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历史(春秋之晋楚争霸时期一)

 束薪叟 2014-09-24

中国古代历史(春秋之晋楚争霸时期一)

2014-02-02 16:24:02
      由于前643年至前476年之间的春秋时期晋国与楚国远比其他国家强大,这段时期,晋国和楚国相互称霸中原,各个国家的军事和政治斗争都围绕着这两个国家展开。由于这段时期历史人物众多,因此将内容拆分为三个部分描述。其中这一部分描述周王室、郑国、齐国、鲁国的历史。


一、周王室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周顷王 壬臣 前618年—前613年
周匡王 班 前612年—前607年
周定王 瑜 前606年—前586年
周简王 夷 前585年—前572年
周灵王 泄心 前571年—前545年
周景王 贵 前544年—前520年
周悼王 猛 前520年
周敬王 匄 前519年—前477年

      周顷王在前618年继位为东周第七代君主时,由于当时王畿已缩小,王室财政一贫如洗,无法安葬周襄王,顷王只得派毛伯卫向鲁国讨钱。后来鲁文公派使者送钱到都城,才安葬了襄王。周顷王死后为周匡王,周匡王死后为周定王。周定王时期,楚庄王为称霸天下,不断北侵并打败了晋国、齐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等国,在定王元年征伐陆浑之戎,进军到周京雒邑的南郊,向周王耀武示威。定王不敢责问楚庄王,便派王孙满去慰劳楚军,楚庄王询问周朝镇国之宝的九鼎大小轻重,欲逼周取天下。后王孙满以婉辞说服了楚庄王,使楚不敢轻举妄动去取代周朝,便撤兵回国。

      周定王死后,周简王继位。在周简王期间晋、楚、秦,宋、郑等国相互攻伐不止,吴国兴起,屡次攻入楚国,卷入了春秋混战的行列。周简王、周灵王后是周景王。周景王在位时,财政困难,连器皿都要向各国乞讨。周景王十八年(公元前527年),景王宴请晋国大臣知文子荀跞(lì),指着鲁国送来的酒壶说:“各国都有器物送给王室,为何晋国没有?”荀跞答不出来,让副使籍谈答复,籍谈说当初晋国受封时,未赐以礼器,现在晋国忙于对付戎狄,自然送不出礼物来。周景王列数了王室赐给晋的土地器物,讽刺其“数典而忘其祖”,这是“数典忘祖”的典故。此时周天子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

     周景王十八年,其太子和王后去世。其后围绕着周景王的太子人选,朝中形成了对立的两派。一派为支持王子猛的大夫单子单穆公、刘子刘文公。另一派支持王子朝,以王子朝之傅宾起(又称为“宾孟”)为代表。周景王宠爱王子朝,并杀王子猛之傅下门子。周景王二十五年夏四月,景王命令公卿随同自己前往北山田猎。景王计划趁此杀死单子、刘子,然后册立王子朝为太子。但计划尚未实行,周景王突然驾崩。王子猛即位为王(即周悼王),单子杀宾起,王猛之位初定。王子朝随后杀死王子猛,晋国派兵攻打王子朝,立王子匄(gài )为王,是为周敬王。此后敬王与王子朝不时仍有冲突。前516年王子朝逃到楚国。前505年春,楚国被吴国击败,险些亡国,周敬王趁机派人在楚地杀死王子朝。儋(dān)翩(piān)带领王子朝支持者在次年起兵举事,敬王出逃,在前503年得晋国帮助下回都。敬王时,因王子朝在雒邑势大,乃迁都至雒邑之东,称新都为成周,称旧都为王城。

二、郑国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郑文公 踕 在位45年 前672年-前628年
郑穆公 兰 在位22年 前627年-前606年
郑灵公 夷 在位1年 前605年
郑襄公 坚 在位18年 前604年-前587年
郑悼公 沸 在位2年 前586年-前585年
郑成公 睔 在位14年 前584年-前571年
郑僖公(史记为厘公) 恽 在位5年 前570年-前566年
郑简公 嘉 在位36年 前565年-前530年
郑定公 宁 在位16年 前529年-前514年
郑献公 趸 在位13年 前513年-前501年
郑声公 胜 在位38年 前500年-前463年

      郑穆公的父亲郑文公早年奸淫其叔父郑子仪的妻子陈妫(guī),生子华和子臧(zāng)。子臧因和文公不睦而出奔。后来,文公诱杀子华于南里,又派人在陈宋两国交界处杀了子臧。接着娶江国女子,生下公子士。公子士出使楚国时被楚人用鸠酒毒杀。于是又娶苏国女人,生子瑕和子俞弥。但俞弥又早夭,子瑕也不被文公和大夫泄驾所喜,故而也没有被立为太子。

      穆公的母亲燕姞(jí)是南燕国女子,她只是文公的一名贱妾。有一天,她在梦中看到天使给她一支兰花,并说:“余为伯鯈(tiáo)。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之后郑文公在宠幸燕姞的时候给她一朵兰花。燕姞对文公说:妾不才,假如有幸怀上孩子的话,可能有人不会相信是您的孩子,可以将兰花作为信物吗?(《左传·宣公三年》:“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征兰乎。”)文公同意了。所以穆公出生后,便取名为兰。后来,文公赶走群公子,穆公出奔到晋国,追随晋文公。晋文公伐郑时,穆公请求不参与围攻自己的祖国,晋文公同意。郑国大夫石甲父说:“姞是吉人的意思,姬和姞姓通婚产生的后代都很昌盛,穆公是姞姓所出,上天或许会帮助他成为国君,他的后代也必然众多。”于是和孔将锄、侯宣多一起将穆公迎回,立为太子,以此和晋国讲和,晋国答应了。(《左传·宣公三年》:公逐群公子,公子兰奔晋,従晋文公伐郑。石癸曰:“吾闻姬、姞耦,其子孙必蕃。姞,吉人也,后稷之元妃也,今公子兰,姞甥也。天或启之,必将为君,其后必蕃,先纳之可以亢宠。”)。公元前628年,郑文公去世,郑穆公继位。

      穆公继位的同年十二月,一代霸主晋文公去世。当时秦国间谍杞子手中掌有郑国北门钥匙,借机通知秦穆公(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秦穆公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为统帅,企图偷袭郑国。大军行至滑国地段时,被前去宗周做买卖郑国商人弦高发现。弦高先以十二头牛犒劳秦军,说:“我们国君早知你们要去郑国,特意令我前来犒劳各位。郑国虽不富足,却也愿意为你们驻扎在此的军队提供供求补给,你们在这一天,我就提供一天的的需求,如果要行军的话,就为你们守备一晚。”来稳著秦军,然后派人向郑国报信。郑穆公获知秦军意图入侵的消息后,见杞子等人早就谷马砺兵。便派皇武子前去致辞:“你们呆在郑国很长时间了,所带的食物大概已经吃完了吧。如果要离开的话,可将郑国的围猎场所当做你们是你们秦国的一样,尽管去猎取麋鹿如何?”。杞子听后赶紧逃往齐国,党羽逢孙和扬孙也出逃到宋国。孟明视以为郑国早有准备,便撤军了。

      穆公的异母兄公子瑕早先不被文公所喜,被驱逐出国,公子瑕便流亡到了楚国。楚国令尹子上在稳定了与陈、蔡两国的关系后,攻打郑国,准备将公子瑕送回国和穆公争位。但在攻打桔柣(zhì)之门的时候,公子瑕的战车不幸翻到水池里面,结果溺水身亡,由郑文公夫人收敛并安葬于郐(kuài)城之下。

       作为夹杂在晋楚双雄之间的郑国和宋国,往往随着晋楚两国实力的此消彼长而各自摇摆,也往往因为听命于各自宗主而互相攻伐。郑穆公十六年(公元前612年),郑国烛之武随世子夷朝晋。同年晚些时候,穆公又亲自朝晋。郑穆公十七年(公元前611年),郑国随晋国一起伐宋。当时,晋国召集诸侯在扈(hù)相会,晋灵公以“贰于楚”的理由拒绝接见郑穆公(《左传》文公十七年)。郑穆公二十年(前608年)时,晋国两次以帮助他国的名义索取贿赂。郑穆公认为“晋不足与也”,遂改和楚国结盟。当年秋天,郑国随同楚庄王一起攻打陈国及晋国的盟友宋国。晋国以赵盾为主帅救陈、宋,继而出击郑国,但被由蒍(wěi)贾率领的援军在北林击退。郑穆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07年),郑国的公子归生从楚国之命,率军攻打宋国,宋国战败,主将华元被擒获,并获得乐吕尸体和甲车四百六十多辆,俘虏二百五十人。郑穆公的骑墙行为,有时还会遭到晋楚两方面的打击。晋国在北林之战失败的当年就攻打郑国进行报复。夏天,晋国联合宋、卫、陈三国联军大举进犯。次年,晋成公率师攻郑,大军直逼至郔(yán),郑国被迫讲和,并再次成为晋的盟国。同年夏年,楚庄王便出兵侵犯以示报复。

     公元前606年,郑穆公去世,由太子夷即位,是为郑灵公。郑灵公元年春,楚国人向郑灵公进献一只鼋(yuán)。正巧公子宋(字子公)与公子归生(字子家)将要朝见郑灵公,公子宋食指大动,对公子归生说:“之前我食指大动,必尝特殊的美食”。等到二人觐见郑灵公,看见厨师正解割大鼋,便相视而笑。郑灵公问他们是怎么回事,公子归生据实回答。鼋羹煮好后,郑灵公召来公子宋,却没有赐食鼋羹。公子宋大怒,不顾一切地将食指伸入鼎中蘸食鼋羹后拂袖而去,灵公暴跳如雷,声称非杀掉公子宋不可。公子宋回家后也怒气难消,又听说灵公要杀他,便胁迫公子归生先杀死灵公。后人将此事浓缩为成语“染指于鼎”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郑灵公死后,由长弟公子坚继位,是为郑襄公。自襄公开始,郑穆公的子孙良氏、游氏、国氏、罕氏、驷氏、印氏和丰氏轮流执政,统称为七穆。
  
     公元前604年(郑襄公元年),楚国因郑国接受宋国的贿赂而放走了宋将华元为由,派公子婴齐率兵攻打郑国。当初,郑襄公的父亲郑穆公在位时,曾派执政大臣公子家领兵攻打宋国,在大棘大败宋兵,俘获宋将华元。宋昭公得知宋兵大败,主将华元被俘,连忙准备了百辆兵车和装饰齐全的四百匹战马,送往郑国赎回华元。可是,宋国的车马尚未来到郑国,华元自己已经跑回宋国。楚庄王派兵伐郑,郑襄公急忙派执政大臣公子宋去晋国借兵。晋国派荀林父为将,领兵援救郑国。楚国又移兵攻打陈国,于是郑国得救。郑襄公在黑壤(又名黄父,山西沁水西北)与晋国结盟,继续奉行向晋背楚的政策。公元前600年(郑襄公五年),楚国再次派兵攻打郑国,晋国派兵前来救援郑国。公元前598年(郑襄公七年),郑国与晋国在鄢陵结盟。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包围郑国,三个月后,攻克了郑国。楚军从皇门进入,到达京城的大路上。郑襄公脱去衣服,牵着羊迎接楚庄王(左传:郑伯肉袒牵羊以逆),说:“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其俘诸江南,以实海滨,亦唯命,其翦以赐诸侯,使臣妾之,亦唯命,若惠顾前好,徼福于厉,宣,桓,武,不泯其社稷,使改事君,夷于九县,君之惠也,孤之愿也,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君实图之。”(《左传》宣公十二年),左右随从对楚庄王说:“不可许也,得国无赦”。楚庄王回答:“他的国君能够屈居他人之下,必然能够取信和使用他的百姓,恐怕还是很有希望的吧!”楚军退兵三十里,允许郑国讲和。潘尪入郑国结盟,子良到楚国作为人质。

      前587年,郑襄公去世,其子郑悼公即位。悼公元年(前586),许灵公到楚国中伤郑国,悼公便让弟弟睔(gùn)去楚申辩。结果申辩不成功,楚国将睔囚禁。于是郑悼公与楚国敌人晋国讲和言归于好。睔与楚国的子反有交情,子反说情将睔放回郑国。悼公二年(前585),楚国攻打郑国,晋军来救助。当年,悼公逝世,悼公的弟弟睔继位,是为成公。
      
     成公初即位时,楚国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于是,郑成公背着晋国与楚国联盟。当年秋,郑成公朝晋国,晋厉公因“郑私平于楚”将成公囚禁,并派栾书攻打郑国。成公四年,因担心郑国被晋国围城,公子如便立成公的哥哥??为国君。晋厉公得知后放成公回国。郑国人得知成公回国变将??杀死,迎成公回国,此时晋国军队已回国。成公十年,又背晋盟,盟于楚。晋厉公大怒,发兵伐郑。楚共王派兵前来救郑。晋楚交战于鄢(yān)陵,楚兵败,晋射伤楚共王眼睛。成公十三年,晋悼公又派兵伐郑,兵于洧上。郑据城而守,晋军无奈退去。

     公元前571年,郑成公去世,郑僖公继位。左传记载,僖公为太子时,与子罕至晋国,待人不以礼,与子丰至楚国时亦待人不以礼。在其继位后,朝晋国时子丰想让晋国废之,但被子罕阻止,后晋国会诸侯于鄬( wéi ),子驷为相,僖公又不以礼待之,不听谏言,子驷(sì)乃使人杀公而以暴病卒以告诸侯。公子嘉继位,是为简公。

      简公在位时年幼,子驷相国。简公元年,诸公子谋欲诛相子驷,被子驷发觉,反尽诛诸公子。简公二年,晋伐郑,郑与盟,晋去。冬,又与楚盟。子驷畏诛,故两亲晋、楚。简公三年,相子驷欲自立为君,公子子孔使尉止杀相子驷而代之。子孔又欲自立,被子产阻止(史记:子产曰:“子驷为不可,诛之,今又效之,是乱无时息也”)。于是子孔从之而相郑简公。简公四年,晋怒郑与楚盟,伐郑,郑与盟。楚共王救郑,败晋兵。简公欲与晋平,楚又囚郑使者。简公十二年,简公怒相子孔专国权,诛之,而以子产为卿。二十二年,吴派延陵季子到郑国,见子产如旧交,谓子产曰:“郑之执政者侈,难将至,政将及子。子为政,必以礼;不然,郑将败。”即指郑国将有国难,大权将落到子产手中,季子劝子产按仪治国。子产厚遇季子。二十三年,诸公子争宠相杀,又欲杀子产。公子或谏曰:“子产仁人,郑所以存者子产也,勿杀!”乃止。二十五年,郑国派子产至晋国询问晋平公病情,在对话中详细阐述了实沈、台骀之神的来历,展示了子产的博学。细见史记郑世家。二十七年夏,郑简公朝晋。冬,又因畏惧楚灵王而朝楚。

       前530年,郑简公去世,郑定公继位。定公元年,楚公子弃疾弑其君灵王而自立,为楚平王。平王登基后,欲行德诸侯。归灵王所侵郑地于郑。郑定公八年(己卯,公元前522年),子产逝世(左传,昭公二十年)。子产执政期间,改革内政,慎修外交,捍卫了郑国利益,极受郑国百姓爱戴,后世对其评价甚高,将他视为中国历史上宰相的典范,清朝的王源更推许他为春秋第一人。楚平王太子建因受到诬陷,逃到郑国,郑定公建议他求助晋国,他却和晋国执政大臣中行寅合谋想夺取郑国,事泄,郑定公将太子建杀死。郑定公十一年,周敬王避子朝之乱出居狄泉,郑定公与晋谋,杀死周乱臣,将周敬王送回都城。

       郑定公后市郑献公,前500年,郑献公逝世,郑声公继位。当时晋国六卿强势,侵夺郑,郑遂弱。八年,晋国范氏、中行氏反叛晋国,晋国告急于郑,郑救之。晋伐郑,败郑军于铁。声公十四年,宋景公灭了曹国。二十年,齐田常弑其君简公,而常相于齐。二十二年,楚惠王灭陈国。孔子卒。三十六年,晋知伯伐郑,取九邑。三十七年,声公卒,子哀公易立。

三、齐国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齐君无诡 吕无诡 (一说吕无亏) 前643年 在位3月
齐孝公 吕昭 前642年—前633年 在位10年
齐昭公 吕潘 前632年—前613年 在位20年
齐君舍 吕舍 前613年 在位5月
齐懿公 吕商人 前612年—前609年 在位4年
齐惠公 吕元 前608年—前599年 在位10年
齐顷公 吕无野 前598年—前582年 在位17年
齐灵公 吕环 前581年—前554年 在位28年
齐庄公 吕光 前553年—前548年 在位6年
齐景公 吕杵臼 前547年—前490年 在位58年
齐晏孺子(晏孺子) 吕荼 前489年 在位10月
齐悼公 吕阳生 前488年—前485年 在位4年
齐简公 吕壬 前484年—前481年 在位4年
齐平公 吕骜 前480年—前456年 在位25年

       公子无诡,一名无诡,是齐桓公的庶子,母为长卫姬。齐桓公病重时,易牙、竖刁、卫开方等奸逆,禁锢桓公于室,筑高墙不准入,到了冬天齐桓公饿死,尸体在床上六十七日,蛆出于户外,无人敢收葬。易牙、竖刁杀群吏,立公子无亏。早年齐桓公和管仲立太子昭为太子,并嘱托宋襄公予以照应。无亏继位后,太子昭出逃至宋国,求助于宋襄公。前642年春,宋襄公联合曹国、卫国、邾国领兵攻齐,齐人素恨易牙、竖刁,于是里外应合,大军势如破竹,齐大夫高子、国子将无亏处以绞刑,在位仅三个月。但其余四公子的追随者兴兵攻打已入齐境的太子昭,迫使其逃回宋国。五月,宋襄公再度发兵,击败齐众公子于甗(yǎn,今山东济南附近),太子昭遂得以入齐都临淄(zī,今山东淄博临淄)即位。此次动乱之后,齐国国力衰落,齐桓公霸业告终。

       鲁僖公二十六年(前634年)夏,鲁国大饑,齐孝公趁机攻鲁。鲁大夫展喜先向展禽(柳下惠)请教应对之策后,日夜兼程,在齐鲁边界上遭遇孝公,以牛羊、酒食犒劳齐国军队。展喜对齐孝公说:“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孝公问:“鲁人恐乎”,展喜说:“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罄(屋内什么都没有,像是中空而悬挂著的磬),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gǔgōng,大腿和胳膊,指为成王的左右手)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齐太公)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què),而匡(kuāng)救其灾(弥补各国的缺失而匡救各国的灾难),昭旧职也(便是昭显太公所管理的盟约之神圣),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所以敝国不敢发展武力、设置边防),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齐侯乃还。这段话成为成语“有恃无恐”的来源。

      前633年, 齐孝公死后,其子被公子开方杀死,公子潘夺位,是为齐昭公。齐昭公与晋文公联师于城濮击败楚国,晋文公会齐,宋、鲁,蔡、郑、卫,莒八国之君盟于践土,结为同盟。齐昭公二十年,昭公卒,子公子舍立。公子舍在位仅五个月,昭公之弟公子商人于十月弑舍自立,是为懿公。

       桓公在世时,公子商人与大夫邴(bǐng)原争田邑之界,管仲以商人理屈,将田断归邴氏,商人衔恨于心。齐昭公死后,其子被公子商人杀死,公子商人即位,是为齐懿公。后尽夺邴氏之田,掘邴原尸而刖(yuè)之,又恨管仲,削其封邑。齐懿公好色,淫欲宫中,夺参乘(马车司机)阎职之妻。邴原之子邴歜(chù)怀恨在心,和懿公参乘阎职合谋,乘懿公出游杀之,归告齐祖庙,从容出逃。齐人恨懿公骄恣,废其子而迎公子元于卫,称齐惠公。

       前608年,齐惠公逝世,齐顷公继位。前592年春季,晋景公派遣郤(qiè)克到齐国参加盟会。齐顷公让其母萧太后在帷幕后观看。郤克跛行登上台阶,萧太后在房里笑起来。郤克生气,出来发誓说:“不报复这次耻辱,就不能渡过黄河!”《春秋》谷梁传这样说:“齐之患,必自此始矣!”。

       前589年)春,齐国出兵攻打鲁国北部边境,包围了龙邑(今泰安东南)。齐顷公的宠臣庐蒲就魁被俘,顷公对龙邑守将说,不要杀死他,我同你们订立盟约,军队不再进入鲁国境内。龙邑守将不理睬,杀了庐蒲就魁,并陈尸于城墙上。齐侯很生气,亲自击鼓攻城,经过三天的战斗,攻克龙邑,随即向南进军,到达巢丘(泰安境内)。在齐国攻打鲁国的同时,卫穆公派孙良夫、石稷、向禽将、宁相率兵攻打齐国。两军相遇,石稷打算回军,孙良夫认为率领部队作战,遇上敌军就回,无法向国君交待。如果了解到不能作战,当初就不应出兵,现在既然和敌军相遇,不如一战。这样,卫、齐两军在新筑展开战斗,结果卫军大败,统帅孙良夫多亏新筑的邑大夫仲叔于奚援救,才免于俘虏。孙良夫感到丧师辱国,急于报仇雪恨,没回卫国就到晋国请求救兵。

       这时鲁国臧孙许也到晋国请求援助,两人都找到晋国执政大臣郤克,请他帮助。晋景公答应给郤克700辆战车前往救援鲁、卫两国。郤克认为这是城濮之战中晋国的兵车数量,当时有先君的明察和先大夫的敏捷,所以得胜,而我和先大夫相比,还不足以做他们的仆人,因此,请允许派800辆战车。晋景公答应。晋军由郤克率领中军,士燮辅佐上军,栾书率领下军,韩厥做司马,出发救援鲁、卫。鲁国的臧孙许为向导开路,季文子率领鲁军和晋军会合。这时候,齐军伐鲁、胜卫,正凯旋而归。晋军追踪而至,在莘地追赶齐军。

       6月16日,救援鲁、卫追赶齐军的晋国军队到达千佛山下。齐顷公派使者向郤克请战说,您带领国君部队光临敝邑,敝国士兵人数很少,请在明天早晨相见。郤克回答说,“晋与鲁卫,兄弟也,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大国不分早晚都在敝邑土地上发泄气愤),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不让我军长久留在贵国),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您的命令我不会照办的)。” 齐顷公则高傲地表示,无论晋是否同意,都必有一战。齐国高固单车挑战进入晋军队中,拿石头打人,把晋军士兵抓住,然后坐上战车回到齐军,在齐军营地耀武扬威,鼓舞士气。(左传:“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

       6月17日,齐晋两军在鞍地(今济南市西)开战,邴厦为齐顷公驾车,逢丑父做车右护卫。晋国解张为郤克驾车,郑丘缓做车右。临战,齐顷公对将领们说,“余姑翦灭此而朝食(我先消灭了这些晋军再吃早饭!)”,不介马而驰之(马不披甲就驰向晋军)。战争刚开始,晋军主帅郤克就被箭射伤,鲜血一直流到鞋上,他强忍巨痛,继续坚持击鼓不止。他对驾车的解张说自己受伤了。解张说,从一开始交战,箭就射穿我的手和肘,我把箭折断继续驾车,战车的左轮都被血染红了,哪敢说受伤,您忍着点吧!(左传:“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车右郑丘缓也说,交战开始,有危险的路我都下去推车,您难道了解吗?解张又激励郤克道,全军所听所看,在于我们的旗帜和鼓声,是进是退都以它为标志,这辆车只要有一人镇守,就可以成就大事,怎么能因为受伤而坏国君的大事呢?身披铠甲、手持武器,本来就是去死的,伤还没重到死亡的程度,您要尽力坚持!说着,解张僵绳并在左手,右手操起鼓槌击鼓,帅车向前奔驰不止,晋军都紧随它冲了上去。齐军大败而逃,被晋军追赶,围着华不注山绕了三圈(左传:“三周华不注”)。

       韩厥站在中间驾车追赶齐顷公,顷公的御者邴夏说,射那个驾车人,他是君子。顷公说,认为他是君子反而击射,这不合于礼义!于是连续射死韩厥(jué)左右的两人。晋大夫綦(qí)毋(wú)张失掉自己的战车,搭乘韩厥的车,韩厥用肘推他,让他站在自己的身后,又俯身放稳车右的尸体。这时,逢丑父与齐侯在车上交换了位置。快到华泉时,齐侯所乘车的骖马被树木绊住而不能行走,逢丑父因日前小臂被蛇咬伤不能推车,所以被韩厥追及。韩厥拿着马僵走到齐侯的车前,想俘虏齐侯,逢丑父伪装齐君,指使齐侯下车去找水,齐侯乘机坐上副车逃走。韩厥向主帅献上战俘逢丑父,郤克打算杀掉他,逢丑父喊叫着说,截止现在还没有代替他的君主承受祸患的人,如今有一个在这里,还要被杀死吗?(左传:“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郤克认为,一个人不惜以死来使他的君主免于祸患,杀死他不吉利,不如饶了他,以此来勉励那些事奉国君的人,于是就赦免了逢丑父。宋代曾巩《登华山》诗:“丑父遗忠无处问,空余一掬野泉甘。”

       追赶齐军的晋国军队,从丘舆(今博山区东南)一直进入齐国,攻打丘舆附近的马陉(今博山城)。齐顷公派执政大臣国佐把齐灭纪所得到的宝玉磬和齐国所侵占鲁、卫两国的土地送给战胜诸国,以求媾和,晋人还要求把国母肖同叔子作为人质,并使齐国境内田陇全部东向,这样才能媾和,国佐以为这一要求迥出常理,据理力争,并说:“如果你不同意的话,我们就将收集残余力量决一死战。”在鲁,卫两国劝谏下,晋人答应了齐的要求。公元前587年7月,晋军和齐国国佐在爱娄(今临淄西)结盟,齐把汶阳(今宁阳县北)之田归还给鲁国。鲁成公为表示感谢。特意赶到上(今阳谷县境)会见晋军。把车辂和三命的车服赐给晋军的三位高级将领郤克、士燮和栾书,晋军的司马,司空,舆帅,侯正,亚族等一般将领都赐给一命车服。

      鞍之战,晋军大获全胜,齐侯几乎成为晋国的阶下囚,齐国在诸侯中的地位大为削弱,而晋国的霸主地位得到巩固和增强。后来齐国国势趋衰。齐顷公变得低调内敛,周济穷人,照顾鳏寡,颇得民心。

      前581年,齐顷公逝世,齐灵公继位,在位期间有名相晏弱、晏婴父子相继辅政,国事清明。齐灵公即位后,尊晋为霸主,参加以晋为首的盟会征伐。据《左传》记载,灵公元年,从晋侯伐郑。四年,从晋侯伐秦。六年,派国佐与晋侯等同盟于戚,同年冬派高无咎(jiù)与晋大夫士燮(xiè)等会吴于钟离。七年,灵公会晋侯于沙随,听从晋国之命,派国佐随晋侯伐郑。八年,灵公随晋侯率师伐郑,与晋国等诸侯同盟于柯陵,同年冬,又派人随晋侯伐郑。灵公九年,晋大夫弑晋厉公,改立晋悼公。该年,灵公派崔杼(zhù)与晋悼公等同盟于虚朾。在此数年间,灵公唯晋侯马首是瞻,听从晋侯号令。

       在晋悼公即位之后,灵开始有不尊晋国为霸主之意,但仍然畏惧晋国。晋悼公元年,晋国帅诸侯围宋彭城,齐国未参与,晋国于是讨齐,齐灵公使太子光到晋国为人质。同年夏,灵公派崔杼(zhù)从晋师伐郑。灵公十一年秋;晋大夫荀罃(yīng)与诸侯大夫会于戚,齐与滕、薛、小邾(zhū)不至。此次会盟是为了伐郑,当时鲁大夫仲孙蔑向荀罃建议,在郑地虎牢修建城池,以迫使郑国就范。荀罃同意该建议,但认为关键是必须有齐国参加。《左传·襄公二年》载,荀罃当时对仲孙蔑说:“善。鄫之会,吾子闻崔子之言,今不来矣。滕、薛、小邾之不至,皆齐故也。寡君之忧,不唯郑。蓄将复于寡君而请于齐。得请而告,吾子之功也。若不得请,事将在齐。吾子之请,诸侯之福也,岂唯寡君赖之。”由此可见,齐国懈于尊晋,而晋则提防齐国叛盟。当时齐对滕、薛等国有重要影响,晋国不敢对齐掉以轻心。此年冬,经仲孙蔑之请,鉴于荀罃之言,灵公派崔杼与荀罃等诸国大夫会于戚,遂城虎牢,郑国服晋。由此可见,此时齐国也不敢公然对抗晋国。

      齐灵公十二年,晋悼公因为郑服,并为了交好吴国,将与诸侯盟于鸡泽。晋侯使大夫士匄专程至齐,请灵公参加会盟。《左传·襄公三年》载士匄对灵公说:“寡君愿与一二兄弟相见,以谋不协。请君临之,使匄乞盟。”当时“齐侯欲勿许,而难为不协,乃盟于形外。”该年六月,使太子光与诸侯盟于鸡泽。自此开始,灵公一般不亲自参加诸侯会盟,而让太子光或齐大夫代为行走于诸侯之间。如灵公十四年,太子光与晋国等诸侯盟于戚,与晋国等诸侯救陈;十七年,大夫高厚与晋侯等会于邢丘;十八年冬,太子光与晋侯等同盟于戏;十九年,大夫高厚相太子光与晋侯等会吴子于租,该年及下年太子光从晋侯伐郑;二十三年,齐大夫崔杼从晋侯伐秦,等等,灵公概不亲自参与。齐灵公二十三年秋,周灵王赐命齐灵公,《左传·襄公十四年》载:“王使刘定公赐齐侯命,曰:‘昔伯舅大公右我先王,股肱周室,师保万民。世胙大师,以表东海。王室之不坏,系伯舅是赖。今余命女环,兹率舅氏之典,纂乃祖考,无忝乃旧。敬之哉,无废朕命。”齐灵公受周灵王之命,有争霸之意。《左传·襄公十四年》载:“范宜子假羽毛于齐而弗归(借了装饰仪仗的羽毛而不归还),齐人始贰。”齐灵公借机不再听从晋国号令。

       齐灵公自此后接连伐鲁,据《左传》记载,灵公二十四年夏伐鲁北鄙,围成;二十五年春,伐鲁北鄙,同年秋又伐鲁北鄙,围成;二十六年秋,齐师又兵分两路,灵公亲自率师伐鲁围桃,高厚率师伐鲁围防;该年冬邾人配合齐国伐鲁,《左传·襄公十七年》载:“冬,邾人伐我南鄙,为齐故也。”二十七年秋又伐鲁北鄙。四年间齐国五次伐鲁,可见征伐之急。

       晋国面对齐国叛晋伐鲁,不能坐视,于齐灵公二十七年,帅鲁、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共十二家诸侯兴师伐齐:齐灵公亲自率师,至平阴御敌。平阴城南有一地名防,防有门,灵公下令在防门之外,深挖沟堑,以阻敌军。夙沙卫向灵公进言:“不能战,莫如守险(如果不能战,没有比扼守险要更好的了)。”灵公不听。两军相持不下,晋国范宣子私下使人告诉齐大夫析归父说:“吾知子,敢匿情乎?(我了解您,敢隐瞒实情吗?)鲁人、莒人皆请以车千乘自其乡入,既许之矣。若人,君必失国。子盍图之?(您何不打算一下?)”析归父将鲁、莒分别出兵攻齐的消息告诉了齐灵公,齐灵公顿生恐惧。晏婴听说此事,感叹说:“君固无勇,而又闻是,弗能久矣!(国君本来就没有勇气,却又听到了这些话,不能维持好久了)”灵公登上巫山观望晋军。晋军在山泽险要之处,遍插旗帜,虚张声势,又束草为人,披上衣甲,使乘车者左实右伪,并在战车后边拖上柴草(左传:“使乘车者左实右伪,以旆先,舆曳柴而从之”),战车奔驰,扬尘蔽天,以为疑兵。灵公见状大惊,惧怕敌军人数众多,于夜间悄悄退兵(看来“草木皆兵”这个词,应该从齐灵公这里说起更为恰当)。

       第二天,晋国师旷告诉晋平公说:“鸟乌之声乐(乌鸦的叫声欢乐),齐师其遁(逃走)。”晋国叔向也向晋平公说:“城上有乌,齐师其遁!”于是晋军入平阴城,并追赶齐师。齐军本来由夙沙卫殿后,因夙沙卫是寺人(宦官),齐将殖绰(chuò)、郭最认为由寺人殿后是齐军之辱,于是让夙沙卫先行,二人殿后。夙沙卫对二将怀恨在心,在道路险隘之处,杀死马匹,以阻塞道路。殖绰、郭最不能速行,被晋将州绰追上。洲绰以箭射殖绰,中肩。殖绰、郭最被晋军俘虏。晋军一直追到齐都临淄(zī),焚烧四郭,兵逼城下。灵公大惧,下令左右驾车,想逃奔邮棠。太子与郭荣知道后,急忙拦住马头,谏曰:“师速而疾,略也(敌军来得急速而奋勇攻击,是为了掠夺财物);将退矣,君何惧焉?且社稷之主不可以轻,轻则失众。君必待之。”灵公不听。情急之下,太子拔剑斩断马鞅,这才阻止了灵公出奔。晋军继续侵掠齐地,向东直到潍(wéi)水,向南至沂(yí)水。楚国乘诸侯伐齐之机,率师伐郑。第二年春,诸侯撤兵。灵公自二十三年叛晋至二十七年诸侯伐齐,征战四年,最终大败于诸侯。
     
       齐灵公为君昏聩不明。大夫庆克与灵公之母声孟子私通。灵公八年,庆克男扮女装,与妇女蒙衣乘辇出入宫中,被大夫鲍牵发现。鲍牵将此事告诉了国佐。国佐召庆克责问此事,庆克羞惭在家,长久不出。声孟子责怪庆克,庆克向声孟子诉说国佐责备他,声孟子为之大怒。该年六月,国佐随灵公与诸侯盟于柯陵,高无咎、鲍牵守国。灵公还,声孟子进谗言说:“高、鲍将不纳君,而立公子角。国子知之。”灵公听信谗言,七月,刖鲍牵,逐高无咎。于是高无咎奔莒,高弱以卢地叛齐。该年冬,灵公使崔杼、庆克率师围卢,当时,晋国率诸侯围郑,国佐正率齐师参加诸侯伐郑,听到此信,以国难请求先归。国佐率师至卢,杀庆克,以谷地叛齐。灵公无奈,与国佐盟于徐关,复国佐之位。十二月,卢降齐。第二年春,灵公使士华免刺杀国佐于内宫之朝,当时国胜人晋告难,待命于清,灵公又使清人杀国胜。国弱出奔鲁国。

      灵公娶鲁女颜懿(yì)姬为夫人,无子,其媵(yìng)鬷(zōng)声姬生太子光。灵公又宠爱戎子,也无子。仲子生子牙,戎子视为己出。戎子恃宠要求更立公子牙为太子,灵公许之。仲子谏曰:“不可;废常不祥,间诸侯,难。光之立也,列于诸侯矣。今无故而废之,是专黜(chù)诸侯,而以难犯不祥也,君必悔之。”灵公不听,说:“在我而已!”于是东迁太子光,改立公子牙为太子,使高厚为太傅,夙沙卫为少傅。

       灵公二十八年,即晋国率诸侯兵围临淄的第二年,灵公病重。大夫崔杼暗中接回故太子光,太子光杀戎子。该年五月灵公去世,太子光即位,是为齐庄公,杀公子牙。八月,崔杼杀高厚,并兼其家产。庄公好色,前548年与崔杼妻棠姜有染,崔杼大怒,联合棠无咎杀之,另立庄公弟杵臼为君,即齐景公。

        齐景公继位时年幼,大权由崔杼、庆封掌控。二相恐乱起,威胁国人说:“不与崔庆者死!”晏子(即晏婴)不肯盟(史记:“仰天曰:‘婴所不(获)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从!’不肯盟")。庆封欲杀晏子,崔杼曰:“忠臣也,舍之。”齐国史官在史书中记“崔杼弑庄公”,崔杼杀之。史官之弟复书,崔杼复杀之。少弟复书,崔杼才放弃了。

       景公元年(前547),早年崔杼有子成和强,其母死去,崔杼又娶了东郭氏之女,生下明。东郭氏女让她前夫之子无咎、她自己的弟弟东郭偃做崔氏家族的相。成犯了罪过,无咎和东郭偃两位家相立即严治成,把明立为太子。成请求到崔邑告老还乡,崔杼答应,二相不肯,说:“崔邑是崔氏宗庙所在之地,成不许去。”成、强恼怒,告知庆封。庆封与崔杼有矛盾,希望崔氏败落。成、强在崔杼家中杀死无咎和东郭偃。崔杼大怒,希望让庆封杀死成、强。庆封借平叛之名,于是派崔杼的仇人卢蒲嫳( piè )攻打崔氏,把崔杼的妻儿老小以及宗族亲属斩尽杀绝,烧了他的房屋住宅,回报崔杼说:“我已把他们杀死了”(吕氏春秋,慎行),崔杼心灰意冷,随后自杀。庆封当上相国,大权在握。

     庆封不久后将国政托付于儿子庆舍,终日骄奢淫逸(史记:“益骄,嗜酒好猎,不听政令”)。前546年,庆封外出打猎,齐国栾(子雅)、高(子尾)、田(田须无,田桓子之父)、鲍(鲍国)等家族联合攻杀庆舍。庆封听到消息,匆匆赶回,为时已晚,奔鲁国。齐人责备鲁国,庆封又逃到吴国。吴国把朱方之地赏给庆封,庆封与族人居此,比在齐国时还富有。此年秋,齐人移葬庄公,而把崔杼尸体示众于市以泄民愤。公孙灶与公孙虿共同执政,二人都是公忠体国之能臣,且合作亲密无间,维持着吕氏政权。

      前539年与前534年,公孙灶与公孙虿相继死去。公孙灶的儿子栾施与公孙虿的儿子高强共同执政。 前532年,栾氏、高氏被田桓子(又称陈无宇)联合鲍氏所灭,栾施和高强奔鲁国,齐国姜姓公族势力大大减弱。其后,国弱、晏婴执政。经过长达16年的火并,齐国的内乱终于暂时告一段落,而齐景公也开始亲理朝政。早年的景公非常勤政,善于纳谏,关心臣民。以晏婴为齐相,齐国的国势渐渐恢复。

       公元前530年,晋昭公设宴款待诸侯。宴会中,晋、齐两位国君玩投壶游戏,晋昭公先投。晋国苟吴替昭公祝愿说:“有酒如淮(我们有酒像淮河水一样多),有肉如坻(我们有肉像水中高地一样丰富)。寡君中此,为诸侯师(晋国可以做统帅)。”(左传:昭公十二年)。晋昭公投中了。齐景公便拿过投箭,也祝愿说:“有酒如渑(我有酒像渑(shéng)水一样多),有肉如陵。寡人中此,与君代兴(与君交替兴盛)”。齐景公也投中了。齐景公在这次宴会中象征性的较量上,也不甘心屈于晋国,正是他政治抱负的体现。

       前526年,齐景公伐徐国。二月十四日,齐军到达蒲隧(今安徽泗县),徐国人求和。距离徐国较近的郜、莒二国深怕徐国已服,齐兵会转而攻击自己,赶紧也派使者表示臣服。齐、徐、郯、莒四国首脑在蒲隧结盟,并把甲父鼎送给齐景公。公元前522年,卫国发生内乱,卫灵公逃到国都郊外。这之前,齐景公已派出公孙青去卫国访问,还未到卫国,便听到了卫灵公出亡国都的消息。公孙青拿不定主意,便赶紧派人请示齐景公。齐景公回答说:“只要卫灵公还在本国之内,他就是卫国的国君,我们就应当按国君的礼节对待他。”公孙青接受了命令,便按原定礼节去访问卫灵公,卫灵公非常感动(见左传:昭公二十年)。

     前503年秋,齐景公、郑献公在咸地会盟,与卫灵公在琐地结盟,计划背叛晋国,随后齐景公派国夏率齐军讨伐晋国的盟友鲁国。次年春,鲁定公为报复,发兵入侵齐国阳州,廪丘。至夏季时,齐国的国夏、高张又进攻鲁国西部边境,晋国派士鞅、赵鞅、荀寅出兵救援,齐国被迫退兵。无奈之下卫灵公被迫与赵鞅军结盟,但赵氏家臣涉佗、成何在会盟中不礼于卫侯。会盟破裂,卫国下定决心反叛晋国(左传:定公八年)。

      前502年,晋国大将士鞅逝世,齐景公趁机率兵攻打晋国夷仪(今山东聊城)。夷仪城虽然不大,却是晋国安置在黄河以东的战略堡垒,震慑齐国与卫国的军事基地,自然也就是齐卫同盟的眼中钉。与此同时,卫灵公向晋国的寒氏(今河北邯郸西)发起进攻。前500年夏,鲁国与齐国盟,此时齐、鲁、卫、郑正式同盟反对晋国。

       前497年,赵鞅欲将邯郸的500户人口前往晋阳,邯郸大夫赵午反对赵鞅的此次移民,赵鞅利用宗主的身份,招赵午至晋阳而杀之。赵午的儿子赵稷,与支持者范氏,中行氏据邯郸发动叛乱。赵鞅退守晋阳,二卿随即又向赵氏封邑发动进攻,并兵围晋阳。晋定公命智氏、韩氏、魏氏攻打范氏与中行氏,解晋阳之围,救赵氏于倒悬。中行氏与范氏撤回自己的封邑,向齐景公求援。齐国,鲁国、卫国都出兵帮助范氏、中行氏二卿。前494年,齐景公趁赵鞅备战之机,率领着齐、鲁、卫三国军队攻晋国。不久,赵鞅兵围卫国朝歌,范氏、中行氏被困,求救于齐景公,齐景公命人送军粮千乘给范氏、中行氏,结果中途被赵氏截获。前493年,赵鞅率领晋军与范氏、中行氏二卿及齐、鲁、卫联军在铁丘(今河南濮阳)决战,赵鞅运筹帷幄,激励晋军,晋军士气大振,重创联军精锐。前491年,7月,齐景公命令大臣陈乞、弦施会合卫国大夫宁跪攻打晋国的五路,减轻邯郸守军的军事压力。9月,赵鞅亲自督军围攻卫国邯郸,双方又大战两个多月,邯郸告破,荀寅奔中山国,赵稷逃往临(今河北临城县西南)。前490年,齐景公见二卿已兵败如山倒,与其在资助他们,不如直接为齐国捞些实惠,便授命国夏直接攻击晋国本土,仅仅几个月就攻占了邢(今河北邢台市)、栾(今河北栾城县)、鄗(今河北高邑县)、任(今河北任县东南)、阴人(今山西灵石西南)、盂(今山西黎城)壶口(今山西长治东南)。执政赵简子只能隐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面对着国土的大片沦丧齐国之手,赵简子始终将目光集中在二卿身上。

       前490年,赵鞅向荀寅与士吉射的巢穴柏人发起总攻。荀寅、士吉射从柏人突围,逃亡齐国。经过赵鞅长达8年的艰苦征伐,晋国的内战基本结束。齐景公晚年将暮年的最后精力如同赌注一般全部投入到这场战争,最终齐景公的计划彻底破产。战争的失败,令已年入黄昏的景公心灰意冷。
这年夏天,齐景公自觉不久于人世,立一个宠妾芮姬所生的公子荼(晏孺子)为太子,并将上卿国惠子国夏与高昭子高张招到了自己的榻前,把幼子荼托付给了两位重臣,逐群公子。9月24日,齐景公逝世,其子吕荼继承王位,为齐晏孺子。不久田乞(陈乞)联合鲍牧及诸大夫发动宫廷政变。高张听到消息,与国夏驱车救援齐侯,与诸大夫在庄街遭遇,进行巷战。高、国寡不敌众,战败。国夏奔莒,高张、晏圉(晏婴之子)、弦施奔鲁避难。晏孺子被安置于骀,随后被弑杀,逐晏孺子母,与诸大夫另立年龄较长的公子阳生为新君。晏孺子在位仅十个月而亡。从此,齐国大权遂落入陈氏手中,田氏世代辅佐齐侯,政由田氏,祭则吕氏。田乞立齐悼公,开齐国田氏贵族专齐政的先河。

      悼公元年。齐大夫鲍牧与齐悼公有矛盾,悼公听信馋言杀鲍牧于路邑,立其子鲍息以存鲍叔牙之祀。田乞独相齐国。齐悼公四年(前485年),吴鲁攻打齐国南方时,侵至鄎。齐人惶恐,田成子田常(田乞之子)乘机怂恿鲍息及齐人毒杀悼公,以齐国国君病卒讣告吴王以求和,却被拒。其后吴军从海路攻齐,为齐军所败。齐人共立悼公之子公子壬为君,是为齐简公,从此田氏成为齐国的最大专权世家。

      齐简公即位后,分别任用田常(又名陈恒)和阚(kàn)止为左、右相。阚止得宠于简公,田常嫉之。大夫鞅见状,遂建议齐简公择用一人,借此除田常。齐简公四年(前481年)春,阚止在上朝途中遇田氏族人田逆杀人,将其拘捕,后被田氏营救。阚止惧怕田氏势力,在简公支持下,准备驱逐田氏。阚止家仆陈豹将此事告知田恒。同年五月,田恒先发制人,率车入公宫,劫持简公。阚止率军反攻,被田氏击败,阚止出逃。田氏军穷追不舍,情急下阚止迷路,失道于弇(yǎn)中,误入田氏之邑丰丘,在郭门被田氏杀死。六月,齐简公与夫人在仓皇逃往舒州(今山东省东平县)的路上,被田常的追兵杀死。事后田常立简公弟骜(ào)为君,即齐平公,自任太宰。此事引起孔子极大的愤怒,唯名与器不可假人,他如临大典,沐浴、更衣、整冠,入宫朝见鲁哀公,请哀公发兵伐齐。但没有得到哀公与季康子的支持。

       齐平公继位后,田常自立为太宰。孔子听到消息之后,非常愤怒,三次请求鲁哀公出兵讨伐陈恒,但没有得到支持(左传:哀公十四年)。早在这年春天,鲁哀公狩猎获麟,孔子十分恐慌,说“吾道穷矣”,于是《春秋》绝笔。从此田氏家族专权于齐国平公、宣公、康公三代。田常子为相时常告诉齐平公:“德施人之所欲(施行恩德是人们所希望的),君其行之;刑罚人之所恶(惩罚是人们所厌恶的),臣请行之。”,五年后,齐国之政皆归田常。田常于是尽诛鲍、晏、监止及公族之强者,而割齐自安平以东至琅邪,自为封邑。封邑大于平公之所食。

四、鲁国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鲁厘公(《春秋》作鲁僖公) 申 33年 前659年-前627年
鲁文公 兴 18年 前626年-前609年
鲁宣公 馁(一作倭) 18年 前608年-前591年
鲁成公 黑肱(一作黑股) 18年 前590年-前573年
鲁襄公 午 31年 前572年-前542年
鲁君野 野 3月 前542年六月至九月
鲁昭公 稠(一作袑) 32年 前541年-前510年
鲁定公 宋 15年 前509年-前495年
鲁哀公 将 27年 前494年-前468年(史记为前494年-前467年)

      鲁文公在位期间执政大夫为孟穆伯、东门襄仲、叔孙庄叔、季文子、臧文仲。自文公开始,鲁国公室逐步走向衰退,季孙氏为首的三桓(孟氏、叔孙氏和季氏)逐渐凌驾于公室之上。外有秦晋争霸,鲁弱而以晋为尊。内有襄仲、三桓争雄。内忧外患,公室渐衰。公元前618年(鲁文公九年),周襄王病逝,周朝王室财政窘迫,无法安葬襄王,周顷王只得派毛伯卫向鲁国讨钱。后来鲁文公派使者送钱到都城,才安葬了周襄王。文公十一年,狄人鄋瞒(sōu mán)国侵齐,因而攻打鲁国。鲁国占卜,派叔孙得臣帅师作战。得臣率侯叔夏、绵房甥、富父终甥等人追之,于咸擒获长狄侨如。叔孙得臣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就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侨如。

       前609年二月,鲁文公去世,鲁国的正卿东门襄仲和鲁文公的次妃敬赢勾结,打算立敬赢之子公子俀(tuǐ)为君,遭到太子傅叔仲惠伯的反对。这一年六月,东门襄仲和叔孙庄叔出使齐国,东门襄仲请求齐惠公立公子俀做国君,齐惠公新即位,想亲近鲁国,便同意了他的请求。襄仲回国后,在十月杀了太子恶和公子视,立公子俀为国君,即鲁宣公。出姜两子皆死,只得“大归”齐国,再也不回来了。临走的时候,她哭泣的经过市集,说“天啊!襄仲横行无道,杀死嫡子,拥立庶子。”市集上的人都哭了(左传,文公十八年:“夫人姜氏归于齐,大归也。将行,哭而过市曰:“天乎,仲为不道,杀适立庶。”市人皆哭,鲁人谓之哀姜”)。

     前591年,鲁宣公逝世,子黑肱继位,是为鲁成公。前573年,鲁成公逝世,子午继位,是为鲁襄公。襄公还是以三朝元老季孙行父为丞相,也保持鲁国的相对稳定。前542年六月二十八日,鲁襄公去世,鲁国人拥立太子子野即位,住在季氏那里。九月十一日,子野由于哀痛过度而死。鲁国人便拥立敬归的妹妹齐归之子公子裯(chóu)为君,是为鲁昭公。

      鲁昭公即位前,鲁国大夫叔孙豹本不想立他为君,说:“太子死,有母弟可立(有同母之弟就立同母之弟),不即立长(没有同母弟就立庶出的长子)。年钧择贤(年龄相当就选择贤能),义钧则卜之。今裯非适嗣,且又居丧意不在戚而有喜色(而且居丧时意无哀痛反而有喜色),若果立,必为季氏忧。”季武子不听,于是拥立了他。待到安葬鲁襄公后,鲁昭公三次更换丧服。当时,鲁贵族们都认为鲁昭公不能善终。

       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季平子与郈(hòu)昭伯斗鸡,季平子给鸡套上护甲,郈昭伯给鸡套上金属爪子。季平子因怒而侵犯郈昭伯,郈昭伯也恼怒季平子。臧昭伯的弟弟会(名会)用诈言谗害臧氏,躲藏在季氏家中,臧昭伯囚禁季氏家人。季平子恼怒,囚禁臧氏大臣。臧氏和郈氏向鲁昭公告难。九月十一日,鲁昭公攻伐季氏,进入季氏家中。季平子登台请求说:君不察臣之罪(君主不察明臣下的罪过),使有司讨臣以干戈,臣请待于沂上以察罪(请允许我迁到沂水边上以查明罪过)”鲁昭公不允许。季平子请求囚禁在鄪(bì)邑,鲁昭公也不允许。季平子请求带五辆车逃亡,鲁昭公还是不允许。大臣子家驹对鲁昭公说:“君主还是允许他吧!政令从季氏那里出已经很久了,他们党徒极多,将合谋对付。”鲁昭公不听。郈(hòu)昭伯请求一定要杀死季平子。叔孙氏的家臣戾(lì)对他的徒众说:“没有季氏和有季氏,哪种情况有利?”徒众都说:“没有季氏也就是没有叔孙氏。”戾(lì)便决定营救季氏,于是击败鲁昭公的军队。孟懿子闻知叔孙氏获胜,也想杀死郈昭伯。郈昭伯作为鲁昭公的使者前往孟氏,所以孟氏擒住了他。三家共同攻伐鲁昭公,鲁昭公于是出逃。

       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九月十二日,鲁昭公逃奔到齐国。齐景公说:“请让我奉送两万五千户并待君之命。”子家驹说:“抛弃周公的基业而做齐国的臣下,可以吗?”鲁昭公作罢。子家驹说:“齐景公不讲信用,不如及早到晋国。”鲁昭公不听从。叔孙氏来齐国见鲁昭公,回国后,就去见季平子,季平子叩头,开始想迎回鲁昭公,后来孟孙氏、季氏反悔,于是作罢。公元前516年(鲁昭公二十六年)春天,齐国攻伐鲁国,夺取了鲁国的郓邑让鲁昭公居住在那里。同年夏天,齐景公将要护送鲁昭公回鲁国,下令臣子不得接受鲁的人的贿赂。鲁国大夫申丰、汝贾答应送给齐国大夫高龁、子将八万斗粟米。子将对齐景公说(史记:鲁周公世家):“群臣不能事鲁君,有异焉。宋元公为鲁如晋,求内之,道卒。叔孙昭子求内其君,无病而死。不知天弃鲁乎?抑鲁君有罪于鬼神也?原君且待(希望君主姑且等待)。”齐景公听从了他的话,没有护送鲁昭公回国。公元前514年(鲁昭公二十八年),鲁昭公到晋国,请求护送他回国。季平子贿赂晋国的六卿,六卿接受了季氏的贿赂,劝阻晋顷公,晋顷公作罢,让鲁昭公居住在晋国的乾侯。公元前513年(鲁昭公二十九年),鲁昭公到郓邑。齐景公派人给鲁昭公送信,信中称“主君”,当时大夫称“主”,齐景公把鲁昭公比作大夫,所以称“主君”。鲁昭公感到耻辱,恼怒的前往乾侯。公元前511年(鲁昭公三十一年),晋国要护送昭公回国,范献子对晋顷公说:“若召季孙而不来,则信不臣矣。然后伐之,若何?”于是晋顷公召见季平子。范献子派人私下告诉季平子说:“子必来,我受其无咎(保证你不会有罪)。”,于是季平子身穿破衣赤足而行,通过六卿向晋君谢罪。当年四月,季孙跟随荀跞到了乾侯,请求鲁昭公与其一起回去,鲁昭公不肯与之同行,鲁昭公大夫子家子说:“君以一乘入于鲁师(建议鲁昭公与鲁国军队一起回去),季孙必与君归”,鲁昭公想要听从,但随从不愿意,因此作罢。公元前510年(鲁昭公三十二年)十二月,鲁昭公患病。十二月己未日,鲁昭公在乾侯去世,终年五十一岁。鲁国人共立鲁昭公的弟弟公子宋为国君,是为鲁定公。

       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辅佐鲁定公,以礼历阶,诛齐淫乐,从齐国手中讨回了汶阳之地。鲁定公对孔子更加信任,让他当了大司寇(公共安全专家部长),负责国内治安。孔子终于获得机会,开始推行他的政治主张,讲求孝道,稳定家庭,安定社会。使鲁国社会和谐,经济蒸蒸日上,国富民强起来。十二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命令子路毁三桓城,收其甲兵。叔孙氏毁掉了郈邑。季氏准备毁掉费邑,公山不狃、叔孙辄率领费邑人袭击鲁国国都。后费邑人战败,公山不狃、叔孙辄逃亡齐国,于是就毁掉了费邑。然而孟氏不肯堕城,定公派兵攻打,未能成功。随后,孔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十五年(前494年),定公去世,儿子姬蒋即位,即鲁哀公。

      鲁哀公七年,鲁哀公和吴国人在鄫地会见。吴国前来要求取牛、羊、猪一百头为享宴品。子服景伯回答说:“先王没有过这样的事。”吴国人说:“宋国享我们以牛羊猪各一百头,鲁国不能落在宋国之后。而且鲁国享宴晋国大夫超过各十头,给吴王各一百头,不也是可以的吗?”。鲁国大夫子服景伯说:“吴将亡矣!弃天而背本(抛弃上天而违背根本),不与,必弃疾于我(一定会加害于我们)”,于是就照数给了他们。秋天,鲁国攻打邾(zhū)国,邾国茅成子叛变,鲁国攻下并洗劫邾国国都。邾国的茅夷鸿去吴国求援。哀公八年三月,吴国攻打鲁国,在夷地打败鲁军,后吴国求和,与鲁国结盟后退兵。 鲁哀公十年,鲁国会合吴国、邾国、郯(tán)国军队攻打齐国南部边境,军队驻扎在鄎地。齐国人杀死齐悼公,向联军发了讣告。吴王在军门外边号哭三天。徐承率领水军打算从海上进入齐国。齐国人把他打败了,吴军就退兵回国。鲁哀公十一年,齐国因鄎地之战故攻打鲁国,季孙氏率领自家军队与齐军作战,打败齐军。同年,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哀公十四年夏,齐国陈恒弑其君,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恳请伐齐,哀公让他“告季孙”,孔子又向季孙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鲁哀公十六年,孔子去世,鲁哀公亲诔(lěi)孔子。诔文说:“旻(mín)天不吊(上天不善),不慭(yìn)遗一老(不肯留下这一位国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让他捍卫我一人居于君位),茕(qióng)茕余在疚(使我孤零零地忧愁成病),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我失去了律己的榜样)(《左传·哀公十六年》)” 。哀公二十七年。 鲁哀公曾经想借助越国的力量去除三桓,恢复君权,终致流亡越国。《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公患三桓之侈也,欲以诸侯去之。三桓亦患公之妄也,故君臣多间。公游于陵阪,遇孟武伯于孟氏之衢,曰:“请有问于子,余及死乎(我能善终吗)?”对曰:“臣无由知之。”三问,卒辞不对(始终辞谢不回答)。公欲以越伐鲁,而去三桓。秋八月甲戌,公如公孙有陉氏(哀公到了公孙有陉氏那里),因孙于邾(由此又避居于邾国),乃遂如越(再逃至越国)。国人施公孙有山氏(国内的人们拘捕了公孙有山氏)。当年,国人迎哀公复归,随后哀公卒于有山氏。其子宁立,是为鲁悼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