庄公之后的中原小霸。纪国在这样的背景下已经日渐嗅到危险降临的气息,齐国一旦向东扩张,纪国首当其冲。而且更使纪国人感到恐惧的是,齐纪两国素有世仇。原来西周时期,齐哀公被周夷王烹杀,是当时的纪侯进馋言之故,齐国世代记着这桩奇耻大辱。

于是纪国在大臣纪裂繻的谋划下开始大搞外交进行自我救赎,企图利用齐鲁两国的矛盾来为自己迎得生存空间。按当时的地理位置,齐国在纪国的西部,鲁国在纪国的西南部,莒国在纪国的东南部,纪国便利用地缘因素先后通过外交手段迎娶鲁国的两个公主——鲁惠公的长公主纪伯姬、纪叔姬。与鲁国建立姻亲关系后,又以鲁国姻盟国的身份使莒国一起在黄地结盟,形成铁三角之势,对齐国形成了三面夹峙的状态。通过种种努力,纪国为自己迎得了喘息的机会。

胶东之国——纪国,与齐国有“九世之仇”,“锦囊妙计”出自这里

纪国故城

更为幸运的是,公元前699年,因郑国刚即位的郑厉公(郑庄公之子)与宋国不和,于是形成了以鲁、纪、郑和齐、宋、卫、南燕两股势力集团的对峙,并在同年发生了一场战争,结果以齐国失败而告终。齐国元气大伤,且在战后次年齐僖公去世,纪国因此获得了一段时间的安宁日子。

但无论如何自救,也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历史的残酷进程已经无法避免被兼并的命运。《左传-庄公元年》记载:“齐师迁纪郱、鄑、郚。”说得是公元前693年,齐国占领了纪国的郱、鄑、郚三座重要城池。说明这时侯的纪国已经失去了还手的能力,而且当时由于鲁国力不能及无法救援,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土被齐国践踏。

胶东之国——纪国,与齐国有“九世之仇”,“锦囊妙计”出自这里

《左传·庄公三年》记载:“纪季以酅入于齐,纪于是乎始判。”说得是公元前691年,当时纪侯的弟弟纪季镇守纪国的军事重镇酅( xī),面临齐国的强大军事压境,无奈将酅地割让给齐国,自己则沦为齐国附臣。纪国自此实际上已经有一半国土落入了齐国囊中。

《左传·庄公四年》记载:“纪侯不能下齐,以与纪季。夏,纪侯大去其国,违齐难也。”原来纪季叛降,纪侯并没有怪罪纪季,而是索性将剩下的一半江山也全部让给季纪,自己则退隐不知所踪。看来,纪侯预感到国家灭亡在所难免,无力回天,为了避免更多的伤亡,便干脆让投降派去全权处理了。纪国也在这悄无声息中淹没于历史的长河。

胶东之国——纪国,与齐国有“九世之仇”,“锦囊妙计”出自这里

金壶丹书

纪国无法避免悲凉的结局,但它为后世创造了几个典故和成语,流传千古,比如“呆若木鸡”、“金壶丹书”、“纪昌学射”,其中“金壶丹书”更是借宴子(齐景公相国)之口道出了纪国灭亡的根本原因,说得是纪国先祖曾将治国的精妙藏于一金壶之中,但纪国后代始终不能察觉,因此也一直得不到开封,锦囊妙计埋没了一世,等到开封时纪国已经成了齐国的邑了。

如果从西周初算起的话,纪国大约存了五百年左右。纪国亡国后,形成纪姓,据说如今纪姓人大多在台湾。

文/堰风

更多方国历史

齐国的子国——卢国,原来春秋第一位霸主齐桓公是卢国国君慧眼识珠一手提拔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