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汉司马迁《史记》世家1—15篇(原文及翻译)

 凤凰山居士 2022-08-28 发布于江西

中国历代史书中,以被赋予“正史”地位的“二十四史”最为重要,而“二十四史”之首就是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叙述了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略于先秦,详于秦汉,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世家30篇

吴太伯世家

齐太公世家

鲁周公世家

燕召公世家

管蔡世家

陈杞世家

卫康叔世家

宋微子世家

晋世家

楚世家

越王勾践世家

郑世家

赵世家

魏世家

韩世家

田敬仲完世家

孔子世家

陈涉世家

外戚世家

楚元王世家

荆燕世家

齐悼惠王世家

萧相国世家

曹相国世家

留侯世家

陈丞相世家

绛侯周勃世家

梁孝王世家

五宗世家

三王世家

1、吴太伯世家 原文及注释

所属分类:吴太伯世家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季历:周文王之父。】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文:通“纹”。】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仲雍卒,子季简立。季简卒,子叔达立。叔达卒,子周章立。是时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列为诸侯。

周章卒,子熊遂立。熊遂卒,子柯相立。柯相卒,子强鸠夷立。强鸠夷卒,子余桥疑吾立。余桥疑吾卒,子柯卢立。柯卢卒,子周繇立。周繇卒,子屈羽立。屈羽卒,子夷吾立。夷吾卒,子禽处立。禽处卒,子转立。转卒,子颇高立。颇高卒,子句卑立。是时晋献公灭周北虞公,以开晋伐虢也。句卑卒,子去齐立。去齐卒,子寿梦立。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

自太伯作【作:创立。】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十二世而晋灭中国之虞。中国之虞灭二世,而夷蛮之吴兴。大凡从太伯至寿梦十九世。

王寿梦二年,楚之亡大夫申公巫臣怨楚将子反而奔晋,自晋使吴,教吴用兵乘车,令其子为吴行人,吴于是始通于中国。吴伐楚。十六年,楚共王【楚共王:名审,楚庄王之子。】伐吴,至衡山。

二十五年,王寿梦卒。寿梦四人,长曰诸樊,次曰余祭,次曰余眜,次曰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

王诸樊元年,诸樊已除丧,让位季札。季札谢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君义嗣,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材,愿附于子臧之义。”吴人固立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秋,吴伐楚,楚败我师。四年,晋平公初立。

十三年,王诸樊卒。有命授弟余祭,欲传以次,必致国于季札而止,以称先王寿梦之意,且嘉季札之义,兄弟皆欲致国,令以渐至焉。季札封于延陵,故号曰延陵季子。

王余祭三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之县,以为奉邑【奉邑:即俸邑,采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

四年,吴使季札聘【聘:访问。】于鲁,请观周乐。为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卫康叔:姬姓,名封,周武王同母弟,卫国第一任国君。】、武公【武公:卫武公,姬姓,名和,卫厘侯之子,卫国第十一任国君。】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歌《郑》。曰:“其细已甚,民不堪也,是其先亡乎?”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太公乎?国未可量也。”歌《豳》。曰:“美哉,荡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歌《魏》。曰:“美哉,沨沨【沨沨:舒缓平和的样子。】乎,大而宽,俭而易,行以德辅,此则盟主也。”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风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也。”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诎,近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见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犹有感。”见舞《大武》,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见舞《韶护》者,曰:“圣人之弘也,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见舞《大夏》,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及之?”见舞《招箾》,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焘【焘:覆盖。】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无以加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观。”去鲁,遂使齐。说【:晏婴,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曰:“子速纳邑与政。无邑无政,乃免于难。齐国之政将有所归,未得所归,难未息也。”故晏子因陈桓子以纳政与邑,是以免于栾高之难。

去齐,使于郑。见,如旧交。谓曰:“郑之执政侈,难将至矣,政必及子。子,慎以礼。不然,郑国将败。”去郑,适卫。说蘧瑗、史狗、史鳅、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曰:“卫多君子,未有患也。”

自卫如晋,将舍于宿,闻钟声,曰:“异哉!吾闻之,辩而不德,必加于戮。夫子获罪于君以在此,惧犹不足,而又可以畔乎?夫子【夫子:指孙林父。】之在此,犹燕之巢于幕也。君在殡而可以乐乎?”遂去之。文子闻之,终身不听琴瑟。

适晋,说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曰:“晋国其萃于三家乎!”将去,谓叔向【叔向:姓羊舌,名肸,晋国大夫。】曰:“吾子勉之!君侈而多良,大夫皆富,政将在三家。吾子直,必思自免于难。”

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七年,楚公子围弑其王夹敖而代立,是为灵王。十年,楚灵王会诸侯而以伐吴之朱方,以诛齐庆封。吴亦攻楚,取三邑而去。十一年,楚伐吴,至雩娄。十二年,楚复来伐,次于干谿,楚师败走。

十七年,王余祭卒,弟余眜立。王余眜二年,楚公子弃疾弑其君灵王代立焉。

四年,王余眜卒,欲授弟季札。季札让,逃去。于是吴人曰:“先王有命,兄卒弟代立,必致季子。季子今逃位,则王余眜后立。今卒,其子当代。”乃立王余眜之子僚为王。

王僚二年,公子光伐楚,败而亡王舟【王舟:吴国先王所乘之舟,名余皇。】。光惧,袭楚,复得王舟而还。

五年,楚之亡臣伍子胥来奔,公子光客之。公子光者,王诸樊之子也。常以为吾父兄弟四人,当传至季子。季子即不受国,光父先立。即不传季子,光当立。阴纳贤士,欲以袭王僚。

八年,吴使公子光伐楚,败楚师,迎楚故太子建母于居巢以归。因北伐,败陈、蔡之师。九年,公子光伐楚,拔居巢、钟离。初,楚边邑卑梁氏之处女与吴边邑之女争桑,二女家怒相灭,两国边邑长闻之,怒而相攻,灭吴之边邑。吴王怒,故遂伐楚,取两都而去。

伍子胥之初奔吴,说吴王僚以伐楚之利。公子光曰:“胥之父兄为僇于楚,欲自报其仇耳。未见其利。”于是伍员知光有他志,乃求勇士专诸,是之光。光喜,乃客伍子胥。子胥退而耕于野,以待专诸之事。

十二年冬,楚平王卒。十三年春,吴欲因楚丧而伐之,使公子盖余、烛庸以兵围楚之六、灊。使季札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兵后,吴兵不得还。于是吴公子光曰:“此时不可失也。”告专诸曰:“不索何获!我真王嗣,当立,吾欲求之。季子虽至,不吾废也。”专诸曰:“王僚可杀也。母弱,而两公子将兵攻楚,楚绝其路。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柰我何。”光曰:“我身,子之身也。”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而谒【谒:请。】王僚饮。王僚使兵陈于道,自王宫至光之家,门阶户席,皆王僚之亲也,人夹持铍【铍:两刃剑。】。公子光详【详:通“佯”,假装。】为足疾,入于窟室,使专诸置匕首于炙鱼之中以进食。手匕首刺王僚,铍交于匈【匈:同“胸”。】,遂弑王僚。公子光竟代立为王,是为吴王阖庐。阖庐乃以专诸子为卿。

季子至,曰:“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复命,哭僚墓,复位而待。吴公子烛庸、盖余二人将兵遇围于楚者,闻公子光弑王僚自立,乃以其兵降楚,楚封之于舒。

王阖庐元年,举伍子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楚诛伯州犁,其孙伯嚭亡奔吴,吴以为大夫。

三年,吴王阖庐与子胥、伯嚭将兵伐楚,拔舒,杀吴亡将二公子。光谋欲入郢,将军孙武曰:“民劳,未可,待之。”四年,伐楚,取六与灊。五年,伐越,败之。六年,楚使子常囊瓦伐吴。迎而击之,大败楚军于豫章,取楚之居巢而还。

九年,吴王阖庐请伍子胥、孙武曰:“始子之言郢未可入,今果如何?”二子对曰:“楚将子常贪,而唐、蔡皆怨之。王必欲大伐,必得唐、蔡乃可。”阖庐从之,悉兴师,与唐、蔡西伐楚,至于汉水。楚亦发兵拒吴,夹水陈。吴王阖庐弟夫概欲战,阖庐弗许。夫概曰:“王已属【属:嘱托,托付。】臣兵,兵以利为上,尚何待焉?”遂以其部五千人袭冒楚,楚兵大败,走。于是吴王遂纵兵追之。比【比:及,等到。】至郢,五战,楚五败。楚昭王【楚昭王:名珍,楚平王之子。】亡出郢,奔郧。郧公弟欲弑昭王,昭王与郧公奔随。而吴兵遂入郢。子胥、伯嚭鞭平王之尸以报父雠。

十年春,越闻吴王之在郢,国空,乃伐吴。吴使别兵击越。楚告急秦,秦遣兵救楚击吴,吴师败。阖庐弟夫概见秦越交败吴,吴王留楚不去,夫概亡归吴而自立为吴王。阖庐闻之,乃引兵归,攻夫概。夫概败奔楚。楚昭王乃得以九月复入郢,而封夫概于堂谿,为堂谿氏。十一年,吴王使太子夫差伐楚,取番。楚恐而去郢徙鄀。

十五年,孔子相鲁。

十九年夏,吴伐越,越王句践迎击之槜李。越使死士挑战,三行造吴师,呼,自刭。吴师观之,越因伐吴,败之姑苏,伤吴王阖庐指【指:这里指“脚趾”。】,军却七里。吴王病伤而死,阖庐使立太子夫差,谓曰:“尔而忘句践杀汝父乎?”对曰:“不敢!”三年,乃报越。

王夫差元年,以大夫伯嚭为太宰。习战射,常以报越为志。二年,吴王悉精兵以伐越,败之夫椒,报姑苏也。越王句践乃以甲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使大夫种【大夫仲:即文种,春秋时期谋略家。】因吴太宰嚭而行成,请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昔有过氏杀斟灌以伐斟寻,灭夏后帝相。帝相之妃后缗方娠,逃于有仍而生少康。少康为有仍牧正。有过又欲杀少康,少康奔有虞。有虞思夏德,于是妻之以二女而邑之于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后遂收夏众,抚其官职。使人诱之,遂灭有过氏,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今吴不如有过之强,而句践大于少康。今不因此而灭之,又将宽之,不亦难乎!且句践为人能辛苦,今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听太宰嚭,卒许越平,与盟而罢兵去。

七年,吴王夫差闻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子胥谏曰:“越王句践食不重味,衣不重采,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其众。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越在腹心疾而王不先,而务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遂北伐齐,败齐师于艾陵。至缯,召而征百牢。使以周礼说太宰嚭,乃得止。因留略地【略地:开拓领地。】于齐鲁之南。九年,为驺伐鲁,至,与鲁盟乃去。十年,因伐齐而归。十一年,复北伐齐。

越王句践率其众以朝吴,厚献遗之,吴王喜。唯子胥惧,曰:“是弃吴也。”谏曰:“越在腹心,今得志于齐,犹石田,无所用。且《盘庚之诰》有'颠越勿遗,商之以兴’。”吴王不听,使子胥于齐,子胥属其子于齐鲍氏,还报吴王。吴王闻之,大怒,赐子胥属镂之剑以死。将死,曰:“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为器。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

齐鲍氏弑齐悼公。吴王闻之,哭于军门外三日,乃从海上攻齐。齐人败吴,吴王乃引兵归。

十三年,吴召鲁、卫之君会于橐皋。

十四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欲霸中国以全周室。六月丙子,越王句践伐吴。乙酉,越五千人与吴战。丙戌,虏吴太子友。丁亥,入吴。吴人告败于王夫差,夫差恶其闻也。或泄其语,吴王怒,斩七人于幕下。七月辛丑,吴王与晋定公【晋定公:名午,晋顷公之子。】争长。吴王曰:“于周室我为长。”晋定公曰:“于姬姓我为伯。”赵鞅怒,将伐吴,乃长晋定公。吴王已盟,与晋别,欲伐宋。太宰嚭曰:“可胜而不能居也。”乃引兵归国。国亡太子,内空,王居外久,士皆罢【罢:通“疲”。】敝,于是乃使厚币以与越平。

十五年,齐田常杀简公。

十八年,越益强。越王句践率兵复伐败吴师于笠泽。楚灭陈。

二十年,越王句践复伐吴。二十一年,遂围吴。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越败吴。越王句践欲迁吴王夫差于甬东,予百家居之。吴王曰:“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遂自刭死。越王灭吴,诛太宰嚭,以为不忠,而归。

太史公曰:孔子言“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余读《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句吴兄弟也。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

吴太伯世家 白话文翻译

所属分类:吴太伯世家

吴太伯和太伯的弟弟仲雍,都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儿子,周王季历的哥哥。季历很贤明,有个有圣德之名的儿子昌,太王想要立季历为王,将来再传位给姬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便去了荆蛮之地,在身上刺上花纹,剪短自己的头发,表示自己已经不能继承王位,以此来避让季历。季历果然被立为王,就是王季,后来姬昌成为文王。太伯到了荆蛮之地,自称句吴。荆蛮之地的人认为他很仁义,所以有一千多家归附他,拥立他做了吴太伯。

太伯去世,没有儿子,他的弟弟仲雍继位,就是吴仲雍。仲雍去世,他的儿子季简继位。季简去世后,他的儿子叔达继位。叔达去世后,他的儿子周章继位。这时周武王灭掉殷商,寻找太伯、仲雍的后代,找到周章。周章这时已经是吴国的君主了,于是周武王就正式将吴地封给他。又将周章的弟弟虞仲封在周室北边夏都的旧址,就是虞仲,位于诸侯的行列。

周章去世,他的儿子熊遂继位。熊遂去世,他的儿子柯相继位。柯相去世,他的儿子强鸠夷继位。强鸠夷去世,他的儿子余桥疑吾继位。余桥疑吾去世,他的儿子柯卢继位。柯卢去世,他的儿子周繇继位。周繇去世,他的儿子屈羽继位。屈羽去世,他的儿子夷吾继位。夷吾去世,他的儿子禽处继位。禽处去世,他的儿子转继位。转去世,他的儿子颇高继位。颇高去世,他的儿子句卑继位。这时候晋献公灭掉了周室北边的虞公,因为虞公借道给晋国,让晋军灭掉了虢国。句卑去世,他的儿子去齐继位。去齐去世,他的儿子寿梦继位。寿梦继位以后吴国开始强大,寿梦以王自称。

自从太伯创建吴国,传了五代时周武王灭掉殷商,封太伯的后代为两个诸侯国:一个是虞国,在中原地区;一个是吴国,在蛮夷地区。传到十二代的时候,晋国将中原的虞国灭掉。中原的虞国被灭以后又过了两代,蛮夷地区的吴国开始强盛。总之,从太伯到寿梦一共传了十九代。

吴王寿梦二年(前584年),逃亡在外的楚国大夫申公巫臣因为怨恨楚国的将领子反而投奔了晋国,他从晋国出使到了吴国,教给吴国人用兵和驾战车的方法,又让他的儿子狐庸担任吴国主管接待国宾的行人官,吴国于是开始和中原各国交往。后来,吴国讨伐楚国。十六年,楚共王讨伐吴国,兵至衡山。

二十五年(前561年),吴王寿梦去世。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名叫诸樊,次子名叫余祭,三子叫余眜,四子名叫季札。季札贤能,寿梦想立他为嗣子,但是季札谦逊不受,于是寿梦就立了长子诸樊为嗣,代理国家政务。

吴王诸樊元年(前560年),诸樊服丧期满后除去丧服,要将王位让给季札。季札推辞说:“曹宣公去世的时候,诸侯和曹国人都认为新曹君曹成公、曹宣公的弟弟负刍杀太子夺位是不义的行为,准备拥立子臧为曹君,子臧却逃走了,好成全负刍,君子称赞子臧'能够严守节操’。你是合法的继承人,谁敢干涉你?做国君不符合我这种操行的人的意愿。我季札虽然没什么才能,但是我甘愿仿效子臧的节操。”吴国人坚决要立季札,于是季札离开了王室,像百姓一样耕地为业,吴国人只好放弃拥立他。秋季,吴国讨伐楚国,被楚军打败。四年(前557年),晋平公继位。

十三年(前548年),吴王诸樊去世,他留下遗言将王位传给弟弟余祭,希望这样依次往下传,一定要将传王位给季札才算完结,好实现父王寿梦的心愿,他还称赞季札让位的节操,希望自己的兄弟都能这样将王位依次相传,以使君位逐渐传到季札手中。季札被封在延陵,所以号为延陵季子。

吴王余祭三年(前545年),齐相庆封犯了罪,从齐国逃到吴国。吴王将朱方县封给庆封作为他的俸邑,将宗室的女儿嫁给他为妻,让他比在齐国时更富有。

四年(前544年),吴王派季札出访鲁国,季札请求观赏鲁国保留的周室礼乐。鲁国的乐师为季札演唱《周南》《召南》。季札说:“歌曲真优美啊,起始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仍然没有达到完美的程度,然而却唱出了百姓勤劳于王事而没有怨言的感情。”乐师又演唱了《邶风》《鄘风》《卫风》。季札说:“歌曲真优美啊,曲调深沉,具有忧患意识又不使人困惑。我听说卫康叔、武公的德行就是这样的,这大概就是《卫风》吧?”乐师又演唱了《王风》。季札说:“歌曲真优美啊,深思却没有惧意,这大概是周王室东迁之后的乐曲吧?”乐师又演唱了《郑风》。季札说:“这首曲子的情调过于细弱,反映了百姓不堪忍受烦琐的政令,这大概是郑国要灭亡的先兆吧?”乐师演唱了《齐风》。季札说道:“乐曲真美好啊,气势恢宏有大国的风度。像那宽阔的东海一样,这大概是姜太公的遗风吧?这个国家的前途不可限量啊。”乐师演唱了《豳风》。季札说:“歌曲真优美啊,气势宽宏浩荡,欢快而又不过度,这大概是反映周公东征的乐曲吧?”乐师演唱了《秦风》。季札说:“这就是所谓的华夏的声音。能够追慕华夏就会弘大,是弘大的极致,这大概是周王室旧地的乐曲吧?”乐师演唱了《魏风》。季札说:“乐曲真美好啊,乐声婉转悠扬,气势弘大宽广,节约而易行,再以德教为辅佐,可以做盟主了。”乐师演唱了《唐风》。季札说:“思虑深远啊,这有陶唐氏的遗风吧?不然,为何忧患意识如此沉重呢?如果不是具备盛德的先王之后,谁能如此!”乐师又演唱了《陈风》。季札说:“一个国家没有贤明的君主,还能长远吗?”接下来乐师演唱的是《郐风》,从这以下,季札就再没有给出评论。乐师演唱了《小雅》。季札说:“乐曲真优美啊,有忧患意识而没有二心,心存怨恨但是没有说出,这可能就是周德衰微的表现吧?但是还有些先王遗民风俗的留存啊。”乐师又演唱了《大雅》。季札说:“这首乐曲真是宽广弘大啊,融洽和乐,婉转柔缓而又有正直刚强之处,这反映的可能就是周文王的大德吧?”乐师又演唱了《颂》。季札说:“优美至极啊,曲调刚劲而不傲慢,婉转而不卑屈,紧密却不紧迫,舒缓但不散漫,节奏多变又不混乱,曲调反复而不厌烦,哀伤而不忧愁,欢快而不荒谬,广用智慧而不匮乏,宽宏而不张扬,施惠但不浪费,求取但不贪婪,乐停而余音仍在回荡,音变动而不随波逐流。五声和诣,八音协调,节奏遵循法度,旋律符合规则,与盛德之人一样。”季札又观赏了《象箾》《南籥》舞,然后说:“舞蹈真优美啊,但是还有少许遣憾之处。”季札又观赏了《大武》舞,说:“舞蹈真美妙啊,周朝的盛德大概就是如此吧?”他又观赏了《韶护》舞,说:“圣人那么伟大,还为自己的德行感到惭愧,可见成为圣人实在很难呀!”季札又观赏了《大夏》舞,说:“舞蹈真美妙啊,勤劳于民事而不居功自傲!除了大禹还有谁能做到?”他又观赏了《招箾》舞,说道:“美德修行至此可以说是极点了,真是太伟大了,就像上天一样没有覆盖不到的地方,就像大地一样没有承载不到之物,盛德已经达到极点,再无以复加了。观赏礼乐心满意足了,即使有其他礼乐,我也不敢再要求观赏了。”

季札离开鲁国,又出使到齐国。他劝晏平仲说:“您赶快交出封地和权力。没有了封地和政权,才能免除灾难。齐国的政权将要易手,在不能确定归入谁手之时,灾难是不会停止的。”因此晏子通过陈桓子将自己的封地和权力都交了出去,所以他才在栾施、高强两大豪门的权力斗争中幸免于难。

季札离开齐国,出使到郑国。他见到子产,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他对子产说:“郑国的执政者荒淫奢侈,灾难即将到来,政权一定会落入您的手中。一旦您主政,要谨慎地以礼治国。否则郑国就会衰败。”季札离开郑国,前往卫国,他对蘧援、史狗、史鳅、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说道:“卫国有很多的君子,没有祸患。”

季札从卫国前往晋国,准备在宿地住下时听到了钟声,他说道:“真奇怪啊!我听说,有辩才却不修德行,一定会招来杀身之祸。孙林父得罪了君王还住在这里,害怕还来不及,怎么还在敲钟奏乐?孙林父住在这里,就好像燕子在幕布上筑巢一样非常危险。君王还没有安葬,可以敲钟奏乐吗?”于是离开这里,孙林父听到了季札的话,一直到去世都没有再听过奏乐。

季札前往晋国,对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说:“晋国的国政将要落到你们三家手中了吧!”他将要离开晋国,对叔向说道:“您一定要努力啊!晋国国君奢侈无度但是还有很多良臣,大夫们都很富有,政权将落到那三家手中。您为人正直,一定要想办法让自己免遭祸患。”

季札刚从吴国出来出使的时候,北上的途中曾经去拜访徐国的国君。徐君很喜欢季札的宝剑,但是口中没敢说出来。季札心里知道了,但是因为出使中原各国要用到宝剑,所以就没有将宝剑献给徐君。返回时又到了徐国,徐君已经去世了,季札于是便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树上后转身而去。随行的人说道:“徐君已经去世了,宝剑还给谁呢?”季札说道:“不对。当初我已经在心里想好了要将宝剑送给他,怎么能因他已经去世就违背我的心意呢!”

七年(前541年),楚国公子围杀死楚王夹敖自立为王,就是楚灵王。十年(前538年),楚灵王会盟诸侯攻打吴国的朱方县,想要杀掉齐国原来的相国庆封。吴国也出兵攻打楚国,攻取了楚国的三座城池后撤退。十一年(前537年),楚国出兵讨伐吴国,一直打到雩娄。十二年(前536年),楚国又一次讨伐吴国,在干谿驻军,后来战败撤走。

十七年(前531年),吴王余祭去世,他的弟弟余眜继位。吴王余眜二年(公元前529年),楚国公子弃疾杀死楚灵王,自立为楚王。

四年(前527年),吴王余眜去世,想将王位传给弟弟季札。季札推让并逃走。于是吴国人说:“先王有遗命,哥哥去世由弟弟继位,一定要将王位传给季子。季子如今逃走不接受王位,那么余眜就是兄弟中最后一个继位的君王。如今他去世了,他的儿子应当继立。”于是余眜的儿子僚便被立为吴王。

吴王僚二年(前525年),公子光讨伐楚国,打了败仗并丢失了先王的座船。他非常害怕,偷袭楚军,夺回先王的座船后回到吴国。

五年(前522年),楚国逃亡在外的大臣伍子胥来到吴国,公子光以宾客之礼节接待他。公子光是吴王诸樊的儿子。他一直认为:我的父辈兄弟四人,王位应当传给季子。季子既然不接受国家,我的父亲又是最先继位为王的。既然不传给季子,就应当由我继承王位。所以他在暗中招纳贤士,想要袭杀王僚。

八年(前519年),吴国派公子光攻打楚国,战胜楚军,将楚国前太子建的母亲从居巢接回吴国。随后乘胜北伐,打败陈国、蔡国的军队。九年(前518年),公子光讨伐楚国,攻占了居巢、钟离。起初,楚国边城上一位卑梁氏的少女和吴国边城的妇女因为采桑之事而发生争执,两位女子的家人都很气愤,互相攻击杀戮,两国边城的长官听说了这件事,因气愤而互相攻打,吴国的边城被灭掉。吴王知道以后勃然大怒,便出兵攻打楚国,占领了居巢、钟离这两座城邑后撤退。

伍子胥刚到吴国的时候,向吴王僚陈述进攻楚国的好处。公子光说道:“伍子胥的父亲兄长被楚王所害,他是想为自己报私仇而已。我没有看到攻打楚国对吴国有什么好处。”于是伍子胥看出公子光心怀异志,便找到了一位名叫专诸的勇士并引荐他见公子光。公子光很高兴,对伍子胥以礼相待。伍子胥退隐退到乡间耕作,等待专诸采取行动。

十二年(前515年)冬季,楚平王去世。十三年(前514年)春季,吴国想趁楚国国丧的机会攻打楚国,于是便派公子盖余、烛庸率军围攻楚国的六、灊。又派季札前往晋国,观察诸侯国的反应。楚国发兵截断吴军后路,吴军无法撤军。于是吴国公子光说:“这个机会不可错过啊。”他对专诸说:“不动手什么都得不到!我才是真正的王位继承人,应当继位,我要夺回王位。即便季子回来了,也不能废掉我。”专诸说:“可以杀掉王僚。现在在国内只有他的老母幼子,两公子率领军队攻打楚国,楚军已经截断了他们的后路。如今吴国在外正被楚军围困,在内又没有刚直忠正的臣子,没有谁能阻挡我们了。”公子光说道:“我的身体,就是你的身体,我们福祸与共。”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在自己家中的地下室埋伏了士兵,邀请王僚前来饮酒。王僚让士兵排列在沿途的路旁,从王宫到公子光的家,外门、台阶、内门、座位,都有王僚的亲兵,各个人都手持利刃。公子光假装脚疼,躲进了地下室,命专诸将匕首藏在烤鱼的腹中,再将鱼送给王僚。专诸用手抽出匕首刺向王僚,尽管他被王僚的亲兵刺中了胸膛,还是杀死了王僚。公子光最终自立为王,就是吴王阖庐。阖庐任命专诸的儿子做了卿。

季子回到吴国,说道:“只要对先王的祭祀没有废绝,人民不会没有君主,社稷的神得到供奉,那么他就是我的君王。我还敢责怪谁呢?我只有哀悼死去的,侍奉活着的,以等待天命的安排。祸乱并非由我而生,谁被立为君王我就顺从谁,这是先人的原则啊。”季子去了王僚的墓,报告自己出使晋国的经过,又哭祭一番,然后回到自己的岗位等待阖庐安排。被楚军包围的吴公子烛庸、盖余两人,听说公子光杀了王僚自立为王,就率军投降了楚国,楚国将舒地封给他们。

吴王阖庐元年(前514年),提拔伍子胥担任行人官,和他谋划国家大事。楚国杀了伯州犁,伯州犁的孙子伯嚭逃到了吴国,吴国任命他为大夫。

三年(前512年),吴王阖庐和伍子胥、伯嚭率军进攻楚国,攻克舒邑,杀死吴国的亡将烛庸、盖余两公子。吴王想趁机攻入郢都,将军孙武说道:“现在百姓过于疲劳,不可进军,还是等待机会吧。”四年(前511年),讨伐楚国,攻占了六、灊两座城池。五年(前510年),讨伐越国,打败了越军。六年(前509年),楚国派子常率军攻打吴国。吴国出兵迎战,在豫章大败楚军,夺取了楚国的居巢后回国。

九年(前506年),吴王阖庐恭敬地问伍子胥、孙武道:“当初你们说郢都不可以进入,如今如何?”两人回答道:“楚国将领子常贪婪,唐国、蔡国都很怨恨他。如果君王一定要大举攻打,那就一定要得到唐国、蔡国的援助才可以。”阖庐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出动吴国所有的军队,与唐国、蔡国的军队一起向西攻打楚国,到达汉水的边上。楚国也派出军队阻击吴军,两军隔着汉水列阵。吴王阖庐的弟弟夫概想要作战,阖庐不同意。夫概说:“现在君王已经将军队交由我指挥,用兵以抓住战机为上策,不动手还等什么呢?”于是,夫概率领他的部下五千人突袭楚军,楚军大败而逃。于是吴王纵兵追击。一直追到郢都,两军五次交战,楚军五次被打败。楚昭王逃离郢都,逃奔郧县。郧公的弟弟想要杀死昭王,昭王和郧公便逃到了随国。吴军于是进入郢都。伍子胥、伯嚭用鞭子抽打楚平王的尸体以报其杀父之仇。

十年(前505年)春季,越王听说吴王阖庐在楚国的郢都,国内空虚,于是讨伐吴国。吴国派另外一支军队抗击越军。楚国向秦国告急,秦国派兵救援楚国,攻打吴军,吴军被打败。阖庐的弟弟夫概见秦军、越军先后打败吴军,吴王还留在楚国不回吴国,便逃回吴国自立为吴王。阖庐知道以后,这才率军回国,攻打夫概。夫概战败后逃奔楚国。楚昭王这才得以在九月回到了郢都,将夫概封在堂谿,称为堂谿氏。十一年(前504年),吴王阖庐派太子夫差讨伐楚国,攻取了番邑。楚国恐惧,就将国都从郢迁到了鄀。

十五年(前500年),孔子在鲁定公与齐景公于夹谷相会时担任傧相。

十九年(前496年)夏季,吴国派兵攻打越国,越王句践在槜李迎战吴军。越王派出敢死队向吴军挑战,敢死队排成三行冲向吴军,他们高声呼喊着,最后全都自刎而死。吴军士兵争相观看,越军抓住这个机会,在姑苏打败了吴军,伤到了吴王阖庐的脚趾,吴军后退七里。后来吴王阖庐创伤发作而死,他遗命立太子夫差为王,对夫差说:“你能忘了句践杀死你父亲的事吗?”夫差回答道:“不敢!”三年以后,夫差报复了越国。

吴王夫差元年(前495年),任命大夫伯嚭为太宰。吴王坚持训练军队,始终以向越国报仇为志。二年(前494年),吴王夫差派出吴国所有的精兵攻打越国,在夫椒战胜越军,报了姑苏战败的仇。越王句践带领五千士兵退守会稽,派大夫文种通过吴国的太宰伯嚭向吴国求和,越国愿意整个国家都做吴国的奴仆。吴王夫差准备同意,伍子胥进谏说:“从前有过氏杀了斟灌后又去进攻斟寻,灭掉了夏的君王帝相。帝相的妃子后缗当时有孕在身,逃到了有仍国,生下了少康。后来少康做了有仍的牧正官。有过氏又想杀掉少康,少康又逃到了有虞国。有虞氏念及夏的恩德,就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少康,又将他封在纶邑,辖有方圆十里的土地,拥有五百名部下。后来,少康招纳夏的遗民,整顿官制。又派人打入有过氏内部对其进行引诱,终于灭掉了有过氏,再现了夏禹的功绩,祭祀时以夏祖配享上天,没有失去夏原有的河山。现在吴国不如有过氏强盛,但是句践的势力却比少康强大。如果现在不趁这个机会灭掉他,却要宽容他,这是为将来埋下祸患!况且句践这个人能够忍受艰辛苦难,如今不灭掉他,以后肯定会后悔。”吴王不肯听从,只听信太宰伯嚭的话,最终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与越国签订盟约后撤兵回国

七年(前489年),吴王夫差听说齐景公去世而大臣们争权,新立的国君幼小势弱,于是出兵北上征讨齐国。伍子胥劝谏他说:“越王句践吃饭时不会有第二道菜肴,穿的衣服不会有两种颜色,吊唁死去的人,慰问生病的人,他这是想使用他的民众。这个人不死,将来一定会成为吴国的祸患。如今越国是我们的心腹大患,君王不先除掉越国,反倒去讨伐齐国,不是很荒谬吗!”吴王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劝告,于是北上进攻齐国,在艾陵打败了齐军。到了缯邑,召见鲁哀公,要求鲁国以百牢之礼招待吴王夫差。季康子派子贡列举周礼劝说太宰伯嚭,吴国这才不再要求。吴王就此留下来略取齐国、鲁国两国南部的土地。九年(前487年),吴王又为了驺国征讨鲁国,抵达鲁国后,和鲁国订了盟约才撤兵而去。十年(前486年),趁势征讨齐国后班师回国。十一年(前485年),再次北上征讨齐国。

越王句践率领部下朝见吴王,奉上丰厚的礼物,吴王非常高兴。只有伍子胥忧心忡忡,他说道:“吴国这是要被丢弃了啊。”他劝谏吴王道:“越国近在腹心,现在我国在齐国大获成功,但是好像得到了一块石头田地,没什么用途。况且《盘庚之诰》中有'对于悖逆的坏家伙一定要斩草除根,才有商朝的兴旺’的话。”吴王并不听从他的劝告,派伍子胥出使齐国,伍子胥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齐国的大夫鲍氏,然后回国向吴王报告出使的情况。吴王听说他的做法后大怒,赐给伍子胥属镂宝剑命其自杀。伍子胥在死之前说道:“在我的墓上种上梓树,长大后让它可以做棺材。将我的眼睛挖出来放在吴国的东城门之上,让我看着越国灭掉吴国。”

后来齐国的大夫鲍氏杀死齐悼公。吴王知道后,在军门外痛哭三天,便率军从海上进攻齐国。齐军打败吴军,吴王只好引败兵回国。

十三年(前483年),吴王征召鲁国、卫国的君王在橐皋会盟。

十四年(前482年)春季,吴王北上在黄池会盟诸侯,想要称霸中原从而保全周室。六月丙子日,越王句践攻打吴国。乙酉日,五千越军和吴军交战。丙戌日,越军俘获吴国的太子友。丁亥日,越军进入吴国境内。吴国人将战败的消息上报给吴王夫差,夫差不想让诸侯听说这个坏消息。但有人泄漏了消息,吴王大怒,在军营幕下杀了七个人。七月辛丑日,吴王和晋定公争夺盟主。吴王说道:“在周王室宗族当中,我祖先的辈份最长。”晋定公说:“姬姓诸侯当中,晋国从文公以来长期居于霸主之位。”晋国的赵鞅非常生气,要出兵讨伐吴国,这才让晋定公作了盟主。吴王和诸侯签订盟约以后,和晋定公告别,想要攻打宋国。太宰伯嚭说道:“即便打败了宋国,也无法将其占有。”吴王这才率领吴军回国。这时吴国太子被俘,国内空虚,吴王长年在外征战,士兵都已疲惫不堪,于是便派使者带上重金去和越国讲和。

十五年(前481年),齐国田常杀死了齐简公。

十八年(前478年),越国更加强大。越王句践率领军队再次进攻吴国,在笠泽打败了吴军。楚国灭掉了陈国。

二十年(前476年),越王句践再次进攻吴国。二十一年(前475年),越军包围了吴国的都城。二十三年(前473年)十一月丁卯日,越军打败了吴军。越王句践想把吴王夫差流放到甬东,给他一百户民家的地域让他居住。吴王说:“我已经老了,不能再侍奉君王了。我很后悔当初没有听伍子胥的话,让自己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于是自杀而死。越王灭掉吴国,诛杀了太宰伯嚭,越王认为他不忠于国家,然后率领军队回到越国。

太史公说:孔子说的“吴太伯可称得上德行完美啊,三次以天下相让,百姓都找不到赞美他的言词”。我读《春秋》古文,才知道中原的虞国和荆蛮的吴国原来是兄弟之邦啊。延陵季子的仁爱善心,仰慕道义追求终生,观察细微便知清浊。啊,又是一位多么见多识广、博学多知的君子啊!

2、齐太公世家 原文及注释

所属分类:齐太公世家

太公望吕尚【太公望吕尚:姜姓,名尚,其祖先曾封于吕,故以吕为氏。】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

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奸:通“干”,干谒,进见。】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彨【彨:通“螭”,无角的龙。】,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或曰: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西归周西伯。或曰,吕尚处士,隐海滨。周西伯拘羑里,散宜生、闳夭素知而招吕尚。吕尚亦曰“吾闻西伯贤,又善养老,盍往焉”。三人者为西伯求美女奇物,献之于纣,以赎西伯。西伯得以出,反国。言吕尚所以事周虽异,然要之为文武师。

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周西伯政平,及断虞芮之讼,而诗人称西伯受命曰文王。伐崇、密须、犬夷,大作丰邑。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

文王崩,武王即位。九年,欲修文王业,东伐以观诸侯集否。师行,师尚父左杖黄钺,右把白旄以誓,曰:“苍兕苍兕,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遂至盟津【盟津:亦名“孟津”,黄河渡口,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也。”武王曰:“未可。”还师,与太公作此《太誓》。

居二年,纣杀王子比干【比干:纣王的叔父。】,囚箕子【箕子:纣王的伯父。】。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十一年正月甲子,誓于牧野,伐商纣。纣师败绩。纣反走,登鹿台,遂追斩纣。明日,武王立于社,群公奉明水,卫康叔封布采席,师尚父牵牲,史佚策祝,以告神讨纣之罪。散鹿台之钱,发钜桥之粟,以振贫民。封比干墓,释箕子囚。迁九鼎,修周政,与天下更始。师尚父谋居多。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犁明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

大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及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都营丘。

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子丁公吕伋立。丁公卒,子乙公得立。乙公卒,子癸公慈母立。癸公卒,子哀公不辰立。

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胡公徙都薄姑,而当周夷王之时。

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怨胡公,乃与其党率营丘人袭攻杀胡公而自立,是为献公。献公元年,尽逐胡公子,因徙薄姑都,治临菑。

九年,献公卒,子武公寿立。武公九年,周厉王【周厉王:名胡,夷王之子。】出奔,居彘。十年,王室乱,大臣行政,号曰“共和”。二十四年,周宣王初立。

二十六年,武公卒,子厉公无忌立。厉公暴虐,故胡公子复入齐,齐人欲立之,乃与攻杀厉公。胡公子亦战死。齐人乃立厉公子赤为君,是为文公,而诛杀厉公者七十人。

文公十二年卒,子成公脱立。成公九年卒,子庄公购立。

庄公二十四年,犬戎杀幽王,周东徙雒。秦始列为诸侯。五十六年,晋弑其君昭侯。

六十四年,庄公卒,子厘公禄甫立。

厘公九年,鲁隐公初立。十九年,鲁桓公弑其兄隐公而自立为君。

二十五年,北戎伐齐。郑使太子忽来救齐,齐欲妻之。忽曰:“郑小齐大,非我敌。”遂辞之。

三十二年,厘公同母弟夷仲年死。其子曰公孙无知,厘公爱之,令其秩服奉养比太子。

三十三年,厘公卒,太子诸儿立,是为襄公。

襄公元年,始为太子时,尝与无知斗,及立,绌无知秩服,无知怨。

四年,鲁桓公与夫人如齐。齐襄公故尝私通鲁夫人。鲁夫人者,襄公女弟也,自厘公时嫁为鲁桓公妇,及桓公来而襄公复通焉。鲁桓公知之,怒夫人,夫人以告齐襄公。齐襄公与鲁君饮,醉之,使力士彭生抱上鲁君车,因拉杀鲁桓公,桓公下车则死矣。鲁人以为让,而齐襄公杀彭生以谢鲁。

八年,伐纪,纪迁去其邑。

十二年,初,襄公使连称、管至父【连称、管至父:皆为齐国大夫。】戍葵丘,瓜时而往,及瓜而代。往戍一岁,卒瓜时而公弗为发代。或为请代,公弗许。故此二人怒,因公孙无知谋作乱。连称有从妹在公宫,无宠,使之间襄公,曰“事成以女【女:通“汝”。】为无知夫人”。冬十二月,襄公游姑棼,遂猎沛丘。见彘,从者曰“彭生”。公怒,射之,彘人立而啼。公惧,坠车伤足,失屦。反而鞭主屦者茀三百。茀出宫。而无知、连称、管至父等闻公伤,乃遂率其众袭宫。逢主屦茀,茀曰:“且无入惊宫,惊宫未易入也。”无知弗信,茀示之创,乃信之。待宫外,令茀先入。茀先入,即匿襄公户间。良久,无知等恐,遂入宫。茀反与宫中及公之幸臣攻无知等,不胜,皆死。无知入宫,求公不得。或见人足于户间,发视,乃襄公,遂弑之,而无知自立为齐君。

桓公元年春,齐君无知游于雍林。雍林人尝有怨无知,及其往游,雍林人袭杀无知,告齐大夫曰:“无知弑襄公自立,臣谨行诛。唯大夫更立公子之当立者,唯命是听。”

初,襄公之醉杀鲁桓公,通其夫人,杀诛数不当,淫于妇人,数欺大臣,群弟恐祸及,故次弟纠奔鲁。其母鲁女也。管仲【管仲:名夷吾,字仲,春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召忽傅之。次弟小白奔莒,鲍叔【鲍叔:鲍叔牙,齐国大夫。】傅之。小白母,卫女也,有宠于厘公。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傒。及雍林人杀无知,议立君,高、国先阴召小白于莒。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详死,管仲使人驰报鲁。鲁送纠者行益迟,六日至齐,则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为桓公。

桓公之中钩,详死以误管仲,已而载温车中驰行,亦有高、国内应,故得先入立,发兵距鲁。秋,与鲁战于干时,鲁兵败走,齐兵掩绝鲁归道。齐遗鲁书曰:“子纠兄弟,弗忍诛,请鲁自杀之。召忽、管仲雠也,请得而甘心醢之。不然,将围鲁。”鲁人患之,遂杀子纠于笙渎。召忽自杀,管仲请囚。桓公之立,发兵攻鲁,心欲杀管仲。鲍叔牙曰:“臣幸得从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无以增君。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于是桓公从之。乃详为召管仲欲甘心,实欲用之。管仲知之,故请往。鲍叔牙迎受管仲,及堂阜而脱桎梏,斋祓而见桓公。桓公厚礼以为大夫,任政。

桓公既得管仲,与鲍叔、隰朋【隰朋:齐国大夫。】、高傒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

二年,伐灭郯,郯子奔莒。初,桓公亡时,过郯,郯无礼,故伐之。

五年,伐鲁,鲁将师败。鲁庄公请献遂邑以平,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鲁将盟,曹沫以匕首劫桓公于坛上,曰:“反鲁之侵地!”桓公许之。已而曹沫去匕首,北面就臣位。桓公后悔,欲无与鲁地而杀曹沫。管仲曰:“夫劫许之而倍信杀之,愈一小快耳,而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于是遂与曹沫三败所亡地于鲁。诸侯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七年,诸侯会桓公于甄,而桓公于是始霸焉。

十四年,陈厉公子完,号敬仲,来奔齐。齐桓公欲以为卿,让;于是以为工正。田成子常【田成子常:田成子,名恒,汉时避文帝刘恒讳,称其为“常”。】之祖也。

二十三年,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燕庄公遂送桓公入齐境。桓公曰:“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于燕。”于是分沟割燕君所至与燕,命燕君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如成康之时。诸侯闻之,皆从齐。

二十七年,鲁愍公母曰哀姜,桓公女弟也。哀姜淫于鲁公子庆父,庆父弑愍公,哀姜欲立庆父,鲁人更立厘公。桓公召哀姜,杀之。

二十八年,卫文公【卫文公:名毁,戴公之子。】有狄乱,告急于齐。齐率诸侯城楚丘而立卫君。

二十九年,桓公与夫人蔡姬戏船中。蔡姬习水,荡公,公惧,止之,不止,出船,怒,归蔡姬,弗绝。蔡亦怒,嫁其女。桓公闻而怒,兴师往伐。

三十年春,齐桓公率诸侯伐蔡,蔡溃。遂伐楚。楚成王兴师问曰:“何故涉吾地?”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若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楚贡包茅【包茅:成束的菁茅。包,束。茅,菁茅,楚国产的一种茅草,主要用于缩酒祭祀。】不入,王祭不具,是以来责。昭王南征不复,是以来问。”楚王曰:“贡之不入,有之,寡人罪也,敢不共乎!昭王之出不复,君其问之水滨。”齐师进次于陉。夏,楚王使屈完将兵扞齐,齐师退次召陵。桓公矜屈完以其众。屈完曰:“君以道则可;若不,则楚方城以为城,江、汉以为沟,君安能进乎?”乃与屈完盟而去。过陈,陈袁涛涂诈齐,令出东方,觉。秋,齐伐陈。是岁,晋杀太子申生。

三十五年夏,会诸侯于葵丘。周襄王使宰孔赐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命无拜。桓公欲许之,管仲曰“不可”,乃下拜受赐。秋,复会诸侯于葵丘,益有骄色。周使宰孔会。诸侯颇有叛者。晋侯【晋侯:指晋献公。】病,后,遇宰孔。宰孔曰:“齐侯骄矣,弟无行。”从之。是岁,晋献公卒,里克杀傒齐、卓子,秦穆公以夫人入公子夷吾为晋君。桓公于是讨晋乱,至高梁,使隰朋立晋君,还。

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强。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于是桓公称曰:“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还。诸侯莫违寡人。寡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昔三代受命,有何以异于此乎?吾欲封泰山,禅梁父。”管仲固谏,不听;乃说桓公以远方珍怪物至乃得封,桓公乃止。

三十八年,周襄王弟带与戎、翟合谋伐周,齐使管仲平戎于周。周欲以上卿礼管仲,管仲顿首曰:“臣陪臣,安敢!”三让,乃受下卿礼以见。三十九年,周襄王弟带来奔齐。齐使仲孙请王,为带谢。襄王怒,弗听。

四十一年,秦穆公虏晋惠公,复归之。是岁,管仲、隰朋皆卒。管仲病,桓公问曰:“群臣谁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如君。”公曰:“易牙如何?”对曰:“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公曰:“开方如何?”对曰:“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公曰:“竖刀如何?”对曰:“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专权。

四十二年,戎伐周,周告急于齐。齐令诸侯各发卒戍周。是岁,晋公子重耳来,桓公妻之。

四十三年。初,齐桓公之夫人三:曰王姬、徐姬、蔡姬,皆无子。桓公好内,多内宠,如夫人者六人,长卫姬,生无诡;少卫姬,生惠公元;郑姬,生孝公昭;葛嬴,生昭公潘;密姬,生懿公商人;宋华子,生公子雍。桓公与管仲属【属:通“嘱”,托付。】孝公于宋襄公,以为太子。雍巫有宠于卫共姬,因宦者竖刀以厚献于桓公,亦有宠,桓公许之立无诡。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冬十月乙亥,齐桓公卒。易牙入,与竖刀因内宠杀群吏,而立公子无诡为君。太子昭奔宋。

桓公病,五公子各树党争立。及桓公卒,遂相攻,以故宫中空,莫敢棺。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十二月乙亥,无诡立,乃棺赴。辛巳夜,敛殡。

桓公十有余子,要【要:总计。】其后立者五人:无诡立三月死,无谥;次孝公;次昭公;次懿公;次惠公。孝公元年三月,宋襄公率诸侯兵送齐太子昭而伐齐。齐人恐,杀其君无诡。齐人将立太子昭,四公子之徒攻太子,太子走宋,宋遂与齐人四公子战。五月,宋败齐四公子师而立太子昭,是为齐孝公。宋以桓公与管仲属之太子,故来征之。以乱故,八月乃葬齐桓公。

六年春,齐伐宋,以其不同盟于齐也。夏,宋襄公卒。七年,晋文公立。

十年,孝公卒,孝公弟潘因卫公子开方杀孝公子而立潘,是为昭公。昭公,桓公子也,其母曰葛嬴。

昭公元年,晋文公败楚于城濮,而会诸侯践土,朝周,天子使晋称伯【伯:通“霸”。】。六年,翟侵齐。晋文公卒。秦兵败于殽。十二年,秦穆公卒。

十九年五月,昭公卒,子舍立为齐君。舍之母无宠于昭公,国人莫畏。昭公之弟商人以桓公死争立而不得,阴交贤士,附爱百姓,百姓说。及昭公卒,子舍立,孤弱,即与众十月即墓上弑齐君舍,而商人自立,是为懿公。懿公,桓公子也,其母曰密姬。

懿公四年春,初,懿公为公子时,与丙戎之父猎,争获不胜。及即位,断丙戎父足,而使丙戎仆。庸职之妻好,公内之宫,使庸职骖乘。五月,懿公游于申池,二人浴,戏。职曰:“断足子!”戎曰:“夺妻者!”二人俱病此言,乃怨。谋与公游竹中,二人弑懿公车上,弃竹中而亡去。

懿公之立,骄,民不附。齐人废其子而迎公子元于卫,立之,是为惠公。惠公,桓公子也,其母卫女,曰少卫姬,避齐乱,故在卫。

惠公二年,长翟来,王子城父攻杀之,埋之于北门。晋赵穿弑其君灵公。

十年,惠公卒,子顷公无野立。初,崔杼【崔杼:又称崔子、崔武子,齐国大夫。】有宠于惠公,惠公卒,高、国畏其逼也,逐之,崔杼奔卫。

顷公元年,楚庄王强,伐陈;二年,围郑,郑伯【郑伯:指郑襄公。】降,已复国郑伯。

六年春,晋使郄克于齐,齐使夫人帷中而观之。郄克上,夫人笑之。郄克曰:“不是报,不复涉河!”归,请伐齐,晋侯弗许。齐使至晋,郄克执齐使者四人河内,杀之。八年。晋伐齐,齐以公子强质晋,晋兵去。十年春,齐伐鲁、卫。鲁、卫大夫如晋请师,皆因郄克。晋使郄克以车八百乘为中军将,士燮将上军,栾书将下军,以救鲁、卫,伐齐。六月壬申,与齐侯兵合靡笄下。癸酉,陈于鞍。逄丑父为齐顷公右。顷公曰:“驰之,破晋军会食。”射伤郄克,流血至履。克欲还入壁【壁:营垒。】,其御曰:“我始入,再伤,不敢言疾,恐惧士卒。愿子忍之。”遂复战。战,齐急,丑父恐齐侯得,乃易处,顷公为右,车絓【絓:通“挂”,绊住。】于木而止。晋小将韩厥伏齐侯车前,曰“寡君使臣救鲁、卫”,戏之。丑父使顷公下取饮,因得亡,脱去,入其军。晋郄克欲杀丑父。丑父曰:“代君死而见僇,后人臣无忠其君者矣。”克舍之,丑父遂得亡归齐。于是晋军追齐至马陵。齐侯请以宝器谢,不听;必得笑克者萧桐叔子,令齐东亩。对曰:“叔子,齐君母。齐君母亦犹晋君母,子安置之?且子以义伐而以暴为后,其可乎?”于是乃许,令反鲁、卫之侵地。

十一年,晋初置六卿,赏鞍之功。齐顷公朝晋,欲尊王晋景公,晋景公不敢受,乃归。归而顷公弛苑囿,薄赋敛,振孤问疾,虚积聚以救民,民亦大说。厚礼诸侯。竟顷公卒,百姓附,诸侯不犯。

十七年,顷公卒,子灵公环立。

灵公九年,晋栾书弑其君厉公。十年,晋悼公伐齐,齐令公子光质晋。十九年,立子光为太子,高厚傅之,令会诸侯盟于钟离。二十七年,晋使中行献子伐齐。齐师败,灵公走入临菑。晏婴止灵公,灵公弗从。曰:“君亦无勇矣!”晋兵遂围临菑,临菑城守不敢出,晋焚郭中而去。

二十八年,初,灵公取鲁女,生子光,以为太子。仲姬,戎姬。戎姬嬖,仲姬生子牙,属之戎姬。戎姬请以为太子,公许之。仲姬曰:“不可。光之立,列于诸侯矣,今无故废之,君必悔之。”公曰:“在我耳。”遂东太子光,使高厚傅牙为太子。灵公疾,崔杼迎故太子光而立之,是为庄公。庄公杀戎姬。五月壬辰,灵公卒,庄公即位,执太子牙于句窦之丘,杀之。八月,崔杼杀高厚。晋闻齐乱,伐齐,至高唐。

庄公三年,晋大夫栾盈奔齐,庄公厚客待之。晏婴、田文子谏,公弗听。四年,齐庄公使栾盈间入晋曲沃为内应,以兵随之,上太行,入孟门。栾盈败,齐兵还,取朝歌。

六年,初,棠公妻好,棠公死,崔杼取之。庄公通之,数如崔氏,以崔杼之冠赐人。待者曰:“不可。”崔杼怒,因其伐晋,欲与晋合谋袭齐而不得间。庄公尝笞宦者贾举,贾举复侍,为崔杼间公以报怨。五月,莒子【莒子:莒国的国君。】朝齐,齐以甲戌飨之。崔杼称病不视事。乙亥,公问崔杼病,遂从崔杼妻。崔杼妻入室,与崔杼自闭户不出,公拥柱而歌。宦者贾举遮公从官而入,闭门,崔杼之徒持兵从中起。公登台而请解,不许;请盟,不许;请自杀于庙,不许。皆曰:“君之臣杼疾病,不能听命。近于公宫。陪臣争趣【趣:通“趋”。】有淫者,不知二命。”公逾墙,射中公股,公反坠,遂弑之。晏婴立崔杼门外,曰:“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门开而入,枕公尸而哭,三踊而出。人谓崔杼:“必杀之。”崔杼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丁丑,崔杼立庄公异母弟杵臼,是为景公。景公母,鲁叔孙宣伯女也。景公立,以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二相恐乱起,乃与国人盟曰:“不与崔庆者死!”晏子仰天曰:“婴所不获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从!”不肯盟。庆封欲杀晏子,崔杼曰:“忠臣也,舍之。”齐太史书曰:“崔杼弑庄公。”崔杼杀之。其弟复书,崔杼复杀之。少弟复书,崔杼乃舍之。

景公元年,初,崔杼生子成及强,其母死,取东郭女,生明。东郭女使其前夫子无咎与其弟偃相崔氏。成有罪,二相急治之,立明为太子。成请老于崔,崔杼许之,二相弗听,曰:“崔,宗邑,不可。”成、强怒,告庆封。庆封与崔杼有郄,欲其败也。成、强杀无咎、偃于崔杼家,家皆奔亡。崔杼怒,无人,使一宦者御,见庆封。庆封曰:“请为子诛之。”使崔杼仇卢蒲嫳攻崔氏,杀成、强,尽灭崔氏,崔杼妇自杀。崔杼毋归,亦自杀。庆封为相国,专权。

三年十月,庆封出猎。初,庆封已杀崔杼,益骄,嗜酒好猎,不听政令。庆舍【庆舍:庆封之子。】用政,已有内郄。田文子谓桓子曰:“乱将作。”田、鲍、高、栾氏相与谋庆氏。庆舍发甲围庆封宫,四家徒共击破之。庆封还,不得入,奔鲁。齐人让鲁,封奔吴。吴与之朱方,聚其族而居之,富于在齐。其秋,齐人徙葬庄公,僇崔杼尸于市以说众。

九年,景公使晏婴之晋,与叔向私语曰:“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大德,以公权私,有德于民,民爱之。”十二年,景公如晋,见平公,欲与伐燕。十八年,公复如晋,见昭公。二十六年,猎鲁郊,因入鲁,与晏婴俱问鲁礼。三十一年,鲁昭公辟季氏难,奔齐。齐欲以千社封之,子家【子家:姬姓,东门氏,名归父,字子家,鲁庄公玄孙,又称公孙归父。】止昭公,昭公乃请齐伐鲁,取郓以居昭公。

三十二年,彗星见。景公坐柏寝,叹曰:“堂堂!谁有此乎?”群臣皆泣,晏子笑,公怒。晏子曰:“臣笑群臣谀甚。”景公曰:“彗星出东北,当齐分野,寡人以为忧。”晏子曰:“君高台深池,赋敛如弗得,刑罚恐弗胜,茀星将出,彗星何惧乎?”公曰:“可禳否?”晏子曰:“使神可祝而来,亦可禳而去也。百姓苦怨以万数,而君令一人禳之,安能胜众口乎?”是时景公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厚赋重刑,故晏子以此谏之。

四十二年,吴王阖闾伐楚,入郢。

四十七年,鲁阳虎【阳虎:字货,鲁国季孙氏的家臣。】攻其君,不胜,奔齐,请齐伐鲁。鲍子谏景公,乃囚阳虎。阳虎得亡,奔晋。

四十八年,与鲁定公好会夹谷。犁锄曰:“孔丘知礼而怯,请令莱人为乐,因执鲁君,可得志。”景公害孔丘相鲁,惧其霸,故从犁锄之计。方会,进莱乐,孔子历阶上,使有司执莱人斩之,以礼让景公。景公惭,乃归鲁侵地以谢,而罢去。是岁,晏婴卒。

五十五年,范、中行反其君于晋,晋攻之急,来请粟。田乞【田乞:妫姓,田氏,名乞,田桓子田无宇之子,齐国权臣。】欲为乱,树党于逆臣,说景公曰:“范、中行数有德于齐,不可不救。”乃使乞救而输之粟。

五十八年夏,景公夫人燕姬适子死。景公宠妾芮姬生子荼,荼少,其母贱,无行,诸大夫恐其为嗣,乃言愿择诸子长贤者为太子。景公老,恶言嗣事,又爱荼母,欲立之,惮发之口,乃谓诸大夫曰:“为乐耳,国何患无君乎?”秋,景公病,命国惠子、高昭子立少子荼为太子,逐群公子,迁之莱。景公卒,太子荼立,是为晏孺子。冬,未葬,而群公子畏诛,皆出亡。荼诸异母兄公子寿、驹、黔奔卫,公子驵、阳生奔鲁。莱人歌之曰:“景公死乎弗与埋,三军事乎弗与谋,师乎师乎,胡党之乎?”

晏孺子元年春,田乞伪事高、国者,每朝,乞骖乘,言曰:“子得君,大夫皆自危,欲谋作乱。”又谓诸大夫曰:“高昭子可畏,及未发,先之。”大夫从之。六月,田乞、鲍牧乃与大夫以兵入公宫,攻高昭子。昭子闻之,与国惠子救公。公师败,田乞之徒追之,国惠子奔莒,遂反杀高昭子。晏圉奔鲁。八月,齐秉意兹。田乞败二相,乃使人之鲁召公子阳生。阳生至齐,私匿田乞家。十月戊子,田乞请诸大夫曰:“常之母有鱼菽之祭,幸来会饮。”会饮,田乞盛阳生橐中,置坐中央,发橐出阳生,曰:“此乃齐君矣!”大夫皆伏谒。将与大夫盟而立之,鲍牧醉,乞诬【诬:欺骗。】大夫曰:“吾与鲍牧谋共立阳生。”鲍牧怒曰:“子忘景公之命乎?”诸大夫相视欲悔,阳生前,顿首曰:“可则立之,否则已。”鲍牧恐祸起,乃复曰:“皆景公子也,何为不可!”乃与盟,立阳生,是为悼公。悼公入宫,使人迁晏孺子于骀,杀之幕下,而逐孺子母芮子。芮子故贱而孺子少,故无权,国人轻之。

悼公元年,齐伐鲁,取讙、阐。初,阳生亡在鲁,季康子以其妹妻之。及归即位,使迎之。季姬与季鲂侯通,言其情,鲁弗敢与,故齐伐鲁,竟迎季姬。季姬嬖,齐复归鲁侵地。

鲍子与悼公有郄,不善。四年,吴、鲁伐齐南方。鲍子弑悼公,赴于吴。吴王夫差哭于军门外三日,将从海入讨齐。齐人败之,吴师乃去。晋赵鞅伐齐,至赖而去。齐人共立悼公子壬,是为简公。

简公四年春,初,简公与父阳生俱在鲁也,监止有宠焉。及即位,使为政。田成子惮之,骤顾于朝。御鞅言简公曰:“田、监不可并也,君其择焉。”弗听。子我夕,田逆杀人,逢之,遂捕以入。田氏方睦,使囚病而遗守囚者酒,醉而杀守者,得亡。子我盟诸田于陈宗【陈宗:即田氏宗庙。】。初,田豹欲为子我臣,使公孙言豹,豹有丧而止。后卒以为臣,幸于子我。子我谓曰:“吾尽逐田氏而立女,可乎?”对曰:“我远田氏矣。且其违者不过数人,何尽逐焉!”遂告田氏。子行曰:“彼得君,弗先,必祸子。”子行舍于公宫。

夏五月壬申,成子兄弟四乘如公。子我在幄,出迎之,遂入,闭门。宦者御之,子行杀宦者。公与妇人饮酒于檀台,成子迁诸寝。公执戈将击之,太史子余曰:“非不利也,将除害也。”成子出舍于库,闻公犹怒,将出,曰:“何所无君!”子行拔剑曰:“需【需:迟疑。】,事之贼也。谁非田宗?所不杀子者有如田宗。”乃止。子我归,属徒攻闱与大门,皆弗胜,乃出。田氏追之。丰丘人执子我以告,杀之郭关。成子将杀大陆子方,田逆请而免之。以公命取车于道,出雍门【雍门:临淄城城门。】。田豹与之车,弗受,曰:“逆为余请,豹与余车,余有私焉。事子我而有私于其雠,何以见鲁、卫之士?”

庚辰,田常执简公于俆州。公曰:“余蚤从御鞅言,不及此。”甲午,田常弑简公于俆州。田常乃立简公弟骜,是为平公。平公即位,田常相之,专齐之政,割齐安平以东为田氏封邑。

平公八年,越灭吴。二十五年卒,子宣公积立。

宣公五十一年卒,子康公贷立。田会反廪丘。

康公二年,韩、魏、赵始列为诸侯。十九年,田常曾孙田和始为诸侯,迁康公海滨。

二十六年,康公卒,吕氏遂绝其祀。田氏卒有齐国,为齐威王,强于天下。

太史公曰:吾适齐,自泰山属【属:延伸。】之琅邪,北被【被:到达。】于海,膏壤二千里,其民阔达多匿知,其天性也。以太公之圣,建国本,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

齐太公世家 白话文翻译

所属分类:齐太公世家

太公望吕尚是东海边上的人。他的先祖曾经是“四岳”之一,辅佐大禹治水,立下很大的功劳。虞舜、夏禹的时候被封在吕,还有的被封在申,姜姓。夏、商的时候,申、吕这两个地方有的被封给旁支的子孙,有的则成为平民,吕尚是他们的后代。姜尚本来姓姜,用他的封邑做姓氏,所以被称为吕尚。

吕尚曾经非常穷困,到了年老的时候,通过钓鱼求见周西伯侯昌。西伯当时准备外出打猎,临行前占卜,占卜的结果说:“所得到的不是龙不是螭,不是虎也不是熊,而是能够成就霸业的辅佐者。”于是西伯侯便外出打猎,果然在渭水北岸遇到了太公,和他交谈后非常高兴,说道:“早就听我国先君太公说'会有圣人到周国来,周国会得以兴盛’。您就是这个人吧?我们的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啦。”所以便称吕尚为“太公望”,和他一起乘车回去,尊为军师。

还有人说:太公博学多闻,曾经辅佐商纣王。因为纣王暴虐无道,太公就离开了。他到各国游说诸侯,但是一直没有遇到赏识他的人,最后向西归附周西伯侯。还有人说,吕尚是一个德才兼备却隐居而不仕的人,隐居在海边。周西伯侯被纣王囚禁在羑里,散宜生和闳夭原来就知道吕尚这个人,于是便请他出山。吕尚也这样说:“我听说西伯贤德,又尊重奉养老年人,何不到他那里去呢?”于是三人便替西伯搜罗美女和稀奇的宝物献给纣王,从而赎回西伯。西伯这才得以被释放,回到自己的国家。关于吕尚是如何归周的虽然有不一样的说法,然而核心都是说他成为了周文王、武王的师辅之臣。

周西伯昌从羑里脱身回国以后,与吕尚暗中谋划施行德政,以推翻商朝的统治,其中很多是用兵的权谋和奇计,所以后世之人论及用兵之道以及周暗中施用的权谋,都推崇太公是其中主要的策划者。周西伯侯昌执政公平,到他裁决了虞、芮两国的争端,诗人称西伯是承受天命的文王。文王征讨崇国、密须、犬夷,大规模地建设丰邑。当时的天下分成三部份,其中两部分都归为周国所有,这其中太公的谋略占了大部分。

文王去世后,武王继位。九年,武王要继续文王的事业,准备东征,以观察诸侯是否前来会合。军队临出发时,被尊为“师尚父”的吕尚左手拿着装饰着黄金的大斧,右手握着装饰着白牦牛尾的军旗誓师,他说道:“苍兕啊苍兕,集合你的民众,聚合船只,迟到者斩!”于是大军到了盟津,事先没有约定就主动前来的诸侯有八百家之多。诸侯都这样说:“可以征讨纣王了。”武王说道:“还不可以。”武王又率领军队回国,和太公一起写了《太誓》。

过了两年,纣王杀死王子比干,囚禁了箕子。武王准备征讨纣王,用龟甲占卜,卦象不吉利,这时又突然风雨大作。大臣们都很惊惧,只有太公坚决劝说武王就此出兵,武王于是率军出征。十一年正月甲子日,武王在牧野誓师,讨伐商纣。商纣的军队战败。纣王逃回朝歌,登上鹿台,于是追兵杀了纣王。第二天,武王立于社坛前,大臣们手捧净水,卫康叔封铺好彩席,师尚父吕尚牵来祭祀的牲畜,史佚宣读祭神的策书祝文,敬告神明声讨纣王的罪行。散发了纣王放在鹿台的钱财,打开钜桥的粮仓,以赈济贫穷的百姓。又封高比干的坟墓,释放被囚禁的箕子。将九只宝鼎迁到周,修明周朝的政事,和天下的人民一起开创新的时代。在这些举措中,出自师尚父的谋略占多数。

这时武王已经平定商纣,称王于天下,便将师尚父封在了齐国的营丘。师尚父东行前往自己的封国,时住时行,前进得很慢。客舍的人对他说:“我听说时机很难得到却容易失去。客人您睡得非常安稳,实在不像是一个要去就任封国的人。”太公听后,穿上衣服连夜而行,天亮就到了自己的封国。莱侯前来攻打,和太公争夺营丘。营丘在莱国的边境。莱人是夷族,趁着纣王无道而周朝刚刚平定天下,还没有安抚边远地区的时机,和太公争夺这片土地。

太公到了自己的封国以后,修明政治,顺应风俗,简化礼仪,开放商工各业,发展渔业盐业的优势,所以很多百姓都归附齐国,齐国也成为了大国。到了周成王幼年即位之时,管叔、蔡叔作乱,淮夷也背叛了周朝,朝廷就派召康公授命太公说道:“东边到大海,西边到黄河,南边到穆陵,北边到无棣,这里的各等诸侯、各地长官,如有作乱,你都可以征讨。”齐国因此有征伐之权,成为大国,定都在营丘。

太公去世时大约已有一百多岁,他的儿子丁公吕伋继位。丁公去世,他的儿子乙公得继位。乙公去世,他的儿子癸公慈母继位。癸公去世,他的儿子哀公不辰继位。

哀公在位时,纪侯在周王面前诽谤他,周王将哀公用大鼎烹死,立哀公的异母弟静为国君,就是胡公。后来胡公将都城迁到薄姑,这是周夷王时候的事。

哀公同母的小弟弟姜山很怨恨胡公,便和同党率领营丘人偷袭并杀死胡公后自立,他就是献公。献公元年,将胡公的儿子全部驱逐,又趁机从薄姑将都城迁走,迁到临淄。

九年,献公去世,他的儿子武公寿继位。武公九年,周厉王出逃,住在彘地。十年(前841年),周王室发生叛乱,大臣们代行政事,号称“共和”。二十四年(前827年),周宣王继位。

二十六年(前825年),武公去世,他的儿子厉公无忌继位。厉公残忍暴虐,原来的胡公之子重返齐国,齐国人想拥立他为君,便和他一起进攻并杀掉厉公。胡公的儿子也战死了。齐国人便拥立厉公的儿子赤为国君,就是文公,他诛杀了参与攻杀厉公的七十个人。

文公在位十二年后去世,他的儿子成公脱继位。成公在位九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庄公购继位。

庄公二十四年(前771年),犬戎杀死了周幽王,周王室将都城东迁到雒邑。秦国这时开始位列诸侯。五十六年(前739年),晋国人杀了他们的国君昭侯。

六十四年(前731年),庄公去世,他的儿子厘公禄甫继位。

厘公九年(前722年),鲁隐公即位。十九年(前712年),鲁桓公杀死他的哥哥隐公后自立为君。

二十五年(前706年),北戎攻打齐国。郑侯派太子忽前来救援,齐侯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太子忽说道:“郑国小齐国大,我配不上您的女儿。”于是谢绝了。

三十二年(前699年),厘公的同母弟夷仲年去世,他的儿子名叫公孙无知,厘公非常喜欢他,让他在俸禄、器物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待遇和太子一样。

三十三年(前698年),厘公去世,太子诸儿继位,就是襄公。

襄公元年(前697年),襄公起初做太子时曾与无知争斗,等到襄公即位后,便降低了无知的待遇,无知十分怨恨。

四年(前694年),鲁桓公和夫人来到齐国。齐襄公从前曾与鲁夫人私通。鲁夫人是襄公的妹妹,在厘公的时候嫁给了鲁桓公为妻,等到鲁桓公来到齐国,襄公又和她勾搭成奸。鲁桓公知道这件事以后,对夫人十分愤怒,夫人将此事告诉了齐襄公。齐襄公就和鲁桓公喝酒,将他灌醉,命大力士彭生将他抱上他的车,将其杀死,桓公下车时就已经死了。鲁国人为了这件事向齐国发难,齐襄公就杀死彭生向鲁国谢罪。

八年(前690年),齐国讨伐纪国,纪国被齐国吞并。

十二年(前686年),早先齐襄公派连称、管至父驻守在葵丘,瓜熟的时候前去,第二年瓜熟的时候派人接替他们。连称、管至父两个人到那里驻守了一年,第二年瓜熟时期已过,襄公却并没有派人替换他们。有人在襄公面前请求派人替换他们,襄公没有同意。因此这两个人很生气,便和公孙无知勾结叛乱。连称有一个堂妹在襄公的宫中不受宠爱,连称就让她暗中监视襄公的行动,说“事成之后,让你做公孙无知的夫人”。冬季十二月,襄公去姑棼游玩,于是到沛丘打猎。他看见一只野猪,随从的人说道“彭生”。襄公很生气,用箭射它,那只野猪便像人一样站立并啼哭。襄公非常恐惧,从车上摔了下来,跌伤了脚,丢了鞋子。襄公返回后将伺候他穿鞋的人名叫茀的打了三百鞭。茀出宫离去。而无知、连称、管至父等人听说襄公受伤了,就率领部众攻打襄公的宫殿。正好遇到伺候襄公穿鞋的侍者茀,茀说道:“先不要进去惊动宫里的人,惊动了就不容易进去了。”无知并不相信,茀让他看自己身上的鞭伤,无知这才相信。他们便在宫外等候,让茀先进去。茀先进了宫,将襄公藏在了门后面。过了很长时间,无知等人有些害怕,便闯入宫中。茀反而和宫中卫士还有襄公宠幸的大臣一起攻打无知等人,没有获胜,全部被杀死。无知闯入宫中,四处寻找襄公却没有找到。这时有人发现门下面露出的人脚,推开门一看,果然是襄公,就将他杀了,无知便自立为齐君。

桓公元年(前685年)春季,齐君无知来到雍林游玩。雍林人曾对无知心怀怨恨,等到他来雍林游玩,便袭杀了他,随后对齐国的大夫们说:“无知杀害襄公自立,我等已经将其处死了。希望大夫们在公子中重新拥立应当继位的人,我们一定会听从他的命令。”

当初,齐襄公灌醉并杀害了鲁桓公,和鲁桓公的夫人通奸,数次杀罚不当,沉溺于女色,又多次欺辱大臣,他的几个弟弟唯恐祸及自身,因此襄公的二弟公子纠逃奔鲁国。他的母亲是鲁国国君的女儿,管仲和召忽辅佐他。襄公的三弟公子小白逃奔莒国,鲍叔牙辅佐他。小白的母亲是卫国国君的女儿,深受齐厘公的宠爱。小白自幼就和大夫高傒友善。等到雍林人将公孙无知杀死以后,大臣们商议另立新君之时,高氏、国氏两家大族率先暗中召唤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回国继位。而鲁国听说无知死了,也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国继位,同时又命管仲单独率领一队士兵堵在莒国回齐国的大路上,管仲一箭射中了小白腰部的衣带钩。小白趁机装死,管仲误以为小白已死,便派人迅速向鲁国报告了这个消息。于是鲁国送公子纠的队伍走得更慢了,走了六天才到达齐国,这时才发现公子小白早已回了齐国,被高傒拥立为君,就是桓公。

当时桓公被射中带钩,装死骗过了管仲,随后便藏在辒车中疾驰回国,又有高氏、国氏作为内应,因此得以抢先一步回到齐都被立为君,随后他发兵抵御鲁军。秋季,齐军和鲁军在干时大战,鲁军大败而逃,齐军掩杀,截断鲁军归路。齐桓公给鲁庄公写信说道:“公子纠是我的兄弟,我不忍心杀他,请鲁国自行将他杀死。召忽和管仲是我的仇人,请把他们交给我,我要将他们剁成肉酱才解恨。否则我将包围鲁国。”鲁国人非常害怕,就在笙渎杀掉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甘愿被囚禁起来。桓公刚即位便出兵进攻鲁国,就是想杀死管仲。鲍叔牙却劝他道:“我幸运地跟随您,您终于登上了国君之位。您的地位尊贵,我已经无法再让您提高。您将要治理齐国,那么有高傒和我两个人就可以了。如果您还想称霸天下,那就非得有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在的国家会强大,不可失去这样的人才啊。”于是桓公听从了鲍叔牙的建议,所以他才故意说将管仲要回来杀掉,其实是想要任用他。管仲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才请求将自己遣送回国。鲍叔牙出迎接收了管仲,一到堂阜邑就将他的镣铐全都卸了下来,在他沐浴祭祀以后,又带他去见了桓公。桓公对其厚礼相待,任命他为大夫,主掌齐国的政务。

桓公得到了管仲,和鲍叔牙、隰朋、高傒等人一起整顿齐国的政事,推行以五家为基层单位的兵役制度,确立铸造货币、发展捕鱼煮盐等业的税收制度,用得来的钱赈济贫困的人,优待贤能的人,齐国的百姓都很高兴。

桓公二年(前684年),齐国征讨并灭掉了郯国,郯国的国君逃奔莒国。早年桓公逃亡的时候,曾经到过郯国,郯国的国君对桓公无礼,因此讨伐它。

五年(前681年),齐国讨伐鲁国,鲁国的军队战败。鲁庄公请求献出遂邑讲和,桓公答应了,与鲁庄公在柯地会盟。当鲁庄公将要和齐桓公订立盟约时,曹沫手持匕首在祭坛上挟持了齐桓公,喝道:“归还侵占鲁国的土地!”齐桓公只好答应。曹沫便放下匕首,退回到原来北面的臣子位置上。桓公又后悔了,想不归还鲁国的土地并杀死曹沫。管仲说道:“被劫持时已经答应退回,又反悔失信并杀人,贪求一时小的痛快,而失信于诸侯,就会失去天下的支持,这样做不行。”于是就把曹沫三次战败所丢失的土地全都还给了鲁国。诸侯听说了这件事,都相信齐国而想要归附。七年(前679年),各国诸侯与桓公在甄地会盟,桓公从此开始称霸。

十四年(前672年),陈厉公的儿子田完,号敬仲,前来投奔齐国。齐桓公打算让他做卿,但是他推辞了,于是让他担任主管百工的工正。田完就是田成子常的祖先。

二十三年(前663年),山戎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告急。齐桓公援救燕国,便出兵讨伐山戎,一直打到孤竹才班师回国。燕庄公于是将桓公一直送到齐国境内。桓公说道:“除了天子,诸侯送行不可走出国境,我不能对燕国失礼。”于是就地挖沟为界,将燕君走到的地方都划给了燕国,他让燕君重修召公的德政,向周王室进贡,就像当年周成王、康王的时候一样。诸侯听说了这件事,都表示服从齐国。

二十七年(前659年),鲁愍公的母亲名为哀姜,是齐桓公的妹妹。哀姜和鲁国公子庆父私通,庆父杀死愍公,哀姜想让庆父继位,但是鲁国人却另立了厘公。桓公召回哀姜,将她杀掉。

二十八年(前658年),卫文公遭到狄人的侵扰,向齐国告急。齐国率领诸侯在楚丘修筑城池,扶立卫君。

二十九年(前657年),桓公和夫人蔡姬乘船嬉戏。蔡姬很熟悉水性,所以故意摇晃游船,桓公很害怕,连忙制止她,但是蔡氏却不停止,桓公从船中出来,非常生气,将蔡姬送回了蔡国,但是没有断绝婚姻关系。蔡国的国君也很生气,就将女儿蔡姬嫁给了别人。桓公听说以后勃然大怒,出兵前往讨伐。

三十年(前656年)春季,齐桓公率领诸侯征讨蔡国,蔡国被击溃。于是桓公又向南征讨楚国。楚成王领兵迎敌,问道:“为什么侵入我国国土?”管仲答道:“从前召康公曾授命我先君太公说:'各等诸侯,各地官员,你都有权征讨,以此辅佐周王室。’赐给我们先君势力范围东到海滨,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楚国应该进贡的包茅没有进献,导致天子的祭祀不得完备,因此前来问责。从前周昭王南征没有回去,因此前来问罪。”楚王说道:“包茅没有进贡,确有其事,这是我的罪过,我以后再也不敢不供应了!至于周昭王南巡而没有回去,您应当到汉水边去问罪。”齐军继续行进到陉地驻扎。夏季,楚王派大将屈完率军抵抗齐军,齐军后退到召陵驻扎。桓公会见屈完,向他炫耀齐军的强大。屈完说道:“您以道德服人是可以的;否则,楚国就要以方城为城墙,以长江、汉江为护城河,您如何能攻进来呢?”桓公这才和屈完订立盟约,然后便领兵撤退了。经过陈国时,陈国的大夫袁涛涂欺骗齐军,让齐军绕道从不经过陈国但是很难行的东路走,被齐桓公察觉。秋季,齐国征讨陈国。这一年,晋献公杀了太子申生。

三十五年(前651年)夏季,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周襄王派宰孔赐给齐桓公祭过文王武王的祭肉、朱红色的弓箭、大车,命令桓公在接受赏赐时不必行跪拜大礼。桓公想要接受,管仲说“不可以”,于是齐桓公便按照礼数下拜接受天子的赏赐。秋季,齐桓公又在葵丘与诸侯会盟,这时的他愈发带有骄傲的神色。周王室派出宰孔参加了盟会。诸侯中也渐渐有人反叛。晋侯生病所以出发迟了,在路上他遇到了宰孔。宰孔对他说道:“齐侯非常骄傲,你不要去了。”晋侯听从了他的话。这一年,晋献公去世,大夫里克杀死傒齐、卓子,秦穆公因为他的夫人是晋公子夷吾的姐姐,将公子夷吾送回晋国,拥立为国君。桓公于是征讨晋国的叛乱,兵至高梁,派隰朋立夷吾为晋君后返回。

这时周王室衰微,只有齐国、楚国、秦国、晋国比较强大。晋国晋献公刚参加完盟会不久就去世了,国内政局混乱。秦穆公地处偏远,不参加中原各国的会盟。楚成王刚刚占据了荆蛮一带,以夷狄之邦自居。只有齐国召集主持中原各国的会盟,而桓公也确实能够宣扬德行,所以其他诸侯也都服从于齐国,来参加会盟。于是齐桓公宣称:“我向南征讨至召陵,了望熊山;向北讨伐山戎、离枝、孤竹;向西征伐大夏,远涉流沙;裹了马脚,挂牢战车,登上太行山,直至卑耳山才返回。诸侯没有违背我的。我召集军事盟会有三次,主持和平盟会有六次,会合诸侯九次,安定周王室一次。从前夏、商、周三代承受天命之时,和我现在又有什么区别?我想去泰山祭天,到梁父山祭地。”管仲坚持劝阻,桓公并不听从;管仲又劝桓公说等得到了远方的奇珍异宝后才可以到泰山封禅祭祀,桓公这才作罢。

三十八年(前648年),周襄王的弟弟带勾结戎人、翟人一起进攻周王室,齐国派管仲为周王室和戎人讲和。周襄王想以上卿的礼遇对待管仲,管仲叩头说:“我只是诸侯的臣子,怎么敢如此!”他再三谦让,才接受了以下卿的礼仪朝见周襄王。三十九年(前645年),周襄王的弟弟带前来投奔齐国。齐桓公派仲孙去向周王求情,为带请罪。襄王十分生气,拒绝答应。

四十一年(前645年),秦穆公俘虏了晋惠公,不久又放他回国。这一年,管仲、隰朋都去世了。管仲病重之时,桓公问他道:“众臣中有谁可以为相?”管仲说道:“最了解臣下的莫过于君主。”桓公说:“易牙怎么样?”管仲答道:“他杀掉自己的儿子迎合国君,不近人情,不可亲信。”桓公又问:“开方怎么样?”管仲答道:“他背叛自己的亲人以迎合君主,不近人情,难以亲信。”桓公说:“竖刁怎么样?”管仲答道:“他自行阉割以迎合君主,不近人情,难以亲信。”管仲死后,桓公却没有听从管仲的劝告,最终还是宠信了这三个人,这三个人专揽齐国的大权。

四十二年(前644年),戎人进攻周王室,周王派人向齐国告急。齐国命令诸侯各自出兵拱卫周王室。这一年,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到了齐国,齐桓公将齐国宗室的女儿嫁给他为妻。

四十三年(前643年),齐桓公原先有三位夫人,分别是王姬、徐姬、蔡姬,她们都没有生下儿子。桓公好女色,有很多宠爱的姬妾,侧室有六位,分别是长卫姬,她生了无诡;少卫姬,她生了惠公元;郑姬,她生了孝公昭;葛嬴,她生了昭公潘;密姬,她生了懿公商人;宋华子,她生了公子雍。桓公和管仲将孝公托付给宋襄公,立他为太子。雍巫受到卫共姬的宠幸,又通过宦官竖刁向桓公奉上厚礼,也受到桓公的宠幸,桓公许诺立无诡为太子。管仲去世以后,五位公子都谋求被立为太子。这年冬季乙亥日,齐桓公去世。易牙入宫,和竖刁一起勾结宫中的宠臣,杀害了很多反对他们的大臣,拥立公子无诡为君。太子昭逃奔宋国。

齐桓公病重的时候,五位公子各自拉帮结派,争相成为太子。等到桓公去世,便相互攻击,所以宫中空空荡荡,没有人敢为齐桓公装殓入棺。桓公的尸体停在床上一直有六十七天,尸体上生的蛆虫都爬到了门外。十二月乙亥日,无诡继位,这才将棺材运到宫中,发出讣告。辛巳日夜晚,才举行了入殓和出殡的丧礼。

桓公有十多个儿子,总计有五人做过国君:公子无诡继位后,仅过了三个月就死了,没有谥号;接下来是孝公;再接下来是昭公;随后是懿公;最后是惠公。孝公元年(前642年)三月,宋襄公率领诸侯护送齐国太子昭回国并攻打齐国。齐国人非常害怕,杀了他们的国君无诡。齐国人将要拥立太子昭为君,其余四位公子的党羽攻击太子,太子逃走去了宋国,宋军于是和齐国四公子的军队交战。五月,宋军打败了齐国四公子的军队,拥立太子昭为君,就是齐孝公。宋君是因为桓公和管仲曾经将太子托付给他,所以前来讨伐作乱的四公子。因为政局混乱,所以一直到八月才将齐桓公安葬。

六年(前637年)春季,齐国讨伐宋国,因为宋襄公拒不参加在齐国举行的诸侯会盟。这年夏季,宋襄公去世。七年(前636年),晋文公即位。

十年(前633年),齐孝公去世,孝公的弟弟潘通过卫公子开方杀死孝公的儿子后自立为国君,就是昭公。昭公是齐桓公之子,他的母亲叫葛嬴。

昭公元年(前632年),晋文公在城濮打败了楚国,又在践土和各国诸侯会盟,朝见周天子,周天子让晋文公做了诸侯的霸主。六年(前627年),翟人入侵齐国。晋文公去世。秦军在崤大败。十二年(前621年),秦穆公去世。

十九年(前614年)五月,昭公去世,他的儿子舍继位。舍的母亲不受昭公宠爱,所以齐国人都不怕他。昭公的弟弟商人当年在桓公去世时争夺君位失败,暗中结交贤能的人士,关爱百姓,所以百姓都很喜欢他。等到昭公去世,他的儿子舍继位,势单力薄,商人便在十月的时候率领部众趁齐君舍为昭公扫墓的机会将其杀害,商人自立为国君,就是懿公。懿公是桓公的儿子,他的母亲叫密姬。

懿公四年(前609年)春季,懿公起初做公子时,有一次和丙戎的父亲一起打猎,争夺猎物时没有得胜。等到他继位后,便下令砍断了丙戎父亲的脚,又让丙戎做自己的仆人。庸职的妻子很漂亮,懿公就将她纳入宫中,还让庸职做自己的陪乘。五月,懿公去申池游玩,丙戎和庸职两人一起洗澡时互相开玩笑。庸职喊道:“断脚人的儿子!”丙戎回应:“妻子被夺走的丈夫!”两人都因对方的话感到耻辱,于是都怨恨懿公。于是他们便怂恿懿公到竹林中去游玩,趁机在车上杀死懿公,将尸体丢在竹林中逃走。

懿公即位后,为人骄横,所以百姓都不归附他。齐国人废黜了他的儿子,从卫国迎回公子元,拥立为国君,就是惠公。惠公是桓公的儿子,他的母亲是卫国的女子,叫少卫姬,他为了躲避齐国的内乱,一直住在卫国。

惠公二年(前607年),长翟人进犯,大夫王子城父杀了他们的头领荣如,将其埋在了北门附近。这一年,晋国的赵穿杀死他的国君晋灵公。

十年(前599年),惠公去世,他的儿子顷公无野继位。起初,崔杼受到惠公的宠爱,惠公去世以后,高氏、国氏担心被他胁迫,就赶走了他,崔杼逃奔卫国。

顷公元年(前598年),楚庄王强大起来,讨伐陈国;二年(前597年),楚国包围了郑国,郑伯投降,不久又让郑伯复国。

六年(前593年)春季,晋国派郄克出使齐国,齐侯让母亲在帷帐中偷看。郄克上殿,母夫人看到他是个驼子,便哈哈大笑。郄克说道:“不报这个仇,我誓不再过黄河!”郄克回国后,请求讨伐齐国,晋君没有同意。齐国的使者到了晋国,却克在河内抓住齐国使者中的四个人,杀死了他们。八年(前591年),晋国讨伐齐国,齐国将公子强送到晋国做了人质,晋军撤兵。十年(前589年)春季,齐国讨伐鲁国、卫国。鲁国、卫国的大夫到晋国求援,都是通过郄克。晋国派郄克为中军主将,率领战车八百辆,命士燮统率上军,栾书统率下军,前去援救鲁国和卫国,攻打齐国。六月壬申日,晋军与齐军在靡笄山下相遇。癸酉日,两军在鞍地列开阵势。逢丑父为齐顷公担任右护卫。顷公说道:“迅速向前冲,打败晋军后会餐。”齐军射伤了郄克,血都流到了他的鞋上。郄克想撤退回到营垒中,为他驾车的人说:“我刚进入阵地,已经负伤两处了,并不敢说自己受伤,因为怕士兵们恐慌。希望您能忍耐一下。”于是郄克又投入了战斗。交战当中齐军形势危急,逄丑父担心齐侯被晋军俘虏,所以就和齐侯换了位置,顷公站在了右边,战车被树木绊住停下。这时晋国的一员小将韩厥匍匐在齐侯车子的前面,对齐侯说“敝国国君派我来救鲁国、卫国”,他这是在讥讽齐侯。逄丑父让顷公下车取水喝,顷公得以逃走脱身,回到齐军阵中。晋国的郄克想杀掉逄丑父。逄丑父说道:“我替国君去死却被杀戮,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有忠于国君的臣子了。”郄克于是放了他,逄丑父这才得以逃回齐国军中。于是晋军追赶齐军到马陵。齐侯请求献上宝器谢罪,晋军不答应,一定要得到嘲笑郄克的萧桐叔子,还要求齐国将田垄和乾道都改成东西向的。齐人回答道:“叔子是齐国国君的母亲。齐君的母亲就如晋君的母亲一样,您得到她打算如何安置?况且您以正义的名义征伐我国,最后却施以暴行,难道可以这样做吗?”晋国这才同意了齐人的要求,让齐国归还侵占的鲁国、卫国的土地。

十一年(前588年),晋国开始设置六卿,奖赏鞍地一战中立功的大臣。齐顷公朝见晋君,想用见王者的礼节晋见晋景公,晋景公不敢接受,于是齐顷公就回国了。回国后,顷公就开放园林,降低赋税,赈济孤寡,慰问病者,拿出国家的积蓄救济百姓,百姓们都非常高兴。他又以厚礼对待诸侯。一直到顷公去世,百姓都很亲附,诸侯也都不来进犯。

十七年(前582年),齐顷公去世,他的儿子灵公环继位。

灵公九年(前573年),晋国的栾书杀了他的国君晋厉公。十年(前572年),晋悼公讨伐齐国,齐侯让公子光到晋国当人质。十九年(前563年),齐侯立公子光为太子,高厚辅佐他,让他到钟离会盟各国诸侯。二十七年(前555年),晋国派中行献子攻打齐国。齐军战败,灵公逃到了临淄。晏婴曾劝阻灵公不可逃走,灵公并未听从。晏婴说道:“您也太没有勇气了!”晋军于是包围了临淄,临淄城的军民坚守城池不敢出战,晋军焚毁外城后撤兵而去。

二十八年(前554年),起初,灵公娶了鲁国的女子,生下了公子光,又立他为太子。灵公身边还有仲姬和戎姬。戎姬很得灵公宠爱,仲姬生下了公子牙,并将他托付给戎姬。戎姬向灵公请求将公子牙立为太子,灵公答应了。仲姬却说:“不行。公子光已经被立为太子,他还参加了诸侯会盟,如今无故废掉他,将来您一定会后悔。”灵公说:“我做决定。”于是将太子光流放到齐国东部,让高厚辅佐公子牙,立他为太子。灵公病重,崔杼迎回原来的太子光,拥立他为国君,就是庄公。庄公杀了戎姬。五月壬辰日,灵公去世,庄公继位,在句窦丘抓获了太子牙,并杀了他。八月,崔杼杀了高厚。晋国听说了齐国的内乱,便趁机出兵征讨,军队一直行进到高唐。

庄公三年(前551年),晋国大夫栾盈逃到了齐国,庄公以隆重的客礼接待了他。晏婴、田文子极力劝阻,庄公并未听从。四年(前550年),齐庄公让栾盈潜入晋国曲沃作为内应,又派军队跟随,登上太行山,进入孟门关。栾盈事败,齐军撤还,夺取了晋国的朝歌。

六年(前548年),起初,棠公的妻子很漂亮,棠公去世以后,崔杼就娶她为妻。庄公跟她私通,多次去崔家,还将崔杼的帽子赐给别人。侍者说:“不可以这样。”崔杼十分愤怒,想趁着庄公攻打晋国的机会,与晋国合谋袭击齐国,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庄公曾经鞭打过宦官贾举,贾举还在服侍他,替崔杼暗中窥探庄公的行动,从而进行报复。五月,莒子朝见齐君,齐庄公在甲戌日设宴款待他。崔杼以患病为由不理政事。乙亥日,庄公来探望崔杼的病情,便追逐崔杼的妻子。崔杼的妻子走进内室,和崔杼一起闭门不出,庄公便靠着庭柱唱起歌来。宦官贾举拦住庄公的随从,自己走了进来,关闭大门,崔杼的党羽手持兵器从里面冲了出来。庄公登上高台请求和解,被拒绝;请求盟誓订约,也被拒绝;请求到祖庙中自杀,仍然被拒绝。他们都说:“您的臣子崔杼病重,无法亲自来听候您的命令。这里离公宫很近。我们这些陪臣只知道奋勇捉拿淫色之徒,不会听从崔杼以外其他人的命令。”庄公翻墙逃跑,追赶的人用弓箭射中了庄公的大腿,庄公翻身跌落,众人于是杀了他。晏婴站在崔杼家大门外,说道:“君主为国家而死,臣子便随他而死;为国家而逃亡,臣子便随他一起逃亡。如果君主为了自己而死或者逃亡,那么除了他的亲信,其他人何必陪着呢!”大门打开,晏婴走了进去,头枕庄公尸体放声痛哭,向上跳三次以示哀痛,然后便走了出去。有人对崔杼说:“一定要杀了他。”崔杼说:“他是众望所归的人,放了他可以赢得民心。”

丁丑日,崔杼拥立庄公的异母弟杵臼为国君,就是景公。景公的母亲是鲁国叔孙宣伯的女儿。景公继位后,任命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这两位宰相担心国内发生动乱,就和国都的人盟誓说:“不和崔杼、庆封合作的人处死!”晏子仰面向天说道:“我晏婴只依从那些忠于君主、利于国家的人!”他便不肯盟誓。庆封想杀死晏子,崔杼说道:“他是忠臣啊,放了他吧。”齐国太史写道:“崔杼杀死庄公。”崔杼将他杀掉。太史的弟弟还是这样写,崔杼又将他的弟弟杀掉。太史的小弟弟还是这样写,崔杼才放过他。

景公元年(前547年),起初,崔杼生了儿子崔成和崔强,他们的母亲去世以后,崔杼娶了东郭家的女儿,又生下了崔明。东郭家之女让她和前夫的儿子棠无咎和她的弟弟东郭偃辅佐崔杼。崔成犯了罪,无咎和东郭偃对他严加惩治,又立崔明为太子。崔成请求让他终老于崔邑,崔杼同意了,但是那两位辅佐的人却不答应,他们说道:“崔邑,是宗庙所在之地,此事不可。”崔成、崔强十分愤怒,将这件事告诉了庆封。庆封与崔杼本来就有矛盾,希望崔家衰败。崔成、崔强在崔杼家杀了无咎和东郭偃,家中的人四散奔逃。崔杼大怒,但是身边却没有人,便派一个宦官驾车去见庆封。庆封说道:“请让我为你杀了他们。”于是庆封便派崔杼的仇人卢蒲嫳攻打崔家,杀死崔成和崔强,又将崔家满门杀光,崔杼的妻子自杀。崔杼无家可归,也自杀了。庆封成为相国,独揽齐国大权。

三年(前545年)十月,庆封外出打猎。起初,庆封杀死崔杼后变得更加骄横,喜欢喝酒,爱好打猎,不理政务。他的儿子庆舍掌握政权,不久他们父子之间便产生了矛盾。田文子对桓子说道:“内乱将要发生。”田氏、鲍氏、高氏、栾氏一起谋划对付庆氏。庆舍派甲兵包围了庆封的官邸,那四家的部属合力攻破了庆封的家。庆封回来以后进不了家,于是逃奔鲁国。齐国人谴责鲁国,庆封又逃奔吴国。吴国将他封在朱方,聚集他的族人住在那里,比在齐国的时候还富有。这一年秋季,齐国人迁葬庄公,在街头将崔杼戮尸,以博取民众的欢心。

九年(前539年),景公派晏婴前往晋国,晏婴私下对叔向说:“齐国的政权最后将会归于田氏。田氏虽然并没有什么大的功德,但是借公权行私惠,对百姓有恩,百姓拥戴他们。”十二年(前536年),景公前往晋国,会见晋平公,想和晋国一起讨伐燕国。十八年(前530年),景公再次前往晋国,会见了晋昭公。二十六年(前522年),景公在鲁国都城的郊外打猎,并顺路去了鲁都,和晏婴一起询问鲁国的礼制。三十一年(前517年),鲁昭公为躲避季氏的迫害,逃到了齐国。齐景公想将二万五千民户封给他,子家劝鲁昭公推辞,昭公就请求齐国出兵讨伐鲁国,攻取了郓邑给鲁昭公居住。

三十二年(前516年),彗星出现。景公坐在柏寝台上,叹息道:“多么富丽堂皇!它会归谁所有呢?”大臣们都哭了,只有晏婴笑了,景公大怒。晏婴说:“我嘲笑的是大臣们过于阿谀奉承。”景公说:“彗星出现在东北方向,正对应齐国的分野,寡人为此感到忧虑。”晏婴说:“国君修筑高台深池,赋税唯恐收不到手,刑罚唯恐不够严重,连妖星都将出现,彗星又有什么可怕的呢?”景公说:“可以通过祈祷来消除灾害吗?”晏婴说:“如果通过祈祷可以将神灵招来,也就可以通过祈祷让神离开。百姓愁苦怨恨的数以万计,而您让一个人去祈祷消灾,怎么能胜过众人的诅咒呢?”当时景公正喜欢修建宫室,聚养犬马,生活奢侈,重赋税,苛刑罚,因此晏婴用这些话来劝谏他。

四十二年(前506年),吴王阖闾讨伐楚国,攻入楚国国都郢。四十七年(前501年),鲁国的阳虎攻打他的国君,没能取胜,逃奔齐国,请求齐国攻打鲁国。鲍子劝谏景公不可,于是囚禁了阳虎。阳虎找到机会逃走,投奔了晋国。

四十八年(前500年),齐景公和鲁定公在夹谷进行了一次和平友好的会晤。齐臣犁锄说:“孔丘懂得礼制却胆小,请让莱人奏乐,我们趁这个机会抓住鲁君,便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了。”景公忌惮孔丘辅佐鲁君,担心鲁国会强大并称霸,所以就听从了犁锄的计谋。齐鲁两位国君正在会晤之时,齐人进献上莱夷音乐,孔子这时一步一个台阶登上了坛台,命令官员抓住莱人并斩首,随后又引用礼制谴责景公。景公很惭愧,便归还所侵占的鲁国土地以谢罪,然后就离开了。这一年,晏婴去世。

五十五年(前493年),范氏、中行氏在晋国发动叛乱,晋国国君勐烈地攻打他们,他们就派人到齐国来要求借粮。田乞想要作乱,想结交叛臣以壮大自己的党羽,就劝景公说:“范氏、中行氏多次对齐国有恩,不可不救。”景公便派田乞前往援救,还送去了粮食。

五十八年(前490年)夏季,景公夫人燕姬所生的嫡子死了。景公的爱妾芮姬生有儿子荼,荼年幼,他的母亲出身卑微,品行还不好,大夫们担心他成为嗣子,就向景公进言,希望从诸子中选择一位年长而又贤德的人立为太子。景公年事已高,厌恶谈论立嗣的事,他又宠爱荼的母亲,就想立荼为太子,但是又难于启齿,就对大臣们说:“还是好好享乐吧,国家还怕没有君主吗?”秋季,景公病重,命令国惠子、高昭子立小儿子荼为太子,驱逐其他公子,把他们都迁徙到莱邑。景公去世,太子荼被拥立为君,就是晏孺子。冬季,景公的尸体还没有安葬,诸位公子担心被杀,都逃到了国外。荼的各个异母兄长公子寿、公子驹、公子黔逃奔卫国,公子驵、公子阳生逃奔鲁国。莱邑人唱道:“景公死了不得参与埋葬,三军大事不得参与谋划,公子们的部属们啊,哪里才是他们的安身之所呢?”

晏孺子元年(前489年)春季,田乞假意顺从高氏、国氏,每次朝会,田乞都请求做高氏或国氏的陪乘,并说道:“您得到国君的宠信,大臣们人人自危,想要谋划作乱。”又对大臣们说:“高昭子这人太可怕了,我们应该趁他还没有发动叛乱,先动手除掉他。”大臣们听从了他的建议。六月,田乞、鲍牧和群臣们领兵进入宫中,攻打高昭子。高昭子听说后,就和国惠子一起去援救晏孺子。晏孺子的军队战败,田乞的党羽追赶他,国惠子逃奔莒国,他们于是返回杀死了高昭子。晏圉逃奔鲁国。八月,齐国的秉意兹也前来投奔鲁国。田乞打败高昭子和国惠子后,就派人到鲁国召回公子阳生。阳生回到齐国,藏在田乞家中。十月戊子日,田乞邀请大臣们,说道:“我家常儿的母亲要举办祭礼,已经准备了一些简单的菜肴,希望各位到舍下共饮一杯。”在酒宴上,田乞将公子阳生装在袋子里,将袋子放在座位中央,他打开袋子,让公子阳生出来,说道:“这就是齐国的国君!”大臣们都伏地拜谒。田乞准备和诸位大臣盟誓拥立阳生。鲍牧喝醉了,田乞便欺骗大臣们说:“我和鲍牧商量要共同拥立阳生。”鲍牧生气地说:“您难道忘了景公的遗命吗?”众位大臣面面相觑,想要反悔,阳生上前,磕头说:“可以的话就立我为君,不可以的话就算了。”鲍牧担心引出祸患,就说道:“都是景公的儿子,有何不可!”于是鲍牧就与田乞订盟,拥立阳生为国君,就是悼公。悼公进入宫中,命人把晏孺子迁到骀邑,在帐篷之中杀死了他,又驱逐了晏孺子的母亲芮子。芮子原本出身卑贱,晏孺子年幼,所以并无权力,齐国人都轻视他们。

悼公元年(前488年),齐国讨伐鲁国,攻取了讙邑、阐邑。起初,阳生逃亡到鲁国的时候,季康子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他为妻。等到阳生回国即位,就派人到鲁国接她回来。季姬和季鲂侯私通,并说出了其中的真相,所以鲁国不敢将她送到齐国,因此齐国攻打鲁国,最后终于迎回季姬。季姬受宠,齐国又归还了所侵占的鲁国的土地。

鲍子和悼公有矛盾,关系不好。四年(前485年),吴国、鲁国攻打齐国南部。鲍子杀了悼公,向吴国报丧。吴王夫差在军门外哭祭三天,率军从海路攻打齐国。齐国打败吴军,吴国这才撤军。晋国的赵鞅攻打齐国,一直打到赖邑才撤军而走。齐国人一同拥立悼公的儿子壬为国君,就是简公。

简公四年(前481年)春季,起初,简公和他的父亲阳生都在鲁国,监止受到宠信。等到简公即位,便让他主持国政。田成子对此很忧虑,几次上朝打探情况。仆御之官田鞅对简公说:“田氏与监氏不能并存,您从中选择一位吧。”简公并不听从。监止晚上上朝,正好遇到田逆杀人,于是把他抓起来关到了狱中。当时的田氏正在和睦亲族,于是就让囚犯田逆装病,又给看守送去酒食,灌醉并杀死了看守的人,田逆得以逃走。监止和田氏族人在田氏宗庙前订盟。起初,田豹想做监止的家臣,就让公孙在监止面前替自己说话,因为田豹家里有丧事而作罢。后来,田豹终于成为监止的家臣,并受到监止的宠信。监止和他说:“我把田氏家族别的人全都赶走,立你做田氏的宗长,怎么样?”田豹回答说:“我是田氏的远支。况且他们中间和你对抗的只有几个人,何必要全都赶走呢!”田豹于是将这件事告诉了田氏。田逆说道:“他得到国君的宠信,如果我们不先动手,必然会害您。”这样子行便住进了简公的宫中。

夏季五月壬申日,田成子兄弟坐着四乘车来到简公这里,监止在帐幕中,出来迎接,于是这些人进入,关闭大门。宦官们抵抗他们,子行杀死了宦官。简公这时正和女人在檀台上饮酒,田成子逼他们移到寝宫。简公拿起戈想要刺田成子,太史子余说:“他们并非要对您不利,而是要为您除害。”田成子出了宫住在武器库,听说简公怒气未消,就想逃走,他说道:“哪里没有国君!”子行抽出剑说道:“迟疑最容易坏大事。我们这些姓田的人谁不能做田氏的宗主?您要出走,我如果不杀死您,我就不是田氏族人!”田成子这才打消了逃走的念头。监止回家后,集合党羽攻打王宫的侧门和正门,都没有成功,就退了出来。田氏族人紧追不舍。丰丘人抓住了监止,前来报告田氏,后来在郭关杀死了他。田成子想要杀掉大陆子方,田逆为他求情才赦免了他。大陆子方以简公的名义下令在路上截了一辆车,出了雍门。田豹给他车,他不接受,说道:“田逆替我求情,田豹又送我车子,那就是我与你私下有所勾结。我辅佐监止却和他的仇人私下有所勾结,还有何颜面去见鲁国、卫国的人?”

庚辰日,田常在俆州抓住了简公。简公说:“我如果早就听御者田鞅的话,也不至于有今天的下场。”甲午日,田常在俆州杀了简公。田常又拥立简公的弟弟骜为国君,就是平公。平公即位,田常辅佐他,独揽齐国的大权,强行划出齐国安平以东的地方为田氏的封邑。

平公八年(前473年),越国灭掉了吴国。二十五年(前456年)平公去世,他的儿子宣公积继位。

宣公五十一年(前405年),宣公去世,他的儿子康公贷继位。田会在廪丘反叛。

康公二年(前403年),韩、魏、赵三国开始被列为诸侯。十九年(前386年),田常的曾孙田和开始被封为诸侯,将康公迁到了海滨。

二十六年(前379年),康公去世,吕氏就断绝了祭祀。田氏终于拥有了齐国,到齐威王时,称雄于天下。

太史公说:我来到齐国,从泰山山脉延伸出琅邪山,北面一直到达大海,肥沃的土地有两千里,这里的人民胸怀豁达、多智而又深沉,这是他们的天性。凭借太公的圣明,奠定了建国的基础,到桓公时期达到极盛,推行善政,主持诸侯会盟,号称霸主,不也是理所当然吗?广阔远大啊,确实有大国的风范!

称伯,不亦宜乎?洋洋哉,固大国之风也!

3、鲁周公世家 原文及注释

所属分类:鲁周公世家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集:安定。】,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惧,太公、召公乃缪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史策祝曰:“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旦巧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乃王发不如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无坠天之降葆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今我其即命于元龟,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周公已令史策告太王、王季、文王,欲代武王发,于是乃即三王而卜。卜人皆曰吉,发书视之,信吉。周公喜,开籥,乃见书遇吉。周公入贺武王曰:“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兹道能念予一人。”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诫守者勿敢言。明日,武王有瘳【瘳:病愈。】。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强葆:通“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淮夷:古时民族名称,居于淮河下游。】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以封康叔于卫。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  

天降祉福,唐叔得禾,异母同颖,献之成王,成王命唐叔以馈周公于东土,作《馈禾》。周公既受命禾,嘉天子命,作《嘉禾》。东土以集,周公归报成王,乃为诗贻王,命之曰《鸱鸮》。王亦未敢训周公。  

成王七年二月乙未,王朝步自周,至丰,使太保召公先之雒相土。其三月,周公往营成周雒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匔匔如畏然。  

初,成王少时,病,周公乃自揃其蚤【自揃其蚤:剪掉自己的指甲。揃:修剪。蚤:通“爪”。】沉之河,以祝于神曰:“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亦藏其策于府。成王病有瘳。及成王用事,人或谮【谮:说坏话。】周公,周公奔楚。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  

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吐司》,作《毋逸》。《毋逸》称:“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故昔在殷王中宗,严恭敬畏天命,自度治民,震惧不敢荒宁,故中宗飨国【飨国:当政,在位。飨:通“享”。】七十五年。其在高宗,久劳于外,为与小人。作其即位,乃有亮闇,三年不言。言乃欢,不敢荒宁,密靖殷国,至于小大无怨,故高宗飨国五十五年。其在祖甲,不义惟王,久为小人于外,知小人之依,能保施小民,不侮鳏寡,故祖甲飨国三十三年。”《吐司》称曰:“自汤至于帝乙,无不率祀明德,帝无不配天者。在今后嗣王纣,诞淫厥佚,不顾天及民之从也,其民皆可诛。”“文王日中昃【昃:日西斜。】不暇食,飨国五十年。”作此以诫成王。  

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这里指百官。】。百姓说【说:通“悦”,高兴。】。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周公卒后,秋未获,暴风雷,禾尽偃【偃:倒下。】,大木尽拔。周国大恐。成王与大夫朝服以开金縢书,王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二公及王乃问史百执事,史百执事曰:“信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成王执书以泣,曰:“自今后其无缪卜乎!昔周公勤劳王家,惟予幼人弗及知。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迎,我国家礼亦宜之。”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尽起。二公命国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岁则大孰【孰:通“熟”,丰收。】。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  

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也,淮夷、徐戎亦并兴反。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作《肸誓》,曰:“陈尔甲胄,无敢不善。无敢伤牿。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敬复之。无敢寇攘,逾墙垣。鲁人三郊三隧,歭【峙:储备。】尔刍茭、糗粮、桢干,无敢不逮。我甲戌筑而征徐戎,无敢不及,有大刑。”作此《肸誓》,遂平徐戎,定鲁。  

鲁公伯禽卒,子考公酋立。考公四年卒,立弟熙,是谓炀公。炀公筑茅阙门。六年卒,子幽公宰立。幽公十四年,幽公弟<生僻字(氵费)左右结构>杀幽公而自立,是为魏公。魏公五十年卒,子厉公擢立。厉公三十七年卒,鲁人立其弟具,是为献公。献公三十二年卒,子真公濞立。  

真公十四年,周厉王无道,出奔彘,共和行政。二十九年,周宣王即位。  

三十年,真公卒,弟敖立,是为武公。  

武公九年春,武公与长子括,少子戏,西朝周宣王。宣王爱戏,欲立戏为鲁太子。周之樊仲山父谏宣王曰:“废长立少,不顺;不顺,必犯王命;犯王命,必诛之:故出令不可不顺也。令之不行,政之不立;行而不顺,民将弃上。夫下事上,少事长,所以为顺。今天子建诸侯,立其少,是教民逆也。若鲁从之,诸侯效之,王命将有所壅;若弗从而诛之,是自诛王命也。诛之亦失,不诛亦失,王其图之。”宣王弗听,卒立戏为鲁太子。夏,武公归而卒,戏立,是为懿公。  

懿公九年,懿公兄括之子伯御与鲁人攻弑懿公,而立伯御为君。伯御即位十一年,周宣王伐鲁,杀其君伯御,而问鲁公子能道顺诸侯者,以为鲁后。樊穆仲曰:“鲁懿公弟称,肃恭明神,敬事耆老【耆老:受尊敬的老人。】;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固实【固实:往事,先例。又作“故事”。】;不干所问,不犯所咨。”宣王曰:“然,能训治其民矣。”乃立称于夷宫,是为孝公。自是后,诸侯多畔王命。  

孝公二十五年,诸侯畔周,犬戎杀幽王。秦始列为诸侯。 

二十七年,孝公卒,子弗湟立,是为惠公。  

惠公三十年,晋人弑其君昭侯。四十五年,晋人又弑其君孝侯。  

四十六年,惠公卒,长庶子息摄当国,行君事,是为隐公。初,惠公适【适:通“嫡”。】夫人无子,公贱妾声子生子息。息长,为娶于宋。宋女至而好,惠公夺而自妻之。生子允。登宋女为夫人,以允为太子。及惠公卒,为允少故,鲁人共令息摄政,不言即位。  

隐公五年,观渔【渔:捕鱼。】于棠。八年,与郑易天子之太山之邑祊及许田,君子讥之。 

十一年冬,公子挥谄谓隐公曰:“百姓便【便:认为好。】君,君其遂立。吾请为君杀子允,君以我为相。”隐公曰:“有先君命。吾为允少,故摄代。今允长矣,吾方营菟裘之地而老焉,以授子允政。”挥惧子允闻而反诛之,乃反谮隐公于子允曰:“隐公欲遂立,去子,子其图之。请为子杀隐公。”子允许诺。十一月,隐公祭钟巫【钟巫:神名。】,齐【齐:通“斋”。】于社圃,馆于蒍氏。挥使人弑隐公于蒍氏,而立子允为君,是为桓公。  

桓公元年,郑以璧易天子之许田。二年,以宋之赂鼎入于太庙,君子讥之。三年,使挥迎妇于齐为夫人。六年,夫人生子,与桓公同日,故名曰同。同长,为太子。  

十六年,会于曹,伐郑,入厉公。  

十八年春,公将有行,遂与夫人如齐。申繻谏止,公不听,遂如齐。齐襄公通桓公夫人。公怒夫人,夫人以告齐侯。夏四月丙子,齐襄公飨公,公醉,使公子彭生抱鲁桓公,因命彭生折【折:通“折”。】其胁,公死于车。鲁人告于齐曰:“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修好礼。礼成而不反,无所归咎,请得彭生以除丑于诸侯。”齐人杀彭生以说鲁。立太子同,是为庄公。庄公母夫人因留齐,不敢归鲁。  

庄公五年冬,伐卫,内卫惠公。  

八年,齐公子纠来奔。九年,鲁欲内子纠于齐,后桓公,桓公发兵击鲁,鲁急,杀子纠。召忽死。齐告鲁生致管仲。鲁人施伯曰:“齐欲得管仲,非杀之也,将用之,用之则为鲁患。不如杀,以其尸与之。”庄公不听,遂囚管仲与齐。齐人相管仲。  

十三年,鲁庄公与曹沬会齐桓公于柯,曹沬劫齐桓公,求鲁侵地,已盟而释桓公。桓公欲背约,管仲谏,卒归鲁侵地。十五年,齐桓公始霸。二十三年,庄公如齐观社。  

三十二年,初,庄公筑台临党氏,见孟女【孟女:党氏的长女。】,说而爱之,许立为夫人,割臂以盟。孟女生子斑。斑长,说梁氏女,往观。圉人荦自墙外与梁氏女戏。斑怒,鞭荦。庄公闻之,曰:“荦有力焉,遂杀之,是未可鞭而置也。”斑未得杀。会庄公有疾。庄公有三弟,长曰庆父,次曰叔牙,次曰季友。庄公取齐女为夫人曰哀姜。哀姜无子。哀姜娣曰叔姜,生子开。庄公无适嗣,爱孟女,欲立其子斑。庄公病,而问嗣于弟叔牙。叔牙曰:“一继一及【一继一及:父死子“继”与兄终弟“及”。】,鲁之常也。庆父在,可为嗣,君何忧?”庄公患叔牙欲立庆父,退而问季友。季友曰:“请以死立斑也。”庄公曰:“曩者叔牙欲立庆父,奈何?”季友以庄公命命牙待于针巫氏,使针季劫饮叔牙以鸩,曰:“饮此则有后奉祀;不然,死且无后。”牙遂饮鸩而死,鲁立其子为叔孙氏。八月癸亥,庄公卒,季友竟立子斑为君,如庄公命。侍丧,舍于党氏。  

先时庆父与哀姜私通,欲立哀姜娣子开。及庄公卒而季友立斑,十月己未,庆父使圉人荦杀鲁公子斑于党氏。季友奔陈。庆父竟立庄公子开,是为愍公。  

愍公二年,庆父与哀姜通益甚。哀姜与庆父谋杀愍公而立庆父。庆父使卜齮袭杀愍公于武闱。季友闻之,自陈与愍公弟申如邾,请鲁求内之。鲁人欲诛庆父。 

庆父恐,奔莒。于是季友奉子申入,立之,是为厘公。厘公亦庄公少子。哀姜恐,奔邾。季友以赂如莒求庆父,庆父归,使人杀庆父,庆父请奔,弗听,乃使大夫傒斯行哭而往。庆父闻傒斯音,乃自杀。齐桓公闻哀姜与庆父乱以危鲁,及召之邾而杀之,以其尸归,戮之鲁。鲁厘公请而葬之。  

季友母陈女,故亡在陈,陈故佐送季友及子申。季友之将生也,父鲁桓公使人卜之,曰:“男也,其名曰'友’,间于两社,为公室辅。季友亡,则鲁不昌。”及生,有文在掌曰“友”,遂以名之,号为成季。其后为季氏,庆父后为孟氏也。  

厘公元年,以汶阳鄪封季友。季友为相。  

九年,晋里克杀其君傒齐、卓子。齐桓公率厘公讨晋乱,至高梁而还,立晋惠公。十七年,齐桓公卒。二十四年,晋文公即位。  

三十三年,厘公卒,子兴立,是为文公。  

文公元年,楚太子商臣弑其父成王,代立。三年,文公朝晋襄公。  

十一年十月甲午,鲁败翟【翟:通“狄”,古代的一个民族。】于咸,获长翟乔如,富父终甥舂【舂:通“冲”,刺。】其喉以戈,杀之,埋其首于子驹之门,以命宣伯。  

初,宋武公之世,鄋瞒伐宋,司徒皇父【皇父:名充石,字皇父,宋戴公之子。】帅师御之,以败翟于长丘,获长翟缘斯。晋之灭路,获乔如弟棼如。齐惠公二年,鄋瞒伐齐,齐王子城父获其弟荣如,埋其首于北门。卫人获其季弟简如。鄋瞒由是遂亡。  

十五年,季文子使于晋。  

十八年二月,文公卒。文公有二妃:长妃齐女为哀姜,生子恶及视;次妃敬嬴,嬖爱,生子俀。俀私事襄仲,襄仲欲立之,叔仲曰不可。襄仲请齐惠公,惠公新立,欲亲鲁,许之。冬十月,襄仲杀子恶及视而立俀,是为宣公。哀姜归齐,哭而过市,曰:“天乎!襄仲为不道,杀适立庶!”市人皆哭,鲁人谓之“哀姜”。鲁由此公室卑,三桓强。  

宣公俀十二年,楚庄王强,围郑。郑伯降,复国之。  

十八年,宣公卒,子成公黑肱立,是为成公。季文子曰:“使我杀适立庶失大援者,襄仲。”襄仲立宣公,公孙归父有宠。宣公欲去三桓,与晋谋伐三桓。会宣公卒,季文子怨之,归父奔齐。  

成公二年春,齐伐取我隆。夏,公与晋郄克败齐顷公于鞍,齐复归我侵地。四年,成公如晋,晋景公不敬鲁。鲁欲背晋合于楚,或谏,乃不。十年,成公如晋。晋景公卒,因留成公送葬,鲁讳之。十五年,始与吴王寿梦会钟离。  

十六年,宣伯告晋,欲诛季文子。文子有义,晋人弗许。  

十八年,成公卒,子午立,是为襄公。是时襄公三岁也。  

襄公元年,晋立悼公。往年冬,晋栾书弑其君厉公。四年,襄公朝晋。 

五年,季文子卒。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以相三君。君子曰:“季文子廉忠矣。”  

九年,与晋伐郑。晋悼公冠襄公于卫,季武子从,相【相:辅助。】行礼。  

十一年,三桓氏分为三军。  

十二年,朝晋。十六年,晋平公即位。二十一年,朝晋平公。  

二十二年,孔丘生。  

二十五年,齐崔杼弑其君庄公,立其弟景公。  

二十九年,吴延陵季子使鲁,问周乐,尽知其意,鲁人敬焉。  

三十一年六月,襄公卒。其九月,太子卒。鲁人立齐归【齐归:胡国女子,襄公妾敬归的妹妹。】之子裯为君,是为昭公。  

昭公年十九,犹有童心。穆叔不欲立,曰:“太子死,有母弟可立,不即立长。年钧【钧:通“均”,相同。】择贤,义钧则卜之。今裯非适嗣,且又居丧意不在戚而有喜色,若果立,必为季氏忧。”季武子弗听,卒立之。比及葬,三易衰。君子曰:“是不终也。”  

昭公三年,朝晋至河,晋平公谢还之,鲁耻焉。四年,楚灵王会诸侯于申,昭公称病不往。七年,季武子卒。八年,楚灵王就【就:建成。】章华台,召昭公。昭公往贺,赐昭公宝器;已而悔,复诈取之。十二年,朝晋至河,晋平公谢还之。十三年,楚公子弃疾弑其君灵王,代立。十五年,朝晋,晋留之葬晋昭公,鲁耻之。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子狩竟,因入鲁问礼。二十一年,朝晋至河,晋谢还之。  

二十五年春,鸜鹆来巢。师己曰:“文成之世童谣曰'鸜鹆来巢,公在干侯。鸜鹆入处,公在外野’。”  

季氏与郈氏斗鸡,季氏芥鸡羽,郈氏金距。季平子怒而侵郈氏,郈昭伯亦怒平子。臧昭伯之弟会伪谗臧氏,匿季氏,臧昭伯囚季氏人。季平子怒,囚臧氏老。臧、郈氏以难告昭公。昭公九月戊戌伐季氏,遂入。平子登台请曰:“君以谗不察臣罪,诛之,请迁沂上。”弗许。请囚于鄪,弗许。请以五乘亡,弗许。子家驹曰:“君其许之。政自季氏久矣,为徒者众,众将合谋。”弗听。郈氏曰:“必杀之。”叔孙氏之臣戾谓其众曰:“无季氏与有,孰利?”皆曰:“无季氏是无叔孙氏。”戾曰:“然,救季氏!”遂败公师。孟懿子闻叔孙氏胜,亦杀郈昭伯。郈昭伯为公使,故孟氏得之。三家共伐公,公遂奔。己亥,公至于齐。齐景公曰:“请致千社待君。”子家曰:“弃周公之业而臣于齐,可乎?”乃止。子家曰:“齐景公无信,不如早之晋。”弗从。叔孙见公还,见平子,平子顿首。初欲迎昭公,孟孙、季孙后悔,乃止。  

二十六年春,齐伐鲁,取郓而居昭公焉。夏,齐景公将内公,令无受鲁赂。申丰、汝贾【申丰、汝贾:此二人皆为季氏家臣。】许齐臣高龁、子将粟五千庾【庾:古代容量单位,一庾等于十六斗。】。子将言于齐侯曰:“群臣不能事鲁君,有异焉。宋元公【宋元公:子姓,名佐,宋平公之子。】为鲁如晋,求内之,道卒。叔孙昭子求内其君,无病而死。不知天弃鲁乎?抑鲁君有罪于鬼神也?愿君且待。”齐景公从之。  

二十八年,昭公如晋,求入。季平子私于晋六卿,六卿受季氏赂,谏晋君,晋君乃止,居昭公干侯。二十九年,昭公如郓。齐景公使人赐昭公书,自谓“主君”。昭公耻之,怒而去干侯。三十一年,晋欲内昭公,召季平子。平子布衣跣行【跣行:赤脚行走。】,因六卿谢罪。六卿为言曰:“晋欲内昭公,众不从。”晋人止。三十二年,昭公卒于干侯。鲁人共立昭公弟宋为君,是为定公。  

定公立,赵简子问史墨【史墨:蔡墨,晋国史官。】曰:“季氏亡乎?”史墨对曰:“不亡。季友有大功于鲁,受鄪为上卿,至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鲁文公卒,东门遂杀适立庶,鲁君于是失国政。政在季氏,于今四君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为君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定公五年,季平子卒。阳虎私怒,囚季桓子【季桓子:名斯,季平子之子。】,与盟,乃舍之。七年,齐伐我,取郓,以为鲁阳虎邑以从政。八年,阳虎欲尽杀三桓适,而更立其所善庶子以代之;载季桓子将杀之,桓子诈而得脱。三桓共攻阳虎,阳虎居阳关。九年,鲁伐阳虎,阳虎奔齐,已而奔晋赵氏。  

十年,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行相事。齐欲袭鲁君,孔子以礼历阶,诛齐淫乐,齐侯惧,乃止,归鲁侵地而谢过。十二年,使仲由毁三桓城,收其甲兵。孟氏不肯堕城,伐之,不克而止。季桓子受齐女乐,孔子去。  

十五年,定公卒,子将立,是为哀公【按:哀公以下鲁史纪年历来说法不一。】。  

哀公五年,齐景公卒。六年,齐田乞弑其君孺子。  

七年,吴王夫差强,伐齐,至缯,征百牢于鲁。季康子使子贡说吴王及太宰嚭,以礼诎【诎:通“黜”,驳斥。】之。吴王曰:“我文身,不足责礼。”乃止。  

八年,吴为邹伐鲁,至城下,盟而去。齐伐我,取三邑。十年,伐齐南边。十一年,齐伐鲁。季氏用冉有有功,思孔子,孔子自卫归鲁。  

十四年,齐田常弑其君简公于俆州。孔子请伐之,哀公不听。十五年,使子服景伯、子贡为介【介:助手。】,适齐,齐归我侵地。田常初相,欲亲诸侯。  

十六年,孔子卒。  

二十二年,越王句践灭吴王夫差。  

二十七年春,季康子卒。夏,哀公患三桓,将欲因诸侯以劫之,三桓亦患公作难,故君臣多间。公游于陵坂,遇孟武伯于街,曰:“请问余及死乎?”对曰:“不知也。”公欲以越伐三桓。八月,哀公如陉氏。三桓攻公,公奔于卫,去如邹,遂如越。国人迎哀公复归,卒于有山氏。子宁立,是为悼公。  

悼公之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冢。  

十三年,三晋灭智伯,分其地有之。  

三十七年,悼公卒,子嘉立,是为元公。元公二十一年卒,子显立,是为穆公。穆公三十三年卒,子奋立,是为共公。共公二十二年卒,子屯立,是为康公。康公九年卒,子匽立,是为景公。景公二十九年卒,子叔立,是为平公。是时六国皆称王【六国皆称王:称王的六国为魏、赵、韩、楚、燕、齐。】。  

平公十二年,秦惠王卒。二十年,平公卒,子贾立,是为文公。文公元年,楚怀王死于秦。二十三年,文公卒,子雠立,是为顷公。  

顷公二年,秦拔楚之郢,楚顷王东徙于陈。十九年,楚伐我,取徐州。二十四年,楚考烈王【楚考烈王:名元,顷襄王之子。】伐灭鲁。顷公亡,迁于下邑,为家人,鲁绝祀。顷公卒于柯。  

鲁起周公至顷公,凡三十四世。  

太史公曰:余闻孔子称曰“甚矣鲁道之衰也!洙泗之间龂龂【龂龂:争辩。】如也”。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隐桓之事;襄仲杀适立庶;三家北面为臣,亲攻昭公,昭公以奔。至其揖让之礼则从矣,而行事何其戾【戾:相反。】也?

鲁周公世家 白话文翻译

所属分类:鲁周公世家

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文王在世的时候,周公作为儿子就很孝顺,厚道仁爱,不同于其他的儿子。等到武王即位,周公辅佐武王,承担很多国家政务。武王九年,周军向东征伐到达盟津,周公一直辅佐同行。十一年,武王讨伐商纣,到达牧野,周公辅助武王,写了《牧誓》。周军大败殷军,进入商朝的王宫。杀死商纣王以后,周公手持大钺,召公手持小钺,护卫在武王左右,以牲血祭祀殷朝的社坛,向天帝和殷朝的百姓宣布纣王的罪状。释放被囚禁的箕子。封立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派管叔、蔡叔辅佐他,以延续殷商的祭祀。随后又大规模地分封有功之臣,以及周王室的亲族。将周公旦封在少昊之墟曲阜一带,称为鲁公。周公并没有到封地去,而是留下来辅佐武王。  

武王灭掉殷商的第二年,天下尚未完全安定,武王患病,身体不适,大臣们都很担心,太公、召公虔诚地进行占卜。周公说:“这还不足以感动我们的先王。”周公于是以自己的身体做抵押,筑起了三个祭坛,周公面北而立,顶着璧,捧着圭,祝告太王、王季、文王三位先祖。祝史代为高诵祷文道:“你们的子孙周王姬发,辛劳成疾。如果是你们三王在天,因为患病需要他来扶持,那么请用我来替代他。我行事灵巧,多才多艺,能够敬奉鬼神。你们的姬发不如我多才多艺,不能侍奉好鬼神。你们在天庭受命,保佑天下四方,因此能让你们在人间的子孙安定,四方的民众无不敬畏。只要不让上天降下的大命中途废弃,我们先王的神灵也永远有归依的地方。现在我要在大龟上接受你们的命令,你们如果同意我的请求,我就将璧与圭献给你们,回去等候你们的命令。如果你们不答应我,那我就要藏起璧和圭。”周公既已命令史官册告太王、王季、文王,自己想替武王姬发而死,随后就在三王的神位前占卜。占卜的人说卦象都很吉利,打开兆书看,果然很吉利。周公很高兴,打开存放占卜文书的箱子,于是见兆书很吉利。周公进宫向武王道贺说道:“大王不会有什么灾害。我刚刚接受了三王的命令,您可以做长远的计划,上天的意思已经在关照你了。”周公将册书封藏在柜子里,又告诫保管的人不可言说此事。第二天,武王的身体就好了。  

后来武王驾崩,成王年幼,尚在襁褓当中。周公担心天下人听说武王去世而发动叛乱,便登临天子之位,代替成王处理政务。这时管叔还有他其他的几个弟兄就在国内散布谣言说:“周公将要对成王不利。”周公便对太公望、召公奭说:“我之所以不回避而代成王摄行国政,是担心天下反叛周室,那便无法向太王、王季、文王等先王交代。三王开创这份基业长期忧劳,直到今天才算成功。武王早逝,成王又年幼,为了完成周的大业,我才这样做。”于是他始终辅佐成王,而让他的儿子伯禽替自己去鲁国就封。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以整个天下而言,我的地位也不算低了。然而我洗一次头三次挽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掉口中的食物,好前去接待贤士,即便这样还怕错过了天下的贤才。你到了鲁国,要谨慎而不可因为有了封国而对人骄横。”  

管叔、蔡叔和武庚等果然率领淮夷发动叛乱。周公便奉成王的命令,出兵东征,写了《大诰》。于是诛杀了管叔和武庚,放逐了蔡叔。又将殷朝的遗民集中在卫地,将那里封给康叔。将微子封在宋地,以供奉殷商的宗庙祭祀。又用了两年的时间,平定东方的淮夷。天下的诸侯都表示臣服于周朝。  

上天降福,唐叔在田里发现一株稻禾,异母同穗的,就将它献给成王,成王命令唐叔将其送给正远征东土的周公,还写了一篇《馈禾》。周公既已接受成王命赠的稻禾,赞扬天子之命,写了《嘉禾》。东方平定以后,周公返回禀报成王,并作诗赠送给成王,题为《鸱鸮》。成王也不好责备周公。  

成王七年二月乙未日,成王从镐京步行来到丰京的文王庙,派太保召公率先前去雒地勘察地形。当年三月,周公前往指挥营建成周雒邑,又占卜此处是否可以建都,占卜结果显示吉利,便决定以此为国都。  

成王长大了,已能够临朝听政。于是周公就将国政交还成王,由成王亲自临朝处理政务。周公代替成王治理国政,朝见诸侯时,背对屏风,面向南方而立。到七年后还政于成王时,朝向北面,处于臣子之位,完全是一副恭敬谨慎、有所畏惧的样子。  

起初,成王年少时,有一次患病,周公剪下自己的指甲扔到河中,向河神祷告说:“王年幼不懂事,冒犯神灵的是我。”事后仍将祷告的册文藏在府中。成王的病果然好了。等到成王掌政之时,有人进谗言诬陷周公,周公逃奔楚国。成王打开府库,看到了周公当年祷告的册文,被感动得哭了,立刻请回周公。  

周公回朝以后,担心成王年轻气盛,在治国时有纵欲放荡之处,就写了《吐司》,又写了《毋逸》。《毋逸》篇中说:“为人父母者,创业极其长久艰难,子孙却骄奢淫逸,忘了这些,以至于失去家业,为人子的,不可不谨慎啊!从前的殷王中宗,严谨恭敬地对待天命,自律并治理百姓,心中总有畏惧之心,从来不敢荒废国事,所以中宗能够当政七十五年。到了高宗,他长年住在民间,和人民一起劳动。当他即位之时,便有丧事,三年不谈论国事。三年期后,一发表言论就能赢得百姓的拥戴,他治国不敢荒废,一心要让殷国安定,以至无论贵贱老少都不怨恨他,所以高宗在位五十五年。到了祖甲的时候,因认为自己当君王为不合道义之时,所以长期逃在民间,了解百姓都依赖什么,能够保护百姓并广施恩惠,做到了不欺鳏寡,所以祖甲在位三十三年。”《吐司》篇中说:“从商汤到帝乙,无不恭顺祭祀,修明德政,帝王没有不顺从天道的。到如今继承王位的纣王,荒诞淫佚,无视天命及百姓的依从,以至他的臣民都有罪当诛。”“文王每天忙到过了中午没时间吃饭,在位五十年。”周公写了这些篇章来告诫成王。  

成王居住在丰都,天下已经安定,但周朝的政府机构尚未完善有序。于是周公撰写了《周官》,对各级官吏的职责范围加以区分,撰写了《立政》,使百官明白为官处理政务的道理。百官都很高兴。周公在丰京,生了病,临去世时说:“我死后一定要将我葬在成周,表明我不敢离开成王。”周公死后,成王表示谦让,将周公葬在了毕邑,追随文王,以表示他不敢将周公当作他的臣子。  

周公去世以后,正当秋季尚未收获,突然间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庄稼全部倒伏,大树被连根拔起。周国上下大为惊恐。这时成王便和大夫们穿上礼服,打开金縢之书,便看到了当初周公愿意以自己为人质替武王而死的简书。太公、召公和成王向史官和其他众官员求证,他们回答说:“确有此事,当时周公命令我们不许说出去。”成王手持简书哭道:“从今以后恐怕再也没有这样虔诚的占卜了。从前周公为王室辛劳,我这个年幼的人还不知道。如今上天显示威严,以此表彰周公的德行,我要亲自去迎接神灵,按我国的礼仪也应该这样做。”于是,成王出城在城郊举行祭天之礼,天立即下起雨来,风向也倒转了,倒伏的庄稼又都直立起来。太公、召公让人们扶起所有被刮倒的大树,用土将树根培土夯实。这一年全国都获得了大丰收。于是成王命令鲁国国君可以举行郊祭并祭祀文王。鲁国拥有天子的礼乐,就是用来褒奖周公的德行的。  周公去世,他的儿子伯禽在之前已受册封,就是鲁公。鲁公伯禽起初被封到鲁国,三年之后才向周公报告鲁国的政绩。周公说:“为什么报得迟了?”伯禽说:“改变那里的风俗,变革那里的礼制,丧事要过了三年才能除服,所以迟了。”当时太公也被封到齐国,五个月以后就向周公报告政务。周公说:“为什么这样快呢?”太公回答道:“我简化了君臣之间烦琐的礼仪,顺从当地的风俗。”待到后来有了伯禽报告政事迟缓的事,周公就感叹道:“唉!鲁国将来必定要臣服于齐国了!如果为政不简便易行,人民就不会亲近;统治者平易近人,百姓一定会归附于他。”  

伯禽即位以后,发生了管叔和蔡叔等人的叛乱,淮夷、徐戎也同时起兵叛乱。于是伯禽率领军队到肸邑讨伐他们,并作《肸誓》,上面说:“准备好你们的铠甲和头盔,不要有破损不全的。不要伤害拴着的牲畜。如果马牛走失,奴隶逃跑,不许擅自离开队伍前去追赶,要将获得的他人的牛马、奴隶恭敬地归还。不允许掠夺财物,不允许翻墙偷窃。鲁国北、西、南三个方向近郊以及远郊的人,要储备牲畜吃的刍草和人吃的干粮,还有筑墙用的木柱木板,不可以缺少。我将在甲戌日建造工事以征伐徐戎,到时候不许不来,否则就要用严厉的刑罚惩罚。”并写下《肸誓》,于是平定了徐戎,安定了鲁国。  

鲁公伯禽去世后,他的儿子考公酋继立。考公在位四年后去世,他的弟弟熙被拥立为国君,就是炀公。炀公修筑了茅阙宫门。在位六年,炀公去世,他的儿子幽公宰继立。幽公十四年,他的弟弟杀了幽公后自立为国君,就是魏公。魏公在位五十年去世,他的儿子厉公擢继立。厉公在位三十七年去世,鲁人拥立他的弟弟具为国君,就是献公。献公在位三十二年去世,他的儿子真公濞继立。  

真公十四年,周厉王昏庸无道,出逃投奔彘,国家的政事由周、召二公一起主持。真公二十九年(前827年),周宣王即位。  

三十年(前826年),真公去世,他的弟弟敖继立,就是武公。  

武公九年(前817年)春季,武公和他的大儿子括、小儿子戏一起到西方去朝见周宣王。宣王非常宠爱戏,想要立戏为鲁国的太子。周国的大夫樊仲山父劝谏宣王说:“废掉大儿子而立小儿子,这是不符合制度的;不符合制度,就一定会触犯君王的命令;触犯君王的命令,就一定要诛杀他:因此颁布命令不能不符合制度。如果下达的诏令得不到执行,国家的政权也就无法创建;推行的政令不符合法度,百姓就会背弃君王。下级效命上级,年少的服侍年长的,这都是合乎制度的做法。如今天子册封诸侯,立诸侯的小儿子为嗣,这是教百姓做事不符合制度法令。如果鲁国听从命令,其他的诸侯都纷纷效仿,先王的命令就无法实行;如果鲁国不听从您的命令而诛杀他,就相当于您亲自违背了先王的训命。诛杀他是过失,不诛杀他也是过失,君王您要认真考虑这件事。”宣王并不听从,最终还是立戏为鲁国的太子。夏季,武公回国以后就去世了,戏被拥立为国君,就是懿公。  

懿公九年(前807年),懿公的哥哥括的儿子伯御和鲁国人一起攻打并杀掉懿公,拥立伯御为鲁国的国君。伯御即位十一年时,周宣王讨伐鲁国,杀死了鲁国的国君伯御,在鲁国公子中询问谁能够治理、理顺诸侯,并让他担任鲁国君位的继承人。樊穆仲说:“鲁懿公的弟弟称,严肃恭谨地事奉鬼神,恭敬地对待长辈与老人;办理事务与执行刑罚的时候,一定会咨询先王的训命,也会根据从前的经验教训来办事;不违背先王的训命,不和过去的经验发生冲突。”宣王说:“好的,这样他就可以训导并治理好他的百姓了。”于是在夷宫册立称为鲁国的国君,就是孝公。从此以后,诸侯经常违抗王命。  

孝公二十五年(前771年),诸侯叛变周王室,犬戎杀掉周幽王。秦开始被列为诸侯。  

二十七年(前769年),孝公去世,他的儿子弗湟继立,就是惠公。 

惠公三十年(前739年),晋国人杀掉他们的国君昭侯。四十五年(前724年),晋国人又杀掉他们的国君孝侯。  

四十六年(前723年),惠公去世,长庶子息代理政事,行使国君的权力,就是隐公。起初,惠公的嫡夫人没有儿子,而惠公的贱妾声子生下儿子息。息长大后,为他从宋国娶了妻子。宋女到了鲁国,惠公见她十分美丽,就自己把她夺了过来。后来宋女生下儿子允。惠公把宋女升为夫人,让允做太子。等到惠公去世,因为允年纪小,鲁国人共同要求息代理国政,没有说让他即位。  

隐公五年(前718年),隐公来到棠地观看捕鱼。八年(前715年),用许田与郑国交换天子赏赐的祭祀泰山的汤沐邑祊,君子讥讽这件事。  

十一年(前712年)冬季,公子挥向隐公进谗言说:“百姓认为您好,就请您正式继位为国君吧。我请求为您去杀掉太子允,然后您任用我为国相。”隐公说:“有先王的遗命。我因为允年纪小,因此代理国政。如今允已经长大了,我正想要经营菟裘之地,并到那里养老,将国政交还给子允。”公子挥畏惧子允听说这件事后会反过来诛杀他,于是返过来在子允面前诬陷隐公说:“隐公想要正式即位,并除掉你,请你尽早做好打算。我请求为你杀掉隐公。”子允同意了。十一月,隐公祭祀钟巫神,在社圃园里进行斋戒,住在蒍氏家。公子挥派人在蒍氏家中杀掉隐公,立子允为国君,就是桓公。  

桓公元年(前711年),郑国用璧玉和鲁国交换天子赏赐给鲁国国君的许田。二年(前710年),把宋国贿赂的鼎放到太庙中,君子讥讽这件事。三年(前709年),桓公派公子挥前往齐国迎娶齐女为夫人。六年(前706年),夫人生下儿子,和桓公的生日是同一天,因此给孩子取名为同。同长大以后,被立为太子。  

十六年(前696年),桓公和各诸侯在曹国举行会盟,讨伐郑国,将郑厉公送回国内。  

十八年(前694年)春季,桓公想要出行,便和夫人一起前往齐国。大夫申繻劝谏阻拦,桓公并不听从,于是前往齐国。齐襄公和桓公夫人私通。桓公怨怒夫人,夫人把这件事告诉了齐襄公。夏季四月丙子日,齐襄公宴请鲁桓公,桓公喝得大醉,齐襄公命令公子彭生将鲁桓公抱到车上,趁机命令彭生打断了桓公的肋骨,桓公死在了车上。鲁国人向齐国的国君提出要求说:“我们的君主畏惧您的威严,不敢安宁地居住,亲自来到贵国修定盟好之礼。礼仪完成人却不能返回,又没有地方可以追究,请让我们得到彭生,以便能在诸侯之间消除这件事所产生的恶劣影响。”齐国人杀掉彭生来讨好鲁国。鲁国人拥立太子同为国君,就是庄公。庄公的母亲,也就是鲁桓公的夫人因此留在齐国,不敢回到鲁国。  

庄公五年(前689年)冬季,鲁国讨伐卫国,将卫惠公送回卫国执政。  

八年(前686年),齐国的公子纠前来投奔鲁国。九年(前685年),鲁国想要护送公子纠回齐国执政,但是落后于齐桓公小白,齐桓公发兵攻打鲁国,鲁国形势危急,便杀掉公子纠。召忽殉死。齐国告诉鲁国,一定要活捉管仲并把他送到齐国。鲁国人施伯说:“齐国想要得到管仲,并非要杀掉他,而是要重用他,如果管仲被重用,就会为鲁国带来祸患。不如现在就杀掉他,然后把管仲的尸体送到齐国。”庄公并不听从,于是囚禁了管仲并送给齐国。齐国任用管仲为相。  

十三年(前681年),鲁庄公和曹沬在柯地与齐桓公举行会盟,曹沬劫持齐桓公,要求齐国归还所侵占的鲁国的土地,盟誓结束后释放了桓公。桓公想要背弃盟约,管仲劝谏,最终归还了侵占的鲁国的土地。十五年(前679年),齐桓公开始在诸侯中称霸。二十三年(前671年),庄公到齐国观看祭祀社神的活动。  

三十二年(前662年),起初,庄公建造高台的时候曾经到大夫党氏的家中,见到了党氏的女儿孟任,很高兴并且很喜爱她,许诺要立她为夫人,并割破手臂来盟誓。后来孟女生下儿子斑。斑长大后,喜欢上大夫梁氏的女儿,就前去看望她。看见养马官荦在墙外和梁氏的女儿嬉戏。斑非常生气,鞭打荦。庄公听说这件事以后,说:“荦非常有力气,应该杀掉他,不可以只是以鞭打来处置他。”斑却未能杀掉荦。这时正赶上庄公生病。庄公有三个弟弟,大弟弟叫庆父,二弟叫叔牙,三弟叫季友。庄公娶了齐国的女子为夫人,名叫哀姜。哀姜没有儿子。哀姜的妹妹名叫叔姜,她为庄公生下儿子开。庄公没有嫡子适合立为继承人,他非常喜爱孟女,就想立她的儿子斑为太子。庄公病重的时候,向弟弟叔牙询问立嗣的事情。叔牙说:“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是鲁国始终奉行的制度。庆父在,可以作为继承人,君王有什么可担忧的呢?”庄公担心叔牙想要立庆父为继承人,叔牙出去以后,他又询问季友。季友说:“请让我用我的生命担保来拥立斑为国君。”庄公说:“刚才叔牙表示想要立庆父,我该怎么办呢?”于是季友以庄公的命令让叔牙等在鲁大夫针巫氏的家里,让针季劫持叔牙给他喝下毒酒,并说:“你喝下这杯酒,以后就有后人为你祭祀;否则你死了也不会有人祭祀你。”叔牙于是喝下毒酒而死,鲁国的国君立叔牙的儿子为叔孙氏。八月癸亥日,庄公去世,季友最终立斑为国君,遵照庄公的命令行事。斑守丧期间,住在党氏家里。  

在这之前,庆父曾经与哀姜私通,打算立哀姜妹妹的儿子开为国君。等到庄公去世而季友拥立斑为国君,十月己未日,庆父派养马官荦在党氏家中杀死了鲁公子斑。季友逃奔陈国。庆父终于拥立庄公的儿子开为国君,就是愍公。  

愍公二年(前660年),庆父与哀姜私通得更加频繁。哀姜和庆父就谋划杀死愍公而立庆父为国君。庆父派卜齮在武闱偷袭并杀死愍公。季友听说了这件事,从陈国和愍公的弟弟申一起前往邾国,请求鲁国接纳他们回国。鲁国人想要杀掉庆父。  

庆父十分恐惧,逃奔到莒国。于是季友护卫子申回到鲁国,并拥立他为国君,就是厘公。厘公也是庄公的小儿子。哀姜很恐慌,逃奔邾国。季友贿赂莒国,捉到了庆父,庆父被遣送回鲁国,季友就派人去杀庆父,庆父请求让他逃走,那个杀他的人没有答应,于是季友让大夫傒斯哭着前往。庆父听到傒斯的哭声,便自杀了。齐桓公听说哀姜与庆父淫乱从而危及鲁国,就从邾国把她召来杀掉了,并把她的尸体送回鲁国,在鲁国陈尸示众。鲁厘公请求将哀姜安葬了。  季友的母亲是陈国的女子,因此逃亡到陈国,陈国因此帮助护送季友和子申返回鲁国。季友将要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鲁桓公曾经让人占卜,卜者说:“是个男孩,他的名字叫'友’,将来会处于两社之间,成为公室的辅助大臣。季友不在,鲁国就不会昌盛。”等到季友出生,手掌上有“友”字的纹路,于是就用“友”来命名,号为成季。他的后人是季氏,庆父的后人是孟氏。  

厘公元年(前659年),鲁国国君把汶阳、鄪邑封赏给季友。季友成为鲁相。  

九年(前651年),晋国的大夫里克杀掉他的国君傒齐和卓子。齐桓公率领厘公讨伐晋国的叛乱,到达晋国的高梁才返回,拥立晋惠公为国君。十七年(前643年),齐桓公去世。二十四年(前636年),晋文公即位。  

三十三年(前627年),厘公去世,他的儿子兴继立,就是文公。  

文公元年(前626年),楚国的太子商臣杀了他的父亲楚成王,即位为楚王。三年(前624年),文公前去朝拜晋襄公。  

十一年(前616年)十月甲午日,鲁国人在咸地打败了翟人,俘虏了长狄的首领乔如,鲁国的大夫富父终甥用戈刺他的咽喉,杀死了他,然后将他的头颅埋在子驹之门,用“乔如”来命名宣伯。  起初,宋武公统治时期,鄋瞒讨伐宋国,司徒皇父率领军队抵御,在长丘打败了翟人,俘获了长翟的首领缘斯。晋国灭掉路国,俘获了乔如的弟弟棼如。齐惠公二年,鄋瞒讨伐齐国,齐国的王子城父抓获了乔如的弟弟荣如,并把他的首级埋在北门。卫国人抓获了鄋瞒最小的弟弟简如。鄋瞒从此就灭亡了。  

十五年(前612年),季文子出使晋国。  

十八年(前609年)二月,文公去世。文公有两位妃子:长妃是齐国的女子,名叫哀姜,生下儿子恶和视;次妃叫敬嬴,很得文公宠爱,生下儿子俀。俀私下与襄仲交好,襄仲想要拥立他为国君,叔仲说不可以。襄仲就请齐惠公帮忙,惠公刚刚即位,想要和鲁国亲近,于是便应允了。冬季十月,襄仲杀掉公子恶和视,立俀为国君,就是宣公。哀姜回到齐国,哭着经过闹市,说道:“天啊!襄仲做出大逆不道之事,杀掉嫡子拥立庶子!”闹市上的人都哭了,鲁国人称她为“哀姜”。从此鲁国的公室渐渐衰微,三桓的势力变得强大。  

宣公俀十二年(前597年),楚庄王很强大,他率领军队包围了郑国。郑伯投降,但是楚庄王很快又使他复国。  

十八年(前591年),宣公去世,他的儿子黑肱被立为国君,就是成公。季文子说:“让我们杀掉嫡子拥立庶子从而失去强大外援的,就是襄仲。”襄仲拥立宣公,他的儿子公孙归父因此受宠。宣公想要除去三桓的势力,曾经和晋国谋划讨伐三桓。不久宣公就去世了,季文子怨恨襄仲,公孙归父逃奔齐国。  

成公二年(前589年)春季,齐国讨伐鲁国,攻取了隆邑。夏季,成公和晋郄克在鞍地打败了齐顷公,齐国又一次归还所侵占的鲁国的土地。四年(前587年),成公前往晋国,晋景公对待鲁成公的态度非常不恭敬。鲁成公想要背叛晋国并与楚国缔结的盟约,有人进谏劝阻,于是没有这样做。十年(前581年),成公前往晋国。晋景公已经去世,因此晋国人把成公留下来送葬,鲁国人认为这是耻辱的事,避讳不说。十五年(前576年),成公开始和吴王寿梦在钟离举行盟会。

十六年(前575年),宣伯告诉晋国,想要杀掉季文子。季文子很有道义,晋国人没有允许。  

十八年(前573年),成公去世,他的儿子午继立,就是襄公。这时襄公只有三岁。  

襄公元年(前572年),晋国人拥立悼公为国君。前一年冬季,晋国的大夫栾书杀死了他的国君厉公。四年(前569年),襄公前往晋国朝拜。  

五年(前568年),季文子去世。家里没有穿着丝绸的妻妾,马厩中也没有吃粮食的马匹,府库中没有金银珠玉,他连续辅佐过三位国君。君子说:“季文子确实是位廉洁忠诚的人。”  

九年(前564年),鲁国和晋国联合讨伐郑国。晋悼公在卫国为襄公举行加冠典礼,季武子跟从襄公,辅助举行冠礼。  

十一年(前562年),三桓将鲁国的军队分为三支。  

十二年(前561年),鲁襄公前往晋国朝拜。十六年(前557年),晋平公即位。二十一年(前552年),鲁襄公再次前去朝见晋平公。  

二十二年(前551年),孔丘出生。二十五年(前548年),齐国的崔杼杀死了他的国君齐庄公,拥立庄公的弟弟景公为国君。  

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国的延陵季子出使鲁国,向他询问周王室的音乐,他完全知道其中的含意,鲁国人非常尊敬他。  

三十一年(前542年)六月,鲁襄公去世。这一年的九月,太子也去世了。鲁国人拥立齐归的儿子裯为国君,就是昭公。  

昭公十九岁时,仍然保有一颗童稚之心。穆叔不想拥立他,说:“太子去世以后,还有同母所生的弟弟可以拥立,如果没有同母所生的弟弟,才可以拥立庶长子。年纪如果相仿,就选择贤能的人,如果贤能也一样,就用占卜的方法来决定。如今裯并非嫡系的继承人,而且在守丧时心中毫无哀伤的心意,反而有喜悦的神色,如果真的立他为国君,一定会为季氏带来忧患。”季武子不肯听从,最终还是立他为国君。等到安葬襄公的时候,昭公竟然三次更换丧服。君子说:“这个人是不会得到善终的。”  

昭公三年(前539年),鲁国国君到黄河岸边朝见晋君,晋平公谢绝并让他返回,鲁国人为此感到耻辱。四年(前538年),楚灵王在申地会盟诸侯,昭公声称生病没有前往。七年(前535年),季武子去世。八年(534年),楚灵王建好章华台,并召见昭公。昭公前往恭贺,楚灵王赏赐给昭公珍贵的宝器;很快便反悔,又把赏赐给昭公的东西骗了回去。十二年(前530年),昭公到黄河岸边朝见晋国的国君,晋平公辞谢,并再次请他返回。十三年(前529年),楚公子弃疾杀了他的国君楚灵王,自立为国君。十五年(前527年),昭公朝见晋国的国君,晋国留下他并请他为晋昭公送葬,鲁国人为此感到十分耻辱。二十年(前522年),齐景公和晏子在鲁国的边境狩猎,趁机来到鲁国询问礼制。二十一年(前521年),鲁昭公到黄河岸边朝见晋君,晋君仍然谢绝,请他返回。  

二十五年(前517年)春季,鸜鹆飞到鲁国来筑巢。鲁国的大夫师己说:“文公和成公统治的时候,有童谣说:'鸜鹆来筑巢,君主在干侯。鸜鹆来进窝,君主在野外。’”  

季氏和郈氏斗鸡,季氏给鸡套上铁甲,郈氏给鸡套上金属制的爪子。季平子因为斗鸡失败十分愤怒,于是侵占了郈氏的田产,郈昭伯也十分怨恨季平子。臧昭伯的弟弟臧会假装诬陷臧氏,并躲到季氏家中,臧昭伯囚禁了季氏家的人。季平子很愤怒,囚禁了臧氏的家臣宰。臧氏、郈氏把两家遭受的灾难告诉了昭公。于是昭公在九月戊戌日讨伐季氏,并侵入他的宅邑。平子登上高台请求说:“君王因为谗言而不明察我的罪过,前来诛杀我,请允许我将自己流放到沂水边上。”昭公不允许。又请求把他囚禁到鄪邑,昭公也不允许。再次请求让他带着五辆车逃亡,昭公仍然不允许。子家驹说:“君王还是同意他吧。鲁国的国政把持在季氏手中已经很长时间了,他们的党羽非常多,那些人会联合起来对付你的。”昭公并不听从。郈氏说:“一定要杀了他。”叔孙氏的家臣戾对他的属下说:“没有季氏和有季氏,哪种情况对我们更加有利呢?”大家都说:“没有季氏,也就没有了叔孙氏。”戾又说:“这样,我们就去援救季氏吧!”于是打败了昭公的军队。孟懿子听说叔孙氏取得了胜利,也追杀郈昭伯。郈昭伯作为昭公的使臣被派往孟氏家,因此孟氏抓到了他。三家联合讨伐昭公,昭公于是逃奔国外。己亥日,昭公逃到齐国。齐景公对昭公说:“愿意奉送一千社以接待国君。”子家说:“放弃周公的基业而臣服于齐,可以这样做吗?”于是停止了这种行为。子家说:“齐景公这个人不讲信用,不如尽早到晋国去。”昭公并不听从。叔孙氏到齐国看到昭公后返回鲁国,去见平子,平子叩头。起初,他们想迎回昭公,但是孟孙、季孙后悔,于是没有那么做。  

二十六年(前516年)春季,齐国讨伐鲁国,夺取了郓城并让昭公住在那里。夏季,齐景公将要护送昭公回国,命令手下的人不可以接受鲁国人的贿赂。鲁国的大夫申丰、汝贾暗中允诺给齐国的大臣高龁、子将五千庾粮食。子将对齐侯说:“鲁国的群臣不事奉鲁国的君王,是因为鲁国的君主有怪异的地方。宋元公为了鲁国的国君前往晋国,请求晋国护送鲁国国君回国,在途中死掉了。叔孙昭子请求鲁君回到国内,没有生病便死去了。不知道这是不是上天要抛弃鲁国呢?还是鲁国国君得罪了鬼神呢?希望国君暂时等待一下。”齐景公听从了他的建议。  

二十八年(前514年),鲁昭公前往晋国,请求晋国帮助他回国。季平子和晋国六卿有私交,六卿接受了季氏的贿赂,进谏劝阻晋国国君,晋君于是停止护送鲁君回国,而让昭公住在干侯。二十九年(前513年),昭公来到郓城。齐景公派人送给昭公一封信,自称“主君”。昭公感到非常耻辱,一怒之下又回到干侯。三十一年(前511年),晋国国君想要护送昭公回国,于是召见季平子。季平子穿着麻布衣,赤脚而行,通过六卿向晋君谢罪。六卿在晋君面前替季平子说:“晋国想要护送昭公回国,鲁国的民众不会依从。”晋国人这才停止护送昭公回国的行动。三十二年(前510年),昭公在干侯去世。鲁国人共同拥立昭公的弟弟宋为国君,就是定公。  

定公继立,赵简子向史墨询问说:“季氏会灭亡吗?”史墨回答说:“不会灭亡。季友对鲁国有非常大的功劳,被封在鄪邑,成为上卿,一直到文子、武子,累世扩充了基业。鲁文公去世以后,东门就杀掉嫡子拥立庶子为鲁国国君,鲁国国君于是失去国政大权。国政操纵在季氏手中,到如今已经经历了四位国君。人民不知道他们的国君,国君凭借什么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呢!正因为这样,国君要谨慎地对待国家的车服器物和爵位名号,不能轻易地给予别人。”  

定公五年(前505年),季平子去世。阳虎心怀私愤,囚禁了季桓子,与他订立了盟约,才放了他。七年(前503年),齐军讨伐鲁国,攻取郓邑,将它作为鲁国阳虎的封邑,并让他参与政事。八年(前502年),阳虎想要杀掉三桓所有的嫡系继承人,而改立和他关系密切的庶子取代嫡系的继承人;阳虎用车载着季桓子,并趁机要杀掉他,桓子用欺骗的手段得以脱身。三桓联合起来攻打阳虎,阳虎占据阳关。九年(前501年),鲁国人讨伐阳虎,阳虎逃奔齐国,不久又前去投奔晋国的赵氏。  

十年(前500年),鲁定公和齐景公在夹谷举行盟会,孔子跟随鲁定公作傧相。齐国人想要偷袭鲁国国君,孔子根据礼仪,一步一阶地快步走上台阶,诛杀了齐国演奏淫靡乐曲的乐师,齐侯畏惧,这才停止了行动,并且归还了侵占的鲁国的土地,向鲁国谢罪。十二年(前498年),定公派仲由拆毁了三桓都邑的城墙,收缴了他们的武器。孟氏不愿意毁掉城墙,定公派兵讨伐,没有攻克,只好收兵。季桓子接受了齐国赠送的女乐队,孔子便离开了鲁国。  

十五年(前495年),定公去世,他的儿子将继立,就是哀公。 

哀公五年(前490年),齐景公去世。六年(前489年),齐国的田乞杀了他的国君孺子。  

七年(前488年),吴王夫差的势力很强大,派兵讨伐齐国,到了缯地,向鲁国人征发牛、羊、猪各一百头。季康子派子贡前去游说吴王和太宰嚭,依照礼仪驳斥他们。吴王说:“我是断发文身的蛮夷人,不要用中原的礼仪来斥责我。”于是停止对鲁国人的索取。  

八年(前487年),吴国为了邹国而讨伐鲁国,一直打到鲁国的城下,双方订立盟约以后离去。齐国讨伐鲁国,攻取了三座城邑。十年(前485年),鲁国攻打齐国南部的边境。十一年(前484年),齐国讨伐鲁国。季氏任用冉有创建功勋,想到了孔子,孔子从卫国回到鲁国。 

十四年(前481年),齐国的田常在徐州杀了他的国君齐简公。孔子请求鲁国国君发兵前去征讨,鲁哀公没有听从孔子的建议。十五年(前480年),让子服景伯担任使臣,子贡担任他的助手,前往齐国,齐国归还了侵占的鲁国的土地。田常刚刚成为齐相,想要和诸侯亲近。  

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去世。  

二十二年(前473年),越王句践消灭了吴王夫差。  

二十七年(前468年)春季,季康子去世。夏季,鲁哀公认为三桓是鲁国的忧患,想要借助诸侯的力量剥夺三桓的权利,三桓也担心哀公会发难,因此君臣间产生了许多隔阂。哀公到陵坂出游,在街上遇见孟武伯,哀公说:“请问我就要死了吗?”孟武伯回答说:“不知道啊。”哀公想要借助越人的力量讨伐三桓。八月,哀公来到陉氏。三桓攻打哀公,哀公逃奔到卫国,又逃到邹国,接着又前往越国。鲁国人又迎接哀公回到鲁国,哀公最后死在有山氏的家里。他的儿子宁即位,就是悼公。  

悼公在位时期,三桓的势力占优,鲁国的国君就像一个很小的诸侯,地位低于三桓家族。  

十三年(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消灭了智伯,瓜分了他的土地并占有了晋国。  

三十七年(前429年),悼公去世,他的儿子嘉继立,就是元公。元公在位二十一年去世,他的儿子显继立,就是穆公。穆公在位三十三年去世,他的儿子奋继立,就是共公。共公在位二十二年去世,他的儿子屯继立,就是康公。康公在位九年去世,他的儿子匽继立,就是景公。景公在位二十九年去世,他的儿子叔继立,就是平公。这时候六国的国君都已经称王。  

平公十二年(前305年),秦惠王去世。二十年,平公去世,他的儿子贾即位,就是文公。文公元年,楚怀王死在秦国。二十三年,文公去世,他的儿子雠即位,就是顷公。  

顷公二年(前271年),秦国拔取楚国的都城郢,楚顷王向东迁都于陈。十九年(前254年),楚国攻伐鲁国,占领了徐州。二十四年(前249年),楚考烈王攻打并灭掉鲁国。顷公逃亡,迁居至下邑,成为平民,鲁国的宗庙祭祀至此断绝。顷公死在柯地。  

鲁国从周公开始一直到顷公,一共传了三十四代。  太史公说:我听说孔子说过“鲁国的礼仪之道衰败得真是太严重了!洙水和泗水之间不停地争吵”。察看庆父和叔牙在愍公时期的行为,是多么混乱啊。隐公和桓公期间的事;襄仲杀嫡立庶;三桓向北称臣,亲自攻打昭公,昭公因此出逃。以至于他们对于传统的揖让礼仪虽然还在遵从,但是做事的时候又是何其的相反呢?

4、燕召公世家 原文及注释

所属分类:燕召公世家

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三公:指太师、太傅、太保。召公在周成王时担任太保。】: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成王既幼,周公摄政,当国践祚,召公疑之,作《君奭》。《君奭》不说周公。周公乃称“汤时有伊尹,假于皇天;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假【假:《尚书》作“格”,至。】于上帝,巫咸治王家;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时,则有若甘般:率维兹有陈,保乂有殷”。于是召公乃说。  

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  

自召公已【已:通“以”。】下九世至惠侯。燕惠侯当周厉王奔彘、共和之时。  

惠侯卒,子厘侯立。是岁,周宣王初即位。厘侯二十一年,郑桓公初封于郑。三十六年,厘侯卒,子顷侯立。  

顷侯二十年,周幽王淫乱,为犬戎所弑。秦始列为诸侯。  

二十四年,顷侯卒,子哀侯立。哀侯二年卒,子郑侯立。郑侯三十六年卒,子缪侯立。  

缪侯七年,而鲁隐公元年也。十八年卒,子宣侯立。宣侯十三年卒,子桓侯立。桓侯七年卒,子庄公立。  

庄公十二年,齐桓公始霸。十六年,与宋、卫共伐周惠王,惠王出奔温,立惠王弟颓为周王。十七年,郑执燕仲父而内【内:通“纳”。】惠王于周。二十七年,山戎来侵我,齐桓公救燕,遂北伐山戎而还。燕君送齐桓公出境,桓公因割燕所至地予燕,使燕共贡天子,如成周时职;使燕复修召公之法。三十三年卒,子襄公立。  

襄公二十六年,晋文公为践土之会,称伯。三十一年,秦师败于殽。三十七年,秦穆公卒。四十年,襄公卒,桓公立。  

桓公十六年卒,宣公立。宣公十五年卒,昭公立。昭公十三年卒,武公立。是岁晋灭三郄【三却:指却锜、却犨、却至。】大夫。  

武公十九年卒,文公立。文公六年卒,懿公立。懿公元年,齐崔杼弑其君庄公。四年卒,子惠公立。  

惠公元年,齐高止来奔。六年,惠公多宠姬,公欲去诸大夫而立宠姬宋,大夫共诛姬宋,惠公惧,奔齐。四年,齐高偃如晋,请共伐燕,入其君。晋平公许,与齐伐燕,入惠公。惠公至燕而死。燕立悼公。  

悼公七年卒,共公立。共公五年卒,平公立。晋公室卑,六卿始强大。平公十八年,吴王阖闾破楚入郢。十七年卒,简公立。简公十二年卒,献公立。晋赵鞅围范、中行于朝歌。献公十二年,齐田常弑其君简公。十四年,孔子卒。二十八年,献公卒,孝公立。  

孝公十二年,韩、魏、赵灭智伯,分其地,三晋强。  

十五年,孝公卒,成公立。成公十六年卒,愍公立。愍公三十一年卒,厘公立。是岁,三晋列为诸侯。  

厘公三十年,伐败齐于林营。厘公卒,桓公立。桓公十一年卒,文公立。是岁,秦献公卒。秦益强。 

文公十九年,齐威王卒。二十八年,苏秦始来见,说文公。文公予车马金帛以至赵,赵肃侯用之。因约六国,为从【从:通“纵”。】长。秦惠王以其女为燕太子妇。  

二十九年,文公卒,太子立,是为易王。  

易王初立,齐宣王因燕丧伐我,取十城;苏秦说齐,使复归燕十城。十年,燕君为王。苏秦与燕文公夫人私通,惧诛,乃说王使齐为反间,欲以乱齐。易王立十二年卒,子燕哙立。  

燕哙既立,齐人杀苏秦。苏秦之在燕,与其相子之为婚,而苏代与子之交。及苏秦死,而齐宣王复用苏代。燕哙三年,与楚、三晋攻秦,不胜而还。子之相燕,贵重,主断。苏代为齐使于燕,燕王问曰:“齐王傒如?”对曰:“必不霸。”燕王曰:“何也?”对曰:“不信其臣。”苏代欲以激燕王以尊子之也。于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因遗苏代百金,而听其所使。  

鹿毛寿谓燕王:“不如以国让相子之。人之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有让天下之名而实不失天下。今王以国让于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燕王因属国于子之,子之大重。或曰:“禹荐益,已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人为不足任乎天下,传之于益。已而启与交党攻益,夺之。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已而实令启自取之。今王言属国于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人者,是名属子之而实太子用事也。”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已上而效【效:授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顾:反而。】为臣,国事皆决于子之。  

三年,国大乱,百姓恫恐【恫恐:恐惧。】。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谋,将攻子之。诸将谓齐愍王曰:“因而赴之,破燕必矣。”齐王因令人谓燕太子平曰:“寡人闻太子之义,将废私而立公,饬君臣之义,明父子之位。寡人之国小,不足以为先后。虽然,则唯太子所以令之。”太子因要党聚众。将军市被围公宫,攻子之,不克。将军市被及百姓反攻太子平,将军市被死,以徇【徇:示众。】。因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众人恫恐,百姓离志。孟轲谓齐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燕君哙死,齐大胜。燕子之亡二年,而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燕昭王。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愍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独唯聊、莒、即墨,其余皆属燕,六岁。  

昭王三十三年卒,子惠王立。  

惠王为太子时,与乐毅有隙;及即位,疑毅,使骑劫代将。乐毅亡走赵。齐田单以即墨击败燕军,骑劫死,燕兵引归,齐悉复得其故城。愍王死于莒,乃立其子为襄王。  

惠王七年卒。韩、魏、楚共伐燕。燕武成王立。  

武成王七年,齐田单伐我,拔中阳。十三年,秦败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十四年,武成王卒,子孝王立。孝王元年,秦围邯郸者解去。三年卒,子今王【今王:当今的国王。此处司马迁延用了燕国旧史原文的称呼。】喜立。  

今王喜四年,秦昭王卒。燕王命相栗腹约欢赵,以五百金为赵王酒。还报燕王曰:“赵王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王召昌国君乐闲问之。对曰:“赵四战之国,其民习兵,不可伐。”王曰:“吾以五而伐一。”对曰:“不可。”燕王怒,群臣皆以为可。卒起二军,车二千乘,栗腹将而攻鄗,卿秦【卿秦:又作庆秦,燕国将领。】攻代。唯独大夫将渠谓燕王曰:“与人通关约交,以五百金饮人之王,使者报而反攻之,不祥,兵无成功。”燕王不听,自将偏军随之。将渠引燕王绶止之曰:“王必无自往,往无成功。”王蹴之以足。将渠泣曰:“臣非以自为,为王也!”燕军至宋子,赵使廉颇将,击破栗腹于鄗。乐乘破卿秦于代。乐闲奔赵。廉颇逐之五百余里,围其国【国:指国都。】。燕人请和,赵人不许,必令将渠处和。燕相将渠以处和。赵听将渠,解燕围。  

六年,秦灭东周,置三川郡。七年,秦拔赵榆次三十七城,秦置大原郡。九年,秦王政初即位。十年,赵使廉颇将攻繁阳,拔之。赵孝成王卒,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不听,攻乐乘,乐乘走,廉颇奔大梁。十二年,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剧辛故居赵,与庞暖【庞暖:赵国将领。】善,已而亡走燕。燕见赵数困于秦,而廉颇去,令庞暖将也,欲因赵毙攻之。问剧辛,辛曰:“庞暖易与耳。”燕使剧辛将击赵,赵使庞暖击之,取【取:俘获。】燕军二万,杀剧辛。秦拔魏二十城,置东郡。十九年,秦拔赵之邺九城。赵悼襄王卒。二十三年,太子丹质于秦,亡归燕。二十五年,秦虏灭韩王安,置颍川郡。二十七年,秦虏赵王迁,灭赵。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  

燕见秦且灭六国,秦兵临易水,祸且至燕。太子丹阴养壮士二十人,使荆轲献督亢地图于秦,因袭刺秦王。秦王觉,杀轲,使将军王翦击燕。二十九年,秦攻拔我蓟,燕王亡,徙居辽东,斩丹以献秦。  

三十年,秦灭魏。三十三年,秦拔辽东,虏燕王喜,卒灭燕。是岁,秦将王贲亦虏代王嘉。  

太史公曰:召公奭可谓仁矣!甘棠且思之,况其人乎?燕外迫蛮貉,内措齐、晋,崎岖【崎岖:喻处境艰难。】强国之间,最为弱小,几灭者数矣。然社稷血食者八九百岁,于姬姓独后亡【于姬姓独后亡:按:姬姓诸侯国中最后灭亡的是卫国,不是燕国。】,岂非召公之烈邪!  

燕召公世家 白话文翻译

所属分类:燕召公世家

召公奭与周王室同姓,姓姬。周武王伐灭商纣王之后,将召公封在了北燕。  

周成王在位的时候,召公位列三公:自陕县以西,都由召公管理;自陕县以东,由周公治理。成王年纪还小,周公代替他主持朝政,登基行使君王的权力,召公怀疑周公,周公便作《君奭》。《君奭》里表达了召公对周公的不满。周公于是声称“商汤的时候有伊尹,伊尹对国家的治理合乎天道;太戊在位时期,又有像伊陟、臣扈那样的人,他们对国家的治理合乎上帝的旨意,还有巫咸辅佐君王治理王室;祖乙在位期间,有像巫贤那样的人;在武丁的时代,有像甘般那样的人:这些贤臣一般都各在其位,殷朝得到安定与治理”。于是召公才感到高兴。  

召公治理之处在西方,深得人民的爱戴。召公到乡邑去巡视,看到一棵棠梨树,就在那棵树下审判官司、处理政事,从侯爵、伯爵一直到平民百姓都找到各自的位置,没有失职的地方。召公去世以后,人民思念召公时期的政绩,思念棠梨树下召公处理政事的时光,不敢砍伐,并歌颂召公,写下了《甘棠》这首诗篇。  

自召公以下传到第九代就到了惠侯。燕惠侯处于周厉王逃奔到彘地、共和行政的时代。  

惠侯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厘侯继立。这一年,周宣王刚刚继位。厘侯二十一年,郑桓公刚刚受封到郑国。三十六年,厘侯去世,他的儿子顷侯继立。  

燕顷侯二十年(前771年),周幽王淫乱,被犬戎部族杀掉。秦国开始被列为诸侯。  

二十四年(前767年),顷候去世,他的儿子哀侯继立。哀侯在位二年就去世了,他的儿子郑侯继立。郑侯在位三十六年去世,他的儿子缪侯继立。  

燕缪侯七年(前722年),就是鲁隐公元年。燕缪侯在位十八年去世,他的儿子宣侯继立。宣侯在位十三年去世,他的儿子桓侯继立。桓侯在位七年去世,他的儿子庄公继立。  

燕庄公十二年(前679年),齐桓公开始在诸侯中称霸。十六年(前675年),燕国和宋国、卫国一起讨伐周惠王,惠王逃奔到温地,三国拥立惠王的弟弟颓为周王。十七年(前674年),郑国抓住燕仲父,并护送周惠王返回周国。二十七年(前664年),山戎部族前来侵犯燕国,齐桓公派兵救援燕国,于是向北讨伐山戎以后率军返回。燕庄公一直把他送出了燕国的边境,齐桓公便把燕庄公到达的地方割给了燕国,让燕庄公和诸侯一起向周王进贡,就像周成王时代那样履行职责;并让燕国重新修整召公时期的法度。庄公在位三十三年去世,他的儿子襄公继立。  

燕襄公二十六年(前632年),晋文公召集诸侯在践土会盟,在诸侯中称霸。三十一年(前627年),秦军在殽山被晋军打败。三十七年(前621年),秦穆公去世。四十年(前618年),燕襄公去世,桓公即位。  

燕桓公在位十六年去世,宣公即位。宣公在位十五年去世,昭公即位。昭公在位十三年去世,武公即位。这一年,晋国灭掉了三郄大夫。  

燕武公在位十九年去世,文公即位。文公在位六年去世,懿公即位。懿公元年(前548年),齐国的崔杼杀死他的国君庄公。懿公在位四年去世,他的儿子惠公即位。  

燕惠公元年(前544年),齐国的高止前来投奔燕国。六年(前539年),惠公有很多宠爱的姬妾,他想要除掉各位大夫从而立一位名叫宋的宠姬,各位大夫联手杀掉了名叫宋的宠姬,惠公心中畏惧,逃奔齐国。四年以后,齐国派高偃前往晋国,请求共同讨伐燕国,护送惠公返回燕国。晋平公同意了,和齐国一起征讨燕国,护送燕惠公回到燕国。惠公回到燕国以后就死了。燕国人拥立悼公为国君。 

燕悼公在位七年去世,共公即位。共公在位五年去世,平公即位。晋国公室权力日渐卑微,六卿的权力开始强大。平公十八年(前506年),吴王阖闾攻破楚国,进入郢都。平公在位十九年去世,简公即位。简公在位十二年去世,献公即位。晋国的赵鞅在朝歌包围了范氏、中行氏。献公十二年(前481年),齐国的田常杀死了他的国君简公。十四年(前479年),孔子去世。二十八年(前465年),献公去世,孝公即位。  

燕孝公十二年(前453年),晋国的韩、魏、赵灭掉了智伯,瓜分了他的土地,三晋从此强大。  

十五年(前450年),孝公去世,成公即位。成公在位十六年去世,愍公即位。愍公在位三十一年去世,厘公即位。这一年,韩、赵、魏三晋开始列为诸侯。  

燕厘公三十年,在林营打败了齐国。厘公去世,桓公即位。桓公在位十一年去世,文公即位。这一年,秦献公去世。秦国越发强大。 

燕文公十九年(前343年),齐威王去世。二十八年(前334年),苏秦第一次来到燕国拜见文公,游说文公。文公给他车马、黄金、布帛,并让他前往赵国,赵肃侯重用了苏秦。于是苏秦联合六国实行合纵政策,他成为纵长。秦惠王把他的女儿嫁给燕国太子为妻。  

二十九年(前333年),文公去世,太子即位,就是易王。  

燕易王刚刚即位,齐宣王趁燕国办丧事的时机攻打燕国,夺取了十座城池;苏秦劝说齐宣王,让齐国归还了占领的燕国的十座城市。十年(前323年),燕君称王。苏秦和燕文公的夫人通奸,他担心被诛杀,就劝易王派他出使齐国施行反间计,想用这个办法扰乱齐国。易王在位十二年去世,他的儿子燕王哙即位。  

燕王哙已经继位,齐国人杀了苏秦。苏秦在燕国时,和燕相子之结为姻亲,因而苏秦的弟弟苏代和子之有交往。等到苏秦死了以后,齐宣王又重用了苏代。燕王哙三年(前318年),燕国和楚、三晋一起攻打秦国,没能取胜便返回了。子之在燕国做丞相,他位尊权重,决断国事。苏代为了齐国出使燕国,燕王哙问他说:“齐王怎么样?”苏代回答说:“一定不会称霸。”燕王哙说:“为什么呢?”苏代回答说:“不能信任他的大臣。”苏代是想用这样的办法刺激燕王尊重子之。于是燕王非常信任子之。子之因此赠送给苏代一百镒黄金,听凭他使用。  

鹿毛寿对燕王说:“不如将国家让给丞相子之吧。人们都说尧是贤能的人,是因为他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没有接受,尧拥有禅让天下的美名,实际上也没有失掉天下。如今大王把国家禅让给子之,子之一定不敢接受,这样大王就拥有与尧相同的品德了。”燕王因此将国家托付给子之,子之的地位就更加尊贵。有人说:“夏禹举荐了益,不久又让启的臣下担任官吏。等到大禹年老的时候,他认为启的臣下没有能力担当治理天下的重任,于是将君位传给了益。不久启和他结交的党徒攻打益,夺得了国君的位置。天下人都说夏禹名义上是把国君的位置传给了益,而实际上是让启自己去夺回。如今大王说是将国家托付给子之,而官吏中没有一个不是太子的亲信,这正是名义上把国家托付给子之,而实际却是让太子掌握权力。”燕王于是把俸禄在三百石以上的官吏的印信都收缴上来交给子之。子之面向南坐在君位上,行使君王的权力,而燕王哙到了老年的时候就不再处理国家的政事,反而成为臣子,国家的事务完全由子之裁决。  

三年以后,燕国大乱,百姓都很恐惧。将军市被和太子平一起谋划,将要攻打子之。齐国的诸位将领对齐愍王说:“我们现在趁燕国发生内乱的时机派军队赶去攻打它,燕国一定会被攻破。”齐王因而派人对燕太子平说:“我听说太子即将有义举,打算废弃私情,创建公义,整顿君臣之间的关系,辨明父子之间的地位。我的国家非常小,不配跟随在您的左右。虽然是这样,我也愿意听从太子的命令而行事。”太子于是召集同党、聚合众人。将军市被包围了王宫,攻打子之,没有攻克。将军市被和百姓反过来攻打太子平,将军市被战死,尸体示众。因此造成了燕国国内几个月的动乱,死亡的人有数万,民众都非常恐惧,百姓离心离德。孟轲对齐王说:“如今我们讨伐燕国,正是周文王、周武王成就事业那样的机遇,不可以错失啊。”齐王于是派章子率领五都的士兵,凭借北部边境的军队前去攻打燕国。燕国的士兵不出来迎战,城门也不关闭,燕王哙死去,齐国的军队大获全胜。燕国子之死后第二年,燕国人共同拥立了太子平,就是燕昭王。  

燕昭王在燕国被攻破以后即位,他放低自身并用优厚的待遇招揽贤能的人。燕昭王对郭隗说:“齐国趁我的国家发生内乱而偷袭并攻破燕国,我非常了解燕国很小、力量薄弱,没有足够的能力报仇。然而如果真的能够得到贤能的人一起治理国家,洗雪先王的耻辱,就是我的心愿。先生如果发现可以一起治理国家的贤人,我一定要亲自侍奉他。”郭隗说:“大王您一定要招揽贤人,那就先从我郭隗开始吧。况且比我更贤能的人,难道还会嫌路途有千里那么遥远吗!”于是昭王为郭隗改建了居住的住屋,像对待老师那样侍奉他。乐毅就从魏国前往燕国,邹衍从齐国来到燕国,剧辛从赵国来到燕国,贤士们争着来到燕国。燕昭王吊唁死者,慰问孤儿,和百姓们同甘共苦。  

二十八年(前284年),燕国变得殷实和富裕了,士兵也快乐安逸,不怕战争,于是燕国国君就任命乐毅为上将军,与秦国、楚国、韩国、赵国、魏国一起谋划征伐齐国。齐兵战败,齐愍王逃亡到国外。燕军单独追击败逃的士兵,进入齐国的都城临淄,将齐国所有的宝物都掠夺殆尽,放火烧毁了齐国的王宫和宗庙。齐国没有被燕军攻占的城市,只有聊城、莒城、即墨,其余全部归属于燕国,时间长达六年。  

周公告奭图,选自《钦定书经图说》

燕昭王在位三十三年去世,他的儿子惠王即位。  

燕惠王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和乐毅有嫌隙;等到他即位后,便怀疑乐毅,让骑劫代替乐毅为将。乐毅出逃前往赵国。齐国的田单凭借即墨的兵力打败了燕军,骑劫战死,燕军撤回国内,齐国悉数收复了它原有的城池。齐愍王死在莒城,于是齐国人立愍王的儿子为襄王。  

惠王在位七年去世,韩国、魏国、楚国共同攻讨伐燕国。燕武成王即位。  

燕武成王七年(前265年),齐国的田单讨伐燕国,拔取中阳。十三年(前259年),秦国在长平打败赵国四十多万大军。十四年(前258年),武成王去世,他的儿子孝王即位。  

孝王元年(前257年),秦国撤去包围邯郸的军队。孝王在位三年去世,他的儿子当今的君王喜即位。  

当今的君王喜四年(前251年),秦昭王去世。燕王命丞相栗腹到赵国去订立友好盟约,栗腹带着五百镒黄金为赵王置酒祝寿。栗腹回来向燕王报告说:“赵王国中的青壮年都死在了长平之战中,剩下的孤儿还没有成人,我们可以趁机讨伐。”燕王召见昌国君乐闲向他询问这件事。乐闲回答说:“赵国是四面受敌的国家,国中的百姓都熟悉军事,不可以攻打它。”燕王说:“我用五个人攻打一个人。”乐闲说:“不可以。”燕王大怒,群臣都认为可以攻打赵国。燕王最终调遣两军士兵,二千乘战车,派栗腹领兵攻打鄗邑,派卿秦领兵攻打代地。只有大夫将渠对燕王说:“和人家通好关卡,定好盟约,还用五百镒黄金为人家的君王祝寿,使者回来报告就反过来去攻打,这种做法是不吉利的,进兵不会成功。”燕王没有听从劝告,亲自率领偏军跟随。将渠拉住燕王的印带阻止他说:“大王一定不要亲自前往,去了也不会获得成功。”燕王用脚踢开他。将渠哭着说:“臣下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王啊!”燕军到达宋子,赵国派廉颇统率军队,在鄗邑打败了栗腹。乐乘在代地打败了卿秦。乐闲逃奔到赵国。廉颇一直追赶燕军有五百多里,包围了燕国都城。燕国人请求讲和,赵国人不同意,一定要将渠出面主持议和。燕王于是让将渠担任丞相,主持和议的事情。赵国接受了将渠的请求,解除了对燕国的包围。  

六年(前249年),秦国灭掉东周,设置了三川郡。七年(前248年),秦军攻拔了赵国的榆次等三十七座城,秦国设置了太原郡。九年(前246年),秦王嬴政刚刚即位。十年(前245年),赵国派廉颇领兵攻打繁阳,攻克。赵孝成王去世,悼襄王即位。悼襄王派乐乘代替廉颇,廉颇不听从命令,攻打乐乘,乐乘败走,廉颇逃到魏国的大梁。十二年(前243年),赵国派李牧攻打燕国,拔取了武遂、方城。剧辛从前曾居住在赵国,他和庞暖的关系非常好,后来他逃到燕国。燕王看到赵国屡次被秦国围困,并且廉颇也已经离开,就让庞暖统率军队,想趁赵国处于困境的时候攻打它。燕王询问剧辛,剧辛说:“庞暖容易对付。”燕王派剧辛带兵攻打赵国,赵国派庞暖迎击,俘获了二万燕军,斩杀了剧辛。秦国拔取魏国的二十座城池,设置了东郡。十九年(前236年),秦国拔取赵国的邺城等九座城池。赵悼襄王去世。二十三年(前232年),燕太子丹被送到秦国做人质,他逃回燕国。二十五年(前230年),秦军俘虏了韩王安,灭掉韩国,设置颍川郡。二十七年(前228年),秦军俘虏赵王迁,灭掉赵国。赵国的公子嘉自立为代王。  

燕国看到秦国即将灭亡六国,秦军已经到达易水,灾祸就要降临到燕国。太子丹暗中培养了二十名壮士,派荆轲到秦国进献督亢的地图,趁机刺杀秦王。秦王察觉,杀掉了荆轲,派将军王翦攻打燕国。二十九年(前226年),秦军攻打并占领了燕国都城蓟城,燕王逃走,迁居至辽东,斩杀了太子丹,并把他的首级献给秦国。三十年(前225年),秦国灭掉魏国。  

三十三年(前222年),秦军拔取辽东,俘虏了燕王喜,最终灭掉燕国。这一年,秦国将领王贲也俘获了代王嘉。  

太史公说:召公奭可以说很仁义了!那棵棠梨树被人民怀念,更何况是召公本人呢?燕国在外遭受蛮貉的逼迫,在内受到齐、晋大国的夹击,在强国之间艰难生存,势力最弱小,多次几乎被灭亡。然而国家存在了八九百年的时间,在姬姓诸侯中最后灭亡,难道不是召公创下的功绩吗!

5、管蔡世家 原文及注释

所属分类:管蔡世家

管叔鲜、蔡叔度者,周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冉季载最少。同母昆弟十人,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武王已克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弟。于是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二人相纣子武庚禄父【武庚禄父:纣王之子,名禄父,武庚是谥号。】,治殷遗民。封叔旦于鲁而相周,为周公。封叔振铎于曹,封叔武于成,封叔处于霍。康叔封、冉季载皆少,未得封。  

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乃挟武庚以作乱。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迁之,与车十乘,徒七十人从。而分殷余民为二:其一封微子启于宋,以续殷祀;其一封康叔为卫君,是为卫康叔。封季载于冉。冉季、康叔皆有驯行【驯行:善行。】,于是周公举康叔为周司寇,冉季为周司空,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令名:美名。】于天下。  

蔡叔度既迁而死。其子曰胡,胡乃改行,率【率:遵循。】德驯善。周公闻之,而举胡以为鲁卿士,鲁国治。于是周公言于成王,复封胡于蔡,以奉蔡叔之祀,是为蔡仲。余五叔皆就国,无为天子吏者。  

蔡仲卒,子蔡伯荒立。蔡伯荒卒,子宫侯立。宫侯卒,子厉侯立。厉侯卒,子武侯立。武侯之时,周厉王失国,奔彘,共和行政,诸侯多叛周。  

武侯卒,子夷侯立。夷侯十一年,周宣王即位。二十八年,夷侯卒,子厘侯所事立。  

厘侯三十九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周室卑而东徙。秦始得列为诸侯。  

四十八年,厘侯卒,子共侯兴立。共侯二年卒,子戴侯立。戴侯十年卒,子宣侯措父立。  

宣侯二十八年,鲁隐公初立。三十五年,宣侯卒,子桓侯封人立。桓侯三年,鲁弑其君隐公。二十年,桓侯卒,弟哀侯献舞立。  

哀侯十一年,初,哀侯娶陈,息侯亦娶陈。息夫人将归【归:出嫁。】,过蔡,蔡侯不敬。息侯怒,请楚文王:“来伐我,我求救于蔡,蔡必来,楚因击之,可以有功。”楚文王从之,虏蔡哀侯以归。哀侯留九岁,死于楚。凡立二十年卒。蔡人立其子肸,是为缪侯。  

缪侯以其女弟为齐桓公夫人。十八年,齐桓公与蔡女戏船中,夫人荡舟,桓公止之,不止,公怒,归蔡女而不绝也。蔡侯怒,嫁其弟。齐桓公怒,伐蔡;蔡溃,遂虏缪侯,南至楚邵陵。已而诸侯为蔡谢齐,齐侯归蔡侯。二十九年,缪侯卒,子庄侯甲午立。  

庄侯三年,齐桓公卒。十四年,晋文公败楚于城濮。二十年,楚太子商臣弑其父成王代立。二十五年,秦穆公卒。三十三年,楚庄王即位。三十四年,庄侯卒,子文侯申立。  

文侯十四年,楚庄王伐陈,杀夏征舒。十五年,楚围郑,郑降楚,楚复<生僻字>【<生僻字>,通“释”。】之。二十年,文侯卒,子景侯固立。  

景侯元年,楚庄王卒。四十九年,景侯为太子般娶妇于楚,而景侯通焉。太子弑景侯而自立,是为灵侯。  

灵侯二年,楚公子围弑其王郏敖而自立,为灵王。九年,陈司徒招弑其君哀公。楚使公子弃疾灭陈而有之。十二年,楚灵王以灵侯弑其父,诱蔡灵侯于申,伏甲饮之,醉而杀之,刑其士卒七十人。令公子弃疾围蔡。十一月,灭蔡,使弃疾为蔡公。  

楚灭蔡三岁,楚公子弃疾弑其君灵王代立,为平王。平王乃求蔡景侯少子庐,立之,是为平侯。是年,楚亦复立陈。楚平王初立,欲亲诸侯,故复立陈、蔡后。  

平侯九年卒,灵侯般之孙东国攻平侯子而自立,是为悼侯。悼侯父曰隐太子友。隐太子友者,灵侯之太子,平侯立而杀隐太子,故平侯卒而隐太子之子东国攻平侯子而代立,是为悼侯。悼侯三年卒,弟昭侯申立。  

昭侯十年,朝楚昭王,持美裘二,献其一于昭王而自衣其一。楚相子常欲之,不与。子常谗蔡侯,留之楚三年。蔡侯知之,乃献其裘于子常;子常受之,乃言归蔡侯。蔡侯归而之晋,请与晋伐楚。  

十三年春,与卫灵公会邵陵。蔡侯私于周苌弘【苌弘:字叔,周景王、周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以求长于卫;卫使史鳅【史鳅:名鳅,字子鱼,卫国史官。】言康叔之功德,乃长卫。夏,为晋灭沈,楚怒,攻蔡。蔡昭侯使其子为质于吴,以共伐楚。冬,与吴王阖闾遂破楚入郢。蔡怨子常,子常恐,奔郑。十四年,吴去而楚昭王复国。十六年,楚令尹【楚令尹:此时楚国的令尹是子西。】为其民泣以谋蔡,蔡昭侯惧。二十六年,孔子如蔡。楚昭王伐蔡,蔡恐,告急于吴。吴为蔡远,约迁以自近,易以相救;昭侯私许,不与大夫计。吴人来救蔡,因迁蔡于州来。二十八年,昭侯将朝于吴,大夫恐其复迁,乃令贼利杀昭侯;已而诛贼利以解过,而立昭侯子朔,是为成侯。  

成侯四年,宋灭曹。十年,齐田常弑其君简公。十三年,楚灭陈。十九年,成侯卒,子声侯产立。声侯十五年卒,子元侯立。元侯六年卒,子侯齐立。  

侯齐四年,楚惠王灭蔡,蔡侯齐亡,蔡遂绝祀。后陈灭三十三年。  

伯邑考,其后不知所封。武王发,其后为周,有本纪言。管叔鲜作乱诛死,无后。周公旦,其后为鲁,有世家言。蔡叔度,其后为蔡,有世家言。曹叔振铎,有后为曹,有世家言。成叔武,其后世无所见。  

太史公曰:管蔡作乱,无足载者。然周武王崩,成王少,天下既疑,赖同母之弟成叔、冉季之属十人为辅拂【拂:通“弼”。】,是以诸侯卒宗周,故附之世家言。  

曹叔振铎者,周武王弟也。武王已克殷纣,封叔振铎于曹。  

叔振铎卒,子太伯脾立。太伯卒,子仲君平立。仲君平卒,子宫伯侯立。宫伯侯卒,子孝伯云立。孝伯云卒,子夷伯喜立。  

夷伯二十三年,周厉王奔于彘。  

三十年卒,弟幽伯强立。幽伯九年,弟苏杀幽伯代立,是为戴伯。戴伯元年,周宣王已立三岁。三十年,戴伯卒,子惠伯兕立。  

惠伯二十五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因东徙,益卑,诸侯畔之。秦始列为诸侯。  

三十六年,惠伯卒,子石甫立,其弟武杀之代立,是为缪公。缪公三年卒,子桓公终生立。  

桓公三十五年,鲁隐公立。四十五年,鲁弑其君隐公。四十六年【四十六年:按:后文华父督弑宋殇公事当在曹桓公四十七年。】,宋华父督【华父督:名督,字华父,宋戴公之孙,好父说之子,宋国太宰。】弑其君殇公,及孔父【孔父:孔父嘉,宋国司马,孔子祖先。】。五十五年,桓公卒,子庄公夕姑立。 

庄公二十三年,齐桓公始霸。  

三十一年,庄公卒,子厘公夷立。厘公九年卒,子昭公班立。昭公六年,齐桓公败蔡,遂至楚召陵。九年,昭公卒,子共公襄立。  

共公十六年,初,晋公子重耳其亡过曹,曹君无礼,欲观其骈胁。厘负羁【厘负羁:曹国大夫。】谏,不听,私善于重耳。二十一年,晋文公重耳伐曹,虏共公以归,令军毋入厘负羁之宗族闾。或说晋文公曰:“昔齐桓公会诸侯,复异姓;今君囚曹君,灭同姓,何以令于诸侯?”晋乃复归共公。  

二十五年,晋文公卒。三十五年,共公卒,子文公寿立。文公二十三年卒,子宣公强立。宣公十七年卒,弟成公负刍立。  

成公三年,晋厉公伐曹,虏成公以归,已复释之。五年,晋栾书、中行偃使程滑弑其君厉公。二十三年,成公卒,子武公胜立。武公二十六年,楚公子弃疾弑其君灵王代立。二十七年,武公卒,子平公须立。平公四年卒,子悼公午立。是岁,宋、卫、陈、郑皆火。  

悼公八年,宋景公立。九年,悼公朝于宋,宋囚之;曹立其弟野,是为声公。悼公死于宋,归葬。  

声公五年,平公弟通弑声公代立,是为隐公。隐公四年,声公弟露弑隐公代立,是为靖公。靖公四年卒,子伯阳立。  

伯阳三年,国人有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谋欲亡曹;曹叔振铎止之,请待公孙强,许之。旦,求之曹,无此人。梦者戒其子曰:“我亡,尔闻公孙强为政,必去曹,无离曹祸。”及伯阳即位,好田弋之事。六年,曹野人公孙强亦好田弋,获白雁而献之,且言田弋之说,因访政事。伯阳大说之,有宠,使为司城以听政。梦者之子乃亡去。  

公孙强言霸说于曹伯。十四年,曹伯从之,乃背晋干【干:犯。】宋。宋景公伐之,晋人不救。十五年,宋灭曹,执曹伯阳及公孙强以归而杀之。曹遂绝其祀。  

太史公曰:余寻曹共公之不用僖负羁,乃乘轩者三百人,知唯德之不建。及振铎之梦,岂不欲引曹之祀者哉?如公孙强不修厥政,叔铎之祀忽诸【忽诸:忽然。】。

管蔡世家 白话文翻译

所属分类:管蔡世家

管叔鲜和蔡叔度,都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武王的同母兄弟一共有十个人。母亲名叫太姒,是文王的正妻。周文王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叫武王发,三儿子叫管叔鲜,四儿子叫周公旦,五儿子叫蔡叔度,六儿子叫曹叔振铎,七儿子叫成叔武,八儿子叫霍叔处,九儿子叫康叔封,十儿子叫冉季载。冉季载年纪最小。同母的兄弟十个人,只有武王发和周公旦很贤能,在文王的左右辅佐文王,因此文王舍弃伯邑考而立次子发为太子。等到文王驾崩而太子发继立,就是武王。伯邑考已经在这之前去世。  

武王战胜殷纣王,平定天下以后,封赏了功臣和兄弟。于是将管地封给叔鲜,把蔡地封给叔度:让他们二人辅助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共同治理殷的遗民。武王把鲁地封给叔旦,但是让他留在京师辅助周王,就是周公。武王又把曹地封给叔振铎,把成地封给叔武,把霍地封给叔处。当时康叔封和冉季载都还年少,因此未能受封。  

武王已经驾崩,成王年纪还小,周公旦独揽国家大权。管叔、蔡叔怀疑周公的行为对成王不利,就挟持武庚发动叛乱。周公旦秉承着成王的命令讨伐并诛杀了武庚,杀了管叔,流放了蔡叔,在流放他的时候,给了他十辆车,七十个随从。把殷的遗民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封给了微子启,在宋地,让他们延续殷代的祭祀;一部分封给康叔,创建卫国,并让他成为卫国的国君,就是卫康叔。还把季载封在了冉地。冉季、康叔都有驯良的品行,于是周公举荐康叔担任周朝的司寇,让冉季担任周朝的司空,让他们辅佐周成王治理国家,美名都传于天下。  

蔡叔度在流放的途中死去。他的儿子名叫胡,胡改变了他父亲在时的行为,遵循德训,实施善行。周公听说以后,便举荐胡担任了鲁国的卿士,鲁国被治理得非常好。于是周公就对成王进言,又把胡封在了蔡地,以供奉蔡叔的祭祀,这就是蔡仲。其他五叔都来到自己的封国,没有担任周天子的官吏。  

蔡仲去世,他的儿子蔡伯荒继立。蔡伯荒去世,他的儿子宫侯继立。宫侯去世,他的儿子厉侯继立。厉侯去世,他的儿子武侯继立。武侯在位的时候,周厉王失掉了国家,逃到彘地,周王朝实行共和行政,诸侯大多叛变了周朝。  

武侯去世,他的儿子夷侯继立。夷侯十一年(前827年),周宣王即位。二十八年(前810年),夷侯去世,他的儿子厘侯所事继立。  

厘侯三十九年(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害,周王室衰败并把都城向东迁徙。秦国开始被列为诸侯。  

四十八年(前762年),厘侯去世,他的儿子共侯兴继立。共侯在位二年去世,他的儿子戴侯继立。戴侯在位十年去世,他的儿子宣侯措父继立。宣侯二十八年(前722年),鲁隐公刚刚继位。三十五年(前715年),宣侯去世,他的儿子桓侯封人继立。  

桓侯三年(前712年),鲁国人杀掉他们的国君隐公。二十年(前695年),桓侯去世,他的弟弟哀侯献舞继立。  

哀侯十一年(前684年),起初,哀侯娶了陈国的女子,息侯也娶了陈国的女子。息夫人出嫁时途经蔡国,蔡侯表现得很不恭敬。息侯大怒,对楚文王请求说:“你来攻打我的国家,我就向蔡国请求救援,蔡国一定会来,楚军趁机攻打蔡国,可以获得战功。”楚文王听从了他的建议,俘虏了蔡哀侯后回国。哀侯被强制留在楚国九年,最后死在了楚国。哀侯在位共二十年去世。蔡国人立他的儿子肸为国君,就是缪侯。  

缪侯把他的妹妹嫁给齐桓公做夫人。十八年(前657年),齐桓公和蔡夫人在船上嬉闹,蔡夫人摇晃船身,桓公阻止她,蔡夫人没有停止,桓公大怒,把蔡夫人赶回蔡国,却并未断绝夫妻关系。蔡侯发怒,把妹妹嫁给了别人。齐桓公发怒,讨伐蔡国;蔡国的军队很快就被击溃,于是俘虏了缪侯,齐桓公趁机向南进军到达楚国的邵陵。不久,各诸侯替蔡侯向齐桓公谢罪,齐桓公于是释放了蔡侯。二十九年(前646年),缪侯去世,他的儿子庄侯甲午继立。  

庄侯三年(前643年),齐桓公去世。十四年(前632年),晋文公在城濮打败了楚国。二十年(前626年),楚国的太子商臣杀掉他的父亲成王夺得王位。二十五年(前621年),秦穆公去世。三十三年(前613年),楚庄王即位。三十四年(前612年),庄侯去世,他的儿子文侯申继立。  

文侯十四年(前598年),楚庄王讨伐陈国,杀了夏征舒。十五年(前597年),楚军包围郑国,郑国的国君向楚国投降,楚王再次释放了他。二十年(前592年),文侯去世,他的儿子景侯固继立。  

景侯元年(前591年),楚庄王去世。四十九年(前543年),景侯为太子般迎娶了楚国的女子,而景侯和她私通。太子般杀掉景侯自立为王,就是灵侯。  

灵侯二年(前541年),楚国的公子围杀掉他的国王郏敖自立为王,就是楚灵王。九年(前534年),陈国的司徒招杀了他的国君哀公。楚国派公子弃疾灭掉陈国并占有了陈国的土地。十二年(前531年),楚灵王因为灵侯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引诱蔡灵侯来到申地,在那里埋伏士兵,请蔡灵侯饮酒,把蔡灵侯灌醉后杀死了他,还刑杀了蔡灵侯的随从七十人。同时命令公子弃疾包围蔡国。十一月,楚灵王灭掉蔡国,任命公子弃疾为蔡公。  

楚国消灭蔡国三年以后,楚国的公子弃疾杀了他的国君灵王登上王位,就是平王。平王于是寻找蔡景侯的小儿子庐,立他为蔡君,就是平侯。这一年,楚王又恢复了陈国。楚平王刚即位的时候,想要与各诸侯亲近,因此重新拥立陈国和蔡国的后代。  

平侯在位九年去世,灵侯般的孙子东国攻打平侯的儿子自立,就是悼侯。悼侯的父亲是隐太子友。隐太子友,是灵侯的太子,平侯继立并杀掉隐太子,因此平侯去世以后,隐太子的儿子东国攻打平侯的儿子并夺取了王位,就是悼侯。悼侯在位三年去世,他的弟弟昭侯申继立。  

昭侯十年(前509年),昭侯朝见楚昭王,带着两件美丽又贵重的裘皮大衣,将其中一件献给了楚昭王,而自己穿着另外一件。楚国的丞相子常想要得到皮衣,昭侯没有送给他。子常就在楚昭王面前讲蔡侯的坏话,于是楚昭王把蔡侯扣留在楚国长达三年。蔡昭侯得知自己被扣留的原因以后,便把裘皮大衣献给了子常;子常得到裘皮大衣,就对楚昭王进言从而释放蔡侯回国。蔡侯回国以后就前往晋国,请求和晋国一起讨伐楚国。  

昭侯十三年(前506年)春季,他和卫灵公在邵陵举行会盟。蔡侯暗中收买了周的大夫苌弘,请求让蔡国在会盟时排在卫国的前面;卫国派史官鳅申称赞了卫国始祖康叔的功德,于是将卫国排在前面。夏季,蔡国帮助晋国消灭了沈国,楚国大怒,攻打蔡国。蔡昭侯把儿子送到吴国当人质,请求共同讨伐楚国。冬季,蔡国和吴王阖闾共同出兵打败了楚军,攻入郢都。蔡侯怨恨子常,子常十分恐惧,逃奔郑国。昭侯十四年(前505年),吴国撤兵,楚昭王恢复了楚国。昭侯十六年(前503年),楚国的令尹为他的人民遭到吴、蔡的杀戮而哭泣,谋划攻打蔡国,蔡昭侯很害怕。昭侯二十六年(前493年),孔子前往蔡国。楚昭王讨伐蔡国,蔡国恐惧,便向吴国告急。吴王认为蔡国的都城距离吴国路途遥远,约蔡侯迁都以靠近吴国,从而方便救援;昭侯私下同意,没有和大夫们商量。吴国派军队前来救援,趁机把蔡国的都城迁到州来。二十八年(前491年),蔡昭侯准备朝见吴王,大夫们担心他再次迁都,便派一个叫利的贼寇杀了昭侯;不久,大夫们又杀掉贼寇利推卸罪责,然后他们拥立昭侯的儿子朔,就是成侯。  

成侯四年(前487年),宋国灭掉曹国。十年(前481年),齐国的田常杀了他的国君简公。十三年(前478年),楚国灭掉陈国。十九年(前472年),成侯去世,他的儿子声侯产继立。声侯在位十五年去世,他的儿子元侯继立。元侯在位六年去世,他的儿子侯齐继立。蔡侯齐四年(前447年),楚惠王灭掉蔡国,蔡侯齐逃走,蔡国便断绝了祭祀。蔡国比陈国晚灭亡三十三年。  

伯邑考,他的后代不知道被封在了哪里。武王发,他的后代为周王,在《本纪》中有记载。管叔鲜发动叛乱,被诛杀,没有后代。周公旦,他的后人为鲁侯,在《鲁周公世家》中有记载。蔡叔度,他的后人为蔡侯,在《管蔡世家》中有记载。曹叔振铎,他的后人为曹侯,在《管蔡世家》中有记载。成叔武,他的后人没有记载。霍叔处,他的后人是霍侯,在晋献公时被灭。康叔封,他的后人为卫侯,在《卫康叔世家》中有记载。冉季载,他的后人没有记载。  

太史公说:管叔、蔡叔发动叛乱,没什么值得记录的。然而周武王驾崩,成王年纪还小,天下人都心存疑虑,全靠同母的弟弟成叔、冉季等十个人的辅助,所以诸侯最终都尊崇周室,因此在《世家》中有记载。  

曹叔振铎,是周武王的弟弟。武王攻克殷纣王后,把叔振铎封在了曹地。  

叔振铎去世,他的儿子太伯脾继立。太伯去世,他的儿子仲君平继立。仲君平去世,他的儿子宫伯侯继立。宫伯侯去世,他的儿子孝伯云继立。  

孝伯云去世,他的儿子夷伯喜继立。  

夷伯二十三年,周厉王逃到了彘地。  

夷伯在位三十年去世,他的弟弟幽伯强继立。幽伯九年,他的弟弟苏杀掉幽伯取代了他,就是戴伯。戴伯元年(前825年),周宣王已经即位三年。三十年(前796年),戴伯去世,他的儿子惠伯兕继立。  

惠伯二十五年(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周王室顺势向东迁徙,王室的力量日益卑微,诸侯纷纷背叛了周室。秦国开始位列诸侯。  

三十六年(前760年),惠伯去世,他的儿子石甫继立,他的弟弟武杀了石甫夺得君位,就是缪公。缪公在位三年去世,他的儿子桓公终生继立。  

桓公三十五年(前722年),鲁隐公即位。四十五年(前712年),鲁国人杀了他们的国君隐公。四十六年(前711年),宋国的华父督杀了他的国君殇公,以及大夫孔父。五十五年(前702年),桓公去世,他的儿子庄公夕姑继立。  

庄公二十三年(前679年),齐桓公开始在诸侯中称霸。  

三十一年(前671年),庄公去世,他的儿子厘公夷继立。厘公在位九年去世,他的儿子昭公班继立。昭公六年(前656年),齐桓公打败蔡国,于是来到楚国的邵陵。九年(前653年),昭公去世,他的儿子共公襄继立。  

共公十六年(前637年)。起初,晋国的公子重耳在逃亡的时候路过曹国,曹国的国君对待重耳很无礼,想要观看重耳长在一起的肋骨。厘负羁劝谏,曹君没有听从,于是厘负羁私下亲近重耳。二十一年(前632年),晋文公重耳讨伐曹国,俘虏了曹共公后返回,下令晋军不许进入厘负羁家族居住的地方。有人对晋文公说:“从前齐桓公和诸侯举行会盟,恢复了异姓国家;如今您囚禁了曹君,灭亡同姓国家,凭什么向天下的诸侯发号施令呢?”晋文公于是将共公释放回国。  

二十五年(前628年),晋文公去世。三十五年(前618年),共公去世,他的儿子文公寿继立。文公在位二十三年去世,他的儿子宣公强继立。宣公在位十七年去世,他的弟弟成公负刍继立。  

成公三年(前575年),晋厉公讨伐曹国,俘虏成公后返回,不久又释放了他。五年(前573年),晋国的栾书、中行偃命令程滑杀了他们的国君厉公。二十三年(前555年),成公去世,他的儿子武公胜继立。武公二十六年(前529年),楚国的公子弃疾杀掉他的国君灵王取代他成为国君。二十七年(前528年),武公去世,他的儿子平公须继立。平公在位四年去世,他的儿子悼公午继立。这一年,宋国、卫国、陈国、郑国都发生了火灾。  

悼公八年(前516年),宋景公即位。九年(前515年),悼公到宋国朝见景公,宋国囚禁了他;曹国的人拥立悼公的弟弟野成为国君,就是声公。悼公最后死在了宋国,他的尸体被送回曹国安葬。  

声公五年(前510年),平公的弟弟通杀掉声公夺得了国君的位置,就是隐公。隐公四年(前506年),声公的弟弟露杀掉隐公夺得君位,就是靖公。靖公在位四年去世,他的儿子伯阳继立。  

伯阳三年(前499年),曹国有个人梦到很多君子站在祭祀土地神的社宫中,谋划要灭亡曹国;曹叔振铎阻止他们,请求等待公孙强,君子们都同意了。天亮以后,这个人在整个曹国寻找公孙强,都没发现这个人。做梦的人告诉他的儿子说:“我死了以后,你要是听说公孙强当政了,就一定要离开曹国,避开曹国灭亡的祸患。”等到伯阳即位,爱好打猎。六年(前496),曹国的乡下有个名叫公孙强的人也喜欢打猎,猎获白雁以后就献给了伯阳,并和伯阳讨论打猎的事情,伯阳于是向他请教政事。伯阳十分高兴,公孙强得宠,伯阳任命他为司城官,参预国家的政事。做梦人的儿子于是便逃走了。  

公孙强向曹伯述说称霸的建议。十四年(前488年),曹伯听从公孙强的建议,于是背叛晋国,侵扰宋国。宋景公讨伐曹国,晋国人没有派兵救援。十五年(前487年),宋国灭掉曹国,将曹伯阳和公孙强俘虏到宋国并杀了他们。曹国于是断绝了祭祀,国家灭亡。  

太史公说:我找寻曹共公不用厘负羁的原因,于是知道手下乘坐的带帷幕车的就有三百人,我知道他只是没有树立德政。等到出现振铎阻止君子谋划亡曹的梦,难道这不是想要延长曹国的祭祀吗?如果公孙强没有修整他的霸道政治,曹叔振铎的祭祀就不会突然灭绝。  

6、陈杞世家 原文及注释

所属分类:陈杞世家

陈胡公满【陈胡公满:陈国始封国君,妫姓,名满,胡字为谥。】者,虞帝舜之后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妫:妫水入黄河之处。】汭,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夏后之时,或失或续。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

胡公卒,子申公犀侯立。申公卒,弟相公皋羊立。相公卒,立申公子突,是为孝公。孝公卒,子慎公圉戎立。慎公当周厉王时。慎公卒,子幽公宁立。

幽公十二年,周厉王奔于彘。

二十三年,幽公卒,子厘公孝立。厘公六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六年,厘公卒,子武公灵立。武公十五年卒,子夷公说立。是岁,周幽王即位。夷公三年卒,弟平公燮立。平公七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周东徙。秦始列为诸侯。

二十三年,平公卒,子文公圉立。

文公元年,取蔡女,生子佗。十年,文公卒,长子桓公鲍立。

桓公二十三年,鲁隐公初立。二十六年,卫杀其君州吁。三十三年,鲁弑其君隐公。

三十八年正月甲戌己丑,桓公鲍卒。桓公弟佗,其母蔡女,故蔡人为佗杀五父及桓公太子免而立佗,是为厉公。桓公病而乱作,国人分散,故再赴。

厉公二年,生子敬仲完。周太史过陈,陈厉公使以《周易》筮之,卦得《观》之《否》:“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若在异国,必姜姓。姜姓,太岳【太岳:即四岳,传说是共工的后裔,辅助禹治水有功,封于吕,赐姜姓。】之后。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

厉公取蔡女,蔡女与蔡人乱,厉公数如蔡淫。七年,厉公所杀桓公太子免之三弟,长曰跃,中曰林,少曰杵臼,共令蔡人诱厉公以好女,与蔡人共杀厉公而立跃,是为利公。利公者,桓公子也。利公立五月卒,立中弟林,是为庄公。庄公七年卒,少弟杵臼立,是为宣公。

宣公三年,楚武王卒,楚始强。十七年,周惠王娶陈女为后。

二十一年,宣公后有嬖姬生子款,欲立之,乃杀其太子御寇。御寇素爱厉公子完,完惧祸及己,乃奔齐。齐桓公欲使陈完为卿,完曰:“羁旅之臣,幸得免负檐【檐:负荷。】,君之惠也,不敢当高位。”桓公使为工正。齐懿仲欲妻陈敬仲,卜之,占曰:“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京:大。】。”

三十七年,齐桓公伐蔡,蔡败;南侵楚,至召陵,还过陈。陈大夫辕涛涂恶其过陈,诈齐令出东道。东道恶,桓公怒,执陈辕涛涂。是岁,晋献公杀其太子申生。

四十五年,宣公卒,子款立,是为穆公。穆公五年,齐桓公卒。十六年,晋文公败楚师于城濮。是岁,穆公卒,子共公朔立。共公六年,楚太子商臣弑其父成王代立,是为穆王。十一年,秦穆公卒。十八年,共公卒,子灵公平国立。

灵公元年,楚庄王即位。六年,楚伐陈。十年,陈及楚平。

十四年,灵公与其大夫孔宁、仪行父皆通于夏姬,衷其衣以戏于朝。泄冶【泄冶:陈国大夫。】谏曰:“君臣淫乱,民何效焉?”灵公以告二子,二子请杀泄冶,公弗禁,遂杀泄冶。十五年,灵公与二子饮于夏氏,公戏二子曰:“征舒似汝。”二子曰:“亦似公。”征舒怒。灵公罢酒出,征舒伏弩厩门射杀灵公。孔宁、仪行父皆奔楚,灵公太子午奔晋。征舒自立为陈侯。征舒,故陈大夫也。夏姬,御叔之妻,舒之母也。

成公元年冬,楚庄王为夏征舒杀灵公,率诸侯伐陈。谓陈曰:“无惊,吾诛征舒而已。”已诛征舒,因县陈而有之,群臣毕贺。申叔时【申叔时:楚国大夫。】使于齐来还,独不贺。庄王问其故,对曰:“鄙语有之,牵牛径人田,田主夺之牛。径则有罪矣,夺之牛,不亦甚乎?今王以征舒为贼弑君,故征兵诸侯,以义伐之,已而取之,以利其地,则后何以令于天下!是以不贺。”庄王曰:“善。”乃迎陈灵公太子午于晋而立之,复君陈如故,是为成公。孔子读史记至楚复陈,曰:“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

八年,楚庄王卒。二十九年,陈倍【倍:通“背”。】楚盟。三十年,楚共王伐陈。是岁,成公卒,子哀公弱立。楚以陈丧,罢兵去。

哀公三年,楚围陈,复释之。二十八年,楚公子围弑其君郏敖自立,为灵王。

三十四年,初,哀公娶郑,长姬生悼太子师,少姬生偃。二嬖妾,长妾生留,少妾生胜。留有宠哀公,哀公属之其弟司徒招。哀公病,三月,招杀悼太子,立留为太子。哀公怒,欲诛招,招发兵围守哀公,哀公自经杀。招卒立留为陈君。四月,陈使使赴楚。楚灵王闻陈乱,乃杀陈使者,使公子弃疾发兵伐陈,陈君留奔郑。九月,楚围陈。十一月,灭陈。使弃疾为陈公。

招之杀悼太子也,太子之子名吴,出奔晋。晋平公问太史赵曰:“陈遂亡乎?”对曰:“陈,颛顼之族。陈氏得政于齐,乃卒亡。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至于遂,世世守之。及胡公,周赐之姓,使祀虞帝。且盛德之后,必百世祀。虞之世未也,其在齐乎?”

楚灵王灭陈五岁,楚公子弃疾弑灵王代立,是为平王。平王初立,欲得和诸侯,乃求故陈悼太子师之子吴,立为陈侯,是为惠公。惠公立,探续哀公卒时年而为元,空籍五岁矣。

十年,陈火。十五年,吴王僚使公子光伐陈,取胡、沈而去。二十八年,吴王阖闾与子胥败楚入郢。是年,惠公卒,子怀公柳立。

怀公元年,吴破楚,在郢,召陈侯。陈侯欲往,大夫曰:“吴新得意;楚王【楚王:指楚昭王。】虽亡,与陈有故,不可倍。”怀公乃以疾谢吴。四年,吴复召怀公。怀公恐,如吴。吴怒其前不往,留之,因卒吴。陈乃立怀公之子越,是为愍公。

愍公六年,孔子适陈。吴王夫差伐陈,取三邑而去。十三年,吴复来伐陈,陈告急楚,楚昭王来救,军于城父,吴师去。是年,楚昭王卒于城父。时孔子在陈。十五年,宋灭曹。十六年,吴王夫差伐齐,败之艾陵,使人召陈侯。陈侯恐,如吴。楚伐陈。二十一年,齐田常弑其君简公。二十三年,楚之白公胜杀令尹子西、子綦,袭惠王。叶公攻败白公,白公自杀。

二十四年,楚惠王复国,以兵北伐,杀陈愍公,遂灭陈而有之。是岁,孔子卒。

杞【札:古国名,姒姓。】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祀。

东楼公生西楼公,西楼公生题公,题公生谋娶公。谋娶公当周厉王时。谋娶公生武公。武公立四十七年卒,子靖公立。靖公二十三年卒,子共公立。共公八年卒,子德公立。德公十八年卒,弟桓公姑容立。桓公十七年卒,子孝公匄立。孝公十七年卒,弟文公益姑立。文公十四年卒,弟平公郁立。平公十八年卒,子悼公成立。悼公十二年卒,子隐公乞立。七月,隐公弟遂弑隐公自立,是为厘公。

厘公十九年卒,子愍公维立。愍公十五年,楚惠王灭陈【楚惠王灭陈:楚惠王灭陈事在杞愍公九年,此误。】。十六年,愍公弟阏路弑愍公代立,是为哀公。哀公立十年卒,愍公子敕立,是为出公。出公十二年卒,子简公春立。立一年,楚惠王之四十四年,灭杞。杞后陈亡三十四年。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

舜之后,周武王封之陈,至楚惠王灭之,有世家言。禹之后,周武王封之杞,楚惠王灭之,有世家言。契之后为殷,殷有本纪言。殷破,周封其后于宋,齐愍王灭之,有世家言。后稷【后稷:传说为舜时大臣,周朝始祖。】之后为周,秦昭王灭之,有本纪言。皋陶之后,或封英、六,楚穆王灭之,无谱。伯夷之后,至周武王复封于齐,曰太公望,陈氏灭之,有世家言。伯翳之后,至周平王时封为秦,项羽灭之,有本纪言。垂、益、夔、龙,其后不知所封,不见也。右十一人者,皆唐虞之际名有功德臣也;其五人之后皆至帝王,余乃为显诸侯。滕、薛、驺,夏、殷、周之间封也,小,不足齿列,弗论也。

周武王时,侯伯尚千余人。及幽、厉之后,诸侯力攻相并。江【江:古国名,嬴姓。】、黄【黄:古国名,嬴姓。】、胡【胡:古国名,姬姓。】、沈【沈:古国名,姬姓。】之属,不可胜数,故弗采着于传云。

太史公曰:舜之德可谓至矣!禅位于夏,而后世血食【血食:享受祭祀。】者历三代。及楚灭陈,而田常得政于齐,卒为建国,百世不绝,苗裔兹兹,有土者不乏焉。至禹,于周则杞,微甚,不足数也。楚惠王灭杞,其后越王句践兴。

陈杞世家 白话文翻译

所属分类:陈杞世家

陈胡公满,是虞帝舜的后代。从前舜还是平民时,尧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在妫汭居住,他的后代就用这个地名当姓氏,姓了妫。舜去世之后,将天下禅让给了夏禹,自己的儿子商均则被封为诸侯。夏朝后期,舜后人的侯位时失时续。到了周武王灭掉殷纣王时,又再次寻求舜的子孙后代,找到了妫满,将他封在陈地,以供奉舜帝的祭祀,这便是胡公。

胡公去世后,他的儿子申公犀侯继位。申公去世后,他的弟弟相公皋羊继位。相公去世后,立申公的儿子突,即孝公。孝公去世后,其子慎公圉戎继位。慎公在位时,正值周厉王当政。慎公去世后,其子幽公宁继位。

幽公十二年(前843年),周厉王逃至彘地

二十三年(前832年),幽公去世,其子厘公孝继位。厘公六年(前826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六年(前796年),厘公去世,其子武公灵继位。武公在位十五年去世,其子夷公说继位。这一年,周幽王即位。夷公在位三年去世,其弟平公燮继位。平公七年(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害,周王朝都城东迁。秦国开始成为诸侯。

二十三年(前755年),平公去世,其子文公圉继位。

文公元年(前754年),娶了蔡国的女子为妻,生下儿子叫佗。十年(前745年),文公去世,他的长子桓公鲍继位。

桓公二十三年(前722年),鲁隐公刚刚即位不久。二十六年(前719年),卫国人杀了他们的国君州吁。三十三年(前712年),鲁国人杀了他们的国君隐公。

三十八年(前707年)正月甲戌日或己丑日,桓公鲍去世。由于他弟弟佗的母亲是蔡国人,因此蔡国人为了佗而杀了五父和桓公的太子免,拥立佗继位,便是厉公。桓公病重的时侯内乱就发生了,国民纷纷离散,因此再次发来讣告。

厉公二年(前705年),生下儿子敬仲完。正巧周太史经过陈国,陈厉公让他用《周易》为自己的儿子占卜,得到的卦象是从《观》卦变成《否》卦,周太史说:“这是国家的祥兆,利于作天子之宾。他可能会替代陈氏而自己享有国家吧?不是在陈国这里,或许会在他国?此事不会发生在他在世时,可能发生在他的子孙之时。如发生在其他的国家,一定是姜姓国家。姜姓是太岳的后代。事物不能两者并大,待到陈国衰亡了,他才会强盛吧?”

陈厉公娶了蔡国女子为妻,蔡女与蔡国人通奸,厉公也曾数次前往蔡国与其他女人淫乱。七年(前700年),被厉公所杀的桓公太子免的三个弟弟,老大叫跃,老二叫林,最小的叫杵臼,合谋叫蔡国人用美女引诱厉公来到蔡国,之后与蔡国人一起杀死了厉公而拥立跃,就是利公。利公,是桓公的儿子。利公仅在位五个月便去世了,二弟林继位,就是庄公。庄公在位七年去世,最小的弟弟杵臼继位,就是宣公。

宣公三年(前690年),楚武王去世,楚国开始逐渐强大。十七年(前676年),周惠王娶了陈国的女子当王后。

二十一年(前672年),宣公之后又娶了个宠妃,生了个儿子名叫款,宣公想要立款为太子,于是杀了太子御寇。御寇一直都很喜欢厉公之子完,完担心祸事波及自己,于是逃奔齐国。齐桓公打算任命陈完为卿,陈完回答说:“我作为一个寄居他国的臣子,有幸能免于劳役,就是您给我的恩惠了,我不敢再担任高官。”齐桓公于是让他担任工正官。齐懿仲打算将女儿嫁给陈完,占卜这件事,得到的卦辞说:“此对夫妻好比是雌雄凤凰鸟比翼双飞,鸣叫声锵锵有力。妫姓的后人,将在姜姓的国家发展壮大起来。五代以后就能够昌盛,职位可与正卿并驾齐驱。八代之后,无人能有他那么强大。”

三十七年(前656年),齐桓公攻打蔡国,蔡军战败;齐国乘胜向南侵入楚国境内,直至邵陵,在回来的途中经过陈国。陈国大夫辕涛涂嫌齐军会骚扰陈国,于是骗齐兵走东边的道路。而东边的道路十分险恶,桓公因此大怒,将陈国大夫辕涛涂抓了起来。这一年,晋献公将太子申生杀死了。

四十五年(前648年),宣公去世,其子款继位,便是穆公。穆公五年(前643年),齐桓公去世。十六年(前632年),晋文公在城濮打败了楚军。这一年,穆公去世,其子共公朔继位。陈共公六年(前626年),楚太子商臣杀了父亲成王,自立为王,便是穆王。十一年(前621年),秦穆公去世。十八年(前614年),共公去世,其子灵公平国继位。

陈灵公元年(前613年),楚庄王即位。六年(前608年),楚国攻打陈国。十年(前604年),陈国与楚国议和。

十四年(前600年),陈灵公和陈国大夫孔宁、仪行父都与夏姬通奸,而且穿着夏姬的内衣公然在朝廷上嬉笑。大夫泄冶进谏说:“君主与大臣都淫乱好色,百姓们怎能不效仿呢?”陈灵公将这些话告诉了孔宁、仪行父,二人请求杀掉泄冶,陈灵公并没有制止他们,于是他们杀了泄冶。十五年(前599年),陈灵公与大夫孔宁、仪行父在夏氏家饮酒取乐,陈灵公对孔宁和仪行父开玩笑说:“征舒长得很像你们。”二人回答说:“他长得也很像您。”征舒大怒。陈灵公喝完酒后出来,征舒埋伏在马房门口用弓弩射死了陈灵公。孔宁、仪行父全都逃奔楚国,而陈灵公的太子午则逃奔晋国。征舒自立为陈侯。征舒,从前曾是陈国大夫。夏姬,是御叔的妻子,征舒的母亲。

陈成公元年(前598年)冬季,楚庄王以夏征舒杀死陈灵公为由,率领诸侯讨伐陈国。并对陈国人说:“不要害怕,我只是来诛杀夏征舒而已。”可是楚庄王杀死夏征舒后,却趁机占领了陈国,将它改成了楚国的一个县,楚国群臣为此都来表示庆贺。申叔时出使齐国返回,只有他不来祝贺。楚庄王问他原因,申叔时回答说:“俗语说得好,牵牛的人踩踏了别人家的田地,田地的主人就夺走了他的牛。踩踏田地确实不对,可是田地的主人却因此而夺走了人家的牛,不也很过分吗?如今大王您因为夏征舒这个贼臣杀死了君主,所以征集诸侯的军队,打着正义的旗号攻打他,可是杀死夏征舒后却顺势占领了陈国,由于贪图陈国的土地而将其据为己有,那么今后您还凭什么号令天下!因此我没来庆贺。”楚庄王说:“你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从晋国迎回陈灵公的太子妫午并立其为国君,让他像以前一样治理陈国,便是成公。孔子在阅读史书时看到楚国恢复陈国的史事,说:“楚庄王好贤明啊!轻视占有一个千乘的国家而重视申叔时的一番有益之言。”

八年(前591年),楚庄王去世。二十九年(前570年),陈国违背了与楚国订立的盟约。三十年(前569年),楚共王攻打陈国。这一年,陈成公去世,其子哀公弱继位。楚国因陈国办理丧事,于是撤兵回国了。

哀公三年(前566年),楚军包围陈国,后来又再次撤兵饶过了陈国。二十八年(前541年),楚国的公子围杀死楚王郏敖并自立为王,便是灵王。

三十四年(前535年),起初,哀公娶了郑国的女子为妻,长姬生下悼太子师,少姬生下儿子偃。哀公还有两个爱妾,长妾生了个儿子叫留,少妾生了个儿子叫胜。哀公最宠爱留,将其托付给了自己的弟弟司徒招。哀公生了病,三月,招杀了悼太子,拥立留成为太子。哀公大怒,打算杀死招,而招发兵围住哀公,后来哀公自缢而死。招最终拥立留当了陈国国君。四月,陈国派使节到楚国报丧。楚灵王听说陈国发生了内乱,于是杀死了陈国的使节,派遣公子弃疾发兵讨伐陈国,陈国国君留逃奔郑国。九月,楚国包围陈国。十一月,灭掉陈国。楚灵王让公子弃疾当了陈公。

招杀死悼太子时,悼太子的儿子叫吴,出逃投奔晋国。晋平公问太史赵说:“陈国真的要灭亡了吗?”太史赵回答说:“陈国,是颛顼的后代。待陈氏在齐国得到政权时,最终才会灭亡。陈国祖先从幕一直传到瞽瞍,都没有违抗天命。舜注重发扬明德。到了遂,世代恪守其道。到胡公时期,周天子赐姓氏给他,命他祭祀虞帝舜。而且盛德的帝王后代,必定会相传至百世。虞舜的世系还未到百世,也许会在齐国继续发展吧?”

楚灵王灭掉陈国五年之后,楚公子弃疾杀了灵王并自立为君,便是平王。平王刚刚即位,想要得到各诸侯的拥护与支持,于是找到了从前陈国悼太子师的儿子吴,拥立他为陈侯,便是惠公。惠公即位后,上溯到陈哀公去世的那一年为元年,此时惠公的在位时间其实空借了五年

惠公十年(前524年),陈国发生了火灾。十五年(前519年),吴王僚派公子光攻打陈国,占领了胡、沈二地后返回。二十八年(前506年),吴王阖闾与大夫伍子胥打败楚国,攻入了郢都。这一年,惠公去世,其子怀公柳继位。

怀公元年(前505年),吴国攻破了楚国,吴王在郢都,召见陈怀公。陈怀公想要前往,陈国的大夫们说:“吴王最近十分得意,楚王虽然逃亡,但与陈国还是有旧交情的,我们不能违背陈楚之交。”陈怀公于是以生病为借口婉言谢绝了吴王。四年(前502年),吴王又一次召见怀公。怀公惧怕,前往吴国。吴王生气怀公上次没有来,扣留了他,最终怀公死在了吴国。陈国人于是拥立怀公的儿子越,便是愍公。

愍公六年(前496年),孔子来到陈国。吴王夫差攻打陈国,攻取了陈国三座城邑后返回。十三年(前489年),吴王再次来攻打陈国,陈国于是向楚国告急求救,楚昭王派兵援救,军队驻扎在城父,吴军因此撤退。这一年,楚昭王在城父去世。当时孔子仍在陈国。十五年(前487年),宋国灭掉了曹国。十六年(前486年),吴王夫差攻打齐国,在艾陵打败齐军,派人召见陈愍公。陈愍公害怕,去了吴国。楚国讨伐陈国。二十一年(前481年),齐国大夫田常杀了他的国君齐简公。二十三年(前479年),楚国的白公胜杀了令尹子西、子綦,并袭击楚惠王。后来楚国叶公打败了白公,白公自杀。

二十四年(前478年),楚惠王复国,举兵北伐,杀了陈愍公,于是灭掉了陈国,并吞并了陈国的国土。这一年,孔子逝世。

杞国的东楼公,是夏朝大禹的后代。商朝时,其封国时断时续。周武王灭掉商纣王之后,寻求禹的后人,找到了东楼公,把他封到杞地,以供奉夏后氏的祭祀。

东楼公生了儿子西楼公,西楼公生了儿子题公,题公生了儿子谋娶公。谋娶公在位时正值周厉王当政。谋娶公生了儿子武公。武公在位四十七年去世,其子靖公继立。靖公在位二十三年去世,其子共公继立。共公在位八年去世,其子德公继立。德公在位十八年去世,他的弟弟桓公姑容继立。桓公在位十七年去世,其子孝公匄继立。孝公在位十七年去世,其弟文公益姑继立。文公在位十四年去世,其弟平公郁继立。平公在位十八年去世,其子悼公成继立。悼公在位十二年去世,其子隐公乞继立。七月,隐公的弟弟杀了隐公自立为君,便是厘公。

厘公在位十九年去世,其子愍公维继立。愍公在位第十五年时,楚惠王灭掉了陈国。愍公十六年(前471年),愍公的弟弟阏路杀了愍公自立为君,便是哀公。哀公在位十年去世,愍公的儿子敕继立,便是出公。出公在位十二年去世,其子简公春继立。简公即位这一年,是楚惠王四十四年(前445年),楚国灭掉了杞国。杞国比陈国晚灭亡了三十四年。杞国是个小国,其事迹不值得称道论述。

舜的后代,被周武王封于陈,到楚惠王时被灭掉了,有《陈杞世家》记载。禹的后代,被周武王封在杞,楚惠王灭掉杞国,有《陈杞世家》记载。契的后代为商朝王族,有《殷本纪》记载。商朝灭亡后,周将其后代封于宋,齐愍王灭掉了宋国,有《宋微子世家》记载。后稷的后代是周朝的王族,秦昭王灭掉周朝,有《周本纪》记载。皋陶的后代,有的被封在了英、六地,楚穆王灭掉了他们,未留下谱牒记载。伯夷的后代,至周武王时又被封于齐,称为太公望,后被陈氏灭掉,有《齐太公世家》记载。伯翳的后代,到周平王时被封于秦国,项羽灭掉了秦国,有《秦本纪》记载。垂、益、夔、龙,他们的后代不知被封在何处,没有任何记载。以上这十一人,均为唐、虞时期的有功德之臣;其中五人的后代都做过帝王,其余都是显赫的诸侯。滕、薛、驺,分别是夏、商、周三代时所分封的小,国家很小,不足挂齿,因此在这里不加以论述了。

周武王时期,封侯封伯的还有一千多人。待到周幽王、厉王之后,诸侯之间相互攻打吞并。江、黄、胡、沈之类的小国,不计其数,因此就不在传中过多记述了。

太史公说:舜帝的道德可谓是达到极点了啊!将帝位禅让给了夏禹,而后代经历了夏、商、周三代仍然能够享受祭祀。等到楚国灭掉陈国以后,大夫田常在齐国取得了政权,终于还是创建了一个封国,百代都未断绝,子孙众多,被赐予封地的也不乏其人。至于夏禹,他的子孙后代在周朝就是杞国的国君,十分弱小,不值一提。楚惠王灭掉杞国之后,夏禹的后代越王句践又振兴起来了。

7、卫康叔世家 原文及注释

所属分类:卫康叔世家

卫康叔名封,周武王同母少弟也。其次尚有冉季,冉季最少。

武王已克殷纣,复以殷余民封纣子武庚禄父,比诸侯,以奉其先祀勿绝。为武庚未集【集:通“辑”,和睦,安抚。】,恐其有贼心,武王乃令其弟管叔、蔡叔傅相武庚禄父,以和其民。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代成王治,当国。管叔、蔡叔疑周公,乃与武庚禄父作乱,欲攻成周。周公旦以成王命兴师伐殷,杀武庚禄父、管叔,放蔡叔,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

周公旦惧康叔齿少,乃申【申:再三。】告康叔曰:“必求殷之贤人君者,问其先殷所以兴,所以亡,而务爱民。”告以纣所以亡者以淫于酒,酒之失,妇人是用,故纣之乱自此始。为《梓材》,示君子可法则。故谓之《康诰》《酒诰》《梓材》以命之。康叔之国,既以此命,能和集其民,民大说

成王长,用事,举康叔为周司寇,赐卫宝祭器,以章有德。

康叔卒,子康伯代立。康伯卒,子考伯立。考伯卒,子嗣伯立。嗣伯卒,子[生僻字];伯立。[生僻字];伯卒,子靖伯立。靖伯卒,子贞伯立。贞伯卒,子顷侯立。

顷侯厚赂周夷王,夷王命卫为侯。顷侯立十二年卒,子厘侯立。

厘侯十三年,周厉王出奔于彘,共和行政焉。二十八年,周宣王立。

四十二年,厘侯卒,太子共伯余立为君。共伯弟和有宠于厘侯,多予之赂;和以其赂赂士,以袭攻共伯于墓上,共伯入厘侯羡【羡:通“埏”,墓道。】自杀。卫人因葬之厘侯旁,谥曰共伯,而立和为卫侯,是为武公。

武公即位,修康叔之政,百姓和集。四十二年,犬戎杀周幽王,武公将兵往佐周平戎,甚有功,周平王命武公为公。五十五年,卒,子庄公扬立。

庄公五年,取齐女为夫人,好而无子。又取陈女为夫人,生子,蚤死。陈女女弟亦幸于庄公,而生子完。完母死,庄公令夫人齐女子之,立为太子。庄公有宠妾,生子州吁。十八年,州吁长,好兵,庄公使将。石碏【石碏:卫国大臣。】谏庄公曰:“庶子好兵,使将,乱自此起。”不听。二十三年,庄公卒,太子完立,是为桓公。

桓公二年,弟州吁骄奢,桓公绌之,州吁出奔。十三年,郑伯弟段攻其兄,不胜,亡,而州吁求与之友。十六年,州吁收聚卫亡人以袭杀桓公,州吁自立为卫君。为郑伯弟段欲伐郑,请宋、陈、蔡与俱,三国皆许州吁。州吁新立,好兵,弑桓公,卫人皆不爱。石碏乃因桓公母家于陈,详【详:通“佯”,假装。】为善州吁。至郑郊,石碏与陈侯共谋,使右宰丑进食,因杀州吁于濮,而迎桓公弟晋于邢而立之,是为宣公。

宣公七年,鲁弑其君隐公。九年,宋督弑其君殇公,及孔父。十年,晋曲沃庄伯弑其君哀侯。

十八年,初,宣公爱夫人夷姜,夷姜生子伋,以为太子,而令右公子傅之。右公子为太子取齐女,未入室,而宣公见所欲为太子妇者好,说而自取之,更为太子取他女。宣公得齐女,生子寿、子朔,令左公子傅之。太子伋母死,宣公正夫人与朔共谗恶太子伋。宣公自以其夺太子妻也,心恶太子,欲废之。及闻其恶,大怒,乃使太子伋于齐而令盗遮【遮:阻拦。】界上杀之。与太子白旄,而告界盗见持白旄者杀之。且行,子朔之兄寿,太子异母弟也,知朔之恶太子而君欲杀之,乃谓太子曰:“界盗见太子白旄,即杀太子,太子可毋行。”太子曰:“逆父命求生,不可。”遂行。寿见太子不止,乃盗其白旄而先驰至界。界盗见其验,即杀之。寿已死,而太子伋又至,谓盗曰:“所当杀乃我也。”盗并杀太子伋,以报宣公。宣公乃以子朔为太子。十九年,宣公卒,太子朔立,是为惠公。

左右公子不平朔之立也,惠公四年,左右公子怨惠公之谗杀前太子伋而代立,乃作乱,攻惠公,立太子伋之弟黔牟为君,惠公奔齐。

卫君黔牟立八年,齐襄公率诸侯奉王命共伐卫,纳卫惠公,诛左右公子。卫君黔牟奔于周,惠公复立。惠公立三年出亡,亡八年复入,与前通年凡十三年矣。

二十五年,惠公怨周之容舍黔牟,与燕伐周。周惠王奔温,卫、燕立惠王弟颓为王。二十九年,郑复纳惠王。三十一年,惠公卒,子懿公赤立。

懿公即位,好鹤,淫乐奢侈。九年,翟伐卫,卫懿公欲发兵,兵或畔。大臣言曰:“君好鹤,鹤可令击翟。”翟于是遂入,杀懿公。

懿公之立也,百姓大臣皆不服。自懿公父惠公朔之谗杀太子伋代立至于懿公,常欲败之,卒灭惠公之后而更立黔牟之弟昭伯顽之子申为君,是为戴公。

戴公申元年卒。以卫数乱,乃率诸侯伐翟,为卫筑楚丘,立戴公弟燬为卫君,是为文公。文公以乱故奔齐,齐人入之。

初,翟杀懿公也,卫人怜之,思复立宣公前死太子伋之后,伋子又死,而代伋死者子寿又无子。太子伋同母弟二人:其一曰黔牟,黔牟尝代惠公为君,八年复去;其二曰昭伯。昭伯、黔牟皆已前死,故立昭伯子申为戴公。戴公卒,复立其弟燬为文公。

文公初立,轻赋平罪【平罪:公平地治罪。】,身自劳,与百姓同苦,以收【收:笼络。】卫民。

十六年,晋公子重耳过,无礼。十七年,齐桓公卒。二十五年,文公卒,子成公郑立。

成公三年,晋欲假道于卫救宋,成公不许。晋更从南河度,救宋。征师于卫,卫大夫欲许,成公不肯。大夫元咺攻成公,成公出奔。晋文公重耳伐卫,分其地予宋,讨前过无礼及不救宋患也。卫成公遂出奔陈。二岁,如周求入,与晋文公会。晋使人鸩卫成公,成公私于周主鸩,令薄,得不死。已而周为请晋文公,卒入之卫,而诛元咺,卫君瑕出奔。七年,晋文公卒。十二年,成公朝晋襄公。十四年,秦穆公卒。二十六年,齐邴歜弑其君懿公。三十五年,成公卒,子穆公遬立。

穆公二年,楚庄王伐陈,杀夏征舒。三年,楚庄王围郑,郑降,复释之。十一年,孙良夫救鲁伐齐,复得侵地。穆公卒,子定公臧立。定公十二年卒,子献公衎立。

献公十三年,公令师曹教宫妾鼓琴,妾不善,曹笞之。妾以幸恶曹于公,公亦笞曹三百。十八年,献公戒孙文子【孙文子:即孙林父,孙良父之子。】、宁惠子食,皆往。日旰【旰:晚上。】不召,而去射鸿于囿。二子从之,公不释射服与之言。二子怒,如宿。孙文子子数侍公饮,使师曹歌《巧言》之卒章。师曹又怒公之尝笞三百,乃歌之,欲以怒孙文子,报卫献公。文子语蘧伯玉,伯玉曰:“臣不知也。”遂攻出献公。献公奔齐,齐置卫献公于聚邑。孙文子、宁惠子共立定公弟秋为卫君,是为殇公。

殇公秋立,封孙文子林父于宿。十二年,宁喜与孙林父争宠相恶,殇公使宁喜攻孙林父。林父奔晋,复求入故卫献公。献公在齐,闻之,与卫献公如晋求入。晋为伐卫,诱与盟。卫殇公会晋平公,平公执殇公与宁喜而复入卫献公。献公亡在外十二年而入。

献公后元年,诛宁喜。

三年,吴延陵季子使过卫,见蘧伯玉、史鳅,曰:“卫多君子,其国无故。”过宿,孙林父为击磬,曰:“不乐,音大悲,使卫乱乃此矣。”是年,献公卒,子襄公恶立。

襄公六年,楚灵王会诸侯,襄公称病不往。

九年,襄公卒。初,襄公有贱妾,幸之,有身,梦有人谓曰:“我康叔也,令若子必有卫,名而子曰'元’。”妾怪之,问孔成子。成子曰:“康叔者,卫祖也。”及生子,男也,以告襄公。襄公曰:“天所置也。”名之曰元。襄公夫人无子,于是乃立元为嗣,是为灵公。

灵公五年,朝晋昭公。六年,楚公子弃疾弑灵王自立,为平王。十一年,火。

三十八年,孔子来,禄之如鲁。后有隙,孔子去。后复来。

三十九年,太子蒯聩与灵公夫人南子【南子:宋国贵族之女。】有恶,欲杀南子。蒯聩与其徒戏阳遬谋,朝,使杀夫人。戏阳后悔,不果。蒯聩数目之,夫人觉之,惧,呼曰:“太子欲杀我!”灵公怒,太子蒯聩奔宋,已而之晋赵氏【赵氏:指赵简子。】。

四十二年春,灵公游于郊,令子郢【子郢:灵公庶子。】仆。郢,灵公少子也,字子南。灵公怨太子出奔,谓郢曰:“我将立若为后。”郢对曰:“郢不足以辱社稷,君更图之。”夏,灵公卒,夫人命子郢为太子,曰:“此灵公命也。”郢曰:“亡人太子蒯聩之子辄在也,不敢当。”于是卫乃以辄为君,是为出公。

六月乙酉,赵简子欲入蒯聩,乃令许命卫十余人衰绖归,简子送蒯聩。卫人闻之,发兵击蒯聩。蒯聩不得入,入宿而保,卫人亦罢兵。

出公辄四年,齐田乞弑其君孺子。八年,齐鲍子弑其君悼公。

孔子自陈入卫。九年,孔文子【孔文子:名圉,卫国大夫。】问兵于仲尼,仲尼不对。其后鲁迎仲尼,仲尼反鲁。

十二年,初,孔圉文子取太子蒯聩之姊,生悝。孔氏之竖【竖:仆人。】浑良夫美好,孔文子卒,良夫通于悝母。太子在宿,悝母使良夫于太子。太子与良夫言曰:“苟能入我国,报子以乘轩,免子三死,毋所与。”与之盟,许以悝母为妻。闰月,良夫与太子入,舍孔氏之外圃。昏,二人蒙衣而乘,宦者罗御,如孔氏。孔氏之老栾宁问之,称姻妾以告。遂入,适伯姬氏。既食,悝母杖戈而先,太子与五人介,舆豭从之。伯姬劫悝于厕,强盟之,遂劫以登台。栾宁将饮酒,炙未熟,闻乱,使告。召护驾乘车,行爵食炙,奉出公辄奔鲁。

仲由将入,遇【:,字子羔,卫国大夫,孔子弟子。】将出,曰:“门已闭矣。”曰:“吾姑至矣。”子羔曰:“不及,莫践其难。”曰:“食焉不辟其难。”子羔遂出。子路入,及门,公孙敢阖门,曰:“毋入为也!”子路曰:“是公孙也?求利而逃其难。由不然,利其禄,必救其患。”有使者出,子路乃得入。曰:“太子焉用孔悝?虽杀之,必或继之。”且曰:“太子无勇。若燔台,必舍孔叔。”太子闻之,惧,下石乞、盂黡敌子路,以戈击之,割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孔子闻卫乱,曰:“嗟乎!柴也其来乎?由也其死矣。”孔悝竟立太子蒯聩,是为庄公。

庄公蒯聩者,出公父也,居外,怨大夫莫迎立。元年即位,欲尽诛大臣,曰:“寡人居外久矣,子亦尝闻之乎?”群臣欲作乱,乃止。

二年,鲁孔丘卒。

三年,庄公上城,见戎州,曰:“戎虏何为是?”戎州病【病:忧虑。】之。十月,戎州告赵简子,简子围卫。十一月,庄公出奔,卫人立公子斑师为卫君。齐伐卫,虏斑师,更立公子起为卫君。

卫君起元年,卫石曼尃逐其君起,起奔齐。卫出公辄自齐复归立。初,出公立十二年亡,亡在外四年复入。出公后元年,赏从亡者。立二十一年卒,出公季父黔攻出公子而自立,是为悼公。

悼公五年卒,子敬公弗立。敬公十九年卒,子昭公纠立。是时三晋强,卫如小侯,属之。

昭公六年,公子亹弑之代立,是为怀公。怀公十一年,公子颓弑怀公而代立,是为慎公。慎公父,公子适;适父,敬公也。慎公四十二年卒,子声公训立。声公十一年卒,子成侯遬立。

成侯十一年,公孙鞅入秦。十六年,卫更贬号曰侯。

二十九年,成侯卒,子平侯立。平侯八年卒,子嗣君立。

嗣君五年,更贬号曰君,独有濮阳。

四十二年卒,子怀君立。怀君三十一年,朝魏,魏囚杀怀君。魏更立嗣君弟,是为元君。元君为魏婿,故魏立之。元君十四年,秦拔魏东地,秦初置东郡,更徙卫野王县,而并濮阳为东郡。二十五年,元君卒,子君角立。

君角九年【君角九年:应为前233年,为秦王政十五年,秦尚未并天下,此处司马迁记载有误。】,秦并天下,立为始皇帝。二十一年,二世废君角为庶人,卫绝祀。

太史公曰:余读世家言,至于宣公之太子以妇见诛,弟寿争死以相让,此与晋太子申生不敢明骊姬【骊姬:骊戎国君之女。晋献公伐骊戎,得骊姬,立为夫人。】之过同,俱恶伤父之志。然卒死亡,何其悲也!或父子相杀,兄弟相灭,亦独何哉?

卫康叔世家 白话文翻译

所属分类:卫康叔世家

卫康叔名封,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康叔之下还有个弟弟叫冉季,年龄最小。

周武王灭掉商纣王后,重新将商代的遗民封给了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让他与诸侯地位相等,以便使他可以继续祭祀其祖先,世代相传下去。由于武庚还没有被彻底安抚,周武王担心他有叛逆之心,于是命令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监视和辅佐他,以安抚他的百姓。武王去世之后,成王尚且年幼。周公旦便代替成王治理国家,主持国家的朝政。管叔和蔡叔怀疑周公旦,于是与武庚禄父联合起来发动叛乱,想要攻打洛邑。周公旦以成王的名义发布命令,兴师讨伐殷国,杀死了武庚禄父、管叔,放逐了蔡叔,又将武庚禄父的殷代遗民封给了康叔,立他为卫国国君,居住在黄河、淇水之间的商朝旧都殷墟。

周公旦担忧康叔年轻,因此反复告诫康叔说:“你一定要找到商朝有贤能的君子长者,向这些人询问商朝兴亡的原因,并且务必要关心爱护自己的子民。”周公旦又告诉康叔,纣王灭亡的原因是他饮酒过度,醉酒误事,宠信妇人,因此纣王的乱亡是从喝酒开始的。为此周公旦撰写了《梓材》,明示治国者应当效法的施政准则。因此称这些文告为《康诰》《酒诰》《梓材》,用以教导康叔。康叔前往封国,遵照周公旦的教导,能够安抚他的臣民,百姓十分高兴。

周成王长大之后,亲自掌管了掌权,周公旦向成王举荐康叔担任周朝的司寇,成王赏赐给卫国许多宝器、祭器,以彰明康叔的德行。

康叔逝去后,其子康伯继立。康伯去世,其子考伯继立。考伯去世后,其子嗣伯继立。嗣伯去世,其子伯继立。伯去世后,其子靖伯继立。靖伯去世,其子贞伯继立。贞伯去世,其子顷侯继立。

顷侯用厚礼贿赂周夷王,周夷王因此命令卫国国君改称侯爵。顷侯在位十二年去世,其子厘侯立为国君。

厘侯十三年,周厉王出逃投奔到彘地,周朝由召公、周公共同治理,号称“共和”行政。厘侯二十八年(前827年),周宣王继位为周天子。

四十二年,厘侯去世,太子共伯余继位。共伯的弟弟和深受厘侯的宠爱,厘侯曾给了和许多财宝;和便用厘侯给的这些财宝收买一些武士,在厘侯的墓地偷袭共伯,共伯跑进厘侯的墓道自杀身亡。卫国人因此将共伯葬在了厘侯的坟墓旁,谥号为共伯,而拥立和当了卫侯,便是武公。

武公即位后,整饬了康叔时的政务,百姓和睦安乐。四十二年(前771年),犬戎杀了周幽王,武公率领军队前往帮助周室平叛戎乱,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周平王因此册封武公为公爵。五十五年(前758年),武公去世,其子庄公扬立为国君。

庄公五年(前753年),娶了齐国女子为妻,齐夫人长得很好却无子。庄公后来又娶了一个陈国女子为妻,陈夫人生了个儿子,但不幸夭折了。陈夫人的妹妹也得到了庄公的宠幸,并生下了个儿子名完。完的母亲死后,庄公便让齐夫人代为抚养,并立完为太子。庄公还有个宠妾,生了个儿子叫州吁。庄公十八年(前740年),州吁已长大成人,他喜欢军事,庄公便让他当了将领。石碏于是向庄公进谏说:“妾所生的儿子喜好军事,您就让他当了将领,祸乱会从此兴起。”庄公并未听从石碏的话。二十三年(前735年),庄公去世,太子完继位,便是桓公。

桓公二年(前733年),由于他的弟弟州吁骄横奢侈,他罢黜了弟弟的职务,州吁出逃投奔他国。十三年(前722年),郑伯的弟弟段攻打哥哥,未取胜,也逃亡了,州吁就请求与他结成好友。十六年(前719年),州吁召集卫国逃亡的人一起杀了桓公,并自立为卫国国君。为了友人郑伯的弟弟段,州吁想要攻打郑国,并请求宋国、陈国、蔡国与他一起支持段,这三个国家都答应了州吁的请求。州吁刚刚即位,穷兵黩武,且杀害了桓公,卫国人都很讨厌他。石碏于是就借助桓公的母亲家在陈国,假装与州吁表示亲善。待州吁抵达郑国国都的郊野时,石碏与陈侯合谋杀掉州吁,他们派一个名为丑的右宰给州吁进献食品,趁机在濮水杀了州吁,而后从邢国迎回桓公的弟弟晋并立他为国君,便是宣公。

宣公七年(前712年),鲁国人杀了自己的国君隐公。九年(前710年),宋督杀了自己的国君殇公,以及孔父。十年(前709年),晋国曲沃庄伯也杀了自己的国君哀侯。

十八年(前701年),起初,宣公十分宠爱夫人夷姜,夷姜为他生了个儿子叫伋,宣公立伋为太子,并让右公子教导他。右公子替太子娶了一个齐国的女子,但还没有举行婚礼,宣公见这个将要成为太子妻子的女子长得很美,很是喜欢,就自己娶了过来,而为太子另外娶了其他的女子。宣公得到齐女后,齐女生了子寿与子朔,宣公让左公子教导这两个儿子。太子伋的母亲夷姜去世后,宣公的正夫人与子朔一起在宣公面前进谗言污陷太子伋。宣公原本就因自己抢夺了太子的妻子,心里很厌恶太子,想要废黜太子。等听到有人说太子很坏时,宣公大怒,于是让太子伋出使齐国,并暗中命令盗贼在边境线上拦截并杀死太子伋。宣公给了太子一面白旄,并告诉边境的盗贼看见手拿白旄的人就将其杀掉。太子将要出发时,子朔的哥哥子寿,即太子的异母弟弟,知道子朔陷害太子以及宣公打算杀死太子之事,于是告诫太子说:“边境的盗贼只要见到太子你手拿白旄,便会杀死你,太子你万万不能去。”太子说:“违逆父亲的命令而保住性命,这绝对不可以。”太子说完就出发前往齐国了。子寿见太子不听自己的劝诫,于是偷走了太子的白旄先行赶到边境。边境的盗贼看见真的有手持白旄的人到来,立即就将其杀死了。子寿被杀死后,太子伋很快也赶到了边境,对盗贼说:“你们应该杀的人而是我啊。”盗贼又杀了太子伋,并报告给了宣公,宣公于是立子朔为太子。十九年(前700年),宣公去世,太子朔立为国君,便是惠公。

左、右公子对子朔被立为国君感到不平。惠公四年(前696年),左、右公子怨恨惠公谗杀原来的太子伋而自立为君,于是起兵发动暴乱,攻打惠公,拥立太子伋的弟弟黔牟为君,惠公被迫逃往齐国。

卫国君主黔牟在位第八年(前689年)时,齐襄公奉周天子之命率领各诸侯共同讨伐卫国,护送卫惠公回国,杀死了左、右公子。卫国君主黔牟逃亡到周,惠公重新成为卫国国君。惠公继位三年(前696年)时出国逃亡,在外流亡八年后又回国复位,与之前加在一起共计十三年。

二十五年(前675年),卫惠公怨恨周室容纳安置黔牟,与燕国联合攻打周。周惠王逃亡到温,卫国与燕国共同拥立周惠王的弟弟颓为周王。二十九年(前671年),郑国又将周惠王送回周京。三十一年(前669年),卫惠公去世,其子懿公赤继立。

懿公即位后,爱好养鹤,奢侈荒淫无度。九年(前660年),翟攻打卫国,卫懿公想要派兵抵抗,可是有的士兵背叛了他。大臣说:“国君喜欢养鹤,鹤能够听您的命令去抗击翟人吧!”于是翟人攻入卫国国都,杀死了懿公。

懿公被立为国君,臣民心里都不服。从懿公的父亲惠公朔进谗言杀害太子伋夺取君位到懿公,百姓与大臣一直都想推翻他们,这回终于灭掉了惠公的后代而改立黔牟的弟弟昭伯顽之子申为国君,便是戴公。

戴公申在即位的第一年就去世了。齐桓公因看到卫国发生多次动乱,于是率领诸侯攻打翟人,帮助卫国在楚丘筑城,拥立戴公的弟弟燬为卫国国君,便是文公。文公曾因卫国发生内乱逃至齐国,现在齐国人将他送回了卫国。

起初,翟人杀死懿公,卫国人怜悯他,想要再立被宣公谋害的太子伋的后代,可是伋的儿子已去世,而代替伋死去的子寿又没有儿子。太子伋有两个同母的弟弟:其中一个叫黔牟,黔牟曾经代替惠公成为国君,当了八年国君后又被惠公赶出卫国;另一个叫昭伯。昭伯与黔牟都已经在此之前去世了,因此卫国人立了昭伯的儿子申为戴公。戴公去世后,卫国人又立他的弟弟燬为文公。

文公刚刚即位时,减轻赋税,公賓士罪,并亲自参加劳作,与百姓们一起承受艰苦的条件,以此来赢得卫国的民心。

十六年(前644年),晋国公子重耳途经卫国,文公没有以礼相待。十七年(前643年),齐桓公去世。二十五年(前635年),文公去世,其子成公郑继立。

成公三年(前632年),晋国想要向卫国借路援救宋国,卫成公没答应。晋国改道从南河渡过,前去救援宋国。晋国又向卫国征集士兵,卫国的大夫们想答应,可是卫成公却不肯。卫国大夫元咺发兵讨伐成公,成公逃亡到国外。晋文公重耳率军攻打卫国,将卫国的一些土地分给了宋国,这是为了报以前路过卫国时文公没有礼遇他以及不救宋国之仇。卫成公于是出逃投奔陈国。两年以后,成公请求周天子帮助他回国,与晋文公会面。晋国派人想用毒酒毒死卫成公,成公贿赂了周室负责下毒一事的人,让他少放些毒药,这才得以不死。很快,周天子替成公向晋文公求情,成公终于被送回了卫国,成公回国后就杀死了大夫元咺,卫君瑕逃亡他国。七年(前628年),晋文公去世。十二年(前623年),成公朝见晋襄公。十四年(前621年),秦穆公去世。二十六年(前609年),齐国邴歜杀了自己的国君懿公。三十五年(前600年),成公去世,其子穆公遬继立。

穆公二年(前598年),楚庄王攻打陈国,杀了夏征舒。三年(前597年),楚庄王包围了郑国,郑国国君投降,楚庄王又释放了他。十一年(前589年),孙良夫为援救鲁国而攻打齐国,收复了被齐国占领的土地。穆公去世后,其子定公臧继立。定公在位十二年去世,其子献公衎继立。

献公十三年(前576年),献公命令师曹教宫中的妾弹琴,由于妾弹琴弹得不好,师曹打了她。妾倚仗献公对她的宠爱而在献公面前诬陷师曹,献公也打鞭了师曹三百下。十八年(前571年),献公约请孙文子、宁惠子参加宴会,两人如期而至。天色已经很晚了,献公还未宴请他们,却到园林射雁去了。两人只好跟着献公到园林去,献公没有脱掉射服就与他们谈话。两人很生气,回到宿邑去了。孙文子的儿子曾多次侍候献公宴饮,献公曾让师曹唱《巧言》的最后一章。师曹很痛恨献公曾经鞭笞他三百下,就唱了那章诗,想激怒孙文子,从而报复卫献公。孙文子将这件事告诉了卫大夫蘧伯玉,伯玉说:“我不知晓。”于是孙文子攻打并驱逐了献公。献公逃奔齐国,齐国将卫献公安置在了聚邑。孙文子、宁惠子共同拥立定公的弟弟秋为卫国国君,便是殇公。

殇公秋即位后,将孙文子林父封在宿地。十二年(前547年),宁喜与孙林父因争宠而相互憎恶,殇公令宁喜攻打孙林父。林父逃奔晋国,又请求晋国将卫献公护送回卫国。卫献公当时在齐国,齐景公听说了这个消息,便与卫献公一同到晋国请求将卫献公护送回卫国。晋国为了攻打卫国,诱使卫国订立盟约。卫殇公前往晋国会见晋平公,晋平公捉住了卫殇公和宁喜,重新将卫献公护送回卫国。献公在外流亡了十二年后才又回到卫国。

献公后元元年(前546年),杀死了宁喜。

三年(前544年),吴国延陵季子出使途经卫国,见到大夫蘧伯玉与史鳅,说:“卫国有很多的君子,所以卫国不会有大的灾难。”他又路过宿邑,孙林父为他击磬,他说:“不快乐,乐声太悲伤了,使卫国动乱的就是这里了。”这一年,献公去世,其子襄公恶继立。

襄公六年(前538年),楚灵王与各诸侯会盟,襄公称病未去赴会。

九年(前535年),襄公去世。起初,襄公有个小妾,襄公宠幸她,她便有了身孕,然后梦见有人对她说:“我是康叔,让你的儿子一定要当上卫国的国君,你的儿子应该叫'元’。”小妾醒后感到很惊异,便询问孔成子。成子说:“康叔,是卫国的始祖。”待到小妾生下孩子,果然是个男孩,她就将那个梦告诉了襄公。襄公说:“这是老天安排好的。”就给孩子取名为元。襄公夫人正好没有儿子,于是便立元为继承人,便是灵公。

灵公五年(前530年),前去朝见晋昭公。六年(前529年),楚国公子弃疾杀死了楚灵王自立,就是平王。十一年(前524年),卫国发生了火灾。

三十八年(前497年),孔子来到了卫国,卫国给了他和他在鲁国时一样多的俸禄。后来孔子与卫国国君之间有了隔阂,于是离开了卫国。之后孔子又周游到了卫国。

三十九年(前496年),太子蒯聩与灵公夫人南子关系不好,蒯聩想要杀死南子。蒯聩与他的家臣戏阳遬合谋,等上朝时,让戏阳遬杀死南子。可是戏阳遬后悔了,始终没有动手。蒯聩多次使眼色给他,被南子察觉,南子很害怕,大声叫道:“太子想要杀我!”灵公大怒,太子蒯聩逃奔到宋国,后来又逃到晋国投靠了赵氏。

四十二年(前493年)春季,灵公到郊外游玩,让子郢为其驾车。郢,是灵公的小儿子,字子南。灵公怨恨太子蒯聩逃亡,对郢说:“我将要立你当太子。”郢回答说:“我的才德不足,恐怕会有辱国家,父王另选别人吧。”夏季,灵公去世,夫人让子郢当太子,说:“这是灵公的命令。”郢说:“逃亡在外的太子蒯聩的儿子辄还在这里,我不敢当这个太子。”于是卫国人就立辄为国君,便是出公。

六月乙酉日,赵简子打算护送太子蒯聩回国,于是让阳虎派十多个人假扮成卫国人,身穿着丧服,来晋国迎接太子蒯聩,简子为太子蒯聩送行。卫国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后,起兵阻击蒯聩。蒯聩没能够回到卫国,只好退回宿邑自保,卫国人也撤回了军队。

出公辄四年(前489年),齐国大夫田乞杀了自己的国君孺子。八年(前485年),齐国的鲍子杀了他的国君悼公。

孔子从陈国来到了卫国。九年(前484年),孔文子向孔子请教兵事,孔子没有回答。之后鲁国派人迎接孔子回国,孔子返回了鲁国。

十二年(前481年),当初,孔圉文子娶了太子蒯聩的姐姐为妻,生了个儿子叫悝。孔文子家有个叫浑良夫的仆人长得很英俊,孔文子去世后,浑良夫便与孔悝的母亲通奸。太子蒯聩居住在宿邑,孔悝的母亲让浑良夫到太子那里去。太子对浑良夫说:“如果你能帮助我回国即位,我会好好报答你的,让你乘坐大夫的车子,还将赦免你三种死罪,穿紫衣、袒裘服、带剑都不是死罪。”太子与浑良夫订立了盟约,承诺将孔悝的母亲嫁给浑良夫。闰十二月,浑良夫与太子蒯聩回到了卫国,暂时住在了孔氏家的外园。夜晚,两人穿着妇人的衣服,用头巾遮住面,坐在车上,由宦官罗驾车,前往孔氏家。孔氏的家臣栾宁问他们是谁,他们撒谎说自己是姻亲的婢妾。于是顺利地进入了孔氏家,直抵伯姬的住处,即孔悝母亲的住所。吃完饭后,孔悝的母亲手拿戈矛先来到了孔悝的住处,太子蒯聩与五人身披盔甲,车上载着一头公猪随后而行。伯姬将儿子孔悝逼到了屋角,强令他订立盟约,之后逼迫他登上高台召集百官。家臣栾宁刚要喝酒,但烤肉还未熟,这时他听说发生了内乱,立即派人告诉了孔家邑宰仲由。大夫召护驾着乘车,一路上他边饮酒边吃着烤肉,奉送出公辄逃奔鲁国。

仲由接到报信后立即赶到孔家,刚要进入孔院,正巧遇到子羔刚刚从里面出来,子羔说:“门已经关上了。”子路说:“我暂且到门前去看一看。”子羔说:“来不及了,你不要陷入这场灾难中。”子路说:“我拿了孔悝给的俸禄,就不能在他受难时躲开。”子羔于是逃走了。子路想进去,来到门前,公孙敢关闭了大门,说:“不要进去做什么了。”子路说:“你就是公孙先生吧?享受着人家给的利禄,当人家有难时却躲在一旁不顾。我不能这样,拿了人家的俸禄,就一定要帮助人家度过危难。”有个使者出来,子路趁机进入了。子路说:“太子捉住孔悝有何用呢?即使杀了他,也一定会有人继续反对太子当国君的。”又说:“太子胆小懦弱。假如放火烧高台,必然会把孔叔放了。”太子听了子路的这番话后,十分惧怕,下令让石乞、孟黡下台杀死子路,两人用戈刺向子路,割断了子路的帽缨。子路说:“君子死的时候,帽子是不能掉到地上的。”于是他捡起帽缨系好后从容就死。孔子听到卫国发生内乱的消息后,说:“唉!高柴可能会回来吧?子路应该会死了。”孔悝终于拥立太子蒯聩为国君,便是庄公。

庄公蒯聩,是出公的父亲,逃亡在外,怨恨大夫们没有迎接他回国即位,元年刚刚即位,打算杀了所有的大臣,说:“我在国外居住很久了,你们也曾听说了吧?”大臣们打算发动暴乱,庄公这才罢休。

二年(前479年),鲁国孔丘去世。

三年(前478年),庄公登上城楼,看见戎州,说:“戎虏为何要建筑城邑呢?”戎州人听了庄公的话后十分忧虑。十月,戎州人将庄公的话告诉了赵筒子,赵简子派兵包围了卫国。十一月,庄公再次逃奔他国,卫国人扶立公子斑师为国君。齐国出兵攻打卫国,俘虏了斑师,改立公子起为卫国国君。

卫君起元年(前477年),卫国的石曼尃驱逐了国君起,起逃奔齐国。卫出公辄又从齐国回到卫国再次当上了国君。起初,出公在位第十二年(前481年)时逃亡,在国外逃亡四年后才得以返回。出公后元年(前476年),奖赏了跟随他一起逃亡的人。出公在位第二十一年(前456年)去逝。出公的叔父黔打败了出公的儿子自立为君,便是悼公。

悼公继位五年(前451年)去世,其子敬公弗继位。敬公在位十九年(前432年)去世,其子昭公纠继位。此时,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变得强盛,卫国就像个小诸侯,从属于赵国。

昭公六年(前426年),公子亹杀了昭公后自立为国君,便是怀公。怀公十一年(前415年),公子颓杀了怀公后自立为国君,便是慎公。慎公的父亲,是公子适;适的父亲,是敬公。慎公在位四十二年(前373年)去世,其子声公训继位。声公在位十一年(前362年)去世,其子成侯遬即位。

成侯十一年(前351年),公孙鞅来到秦国。十六年(前346年),卫国被贬爵号称为侯。

二十九年(前333年),成侯去世,其子平侯继位。平侯在位八年(前325年)去世,其子嗣君继位。

嗣君五年(前320年),卫国再次被贬爵号称为君,只拥有濮阳一地。

四十二年(前283年),嗣君去世,其子怀君继位。怀君三十一年(前252年),怀君前往魏国朝拜,魏国囚禁并杀了怀君。魏国改立嗣君的弟弟,就是元君。元君是魏国的女婿,魏国因此而拥立他。元君十四年(前239年),秦国占领了魏国东部的土地,秦国开始在这里设置东郡,并且将卫国迁到了野王县,而将濮阳并入了东郡。二十五年(前228年),元君去世,其子君角继位。

君角九年(前221年),秦吞并了天下,秦王嬴政登位为始皇帝。二十一年(前209年),秦二世废掉君角,将其贬为平民,卫国祭祀从此断绝。

太史公说:我阅读世家的史料时,看到卫宣公的太子因妇人而被杀,弟弟子寿与太子争相赴死,这与晋国太子申生不敢揭露骊姬的错误是一样的,都怕伤害了父亲的心意。然而他们最终都死去了,这是多么令人悲痛啊!有的父子相残,有的兄弟相残,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8、宋微子世家 原文及注释

所属分类:宋微子世家

微子开【微子开:名启,因避汉景帝刘启讳,汉人改称其为“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纣既立,不明,淫乱于政,微子数谏,纣不听。及祖伊以周西伯昌之修德,灭[包耳旁+九]国,惧祸至,以告纣。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是何能为!”于是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乃问于太师、少师曰:“殷不有治政,不治四方。我祖遂陈于上,纣沉湎于酒,妇人是用,乱败汤德于下。殷既小大好草窃奸宄,卿士师师非度,皆有罪辜,乃无维获,小民乃并兴,相为敌雠。今殷其典丧!若涉水无津涯。殷遂【遂:竟然。】丧,越【越:句首发语词。】至于今。”曰:“太师,少师,我其发出往?吾家保于丧?今女无故告予,颠跻,如之何其?”太师若曰:“王子,天笃下菑【菑:同“灾”。】亡殷国,乃毋畏畏,不用老长。今殷民乃陋淫神祇之祀。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遂亡。

箕子者,纣亲戚也。纣始为象箸【象箸:象牙筷子。】,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纣为淫泆,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详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故传之曰《箕子操》。

王子比干者,亦纣之亲戚也。见箕子谏不听而为奴,则曰:“君有过而不以死争【争:通“诤”,劝谏。】,则百姓何辜!”乃直言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乎?”乃遂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

微子曰:“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义属。故父有过,子三谏不听,则随而号之;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于是太师、少师乃劝微子去,遂行。

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于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

武王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使管叔、蔡叔傅相之。

武王既克殷,访问箕子。

武王曰:“於乎!维天阴定下民,相和其居,我不知其常伦所序。”

箕子对曰:“在昔鲧堙鸿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从鸿范九等,常伦所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锡:赐,给予。】禹鸿范九等,常伦所序。

“初一曰五行;二曰五事;三曰八政;四曰五纪;五曰皇极;六曰三德;七曰稽疑;八曰庶征;九曰向用五福,畏用六极。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作治,明作智,聪作谋,睿作圣。

“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

“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

皇极: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傅锡其庶民,维时其庶民于女极,锡女保极。凡厥庶民,毋有淫朋,人毋有比德,维皇作极。凡厥庶民,有猷【猷:谋略。】有为有守,女则念之。不协于极,不离于咎,皇则受之。而安而色,曰'予所好德’,女则锡之福。时人斯其维皇之极。毋侮鳏寡而畏高明。人之有能有为,使羞【羞:进,贡献。】其行,而国其昌。凡厥正人,既富方榖。女不能使有好于而家,时人斯其辜。于其毋好,女虽锡之福,其作女用咎。毋偏毋颇,遵王之义。毋有作好,遵王之道。毋有作恶,遵王之路。毋偏毋党,王道荡荡。毋党毋偏,王道平平。毋反毋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曰王极之傅言,是夷是训,于帝其顺。凡厥庶民,极之傅言,是顺是行,以近天子之光。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强不友刚克,内友柔克,沉渐刚克,高明柔克。维辟作福,维辟作威,维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臣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人用侧颇辟,民用僭忒。

“稽疑:择创建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济,曰涕,曰雾,曰克,曰贞,曰悔,凡七。卜五,占之用二,衍貣【貣:变化。】。立时人为卜筮,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女则有大疑,谋及女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女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而身其康强,而子孙其逢吉。女则从,龟从,筮从,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从,龟从,筮从,女则逆,庶民逆,吉。庶民从,龟从,筮从,女则逆,卿士逆,吉。女则从,龟从,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内吉,作外凶。龟筮共违于人,用静吉,用作凶。

“庶征:曰雨,曰阳,曰奥【奥:通“燠”,温暖。】,曰寒,曰风,曰时。五者来备,各以其序,庶草繁庑。一极备,凶。一极亡,凶。曰休征:曰肃,时雨若;曰治,时旸若;曰知,时奥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曰咎征:曰狂,常雨若;曰僭,常旸若;曰舒,常奥若;曰急,常寒若;曰雾,常风若。王眚【眚:过失。】维岁,卿士维月,师尹维日。岁月日时毋易,百谷用成,治用明,畯民用章,家用平康。日月岁时既易,百谷用不成,治用昏不明,畯民用微,家用不宁。庶民维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日月之行,有冬有夏。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

于是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

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所谓狡童者,纣也。殷民闻之,皆为流涕。

武王崩,成王少,周公旦代行政当国。管、蔡疑之,乃与武庚作乱,欲袭成王、周公。周公既承成王命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乃命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微子之命》:周成王分封微子时所下的命令,《尚书·周书》中的一篇。】以申之,国于宋。微子故能仁贤,乃代武庚,故殷之余民甚戴爱之。

微子开卒,立其弟衍,是为微仲。微仲卒,子宋公稽立。宋公稽卒,子丁公申立。丁公申卒,子愍公共立。愍公共卒,弟炀公熙立。炀公即位,愍公子鲋祀弑炀公而自立,曰“我当立”,是为厉公。厉公卒,子厘公举立。

厘公十七年,周厉王出奔彘。

二十八年,厘公卒,子惠公覵立。惠公四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年,惠公卒,子哀公立。哀公元年卒,子戴公立。

戴公二十九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秦始列为诸侯。

三十四年,戴公卒,子武公司空立。武公生女为鲁惠公夫人,生鲁桓公。十八年,武公卒,子宣公力立。

宣公有太子与夷。十九年,宣公病,让其弟和,曰:“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通义也,我其立和。”和亦三让而受之。宣公卒,弟和立,是为穆公。

穆公九年,病,召大司马【大司马:宋国官职,掌管全国军事。】孔父【孔父:名嘉,字孔父。】谓曰:“先君宣公舍太子与夷而立我,我不敢忘。我死,必立与夷也。”孔父曰:“群臣皆愿立公子冯。”穆公曰:“毋立冯,吾不可以负宣公。”于是穆公使冯出居于郑。八月庚辰,穆公卒,兄宣公子与夷立,是为殇公。君子闻之,曰:“宋宣公可谓知人矣,立其弟以成义,然卒其子复享之。”

殇公元年,卫公子州吁弑其君完自立,欲得诸侯,使告于宋曰:“冯在郑,必为乱,可与我伐之。”宋许之,与伐郑,至东门而还。二年,郑伐宋,以报东门之役。其后诸侯数来侵伐。

九年,大司马孔父嘉妻好,出,道遇太宰华督,督说,目而观之。督利孔父妻,乃使人宣言国中曰:“殇公即位十年耳,而十一战,民苦不堪,皆孔父为之,我且杀孔父以宁民。”是岁,鲁弑其君隐公。十年,华督攻杀孔父,取其妻。殇公怒,遂弑殇公,而迎穆公子冯于郑而立之,是为庄公。

庄公元年,华督为相。九年,执郑之祭仲,要【要:要挟。】以立突为郑君。

祭仲许,竟立突。十九年,庄公卒,子愍公捷立。

愍公七年,齐桓公即位。九年,宋水,鲁使臧文仲往吊水【吊水:慰问水灾。】。愍公自罪曰:“寡人以不能事鬼神,政不修,故水。”臧文仲善此言。此言乃公子子鱼教愍公也。

十年夏,宋伐鲁,战于乘丘,鲁生虏宋南宫万。宋人请万,万归宋。十一年秋,愍公与南宫万猎,因博争行,愍公怒,辱之,曰:“始吾敬若;今若,鲁虏也。”万有力,病此言,遂以局杀愍公于蒙泽。大夫仇牧闻之,以兵【以兵:率兵。】造【造:往。】公门。万搏牧,牧齿着门阖死。因杀太宰华督,乃更立公子游为君。诸公子奔萧,公子御说奔亳。万弟南宫牛将兵围亳。冬,萧及宋之诸公子共击杀南宫牛,弑宋新君游而立愍公弟御说,是为桓公。宋万奔陈。宋人请以赂陈。陈人使妇人饮之醇酒,以革裹之,归宋。宋人醢万也。

桓公二年,诸侯伐宋,至郊而去。三年,齐桓公始霸。二十三年,迎卫公子燬于齐,立之,是为卫文公。文公女弟为桓公夫人。秦穆公即位。三十年,桓公病,太子兹甫让其庶兄目夷为嗣。桓公义太子意,竟不听。三十一年春,桓公卒,太子兹甫立,是为襄公。以其庶兄目夷为相。未葬,而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襄公往会。

襄公七年,宋地霣星如雨,与雨偕下;六鶂退蜚【蜚:通“飞”。】,风疾也。

八年,齐桓公卒,宋欲为盟会。十二年春,宋襄公为鹿上之盟,以求诸侯于楚,楚人许之。公子目夷谏曰:“小国争盟,祸也。”不听。秋,诸侯会宋公盟于盂。目夷曰:“祸其在此乎?君欲已甚,何以堪之!”于是楚执宋襄公以伐宋。冬,会于亳,以释宋公。子鱼曰:“祸犹未也。”十三年夏,宋伐郑。子鱼曰:“祸在此矣。”秋,楚伐宋以救郑。襄公将战,子鱼谏曰:“天之弃商久矣,不可。”冬,十一月,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楚人未济,目夷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已济未陈,又曰:“可击。”公曰:“待其已陈。”陈成,宋人击之。宋师大败,襄公伤股。国人皆怨公。公曰:“君子不困人于厄,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兵以胜为功,何常言与!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战为?”

楚成王已救郑,郑享之;去而取郑二姬【二姬:两位姬姓女子,指郑文公夫人芈氏和姜氏所生的两个女儿。】以归。叔瞻曰:“成王无礼,其不没乎?为礼卒于无别,有以知其不遂霸也。”

是年,晋公子重耳过宋,襄公以伤于楚,欲得晋援,厚礼重耳以马二十乘。

十四年夏,襄公病伤于泓而竟卒,子成公王臣立。

成公元年,晋文公即位。三年,倍楚盟亲晋,以有德于文公也。四年,楚成王伐宋,宋告急于晋。五年,晋文公救宋,楚兵去。九年,晋文公卒。十一年,楚太子商臣弑其父成王代立。十六年,秦穆公卒。

十七年,成公卒。成公弟御杀太子及大司马公孙固而自立为君。宋人共杀君御而立成公少子杵臼,是为昭公。

昭公四年,宋败长翟缘斯【缘斯:长翟的首领。】于长丘。七年,楚庄王即位。

九年,昭公无道,国人不附。昭公弟鲍革贤而下士。先,襄公夫人欲通于公子鲍,不可,乃助之施于国,因大夫华元为右师。昭公出猎,夫人王姬使卫伯攻杀昭公杵臼。弟鲍革立,是为文公。

文公元年,晋率诸侯伐宋,责以弑君。闻文公定立,乃去。二年,昭公子因文公母弟须与武、缪、戴、庄、桓之族为乱,文公尽诛之,出武、缪之族。

四年春,楚命郑伐宋。宋使华元将,郑败宋,囚华元。华元之将战,杀羊以食士,其御羊羹不及,故怨,驰入郑军,故宋师败,得囚华元。宋以兵车百乘文马四百匹赎华元。未尽入,华元亡归宋。

十四年,楚庄王围郑。郑伯降楚,楚复释之。

十六年,楚使过宋,宋有前仇,执楚使。九月,楚庄王围宋。十七年,楚以围宋五月不解,宋城中急,无食,华元乃夜私见楚将子反。子反告庄王。王问:“城中何如?”曰:“析【析:噼开。】骨而炊,易子而食。”庄王曰:“诚哉言!我军亦有二日粮。”以信故,遂罢兵去。

二十二年,文公卒,子共公瑕立。始厚葬。君子讥华元不臣矣。

共公十年,华元善楚将子重,又善晋将栾书,两盟晋楚。十三年,共公卒。华元为右师,鱼石为左师。司马唐山攻杀太子肥,欲杀华元,华元奔晋,鱼石止之,至河乃还,诛唐山。乃立共公少子成,是为平公。

平公三年,楚共王拔宋之彭城,以封宋左师鱼石。四年,诸侯共诛鱼石,而归彭城于宋。三十五年,楚公子围弑其君自立,为灵王。四十四年,平公卒,子元公佐立。

元公三年,楚公子弃疾弑灵王,自立为平王。八年,宋火。十年,元公毋信,诈杀诸公子。大夫华、向氏作乱。楚平王太子建来奔,见诸华氏相攻乱,建去如郑。十五年,元公为鲁昭公避季氏居外,为之求入鲁,行道卒,子景公头曼立。

景公十六年,鲁阳虎来奔,已复去。二十五年,孔子过宋,宋司马桓魋恶之,欲杀孔子,孔子微服去。三十年,曹倍宋,又倍晋,宋伐曹,晋不救,遂灭曹有之。三十六年,齐田常弑简公。

三十七年,楚惠王灭陈。荧惑守【守:挨近。】心。心,宋之分野也,景公忧之。司星子韦曰:“可移于相。”景公曰:“相,吾之股肱。”曰:“可移于民。”景公曰:“君者待民。”曰:“可移于岁。”景公曰:“岁饥民困,吾谁为君!”子韦曰:“天高听卑【卑:低。】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有动。”于是候【候:观察。】之,果徙三度。

六十四年,景公卒。宋公子特攻杀太子而自立,是为昭公。昭公者,元公之曾庶孙也。昭公父公孙纠,纠父公子褍秦,褍秦即元公少子也。景公杀昭公父纠,故昭公怨杀太子而自立。

昭公四十七年卒,子悼公购由立。悼公八年卒,子休公田立。休公田二十三年卒,子辟公辟兵立。辟公三年卒,子剔成立。剔成四十一年,剔成弟偃攻袭剔成,剔成败奔齐,偃自立为宋君。

君偃十一年,自立为王。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乃与齐、魏为敌国。盛血以韦囊,县【县:通“悬”。】而射之,命曰“射天”。淫于酒、妇人。群臣谏者辄射之。于是诸侯皆曰“桀宋”。“宋其复为纣所为,不可不诛”。告齐伐宋。王偃立四十七【四十七:应为四十三。】年,齐愍王与魏、楚伐宋,杀王偃,遂灭宋而三分其地。

太史公曰:孔子称“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春秋》讥宋之乱自宣公废太子而立弟,国以不宁者十世。襄公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道契、汤、高宗,殷所以兴,作《商颂》。襄公既败于泓,而君子或以为多【多:赞美,称道。】,伤中国阙礼义,褒之也,宋襄之有礼让也。

宋微子世家 白话文翻译

所属分类:宋微子世家

启,是殷朝帝乙的长子,又是纣王同父异母的兄长。商纣立为国君后,统治黑暗,荒淫无道,曾屡次劝谏,纣王都不听从。等到祖伊因周西伯昌施行德政,灭掉了国,微子担心灾难会降临到殷朝,便又多次劝谏纣王。纣王说:“我出生时不就有命在天吗?谁能把我怎么样!”微子于是料到纣王最终也不会听从劝谏,打算一死了之,又想离开纣王,自己不能决定,于是去询问太师、少师,说:“殷朝的政治不清明,不能统治四方的百姓。我们的祖先在上世创建了功业,而纣王一味沉缅于酒,贪恋于色,完全听信于妇人的话,败坏了汤王的德政。殷朝上下大大小小都喜欢做抢劫、偷盗等违法之事,而朝廷大臣们也互相效仿,几乎全都有罪,因此他们的爵禄就无法维持下去,百姓竞相兴起,互为仇敌。如今殷朝的法纪秩序将要丧亡!就好像乘船渡河没有渡口与岸边一样。殷朝竟然要亡国,以致成了今天的样子。”微子接着又说道:“太师、少师,我是离开殷朝远走高飞呢?还是留在这里护卫国家免遭灭亡呢?如今你们不告诫我怎么做的话,我会陷入不义的泥潭,那该怎么办呢?”太师说:“王子,上天要降灾祸灭亡殷朝,可是纣王居然不害怕上天的惩罚,又不听从长者们的劝谏。现在殷朝的百姓竟敢亵渎天地的意旨。如今若真能救治这个国家,国家确实太平了,即使自己死了,也不会留有任何怨恨。就怕你即使为国而死,国家最终也得不到治理,还不如离开。”微子于是逃走了。

箕子,是纣王的亲属。纣王刚开始用象牙制成的筷子时,箕子就叹息说:“他现在使用象牙制成的筷子,将来一定还会制作玉杯;玉杯制成后,就一定想把远方的珍奇异宝占为己有。车马宫室也会由此逐渐奢侈,国家得不到振兴了。”纣王淫乱无度,箕子劝谏,纣王不听。有人对箕子说:“你可以离开这里。”箕子说:“作为臣子如果因为向国君进谏,国君不听就离国君而去,是彰显国君的恶行而自己取悦于百姓,我不忍心这么做。”于是披头散发,假装疯子做了奴隶。箕子从此隐居起来,借弹琴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愤,因此后人传颂他的琴曲为《箕子操》。

王子比干,也是纣王的亲属。他见到箕子因谏争不听而当了奴隶,就说:“国君有罪过,臣子却不能以死进谏,百姓就会遭殃,而百姓有什么罪呢!”他于是直言劝谏纣王。纣王很生气,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果真是这样吗?”于是纣王杀了王子比干,并挖出他的心来验证。

微子说:“父子之间有骨肉之情,而君臣之间是靠道义结合。因此父亲犯有错误,儿子曾多次劝谏,但父亲仍不听从,儿子于是会哀哭;臣子如果屡次进谏而国君仍不听,那么从道义上来说,臣子便可以离开国君了。”于是太师、少师就奉劝微子离开,微子于是离去了。

周武王讨伐纣王,战胜了殷朝,微子就手持殷朝的祭器来到周武王的军营门前,他袒露臂膀,双手绑于背后,左边的随从牵着羊,右边的随从拿着茅,跪着用膝爬行恳求周武王宽恕。于是周武王就放了微子,并恢复了他原先的爵位。

周武王封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让他延续殷朝的祭祀,并派管叔与蔡叔辅佐他。

周武王灭掉殷朝后,便去访寻箕子。

武王说:“唉!上天默默地安定百姓,使百姓安居乐业,而我却不知晓上天安定百姓的常法伦理是什么。”

箕子回答说:“从前鲧堵塞洪水,扰乱了上天五行的规律,于是天帝发怒了,没有将治理国家的天道九种大法给予他,伦理常法因此败坏。鲧也因此被杀死,禹就接替他父亲继续治理洪水,他采取疏通的方法成功治理了洪水。上天于是赐给了他九种大法,伦理常法因而有了次序。

“这九种大法,一是五行;二是五事;三是八政;四是五纪;五是皇极;六是三德;七是稽疑;八是庶征;九是飨用五福,畏惧六极。

“其中五行是:一为水,二为火,三为木,四为金,五为土。水能够滋养万物而使其向下走,火的性质则是炎热而向上升,木可弯曲也可变直,金属的本性能够伸展变形,土地能够种庄稼。水滋润下物呈现出咸味,火光上升可灼烧物体因而呈现出苦味,木可曲直呈现出酸味,金属能延伸变形呈现出辛辣味,土地能够种收五谷呈现出甜味。

“五事包括:一为仪容,二为言语,三为观察,四为听闻,五为思考。仪容要恭敬严肃,言语要使人信服,观察事物应做到明察秋毫,听闻要明辨是非,思考问题要全面周到。仪容恭敬,百姓就会严肃;言语能令人心悦诚服,国家就会得到治理;观察事物能明白透彻,就能够辨别善恶;倾听意见时能够辨明是非,处理谋划就必然得当;思维通达,就会成为无事不通的圣人。

“八政:一是粮食,二是财货,三是祭祀,四是设立司空掌管营建,五是设立司徒掌管教化,六是设立司寇掌管治安,七是设立礼宾官掌管礼仪,八是设立军师掌管军事。

“五纪:一为年,二为月,三为日,四为星辰,五为历法。“

“皇极:君主应该创建至高无上的准则,聚敛五种福祉,以布施给自己的臣民,当时臣民就会拥护您所制定的这些准则,国君您也可以要求臣民贯彻这些准则。凡是属于您的臣民,都不允许他们结党营私,人们不结党营私,就会将君主您制定的准则当成是至高无上的。凡是属于您的臣民,有谋略的,有作为的,有操守的,您要牢牢记住他们以备任用。有的时候他们的作为可能不太符合准则,但只要还没达到犯罪的地步,君主应该包容他们。要是有人谦恭地说他很喜欢您所制定的准则,您应该赐予他幸福。这样做人们就会遵守贯彻您制定的准则。不要凌辱那些无依无靠的弱者,也不要惧怕豪强贵族。对于有能力、有作为的人,您要善于任用他们使其为国家贡献才能,这样国家才会昌盛。凡属于正直的人,您应当经常用爵禄使他们变得富有。假如您不给这些人为国家效力的机会,他们就会走上犯罪道路。对于那些不喜欢您创建的准则的人,您虽然赐给了他福泽,但他们的作为对国家毫无益处,百姓们甚至还会怨恨您用人不当。您不能有偏颇不公平,应该依照先王制定的道义准则办事。也不应有个人的好恶,应该遵循先王的正道前进。您不能作恶,应该沿着先王的正路而行。您不要偏私,不能结党,那么君王的道路就会变得很宽广。不结党,不偏私,君王的道路就会清明可辨。您不违反王道,不冒犯准则,君王的道路就会正直。您如果能将那些按准则行事的臣民团结起来,那么他们就会归顺您创建的准则。因此说,君主宣扬的至高无上的准则,就应该当作常道而被遵守,但天子的教导也是要符合上天的意愿。凡是属于您的臣民,也应该把君主制定的准则当作至高无上的,遵照这个准则办事,来增益君主的光彩。所以说,天子应像当百姓的父母一样,来做天下臣民的君王。

“三德:一是端正人的曲直,二是以刚取胜,三是以柔取胜。要想使世道平和安康,就要端正人的曲直,对那些强暴不顺从的人,应用重刑严法治理他们;对那些态度柔和的人,要用柔和的方式治理;对于阴邪狡诈之徒,就必须用强硬的方式对付他们;对于高明的君子,应用柔和的态度安抚他们。唯有君王才有权授人官爵,赏人俸禄,唯有君王才能决定刑罚,唯有君王有权享有美食。作为臣子的人没有授人爵禄、决定刑罚、享有美食的权力。假如臣子也有授人爵禄、决定刑罚、享有美食的权力,就会给王室带来损害,甚至会危及国家,臣子越权偏私邪僻,百姓就会因此犯上作乱。

“稽疑:可以任用善于卜筮的人。让他们进行卜筮,兆象有的像下雨,有的则像雨刚停的样子,有的像云气络绎不绝,有的像雾气蒙蒙,有的像阴气与阳气相互攻击,有的堂堂正正,有的则隐晦不明,卦象一共为七种。前五种用龟甲或是兽骨占卜,后两种用蓍草占卜,通过对复杂的卦象进行推演来解决问题。任用那些精通卜筮的人,如果三个人占卜就信从两个人的话。如果您遇到了重大的难题,首先要独自认真思考一下,之后与卿土商讨,再与百姓商量一番,最后再用卜筮决断。假如您赞同,龟卜赞同,占筮也赞同,卿士同意,百姓顺从,这就叫大同,那么您一定会安康强壮,您的子孙后代也会大吉大利。如果您赞同,龟卜赞同,占筮赞同,可是卿士反对,百姓也不同意,这就是吉利。假如卿士同意,龟卜赞同,占筮赞同,而您不同意,百姓也反对,这也是吉利。假如百姓赞同,龟卜赞同,占筮赞同,而您不赞同,卿士也反对,这仍是吉利。假如您赞同,龟卜赞同,而占筮反对,卿士不同意,百姓也反对,在本国内办事会吉利,但在国外办事就会有凶险。倘若龟卜、占筮都与人的谋划相违背,安安静静什么都不做就会吉利,有所行动就会有凶险。

“庶征:或是下雨,或是晴天,或是温暖,或是寒冷,或是刮风,或是这五种自然现象都按时令发生。假如这五种自然现象都完备,且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庄稼就会茂盛。其中某一种自然现象如果过多出现,就会产生凶灾。一种自然现象缺失过多,也同样会发生凶灾。再说说国君行善事的美好征兆:国君谦恭,上天就会按时下雨来滋润万物;国君政治清明廉洁,阳光就会适时照耀大地;国君英明,气候就会适时温暖;国君深谋远虑,寒冷就会适时适度而来;国君圣明,风就会适时刮过。再说说不好的征兆:国君如果狂妄自大,雨水就会久下不止;国君如果僭越不轨,天就会干旱无雨;国君若贪图玩乐,天就会炎热似火;国君如果急躁暴虐,天就会极其寒冷;国君昏庸,风就会刮个不停。国君的决策有过错,就会影响一年的时令变化;卿士管理有误,会影响一整月;官吏行事有差错,会影响一整天。年月日的时令变化都正常的话,庄稼才会获得丰收,国家的政治才会清明,有德能的人才会被提拔、重用,于是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日月岁的时令如果被颠倒,庄稼就不会获得丰收,政治黑暗,有德能的人会受到压制,国家就会动荡不安。百姓就好似天空的繁星,星星有喜好风的,也有喜好雨的。日月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于是才有了冬夏之分。月亮假如随从繁星运行,就会导致多风多雨的气候。

“五福:一为长寿,二为富贵,三为健康平安,四为有美德,五为善终。六种灾祸:一为夭折,二为患病,三为忧愁,四为穷苦,五为丑恶,六为懦弱。”

于是周武王把箕子封在朝鲜,从此不再把他当作臣民。

之后箕子来朝见周王,路过殷朝的故都旧墟,感伤于宫室坍塌毁坏,杂草丛生,箕子非常伤心,想放声痛哭但又有所顾及,想小声抽泣又觉得有点像妇人,就作了《麦秀之诗》,抒发心中的伤痛。这首诗说:“麦芒尖尖啊,禾黍绿油油的。那个娇美的少年呀,不与我亲近啊!”诗中所说的娇美的少年,是指商纣王。殷朝的遗民们听到这首诗,无不为之感伤痛哭。

周武王驾崩后,成王还年幼,周公旦代为行使王权,掌管国政。管叔与蔡叔怀疑周公会篡夺君位,就与武庚联合发动叛乱,想要攻打成王与周公。周公尊奉成王的命令杀了武庚和管叔,放逐了蔡叔,于是让微子启代替武庚掌管殷地,供奉祖先的祭祀,并作《微子之命》劝诫微子启,把微子启封于宋地。微子原本就仁爱贤能,代替武庚后,殷代旧地的遗民都十分爱戴他。

微子启去世,立他的弟弟衍为国君,便是微仲。微仲去世,其子宋公稽继位。宋公稽去世,其子丁公申继位。丁公申去世,其子愍公共继位。愍公共去世,其弟炀公熙继位。炀公即位后,愍公的儿子鲋祀杀了炀公自立为君,并说“我应该当国君”,便是厉公。厉公去世,其子厘公举继位。

厘公十七年(前841年),周厉王出逃投奔彘地。

二十八年(前831年),厘公去世,其子惠公覵继位。惠公四年(前827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年(前801年),惠公去逝,其子哀公继位。哀公于元年(前800年)去世,其子戴公继位。

戴公二十九年(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秦国开始位列诸侯。三十四年(前766年),戴公去世,其子武公司空继位。武公生了一个女儿,后来成了鲁惠公的夫人,并生下了鲁桓公。十八年(前748年),武公去世,其子宣公力继位。

宣公的太子名叫与夷。十九年(前729年),宣公生病了,将君位让给了他的弟弟和,说:“父亲死了由儿子继位,哥哥死了由弟弟继位,这是天下最普通的道义,所以我要立和为君。”和数次推让后接受了。宣公去世后,弟弟和继位,便是穆公。

九年(前720年),穆公病重,召来大司马孔父说:“先君宣公舍弃了太子与夷而将君位传给了我,我永远都不能忘记。我死后,一定要拥立与夷为国君。”孔父说:“大臣们全都想立公子冯。”穆公说:“千万不要拥立冯,我不能辜负了宣公。”于是穆公令公子冯前往郑国居住。八月庚辰日,穆公去世,他哥哥宣公的儿子与夷继位,便是殇公。君子们听说这件事后,说:“宋宣公可谓是知人善任,将君位传给了弟弟而成全了道义,然而最终还是他的儿子得到了君位。”

殇公元年(前719年),卫公子州吁杀了自己的国君而自立为君,想要得到诸侯的拥护,派遣使者告诉宋国说:“公子冯在郑国,他一定会作乱,可以与我国一起攻打他。”宋国国君答应了,便与卫国联合攻打郑国,军队打到郑国的东门就回来了。二年(前718年),郑国讨伐宋国,以报东门战役之仇。从此之后,诸侯屡次侵犯宋国。

九年(前711年),大司马孔父嘉很美貌的妻一天外出,在路上遇到了太宰华督,华督很喜欢她,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华督打算霸占孔父的妻子,就派人在宋国扬言说:“殇公即位还不到十年,竟然作战十一次,百姓都痛苦不堪,这些都是孔父造成的,我要杀了孔父好让百姓过上安宁的生活。”这一年,鲁国人杀了自己的国君隐公。十年(前710年),华督杀死了孔父,夺走了他的妻子。殇公大怒,华督于是又杀了殇公,并从郑国迎回了穆公的儿子冯,拥立冯当了宋国国君,便是庄公。

庄公元年(前710),华督担任丞相。九年(前702年),华督逮捕了郑国的祭仲,要挟他立突为郑国的国君。祭仲答应了,终于拥立突当了郑国国君。十九年(前692年),庄公去世,其子愍公捷继位。

愍公七年(前685年),即位。九年(前683年),宋国发生水灾,鲁国让臧文仲来宋国慰问水灾。愍公责备自己说:“由于我没有很好地侍奉鬼神,政治不清明廉洁,因此才发生了水灾。”臧文仲很赞同愍公说的这番话。其实这些话是公子鱼教给愍公说的。

十年(前682年)夏季,宋国讨伐鲁国,在乘丘交战,鲁国生擒了宋国的南宫万。宋国请求鲁国释放南宫万,南宫万回到宋国。十一年(前681年)秋季,愍公与南宫万一起打猎,因为下棋,南宫万与愍公争论,愍公大怒,侮辱南宫万说:“开始时我很尊重你,如今,你只不过是鲁国的俘虏而已。”南宫万英勇且力大,很痛恨愍公说的这些话,于是在蒙泽拿起棋盘把愍公砸死了。大夫仇牧听说了此事后,拿着兵器赶到了公门。南宫万与仇牧搏杀起来,后来仇牧的牙齿磕到门扇上死了。南宫万又杀了丞相华督,拥立公为国君。各位公子都逃到了萧邑,公子御说则逃到了毫邑。南宫万的弟弟南宫牛率领军队包围毫邑。冬季,萧邑的大夫们与逃亡到此的宋国公子们联合起来攻杀了南宫牛,并杀了刚刚继位的宋国国君游,而改立愍公的弟弟御说,便是桓公。南宫万逃亡到了陈国。宋国派人用重金贿赂陈国。陈国人用美人计把南宫万灌醉了,并用皮革将他裹起来,送回了宋国。宋国人将南宫万剁成了肉酱。

桓公二年(前680年),诸侯攻打宋国,到达宋都郊外就撤兵了。三年(前679年),齐桓公开始称霸。二十三年(前659年),卫国人从齐国迎回卫公子燬,拥立他为国君,便是卫文公。卫文公的妹妹是桓公的妻子。这一年,秦穆公继位。三十年(前652年),宋桓公病危,太子兹甫让他的庶兄目夷继承君位。宋桓公虽然认为太子的想法很合乎道义,但最终没有同意。三十一年(前651年)春季,宋桓公去世,太子兹甫继位,便是襄公。襄公让庶兄目夷当了丞相。桓公还没有安葬,而齐桓公就在葵丘会见了各国诸侯,襄公只好前往葵丘赴会。

襄公七年(前644年),宋国流星似雨,与雨水一起坠落下来;六只鶂鸟倒退着飞行,这是因为风刮得太勐了。

八年(前643年),齐桓公去世,宋襄公想要与各诸侯会盟。十二年(前639年)春季,宋襄公在鹿上召集诸侯会盟,宋襄公请求楚国出面邀请其他的诸侯前来,楚国答应了襄公的请求。公子目夷劝谏宋襄公说:“我们这样的小国争当盟主,会招来灾祸的。”襄公不听。秋季,各诸侯在盂地与宋襄公会盟。目夷说:“灾难将会产生于此吧?国君的欲望太过分了,大国怎么能受得了他!”果然楚国擒住了宋襄公,并发兵攻打宋国。冬季,诸侯在毫地会盟,楚国这才放了宋襄公。子鱼劝谏说:“灾祸还未完。”十三年(前638年)夏季,宋国攻打郑国。子鱼说:“灾祸将在这里发生。”秋季,楚国讨伐宋国以援救郑国。宋襄公将要与楚军交战,子鱼劝诫说:“上天已经抛弃商朝好久了,千万不可以再交战。”冬季十一月,宋襄公与楚成王在泓水作战。楚军还没有渡完河,目夷说:“楚国的军队多,而我们的军队少,应当趁他们未渡完河时进攻。”襄公不听。等到楚军渡过河还未排好阵势时,目夷又说:“现在可以进攻了。”襄公则说:“等他们排列好阵势后我们再攻打。”楚军排好阵势后,宋军才发起攻击。结果宋军被打败,襄公的大腿受了伤。宋国人都怨恨襄公不及早发动进攻。襄公却说:“君子不能乘人之危,所以我们不能攻打还没有排好兵布完阵的楚军。”子鱼说:“作战以获胜为功劳,何必墨守那些陈词滥调!如果一定要按照襄公您说的办,那就直接为楚国当奴隶算了,还何必与楚国打仗呢?”

楚成王成功援救了郑国,郑国国君用礼宴热情款待他;楚成王娶了郑君的两个女儿后返回。叔瞻说:“楚成王这样无礼,他又怎能寿终正寝呢?讲究礼节应该内外无差别,由此可知楚成王不能成就霸业了。”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途经宋国,宋襄公由于被楚国打伤,想要得到晋国的援救,以厚礼赠送重耳,给了他八十匹马。

十四年(前637年)夏季,襄公因为在泓水之战时腿部受了伤,终于发病死了,其子成公王臣继位。成公元年(前636年),晋文公继位。

三年(前634年),宋国背叛了与楚国的盟约,亲近晋国,因为宋襄公有恩于晋文公。四年(前633年),楚成王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告急。五年(前632年),晋文公起兵援救宋国,楚国撤兵。九年(前628年),晋文公去世。十一年(前626年),楚太子商臣杀了父亲成王,自己当了国君。十六年(前621年),秦穆公去世。

十七年(前620年),成公去世。成公的弟弟御杀死了太子与大司马公孙固而自立为君。宋国人一起杀了国君御,而拥立成公的小儿子杵臼,便是昭公。

昭公四年(前616年),宋国在长丘打败了长翟的首领缘斯。七年(前613年),楚庄王继位。

九年(前611年),宋昭公无道,百姓们都不依附他。昭公的弟弟鲍革贤能,且能礼遇士人。从前,襄公的夫人想与公子鲍通奸,公子鲍没有同意,襄公夫人为了讨好公子鲍就帮助他对百姓广施恩惠,又依靠大夫华元的帮助推举他当了右师。昭公外出打猎,夫人王姬派卫伯杀死昭公杵臼。昭公的弟弟鲍革即位,便是文公。

文公元年(前610年),晋国率领诸侯讨伐宋国,责问宋国杀死国君杵臼的事情。但听说文公已经即位当了国君,就撤兵了。二年(前609年),昭公的儿子依靠文公的同母弟弟须以及武公、穆公、戴公、庄公、桓公后代的支持发动了叛乱,文公将他们全都杀死了,并将武公、穆公的后代驱逐出国。

宋襄公,选自《东周列国志》

四年(前607年)春季,楚国命令郑国攻打宋国。宋国派华元统军,郑军打败了宋军,囚禁了华元。华元在与郑军作战之前,曾杀羊犒劳士兵,可是为他驾车的人没有吃到羊羮,因此很怨恨他,赶着华元的指挥车冲进了郑军的阵地,所以宋军大败,郑军得以囚禁了华元。宋国用一百乘兵车、四百匹好马赎回华元。兵车与良马还没有送到郑国,华元就逃回了宋国。

十四年(前597年),楚庄王包围了郑国。郑伯向楚国投降,楚国又把他放了。

十六年(前595年),楚国的使者路过宋国,宋国因记恨旧仇,便逮捕了楚国的使者。九月,楚庄王包围了宋国。十七年(前594年),楚军围攻宋都已五个月了,但宋军仍未解除被敌军包围的危险,宋国城内告急,没有粮食,华元就在一天晚上暗中会见了楚国统帅子反。子反告诉楚庄王,庄王问:“城中的情况如何?”子反回答说:“城中人们噼开人骨来煮饭,相互交换儿女来杀死吃肉。”庄王说:“说的都是真的呀!我们的粮食也仅够军队两天吃的了。”楚军由于讲求仁信,于是撤兵了。

二十二年(前589年),文公去世,其子共公瑕继位。宋国开始实行厚葬。君子们都讥讽华元认为他没有尽到人臣的职责。

共公十年(前579年),华元与楚国将领子重的关系很友好,又与晋国将领栾书的关系很密切,因此他与晋楚两国都结成了同盟。十三年(前576年),共公去世。华元当了右师,鱼石当了左师。司马唐山攻打并杀了太子肥,还想杀害华元,华元于是逃奔晋国,结果被鱼石半路拦住了,华元来到黄河边后又返了回去,杀了司马唐山。于是拥立共公的小儿子成,便是平公。

平公三年(前573年),楚共王攻取了宋国的彭城,并将此城赐给了宋国的左师鱼石。四年(前572年),诸侯联合起来诛杀了鱼石,而将彭城又还给了宋国。三十五年(前541年),楚公子围杀了国君共王自立为君,就是楚灵王。四十四年(前532年),宋平公去世,其子元公佐继位。

元公三年(前529年),楚公子弃疾杀了灵王并夺取了王位,便是平王。八年(前524年),宋国发生了火灾。十年(前522年),元公不讲信义,用欺诈的手段诛杀了诸位公子。大夫华氏、向氏纷纷起兵作乱。楚平王的太子建出逃前来投奔,见华氏家族互相攻打,太子建便离开宋国而去了郑国。十五年(前517年),为了躲避而居住在外,元公为了能回到鲁国而四处求情,结果在途中不幸去世,其子景公头曼继位。

景公十六年(前501年),鲁国的前来投奔,很快又离开了。二十五年(前492年),孔子途经宋国,宋国的司马桓魋憎恶孔子,想要杀死孔子,孔子乔装打扮成百姓逃走。三十年(前487年),曹国背弃了与宋国的盟约,又背弃了与晋国的盟约,宋国于是攻打曹国,晋国没有去援救曹国,于是宋国灭掉了曹国并占据了它的领地。三十六年(前481年),齐国大夫田常杀死了国君简公。

三十七年(前480年),楚惠王灭掉了陈国。火星侵入心宿,这种天象象征着帝王有灾。心宿区,是宋国的天区,景公对此很担忧。掌管星象的子韦说:“可以将灾难转嫁到丞相的身上。”景公说:“丞相,就如我自己的手足。”子韦又说:“可以转嫁到百姓头上。”景公说:“君王所依靠的便是百姓。”子韦又说:“可以将灾祸转移至年成上。”景公说:“年成不好,粮食歉收,百姓就会穷困,到时我去做谁的国君!”子韦又说:“上天虽然离人间很高很远但却能听到人间很细微的声音。您说了国君应该说的三句话,火星应该会移走了。”于是又观测了天象,火星果真转动了三度。

六十四年(前453年),景公去世。宋公子特攻击并杀了太子而自立为君,便是昭公。昭公,是元公的曾庶孙。昭公的父亲叫公孙纠,公孙纠的父亲是公子褍秦,褍秦是元公的小儿子。景公杀了昭公的父亲公孙纠,因此昭公心十分怨恨,杀了太子自立为君。

昭公在位四十七年(前404年)去世,其子悼公购由继位。悼公在位八年(前396年)去世,其子休公田继位。休公在位二十三年(前373年)去世,其子辟公辟兵继位。辟公在位三年(前370年)去世,其子剔成继位。剔成在位第四十一年(前329年),剔成的弟弟偃袭击剔成,剔成被打败后逃奔齐国,偃自立为国君。

十一年(前318年),偃自己立为王。向东打败了齐国,攻取了五座城;向南打败了楚国,占领了三百里楚地;向西打败了魏国,因此宋国与齐、魏两国成了敌国。偃用牛皮袋装着血,将其高高悬挂起来并用箭射击,称为“射天”。他整日沉湎于酒色。进谏的大臣们都被他用箭射死了。于是诸侯们都称宋国为“桀宋”。“偃又恢复了商纣王的所作所为,不能不诛杀。”诸侯请求齐国讨伐宋国。宋王偃在位第四十三年(前286年)时,齐愍王与魏国、楚国联合讨伐宋国,杀死了偃,于是灭掉宋国,三国瓜分了宋国的土地。太史公说:孔子曾说“微子离开了,箕子做了奴隶,比干因强谏而被杀死,殷朝有三位仁人”。《春秋》讽刺宋国的混乱是从宣公废黜太子而立他的弟弟为国君开始,国家长达十代都不安定。襄公在位时,推行仁德道义,一心想当盟主。他的大夫正考父为了夸赞他,于是追述契、汤、高宗时期殷代兴旺的原因,写了《商颂》。襄公虽然在泓水被打败了,可是君子仍然认为他值得称颂,这是因为君子感叹中原地区的国家缺少礼义,因此褒奖宋襄公的礼让精神。

9、晋世家 原文及注释

所属分类:晋世家

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初,武王与叔虞母会时,梦天谓武王曰:“余命女【女:同“汝”。】生子,名虞,余与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

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圭:玉制礼器名,上圆下方。】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若:你。】。”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于。

唐叔子燮,是为晋侯。晋侯子宁族,是为武侯。武侯之子服人,是为成侯。成侯子福,是为厉侯。厉侯之子宜臼,是为靖侯。靖侯已来,年纪可推。自唐叔至靖侯五世,无其年数。

靖侯十七年,周厉王迷惑暴虐,国人作乱,厉王出奔于彘,大臣行政,故曰“共和”。

十八年,靖侯卒,子厘侯司徒立。厘侯十四年,周宣王初立。十八年,厘侯卒,子献侯籍立。献侯十一年卒,子穆侯费王立。

穆侯四年,取齐女姜氏为夫人。七年,伐条。生太子仇。十年,伐千亩,有功。生少子,名曰成师。晋人师服曰:“异哉,君之命子也!太子曰仇,仇者雠也。少子曰成师,成师大号,成之者也。名,自命也;物,自定也。今适【适,通“嫡”。】庶名反逆,此后晋其【其:难道。】能毋乱乎?”

二十七年,穆侯卒,弟殇叔自立,太子仇出奔。殇叔三年,周宣王崩。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徒袭殇叔而立,是为文侯。

文侯十年,周幽王无道,犬戎杀幽王,周东徙。而秦襄公始列为诸侯。

三十五年,文侯仇卒,子昭侯伯立。

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曲沃邑大于翼。翼,晋君都邑也。成师封曲沃,号为桓叔。靖侯庶孙栾宾相【相:辅佐。】桓叔。桓叔是时年五十八矣,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君子曰:“晋之乱其在曲沃矣。末大于本而得民心,不乱何待!”

七年,晋大臣潘父弑其君昭侯而迎曲沃桓叔。桓叔欲入晋,晋人发兵攻桓叔。桓叔败,还归曲沃。晋人共立昭侯子平为君,是为孝侯。诛潘父。

孝侯八年,曲沃桓叔卒,子鳝代桓叔,是为曲沃庄伯。孝侯十五年,曲沃庄伯弑其君晋孝侯于翼。晋人攻曲沃庄伯,庄伯复入曲沃。晋人复立孝侯子郄为君,是为鄂侯。

鄂侯二年,鲁隐公初立。

鄂侯六年卒。曲沃庄伯闻晋鄂侯卒,乃兴兵伐晋。周平王使虢公将兵伐曲沃庄伯,庄伯走保曲沃。晋人共立鄂侯子光,是为哀侯。

哀侯二年,曲沃庄伯卒,子称代庄伯立,是为曲沃武公。哀侯六年,鲁弑其君隐公。哀侯八年,晋侵陉廷。陉廷与曲沃武公谋,九年,伐晋于汾旁,虏哀侯。晋人乃立哀侯子小子为君,是为小子侯。

小子元年,曲沃武公使韩万【韩万:姬姓,韩氏,曲沃桓叔之子,受封于韩,。】杀所虏晋哀侯。曲沃益强,晋无如之何。

晋小子之四年,曲沃武公诱召晋小子杀之。周桓王使虢仲【虢仲:前文虢叔之后,周桓王卿士。】伐曲沃武公,武公入于曲沃,乃立晋哀侯弟缗为晋侯。

晋侯缗四年,宋执郑祭仲而立突为郑君。晋侯十九年,齐人管至父弑其君襄公。

晋侯二十八年,齐桓公始霸。曲沃武公伐晋侯缗,灭之,尽以其宝器赂献于周厘王。厘王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于是尽并晋地而有之。

曲沃武公已即位三十七年矣,更号曰晋武公。晋武公始都晋国,前即位曲沃,通年三十八年。

武公称者,先晋穆侯曾孙也,曲沃桓叔孙也。桓叔者,始封曲沃。武公,庄伯子也。自桓叔初封曲沃以至武公灭晋也,凡六十七岁,而卒代晋为诸侯。武公代晋二岁,卒。与曲沃通年,即位凡三十九年而卒。子献公诡诸立。

献公元年,周惠王弟颓攻惠王,惠王出奔,居郑之栎邑。

五年,伐骊戎,得骊姬、骊姬弟【骊姬弟:骊姬的妹妹。】,俱爱幸之。

八年,士蒍说公曰:“故晋之群公子多,不诛,乱且起。”乃使尽杀诸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曰绛,始都绛。九年,晋群公子既亡奔虢,虢以其故再伐晋,弗克。十年,晋欲伐虢,士蒍曰:“且待其乱。”

十二年,骊姬生傒齐。献公有意废太子,乃曰:“曲沃吾先祖宗庙所在,而蒲边【边:靠近。】秦,屈边翟【翟:通“狄”。】,不使诸子居之,我惧焉。”于是使太子申生居曲沃,公子重耳居蒲,公子夷吾居屈。献公与骊姬子傒齐居绛。晋国以此知太子不立也。太子申生,其母齐桓公女也,曰齐姜,早死。申生同母女弟为秦穆公夫人。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献公子八人,而太子申生、重耳、夷吾皆有贤行。及得骊姬,乃远此三子。十六年,晋献公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伐灭霍,灭魏,灭耿。还,为太子城曲沃,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士蒍曰:“太子不得立矣。分之都城,而位以卿,先为之极,又安得立!不如逃之,无使罪至。为吴太伯,不亦可乎,犹有令名。”太子不从。卜偃曰:“毕万之后必大。万,盈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开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命之大,以从盈数,其必有众。”初,毕万卜仕于晋国,遇《屯》之《比》。辛廖【辛廖:周大夫。】占之曰:“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后必蕃昌。”

十七年,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里克谏献公曰:“太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古之制也。夫率师,专行谋也;誓军旅,君与国政之所图也:非太子之事也。师在制命而已,禀命则不威,专命则不孝,故君之嗣适不可以帅师。君失其官,率师不威,将安用之?”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太子谁立。”里克不对而退,见太子。太子曰:“吾其废乎?”里克曰:“太子勉之!教以军旅,不共是惧,何故废乎?且子惧不孝,毋惧不得立。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太子帅师,公衣之偏衣,佩之金玦。里克谢病,不从太子。太子遂伐东山。十九年,献公曰:“始吾先君庄伯、武公之诛晋乱,而虢常助晋伐我,又匿晋亡公子,果为乱。弗诛,后遗子孙忧。”乃使荀息以屈产之乘假道于虞。虞假道,遂伐虢,取其下阳以归。

献公私谓骊姬曰:“吾欲废太子,以傒齐代之。”骊姬泣曰:“太子之立,诸侯皆已知之,而数将兵,百姓附之,奈何以贱妾之故废适立庶?君必行之,妾自杀也。”骊姬详誉太子,而阴令人谮恶太子,而欲立其子。

二十一年,骊姬谓太子曰:“君梦见齐姜,太子速祭曲沃,归厘【厘:胙肉。】于君。”太子于是祭其母齐姜于曲沃,上其荐胙【荐胙:祭祀用过的肉。】于献公。献公时出猎,置胙于宫中。骊姬使人置毒药胙中。居二日,献公从猎来还,宰人上胙献公,献公欲飨之。骊姬从旁止之,曰:“胙所从来远,宜试之。”祭地,地坟;与犬,犬死;与小臣,小臣死。骊姬泣曰:“太子何忍也!其父而欲弑代之,况他人乎?且君老矣,旦暮之人,曾不能待而欲弑之!”谓献公曰:“太子所以然者,不过以妾及傒齐之故。妾愿子母辟之他国,若早自杀,毋徒使母子为太子所鱼肉也。始君欲废之,妾犹恨之;至于今,妾殊自失于此。”太子闻之,奔新城。献公怒,乃诛其傅杜原款。或谓太子曰:“为此药者乃骊姬也,太子何不自辞明之?”太子曰:“吾君老矣,非骊姬,寝不安,食不甘。即辞之,君且怒之。不可。”或谓太子曰:“可奔他国。”太子曰:“被此恶名以出,人谁内我?我自杀耳。”十二月戊申,申生自杀于新城。

此时重耳、夷吾来朝。人或告骊姬曰:“二公子怨骊姬谮杀太子。”骊姬恐,因谮二公子:“申生之药胙,二公子知之。”二子闻之,恐,重耳走蒲,夷吾走屈,保其城,自备守。初,献公使士蒍为二公子筑蒲、屈城,弗就。夷吾以告公,公怒士蒍。士蒍谢曰:“边城少寇,安用之?”退而歌曰:“狐裘蒙茸【蒙茸:蓬乱貌。】,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卒就城。及申生死,二子亦归保其城。

二十二年,献公怒二子不辞而去,果有谋矣,乃使兵伐蒲。蒲人之宦者勃鞮命重耳促自杀。重耳逾垣,宦者追斩其衣祛。重耳遂奔翟。使人伐屈,屈城守,不可下。

是岁也,晋复假道于虞以伐虢。虞之大夫宫之奇谏虞君曰:“晋不可假道也,是且灭虞。”虞君曰:“晋我同姓,不宜伐我。”宫之奇曰:“太伯、虞仲,太王之子也,太伯亡去,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子也,为文王卿士,其记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之亲能亲于桓、庄之族乎?桓、庄之族何罪,尽灭之。虞之与虢,唇之与齿,唇亡则齿寒。”虞公不听,遂许晋。宫之奇以其族去虞。其冬,晋灭虢,虢公丑奔周。还,袭灭虞,虏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傒以媵【媵:陪嫁。】秦穆姬,而修虞祀。荀息牵曩所遗虞屈产之乘马奉之献公,献公笑曰:“马则吾马,齿亦老矣!”

二十三年,献公遂发贾华【贾华:晋国大夫。】等伐屈,屈溃。夷吾将奔翟。冀芮【冀芮:即却芮,字子公,晋国大臣。】曰:“不可,重耳已在矣,今往,晋必移兵伐翟,翟畏晋,祸且及。不如走梁,梁近于秦,秦强,吾君百岁后可以求入焉。”遂奔梁。二十五年,晋伐翟,翟以重耳故,亦击晋于啮桑,晋兵解而去。

当此时,晋强,西有河西,与秦接境,北边翟,东至河内。

骊姬弟生悼子。

二十六年夏,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晋献公病,行后,未至,逢周之宰孔。宰孔曰:“齐桓公益骄,不务德而务远略,诸侯弗平。君弟毋会,毋如晋何。”献公亦病,复还归。病甚,乃谓荀息曰:“吾以傒齐为后,年少,诸大臣不服,恐乱起,子能立之乎?”荀息曰:“能。”献公曰:“何以为验?”对曰:“使死者复生,生者不惭,为之验。”于是遂属傒齐于荀息。荀息为相,主国政。秋九月,献公卒。里克、邳郑【邳郑:姬姓,邳氏,名郑,一名郑父,晋献侯之后,重耳一党。】欲内重耳,以三公子之徒作乱,谓荀息曰:“三怨将起,秦、晋辅之,子将何如?”荀息曰:“吾不可负先君言。”十月,里克杀傒齐于丧次,献公未葬也。荀息将死之,或曰不如立傒齐弟悼子而傅之,荀息立悼子而葬献公。十一月,里克弑悼子于朝,荀息死之。君子曰:“《诗》所谓'白圭之玷,犹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其荀息之谓乎!不负其言。”初,献公将伐骊戎,卜曰“齿牙为祸”。及破骊戎,获骊姬,爱之,竟以乱晋。

里克等已杀傒齐、悼子,使人迎公子重耳于翟,欲立之。重耳谢曰:“负父之命出奔,父死不得修人子之礼侍丧,重耳何敢入!大夫其更立他子。”还报里克,里克使迎夷吾于梁。夷吾欲往,吕省【吕省:也作“吕甥”,晋国大夫。】、郄芮曰:“内犹有公子可立者而外求,难信。计非之秦,辅强国之威以入,恐危。”乃使郄芮厚赂秦,约曰:“即得入,请以晋河西之地与秦。”及遗里克书曰:“诚得立,请遂封子于汾阳之邑。”秦缪公乃发兵送夷吾于晋。齐桓公闻晋内乱,亦率诸侯如晋。秦兵与夷吾亦至晋,齐乃使隰朋【隰朋:齐国大夫,齐庄公曾孙。】会秦俱入夷吾,立为晋君,是为惠公。齐桓公至晋之高梁而还归。

惠公夷吾元年,使邳郑谢秦曰:“始夷吾以河西地许君,今幸得入立。大臣曰:'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得擅许秦者?’寡人争之弗能得,故谢秦。”亦不与里克汾阳邑,而夺之权。四月,周襄王使周公忌父会齐、秦大夫共礼晋惠公。惠公以重耳在外,畏里克为变,赐里克死。谓曰:“微里子寡人不得立。虽然,子亦杀二君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里克对曰:“不有所废,君何以兴?欲诛之,其无辞乎?乃言为此!臣闻命矣。”遂伏剑而死。于是邳郑使谢秦未还,故不及难。

晋君改葬恭太子申生。秋,狐突【狐突:姬姓,狐氏,名突,字伯行,晋文公的外祖父。】之下国,遇申生,申生与载而告之曰:“夷吾无礼,余得请于帝【帝:天帝。】,将以晋与秦,秦将祀余。”狐突对曰:“臣闻神不食非其宗,君其祀毋乃绝乎?君其图之。”申生曰:“诺,吾将复请帝。后十日,新城西偏将有巫者见我焉。”许之,遂不见。及期而往,复见,申生告之曰:“帝许罚有罪矣,弊【弊:败。】于韩。”儿乃谣曰:“恭太子更葬矣,后十四年,晋亦不昌,昌乃在兄。”

邳郑使秦,闻里克诛,乃说秦缪公曰:“吕省、郄称、冀芮实为不从。若重赂与谋,出晋君,入重耳,事必就。”秦缪公许之,使人与归报晋,厚赂三子。三子曰:“币厚言甘,此必邳郑卖我于秦。”遂杀邳郑及里克、邳郑之党七舆大夫。邳郑子豹奔秦,言伐晋,缪公弗听。

惠公之立,倍秦地及里克,诛七舆大夫,国人不附。二年,周使召公过礼晋惠公,惠公礼倨,召公讥之。

四年,晋饥,乞籴于秦。缪公问百里傒,百里傒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国之道也。与之。”邳郑子豹曰:“伐之。”缪公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卒与粟,自雍属绛。

五年,秦饥,请籴于晋。晋君谋之,庆郑曰:“以秦得立,已而倍其地约。晋饥而秦贷我,今秦饥请籴,与之何疑?而谋之!”虢射曰:“往年天以晋赐秦,秦弗知取而贷我。今天以秦赐晋,晋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惠公用虢射谋,不与秦粟,而发兵且伐秦。秦大怒,亦发兵伐晋。

六年春,秦缪公将兵伐晋。晋惠公谓庆郑曰:“秦师深矣,奈何?”郑曰:“秦内君,君倍其赂;晋饥秦输粟,秦饥而晋倍之,乃欲因其饥伐之:其深不亦宜乎!”晋卜御右,庆郑皆吉。公曰:“郑不孙【不孙:无礼。孙,通“逊”。】。”乃更令步阳御戎,家仆徒为右,进兵。九月壬戌,秦缪公、晋惠公合战韩原。惠公马騺不行,秦兵至,公窘,召庆郑为御。郑曰:“不用卜,败不亦当乎!”遂去。更令梁繇靡御,虢射为右,辂秦缪公。缪公壮士冒败晋军,晋军败,遂失秦缪公,反获晋公以归。秦将以祀上帝。晋君姊为缪公夫人,衰绖涕泣。公曰:“得晋侯将以为乐,今乃如此。且吾闻箕子见唐叔之初封,曰'其后必当大矣’,晋庸可灭乎!”乃与晋侯盟王城而许之归。晋侯亦使吕省等报国人曰:“孤虽得归,毋面目见社稷,卜日立子圉。”晋人闻之,皆哭。秦缪公问吕省:“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惧失君亡亲,不惮立子圉,曰'必报仇,宁事戎、狄’。其君子则爱君而知罪,以待秦命,曰'必报德’。有此二故,不和。”于是秦缪公更舍晋惠公,馈之七牢。十一月,归晋侯。晋侯至国,诛庆郑,修政教。谋曰:“重耳在外,诸侯多利内之。”欲使人杀重耳于狄。重耳闻之,如齐。

八年,使太子圉质秦。初,惠公亡在梁,梁伯以其女妻之,生一男一女。梁伯卜之,男为人臣,女为人妾,故名男为圉【圉:养马者。】,女为妾。

十年,秦灭梁。梁伯好土功,治城沟,民力罢,怨,其众数相惊,曰“秦寇至”,民恐惑,秦竟灭之。

十三年,晋惠公病,内有数子。太子圉曰:“吾母家在梁,梁今秦灭之,我外轻于秦而内无援于国。君即不起,病【病:担心,忧虑。】大夫轻,更立他公子。”乃谋与其妻俱亡归。秦女曰:“子一国太子,辱在此。秦使婢子侍,以固子之心。子亡矣,我不从子,亦不敢言。”子圉遂亡归晋。十四年九月,惠公卒,太子圉立,是为怀公。

子圉之亡,秦怨之,乃求公子重耳,欲内之。子圉之立,畏秦之伐也。乃令国中诸从重耳亡者与期,期尽不到者尽灭其家。狐突之子毛及偃从重耳在秦,弗肯召。怀公怒,囚狐突。突曰:“臣子事重耳有年数矣,今召之,是教之反君也。何以教之?”怀公卒杀狐突。秦缪公乃发兵送内重耳,使人告栾、郄之党为内应,杀怀公于高梁,入重耳。重耳立,是为文公。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自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固已成人矣。献公即位,重耳年二十一。献公十三年,以骊姬故,重耳备蒲城守秦。献公二十一年,献公杀太子申生,骊姬谗之,恐,不辞献公而守蒲城。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趣:通“促”。】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祛。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国也。是时重耳年四十三。从此五士,其余不名者数十人,至狄。

狄伐咎如,得二女:以长女妻重耳,生伯鯈、叔刘;以少女妻赵衰,生盾。居狄五岁而晋献公卒,里克已杀傒齐、悼子,乃使人迎,欲立重耳。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已而晋更迎其弟夷吾立之,是为惠公。惠公七年,畏重耳,乃使宦者履鞮与壮士欲杀重耳。重耳闻之,乃谋赵衰等曰:“始吾奔狄,非以为可用与,以近易通,故且休足【休足:停止行进。】。休足久矣,固愿徙之大国。夫齐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恤诸侯。今闻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贤佐,盍往乎?”于是遂行。重耳谓其妻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乃嫁。”其妻笑曰:“犁【犁:等到。】二十五年,吾冢上柏大矣。虽然,妾待子。”重耳居狄凡十二年而去。

过卫,卫文公不礼。去,过五鹿,饥而从野人【野人:农夫。】乞食,野人盛土器中进之。重耳怒。赵衰曰:“土者,有土也,君其拜受之。”

至齐,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妻之,有马二十乘,重耳安之。重耳至齐二岁而桓公卒,会竖刀等为内乱,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留齐凡五岁。重耳爱齐女,毋去心。赵衰、咎犯乃于桑下谋行。齐女侍者在桑上闻之,以告其主。其主乃杀侍者,劝重耳趣行。重耳曰:“人生安乐,孰知其他!必死于此,不能去。”齐女曰:“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且不求,何时得功?”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行远而觉,重耳大怒,引戈欲杀咎犯。咎犯曰:“杀臣成子,偃之愿也。”重耳曰:“事不成,我食舅氏之肉。”咎犯曰:“事不成,犯肉腥臊,何足食!”乃止,遂行。

过曹,曹共公不礼,欲观重耳骈胁【骈胁:肋骨紧密相连如一骨。】。曹大夫厘负羁曰:“晋公子贤,又同姓,穷来过我,奈何不礼!”共公不从其谋。负羁乃私遗重耳食,置璧其下。重耳受其食,还其璧。

去,过宋。宋襄公新困兵于楚,伤于泓,闻重耳贤,乃以国礼礼于重耳。宋司马公孙固善于咎犯,曰:“宋小国新困,不足以求入,更之大国。”乃去。

过郑,郑文公弗礼。郑叔瞻【叔瞻:郑国大夫,郑文公弟。】谏其君曰:“晋公子贤,而其从者皆国相,且又同姓。郑之出自厉王【郑之出自厉王:郑国始封君郑桓公是周厉王之子。】,而晋之出自武王【晋之出自武王:晋国始封君唐叔虞是周武王之子。】。”郑君曰:“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叔瞻曰:“君不礼,不如杀之,且后为国患。”郑君不听。

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适诸侯礼待之,重耳谢不敢当。赵衰曰:“子亡在外十余年,小国轻子,况大国乎?今楚大国而固遇子,子其毋让,此天开子也。”遂以客礼见之。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成王曰:“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重耳曰:“羽毛齿角玉帛,君王所余,未知所以报。”王曰:“虽然,何以报不谷?”重耳曰:“即不得已,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楚将子玉怒曰:“王遇晋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孙,请杀之。”成王曰:“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居楚数月,而晋太子圉亡秦,秦怨之;闻重耳在楚,乃召之。成王曰:“楚远,更数国乃至晋。秦晋接境,秦君贤,子其勉行!”厚送重耳。

重耳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故子圉妻与往。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司空季子:名胥臣,晋国大臣。】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缪公大欢,与重耳饮。赵衰歌《黍苗》【《黍苗》:《诗经·小雅》篇名。】诗。缪公曰:“知子欲急反国矣。”赵衰与重耳下,再拜曰:“孤臣之仰君,如百谷之望时雨。”是时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以九月卒,子圉立。十一月,葬惠公。十二月,晋国大夫栾、郄等闻重耳在秦,皆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为内应甚众。于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晋闻秦兵来,亦发兵拒之。然皆阴知公子重耳入也。唯惠公之故贵臣吕、郄之属不欲立重耳。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晋人多附焉。

文公元年春,秦送重耳至河。咎犯曰:“臣从君周旋天下,过亦多矣。臣犹知之,况于君乎?请从此去矣。”重耳曰:“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河伯:黄河水神。】视之!”乃投璧河中,以与子犯盟。是时介子推从,在船中,乃笑曰:“天实开公子,而子犯以为己功而要市于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与同位。”乃自隐渡河。秦兵围令狐,晋军于庐柳。二月辛丑,咎犯与秦晋大夫盟于郇。壬寅,重耳入于晋师。丙午,入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宫,即位为晋君,是为文公。群臣皆往。怀公圉奔高梁。戊申,使人杀怀公。

怀公故大臣吕省、郄芮本不附文公,文公立,恐诛,乃欲与其徒谋烧公宫,杀文公。文公不知。始尝欲杀文公宦者履鞮知其谋,欲以告文公,解前罪,求见文公。文公不见,使人让曰:“蒲城之事,女斩予祛。其后我从狄君猎,女为惠公来求杀我。惠公与女期三日至,而女一日至,何速也?女其念之。”宦者曰:“臣刀锯之余,不敢以二心事君倍主,故得罪于君。君已反国,其毋蒲、翟乎?且管仲射钩,桓公以霸。今刑余之人以事告而君不见,祸又且及矣。”于是见之,遂以吕、郄等告文公。文公欲召吕、郄,吕、郄等党多,文公恐初入国,国人卖己,乃为微行,会秦缪公于王城,国人莫知。三月己丑,吕、郄等果反,焚公宫,不得文公。文公之卫徒与战,吕、郄等引兵欲奔,秦缪公诱吕、郄等,杀之河上,晋国复而文公得归。夏,迎夫人于秦,秦所与文公妻者卒为夫人。秦送三千人为卫,以备晋乱。

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未尽行赏,周襄王以弟带【带:又称“叔带”、“王子带”、“太叔”,惠王之子,襄王之弟。】难出居郑地,来告急晋。晋初定,欲发兵,恐他乱起,是以赏从亡未至隐者介子推。推亦不言禄,禄亦不及。推曰:“献公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开之,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曰是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冒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怼:怨恨。】?”推曰:“尤【尤:罪。】而效之,罪有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禄。”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欲隐,安用文之?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此乎?与女偕隐。”至死不复见。介子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龙【龙:喻重耳。】欲上天,五蛇【五蛇:指狐偃、赵衰、魏武子、司空季子和介子推。】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文公出,见其书,曰:“此介子推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使人召之,则亡。遂求所在,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以记吾过,且旌善人”。

从亡贱臣壶叔曰:“君三行赏,赏不及臣,敢请罪。”文公报曰:“夫导我以仁义,防【防:防范。】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吾缺者,此复受次赏。三赏之后,故且及子。”晋人闻之,皆说。

二年春,秦军河上,将入王。赵衰曰:“求霸莫如入王尊周。周晋同姓,晋不先入王,后秦入之,毋以令于天下。方今尊王,晋之资也。”三月甲辰,晋乃发兵至阳樊,围温,入襄王于周。四月,杀王弟带。周襄王赐晋河内阳樊之地。

四年,楚成王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先轸曰:“报施定霸,于今在矣。”狐偃曰:“楚新得曹而初婚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宋免矣。”于是晋作三军。赵衰举郄縠将中军,郄臻佐之;使狐偃将上军,狐毛佐之,命赵衰为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荀林父御戎,魏犫为右:往伐。冬十二月,晋兵先下山东【山东:指太行山以东。】,而以原封赵衰。

五年春,晋文公欲伐曹,假道于卫,卫人弗许。还自河南度,侵曹,伐卫。正月,取五鹿。二月,晋侯、齐侯盟于敛盂。卫侯请盟晋,晋人不许。卫侯欲与楚,国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说晋。卫侯居襄牛,公子买守卫。楚救卫,不卒【不卒:未能成功。】。晋侯围曹。三月丙午,晋师入曹,数之以其不用厘负羁言,而用美女【用美女:此三字为衍文。】乘轩者三百人也。令军毋入僖负羁宗家以报德。楚围宋,宋复告急晋。文公欲救则攻楚,为楚尝有德,不欲伐也;欲释宋,宋又尝有德于晋:患之。先轸曰:“执曹伯,分曹、卫地以与宋,楚急曹、卫,其势宜释宋。”于是文公从之,而楚成王乃引兵归。

楚将子玉曰:“王遇晋至厚,今知楚急曹、卫而故伐之,是轻王。”王曰:“晋侯亡在外十九年,困日久矣,果得反国,险厄尽知之,能用其民,天之所开,不可当。”子玉请曰:“非敢必有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也。”楚王怒,少与之兵。于是子玉使宛春告晋:“请复卫侯而封曹,臣亦释宋。”咎犯曰:“子玉无礼矣,君取一,臣取二,勿许。”先轸曰:“定人之谓礼。楚一言定三国,子一言而亡之,我则毋礼。不许楚,是弃宋也。不如私许曹、卫以诱之,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图之。”晋侯乃囚宛春于卫,且私许复曹、卫。曹、卫告绝于楚。楚得臣【得臣:即子玉。】怒,击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为何退?”文公曰:“昔在楚,约退三舍,可倍乎!”楚师欲去,得臣不肯。四月戊辰,宋公【宋公:指宋成公。】、齐将、秦将与晋侯次城濮。己巳,与楚兵合战,楚兵败,得臣收余兵去。甲午,晋师还至衡雍,作王宫于践土。

初,郑助楚,楚败,惧,使人请盟晋侯。晋侯与郑伯盟。

五月丁未,献楚俘于周,驷介【驷介:由四匹披甲的马所拉的战车。】百乘,徒兵千。天子使王子虎命晋侯为伯,赐大辂,彤弓矢百,玈弓矢千,秬鬯一卣【卣:酒器,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底部有脚。】,圭瓒,虎贲三百人。晋侯三辞,然后稽首受之。周作《晋文侯命》:“王若曰:父义和,丕显文、武,能慎明德,昭登于上,布闻在下,维时上帝集厥命于文、武。恤朕身、继予一人【予一人:天子自称。】永其在位。”于是晋文公称伯。癸亥,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庭。

晋焚楚军,火数日不息,文公叹。左右曰:“胜楚而君犹忧,何?”文公曰:“吾闻能战胜安者唯圣人,是以惧。且子玉犹在,庸可喜乎!”子玉之败而归,楚成王怒其不用其言,贪与晋战,让责子玉,子玉自杀。晋文公曰:“我击其外,楚诛其内,内外相应。”于是乃喜。

六月,晋人复入卫侯。壬午,晋侯度河北归国。行赏,狐偃为首。或曰:“城濮之事,先轸之谋。”文公曰:“城濮之事,偃说我毋失信。先轸曰'军事胜为右’,吾用之以胜。然此一时之说,偃言万世之功,奈何以一时之利而加万世功乎?是以先之。”

冬,晋侯会诸侯于温,欲率之朝周。力未能,恐其有畔者,乃使人言周襄王狩于河阳。壬申,遂率诸侯朝王于践土。孔子读史记至文公,曰:“诸侯无召王,'王狩河阳’者,《春秋》讳之也。”

丁丑,诸侯围许。曹伯臣或说晋侯曰:“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今君为会而灭同姓。曹,叔振铎之后;晋,唐叔之后。合诸侯而灭兄弟,非礼。”晋侯说,复曹伯。

于是晋始作三行。荀林父将中行,先縠【先縠:又称“彘子”,先轸之子。】将右行,先蔑将左行。

七年,晋文公、秦缪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围郑,欲得叔瞻。叔瞻闻之,自杀。郑持叔瞻告晋。晋曰:“必得郑君而甘心焉。”郑恐,乃间令使谓秦缪公曰:“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秦伯说,罢兵。晋亦罢兵。

九年冬,晋文公卒,子襄公欢立。是岁郑伯亦卒。

郑人或卖其国于秦,秦缪公发兵往袭郑。十二月,秦兵过我郊。襄公元年春,秦师过周,无礼,王孙满【王孙满:周王宗室。】讥之。兵至滑【滑:诸侯国名,姬姓。】,郑贾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十二牛劳秦师。秦师惊而还,灭滑而去。

晋先轸曰:“秦伯不用蹇叔,反其众心,此可击。”栾枝曰:“未报先君施于秦,击之,不可。”先轸曰:“秦侮吾孤,伐吾同姓,何德之报?”遂击之。襄公墨衰绖。四月,败秦师于殽,虏秦三将孟明视、西乞秫、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文公夫人秦女,谓襄公曰:“秦欲得其三将戮之。”公许,遣之。先轸闻之,谓襄公曰:“患生矣。”轸乃追秦将。秦将渡河,已在船中,顿首谢,卒不反。

后三年,秦果使孟明伐晋,报殽之败,取晋汪以归。四年,秦缪公大兴兵伐我,度河,取王官【王官:晋邑名。】,封殽尸而去。晋恐,不敢出,遂城守。五年,晋伐秦,取新城,报王官役也。

六年,赵衰成子、栾贞子、咎季子犯、霍伯【霍伯:即先且居,先轸之子,封于浦城,称浦城伯;后封于霍,称霍伯。】皆卒。赵盾代赵衰执政。

七年八月,襄公卒。太子夷皋少。晋人以难故,欲立长君。赵盾曰:“立襄公弟雍。好善而长,先君爱之;且近于秦,秦故好也。立善则固,事长则顺,奉爱则孝,结旧好则安。”贾季【贾季:即狐射姑,姬姓,狐氏,字季,狐偃之子。】曰:“不如其弟乐。辰嬴嬖于二君,立其子,民必安之。”赵盾曰:“辰嬴贱,班在九人下,其子何震之有!且为二君嬖,淫也。为先君子,不能求大而出在小国,僻也。母淫子僻,无威;陈小而远,无援:将何可乎!”使士会【士会:晋国大夫,士之孙,成伯缺之子。】如秦迎公子雍。贾季亦使人召公子乐于陈。赵盾废贾季,以其杀阳处父。十月,葬襄公。十一月,贾季奔翟。是岁,秦缪公亦卒。

灵公元年四月,秦康公曰:“昔文公之入也无卫,故有吕、郄之患。”乃多与公子雍卫。太子母缪嬴日夜抱太子以号泣于朝,曰:“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适而外求君,将安置此?”出朝,则抱以适赵盾所,顿首曰:“先君奉此子而属之子,曰'此子材,吾受其赐;不材,吾怨子’。今君卒,言犹在耳,而弃之,若何?”赵盾与诸大夫皆患缪嬴,且畏诛,乃背所迎而立太子夷皋,是为灵公。发兵以距秦送公子雍者。赵盾为将,往击秦,败之令狐。先蔑、随会亡奔秦。秋,齐、宋、卫、郑、曹、许君皆会赵盾,盟于扈,以灵公初立故也。

四年,伐秦,取少梁。秦亦取晋之郩。六年,秦康公伐晋,取羁马。晋侯怒,使赵盾、赵穿、郄缺击秦,大战河曲,赵穿最有功。七年,晋六卿【六卿:指当时晋国三军的六位将领,分别是赵盾、荀林父、却缺、臾骈、栾盾和胥甲。】患随会之在秦,常为晋乱,乃详令魏寿余反晋降秦。秦使随会之魏,因执会以归晋。

八年,周顷王崩,公卿争权,故不赴。晋使赵盾以车八百乘平周乱而立匡王。是年,楚庄王初即位。十二年,齐人弑其君懿公。

十四年,灵公壮,侈,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观其避丸也。宰夫胹【胹:煮,炖。】熊蹯不熟,灵公怒,杀宰夫,使妇人持其尸出弃之,过朝。赵盾、随会前数谏,不听;已又见死人手,二人前谏。随会先谏,不听。灵公患之,使锄麑刺赵盾。盾闺门开,居处节,锄麑退,叹曰:“杀忠臣,弃君命,罪一也。”遂触树而死。

初,盾常【常:通“尝”,曾经。】田【田:通“畋”,打猎。】首山,见桑下有饿人。饿人,[生僻字]眯明也。盾与之食,食其半。问其故,曰:“宦三年,未知母之存不,愿遗母。”盾义之,益与之饭肉。已而为晋宰夫,赵盾弗复知也。九月,晋灵公饮赵盾酒,伏甲将攻盾。公宰[生僻字]眯明知之,恐盾醉不能起,而进曰:“君赐臣,觞三行可以罢。”欲以去赵盾,令先,毋及难。盾既去,灵公伏士未会,先纵啮狗【啮狗:恶狗。】名敖。明为盾搏杀狗。盾曰:“弃人用狗,虽勐何为。”然不知明之为阴德也。已而灵公纵伏士出逐赵盾,[生僻字]眯明反击灵公之伏士,伏士不能进,而竟脱盾。盾问其故,曰:“我桑下饿人。”问其名,弗告。明亦因亡去。

盾遂奔,未出晋境。乙丑,盾昆弟将军赵穿袭杀灵公于桃园而迎赵盾。赵盾素贵,得民和;灵公少,侈,民不附,故为弑易。盾复位。晋太史董狐书曰“赵盾弑其君”,以视于朝。盾曰:“弑者赵穿,我无罪。”太史曰:“子为正卿,而亡不出境,反不诛国乱,非子而谁?”孔子闻之,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宣子,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出疆乃免。”

赵盾使赵穿迎襄公弟黑臀于周而立之,是为成公。

成公者,文公少子,其母周女也。壬申,朝于武宫。

成公元年,赐赵氏为公族。伐郑,郑倍晋故也。三年,郑伯初立,附晋而弃楚。楚怒,伐郑,晋往救之。

六年,伐秦,虏秦将赤。

七年,成公与楚庄王争强,会诸侯于扈。陈畏楚,不会。晋使中行桓子伐陈,因救郑,与楚战,败楚师。是年,成公卒,子景公据立。

景公元年春,陈大夫夏征舒弑其君灵公。二年,楚庄王伐陈,诛征舒。

三年,楚庄王围郑,郑告急晋。晋使荀林父将中军,随会将上军,赵朔【赵朔:赵盾之子,晋国大夫。】将下军,郄克、栾书、先縠、韩厥、巩朔佐之。六月,至河。闻楚已服郑,郑伯肉袒与盟而去,荀林父欲还。先縠曰:“凡来救郑,不至不可,将率离心。”卒度河。楚已服郑,欲饮马于河为名而去。楚与晋军大战。郑新附楚,畏之,反助楚攻晋。晋军败,走河,争度,船中人指甚众。楚虏我将智罃。归而林父曰:“臣为督将,军败当诛,请死。”景公欲许之。随会曰:“昔文公之与楚战城濮,成王归杀子玉,而文公乃喜。今楚已败我师,又诛其将,是助楚杀仇也。”乃止。

四年,先縠以首计【首计:首谋。】而败晋军河上,恐诛,乃奔翟,与翟谋伐晋。晋觉,乃族縠。縠,先轸子也。

五年,伐郑,为助楚故也。是时楚庄王强,以挫晋兵河上也。

六年,楚伐宋,宋来告急晋,晋欲救之,伯宗谋曰:“楚,天方开之,不可当。”乃使解扬绐为救宋。郑人执与楚,楚厚赐,使反其言,令宋急下。解扬绐许之,卒致晋君言。楚欲杀之,或谏,乃归解扬。

七年,晋使随会灭赤狄。

八年,使郄克于齐。齐顷公母从楼上观而笑之。所以然者,郄克偻【偻:嵴背弯曲。】,而鲁使蹇【蹇:跛。】,卫使眇,故齐亦令人如之以导客。郄克怒,归至河上,曰:“不报齐者,河伯视之!”至国,请君,欲伐齐。景公问知其故,曰:“子之怨,安足以烦国!”弗听。魏文子请老休,辟郄克,克执政。

九年,楚庄王卒。晋伐齐,齐使太子强为质于晋,晋兵罢。

十一年春,齐伐鲁,取隆。鲁告急卫,卫与鲁皆因郄克告急于晋。晋乃使郄克、栾书、韩厥以兵车八百乘与鲁、卫共伐齐。夏,与顷公战于鞍,伤困顷公。顷公乃与其右易位,下取饮,以得脱去。齐师败走,晋追北至齐。顷公献宝器以求平,不听。郄克曰:“必得萧桐侄子为质。”齐使曰:“萧桐侄子,顷公母;顷公母犹晋君母,奈何必得之?不义,请复战。”晋乃许与平而去。

楚申公巫臣盗夏姬以奔晋,晋以巫臣为邢大夫。

十二年冬,齐顷公如晋,欲上尊晋景公为王,景公让不敢。晋始作六军,韩厥、巩朔、赵穿、荀骓、赵括【赵括:赵衰之子,赵盾异母弟。】、赵旃【赵旃:赵括之子。】皆为卿,智自楚归。

十三年,鲁成公朝晋,晋弗敬,鲁怒去,倍晋。晋伐郑,取汜。

十四年,梁山崩。问伯宗,伯宗以为不足怪也。

十六年,楚将子反怨巫臣,灭其族。巫臣怒,遗子反书曰:“必令子罢于奔命!”乃请使吴,令其子为吴行人,教吴乘车用兵。吴晋始通,约伐楚。

十七年,诛赵同【赵同:赵衰之子,赵盾异母弟,赵括兄。】、赵括,族灭之。韩厥曰:“赵衰、赵盾之功岂可忘乎?奈何绝祀!”乃复令赵庶子武为赵后,复与之邑。

十九年夏,景公病,立其太子寿曼为君,是为厉公。后月余,景公卒。

厉公元年,初立,欲和诸侯,与秦桓公夹河而盟。归而秦倍盟,与翟谋伐晋。三年,使吕相让秦,因与诸侯伐秦。至泾,败秦于麻隧,虏其将成差。

五年,三郄谗伯宗,杀之。伯宗以好直谏得此祸,国人以是不附厉公。

六年春,郑倍晋与楚盟,晋怒。栾书曰:“不可以当吾世而失诸侯。”乃发兵。厉公自将,五月度河。闻楚兵来救,范文子请公欲还。郄至曰:“发兵诛逆,见强辟之,无以令诸侯。”遂与战。癸巳,射中楚共王目,楚兵败于鄢陵。子反收余兵,拊循【拊循:慰问,鼓励。】欲复战,晋患之。共王召子反,其侍者竖【竖:对男佣的贱称。】阳谷进酒,子反醉,不能见。王怒,让子反,子反死。王遂引兵归。晋由此威诸侯,欲以令天下求霸。

厉公多外嬖姬,归,欲尽去群大夫而立诸姬兄弟。宠姬兄曰胥童,尝与郄至有怨,及栾书又怨郄至不用其计而遂败楚,乃使人间谢【谢:告。】楚。楚来诈厉公曰:“鄢陵之战,实至召楚,欲作乱,内子周立之。会与国不具,是以事不成。”厉公告栾书。栾书曰:“其殆有矣!愿公试使人之周微考之。”果使郄至于周。栾书又使公子周见郄至,郄至不知见卖也。厉公验之,信然,遂怨郄至,欲杀之。八年,厉公猎,与姬饮,郄至杀豕奉进,宦者夺之。郄至射杀宦者。公怒,曰:“季子欺予!”将诛三郄,未发也。郄钩欲攻公,曰:“我虽死,公亦病矣。”郄至曰:“信不反君,智不害民,勇不作乱。失此三者,谁与我?我死耳!”十二月壬午,公令胥童以兵八百人袭攻杀三郄。胥童因以劫栾书、中行偃于朝,曰:“不杀二子,患必及公。”公曰:“一旦杀三卿,寡人不忍益也。”对曰:“人将忍君。”公弗听,谢栾书等以诛郄氏罪:“大夫复位。”二子顿首曰:“幸甚幸甚!”公使胥童为卿。闰月乙卯,厉公游匠骊氏,栾书、中行偃以其党袭捕厉公,囚之,杀胥童,而使人迎公子周于周而立之,是为悼公。

悼公元年正月庚申,栾书、中行偃弑厉公,葬之以一乘车。厉公囚六日死,死十日庚午,智罃迎公子周来,至绛,刑鸡与大夫盟而立之,是为悼公。辛巳,朝武宫。二月乙酉,即位。

悼公周者,其大父【大父:祖父。】捷,晋襄公少子也,不得立,号为桓叔,桓叔最爱。桓叔生惠伯谈,谈生悼公周。周之立,年十四矣。悼公曰:“大父、父皆不得立而辟难于周,客死焉。寡人自以疏远,毋几【几:通“冀”,希望。】为君。今大夫不忘文、襄之意而惠立桓叔之后,赖宗庙大夫之灵,得奉晋祀,岂敢不战战乎?大夫其亦佐寡人!”于是逐不臣者七人,修旧功,施德惠,收文公入时功臣后。秋,伐郑。郑师败,遂至陈。

三年,晋会诸侯。悼公问群臣可用者,祁傒举解狐。解狐,傒之仇。复问,举其子祁午。君子曰:“祁傒可谓不党矣!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方会诸侯,悼公弟杨干乱行,魏绛戮其仆。悼公怒,或谏公,公卒贤绛,任之政,使和戎,戎大亲附。十一年,悼公曰:“自吾用魏绛,九合诸侯,和戎、翟,魏子之力也。”赐之乐,三让乃受之。冬,秦取我栎。

十四年,晋使六卿率诸侯伐秦,度泾,大败秦军,至棫林而去。

十五年,悼公问治国于师旷。师旷曰:“惟仁义为本。”冬,悼公卒,子平公彪立。

平公元年,伐齐,齐灵公与战靡下,齐师败走。晏婴曰:“君亦毋勇,何不止战?”遂去。晋追,遂围临菑,尽烧屠其郭中。东至胶,南至沂,齐皆城守,晋乃引兵归。六年,鲁襄公朝晋。晋栾逞有罪,奔齐。八年,齐庄公微遣栾逞于曲沃,以兵随之。齐兵上太行,栾逞从曲沃中反,袭入绛。绛不戒,平公欲自杀,范献子【范献子:祁姓,范氏,名鞅,晋国政治家、外交家。】止公,以其徒击逞,逞败走曲沃。曲沃攻逞,逞死,遂灭栾氏宗。逞者,栾书孙也。其入绛,与魏氏谋。齐庄公闻逞败,乃还,取晋之朝歌去,以报临菑之役也。

十年,齐崔杼弑其君庄公。晋因齐乱,伐败齐于高唐去,报太行之役也。

十四年,吴延陵季子来使,与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语,曰:“晋国之政,卒归此三家矣。”

十九年,齐使晏婴如晋,与叔向语。叔向曰:“晋,季世也。公厚赋为台池而不恤政,政在私门,其可久乎!”晏子然之。

二十二年,伐燕。二十六年,平公卒,子昭公夷立。

顷公六年,周景王崩,王子争立。晋六卿平王室乱,立敬王。

九年,鲁季氏逐其君昭公,昭公居干侯。十一年,卫、宋使使请晋纳鲁君。季平子私赂范献子,献子受之,乃谓晋君曰:“季氏无罪。”不果入鲁君。

十二年,晋之宗家祁傒孙,叔向子,相恶于君。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尽灭其族,而分其邑为十县,各令其子为大夫。晋益弱,六卿皆大。

十四年,顷公卒,子定公午立。

定公十一年,鲁阳虎奔晋,赵鞅简子舍之。十二年,孔子相鲁。

十五年,赵鞅使邯郸大夫午,不信,欲杀午,午与中行寅、范吉射亲攻赵鞅,鞅走保晋阳。定公围晋阳。荀栎、韩不信、魏侈与范、中行为仇,乃移兵伐范、中行。范、中行反,晋君击之,败范、中行。范、中行走朝歌,保之。韩、魏为赵鞅谢晋君,乃赦赵鞅,复位。二十二年,晋败范、中行氏,二子奔齐。

三十年,定公与吴王夫差会黄池,争长,赵鞅时从,卒长吴。

三十一年,齐田常弑其君简公,而立简公弟骜为平公。三十三年,孔子卒。

三十七年,定公卒,子出公凿立。

出公十七年,知伯与赵、韩、魏共分范、中行地以为邑。出公怒,告齐、鲁,欲以伐四卿。四卿恐,遂反攻出公。出公奔齐,道死。故知伯乃立昭公曾孙骄为晋君,是为哀公。

哀公大父雍,晋昭公少子也,号为戴子。戴子生忌。忌善知伯,蚤死,故知伯欲尽并晋,未敢,乃立忌子骄为君。当是时,晋国政皆决知伯,晋哀公不得有所制。知伯遂有范、中行地,最强。

哀公四年,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共杀知伯,尽并其地。

十八年,哀公卒,子幽公柳立。

幽公之时,晋畏,反朝韩、赵、魏之君。独有绛、曲沃,余皆入三晋。

十五年,魏文侯初立。十八年,幽公淫妇人,夜窃出邑中,盗杀幽公。魏文侯以兵诛晋乱,立幽公子止,是为烈公。

烈公十九年,周威烈王赐赵、韩、魏皆命为诸侯。

二十七年,烈公卒,子孝公颀立。孝公九年,魏武侯初立,袭邯郸,不胜而去。十七年,孝公卒,子静公俱酒立。是岁,齐威王元年也。

静公二年【二年:应为八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家人:平民。】,晋绝不祀。

太史公曰:晋文公,古所谓明君也,亡居外十九年,至困约【困约:困顿贫苦。】,及即位而行赏,尚忘介子推,况骄主乎?灵公既弑,其后成、景致严,至厉大刻【大刻:过分苛刻。】,大夫惧诛,祸作。悼公以后日衰,六卿专权。故君道之御其臣下,固不易哉!

晋世家 白话文翻译

所属分类:晋世家

晋国的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起初,周武王与叔虞的母亲在一起时,叔虞的母亲梦见上天对周武王说:“我让你生个孩子,起名叫虞,我要把唐这个地方赐给他。”待武夫人生下孩子后,发现婴儿手心上果真写着“虞”字,因此就给这个孩子取名为虞。

周武王驾崩后,周成王继位,唐爆发了内乱,周公派兵灭掉唐国。周成王与叔虞一起玩耍,成王将梧桐叶削成了圭璧的形状赠给了叔虞,说:“把这块唐地分封给你。”史佚于是请求成王选择一个吉日册封叔虞为诸侯。成王说:“我只不过是与他开玩笑而已。”史佚说:“天子的话没有戏言。天子说了话,史官都要如实记录,并举行典礼去完成它,吹奏乐曲来歌颂它。”周成王于是就将唐地封给了叔虞。唐地位于黄河、汾水的东边,方圆百里,因此叔虞又被称为唐叔虞。他姓姬,字子于。

唐叔的儿子燮,就是晋侯。晋侯的儿子宁族,就是武侯。武侯的儿子服人,就是成侯。成侯的儿子福,就是厉侯。厉侯的儿子宜臼,就是靖侯。靖侯以后,晋国的年代都能够推算出来了。从唐叔虞到靖侯五代,都没有记录他们在位的年数。

靖侯十七年(前842年),周厉王昏庸残暴,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前往彘地,周朝由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治理,因此称为“共和”。

十八年(前841年),靖侯去世,其子厘侯司徒继位。厘侯十四年(前827年),周宣王刚刚继位。十八年(前823年),厘侯去世,其子献侯籍继位。献侯在位十一年(前812年)去世,其子穆侯费王继位。

穆侯四年(前808年),娶了一位齐国的女子姜氏为妻。七年(前805年),穆侯讨伐条戎。姜氏为其生下了太子仇。十年(前802年),穆侯讨伐千亩,创建了卓越的功绩。姜氏又为其生了一个小儿子,名为成师。晋国大夫师服说:“国君为儿子取的名字真是奇怪啊!太子叫仇,仇有仇敌的含义。而小儿子叫成师,成师是个显赫的名字,有成就一番事业的含义。名字,是自己取的;而事物发展,却自有规律。如今嫡长子与庶子的名字却正相悖逆,以后晋国岂能不出现祸乱呢?”

二十七年(前785年),穆侯去世,他的弟弟殇叔自立为国君,太子仇出逃。殇叔三年(前782年),周宣王驾崩。四年(前781年),穆侯的太子仇率领自己的党徒攻打殇叔而自立,便是文侯。

文侯十年(前771年),周幽王昏庸无道,犬戎杀死了周幽王,周朝被迫向东迁徙。而秦襄公开始被列为诸侯。

三十五年(前746年),文侯仇去世,其子昭侯伯继位。

昭侯元年(前745年),将文侯的弟弟成师封在曲沃。曲沃城比翼城的规模还大。翼城,是晋的国都。成师被封在曲沃,称为桓叔。靖侯的庶孙栾宾辅佐桓叔。桓叔当时已五十八岁了,他喜好施恩于人,因此晋国的百姓都愿意归顺于他。君子说:“晋国的祸乱也许就发生在曲沃了。末大于本且又深得广大人民的忠心拥护,这样不发生祸乱还等什么!”

昭侯七年(前739年),晋国的大臣潘父杀了国君昭侯而去迎接曲沃桓叔。桓叔想要进入晋国,晋国人起兵攻打桓叔。桓叔被打败,又退回曲沃。晋人共同拥立昭侯的儿子平为国君,便是晋孝侯。晋孝侯杀死了潘父。

孝侯八年(前732年),曲沃的桓叔去世了,他的儿子鳝继承了桓叔的爵位,便是曲沃庄伯。孝侯十五年(前725年),曲沃庄伯在翼城杀了国君晋孝侯。晋国人因此而攻打曲沃庄伯,庄伯又回到了曲沃。晋国人又拥立晋孝侯的儿子郄为国君,便是鄂侯。

鄂侯二年(前722年),鲁隐公刚刚即位。

鄂侯在位六年(前718年)去世。曲沃庄伯听说鄂侯死了,于是起兵讨伐晋国的国都。周平王让虢公率兵讨伐曲沃庄伯,庄伯逃回曲沃固守。晋国人共同拥立晋鄂侯的儿子光为国君,就是晋哀侯。

哀侯二年(前716年),曲沃庄伯去逝,其子称继承了庄伯的爵位,便是曲沃武公。哀侯六年(前712年),鲁国人杀了自己的国君鲁隐公。哀侯八年(前710年),晋国人侵犯陉廷。陉廷人与曲沃武公共同谋划,于九年(前709年),在汾水河畔攻打晋国的军队,虏获了晋哀侯。于是晋国人又拥立哀侯的儿子小子为国君,就是小子侯。

小子侯元年(前709年),曲沃武公派韩万杀了所俘虏的晋哀侯。曲沃越来越强大,晋国公室对此毫无办法。

小子侯四年(前706年),曲沃武公用诱骗的手段召来小子侯并把他杀了。周桓王派遣虢仲率兵讨伐曲沃武公,武公逃回到曲沃,晋国人于是拥立晋哀侯的弟弟缗为晋侯。

晋侯缗四年(前703年),宋国人抓住了郑国的祭仲,并胁迫他立突为郑国国君。晋侯缗十九年(前688年),齐国人管至父杀了自己的国君齐襄公。

晋侯缗二十八年(前679年),齐桓公开始称霸。曲沃武公攻打晋侯缗,灭掉了他,把他的全部珠宝玉器都献给了周厘王。周厘王因此让曲沃武公当了晋国的国君,让他位列诸侯,于是曲沃武公吞占了晋国的全部土地。

曲沃武公已经即位三十七年了,才将称号改为晋武公。晋武公迁到晋国的都城,加上之前他在曲沃的当政时间,一共当政三十八年。

武公称,是先君晋穆侯的曾孙,曲沃桓叔的孙子。桓叔,最开始被封于曲沃。武公,是庄伯的儿子。从桓叔最初被封于曲沃一直到曲沃武公灭掉晋国公室,一共是六十七年,武公最终代替晋国国君的地位而成了诸侯。武公在取代晋国国君的第二年去世。加上他在曲沃的在位时间,在位共三十九年后去世。其子献公诡诸继位。

献公元年(前676年),周惠王的弟弟颓攻打惠王,惠王出逃投奔郑国,住在郑国的栎邑。

五年(前672年),晋献公讨伐骊戎,得到骊姬以及骊姬的妹妹,献公十分宠爱这对姐妹。

八年(前669年),士蒍劝献公说:“原来晋国公室的公子们太多了,如果不杀死他们,就要发生祸乱。”晋献公于是派人要杀掉所有公子,同时在聚地修筑城邑作为晋国国都,称为绛,开始在绛定都。晋献公九年(前668年),晋国的公子们逃亡到虢国,虢公因此又一次起兵讨伐晋国,但没有战胜晋国。献公十年(前667年),晋国想要讨伐虢国,士蒍说:“暂且等虢国自己爆发祸乱。”

十二年(前665年),骊姬生下傒齐。献公想要废掉原来的太子,于是说:“曲沃是我们先祖宗庙所在的地方,而蒲邑靠近秦国,屈邑又靠近翟,如果不派我的儿子们去镇守那些地方,我将会十分担心。”于是,献公让太子申生到曲沃居住,让公子重耳到蒲邑居住,让公子夷吾到屈邑居住。晋献公与骊姬所生的儿子傒齐则居于国都绛。晋国人由此便知道太子申生不能继位了。太子申生,他的母亲是齐桓公的女儿,名为齐姜,死得早。申生的同母妹妹是秦穆公的夫人。重耳的母亲,是戎翟一狐氏女子。夷吾的母亲,是重耳母亲的妹妹。晋献公一共有八个儿子,其中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都具备贤能与德行。待献公娶了骊姬之后,他就渐渐疏远了这三个儿子。

十六年(前661年),晋献公建了两个军。献公率领上军,让太子申生率领下军,赵夙驾驭战车,毕万担当车右,讨伐灭掉了霍国、魏国以及耿国。军队归来后,献公为太子申生在曲沃修建城池,并将耿地赐给了赵夙,把魏国的土地赏赐给了毕万,让他们成为大夫。士蒍劝太子说:“太子您不可能继位当国君了。献公把先君的都城都分给了您,并授予了您卿的爵位,提前将您的禄位提到了最高,又怎能再立您为国君呢!太子不如逃离这里,以免惹祸上身。效仿吴太伯,不也很好吗?至少还能留下好名声。”太子没有听从士蒍的劝诫。掌管占卜的大夫郭偃说:“毕万的子孙后代将来肯定会大有所为。万,是满数;魏,有广大的意思。起初就把魏赏赐给毕万,是上天在保佑他呢。天子统治兆民,而诸侯统治万民,现在封毕万于意为广大的魏地,用来匹配他名字里的满数,他必定会得到众多臣民。”起初,毕万曾在晋国占卜自己的仕途,卦从《屯》变成了《比》。辛廖观察卦变说:“这代表吉利。《屯》卦所说的是事物初创时的困难坚险,《比》卦预示着有人亲辅,没有什么吉兆能比过这个了!他的子孙后代必定会兴旺昌盛。”

十七年(前660年),晋献公派太子申生讨伐东山的皋落氏。里克对献公进谏说:“太子是供奉宗庙祭祀、社稷祭品、早晚察看国君膳食的人,因此称为冢子。国君如果出行,太子就要留守于国都,如果有人代为留护,那么太子就应该跟从国君一起外出。随从国君外出叫作抚军,在都城内留守称为监国,这是古代所订立的制度。率领军队,需要对各种策略做出决断;向军队发号施令,是国君与执政的大臣应谋划的事:这都不是太子应该做的事情。军队统帅的职责在于发号施令,如果太子遇到事情都要请示国君,那样就不会有威严,如果擅自做决定,就是不孝,因此国君的继承人不可以统帅军队。将统帅一职授予太子是国君的过失,统帅军队会使太子丧失威严,将来怎么再重用他呢?”献公说:“我有很多个儿子,还没确定立谁当太子。”里克没有回答就退下了。他去见了太子。太子说:“我要被废掉了吧!”里克回答说:“太子您努力吧!让您统领军队,担心的应是没有完成任务,有什么原因要废掉您呢?而且做儿子的应该害怕自己不能尽孝,不该担心自己不能被立为国君。加强自身修养而不责难别人,就可以避免灾祸。”太子申生率领军队,晋献公让他穿左右不同颜色的衣服,佩戴金玦。里克托病引退,没有随从太子一起出征。太子于是就率领军队去讨伐东山了。

十九年(前658年),晋献公说:“从前我的先君庄伯、武公平定晋国动乱的时候,虢国常常帮助晋国攻打我曲沃,又藏匿晋国逃亡的公子,果然发生了祸乱。如果不灭掉虢国,将会给后代留下忧患。”于是献公派荀息带着屈邑所产的名马去向虞国借道。虞国把道路借给了晋国,于是晋国出兵去攻打虢国,夺取了虢国的下阳后返回。

晋献公私下对骊姬说:“我打算废掉太子申生,让傒齐取代太子。”骊姬哭着说:“太子早已确立,诸侯们全都已经知道了,况且他屡次统率军队,百姓们也都归顺于他,怎么可以因为我就废掉嫡长子而立庶子呢?国君您如果一定要这么做,我只能自杀了。”骊姬假装赞许太子,而暗中派人诬陷太子,想要立自己的儿子当太子。

二十一年(前656年),骊姬对太子说:“国君梦见了齐姜,太子您快点儿去曲沃祭祀母亲,回来后把胙肉献给国君。”太子于是赶往曲沃去祭祀母亲齐姜,回来后把祭祀时使用的胙肉献给了献公。献公当时外出狩猎去了,太子就把胙肉放在了宫中。骊姬派人在胙肉中下了毒。两天后,晋献公打猎回来了,厨子把胙肉献给献公,献公正打算要吃。骊姬在旁边劝阻道:“胙肉是从很远的地方送来的,您应该试一试有没有毒然后再吃。”于是把胙肉倒到地上,地面凸起;把肉给狗吃,狗吃后马上死了;给宦臣吃,宦臣也当场毙命。骊姬哭着说:“太子怎么如此残忍!为了接替君位,连自己的亲生父亲都想杀害,更何况是对他人呢?况且国君您已经老了,还能活多久呢,可是太子竟然还迫不及待地想杀害您!”骊姬又接着对献公说:“太子会这样做,不过就是因为我与傒齐的关系。我愿意带着儿子一起逃避到其他国家去,或是趁早自杀,以免我们母子被太子杀害。当初国君打算废掉太子,我还觉得遗憾;到了今天,我才意识到自己想错了。”太子听说后,便逃到了新城。献公十分生气,就杀死了太子的老师杜原款。有人对太子说:“在胙肉中下毒的是骊姬,太子您为什么不去辩明呢?”太子说:“我的父亲已年老了,如果身边没有骊姬,他就会睡不好,吃不香。如果我说出真相,父亲一定会对骊姬很生气。我不能那么做。”有人对太子说:“可以逃奔到其他国家去。”太子说:“背着这样的恶名逃亡,谁还会容纳我呢?我只好自杀了。”十二月戊申日,太子申生在新城自杀了。

这时重耳和夷吾来见献公。有人告诉骊姬说:“这两位公子怨恨你进谗言害死了太子。”骊姬十分惧怕,于是在献公面前诽谤两位公子说:“申生往胙肉里下毒,这两位公子事先就知道。”重耳和夷吾听说了这件事,都很害怕,因此重耳逃回了蒲邑,夷吾也逃回了屈邑,各在自己的城邑镇守,做好一切防御的准备。当初,晋献公派遣士蒍为重耳与夷吾修建蒲邑与屈邑的城墙,但还没有修好。夷吾把这个情况禀告给了献公,献公便对士蒍很生气。士蒍谢罪说:“边境的城邑贼寇少,修建城墙又有什么用呢?”士蒍退下时还唱道:“狐皮裘衣的毛蓬松杂乱,一个国家有三个主人,我该听从谁呢!”他终于还是把城墙修好了。等到太子申生去世后,重耳与夷吾也就回去镇守各自的城邑了。

二十二年(前655年),晋献公对重耳与夷吾不辞而别十分生气,认为他们确实与太子早有预谋,就派兵讨伐蒲邑。蒲邑有个宦官叫勃鞮命令重耳赶紧自杀。重耳翻墙而逃,宦官勃鞮紧追其后并割下了重耳的衣袖。重耳于是逃到翟。献公又派兵攻打屈邑,屈邑人奋力防守,屈邑未被攻克。

这一年,晋国再次向虞国借道去攻打虢国。虞国的大夫宫之奇向虞国君王进谏说:“不可以把路借给晋国,否则晋国将会灭掉虞国。”虞国的君王说:“晋国与我国是同姓,他们不会谋害我们的。”宫之奇说:“太伯与虞仲,都是太王的儿子,太伯逃亡离开了,因此未能继承君位。虢仲与虢叔,都是王季的儿子,当过周文王的执政大臣,记载他们为周王室立下的功勋的文书还在盟府里保存着。晋国将要灭掉虢国,又怎么会爱惜虞国呢?况且虞国与晋国再亲近还能比桓叔、庄伯家族与它更亲吗?桓叔与庄伯的家族有什么过错,可是晋国还是把他们都灭掉了。虞国与虢国的关系,就如同是嘴唇和牙齿的关系,嘴唇如果没有了,牙齿就会受冻。”虞公没有听宫之奇的劝说,便答应了晋国的请求。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离开了虞国。这年冬季,晋国灭掉了虢国,虢公丑被迫逃奔周国。晋军在返还途中,乘机攻袭并灭掉虞国,虏获了虞公以及大夫井伯、百里傒,把他们作为献公女儿秦穆姬的陪嫁,但并没有废黜虞国的祭祀。荀息把献公从前赠给虞国的屈邑出产的名马又归还给了献公,献公笑着说:“马仍然是我之前的马,只是已经老了。”

二十三年(前654年),晋献公派贾华等人前去讨伐屈邑,屈邑溃败。夷吾想要逃奔翟国。冀芮说:“不行,重耳已经在翟国了,如今您再前往的话,晋国必定会调兵讨伐翟国,翟国畏惧晋国,到时灾难就会降临到你头上。不如逃到梁国,梁国邻近秦国,秦国强大,等我们的国君去世后,您可以求秦国帮您重回晋国。”夷吾于是逃到梁国。二十五年(前652年),晋军攻打翟国,翟国为了保护重耳,也在啮桑攻击晋军,结果晋国撤军。

在此时期,晋国变得很强大,西边拥有河西,与秦国接壤,北边与翟国相邻,东到河内。

骊姬的妹妹生下悼子。

二十六年(前651年)夏季,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晋献公由于生病,出发晚了,还没有赶到葵丘,在路上遇到了周国的宰孔。宰孔说:“齐桓公愈发骄横跋扈了,不致力修行德政却忙着讨伐远方,诸侯们心里不平。您别去参加那个盟会了,齐国也不敢对晋国怎么样的。”晋献公也是因为自己生病了,就回到了晋国。后来晋献公病重,就对荀息说:“我打算立傒齐为继承人,可是他还小,大臣们会不服,我害怕会出乱子,你能够拥立他吗?”荀息回答说:“能。”晋献公问:“你拿什么作为凭证呢?”荀息回答说:“即使您死后又复活了,在世的我对您依然不会感到有任何的愧疚,以此作为凭证。”于是献公便将傒齐托付给了荀息。荀息担任相国,主持朝政。秋季九月,献公去世。里克、邳郑打算迎接重耳回国,便利用三位公子的党羽发起动乱,并对荀息说:“三个怨家将要作乱了,秦国人与晋国的百姓们都会帮扶他们,你将要如何做呢?”荀息说:“我不可以背弃对先君许下的承诺。”十月,里克在晋献公停灵治丧的地方杀了傒齐,献公此时还未下葬。荀息想为此而死,有人劝他说不如拥立傒齐的弟弟悼子并辅佐他,于是荀息便拥立悼子并安葬了晋献公。十一月,里克在朝堂之上杀了悼子,荀息因此而自杀了。君子说:“《诗》中所说的'白玉如果有了污点,还能够磨掉,可是话要是说错了,那就没办法更改了’,说的便是荀息这样的人吧!至死都没有辜负自己许下的诺言。”当初,晋献公要讨伐骊戎,卦辞说“搬弄谗言将会酿成灾祸。”等到攻破了骊戎,得到了骊姬,晋献公非常宠爱她,结果竟因此而扰乱了晋国。

里克等人已经杀了傒齐和悼子,于是派使者到翟国迎接重耳回国,打算拥立重耳为国君。重耳推辞说:“我违背父王的命令逃出了晋国,父王去世了我又没有奉行当儿子的礼节守丧,重耳我怎么敢回国即位啊!大夫们还是改立其他的公子吧。”使者回来将重耳的话禀告给了里克,里克于是又派使者前往梁国迎接夷吾。夷吾打算回国即位,吕省、郄芮说:“国内仍有公子可以即位但却到国外来找其他公子,很难让人相信。我们请求秦国来帮忙,凭借秦国强大的威力而回到晋国,否则恐怕会有危险。”于是夷吾派郄芮用厚礼贿赂秦国,夷吾还向秦国立下誓约说:“如果我能成功回国即位,愿意把晋国黄河以西的土地献给秦国。”夷吾又给里克写封信说:“我果真能被立为国君,愿意将你封在汾阳。”秦穆公因此便派兵护送夷吾回到了晋国。齐桓公听说晋国爆发了内乱,也率领诸侯来到晋国。秦军与夷吾这时也已到达了晋国,齐国就派隰朋会同秦军一同将夷吾送入国都,立他为晋国国君,便是晋惠公。齐桓公到了晋国的高梁便返回齐国了。

晋惠公夷吾元年(前650年),派邳郑向秦国国君道歉说:“起初我曾许诺把晋国黄河以西的地方献给您,现在我有幸得以回国当了国君。可是大臣们却说:'晋国的土地是先君留下来的,你逃亡在外,有什么权力擅自把晋国的土地献给秦国呢?’我争取了可是没能得到大臣们的同意,因此特来向您道歉。”晋惠公也没有把汾阳赏封给里克,反而剥夺了他原有的职权。四月,周襄王派周公忌父会同齐、秦两国大夫们一起为晋惠公举办一个正式的即位大典。惠公因为重耳还逃亡在国外,担心里克会发起动乱,于是便命令里克自杀。并对他说:“没有你的话,我就不会被立为国君。虽然如此,可是你毕竟也杀死了两位国君以及一位大夫,当你国君的人不是太难了吗?”里克回答说:“如果我不废黜傒齐与悼子,国君您又如何能够兴起呢?想要杀死我,还愁找不到理由吗?您何必还要说出这番话来!我服从命令就是了。”于是里克便拔剑自刎了。而此时邳郑正出使秦国道歉尚未返回,因此得以免遭此难。

晋惠公按照礼仪改葬了恭太子申生。秋季,狐突来到了陪都曲沃,遇到了申生的灵魂,申生让他同乘一辆车并告诉他说:“夷吾不守礼法,我已请求天帝,将要把晋国送给秦国,秦国人将会祭祀我。”狐突回答说:“我听说神灵不能享用非同宗族所供的供品,如此一来,您的祭祀不就要断绝了吗?您最好再仔细考虑一下。”申生说:“好吧,我将会再次请求天帝。十天以后,在新城的西边将会有一位巫者显现我的魂灵。”狐突答应了与申生的约定,申生于是消失了。到了十天的期限,狐突前往新城的西边,再次遇到了申生,申生告诉他说:“天帝已经答应我要惩罚有罪过的人了,夷吾将会败于韩原。”孩童们于是唱起了歌谣:“恭太子改葬了,之后十四年,晋国也不会昌盛,昌盛是在夷吾的兄长执政时。”

邳郑出使秦国,听说里克已被杀死,于是劝秦缪公说:“吕省、郄称、冀芮的确是不同意把河西之地献给秦国。如果用厚礼贿赂他们,并和他们谋划,将晋惠公赶出晋国,迎接重耳回国即位,秦国就一定能得到河西之地。”秦缪公答应了,派人和邳郑一同回到晋国,用重金贿赂了吕省、郄称与冀芮。这三位大夫说:“财礼如此丰厚,话语这样甘甜,这一定是因为邳郑在秦国把我们出卖了。”于是三位大夫杀死了邳郑以及里克、邳郑的党徒等七舆大夫。邳郑的儿子邳豹投奔秦国,并恳请秦国攻打晋国,秦缪公并未听从。

晋惠公即位后,违背了给秦国和里克土地的承诺,又杀死了七舆大夫,所以晋国人都不愿意归顺于他。惠公二年(前649年),周天子派召公去晋国拜访惠公,惠公十分傲慢无礼,召公因此讥笑了惠公。

四年(前647年),晋国闹饥荒,向秦国乞求购买粮食。秦缪公向百里傒征求意见,百里傒回答说:“天灾频发,每个国家都有可能发生,救助灾民、赈济邻邦,是国家的道义。给他们。”邳郑的儿子邳豹则说:“应该趁此机会讨伐晋国。”秦缪公说:“晋国的国君的确有罪过,可是晋国的百姓又有什么罪呢!”秦缪公最终将粮食卖给晋国,粮食从秦国的雍城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晋国的绛城。

五年(前646年),秦国爆发了饥荒,向晋国请求购买粮食。晋惠公召集大臣商量,庆郑说:“君王是凭借秦国的力量才得以被立为国君的,可是您即位后却违背了给秦国河西土地的誓约。去年晋国闹饥荒的时候,秦国卖给我们粮食。如今秦国爆发了饥荒,请求我们卖粮食给他们,我们当然要卖给他们粮食,这有什么疑问吗?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在此商讨呢!”虢射则说:“去年上天把晋国赏赐给了秦国,可是秦国却不知道乘机攻取我们反而卖粮食给我们。如今上天把秦国赏赐给了晋国,晋国怎么能够忤逆上天之意呢?我们应该攻打秦国。”晋惠公采用了虢射的计谋,没有把粮食卖给秦国,反而派兵讨伐秦国。秦缪公十分生气,也派兵攻打晋国。

六年(前645年)春季,秦缪公率领军队讨伐晋国。晋惠公对庆郑说:“秦军已经深入我国境内了,该怎么办啊?”庆郑说:“当初秦国护送国君您回国即位,您即位后却违背了给秦国土地的诺言;晋国爆发了饥荒,秦国源源不断地运粮食给我们,可是秦国闹饥荒时,晋国没有给予秦国援助,反而想借机攻取秦国:秦军如今深入晋国国境不也应该吗!”晋惠公通过占卜来选驾战车以及担当护卫的人,占卜的结果都是以庆郑为吉利。晋惠公说:“庆郑有些无礼。”于是就改令步阳驾战车,家仆徒担当车右,晋国军队开始向秦国进军。九月壬戌日,秦缪公与晋惠公在韩原交战。晋惠公的马陷入了泥潭当中,无法行走,秦军这时候赶来了,惠公十分窘迫,召来庆郑帮他驾车。庆郑说:“不按占卜的结果去做,失败不也应该吗!”庆郑说完便离开了。惠公只好改命梁繇靡为他驾车,虢射担当车右,迎击秦缪公。秦缪公手下的英勇士兵拼死打败了晋军,晋军败退,晋惠公没有抓到秦缪公,反而被秦穆公俘获并带被回了秦国。秦缪公想要杀掉晋惠公祭祀上天。晋惠公的姐姐是秦缪公的妻子,她穿着丧服痛哭不已。秦缪公说:“俘虏了晋侯应该高兴啊,可是如今你却为此而悲伤起来。况且我曾听说箕子看见唐叔当初刚刚被分封时,就说过'唐叔的后代一定会繁荣昌盛’,晋国怎么能这样就灭亡了呢!”秦穆公于是与晋惠公在王城订立盟约,答应放他回到晋国。晋惠公也派遣吕省等人回报晋国人说:“我虽然能够回到晋国,但也没有颜面再见宗庙社稷了,选个良辰吉日让我的儿子圉继位吧。”晋国人听到这番话后,全都伤心落泪了。秦缪公问吕省说:“晋国内部团结和睦吗?”吕省回答说:“不和睦。百姓们惧怕没有国君以后,亲人们也会死去,他们并不怕拥立公子圉当国君,都说'一定要报仇,宁愿去服侍戎、狄’。而那些贵族们却很爱护晋惠公,并且知道他有罪,正等待秦国送晋惠公回国的命令,并说'一定会报答秦国的恩德’。晋国国内因为有这样两种意见,所以不和睦。”秦穆公于是为晋惠公更换了居住的馆舍,并且用“七牢”来招待他。十一月,秦穆公送晋惠公回晋国。晋惠公回到晋国后,杀害了庆郑,重新修整政治教化。晋惠公与大臣们谋划说:“重耳还逃亡在国外,诸侯中大多认为护送他回国当晋国国君对自己有好处。”于是晋惠公就想派人到狄国去杀重耳。重耳听说后,立即逃到了齐国。

八年(前643年),晋惠公派太子圉到秦国当人质。当初,惠公逃亡到梁国时,梁伯将女儿嫁给了他,生了一双儿女。梁伯为这两个孩子占卜,卜辞说将来男孩会成为臣仆,女孩会成为妾,因此为男孩取名叫圉,女孩叫妾。

十年(前641年),秦国灭掉梁国。梁伯爱好大兴土木,修建城池沟堑,使百姓疲惫不堪,怨声载道,多次互相惊吓,叫道“秦兵来了”,百姓们恐慌害怕,结果秦国果真灭了梁国。

十三年(前638年),晋惠公生病,他有好几个儿子。当时在秦国当人质的太子圉说:“我母亲的娘家是梁国,如今梁国已被秦国灭掉了,我在国外受到秦国的轻视,在国内也得不到他人的援助。如果父亲一病不起,我担心晋国的大夫们一定也会轻视我,改立其他公子。”太子圉于是与妻子谋划一起逃回晋国。服侍太子圉的秦国女子说:“您是一国的太子,蒙受屈辱在这里当人质。秦国国君派我来侍奉您,目的是要我稳固住您的心。您快逃走吧,可我不能跟随您走,但也不会说出去。”公子圉于是逃回晋国。十四年(前637年)九月,晋惠公去世,太子圉继位,就是晋怀公。

太子圉从秦国逃走了,秦穆公十分生气,于是访求公子重耳,打算护送他回国当国君。公子圉继承国君之位后,畏惧秦国会派兵攻打晋国,于是下令跟从重耳逃亡在外的人全部按期回国,如果到期还没有回来就会诛灭他的全家。狐突的儿子狐毛以及狐偃都跟随重耳逃到了秦国,狐突不愿让他们回来。晋怀公非常生气,就囚禁了狐突。狐突说:“我的儿子侍奉重耳已有好几年了,现在召他们回国,这就是让他们背叛自己的主子。以后我还怎么教导他们?”晋怀公终于杀死了狐突。秦穆公于是派兵护送重耳返回晋国,并派人告知栾氏、郄氏的党羽在国内接应,在高梁杀了晋怀公,送重耳返回国内。重耳继位,便是晋文公。

晋文公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他从年少时起就喜好结交贤德的士人,十七岁时,他的身边就已有五名贤士:赵衰;狐偃咎犯,是晋文公的舅父;贾佗;先轸;魏武子。在晋献公当太子时,重耳就已长大成人了。晋献公即位时,重耳二十一岁。献公十三年(前664年),由于骊姬的缘故,重耳被派到蒲城去防守秦国。献公二十一年(前656年),献公杀了太子申生,骊姬又进谗言陷害重耳,重耳恐惧,没有辞别献公就逃回了蒲邑。献公二十二年(前655年),献公派宦官履鞮赶快把重耳杀死。结果重耳翻墙逃走了,宦官履鞮紧追不舍,砍掉了重耳的衣袖。重耳于是逃奔狄国。狄国是重耳母亲的故国。这时重耳四十三岁。从此那五名贤士,还有不知名的数十人,都跟随重耳一起来到狄国。

狄国攻打咎如,虏获了咎如国的两位女子。狄国国君将年长的女子嫁给了重耳,生下了伯鯈、叔刘;狄国国君把年少的女子嫁给了赵衰,生下了盾。重耳在狄国住了五年,晋献公去世,里克已杀了傒齐、悼子,派人来迎接重耳回国,想要拥立重耳为国君。重耳担心自己会被杀害,因此执意谢绝了,没敢回晋国。后来晋国改为迎回重耳的弟弟夷吾并立为国君,就是晋惠公。惠公七年(前644年),晋惠公担心重耳会抢夺君位,于是派宦官履鞮带领壮士一起去杀重耳。重耳听说后,就与赵衰等人商讨说:“当初我逃亡到狄国,并不是为了利用此地来成就事业,而是因为此地离晋国很近,容易到达,所以暂时在此停留。在这里歇得久了,我希望可以迁到大国。齐桓公乐善好施,志在称霸,于是收留体恤各国的诸侯。如今听说管仲、隰朋都去世了,齐桓公也渴望得到贤能的人来辅佐他成就霸业,我们为何不去那里呢?”于是重耳就前往齐国了。重耳对妻子说:“等我二十五年还没回来的话,你就嫁给别人吧。”他的妻子笑了笑说:“等到二十五年,我坟头上的柏树都长大了。虽然这样,我还是会一直等待你的。”重耳在狄国居住了十二年才离去。

重耳经过卫国时,卫文公没有

重耳到了齐国,齐桓公以厚礼相待,并将宗室之女嫁给重耳为妻,又赐给他八十匹马,重耳很满足于现有的生活。重耳到齐国两年后齐桓公就去世了,当时正巧赶上竖刀等人发起叛乱,齐孝公继承了君位,各诸侯国的军队趁机屡次进犯齐国。重耳在齐国一共住了五年。重耳很喜欢在齐国娶的妻子,心里根本不想离开齐国。赵衰、咎犯就在一棵桑树底下商讨如何劝重耳离开齐国。重耳妻子的侍女恰好在桑树上偷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就将此事告诉了她的主人。重耳的妻子却杀了那个侍女,并劝重耳赶紧离开齐国。重耳说:“人生但求安乐,何必管其他的事呢!我一定要老死在齐国,不能离开。”他的妻子说:“您可是一国的公子,穷困时被迫来到这里,跟随你的那些贤士个个愿为您效死。您不赶快返回晋国,报答您辛劳的臣子,却在此贪恋女色,我私下替您感到羞耻。况且现在不回晋国,什么时候才会有成功的一天?”于是她就与赵衰等人合谋,把重耳灌醉抬到车上,离开了齐国。走了很远,重耳才醒了过来,他十分生气,拿起戈就要杀咎犯。咎犯说:“杀死我就能够成就您的事业,这是我狐偃的夙愿啊。”重耳说:“如果事情没有成功,我就吃了你的肉。”咎犯说:“就算事情没有成功,可我的肉又腥又臊不好吃,怎么能值得您吃呢!”于是重耳这才罢休,继续向前赶路。

重耳经过曹国,曹共公没有以礼相待,想偷看重耳身上紧密相连的畸形肋骨。曹国的大夫厘负羁说:“晋公子贤能,又和我国是同姓,他在困窘时途经我国,为什么不能以礼相待呢!”曹共公没有听从厘负羁的劝告。厘负羁就私下送食物送给重耳,并在食物下面放了一块玉璧。重耳接受了食物,却把玉璧还给了厘负羁。

重耳离开曹国,路过宋国。宋襄公刚刚被楚国打败,在泓之战中受了伤,他听说重耳贤明有才能,于是用对待诸侯的礼节接待了重耳。宋国的司马公孙固与咎犯的关系很好,于是他说:“宋国是个小国,最近又打了败仗,没有能力帮助你们回国,还是另投大国吧。”于是重耳离开了宋国。

重耳路过郑国,郑文公也没有以礼相待。郑国大夫叔瞻劝谏他的国君说:“晋公子贤明有才能,他的随从全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况且又与我们郑国是同姓。郑国的先祖是周厉王的儿子,晋国的先祖是周武王的儿子。”郑文公说:“诸侯国公子流亡到我国的太多了,怎么可能全都以礼相待呢!”叔瞻说:“如果国君您不能对他以礼相待,还不如把他杀死,以免将来成为我国的祸患。”郑文公没有听从叔瞻的劝告。

重耳离开郑国后前往楚国,楚成王用对待诸侯的礼节款待他,重耳谢绝了,称不敢当。赵衰说:“您在外流亡了十多年,小国都轻视您,更何况是大国呢?如今楚国这个大国竟然以厚礼招待您,您就不要辞让了,这可是上天在护佑您啊。”于是重耳按作客的礼节会见了楚成王。楚成王用厚礼款待了重耳,重耳非常谦卑。楚成王说:“假如有一天您返回了晋国,将会怎样报答我呢?”重耳说:“珍禽异兽、宝玉绢帛等东西,国君您都有很多了,我不知道该用什么礼物来报答您。”楚成王说:“即便如此,你总得拿什么来报答我吧?”重耳回答说:“将来万不得已,晋国与楚国在平原或是湖沼地带交战,请允许我为您退避三舍之地。”楚国将军子玉大怒道:“国君对晋国公子十分厚待,可是今天重耳却出言不逊,请让我杀了他。”楚成王说:“晋公子很贤明,可是流亡在外太久了,跟从他的都是栋梁之材,这都是上天安排好的,我怎么能杀死他呢?况且又能让他改说什么呢!”重耳在楚国住了几个月以后,晋国太子圉从秦国逃回了晋国,秦缪公十分怨恨太子圉;他听说重耳在楚国,于是邀请他来秦国。楚成王说:“楚国距离晋国很远,要途经好多个国家才可到达晋国。而秦国与晋国交界,秦缪公又很贤明,你去秦国吧!”楚成王准备了厚礼为重耳送行。

重耳来到秦国后,秦缪公把五个同宗女子都嫁给了重耳为妻,公子圉原先的妻子也在其中。重耳不想接受公子圉原先的妻子,司空季子说:“公子圉的国家您尚且要去攻打,更何况是占有他的妻子呢!而且,您接受了这个女子就可以与秦国结成姻亲关系,就可以求秦国帮您返回晋国了,您现在却拘泥于小节,忘了大的耻辱!”重耳于是接受了公子圉原先的妻子。秦缪公十分欢喜,与重耳一起宴饮。席间赵衰吟诵了《黍苗》诗。秦穆公说:“我知道你们想快点回到晋国。”赵衰与重耳从座位上离开,再次拜谢秦缪公说:“我们这些孤臣仰仗您,就如同百谷期盼及时雨一般。”当时是晋惠公十四年(前637年)秋季。晋惠公在九月去世,太子圉继位。十一月,安葬了晋惠公。十二月,晋国大夫栾枝、郄縠等人听说重耳在秦国,都偷偷来劝重耳、赵衰等人返回晋国,愿意为重耳作内应的人很多。于是秦缪公派兵护送重耳返回晋国。晋国听说秦兵来了,也发兵抵抗秦兵。然而人们都已暗中知道公子重耳要回国。唯有晋惠公的旧臣吕甥、郄芮等人不愿拥立重耳。重耳在外流亡共十九年才得以返回晋国,此时已六十二岁了,晋国人大多数都愿归顺他。

文公元年(前636年)春季,秦国护送重耳来到黄河边。咎犯说:“我跟从您流亡天下,期间犯了很多过错。我自己都知道,更何况您呢?我请求在这里离开您吧。”重耳说:“如果我回到国都,没有与您同心共事的话,就请河神来作证。”重耳说完就把玉璧扔进了黄河,以此与子犯盟誓。此时介子推也在追随重耳,他在船中,就笑道:“上天的确是在保佑公子,可是子犯却认为这是自己的功劳并以此向君王邀功,真是足以令人感到耻辱啊。我不想与这样的人共事。”于是介子推就独自偷偷渡过黄河。秦兵包围了令狐,晋军驻扎在庐柳。二月辛丑日,咎犯与秦晋两国的大夫在郇城订下盟约。壬寅日,重耳进入晋军大营。丙午日,重耳到达了曲沃。丁未日,重耳朝拜武公的宗庙,并即位成为晋国国君,便是晋文公。群臣全都前来朝拜。怀公圉逃奔高梁。戊申日,晋文公派人杀了怀公。

晋怀公的旧臣吕省、郄芮原本就不愿归顺晋文公,晋文公继位后,他们惧怕被杀,就打算与党羽密谋烧毁文公的宫室,企图杀了晋文公。晋文公并不知道这件事。当初想要杀死晋文公的宦官履鞮得知了这个阴谋,想告诉晋文公,从而解除以前的罪过,于是请求觐见晋文公。晋文公没有接见他,并派人责备他说:“我还记得在蒲邑所发生的事情,你斩断了我的衣袖。后来,我跟从狄君去打猎,你又替惠公来追杀我。惠公给了你三天期限到达,可是你只用了一天就到了,为什么那么急呢?你好好想一想这些事吧。”宦官履鞮回答说:“我是受过宫刑的人,事奉国君不敢有二心,不敢违背国君的命令,因此得罪了国君您。现在您已回国即位为君,难道就不会再发生蒲邑、狄国那样的事吗?况且管仲曾经用箭射中了齐桓公的带钩,齐桓公却在管仲的辅佐下称霸。现在我这个有罪之人有要事要向国君禀告,可是国君却不愿接见我,恐怕灾难将要降临到您头上了。”于是晋文公接见了他,履鞮便把吕省、郄芮等人的阴谋报告给了晋文公。晋文公想要召见吕省和郄芮,可是吕省、郄芮等人手下的党徒太多,文公担心自己刚刚回国,国人会出卖自己,于是就微服出行,在王城会见了秦穆公,对此国人全然不知。三月己丑日,吕省、郄芮等人果然谋反了,他们焚毁了文公的宫室,却并未抓到文公。文公的卫士与他们战斗,吕省、郄芮等人想率兵逃走,秦缪公引诱吕省、郄芮等人,在黄河岸边杀了他们,晋国恢复稳定后,文公才回来。夏季,文公从秦国接回夫人,秦缪公嫁给文公的妻子终于都被封为夫人。秦缪公还送给晋文公三千卫兵,以防备晋国发生动乱。

晋文公修明政务,向百姓广施恩惠。奖赏跟随他一起流亡的人以及有功的大臣,功劳大的赏赐城邑,功劳小的授予爵位。文公还没有封赏完毕,周襄王就因为弟弟带发难而出逃居住在郑国,并派人到晋国告急。晋国局势刚刚安定,文公想要派兵去解救周襄王,又担心有其他的祸乱,所以暂停了封赏,没有来得及封赏已经隐居的介子推。介子推自己没有去向晋文公要俸禄,所以他当时没有得到封赏。介子推对母亲说:“晋献公有九个儿子,现在仅有文公还在世。惠公与怀公没有任何亲信,所以其他国家和本国的百姓臣子都抛弃了他们;然而上天并没有让晋国灭亡,一定会出现真正的国君,主持晋国的祭祀,这个人不是文公还会有谁呢?上天确实是在保佑文公,可是有些人却认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这不是很荒谬吗?偷窃他人的财物,都会被人称作盗贼,更何况是贪图上天的功绩据为己有呢?臣子掩饰自己的罪过,国君赏赐奸邪之人,国君与臣子上下相互欺瞒,我很难与这些人一起相处。”他的母亲问他:“你何不也去求国君赏赐呢?如果你就这样死了,又能去怨恨谁呢?”介子推说:“明明知道他们的做法是错的却还要去效法,我的罪过将比他们的还大。况且我口出怨言,更不能享受国君给的俸禄了。”他的母亲说:“那也要使国君知道一下你的情况,怎么样?”介子推回答说:“话语,是身体的花饰而已;身体都打算隐藏起来了,还要那些花饰有什么用呢?身穿那些花饰,就是要显耀自己了。”他的母亲说:“你真的能做到吗?我与你一起隐藏起来。”他们到死都未再出现。

介子推的跟随者十分怜悯他,就在宫门挂了一条字幅,字幅写道:“龙想要飞上天,曾有五条蛇帮扶他。龙现在已经升入云霄,四条蛇也都各自进入了自己的屋宇,唯有一条蛇独自哀怨,始终没能找到自己的住所。”晋文公外出时,看见了那字幅,说:“这说的就是介子推啊。我一直劳心于王室之乱,没来得及回报他的功劳。”于是派人去召请介子推,可是介子推早已离开了。文公于是到处寻找他的住所,听说他在绵上山,于是文公将整座绵上山赏赐给了介子推,作为他的禄田,称为介山,并说“用这来记载我的过失,并且表彰贤能的人”。

跟从文公流亡多年的仆人壶叔说:“国君您曾三次赏封有功的人,可是都没有赏赐我,因此我冒昧地前来向您请罪。”晋文公回答说:“能用仁义来教导我,用德行与恩惠来防止我犯错误的,这样的人应受到上等奖赏。用行动来辅佐我,使我终于取得成功的,这样的人应受到次一等的奖赏。战场上敢于冒流矢飞石的危险,为我立下汗马功劳的,这样的人应受到再次一等的奖赏。如果只是用苦力侍奉我,但没有补救我的错误的,将受到更次一等的奖赏。三次赏赐过后,立即就要赏赐你了。”晋国人听到文公的这番话,都很高兴。

晋文公二年(前635年)春季,秦军在黄河岸边驻扎,将要护送周襄王回京城。赵衰说:“要想称霸,没有比护送周襄王回京城、尊崇周王更好的方法。周王室与晋国原本就是同姓,如果晋国没有抢先护送周襄王回京,而是落在秦国后面,就没有向天下发号施令的资本。现在尊崇周襄王,乃是晋国将来称霸的资本。”三月甲辰日,晋国于是派兵到阳樊,包围了温邑,护送周襄王回到了周都。四月,杀了周襄王的弟弟带。周襄王于是将河内、阳樊的土地赐给了晋国。

四年(前633年),楚成王和其他诸侯国包围了宋国,宋国的公孙固来到晋国告急。先轸说:“报答宋襄公的赠马厚恩并使晋国称霸于诸侯,就在如今的这场战役了。”狐偃说:“楚国不久前取得了曹国,而且又与卫国初次联姻,如果我们讨伐曹卫两国,楚国一定会去营救,这样宋国就可免于灾难了。”晋国于是创建了三军。赵衰举荐郄縠统领中军,并让郄臻辅佐他;派遣狐偃掌管上军,让狐毛辅佐他,任命赵衰为卿;栾枝统领下军,先轸协助他;荀林父驾战车,魏犨担当车右:三军前往攻打曹、卫两国。冬季十二月,晋兵首先占领了太行山以东的地方,并将原邑封给了赵衰。

五年(前632年)春季,晋文公想要攻打曹国,于是向卫国借路,卫国人没有同意。晋军只好绕远从黄河的南段渡河,侵入曹国,并攻打卫国。正月,晋军攻取了五鹿。二月,晋侯、齐侯在敛盂会盟。卫侯请求与晋国结盟,晋国人没有答应。卫侯于是又想要与楚国结盟,卫国人不想这样做,因此驱逐了卫侯以讨好晋国。卫侯被迫居住在襄牛,公子买在卫国都城防守。楚国前来援救卫国,却未能成功。晋侯包围了曹国。三月丙午日,晋军攻入了曹国都城,斥责曹共公没有听从厘负羁的劝告却让三百人乘坐着华美的车子招摇过市的过错。为了报答厘负羁曾经的恩德,晋文公命令军队不许进入厘负羁同宗族的住所。楚军又包围了宋国,宋国又向晋国告急。晋文公这次要想营救宋国就要攻打楚国,可是由于楚成王当年对他有恩,所以他不想讨伐楚国;打算对宋国的请求置之不理,可是宋襄公当年也有恩于自己:晋文公进退两难。先轸说:“抓住曹伯,然后分割曹国、卫国的土地给宋国,楚国会急于营救曹国、卫国,如此一来,楚国就会解除对宋国的包围了。”晋文公听从了先轸的建议,楚成王于是领兵离开了。

楚国将领子玉对楚成王说:“国君您对待晋文公仁义至厚,如今他明知楚国与曹、卫两国关系好却有意讨伐它们,这是轻视您。”楚成王说:“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过了很长时间窘困的生活,终于得以返回晋国,对人世间的苦头非常了解,因此能够善待他的子民,上天在保佑着他,其势不可阻挡。”子玉坚持请战说:“我不敢说这次一定能取得胜利,只希望因此能封住那些进谗言之人的口。”楚成王十分生气,给了他很少的兵力。子玉于是派宛春告诉晋文公说:“请您恢复卫侯的君位并归还曹国的土地,我也会解除对宋国的包围。”晋国大夫咎犯说:“子玉太无礼了,国君只能获得一个好处,可是当臣子的却能得到两个好处,我们不能答应这个条件。”先轸则说:“能使人心安定就称为有礼。楚国的一句话能够使三个国家安定,可是您的一句话却能使这三个国家灭亡,那么就是我们无礼。如果不答应楚国,就是放弃了宋国。不如暗中答应楚国恢复曹侯、卫侯的地位,以此来引诱楚国,扣留宛春以激怒楚国,等战事发生后再另想其他的计谋。”晋侯于是就把宛春扣押在了卫国,并且私下答应恢复曹国、卫国。曹国、卫国于是与楚国绝交了。楚国的子玉非常生气,率军攻打晋军,晋军不断后退。晋国的军吏问:“我军为什么要撤退?”晋文公说:“从前我在楚国时,曾与楚成王约定,交战时晋军会向后撤退三舍之地,我怎么能背弃自己的承诺呢?”楚军也想撤退,可是子玉不答应。四月戊辰日,宋成公、齐将、秦将以及晋侯在城濮驻扎。己巳日,与楚军交战,楚军被打败,子玉带领残兵逃走了。甲午日,晋军班师回到衡雍,在践土为周襄王修建了宫殿。

起初,郑国曾帮助过楚军,如今楚军战败了,郑国很惧怕,派使者向晋侯请求结盟。晋侯于是与郑伯订立了盟约。

五月丁未日,晋文公向周天子进献从楚国俘获的战利品,一共有一百辆披甲的驷马战车,一千多名步兵。周襄王派王子虎宣布任命晋文公为霸主,并赐给他大辂车,一把红色的弓、一百支红色的箭,十把黑色的弓、一千支黑色的箭,一卣用黑黍加香草酿造而成的醇酒,一把柄为圭状的玉勺以及三百名勇士。晋侯再三谢绝,最后才叩首接受了。周朝的史官写了《晋文侯命》:“周王这样说道:您用仁义使诸侯和睦,大显文王、武王的功业。文王、武王能谨慎地修明德行,光照上天,名声广传于人间,所以上帝将帝王的使命赐给了文王、武王,让其恩泽延及到子孙后代。您要协助我继承祖先的帝业,永安天子之位。”于是晋文公开始在诸侯中称霸。癸亥日,王子虎在践土的行宫与诸侯会盟。

晋军放火烧了楚军的营地,大火连续好几天都未熄灭,晋文公却唉声叹气的。大臣们说:“打败了楚军可是国君您仍忧虑,为什么?”晋文公说:“我听说只有圣人在取得胜利时能安心,因此我会感到害怕。况且楚国大将子玉还没死,我怎么能高兴起来呢!”子玉战败后回到了楚国,楚成王怨恨他没有听自己的话,贪图与晋国作战,于是狠狠地斥责了子玉,子玉自杀身亡。晋文公说:“我在外面攻打楚国,而楚王在国内诛杀大将,内外交相呼应。”于是晋文公才高兴起来。

六月,晋人再次让卫侯回到了国都。壬午日,晋文公渡过黄河后北上回到了晋国。回国后他开始论功行赏,其中狐偃功劳最大。有人说:“城濮之役,主要靠先轸出谋划策。”晋文公说:“在城濮作战时,狐偃劝我不要失信。先轸则说:'作战重要的是取胜’,我听取了他的话并打了胜仗。可是先轸的话只能有利于一时,而狐偃所说的却有利于我创建千秋万代的功业,怎么能让一时的利益凌驾于千秋万代的功业之上呢?所以我把狐偃的功劳排在了最前面。”

冬季,晋文公在温邑会见了诸侯,想要率领诸侯朝见周襄王。晋文公担心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办成此事,恐怕有些诸侯会背叛自己,就派人告诉周襄王,让他去河阳狩猎。壬申日,晋文公率领诸侯到践土朝见了周天子。孔子读史书看到关于文公的这段记载,说:“诸侯无权召见周天子,我之所以要在《春秋》上将这件事写成'周天子在河阳打猎’,是对此事隐讳的说法。”

丁丑日,诸侯国包围了许国。曹伯的大臣中有人劝晋文公说:“齐桓公会盟各诸侯国是为了扶植异姓国家,如今国君您会盟诸侯却是为了灭亡同姓国家。曹国,是叔振铎的后代;晋国,是唐叔的后代。会盟诸侯而灭掉兄弟之国,这是不合礼法的。”晋文公听了这番话后十分高兴,于是恢复了曹伯的君位。

此时晋国开始创建左行、中行、右行三支军队。荀林父统领中行军,先縠统领右行军,先蔑统领左行军。

七年(前630年),晋文公与秦穆公共同出兵包围了郑国,原因是晋文公逃亡经过郑国的时候,郑国国君对文公没有以礼相待,以及城濮之战时郑国曾帮助楚国。晋国包围郑国,想要俘获叔瞻。叔瞻听说了这一消息,于是自杀了。郑国人抬着叔瞻的尸体来向晋文公禀告。晋文公则说:“一定要抓到郑国国君我才会甘心。”郑文公恐惧,于是暗中派人告诉秦缪公说:“灭掉郑国会使晋国的力量增强,这对晋国来说是有好处的,可是对秦国来说却未必有利可图。国君您为什么不帮助郑国解脱困境,使郑国成为秦国在东行道路上的好友呢?”秦伯听后十分高兴,于是撤兵了。很快晋国也撤兵了。

九年(前628年)冬年,晋文公去世,其子襄公欢继位。这一年郑文公也去世了。

郑国有人想出卖自己的国家给秦国,秦穆公派兵前去偷袭郑国。十二月,秦军路过晋都的城郊。襄公元年(前627年)春季,秦军途经周都,十分骄横无礼,王孙满讥笑秦军不懂礼法。秦军到滑国时,郑国商人弦高将要去周都做生意,正好遇到了秦军,弦高用十二头牛犒劳秦军。秦军以为郑国已经知道偷袭之事,十分惊慌,只好退兵了,在顺便灭掉滑国后才班师返回。

晋国的先轸说:“秦伯没有听从蹇叔的劝告,违背了民心,我们可以在此时攻击秦军。”栾枝则说:“还没有报答秦国对先君的恩德,就攻击它,是不行的。”先轸说:“秦国欺侮我们刚刚失去父亲的国君,讨伐与我们同姓的国家,有什么恩德要报答呢?”晋国于是攻打秦国。晋襄公身穿着黑色的丧服随军出征。四月,晋国在崤山打败了秦军,虏获了孟明视、西乞秫、白乙丙三位秦军大将后返回。晋襄公就穿着黑色的丧服安葬了晋文公。晋文公的妻子是秦国女子,她对晋襄公说:“秦君想要得到那三位败将从而杀掉他们。”襄公同意了,于是把那三名秦国将领遣送回国。先轸听说后,对襄公说:“祸患就此产生了。”先轸于是立即去追那三名秦国将领。他们正在渡过黄河,已经在船上了,看到岸边的先轸便叩头辞谢,终于没能追回。

三年后,秦国果然派孟明攻打晋国,以报崤山战败之仇,攻取了晋国的汪邑后撤兵。四年(前624年),秦缪公率军大举进攻晋国,秦军渡过了黄河,攻下了晋国的王官城,在崤山为其阵亡的将士修建了坟墓,之后才离开。晋军十分害怕,不敢再出战,于是固守城池。五年(前623年),晋国攻打秦国,夺取了新城,报了王官一战的失败之仇。

六年(前622年),赵衰成子、栾贞子、咎季子犯和霍伯全都去世了。赵盾接替赵衰执掌晋国国政。

七年(前621年)八月,晋襄公去世。太子夷皋的年纪还小。晋国人因为国家多次遇难的缘故,想要立一个年长的人当国君。赵盾说:“立襄公的弟弟雍当国君吧。他乐善好施而且又年长,先君又很喜爱他;并且他亲近于秦国,秦国向来是晋国的友好邻国。如果拥立有善德的人当国君,国家就能稳定,侍奉年长者国家就能够和顺,拥护先君喜爱的人就是孝顺,与旧日的好友结交国家就能安定。”贾季说:“不如拥立雍的弟弟乐。两位国君都曾十分宠爱辰嬴,如果立她的儿子当国君,百姓一定会安心的。”赵盾说:“辰嬴的地位很卑贱,地位排在晋文公的九个姬妾的下边,她的儿子会有什么威望!而且辰嬴曾被两位国君宠幸,这可是淫乱。作为先君的儿子,不能够向大国求助却居住在小国,这是鄙陋。母亲淫乱,儿子鄙陋,这样就不会有威信;陈国不仅小,而且距离晋国很遥远,得不到援助:怎么可以立乐为国君呢!”于是赵盾派士会前往秦国迎回公子雍。贾季也派人前往陈国召回公子乐。赵盾废黜了贾季的官职,原因是他杀了阳处父。十月,晋国安葬了晋襄公。十一月,贾季逃奔翟国。这年,秦缪公也去世了。

灵公元年(前620年)四月,秦康公说:“从前文公刚刚回到晋国时,晋国没有卫士护卫,因此吕省、郄芮才发动了叛乱。”秦国于是送给公子雍很多卫士。太子夷皋的母亲缪嬴终日抱着太子到朝廷上号叫哭泣,说:“先君有什么过错吗?他的后嗣又有什么过错呢?你们抛弃嫡子而到国外去找寻国君,打算把太子放到哪里?”她走出朝廷,又抱着太子跑到赵盾家,叩头说:“先君曾把太子托付给您,并说'将来这个孩子如能成材,我就会敬受您的恩赐;如果没有成材,我就会怨恨您’。现在先君虽然已经逝世了,可是他的话好像还在我的耳边,然而如今您却要舍弃太子,为什么?”赵盾和各位大夫们害怕缪嬴继续纠缠下去,并且怕被杀害,就放弃迎立公子雍而立太子夷皋当国君,便是晋灵公。晋国派兵阻拦护送公子雍回国的秦军。赵盾担任主将,率军前去抵御秦军,在令狐打败了秦军。先蔑、随会被迫逃亡到秦国。秋季,齐、宋、卫、郑、曹和许国的国君全来会见了赵盾,并在扈邑订立了盟约,原因是晋灵公刚刚即位。

四年(前617年),晋国攻打秦国,攻取了少梁。秦军也攻取了晋国的崤城。六年(前615年),秦康公率军讨伐晋国,攻取了羁马。晋灵公很愤怒,于是命赵盾、赵穿、郄缺率军还击秦国,两军在河曲展开了激战,其中赵穿的功劳最大。七年(前614年),晋国的六卿担心随会在秦国,会经常给晋国制造祸乱,就让大臣魏寿余假装反叛晋国并投降秦国。秦国让随会到魏邑接受魏寿余的投降,魏寿余趁机抓住了随会并将他带回晋国。

八年(前613年),周顷王去世,公卿们相互争夺权势,所以没有向各诸侯国发讣告。晋侯派赵盾率领八百辆战车平定了周王室的内乱,拥立周匡王继位。这一年,楚庄王刚刚继承了君位。十二年(前609年),齐国人杀了他们的国君齐懿公。

十四年(前607年),晋灵公长大了,他生活十分奢侈,征收重税用以装饰宫殿。他还常在高台上用弹弓射人,就是为了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时惊恐的样子。厨师炖的熊掌不够烂,灵公就大发雷霆,竟然杀了厨师,并让宫女把厨师的尸体抬出宫,还要从朝廷上经过。赵盾、随会曾多次前来进谏,可是灵公并不听从;这回他们又在朝廷上看见了死人的手,因此又前来劝谏。随会先进去劝谏,灵公没有听从。灵公担心赵盾也会来劝谏,于是就让锄麑去刺杀赵盾。赵盾家的内屋门敞开着,锄麑见赵盾家非常简陋就退了出来,叹息道:“杀害忠臣,违抗国君的命令,这两种罪都是一样的。”于是便撞树自杀了。

从前,赵盾曾经到首山狩猎,看到桑树下有一个饥饿的人。此人名叫[生僻字]眯明。赵盾给了他一些吃的,他只吃了一半。赵盾问他为何不把食物吃完,他说:“我在外作了三年的仆人,不知道老母是否还健在,想把这剩下的食物留给母亲吃。”赵盾认为他是个孝子,就又给了他一些饭和肉。很快,[生僻字]眯明就做了晋灵公的厨师,赵盾并不知道这件事。九月,晋灵公邀请赵盾一起喝酒,设下埋伏想要害死赵盾。灵公的厨师[生僻字]眯明知道这件事后,担心赵盾喝醉后无法站起身逃跑,因而向赵盾进言说:“国君设宴赏赐您喝酒,只喝三杯就不要再喝了。[生僻字]眯明想借此让赵盾在灵公下暗杀令前离开,避免他遇难。赵盾离开席位后,灵公事先埋伏的士兵还未会合,就先放出一条名叫敖的恶狗。[生僻字]眯明徒手帮赵盾杀死了恶狗。赵盾说:“不派人来杀我却用狗,虽然很凶猛,但是又有什么用呢。”然而他却不知道[生僻字]眯明是在暗中报答他的恩德。很快,晋灵公命令埋伏好的士兵出来追杀赵盾,[生僻字]眯明反击灵公的伏兵,伏兵不能前进,终于让赵盾逃脱了。赵盾问眯明为何要救自己,[生僻字]眯明回答说:“我就是当年桑树下那个饥饿的人。”赵盾问他叫什么名字,他没说。他也因此逃跑了。

赵盾逃脱了,可是并未逃出晋国的国境。乙丑日,赵盾的兄弟将军赵穿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并接回了赵盾。赵盾一向很受人敬重,所以很得民心;晋灵公年纪轻,生活奢侈,百姓都不愿亲附于他,因此很容易就杀了他。赵盾恢复了原来的官职。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杀了自己的国君”,并把这个记载拿到朝廷上让各位大臣看。赵盾说:“杀死国君的人是赵穿,我没罪。”太史董狐说:“你是众卿之长,虽然逃跑了但并没有逃出国境,回来后也没有诛杀乱臣贼子,杀国君的人不是你还是谁呢?”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秉笔直书而毫不隐瞒史实。宣子,是好大夫,为了遵守法制而情愿蒙受恶名。可惜啊,如果他逃出国界就能够免除弑君的罪名了。”

赵盾让赵穿到周都去迎接晋襄公的弟弟黑臀回国,立他为国君,便是晋成公。

晋成公,是晋文公的小儿子,他的母亲是周王室之女。壬申日,成公来到武宫朝拜祭祀。

晋成公元年(前606年),赐封赵氏担任公族大夫。讨伐郑国,因为郑国背叛了晋国。三年(前604年),郑襄公刚刚继位,便归附了晋国而背叛了楚国。楚王大怒,讨伐郑国,晋国前往救援。

六年(前601年),晋国攻打秦国,虏获了秦国将领赤。

七年(前600年),晋成公与楚庄王争夺霸主的地位,在扈邑会盟诸侯。陈国由于畏惧楚国,所以没去赴会。晋国派中行桓子攻打陈国,并借此援救郑国,与楚军交战,打败了楚军。这一年,晋成公去世,其子景公据继位。

景公元年(前599年)春季,陈国大夫夏征舒杀了自己的国君陈灵公。二年(前598年),楚庄王讨伐陈国,杀死了夏征舒。

三年(前597年),楚庄王包围了郑国,郑国向晋国告急。晋国派荀林父率领中军,随会率领上军,赵朔率领下军,郄克、栾书、先縠、韩厥以及巩朔辅佐这三人。六月,晋军来到黄河岸边。听说楚军已经把郑国降服了,逼迫郑伯赤裸上身投降,并与他签订了城下之盟后才撤兵,荀林父想要班师回朝。先縠说:“大家都是来援救郑国的,没有到达郑国是不可以回去的,否则将帅间会离心离德。”晋军最终渡过了黄河。楚国已经降服了郑国,本想在黄河饮马以显示自己的威名,之后再撤军返回。结果,楚军与晋军发生了激烈的交战。郑国刚刚依附楚国,十分害怕楚国,所以反而帮助楚军攻打晋军。晋军战败,逃到了黄河边,士兵们为了逃命争抢着要渡河,以至于船中有很多被砍断的手指。楚军抓获了晋国将领智罃。晋军返回后,荀林父说:“我是主帅,打了败仗,应该被处死,请国君杀死我吧。”晋景公想要答应他。随会说:“从前晋文公曾与楚军在城濮交战,楚成王回国后杀死了败将子玉,文公因此才面露喜色。如今楚军已经打败了我军,我们还要杀死军队的主帅,是帮楚国杀敌人啊。”晋景公于是没有杀荀林父。

四年(前596年),先縠因为自己首先建议渡河导致晋军在黄河边被打败,担心被杀,于是逃奔翟国,与翟国谋划讨伐晋国。晋国觉察到这件事,就杀了先縠全族。先縠,是先轸的儿子。

五年(前595年),晋国讨伐郑国,原因是郑国曾帮助楚国攻打晋国。此时楚庄王的势力很强大,在黄河边击败了晋军。

六年(前594年),楚军讨伐宋国,宋国派人来晋国告急,晋景公想要营救宋国,伯宗献计说:“楚国,现在上天正在保佑着它,其势力锐不可当。”于是晋国派解扬前去假装答应救宋。郑国人抓住解扬并把他交给楚国,楚王赏赐给他很多财礼,让他去宋国说反话,以使宋国尽快投降。解扬假装答应楚王,最终把晋君的话告诉了宋国。楚王想要杀了他,有人劝谏,楚王才释放了解扬。

七年(前593年),晋国派随会率兵灭掉了赤狄

八年(前592年),晋国派郄克出使齐国。齐顷公的母亲在楼上观看郄克并讥笑他。这样做的原因,是却克驼背,而鲁国使者腿瘸,卫国使者有一只眼睛瞎了,所以齐国派有同样残疾的人来引导宾客。郄克十分生气,回国途中来到黄河岸边,发誓说:“让河神来见证,我将来一定要报复齐国给予我的耻辱!”郄克回到晋国,请求晋景公发兵讨伐齐国。景公问明郄克想攻打齐国的原因后,说:“这是你个人的怨恨,怎么能够以此来搅扰国家呢!”景公于是没有听从他的话。魏文子因年迈请求退休,并向景公举荐了郄克,郄克开始掌握国政。

九年(前591年),楚庄王去世。晋国讨伐齐国,齐国派太子强到晋国充当人质,晋国这才罢兵。

十一年(前589年)春季,齐国讨伐鲁国,攻取了隆邑。鲁国向卫国告急,卫国与鲁国都通过郄克向晋国告急。晋国于是派郄克、栾书、韩厥统领八百辆战车与鲁、卫两国一起攻打齐军。夏季,晋军与齐顷公的军队在鞍交战,齐顷公负伤被困。顷公于是就与他的车右交换了位置,假装下车取水喝,因而得以逃脱。齐军被打败后逃走,晋军向北一直追赶到齐都。齐顷公献出许多宝器求和,可是晋军没有同意。郄克说:“必须得到萧桐侄子作为人质。”齐国的使者说:“萧桐侄子,是齐顷公的母亲;齐顷公的母亲就好比你们晋君的母亲,为什么一定要得到她呢?你们这么做违背了人伦大义,我们请求再次交战。”晋国这才答应与齐国讲和,并撤兵离开了。

楚申公巫臣因偷娶了夏姬而逃奔晋国,晋景公任命巫臣为邢大夫。

十二年(前588年)冬季,齐顷公来到晋国,打算尊奉晋景公为王,景公辞谢不敢接受。晋国开始创建六军,韩厥、巩朔、赵穿、荀骓、赵括以及赵旃都被封为卿。智罃也从楚国获释回到晋国。

十三年(前587年),鲁成公朝拜晋景公,晋景公对他不尊敬,鲁成公生气地离开了,背弃了与晋国订立的盟约。晋国攻打郑国,攻取了氾邑。

十四年(前586年),梁山发生了山崩。晋景公向伯宗询问此事,伯宗认为这不值得大惊小怪。

十六年(前584年),楚国的将领子反怨恨巫臣,杀了他的全家。巫臣非常愤怒,给子反写信说:“我一定会让你这辈子都疲于奔命!”他便向晋景公请命出使吴国,并让自己的儿子掌握吴国的外交事宜,教吴国人学习乘车和用兵的方法。吴晋两国开始有交往,并相约一起攻打楚国。

十七年(前583年),晋景公杀死了赵同、赵括,并诛灭了整个赵氏家族。韩厥说:“怎么能够遗忘赵衰、赵盾的功绩呢?怎能断绝他们的祭祀呢!”晋景公便又让赵氏的庶子赵武作为赵氏的继承人,又赐给他城池。

十九年(前581年)夏季,晋景公病危,立太子寿曼为君,便是晋厉公。一个多月以后,景公去世。

厉公元年(前580年),由于刚刚继承君位,厉公想要与诸侯会盟,于是与秦桓公隔着黄河缔结盟约。回来后秦国就违背了盟约,并与翟国合谋一起讨伐晋国。三年(前578年),晋国派吕相斥责秦国,趁机联合诸侯讨伐秦国。军队到达泾水后,在麻隧打败了秦军,并俘获了秦军的将领成差。

厉公五年(前576年),郄锜、郄犨与郄至三人进谗言诬陷伯宗,厉公于是杀了伯宗。伯宗因为喜欢直言劝谏而惹祸上身,百姓因此不再亲附厉公。

六年(前575年)春季,郑国背弃晋国而与楚国订立了盟约,晋厉公大怒。栾书说:“不可以在我们管理国家时失去诸侯。”于是晋国派兵讨伐郑国。厉公亲自统领军队,五月时渡过黄河。听说楚军前来援救郑国,范文子于是请求晋厉公退兵。郄至说:“率军攻打叛逆者,遇到强敌就躲开,以后将无法再对诸侯发号施令。”于是晋军与楚军交战。癸巳日,晋军用箭射伤了楚共王的眼睛,楚军在鄢陵战败。子反收集残兵败将,加以安抚后,想要与晋国再次交战,晋国为此十分忧虑。楚共王召见子反,侍从竖阳谷向子反进酒,子反喝醉了,没去拜见楚共王。共王十分生气,斥责子反,子反自杀身亡。共王于是带领军队返回楚国。晋国从此威震诸侯,晋厉公想要趁这个机会号令天下,谋求霸主之位。

晋厉公有众多宠姬,返回晋国后,他打算罢免所有大夫的官职,而封赏各位宠姬的兄弟。其中有个宠姬的哥哥名叫胥童,曾与郄至有过节,再加上栾书又怨恨郄至不听从他的计谋但最终晋军还是打败了楚军,于是就暗中派人到楚国致歉。楚国派来的使者骗厉公说:“鄢陵之战,其实是郄至特意将楚军招来的,他要发动叛乱,迎接公子周回国即位。赶巧盟国的军队没有准备好,所以事情才没成功。”厉公将此事告诉了栾书。栾书说:“也许确有此事!国君您不妨试着派他到周都,然后暗中调查一下。”厉公果然派郄至去了周都。栾书又让公子周与郄至见面,郄至并不知自己被人出卖了。厉公验明后,认为郄至确实想谋反,于是怨恨郄至,打算杀掉他。八年(前573年),厉公外出狩猎,之后与宠姬宴饮,郄至杀了野猪想进献给厉公,可是野猪却被宦官抢走了。郄至因此射死了宦官。厉公十分生气,说:“季子你竟然如此欺辱我!”厉公打算要诛杀三郄,可是还未动手。郄钩想主动攻打厉公,说:“我虽然会死,但厉公也会因此痛苦。”郄至则说:“讲究忠信就不能背叛君王,追求明智就不能祸害百姓,要讲勇勐就不能发起动乱。失去这三条准则,谁还能亲近我们呢?我还是死了吧。”十二月壬午日,厉公派胥童率领八百名将士攻打并杀死了三郄。胥童趁机在朝廷上挟持了栾书与中行偃,并对厉公说:“如果不杀了这两个人,国君您以后必会遭遇祸患。”厉公说:“一个早上就杀死了三名大臣,我不忍再杀更多的人了。”胥童回答说:“可是别人会忍心杀了您。”厉公没听从胥童的话,并对栾书等人道歉表明他只想惩治郄氏的过错,说:“大夫们可以恢复官职了。”栾书与中行偃磕头拜谢说:“实在是太幸运了,太幸运了。”厉公任命胥童为卿。闰月乙卯日,厉公到匠骊氏家中游赏,栾书与中行偃带领党羽偷袭并逮捕了厉公,把厉公囚禁起来,并杀了胥童,同时派人到周都迎接公子周回国,拥立他为国君,便是晋悼公。

晋悼公元年(前572年)正月庚申日,栾书和中行偃杀了晋厉公,只用一辆车就简单地陪葬了厉公。厉公在遭到囚禁第六天时被杀,死后第十天是庚午日,智罃迎接公子周回到晋国,抵达绛城,杀鸡饮血同大夫盟誓,拥立公子周为国君,便是晋悼公。辛巳日,公子周到武宫朝拜祭祀。二月乙酉日,公子周即位。

晋悼公周的祖父是捷,捷是晋襄公的小儿子,没能继承国君之位,称为桓叔,他最受襄公的喜爱。桓叔生了惠伯谈,谈又生了悼公周。悼公周即位时,年仅十四岁。悼公说:“我的祖父和父亲都没能即位成为国君,他们被迫到周都避难,后来死在他乡。我以为自己与公室的关系早已疏远,并未希望当国君。今天各位大夫没忘记文公与襄公的意愿,而拥立我这个桓叔的后代当国君,全依赖祖宗以及先大夫的在天之灵,我才能够继续侍奉晋国的祭祀,怎么敢不兢兢业业啊!希望大夫们能够好好辅佐我!”悼公于是驱逐了不守臣道的七个大臣,重新修整祖宗的功业,向百姓广施恩惠,抚慰与晋文公一起回国的那些功臣的后代。秋季,晋国讨伐郑国。郑军被打败,晋军于是又侵犯陈国。

三年(前570年),晋国与各诸侯会盟。晋悼公问大臣们谁是可以重用的人,祁傒向悼公推荐了解狐。解狐,是祁傒的仇人。悼公又问,祁傒又举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君子说:“祁傒可算是不行偏私的人了!推举外人时不避讳仇人,推举家人时不避讳自己的儿子。”晋悼公正会见诸侯时,其弟杨干破坏了军队的行阵,魏绛因此杀了为他驾车的人。悼公大怒,有人劝说悼公,悼公最终认定魏绛确实很贤德,于是委他以重任,派他去与戎讲和,戎果真归附了晋国。十一年(前562年),悼公说:“从我开始任用魏绛起,已经九次成功会盟诸侯了,并且戎、翟与晋国也和好了,这可都是魏绛的功劳啊。”悼公于是赏赐给魏绛乐队,魏绛再三辞谢后才接受。冬季,秦军攻取了晋国的栎城。

十四年(前559年),晋悼公派六卿统领各诸侯国讨伐秦国,渡过泾水,把秦军打得大败,晋军一直追击到棫林才撤兵离开。

十五年(前558年),悼公问师旷如何治国。师旷说:“只有仁义才是根本。”冬季,晋悼公去世,其子平公彪继位。

平公元年(前557年),晋国讨伐齐国,齐灵公的军队与晋军在靡下交战,齐军战败逃走。晏婴说:“国君既然没有勇气继续作战,那为何不停止战斗呢?”齐灵公于是撤兵离开了。晋军乘胜追击,包围了临菑,烧光了外城中的所有住屋,并杀光了周围的百姓。向东到胶水,向南到沂水,齐国人都据城坚守,晋军于是撤兵回国了。

六年(前552年),鲁襄公朝拜晋平公。晋国的栾逞有罪过,逃奔齐国。八年(前550年),齐庄公偷偷派栾逞前往曲沃,并派军队跟随他。齐军来到太行,栾逞在曲沃城中发动叛乱,袭击并进入绛城。绛城毫无防备,晋平公因此打算自杀,范献子阻止了他,并带领自己的家兵反击栾逞,栾逞被打败后逃到了曲沃。曲沃人一起攻打栾逞,将其杀死,并诛灭了整个栾氏家族。栾逞,是栾书的孙子。他攻入绛城时,曾与魏献子一起商讨过。齐庄公听说栾逞被打败了,就命令齐军返回了,在攻取了晋国的朝歌后离开,以报复临菑一战的仇恨。

十年(前548年),齐国的崔杼杀了自己的国君齐庄公。晋军借齐国发生动乱的时机,在高唐打败齐国后才离开,报太行一战之仇。

十四年(前544年),吴国的延陵季子到晋国出使,与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会谈,说:“晋国的政权,最终会落入这三家手中。”

十九年(前539年),齐国派晏婴出使晋国,与叔向交谈。叔向说:“晋国,现在已处于末世了。平公横征暴敛,大肆修建池台宫殿,并且不理朝政,国家的大权已落入卿大夫手中,这样下去晋国还能长治久安吗!”晏子认为很对。

二十二年(前536年),晋国讨伐燕国。二十六年(前532年),晋平公去世,其子昭公夷即位。

昭公六年卒。六卿【六卿:指韩氏、赵氏、魏氏、范氏、中行氏和智氏六个家族。】强,公室卑。子顷公去疾立。

昭公在位六年(前526年)去世。此时六卿的势力十分强大,公室却日益微弱。昭公的儿子顷公去疾继位。

顷公六年(前520年),周景王去世,王子们争夺王位。晋国六卿率军帮助周王室平定了内乱,并拥立周敬王为天子。

九年(前517年),鲁国季氏驱逐了自己的国君鲁昭公,昭公被迫住在干侯。十一年(前515年),卫、宋两国派使者请求晋顷公护送鲁昭公回国。季平子私下贿赂了范献子,范献子接受了贿赂,就对晋顷公说:“鲁国的季氏并没有罪过。”最后晋国没有护送鲁昭公回国。

十二年(前514年),晋国公族祁傒的孙子和叔向的儿子在晋顷公面前相互诋毁。六卿想要削弱公室的势力,就借此想办法杀了这两个家族所有的人,并将这两个家族的食邑划分为十个县,各自让自己的儿子当大夫。晋公室的势力越来越衰弱,六卿的力量全都很强盛。

十四年(前512年),晋顷公去世,其子定公午继位。

定公十一年(前501年),鲁国的阳虎逃奔晋国,赵鞅简子招待他住了下来。十二年(前500年),孔子在鲁定公与齐景公于夹谷相会时担任傧相。

十五年(前497年),赵鞅派邯郸大夫赵午把昔日安置在邯郸的五百户人家迁徙到晋阳,赵午没能办成,赵鞅认为他不讲信义,想要杀死他,赵午与中行寅、范吉射关系亲密,他们一起攻打赵鞅,赵鞅逃到晋阳坚守。晋定公派兵包围了晋阳。荀栎、韩不信、魏侈等人曾与范吉射、中行寅有仇,于是派兵讨伐范吉射、中行寅。范吉射、中行寅发动叛乱,晋定公下令攻击他们,打败了范吉射、中行寅。范吉射、中行寅逃亡到了朝歌,筑城固守。韩简子、魏襄子等人替赵鞅向晋定公求情,定公因此赦免了赵鞅,恢复了他的职位。二十二年(前490年),晋军打败了范氏、中行氏,范吉射、中行寅两人逃奔齐国。

三十年(前482年),晋定公与吴王夫差在黄池会盟诸侯,两个人争夺盟主的地位,当时赵鞅跟从晋君,最终吴王成为盟主。

三十一年(前481年),齐国大夫田常杀了自己的国君齐简公,立简公的弟弟骜为国君,便是齐平公。晋定公三十三年(前479年),孔子逝世。

三十七年(前475年),晋定公去世,其子出公凿即位。

出公十七年(前458年),知伯与赵氏、韩氏、魏氏一起瓜分了范氏、中行氏的领地,并将其归入了自己的采邑。晋出公大怒,向齐、鲁两国告急,想要与齐、鲁两国一起讨伐四卿。四卿恐惧,于是反攻晋出公。晋出公被迫逃奔齐国,在途中死去。因此知伯就拥立晋昭公的曾孙骄为晋国国君,便是晋哀公。

晋哀公的祖父雍,是晋昭公的小儿子,号称戴子。戴子生下了忌。忌与知伯关系很好,忌去世很早,所以知伯虽然很想吞并晋国,但是没敢动手,就立了忌的儿子骄为国君。此时,晋国的所有政务全由知伯裁决,晋哀公不能有所制约。知伯于是占有了范氏、中行氏的土地,其势力在四卿当中最为强大。

哀公四年(前438年),赵襄子、韩康子与魏桓子联合起来杀了知伯,吞并了他所有的封地。

十八年(前434年),晋哀公去世,其子幽公柳继位。

晋幽公执政时期,晋国公室畏惧卿大夫,反而朝拜韩、赵、魏三家君主。晋国国君只占有绛都、曲沃这两个地方,剩余的土地都归韩、赵、魏三家所有。

十五年(前419年),魏文侯刚刚即位。十八年(前416年),幽公奸污妇女,在晚上偷偷出城,被盗贼杀死。魏文侯派兵平定了晋国的内乱,拥立幽公的儿子止为国君,便是晋烈公。

烈公十九年(前397年),周威烈王册封赵、韩、魏三家为诸侯。

二十七年(前389年),晋烈公去世,其子孝公颀继位。孝公九年(前380年),魏武侯刚刚即位,便攻打邯郸,没有取胜就撤兵离去了。十七年(前372年),晋孝公去世,其子静公俱酒继位。这一年,是齐威王元年。

静公八年(前349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共同灭掉晋国,三家瓜分了晋国的土地。静公被贬为平民,晋祀从此断绝了。

太史公说:晋文公,是古人所说的贤明君主,他在外流亡了十九年,生活极其困顿贫苦,等他继位后对臣子论功行赏时,尚且忘记了介子推,何况那些骄奢无比的国君呢?灵公被杀死后,成公与景公施行苛政,到厉公时就更为严苛了,大夫们害怕会被杀死,因此祸乱频发。悼公之后公室日益衰败,六卿专权乱政。因此说掌握人君之道,学会驾奴臣下,本来就不容易啊!

10、楚世家 原文及注释

所属分类:楚世家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共工氏:传说为炎帝的后代。】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

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坼:裂开,分裂。】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

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其子曰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

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楚子熊绎与鲁公伯禽、卫康叔子牟、晋侯燮、齐太公子吕伋俱事成王。

熊绎生熊艾,熊艾生熊<生僻字(黑旦)左右结构>熊<生僻字(黑旦)左右结构>;生熊胜。熊胜以弟熊杨为后。熊杨生熊渠。

熊渠生子三人。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江汉:长江、汉水。】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与:沿用。】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及周厉王之时,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

熊勇六年,而周人作乱,攻厉王,厉王出奔彘。熊勇十年,卒,弟熊严为后。

熊严十年,卒。四人,长子伯霜,中子仲雪,次子叔堪,少子季徇。熊严卒,长子伯霜代立,是为熊霜。

熊霜元年,周宣王初立。熊霜六年,卒,三弟争立。仲雪死;叔堪亡,避难于濮;而少弟季徇立,是为熊徇。熊徇十六年,郑桓公初封于郑。二十二年,熊徇卒,子熊咢立。熊咢九年,卒,子熊仪立,是为若敖。

若敖二十年,周幽王为犬戎所弑,周东徙,而秦襄公始列为诸侯。

二十七年,若敖卒,子熊坎立,是为霄敖。霄敖六年,卒,子熊眴立,是为鼢冒。鼢冒十三年,晋始乱,以曲沃之故。鼢冒十七年,卒。鼢冒弟熊通弑鼢冒子而代立,是为楚武王。

武王十七年,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十九年,郑伯弟段作乱。二十一年,郑侵天子之田。二十三年,卫弑其君桓公。二十九年,鲁弑其君隐公。三十一年,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

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随人为之周,请尊楚,王室不听,还报楚。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蚤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与随人盟而去。于是始开濮地而有之。

五十一年,周召随侯,数以立楚为王。楚怒,以随背己,伐随。武王卒师中而兵罢。子文王熊赀立,始都郢。

文王二年,伐申过邓,邓人曰“楚王易取”,邓侯不许也。六年,伐蔡,虏蔡哀侯以归,已而释之。楚强,陵【陵:通“凌”,欺凌。】江汉间小国,小国皆畏之。十一年,始霸,楚亦始大。

十二年,伐邓,灭之。十三年,卒,子熊囏立,是为庄敖。庄敖五年,欲杀其弟熊恽,恽奔随,与随袭弑庄敖代立,是为成王。

成王恽元年,初即位,布德施惠,结旧好于诸侯。使人献天子,天子赐胙,曰:“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于是楚地千里。

十六年,齐桓公以兵侵楚,至陉山。楚成王使将军屈完以兵御之,与桓公盟。桓公数以周之赋不入王室,楚许之,乃去。

十八年,成王以兵北伐许,许君肉袒谢,乃释之。二十二年,伐黄【黄:诸侯国名,嬴姓。】。二十六年,灭英【英:诸侯国名,偃姓。】。

三十三年,宋襄公欲为盟会,召楚。楚王怒曰:“召我,我将好往袭辱之。”遂行,至盂,遂执辱宋公,已而归之。三十四年,郑文公南朝楚。楚成王北伐宋,败之泓,射伤宋襄公,襄公遂病创死。

三十五年,晋公子重耳过楚,成王以诸侯客礼飨,而厚送之于秦。

三十九年,鲁僖公来请兵以伐齐,楚使申侯将兵伐齐,取榖,置齐桓公子雍焉。齐桓公七子皆奔楚,楚尽以为上大夫。灭夔【夔:熊绎六世孙熊挚的后代创建的国家。】,夔不祀祝融、鬻熊故也。

夏,伐宋,宋告急于晋,晋救宋,成王罢归。将军子玉请战,成王曰:“重耳亡居外久,卒得反国,天之所开,不可当。”子玉固请,乃与之少师而去。晋果败子玉于城濮。成王怒,诛子玉。

四十六年,初,成王将以商臣为太子,语令尹子上。子上曰:“君之齿未也,而又多内宠,绌【绌:同“黜”,废除、贬斥。】乃乱也。楚国之举常在少者。且商臣蜂目而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王不听,立之。后又欲立子职而绌太子商臣。商臣闻而未审也,告其傅潘崇曰:“何以得其实?”崇曰:“飨王之宠姬江芈而勿敬也。”商臣从之。江芈怒曰:“宜乎王之欲杀若而立职也。”商臣告潘崇曰:“信矣。”崇曰:“能事之乎?”曰:“不能。”“能亡去乎?”曰:“不能。”“能行大事乎?”曰:“能。”冬十月,商臣以宫卫兵围成王。成王请食熊蹯而死,不听。丁未,成王自绞杀。商臣代立,是为穆王。

穆王立,以其太子宫予潘崇,使为太师,掌国事。穆王三年,灭江。四年,灭六【六:诸侯国名,偃姓。】、蓼【蓼:诸侯国名,姬姓。】。六、蓼,皋陶之后。八年,伐陈。十二年,卒。子庄王侣立。

庄王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令国中曰:“有敢谏者死无赦!”伍举入谏。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钟鼓之间。伍举曰:“愿有进隐。”曰:“有鸟在于阜【阜:土山。】,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庄王曰:“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举退矣,吾知之矣。”居数月,淫益甚。大夫苏从乃入谏。王曰:“若不闻令乎?”对曰:“杀身以明君,臣之愿也。”于是乃罢淫乐,听政,所诛者数百人,所进者数百人,任伍举、苏从以政,国人大说。是岁灭庸。六年,伐宋,获五百乘。

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呜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神奸:天神与鬼怪。】。桀有乱德,鼎迁于殷,载祀六百。殷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必重;其奸回昏乱,虽大必轻。昔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

九年,相若敖氏。人或谗之王,恐诛,反攻王,王击灭若敖氏之族。十三年,灭舒。

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征舒弑其君,故诛之也。已破陈,即县之。群臣皆贺,申叔时使齐来,不贺。王问,对曰:“鄙语曰,牵牛径人田,田主取其牛。径者则不直矣,取之牛不亦甚乎?且王以陈之乱而率诸侯伐之,以义伐之而贪其县,亦何以复令于天下!”庄王乃复国陈后。

十七年春,楚庄王围郑,三月克之。入自皇门,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天:不被上天所佑。】,不能事君,君用【用:因,以。】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听!宾【宾:通“摈”,摈弃,流放。】之南海,若【若:或者。】以臣妾赐诸侯,亦惟命是听。若君不忘厉、宣、桓、武,不绝其社稷,使改事君,孤之愿也,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楚群臣曰:“王勿许。”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庸可绝乎!”庄王自手旗,左右麾军,引兵去三十里而舍,遂许之平。潘尪入盟,子良出质。夏六月,晋救郑,与楚战,大败晋师河上,遂至衡雍而归。

二十年,围宋,以杀楚使也。围宋五月,城中食尽,易子而食,析骨而炊。宋华元出告以情。庄王曰:“君子哉!”遂罢兵去。

二十三年,庄王卒,子共王审立。

共王十六年,晋伐郑。郑告急,共王救郑。与晋兵战鄢陵,晋败楚,射中共王目。共王召将军子反。子反嗜酒,从者竖阳榖进酒,醉。王怒,射杀子反,遂罢兵归。

三十一年,共王卒,子康王招立。康王立十五年卒,子员立,是为郏敖。

康王宠弟公子围、子比、子皙、弃疾。郏敖三年,以其季父康王弟公子围为令尹,主兵事。四年,围使郑,道闻王疾而还。十二月己酉,围入问王疾,绞而弑之,遂杀其子莫及平夏。使使赴于郑。伍举问曰:“谁为后?”对曰:“寡大夫围。”伍举更曰:“共王之子围为长。”子比奔晋,而围立,是为灵王。

灵王三年六月,楚使使告晋,欲会诸侯。诸侯皆会楚于申。伍举曰:“昔夏启有钧台之飨,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王有盟津之誓,成王有岐阳之蒐,康王【康王:周康王,名钊,成王之子。】有丰宫之朝,穆王【穆王:周穆王,名满,昭王之子。】有涂山之会,齐桓有召陵之师,晋文有践土之盟,君其何用?”灵王曰:“用桓公。”时郑在焉,于是晋、宋、鲁、卫不往。灵王已盟,有骄色。伍举曰:“桀为有仍之会,有缗叛之。纣为黎山之会,东夷叛之。幽王为太室之盟,戎、翟叛之。君其慎终!”

七月,楚以诸侯兵伐吴,围朱方。八月,克之,囚庆封,灭其族。以封徇,曰:“无效齐庆封弑其君而弱其孤,以盟诸大夫!”封反曰:“莫如楚共王庶子围弑其君兄之子员而代之立!”于是灵王使疾杀之。

七年,就章华台【章华台:楚国行宫。】,下令内亡人实之。

八年,使公子弃疾将兵灭陈。十年,召蔡侯,醉而杀之。使弃疾定蔡,因为陈蔡公。

十一年,伐徐以恐吴。灵王次于干溪以待之。王曰:“齐、晋、鲁、卫,其封皆受宝器,我独不。今吾使使周求鼎以为分,其予我乎?”析父【析父:楚国大夫。】对曰:“其予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荜露蓝蒌,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共:通“供”。】王事。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周今与四国服事君王,将惟命是从,岂敢爱鼎?”灵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今郑人贪其田,不我予,今我求之,其予我乎?”对曰:“周不爱鼎,郑安敢爱田?”灵王曰:“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吾大城陈、蔡、不羹,赋【赋:军队。】皆千乘,诸侯畏我乎?”对曰:“畏哉!”灵王喜曰:“析父善言古事焉。”

十二年春,楚灵王乐干溪,不能去也。国人苦役。初,灵王会兵于申,僇越大夫常寿过,杀蔡大夫观起。起子从亡在吴,乃劝吴王伐楚,为间【间:挑拨。】越大夫常寿过而作乱,为吴间。使矫公子弃疾命召公子比于晋,至蔡,与吴、越兵欲袭蔡。令公子比见弃疾,与盟于邓。遂入杀灵王太子禄,立子比为王,公子子皙为令尹,弃疾为司马。先除王宫,观从从师于干溪,令楚众曰:“国有王矣。先归,复爵邑田室。后者迁之。”楚众皆溃,去灵王而归。灵王闻太子禄之死也,自投车下,而曰:“人之爱子亦如是乎?”侍者曰:“甚是。”王曰:“余杀人之子多矣,能无及此乎?”右尹曰:“请待于郊以听国人。”王曰:“众怒不可犯。”曰:“且入大县而乞师于诸侯。”王曰:“皆叛矣。”又曰:“且奔诸侯以听大国之虑。”王曰:“大福不再,祗取辱耳。”于是王乘舟将欲入鄢。右尹度王不用其计,惧俱死,亦去王亡。

灵王于是独傍徨山中,野人莫敢入王。王行遇其故鋗人【鋗人:秦时称中涓,贴身内侍。】,谓曰:“为我求食,我已不食三日矣。”鋗人曰:“新王下法,有敢饷王从王者,罪及三族,且又无所得食。”王因枕其股而卧。鋗人又以土自代,逃去。王觉而弗见,遂饥弗能起。芋尹申无宇之子申亥曰:“吾父再犯王命,王弗诛,恩孰大焉!”乃求王,遇王饥于厘泽,奉之以归。夏五月癸丑,王死申亥家,申亥以二女从死,并葬之。

是时楚国虽已立比为王,畏灵王复来,又不闻灵王死,故观从谓初王比曰:“不杀弃疾,虽得国犹受祸。”王曰:“余不忍。”从曰:“人将忍王。”王不听,乃去。弃疾归。国人每夜惊,曰:“灵王入矣!”乙卯夜,弃疾使船人从江上走呼曰:“灵王至矣!”国人愈惊。又使曼成然告初王比及令尹子皙曰:“王至矣!国人将杀君,司马将至矣!君蚤自图,无取辱焉。众怒如水火,不可救也。”初王及子皙遂自杀。丙辰,弃疾即位为王,改名熊居,是为平王。

平王以诈弑两王而自立,恐国人及诸侯叛之,乃施惠百姓。复陈蔡之地而立其后如故,归郑之侵地。存恤国中,修政教。吴以楚乱故,获五率以归。平王谓观从:“恣尔所欲。”欲为卜尹,王许之。

初,共王有宠子五人,无适【适:通“嫡”。】立,乃望祭群神,请神决之,使主社稷,而阴与巴姬【巴姬:共王的宠妾。】埋璧于室内,召五公子斋而入。康王跨之,灵王肘加之,子比、子皙皆远之。平王幼,抱其上而拜,压纽。故康王以长立,至其子失之;围为灵王,及身而弑;子比为王十余日,子皙不得立,又俱诛。四子皆绝无后。唯独弃疾后立,为平王,竟续楚祀,如其神符。

初,子比自晋归,韩宣子【韩宣子:姬姓,韩氏,名起,晋国大夫。】问叔向曰:“子比其济乎?”对曰:“不就。”宣子曰:“同恶相求,如市贾焉,何为不就?”对曰:“无与同好,谁与同恶?取国有五难:有宠无人,一也;有人无主,二也;有主无谋,三也;有谋而无民,四也;有民而无德,五也。子比在晋十三年矣,晋、楚之从不闻通者,可谓无人矣;族尽亲叛,可谓无主矣;无衅【衅:间隙,可乘之机。】而动,可谓无谋矣;为羁终世,可谓无民矣;亡无爱征,可谓无德矣。王虐而不忌,子比涉五难以弑君,谁能济之!有楚国者,其弃疾乎?君陈、蔡,方城外属焉。苛慝不作,盗贼伏隐,私欲不违,民无怨心。先神命之,国民信之。芈姓有乱,必季实立,楚之常也。子比之官,则右尹也;数其贵宠,则庶子也;以神所命,则又远之;民无怀焉,将何以立?”宣子曰:“齐桓、晋文不亦是乎?”对曰:“齐桓,卫姬之子也,有宠于厘公。有鲍叔牙、宾须无、隰朋以为辅,有莒、卫以为外主,有高、国以为内主。从善如流,施惠不倦。有国,不亦宜乎?昔我文公,狐季姬之子也,有宠于献公。好学不倦。生十七年,有士五人,有先大夫子余、子犯以为腹心,有魏犨、贾佗以为股肱,有齐、宋、秦、楚以为外主,有栾、郄、狐、先以为内主。亡十九年,守志弥笃。惠、怀弃民,民从而与之。故文公有国,不亦宜乎?子比无施于民,无援于外,去晋,晋不送;归楚,楚不迎。何以有国!”子比果不终焉,卒立者弃疾,如叔向言也。

平王二年,使费无忌如秦为太子建取妇。妇好,来,未至,无忌先归,说平王曰:“秦女好,可自娶,为太子更求。”平王听之,卒自娶秦女,生熊珍。更为太子娶。是时伍奢为太子太傅,无忌为少傅。无忌无宠于太子,常谗恶太子建。建时年十五矣,其母蔡女也,无宠于王,王稍益疏外建也。

六年,使太子建居城父,守边。无忌又日夜谗太子建于王曰:“自无忌入秦女,太子怨,亦不能无望于王,王少自备焉。且太子居城父,擅兵,外交诸侯,且欲入矣。”平王召其傅伍奢责之。伍奢知无忌谗,乃曰:“王奈何以小臣疏骨肉?”无忌曰:“今不制,后悔也。”于是王遂囚伍奢。乃令司马奋扬召太子建,欲诛之。太子闻之,亡奔宋。

无忌曰:“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盍以免其父召之,必至。”于是王使使谓奢:“能致二子则生,不能将死。”奢曰:“尚【尚:伍尚,伍子胥兄,伍奢长子。】至,胥不至。”王曰:“何也?”奢曰:“尚之为人,廉,死节,慈孝而仁,闻召而免父,必至,不顾其死。胥之为人,智而好谋,勇而矜功,知来必死,必不来。然为楚国忧者必此子。”于是王使人召之,曰:“来,吾免尔父。”伍尚谓伍胥曰:“闻父免而莫奔,不孝也;父戮莫报,无谋也;度能任事,知也。子其行矣,我其归死。”伍尚遂归。伍胥弯弓属矢,出见使者,曰:“父有罪,何以召其子为?”将射,使者还走,遂出奔吴。伍奢闻之,曰:“胥亡,楚国危哉。”楚人遂杀伍奢及尚。

十年,楚太子建母在居巢,开吴。吴使公子光伐楚,遂败陈、蔡,取太子建母而去。楚恐,城郢。初,吴之边邑卑梁与楚边邑钟离小童争桑,两家交怒相攻,灭卑梁人。卑梁大夫怒,发邑兵攻钟离。楚王闻之怒,发国兵灭卑梁。吴王闻之大怒,亦发兵,使公子光因建母家攻楚,遂灭钟离、居巢。楚乃恐而城郢。

十三年,平王卒。将军子常曰:“太子珍少,且其母乃前太子建所当娶也。”欲立令尹子西。子西,平王之庶弟也,有义。子西曰:“国有常法,更立则乱,言之则致诛。”乃立太子珍,是为昭王。

昭王元年,楚众不说费无忌,以其谗亡太子建,杀伍奢子父与郄宛【却宛:即子恶,楚国左尹。】。宛之宗姓伯氏子嚭及子胥皆奔吴,吴兵数侵楚,楚人怨无忌甚。楚令尹子常诛无忌以说众,众乃喜。

四年,吴三公子奔楚,楚封之以扞吴。五年,吴伐取楚之六、潜。七年,楚使子常伐吴,吴大败楚于豫章。

十年冬,吴王阖闾、伍子胥、伯嚭与唐、蔡俱伐楚,楚大败,吴兵遂入郢,辱平王之墓,以伍子胥故也。吴兵之来,楚使子常以兵迎之,夹汉水阵。吴伐败子常,子常亡奔郑。楚兵走,吴乘胜逐之,五战及郢。己卯,昭王出奔。庚辰,吴人入郢。

昭王亡也至云梦。云梦不知其王也,射伤王。王走郧。郧公之弟怀曰:“平王杀吾父,今我杀其子,不亦可乎?”郧公止之,然恐其弑昭王,乃与王出奔随。吴王闻昭王往,即进击随,谓随人曰:“周之子孙封于江汉之间者,楚尽灭之。”欲杀昭王。王从臣子綦乃深匿王,自以为王,谓随人曰:“以我予吴。”随人卜予吴,不吉,乃谢吴王曰:“昭王亡,不在随。”吴请入自索之,随不听,吴亦罢去。

昭王之出郢也,使申鲍胥请救于秦。秦以车五百乘救楚,楚亦收余散兵,与秦击吴。十一年六月,败吴于稷。会吴王弟夫概见吴王兵伤败,乃亡归,自立为王。阖闾闻之,引兵去楚,归击夫概。夫概败,奔楚,楚封之堂谿,号为堂谿氏。

楚昭王灭唐。九月,归入郢。十二年,吴复伐楚,取番。楚恐,去郢,北徙都鄀。

十六年,孔子相鲁。二十年,楚灭顿【顿:诸侯国名,姬姓。】,灭胡【胡:诸侯国名,姬姓。】。二十一年,吴王阖闾伐越。越王句践射伤吴王,遂死。吴由此怨越而不西伐楚。

二十七年春,吴伐陈,楚昭王救之,军城父。十月,昭王病于军中,有赤云如鸟,夹日而蜚。昭王问周太史,太史曰:“是害于楚王,然可移于将相。”将相闻是言,乃请自以身祷于神。昭王曰:“将相,孤之股肱也,今移祸,庸【庸:怎么。】去是身乎!”弗听。卜而河为祟,大夫请祷河。昭王曰:“自吾先王受封,望不过江、汉,而河非所获罪也。”止不许。孔子在陈,闻是言,曰:“楚昭王通大道矣。其不失国,宜哉!”

昭王病甚,乃召诸公子大夫曰:“孤不佞,再辱楚国之师,今乃得以天寿终,孤之幸也。”让其弟公子申为王,不可。又让次弟公子结,亦不可。乃又让次弟公子闾,五让,乃后许为王。将战,庚寅,昭王卒于军中。子闾曰:“王病甚,舍其子让群臣,臣所以许王,以广【广:开,引申为安慰。】王意也。今君王卒,臣岂敢忘君王之意乎!”乃与子西、子綦谋,伏师闭涂,迎越女之子章立之,是为惠王。然后罢兵归,葬昭王。

惠王二年,子西召故平王太子建之子胜于吴,以为巢大夫,号曰白公。白公好兵而下士,欲报仇。六年,白公请兵令尹子西伐郑。初,白公父建亡在郑,郑杀之,白公亡走吴,子西复召之,故以此怨郑,欲伐之。子西许而未为发兵。八年,晋伐郑,郑告急楚,楚使子西救郑,受赂而去。白公胜怒,乃遂与勇力死士石乞等袭杀令尹子西、子綦于朝,因劫惠王,置之高府,欲弑之。惠王从者屈固负王亡走昭王夫人宫。白公自立为王。月余,会叶公【叶公:芈姓,沈尹氏,名诸梁,,封于叶。】来救楚,楚惠王之徒与共攻白公,杀之。惠王乃复位。是岁也,灭陈而县之。

十三年,吴王夫差强,陵齐、晋,来伐楚。十六年,越灭吴。四十二年,楚灭蔡。四十四年,楚灭杞。与秦平。是时越已灭吴而不能正江、淮北;楚东侵,广地至泗上。

五十七年,惠王卒,子简王中立。

简王元年,北伐灭莒。八年,魏文侯、韩武子、赵桓子始列为诸侯。

二十四年,简王卒,子声王当立。声王六年,盗杀声王,子悼王熊疑立。悼王二年,三晋来伐楚,至乘丘而还。四年,楚伐周。郑杀子阳【子阳:姬姓,驷氏,字子阳,郑国相。】。九年,伐韩,取负黍。十一年,三晋伐楚,败我大梁、榆关。楚厚赂秦,与之平。二十一年,悼王卒,子肃王臧立。

肃王四年,蜀伐楚,取兹方。于是楚为扞关以距之。十年,魏取我鲁阳。十一年,肃王卒,无子,立其弟熊良夫,是为宣王。

宣王六年,周天子贺秦献公。秦始复强,而三晋益大,魏惠王、齐威王尤强。三十年,秦封卫鞅于商,南侵楚。是年,宣王卒,子威王熊商立。

威王六年,周显王致文武胙于秦惠王。

七年,齐孟尝君父田婴欺楚,楚威王伐齐,败之于徐州,而令齐必逐田婴。田婴恐,张丑伪谓楚王曰:“王所以战胜于徐州者,田盼子不用也。盼子者,有功于国,而百姓为之用。婴子弗善而用申纪。申纪者,大臣不附,百姓不为用,故王胜之也。今王逐婴子,婴子逐,盼子必用矣。复搏其士卒以与王遇,必不便于王矣。”楚王因弗逐也。

十一年,威王卒,子怀王熊槐立。魏闻楚丧,伐楚,取我陉山。

怀王元年,张仪始相秦惠王。四年,秦惠王初称王。

六年,楚使柱国昭阳将兵而攻魏,破之于襄陵,得八邑。又移兵而攻齐,齐王患之。陈轸适为秦使齐,齐王【齐王:指齐愍王。】曰:“为之奈何?”陈轸曰:“王勿忧,请令罢之。”即往见昭阳军中,曰:“愿闻楚国之法,破军杀将者何以贵之?”昭阳曰:“其官为上柱国【上柱国:楚国官名。】,封上爵执圭。”陈轸曰:“其有贵于此者乎?”昭阳曰:“令尹。”陈轸曰:“今君已为令尹矣,此国冠之上。臣请得譬之。人有遗其舍人一卮酒者,舍人相谓曰:'数人饮此,不足以遍,请遂画地为蛇,蛇先成者独饮之。’一人曰:'吾蛇先成。’举酒而起,曰:'吾能为之足。’及其为之足,而后成人夺之酒而饮之,曰:'蛇固无足,今为之足,是非蛇也。’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功莫大焉,冠之上不可以加矣。今又移兵而攻齐,攻齐胜之,官爵不加于此;攻之不胜,身死爵夺,有毁于楚:此为蛇为足之说也。不若引兵而去以德齐,此持满之术也。”昭阳曰:“善。”引兵而去。

燕、韩君初称王。秦使张仪与楚、齐、魏相会,盟啮桑。

十一年,苏秦约从【从:通“纵”。】山东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从长:合纵国的首领。】。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齐独后。十二年,齐愍王伐败赵、魏军,秦亦伐败韩,与齐争长。

十六年,秦欲伐齐,而楚与齐从亲,秦惠王患之,乃宣言张仪免相,使张仪南见楚王,谓楚王曰:“敝邑之王所甚说者无先大王,虽仪之所甚愿为门阑【门阑:门庭。】之厮者亦无先大王。敝邑之王所甚憎者无先齐王,虽仪之所甚憎者亦无先齐王。而大王和之,是以敝邑之王不得事王,而令仪亦不得为门阑之厮也。王为仪闭关而绝齐,今使使者从仪西取故秦所分楚商于之地【商于之地:商和于两地原为楚国所有,后为秦所占。】方六百里,如是则齐弱矣。是北弱齐,西德于秦,私商于以为富,此一计而三利俱至也。”怀王大悦,乃置相玺于张仪,日与置酒,宣言“吾复得吾商于之地”。群臣皆贺,而陈轸独吊。怀王曰:“何故?”陈轸对曰:“秦之所为重王者,以王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交先绝,是楚孤也。夫秦又何重孤国哉,必轻楚矣。且先出地而后绝齐,则秦计不为。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于张仪。见欺于张仪,则王必怨之。怨之,是西起秦患,北绝齐交。西起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之兵必至。臣故吊。”楚王弗听,因使一将军西受封地。

张仪至秦,详醉坠车,称病不出三月,地不可得。楚王曰:“仪以吾绝齐为尚薄邪?”乃使勇士宋遗北辱齐王。齐王大怒,折楚符而合于秦。秦齐交合,张仪乃起朝,谓楚将军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楚将军曰:“臣之所以见命者六百里,不闻六里。”即以归报怀王。怀王大怒,兴师将伐秦。陈轸又曰:“伐秦非计也。不如因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取偿于齐也,吾国尚可全。今王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秦齐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楚王不听,遂绝和于秦,发兵西攻秦。秦亦发兵击之。

十七年春,与秦战丹阳,秦大败我军,斩甲士八万,虏我大将军屈匄、裨将军逢侯丑等七十余人,遂取汉中之郡。楚怀王大怒,乃悉国兵复袭秦,战于蓝田,大败楚军。韩、魏闻楚之困,乃南袭楚,至于邓。楚闻,乃引兵归。

十八年,秦使使约复与楚亲,分汉中之半以和楚。楚王曰:“愿得张仪,不愿得地。”张仪闻之,请之楚。秦王曰:“楚且甘心于子,奈何?”张仪曰:“臣善其左右靳尚【靳尚:楚国大臣。】,靳尚又能得事于楚王幸姬郑袖【郑袖:楚怀王宠妃。】,袖所言无不从者。且仪以前使负楚以商于之约,今秦楚大战,有恶,臣非面自谢楚不解。且大王在,楚不宜敢取仪。诚杀仪以便国,臣之愿也。”仪遂使楚。

至,怀王不见,因而囚张仪,欲杀之。仪私【私:私交。】于靳尚,靳尚为请怀王曰:“拘张仪,秦王必怒。天下见楚无秦,必轻王矣。”又谓夫人郑袖曰:“秦王甚爱张仪,而王欲杀之,今将以上庸之地六县赂楚,以美人聘楚王,以宫中善歌者为之媵。楚王重地,秦女必贵,而夫人必斥矣。夫人不若言而出之。”郑袖卒言张仪于王而出之。仪出,怀王因善遇仪,仪因说楚王以叛从约而与秦合亲,约婚姻。张仪已去,屈原使从齐来,谏王曰:“何不诛张仪?”怀王悔,使人追仪,弗及。是岁,秦惠王卒。

二十年,齐愍王欲为从长,恶楚之与秦合,乃使使遗楚王书曰:“寡人患楚之不察于尊名也。今秦惠王死,武王立,张仪走魏,樗里疾、公孙衍用,而楚事秦。夫樗里疾善乎韩【樗里疾善乎韩:樗里疾母为韩女。】,而公孙衍善乎魏;楚必事秦,韩、魏恐,必因二人求合于秦,则燕、赵亦宜事秦。四国争事秦,则楚为郡县矣。王何不与寡人并力收【收:集合。】韩、魏、燕、赵,与为从而尊周室,以案兵息民,令于天下?莫敢不乐听,则王名成矣。王率诸侯并伐,破秦必矣。王取武关、蜀、汉之地,私吴、越之富而擅江海之利,韩、魏割上党,西薄函谷,则楚之强百万也。且王欺于张仪,亡地汉中,兵锉蓝田,天下莫不代王怀怒。今乃欲先事秦!愿大王孰计之。”

楚王业已欲和于秦,见齐王书,犹豫不决,下其议群臣。群臣或言和秦,或曰听齐。昭雎曰:“王虽东取地于越,不足以刷耻;必且取地于秦,而后足以刷耻于诸侯。王不如深善齐、韩以重樗里疾,如是则王得韩、齐之重以求地矣。秦破韩宜阳,而韩犹复事秦者,以先王墓在平阳,而秦之武遂去之七十里,以故尤畏秦。不然,秦攻三川【三川:洛河、伊河与黄河的交汇之地。】,赵攻上党,楚攻河外【河外:古人称黄河以南为河内,黄河以北为河外。】,韩必亡。楚之救韩,不能使韩不亡,然存韩者楚也。韩已得武遂于秦,以河山为塞,所报德莫如楚厚,臣以为其事王必疾。齐之所信于韩者,以韩公子眛为齐相也。韩已得武遂于秦,王甚善之,使之以齐、韩重樗里疾,疾得齐、韩之重,其主弗敢弃疾也。今又益之以楚之重,樗里子必言秦,复与楚之侵地矣。”于是怀王许之,竟不合秦,而合齐以善韩。

二十四年,倍齐而合秦。秦昭王初立,乃厚赂于楚。楚往迎妇。二十五年,怀王入与秦昭王盟,约于黄棘。秦复与楚上庸。二十六年,齐、韩、魏为楚负其从亲而合于秦,三国共伐楚。楚使太子入质于秦而请救。秦乃遣客卿通将兵救楚,三国引兵去。

二十七年,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楚太子杀之而亡归。二十八年,秦乃与齐、韩、魏共攻楚,杀楚将唐眛,取我重丘而去。二十九年,秦复攻楚,大破楚,楚军死者二万,杀我将军景缺。怀王恐,乃使太子为质于齐以求平。三十年,秦复伐楚,取八城。秦昭王遗楚王书曰:“始寡人与王约为弟兄,盟于黄棘,太子为质,至欢也。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今闻君王乃令太子质于齐以求平。寡人与楚接境壤界,故为婚姻,所从相亲久矣。而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敢以闻下执事【执事:所役使的人。这是敬语,不敢直称对方,以其所役使之人代之。】。”楚怀王见秦王书,患之。欲往,恐见欺;无往,恐秦怒。昭雎曰:“王毋行,而发兵自守耳。秦虎狼,不可信,有并诸侯之心。”怀王子子兰劝王行,曰:“奈何绝秦之欢心?”于是往会秦昭王。昭王诈令一将军伏兵武关,号为秦王。楚王至,则闭武关,遂与西至咸阳,朝章台,如蕃臣,不与亢礼。楚怀王大怒,悔不用昭子言。秦因留楚王,要【要:要挟。】以割巫、黔中之郡。楚王欲盟,秦欲先得地。楚王怒曰:“秦诈我而又强要我以地!”不复许秦。秦因留之。

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曰:“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合谋,则楚无国矣。”乃欲立怀王子在国者。昭雎曰:“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诈赴于齐,齐愍王谓其相曰:“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相曰:“不可,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或曰:“不然。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市【市:交易,讨价还价。】曰'予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不然,将与三国共立之’,然则东国必可得矣。”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太子横至,立为王,是为顷襄王。乃告于秦曰:“赖社稷神灵,国有王矣。”

顷襄王横元年,秦要怀王不可得地,楚立王以应秦,秦昭王怒,发兵出武关攻楚,大败楚军,斩首五万,取析十五城而去。二年,楚怀王亡逃归,秦觉之,遮楚道,怀王恐,乃从间道走赵以求归。赵主父【赵主父:即赵武灵王。】在代,其子惠王初立,行王事。恐,不敢入楚王。楚王欲走魏,秦追至,遂与秦使复之秦。怀王遂发病。顷襄王三年,怀王卒于秦,秦归其丧于楚。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秦楚绝。

六年,秦使白起伐韩于伊阙,大胜,斩首二十四万。秦乃遗楚王书曰:“楚倍秦,秦且率诸侯伐楚,争一旦之命。愿王之饬士卒,得一乐战【乐战:痛快一战。】。”楚顷襄王患之,乃谋复与秦平。七年,楚迎妇于秦,秦楚复平。

十一年,齐秦各自称为帝;月余,复归帝为王。

十四年,楚顷襄王与秦昭王好会于宛,结和亲。十五年,楚王与秦、三晋、燕共伐齐,取淮北。十六年,与秦昭王好会于鄢。其秋,复与秦王会穰。

十八年,楚人有好以弱弓微缴加归雁之上者,顷襄王闻,召而问之。对曰:“小臣之好射鶀雁【鶀雁:小雁。】,罗鸗【罗鸗:野鸟。】,小矢之发也,何足为大王道也。且称楚之大,因大王之贤,所弋非直此也。昔者三王以弋道德,五霸以弋战国。故秦、魏、燕、赵者,鶀雁也;齐、鲁、韩、卫者,青首【青首:绿头野鸭。】也;驺、费、郯、邳者,罗鸗也。外其余则不足射者。见鸟六双,以王何取?王何不以圣人为弓,以勇士为缴,时张而射之?此六双者,可得而囊载也。其乐非特朝昔之乐也,其获非特凫雁之实也。王朝张弓而射魏之大梁之南,加其右臂而径属之于韩,则中国之路绝而上蔡之郡坏矣。还射圉之东,解魏左肘而外击定陶,则魏之东外弃而大宋、方与二郡者举矣。且魏断二臂,颠越矣;膺击郯国,大梁可得而有也。王綪缴兰台,饮马西河,定魏大梁,此一发之乐也。若王之于弋诚好而不厌,则出宝弓,碆新缴,射噣鸟于东海,还盖长城以为防,朝射东莒,夕发浿丘,夜加即墨,顾据午道,则长城之东收而太山之北举矣。西结境于赵而北达于燕,三国【三国:齐、赵、燕。】布[生僻字(羽氏)左右结构],则从不待约而可成也。北游目于燕之辽东而南登望于越之会稽,此再发之乐也。若夫泗上十二诸侯,左萦而右拂之,可一旦而尽也。今秦破韩以为长忧,得列城而不敢守也;伐魏而无功,击赵而顾【顾:反。】病,则秦魏之勇力屈矣,楚之故地汉中、析、郦可得而复有也。王出宝弓,碆新缴,涉[生僻字]塞,而待秦之倦也,山东、河内可得而一也。劳民休众,南面称王矣。故曰秦为大鸟,负海内而处,东面而立,左臂据赵之西南,右臂傅楚鄢郢,膺击韩魏,垂头中国,处既形便,势有地利,奋翼鼓[生僻字(羽氏)左右结构],方三千里,则秦未可得独招而夜射也。”欲以激怒襄王,故对以此言。襄王因召与语,遂言曰:“夫先王为秦所欺而客死于外,怨莫大焉。今以匹夫有怨,尚有报万乘,白公、子胥是也。今楚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犹足以踊跃中野也,而坐受困,臣窃为大王弗取也。”于是顷襄王遣使于诸侯,复为从,欲以伐秦。秦闻之,发兵来伐楚。

楚欲与齐韩连和伐秦,因欲图周。周王赧使武公【武公:周定王曾孙,西周惠公之子。】谓楚相昭子曰:“三国以兵割周郊地以便输,而南器以尊楚,臣以为不然。夫弑共主,臣世君,大国不亲;以众胁寡,小国不附。大国不亲,小国不附,不可以致名实。名实不得,不足以伤民。夫有图周之声,非所以为号也。”昭子曰:“乃图周则无之。虽然,周何故不可图也?”对曰:“军不五不攻,城不十不围。夫一周为二十晋,公之所知也。韩尝以二十万之众辱于晋之城下,锐士死,中士伤,而晋不拔。公之无百韩以图周,此天下之所知也。夫怨结于两周以塞驺鲁之心,交绝于齐,声失天下,其为事危矣。夫危两周以厚三川,方城之外必为韩弱矣。何以知其然也?西周之地,绝长补短,不过百里。名为天下共主,裂其地不足以肥国,得其众不足以劲兵。虽无攻之,名为弑君。然而好事之君,喜攻之臣,发号用兵,未尝不以周为终始。是何也?见祭器在焉,欲器之至而忘弑君之乱。今韩以器之在楚,臣恐天下以器仇楚也。臣请譬之。夫虎肉臊,其兵利身,人犹攻之也。若使泽中之麋蒙虎之皮,人之攻之必万于虎矣。裂楚之地,足以肥国;诎楚之名,足以尊主。今子将以欲诛残天下之共主,居三代之传器,吞三翮六翼【三翮六翼:指九鼎。司马贞索隐:“空足曰翮,六翼即六耳。”。】,以高世主,非贪而何?《周书》曰'欲起无先’,故器南则兵至矣。”于是楚计辍不行。

十九年,秦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北地予秦。二十年,秦将白起拔我西陵。二十一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复战,东北保于陈城。二十二年,秦复拔我巫、黔中郡。

二十三年,襄王乃收东地兵,得十余万,复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为郡,距秦。二十七年,使三万人助三晋伐燕。复与秦平,而入太子为质于秦。楚使左徒【左徒:楚国官名。此时左徒为黄歇。】侍太子于秦。

三十六年,顷襄王病,太子亡归。秋,顷襄王卒,太子熊元代立,是为考烈王。考烈王以左徒为令尹,封以吴,号春申君。

考烈王元年,纳州于秦以平。是时楚益弱。

六年,秦围邯郸,赵告急楚,楚遣将军景阳救赵。七年,至新中。秦兵去。十二年,秦昭王卒,楚王使春申君吊祠于秦。十六年,秦庄襄王卒,秦王赵政【秦王赵政:即秦始皇。】立。二十二年,与诸侯共伐秦,不利而去。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

二十五年,考烈王卒,子幽王悍立。李园杀春申君。幽王三年,秦、魏伐楚。秦相吕不韦卒。九年,秦灭韩。十年,幽王卒,同母弟犹代立,是为哀王。哀王立二月余,哀王庶兄负刍之徒袭杀哀王而立负刍为王。是岁,秦虏赵王迁。

王负刍元年,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二年,秦使将军伐楚,大破楚军,亡十余城。三年,秦灭魏。四年,秦将王翦破我军于蕲,而杀将军项燕。

五年,秦将王翦、蒙武遂破楚国,虏楚王负刍,灭楚名为郡云。

太史公曰:楚灵王方会诸侯于申、诛齐庆封、作章华台、求周九鼎之时,志小天下;及饿死于申亥之家,为天下笑。操行之不得,悲夫!势之于人也,可不慎与?弃疾以乱立,嬖淫秦女,甚乎哉,几再亡国!

楚世家 白话文翻译

所属分类:楚世家

楚国的祖先是颛顼帝高阳。高阳,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高阳生了称,称生了卷章,卷章生了重黎。重黎担任帝喾高辛氏的火正,功绩很卓著,可使光普照天下,帝喾因此赏称他为祝融。共工氏发动叛乱,帝喾派重黎去诛杀叛乱者,可是重黎没有杀尽叛乱者。帝喾在庚寅日杀死了重黎,并让他的弟弟吴回接替他的职位,也担任火正,并称呼吴回为祝融。

吴回生下陆终。陆终生了六个儿子,这些孩子都是母亲剖腹而生的。其中长子名为昆吾;次子名为参胡;三子名为彭祖;四子名为会人;五子名为曹姓;六子名为季连,季连为芈姓,楚国人是他的后代。昆吾,在夏朝时曾当过侯伯,桀统治时被商汤所灭。彭祖,在商朝时曾做侯伯,在商朝末年被灭掉。季连生下附沮,附沮生下穴熊。季连的后代于中途衰败了,有的在中原,有的在蛮夷,史书未能记下他们的世系。

周文王当政时期,季连的后代有个叫鬻熊的。他像儿子一般服侍文王,不过很早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名叫熊丽。熊丽生下熊狂,熊狂又生下熊绎。

熊绎处在周成王当政时期,成王要提拔文王、武王的功臣的后代,因此将熊绎封到楚蛮,并赐给他子男爵位的田地,姓芈,居住在丹阳。楚子熊绎与鲁公伯禽、卫康叔子牟、晋侯燮、齐太公子吕伋共同事奉周成王。

熊绎生下熊艾,熊艾生下熊<生僻字(黑旦)左右结构>,熊<生僻字(黑旦)左右结构>生下熊胜。熊胜以弟弟熊杨为继承者。熊杨生下熊渠。

熊渠生了三个儿子。在周夷王当政时期,周王室的势力日益衰微,有的诸侯不来朝觐周天子,有的诸侯间相互攻打。熊渠深受长江、汉水一带百姓的拥护,于是起兵讨伐庸、杨粤,一直攻打到鄂。熊渠说:“我位于蛮夷之地,不用与中原各诸侯国的名称谥号相同。”于是立自己的长子熊康为句亶王,次子熊红为鄂王,小儿子熊执疵为越章王,全都在长江沿岸楚蛮地方。等到周厉王当政时期,由于厉王凶恶残暴,熊渠畏惧他会讨伐楚国,因此去掉了自己的王号。

熊渠的继承者是熊毋康,毋康去世很早。熊渠去世后,熊渠的次子熊挚红继位。挚红的弟弟杀了挚红继位,就是熊延。熊延生了熊勇。

熊勇六年(前842年),周人暴动,攻打厉王,厉王被迫逃奔到彘。熊勇在位十年(前838年)去世,其弟熊严继位。

熊严在位十年(前828年)去世。熊延有四个儿子,长子叫伯霜,二子叫仲雪,三子叫叔堪,小儿子叫季徇。熊严去世后,长子伯霜继位,就是熊霜。

熊霜元年(前827年),周宣王刚刚即位。熊霜在位六年(前822年)去世,他的三个弟弟相互争夺君位。结果仲雪死了;叔堪逃亡,避难于濮地;最小的弟弟季徇继位,就是熊徇。熊徇十六年(前806年),郑桓公刚被封到郑。二十二年(前800年),熊徇去世,其子熊咢继位。熊咢在位九年(前791年)去世,其子熊仪继位,便是若敖。

若敖二十年(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周都被迫向东迁徙,这一年,秦襄公开始被列为诸侯。

二十七年(前764年),若敖去世,其子熊坎继位,便是霄敖。霄敖在位六年(前758年)去世,其子熊眴继位,就是鼢冒。鼢冒十三年(前745年),晋国开始爆发内乱,因为别都曲沃的缘故。鼢冒在位十七年(前741年)去世。鼢冒的弟弟熊通杀了鼢冒的儿子自立为王,就是楚武王。

武王十七年(前724年),晋国的曲沃庄伯杀了宗主国国君晋孝侯。十九年(前722年),郑伯的弟弟段发动叛乱。二十一年(前720年),郑国侵夺了周天子的土地。二十三年(前718年),卫国人杀了自己的国君桓公。二十九年(前712年),鲁国人杀了自己的国君隐公。三十一年(前710年),宋国的太宰华督杀了自己的国君殇公。

三十五年(前706年),楚国攻打随国。随国国君说:“我并没有罪过。”楚王说:“我在蛮夷之地。如今诸侯们纷纷背叛天子,相互侵犯、攻杀。我拥有军队,打算借此参与中原的政事,帮我请求周王室尊奉我的名号。”随国人帮楚王向周王室请求尊号,周王室不答应,随国人回报了楚武王。三十七年(前704年),楚王熊通气愤地说:“楚国的祖先鬻熊,是周文王的老师,可惜去世早。周成王想要提拔我的先公,可是竟然只赏赐了他子男爵位的土地,让他住在楚地,现在蛮夷部族都已归顺,但周天子仍不给加封爵位,我自称尊号好了!”熊通于是自称为武王,与随国人缔结盟约后才离开。由此开始开垦并占有了濮地。

五十一年(前690年),周天子召见随侯,斥责他拥护楚国国君称王。楚武王大怒,以为随侯背叛了自己,于是讨伐随国。武王在行军途中去世,楚国因而退兵。武王的儿子文王熊赀继位,开始将郢作为国都。

文王二年(前688年),楚国攻打申国,途经邓国时,邓人说:“此刻很容易就能抓住楚王。”邓侯没答应。六年(前684年),楚国攻打蔡国,抓住蔡哀侯后回国,很快又把他给放了。楚国强大起来,常常欺凌长江、汉水一带的小国,小国全都害怕楚国。十一年(前679年),开始在诸侯中称霸,楚国也开始强盛起来。

十二年(前678年),楚国攻打邓国,灭掉邓国。十三年(前677年),文王去世,他的儿子熊囏继位,就是庄敖。庄敖五年(前672年),想要杀死弟弟熊恽,熊恽逃奔随国,联合随国人一起袭击并杀了庄敖而自立为王,就是成王。

成王恽元年(前671年),他刚刚即位,向百姓广施恩德,与诸侯恢复从前的友好关系。并派人向周天子进献贡品,天子赐予他胙肉,说:“好好镇抚你们南方夷越之地的动乱,不要侵入中原。”于是楚国领地扩展到方圆千里。

十六年(前656年),齐桓公领兵入侵楚国,到达陉山。楚成王派将军屈完领兵迎战,并和齐桓公订立盟约。齐桓公责备楚国没按规定向周王室进献贡品的罪状,楚成王答应后,齐桓公才撤兵离开了楚国。

十八年(前654年),成王领兵北上攻打许国,许侯袒露上身请罪,楚成王于是把他放了。二十二年(前650年),楚国攻打黄国。二十六年(前646年),楚国攻灭了英国。

三十三年(前639年),宋襄公想要举行盟会,召楚成王参加。楚成王发怒说:“竟敢召我去,我会以好的态度参加盟会的,然后借机攻打羞辱他。”于是出发到达了盂地,果真俘获、侮辱了宋襄公,不过很快又把他送了回去。三十四年(前638年),郑文公南下朝见楚王。楚成王北上讨伐宋国,在泓水击败了宋军,并射伤了宋襄公,宋襄公不久便因箭伤发病而死。

三十五年(前637年),晋国公子重耳路过楚国,楚成王以招待诸侯的礼节宴请了重耳,并且馈赠他很多礼物,送他前往秦国。

三十九年(前633年),鲁僖公前来请求楚国派兵攻打齐国,楚成王派申侯领兵攻打齐国,并夺取了谷邑,将齐桓公的儿子雍安置在了谷地。齐桓公的七个儿子全都逃奔到了楚国,楚成王把他们全都封为大夫。楚国灭掉了夔国,原因是夔国没有祭祀祖宗祝融、鬻熊。

夏季,楚国讨伐宋国,宋国向晋国告急,晋国出兵援救宋国,楚成王撤兵返回。楚国将军子玉请求出战,成王说:“重耳在外逃亡了多年,终于得以返回晋国,这是上天保佑他的结果,其势不可阻挡。”子玉坚决请求继续作战,楚成王于是只留给他少量的军队就离开了。晋国果真在城濮打败了子玉。楚成王一气之下杀了子玉。

四十六年(前626年),起初,楚成王想要立商臣当太子,他将此事告诉了令尹子上。子上说:“国君您还年轻,而且还有很多宠妾,如果现在立太子将来还可能会罢黜,会使国家发生动乱。楚国立太子常常落在年少的儿子身上。况且商臣的眼睛像毒蜂、声音似豺狼,是个极其残忍的人,不可立为太子。”楚成王没有听从子上的劝告,立商臣为太子。后来又想立儿子职为太子,因而要废黜太子商臣。商臣只是听到一点儿风声但还未证实,于是告诉他的老师潘崇说:“如何才能得到实情呢?”潘崇说:“宴请成王宠姬江芈,但不要尊敬她。”商臣听从了潘崇的话。江芈发怒说:“国君真该杀死你而立职当太子。”商臣对潘崇说:“国君确实要废掉我而改立职。”潘崇问:“您能侍奉职吗?”商臣说:“不能!”潘崇又问:“您能逃离这里吗?”商臣回答说:“不能。”又问:“您能做杀死国君这样的大事吗?”商臣回答说:“能。”冬季十月,商臣率领宫中的护卫兵围攻成王。成王请求吃了熊掌后再杀死他,商臣没答应。丁未日,成王上吊自杀。商臣篡位,就是楚穆王。

楚穆王即位后,将自己的太子宫赐给了潘崇,让他当太师,执掌国家政事。穆王三年(前623年),楚国灭掉了江国。四年(前622年),灭掉了六国、蓼国。六国与蓼国都是皋陶的后裔。八年(前618年),讨伐陈国。十二年(前614年),楚穆王去世。其子庄王侣即位。

庄王即位已有三年,但从来没有发布过任何号令,整日寻欢作乐,并向国内下令说:“有敢来劝谏的杀无赦!”伍举入宫进谏。庄王左手搂着郑姬,右手抱着越国的少女,坐在歌舞乐人之间。伍举说:“我想让国君猜个谜语。”接着说道:“有只鸟停落在土山上,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只什么鸟呢?”庄王说:“这只鸟三年不飞便罢,如果飞起来就会一飞冲天;不鸣则已,如果鸣叫起来,就会使人大吃一惊。你退下吧,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过了几个月,庄王变得更加荒淫无度了。大夫苏从于是入宫进谏。楚庄王说:“你没听到我的命令吗?”苏从回答说:“杀了我而能使您成为贤明的国君,这是我的愿望。”于是楚庄王幡然悔悟,停止了淫乐,开始关心国政,杀死了几百名罪人,擢升了数百位有功的大臣,重用良臣伍举、苏从管理政务,楚国人非常高兴。这一年楚国灭掉了庸国。六年(前608年),楚国攻打宋国,获得了五百辆战车。

八年(前606年),楚国攻打陆浑戎,行军至洛,在周都郊外阅兵。周定王派王孙满犒劳楚庄王。楚庄王问王孙满王室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说:“统治天下在于是否施德政而不在于鼎的大小轻重。”庄王说:“你不要倚仗拥有九鼎!只要楚国把刀剑上的刃尖销毁掉就足够铸成九鼎。”王孙满说:“唉!国君难道忘了吗?从前虞、夏朝繁盛时,远方各国都前来朝贡,进贡九州的金属,铸造九鼎,鼎上绘有各种怪异之物的图像,以使民众知道神鬼怪物。夏桀德政败坏,鼎就被迁到了殷朝,殷朝持续了六百年。殷纣王凶恶残酷,鼎便被迁到了周朝。若天子道德美好清明,鼎即使很小也必定会重得移不动;若天子道德奸邪昏乱,鼎再大也必定会轻易被移走。从前,周成王将九鼎放在了郏鄏,占卜说周朝的世系有三十代,可维持七百年,这是上天的旨意。现在周王室的德政虽然衰败了,但天命还没有改变。九鼎的轻重,是不可以问的。”楚庄王于是退兵返回。

九年(前605年),楚庄王任命若敖氏为宰相。有人向庄王进谗言诬陷若敖氏,若敖氏害怕被诛杀,反过来攻杀庄王,庄王攻打并灭掉若敖氏的整个家族。十三年(前601年),楚国灭掉了舒国。

十六年(前598年),楚国攻打陈国,杀死了陈国大夫夏征舒。由于夏征舒害死了自己的国君,所以楚王杀死了他。楚国攻破陈国后,将陈改成自己的一个县。楚国群臣为此都来庆贺楚庄王,唯独从齐国出使回来的申叔时不来祝贺。楚庄王问他原因,申叔时回答说:“俗语说得好,牵牛的人径直走到别人家的田地里,田地的主人因此就夺走了牛。牵牛者径直走入别人家的田里的确不对,可是田地的主人却因此而夺走了人家的牛,不是更过分吗?况且庄王您是因为陈国内乱才率领诸侯们攻打它,打着正义的旗号攻打陈国,但却因贪图陈国土地而将其占据变成自己的县,今后您还能如何号令天下呢!”庄王于是恢复了陈国,重立陈国君主。

楚庄王,选自《东周列国志》

十七年(前597年)春季,楚庄王率军包围了郑国,三个月便攻下了郑都。楚庄王从皇门进入郑都,郑伯袒露上身手牵着羊前来迎接庄王,说:“我不被上天所护佑,不能事奉您,您因此很生气,所以来到我国,这全是我的过错啊。我哪敢不唯命是听!把我流放到南海,或是把我当作奴隶赐给其他诸侯,我全都听从您的安排。如果您没忘记周厉王、周宣王、郑桓公、郑武公,不断绝他们国家的祭祀,让我改过自新侍奉您,这是我的愿望,但我不敢有这样的奢望。在此斗胆向您表白一下我的肺腑之言。”楚国群臣都说:“大王不要答应他。”庄王说:“郑国国君能如此谦卑,就一定能很好地任用自己的臣民,怎么能灭掉他呢!”说完,庄王亲自手持军旗,左右指挥军队,率军后退三十里后驻扎下来,并同意与郑国讲和。郑大夫潘尪前来缔结盟约,子良离开郑国来到楚国当人质。夏季六月,晋国前来救援郑国,与楚国交战,楚军在黄河岸边打败了晋军,一直追击到衡雍才返回。

二十年(前594年),楚国包围了宋国,因为宋国杀了楚国的使者。楚国围攻宋都长达五个月之久,宋国都城中的粮食全都吃没了,人们相互交换儿女来吃,噼开人骨当柴烧。宋国大夫华元出城将城中实情告诉了楚军。庄王说:“是君子啊!”于是退兵离开了。

二十三年(前591年),庄王去世,其子共王审继位。

共王十六年(前575年),晋国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告急,共王发兵救援郑国。与晋军在鄢陵交战,晋军击败了楚军,并射伤了共王的眼晴。共王召见将军子反。子反嗜好喝酒,他的随从竖阳谷送酒给子反,子反竟喝醉了,没去拜见楚共王。共王大怒,用箭射死了子反,于是撤兵返回了。

三十一年(前560年),共王去世,其子康王招继位。康王在位十五年(前545年)去世,其子员继位,就是郏敖。

楚康王有几个宠爱的弟弟:公子围、子比、子皙、弃疾。郏敖三年(前542年),任命自己的叔父、康王的弟弟公子围为令尹,掌管军事。四年(前541年),公子围出使郑国,在半路听说郏敖患病就返回了。十二月己酉日,公子围入宫询问郏敖病情,勒死了郏敖,并杀死了郏敖的儿子莫与平夏。公子围派使者到郑国报丧。伍举问使者说:“谁是继承人?”使者回答说:“寡大夫围将即位。”伍举更正说:“共王的儿子公子围最年长。”子比逃奔晋国,公子围继位,就是楚灵王。

楚灵王三年(前538年)六月,楚国派使者告知晋国,想要会见各诸侯。诸侯们都到楚国的申邑会见楚灵王。伍举说:“从前夏启有钧台的宴飨,商汤有景亳的册命,周武王有盟津的誓师,周成王有岐阳的狩猎,周康王有丰宫的朝觐,周穆王有涂山的聚会,齐桓公有召陵的会师,晋文公有践土的盟会,国君打算用哪种礼仪呢?”灵王说:“用齐桓公的。”当时郑国大夫在场,于是晋、宋、鲁、卫都没有前去赴会。灵王会盟诸侯后,面带骄色。伍举说:“夏桀因为举行有仍的盟会,有缗氏背叛了他。商纣王因为举行黎山的盟会,东夷族背叛了他。周幽王由于举行太室的盟会,戎人、翟人全都反叛了他。您要慎重考虑一下后果啊!”

七月,楚国率领诸侯联军攻打吴国,包围了朱方。八月,攻克朱方,囚禁了庆封,灭掉庆封的家族。楚灵王拿庆封示众说:“不要效仿齐国庆封杀害自己的国君并欺辱自己的幼君,挟制众大夫与自己缔结盟约。”庆封反过来讥笑楚灵王说:“不要像楚共王的庶子公子围一样杀害自己国君兄长的儿子员,而代替员即位!”灵王于是派人立即杀死了庆封。

七年(前534年),灵王修筑了章华台,下令收容逃亡之人。

八年(前533年),楚灵王派公子弃疾领兵攻灭了陈国。十年(前531年),楚灵王召见蔡侯,将蔡侯灌醉后杀掉。派弃疾平定了蔡国,封弃疾为陈蔡公。

十一年(前530年),楚灵王攻伐徐国来恐吓吴国。楚灵王停留在干溪等待战争的结果。灵王说:“齐、晋、鲁、卫,他们受封时全都接受了宝器,唯有我楚国没有。现在我派使者到周都要求把九鼎作为分封楚国的宝器,周王室能给我吗?”大夫析父回答说:“会给大王的!从前我们的先王熊绎在遥远偏僻的荆山,乘坐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衫,居住在荒郊野岭之地,跋山涉水前来侍奉天子,那时只有桃木弓、棘枝箭可进贡给周王室。齐国国君,是周王的舅父;晋君以及鲁君、卫君,是周王的同母弟弟:楚君因此没有得到分赐的宝器而他们却都有。周王室如今与这四个国家都服侍国君您,会对您唯命是从,怎敢吝惜九鼎呢?”灵王说:“从前我的祖先伯父昆吾居住在旧许,如今郑国人贪婪图那里的田地,不给我,如今我去求取那块地,郑国人会给我吗?”析父回答说:“周王室都不敢吝惜九鼎,郑国又岂敢吝惜旧许那块田呢?”灵王又说:“从前诸侯们都疏远我国而敬畏晋国,如今在陈、蔡、不羹大修城池,都拥有一千辆战车的兵力,诸侯们现在会敬畏我吗?”析父回答说:“敬畏啊!”灵王高兴地说:“析父善于谈论古事啊!”

十二年(前529年)春季,楚灵王在干溪游乐,不愿离开。百姓深受徭役之苦。起初,灵王与诸侯在申地会师时,曾经欺侮了越国大夫常寿过,杀了蔡国大夫观起。观起的儿子观从逃亡到吴国,就劝吴王攻打楚国,并离间越国大夫常寿过与越国的关系,使他发动叛乱,当吴国的间谍。观从派人假称公子弃疾的命令从晋国召回了公子比,到达蔡国,打算与吴国、越国军队攻打蔡国。让公子比与弃疾见面,在邓地与弃疾缔结了盟约。于是,观从入宫杀死了灵王的太子禄,拥护子比为楚王,公子子皙担任令尹,弃疾担任司马。首先清除王宫,之后观从又率军来到干溪,向楚军将士发令说:“楚国有新的君王了。先回到国都的,会保留他们的爵位、封邑、田地、住屋。后返回的一律迁出国都。”楚军纷纷溃散,离开灵王返回了国都。

灵王听说太子禄被人杀死了,便从车上摔了下来,说:“人们疼爱儿子也都像我这样吗?”侍者说:“甚至还要超过您。”灵王说:“我杀别人的儿子杀得太多了,能不落到这样的下场吗?”右尹说:“请您到国都郊外服从国人的决定吧。”灵王说:“众人的愤怒不可冒犯。”右尹说:“暂且去大县躲避一下,然后再请求诸侯出兵。”灵王说:“大县与诸侯们全都背弃我了。”右尹又说:“暂且投奔诸侯听从大国的意见吧。”灵王说:“大福不会再次降临了,那样只会自讨屈辱罢了。”于是楚灵王乘船想进入鄢城。右尹猜度灵王不会采用自己的计谋,害怕与灵王一起被杀,因此也离开灵王逃走了。

灵王于是独自徘徊在山里,乡野山民都不敢收容他。灵王在途中遇到了原来宫里的鋗人,对鋗人说:“帮我找点儿食物吧,我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鋗人说:“新即位的君王下令说,有谁敢给您食物,跟从与您一起逃亡的,罪名牵连到三族,况且这里也没有食物可寻。”灵王便枕着鋗人的大腿躺下睡着了。鋗人用土块来取代自己被灵公枕着的大腿,逃走了。灵王睡醒后没有见到鋗人,已经饿得无法站起来了。芋地的地方官申无宇的儿子申亥说:“我的父亲曾两次违犯王法,灵王都没有杀他,没有比这样的恩德更大的了!”于是他到处寻求灵王,在厘泽遇见了饥饿的灵王,请灵王来到自己的家里。夏季五月癸丑日,灵王死在了申亥家,申亥让两个女子陪葬,一起安葬了他们。

这时候楚国虽然已经拥立公子比为楚王,可是担心灵王会重新回来,又没有听到灵王的死讯,因此观从就对刚即位的公子比说:“如果不杀掉弃疾,虽然您拥有了整个国家但还是会遭受祸乱。”子比说:“我不忍心杀他。”观从说:“可是别人会忍心杀你的。”子比没有听从观从的话,观从于是离开了楚国。弃疾回到了国都。百姓每天夜里都十分惊慌,说:“灵王入城了。”乙卯日夜,弃疾派船夫在长江岸边边跑边呼喊说:“灵王到了!”城中百姓越发惊恐。弃疾又派曼成然告诉刚即位的子比以及令尹子皙说:“灵王到了!城中的百姓会杀死你们,司马弃疾也将要到了!国君您早点替自己想办法吧,不要自取屈辱。众人的怒气如同水火,是没法救的。”子比和子皙于是自杀了。丙辰日,弃疾自立为楚王,改名叫熊居,就是楚平王。

平王用欺诈的手段杀死了两位楚王后自己即位,他害怕国人和诸侯会反叛自己,于是就对百姓广施恩惠。归还了陈、蔡两国的土地,立他们的后代为君,就像从前一样,同时归还了所侵占的郑国的土地。抚恤慰问国中百姓,修明政法教令。吴国因楚国爆发内乱的缘故,俘获了楚国的五位将军,而后又把他们送了回来。平王对观从说:“会满足任何你想要的。”观从说想当卜尹,平王于是答应了他。

起初,楚共王有五个宠爱的儿子,但却没有嫡长子可立,就想祭祀山川群神,请求神灵来决定谁当继承人,让他掌管国家,于是共王暗中与巴姬将一块玉璧埋在祖庙中,让五位公子斋戒后来到祖庙。康王跨过玉璧,灵王的手肘放在了玉璧上,子比与子皙全都远离玉璧。平王幼小,由人抱着上前跪拜,刚好压在璧玉的襻上。所以,康王凭借年长即位了,到他的儿子便失去了君位;公子围做了灵王,结果被人杀死;子比只当了十几天的国君,子皙未能即位,又与子比一起被杀。这四个公子全都没有后代,只有弃疾最后继位,为楚平王,终于延续了楚国的祭祀,这完全符合神灵的预示。

起初,子比从晋国回到楚国,晋国的韩宣子问叔向说:“子比能成就功业吗?”叔向回答说:“不能成功。”韩宣子说:“楚国人与子比共同憎恶楚灵王而相互需求,就如同商人做买卖一样,为什么会不成功呢?”叔向回答说:“没有人与子比有共同的爱好,谁又与他有共同的仇恨呢?取得国家有五个难点:有君主的宠信但没有辅政的贤才,这是第一难;身边有贤才但国内却没有靠山,是第二难;拥有靠山却没有谋略,是第三难;有谋略却没有民众拥护,是第四难;有民众拥护却没有德行,是第五难。子比在晋国住了十三年,他在晋国、楚国的随从没听说有通达之人,可以说他身边没有辅政的贤才了;族人尽失,亲人反叛,可以说他没有靠山了;没有可乘之机却轻率地采取行动,可以说他没有谋略;终生逃亡在外,可以说他没有民众的拥护了;逃亡在外却没有人想念他,可以说他没德行了。楚灵王暴虐而无所畏忌,子比兼具五难却敢杀掉国君,谁能帮他成就功业呢?能够拥有楚国的,也许会是弃疾吧?弃疾统领陈、蔡两地,方城之外也属于他。他统治的地区没发生过暴虐邪恶的事情,盗贼全都隐藏了起来,他从不因个人的欲望而去违逆民心,所以百姓对他没有怨恨之心。祖先神灵护佑他,国内的民众信赖他。芈氏发生动乱,必定会由幼子继位,这是楚国的惯例。子比的官位,只是右尹罢了;论他的权贵宠幸,只是个庶子而已;按照神灵的符命,他又远离玉璧;百姓都不怀念他,他将凭借什么继位呢?”韩宣子说:“齐桓公与晋文公不也是这样吗?”叔向回答说:“齐桓公,是卫姬的儿子,深受厘公的宠爱。身边有鲍叔牙、宾须无、隰朋等贤人辅佐,有莒国、卫国等外部靠山,有高氏、国氏等内部靠山。齐桓公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对百姓广施恩惠却从不知疲倦。他能拥有齐国,不也应该吗?昔日我们的晋文公,是狐季姬的儿子,深受晋献公宠爱。晋文公喜欢学习,不知疲倦。年仅十七岁,身边就拥有五位贤才了,有先大夫子余、子犯作为心腹,有魏犨、贾佗作为左膀右臂,有齐国、宋国、秦国以及楚国为外部靠山,有栾氏、郄氏、狐氏、先氏等内部靠山。文公在外逃亡了十九年,返国的志向非常坚定。晋惠公、晋怀公背弃民众,百姓全都愿意归顺于文公。所以文公拥有国家,不也应该吗?子比对百姓没有施与恩惠,又没有外援,离开晋国时,晋国人没有护送他;回到楚国,楚国人没有迎接他。他怎么能享有国家呢!”子比果然继位不久就被杀了,最后继位的是弃疾,正如叔向所说。

楚平王二年(前527年),派费无忌前往秦国为太子建迎娶妻子。这个秦国女子很美,跟随费无忌前来楚国,还未到楚都,费无忌先赶了回来,对平王说:“那个秦国女子十分貌美,您可以自己留下,为太子另寻一位。”平王听从了费无忌的话,终于自己娶了那个秦国女子,生下了熊珍。给太子娶了另外的女子。当时伍奢担任太子太傅,费无忌担任少傅。费无忌不受太子宠信,所以常向平王进谗言诬陷太子建。太子建当时十五岁,他的母亲是蔡国女子,不受平王宠爱,平王逐渐疏远了太子建。

六年(前523年),平王派太子建到城父居住,戍守边疆。费无忌又日夜在平王面前进谗言诽谤太子建说:“自从我将秦国女子送入您的宫中,太子就怨恨我,也不可能对您没有怨恨,大王您需要做好防范啊。况且太子住在城父,独揽兵权,对外广结各路诸侯,而且时刻想攻入国都。”平王召来太子的太傅伍奢加以斥责。伍奢知道这是费无忌在进谗言,就说:“大王您怎么能听信小人的话而疏远自己的亲骨肉呢?”费无忌对平王说:“如今不制裁伍奢的话,将来会后悔的。”于是平王就囚禁了伍奢。又命令司马奋扬去召见太子建,想要杀了太子。太子听说后,出逃投奔宋国。

费无忌说:“伍奢有两个儿子,不杀死他们将会是楚国的灾祸。何不以赦免他们父亲为条件召见他们,他们一定会来。”于是平王派使者对伍奢说:“能召来你的两个儿子就让你活命,否则将杀死你。”伍奢说:“伍尚能来,伍胥不能来。”平王问:“为什么呢?”伍奢说:“伍尚为人,刚正不阿,敢舍身守节,慈爱孝顺又仁义,如果听说回到楚国就能够免除父亲的死罪,他一定会回来,丝毫不会顾惜自己的安危。伍胥为人,聪明而且深谋远虑,勇敢且喜功,他知道回来一定会被杀死,所以一定不会回来。然而日后成为楚国后患的肯定是这个儿子。”于是平王派人去召见他们,说:“如果你们能回来,我就免除你们父亲的死罪。”伍尚对伍胥说:“听说父亲因此能够免死却没人前去,是不孝;父亲被杀却没人报仇,是无谋略;根据能力来担任事情,是有智慧。你快走吧,我将回去送死。”伍尚于是回到了楚国。伍胥拿着弓箭,出来会见使者,说:“父亲有罪,召见他的儿子做什么呢?”说完,拉弓射向使者,使者掉头就逃,伍胥于是出逃投奔了吴国。伍奢听说后,说:“伍胥逃跑了,楚国危险了。”楚平王便杀死了伍奢以及伍尚。

十年(前519年),楚国太子建的母亲居住在居巢,暗中勾结吴国人。吴王派公子光攻打楚国,打败了陈国和蔡国,得到太子建的母亲后返回。楚国惧怕,加固了郢都。起初,吴国的边邑卑梁与楚国的边邑钟离有两个小孩相互争抢桑叶,两家人因此发怒并互相攻打,钟离人灭掉了卑梁人。卑梁大夫大怒,派军队攻打钟离邑。楚王听说后很生气,派兵攻灭了卑梁邑。吴王听说后很生气,也派出军队,让公子光以太子建母亲家在楚国为由而攻伐楚国,于是攻灭了钟离和居巢。楚国于是很畏惧,因而加固了郢都。

十三年(前516年),楚平王去世。将军子常说:“太子珍年纪还小,况且他的母亲就是前太子建原本应娶的。”打算拥立令尹子西。子西,是楚平王庶出的弟弟,有仁义。子西说:“国家有一定的法度,改立其他人就会发生动乱,谈论这种事就会招致杀身之祸。”于是拥立太子珍为君王,就是楚昭王。

昭王元年(前515年),楚国众臣都不喜欢费无忌,因为他进谗言而使太子建被迫逃亡,还杀了伍奢父子和郄宛。郄宛的同宗伯氏的儿子嚭和子胥都逃到了吴国,吴军多次入侵楚国,楚国人因此更加怨恨费无忌。楚国令尹子常杀了费无忌以取悦众臣,众臣这才高兴。

四年(前512年),吴国的三位公子逃奔到了楚国,楚昭王封赏了他们,让他们抵抗吴国。五年(前511年),吴国攻打楚国,夺取了楚国的六、潜两地。七年(前509年),楚国派子常攻打吴国,吴军在豫章打败了楚军。

十年(前506年)冬季,吴王阖闾、伍子胥、伯嚭与唐、蔡两国军队一起攻打楚国,楚军大败,吴军于是攻入郢都,掘开楚平王墓凌辱了平王的尸体,这是由于伍子胥的缘故。吴军前来,楚昭王派子常领兵迎击,两军隔着汉水布阵。吴军打败了子常,子常被迫逃奔到郑国。楚军逃走,吴军乘胜追击,交战了五次,一直追到郢都。己卯日,楚昭王出城逃走。庚辰日,吴军进入郢都。

楚昭王逃亡到云梦。云梦人不知道他是昭王,用箭射伤了他。昭王又逃到郧国。郧公的弟弟斗怀说:“楚平王杀了我们的父亲,如今我要杀了他的儿子,不也可以吗?”郧公劝阻了斗怀,但仍担心他会杀死昭王,于是就与昭王一起逃奔到了随国。吴王听说昭王逃往随国,即刻率军攻打随国,对随国人说:“周王室的子孙中被分封到长江、汉水一带的,全被楚国灭掉了。”随国人准备杀死昭王。昭王的随从子綦于是便把昭王藏了起来,称自己便是昭王,对随国人说:“把我交给吴国吧。”随国人对把昭王送给吴国这件事进行了占卜,结果是不吉利,于是向吴王谢罪说:“昭王已经逃走了,不在随国了。”吴王要求进入随都自己搜查一下,随国人没有答应,吴军也就退兵离去了。

昭王逃离郢都时,派申鲍胥向秦国求援。秦国派五百辆战车援救楚国,楚国也聚集残余的士兵,与秦军一起反击吴国。十一年(前505年)六月,在稷地打败了吴军。正好吴王的弟弟夫概看见吴王的军队被打败,就逃回吴国,自立为吴王。阖闾听说后,立刻领兵离开了楚国,回国讨伐夫概。夫概战败,逃奔到楚国,楚国把他封在堂谿,号称堂谿氏。

楚昭王灭掉了唐国。九月,昭王重新回到了郢都。十二年(前504年),吴国再次攻打楚国,攻取了番。楚王很恐惧,逃离了郢都,并往北将都城迁到了鄀。

十六年(前500年),孔子在鲁定公与于夹谷相会时担任傧相。二十年(前496年),楚国灭掉了顿国与胡国。二十一年(前495年),吴王阖闾攻打越国。越王句践用箭射伤了吴王,吴王随即去世了。吴国从此仇恨越国而不再向西攻伐楚国了。

二十七年(前489年)春季,吴国讨伐陈国,楚昭王派兵援救陈国,在城父驻军。十月,昭王在军中生病,天空出现了像鸟一样的红色云霞,围绕着太阳飞。昭王问周太史,太史说:“这对楚王有危害,然而可以把这灾难转移到将相身上。”将相听说后,就向神祈祷,请求用自己的身体代替昭王受难。昭王说:“将相,是我的手足,如今将灾难转移给将相,怎么能算是灾难离开我了呢?”昭王没有听从。占卜后知道是黄河在作祟,大夫们请求向黄河祈祷。昭王说:“自从我的先王受封以来,遥祭的山川河神一直都是长江与汉水,而我们没有得罪过黄河神。”昭王没有允许大夫们向黄河祈祷。孔子在陈国,听到了昭王说的这番话,说:“楚昭王真是通晓大义啊。他没有失去国家,是应该的啊!”

昭王病危,于是召见各位公子大夫说:“我没有才能,再次使楚军蒙受屈辱,如今竟然能够享受天年而寿终正寝,这是我的幸运。”昭王要把王位让给自己的大弟弟公子申,公子申没有答应。又要让给二弟公子结,公子结也没有答应。于是又把王位让给三弟公子闾,公子闾推辞了五次,才答应当楚王。楚军将要同吴军作战,庚寅日,昭王在军中去世。子闾说:“昭王病危时,舍弃自己的儿子而把王位让给群臣,我之所以答应当楚王,是为了安慰昭王。如今昭王去世了,我怎敢忘了他的一片好心呢?”于是就与子西、子綦商讨,偷偷派出军队封锁道路,迎接昭王与越国女子所生的儿子章而拥立他,就是惠王。之后撤兵回国,安葬了昭王。

惠王二年(前487年),子西从吴国召回了平王太子建的儿子胜,任命他为巢县大夫,号称白公。白公喜好兵事而且能礼贤下士,想要为父亲报仇。六年(前483年),白公请求令尹子西发兵攻打郑国。起初,白公的父亲太子建逃亡到郑国,郑国杀了太子建,白公被迫逃亡到吴国,后来子西又将他召回楚国,白公因此怨恨郑国,想要攻打郑国。子西虽然答应了却没有派兵给他。八年(前481年),晋国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告急,楚国派子西营救郑国,成功解救郑国后,子西收受了郑国的贿赂便离开了。白公胜大怒,立刻就与敢死的勇勐将士石乞等人在朝堂上袭击并杀死了令尹子西和子綦,乘机劫持了惠王,将惠王囚禁在高府,准备杀死他。惠王的随从屈固背着惠王逃到昭王夫人的宫中。白公自立为楚王。一个多月后,正好叶公前来援救楚国,楚惠王的随从们与叶公共同攻打白公,杀死了他。惠王于是恢复了王位。这一年,楚国灭掉了陈国,并将陈国变成了楚国的一个县。

十三年(前476年),吴王夫差的势力很强盛,凌驾于齐国、晋国之上,前来攻打楚国。十六年(前473年),越国灭掉了吴国。四十二年(前447年),楚国灭掉了蔡国。四十四年(前445年),楚国灭掉了杞国。楚国与秦国讲和。当时越国虽已灭掉吴国,但没能占领长江、淮河以北的地区;楚国向东部侵占,国土扩展到了泗水流域。

五十七年(前432年),惠王去世,其子简王中继位。

简王元年(前431年),派军队北伐灭掉莒国。八年(前424年),魏文侯、韩武子、赵桓子正式受封开始成为诸侯。

二十四年(前408年),简王去世,其子声王当继位。声王于六年(前402年)被强盗杀死,其子悼王熊疑继位。悼王二年(前400年),韩、赵、魏三国军队前来攻打楚国,打到乘丘才撤兵返回。四年(前398年),楚国攻打周王室。郑国杀了相国子阳。九年(前393年),楚国攻打韩国,攻取了负黍。十一年(前391年),韩、赵、魏三国军队攻打楚国,在大梁、榆关打败了楚军。楚国用厚利贿赂了秦国,与秦媾和。二十一年(前381年),悼王去世,其子肃王臧继位。

肃王四年(前377年),蜀国攻打楚国,攻取了兹方。于是楚国修建扞关来抵御蜀军。十年(前371年),魏国攻取了楚国的鲁阳。十一年(前370年),肃王去世,由于他没有儿子,便立他的弟弟熊良夫为王,便是宣王。

宣王六年(前364年),周天子向秦献公表示祝贺。秦又开始强盛起来,同时韩、赵、魏三国也日益强大,魏惠王和齐威王的实力尤为强大。三十年(前340年),秦国把商地封给了卫鞅,并南下侵犯楚国。这一年,宣王去世,其子威王熊商继位。

威王六年(前334年),周显王将祭祀文王、武王的胙肉赐给了秦惠王。

七年(前333年),齐国孟尝君的父亲田婴欺瞒楚国,楚威王讨伐齐国,在徐州打败了齐军,并强令齐国必须把田婴驱逐出国。田婴很恐慌,张丑骗楚王说:“楚王您之所以在徐州会战胜齐军,是因为齐军没有任用田盼子。田盼子,对齐国有功,百姓们全都愿意为他所用。田婴没有做到知人善任而任用了申纪。申纪,大臣们不亲附他,百姓也不愿为他效力,因此楚王您才会取胜。如今您想要齐国驱逐田婴,田婴如果被驱逐,齐王一定会重用田盼子。齐王就会重新整顿军队,再次与您交战,这必定会给您带来不利。”楚威王因此不再让齐国驱逐田婴了。

十一年(前329年),威王去世,其子怀王熊槐继位。魏国听说楚国正在办丧事,于是攻打楚国,攻取了陉山。

怀王元年(前328年),张仪开始担任秦惠王的国相。四年(前325年),秦惠王开始称王。

六年(前323年),楚国派柱国昭阳领兵攻打魏国,在襄陵打败了魏军,攻取了魏国的八个城邑。之后又转移军队攻打齐国,齐王很忧虑。恰好陈轸为秦国出使齐国,齐王问:“如何对付楚军呢?”陈轸说:“大王不用担心,请让我去说服他们撤兵。”陈轸于是来楚军军营会见了昭阳,说:“我想听听楚国的法令,攻破敌军并杀死敌将的有功之人,会得到什么赏赐?”昭阳说:“会授予他上柱国的官职,并赐给他最高爵位的执圭。”陈轸说:“还有比这些更好的赏赐吗?”昭阳说:“授予令尹的官职。”陈轸说:“如今您已官至令尹,这是楚国最高的官衔了。请允许我做个比喻。有人留给他的舍人们一杯酒,舍人们相互议论说:'几个人一起喝这杯酒,还不够每人喝一口呢,就请每个人在地上画条蛇,谁先画完就可以独自喝这杯酒。’一个人说:'我的蛇最先画成了。’举起酒杯起身又说:'我还有时间能给蛇画上脚。’等他给蛇画好脚时,后画好蛇的人把他的酒夺了过来并一饮而尽,说:'蛇原本没有脚,如今你给它画了脚,那就不是蛇了。’如今您身为楚相,攻破敌军并杀死了敌将,功劳没有比这还大的了,可是官衔与爵位已经不可能再升了。现在您又转移军队要攻打齐国,如果获胜,您的官衔和爵位也不会超过现在的令尹一职;如果没能获胜,您将会殉职并被削夺爵位,还会给楚国造成损失:这就成了画蛇添足。不如率军离开而对齐布施恩德,这是保持最高官职爵位的最好办法啊!”昭阳说:“很好!”于是领兵离开了齐国。

燕、韩两国国君开始称王。秦国派张仪与楚、齐、魏相会,在啮桑缔结盟约。

十一年(前318年),苏秦与山东六国约定合纵,共同攻打秦国,楚怀王担任合纵各国的首领。联军到达函谷关,秦国出兵迎击六国联军,联军全都退了回来,唯独齐军最后一个撤退。十二年(前317年),齐愍王打败了赵、魏联军,秦军也打败了韩军,与齐国争当霸主。

十六年(前313年),秦国想要攻打齐国,可是楚国与齐国合纵亲善,秦惠王对此很担忧,于是扬言罢免张仪的相国官职,派张仪南下去见楚王,张仪对楚王说:“秦王最喜欢的人就是大王您,张仪我最想为大王您担任看门的小厮。秦王最痛恨的人就是齐王,我最厌恶的人也是齐王。但是大王您却与齐王的关系很好,因此秦王没办法服侍您,这使张仪我也不能当您的看门小厮了。大王若能为我闭上关口而与齐国断绝来往,如今您就可以派使者跟我西去取回秦国曾占取的楚国方圆六百里的商于之地,这样就能削弱齐国的势力了。如此,您就可以北面削弱齐国,西面对秦施有恩德,得到商于作为自己的财富,这样一个计策可使您获得三大好处。”怀王非常高兴,于是就把相印交给了张仪,每日都为他安排酒宴,扬言说“我又得到了商于之地”。大臣们都来祝贺怀王,只有陈轸很难过。怀王说:“为什么?”陈轸回答说:“秦国之所以重视大王您,是因为您与齐王关系密切。如今商于之地还没到手,您就先与齐国断绝了来往,这样楚国就孤立无援了。秦国又怎么会看重孤立的国家呢,一定会轻视楚国的。况且先让秦国交出商于之地,之后我们再答应秦国与齐国断交,那么秦国的计谋就不能得逞了。如果我们先与齐国断交,之后再去索求商于之地,那我们肯定会被张仪欺骗。被张仪欺骗,大王您必会憎恨他。憎恨张仪,就等于西面惹发了秦国的祸患,北面断绝了与齐国的交往。西面有秦国的忧患,北面又与齐国断绝了交往,那么这两国的军队一定会来攻打我国。我因此而悲哀。”楚怀王不听陈轸的劝阻,就派一位将军随张仪西去秦国接受商于之地。

张仪回到秦国,假装喝醉从车上摔了下来,借口生病而三个月没有走出家门,楚国因此而无法得到商于之地。楚王说:“难道张仪嫌我与齐国的断交还不够彻底吗?”于是就派勇士宋遗北上去侮辱齐王。齐王大怒,折断楚国的信符而联合秦国。秦、齐两国联合后,张仪才起身上朝,对楚国将军说:“你为什么还不接受土地呢?从某地到某地,有六里广阔。”楚国将军说:“我所接受的使命是六百里,没听说是六里啊。”他即刻返回楚国向怀王汇报。怀王勃然大怒,想要起兵攻打秦国。陈轸又说:“攻打秦国不是好计策。不如借此机会送给秦国一座名城,与秦国一起攻打齐国,这样我们从秦国这里丢失的,可以从齐国那里得到补偿,我国尚且可以保全。如今大王您已经与齐国断绝了来往,而又要追究秦国的欺诈之罪,这是我们自己在让秦齐两国联合起来并引来天下的军队,楚国必然会大受损伤。”楚怀王不听,于是拒绝与秦国媾和,派兵向西攻打秦国。秦国也派兵迎击楚军。

十七年(前312年)春季,楚军与秦军在丹阳交战,秦军把楚军打得落花流水,杀死了八万楚兵,虏获了楚国大将屈匄、裨将军逢侯丑等七十多人,于是攻取了汉中的各郡县。楚怀王勃然大怒,于是举倾国之兵再一次攻打秦国,两军在蓝田交战,秦军把楚军打得大败。韩国和魏国听说楚国正处于困境,于是派军队南下攻打楚国,一直打到邓。楚怀王听说后,就率军返回楚国了。

十八年(前311年),秦国派使者前往楚国缔约,又想与楚国和好,答应把汉中的一半土地还给楚国,从而与楚国和解。楚怀王说:“情愿得到张仪,不想得到土地。”张仪听说后,向秦王请求出使楚国。秦王说:“楚王得到你才肯甘心,怎么办?”张仪说:“我与楚王身边的大臣靳尚很要好,靳尚又很会巴结楚王的宠姬郑袖,郑袖的话楚王没有不听的。况且我从前出使楚国时背弃了给楚商于之地的约定,如今秦楚两国大战,结下了仇恨,我不当面向楚怀王谢罪的话是无法解除仇恨的。况且有大王您在,楚国应该不敢把我怎么样。如果杀死我能有利于秦国,正是我的心愿。”张仪于是去了楚国。

张仪来到楚都后,怀王没有见他,就把他囚禁了起来,想要杀死他。张仪私下与靳尚交好,靳尚替他向怀王求情说:“囚禁张仪,秦王一定会发怒。天下诸侯见楚国没有了秦国的支持,一定会轻视大王您的。”靳尚又对楚怀王的夫人郑袖说:“秦王十分喜爱张仪,可是大王却要杀死他,如今秦王将用上庸的六个县贿赂楚国,还会送给大王很多美人,将秦国宫中能歌善舞的女子送给大王作侍女。大王很看重土地,秦国美女也一定会得到大王的宠爱,那么夫人必定会受到排斥了。夫人不如在大王面前说点好话而放了张仪。”郑袖终于在楚怀王面前替张仪说了好话,楚怀王因而释放了张仪。张仪被释放后,怀王又很热情地款待了他,张仪趁机劝说楚王背弃合纵盟约,而与秦国联合起来,缔结婚姻。张仪离去后,屈原出使齐国回来,向怀王进谏说:“为何不杀死张仪?”怀王后悔了,派人追杀张仪,没有追上。这一年,秦惠王去世。

二十年(前309年),齐愍王想要成为合纵的首领,憎恨楚国与秦国联合,于是派使者送信给楚怀王说:“我担心楚王并不在乎尊严和名声。如今秦惠王已死,武王继位,张仪逃到魏国,樗里疾和公孙衍受到重用,然而楚国仍在侍奉秦国。樗里疾与韩国亲善,而公孙衍与魏国亲善;楚国一定要侍奉秦国的话,韩国和魏国就会恐慌,一定会借助樗里疾和公孙衍这两个人的力量向秦国求合,那么燕、赵两国也应该会侍奉秦国。四国争相侍奉秦国,那么楚国就等于是秦国的一个郡县了。楚王为什么不与我同心协力一起集合韩、魏、燕、赵四国,与他们合纵结盟从而尊奉周王室,以便休兵养民,号令天下呢?到那时天下没有谁敢不听您的,您的功名也就成了。那时楚王再率领诸侯一起攻打秦国,一定能攻破秦国。您就可以夺取武关、蜀、汉的土地,拥有吴国、越国的财富,并独享江海鱼盐的利益,韩国、魏国会把上党割让给您,西边接近函谷关,那么楚国的势力会比现在强百万倍。况且大王您曾被张仪欺骗,丧失了汉中的土地,在蓝田被打败,天下没有人不为大王您心怀怨怒的。如今您还要带头侍奉秦国!希望您能好好考虑一下。”

楚怀王已经打算与秦国和好,见到齐王的书信后,又迟疑不决,将此事交给大臣们商讨。大臣们有的主张与秦国和好,有的主张听从齐王的意见。昭雎说:“大王虽然向东夺取了越国的土地,但是不足以洗刷掉耻辱;一定要从秦国取得土地,才足以在诸侯中洗刷耻辱。大王不如与齐国、韩国深交来抬高樗里疾的权位,这样的话,您就能依靠韩国、齐国的力量取得土地了。秦国在宜阳攻破了韩国,然而韩国还侍奉秦国,这是因为韩国先王的坟墓在平阳,而秦国的武遂距离平阳仅有七十里,所以韩国特别害怕秦国。不然,秦国进攻三川,赵国进攻上党,楚国攻打黄河以北地区,韩国必定会灭亡。楚国即使援救韩国,也不能使韩国免遭灭亡,然而能保存韩国的只有楚国了。如果韩国从秦国夺回武遂,从此可以凭借黄河、西山当屏障,没有哪个国家比楚国给它的恩惠厚重,所以我认为韩国一定会尽力侍奉大王您。齐国信任韩国的原因是韩国公子眛担任齐国的国相。韩国从秦国手里夺回武遂以后,大王更加好好地善待韩国,使得能用齐国、韩国的力量加强樗里疾的权位,樗里疾得到齐国、韩国的大力支持,秦王就不敢抛弃他了。如今樗里疾又能得到楚国的大力支持,他一定会劝说秦王,归还所占领的楚国的土地。”于是怀王听从了昭雎的话,最终没有联合秦国,而是联合齐国并交好韩国。

二十四年(前305年),楚怀王背叛齐国而联合秦国。秦昭王刚刚即位,就用厚礼贿赂了楚国。楚国前往秦国迎娶女子。二十五年(前304年),怀王进入秦国与秦昭王盟会,在黄棘订立了盟约。秦王将上庸之地还给了楚国。二十六年(前303年),齐国、韩国、魏国因为楚国背叛合纵盟约而与秦国联合,三国共同攻打楚国。楚国派太子到秦国当人质以请求援救。秦国于是便派客卿通领兵援救楚国,三国联军这才撤兵离开楚国。

二十七年(前302年),秦国有位大夫因为私事与楚太子发生了争斗,楚太子杀了秦国大夫后逃回楚国。二十八年(前301年),秦国便与齐国、韩国、魏国一起攻打楚国,杀死楚国将军唐眛,攻取楚国的重丘后离开。二十九年(前300年),秦国再次攻打楚国,大破楚军,楚兵死了两万多人,将军景缺也被杀死了。怀王恐惧,于是派太子到齐国当人质以求得和解。三十年(前299年),秦国又来攻打楚国,攻取了八座城池。秦昭王给楚怀王写信说:“起初我与您结拜为兄弟,在黄棘缔结了盟约,楚国太派子充当人质,关系非常融洽。可是太子凌辱杀死我的重臣,没有道歉就逃跑了,我的确是太愤怒了,于是派军队侵犯了您的边境。如今我听说您派太子到齐国当人质以求和。我国与楚国接壤,原本还结为婚姻,相互交往亲善很长时间了。如今秦楚关系不和,就无法号令诸侯。我想与您在武关会面,当面缔结盟约后再离去,这是我的心愿。我冒昧地告知您手下的办事人员。”楚怀王看完秦王的信后,十分忧虑。想要前去赴约,又害怕被骗;不去的话,又害怕秦王会生气。昭雎说:“大王不要去,派军队加强防守即可。秦王犹如虎狼,不可以相信他,他有吞并诸侯的野心。”怀王的儿子子兰劝说怀王前去赴约,说:“怎么能断绝与秦王的友好来往呢?”于是怀王前往武关会见秦昭王。秦昭王派一位将军埋伏在武关,谎称是秦王。楚怀王到达后,就关闭了武关,那个假“秦王”于是带领楚怀王向西行至咸阳,让他在章台朝见了秦王,秦王像对待附属国的臣子一样招待怀王,不采用平等的礼节。楚怀王勃然大怒,后悔没听从昭雎的话。秦王借机扣押了楚怀王,要挟他把巫郡、黔中郡割让给秦国。楚怀王想要订立盟约,而秦王想先得到土地。楚怀王生气地说:“秦国欺骗我,又强迫我割让土地!”没有再答应秦王。秦王因此扣留了楚怀王。

楚国的大臣们十分忧虑,于是商讨说:“我们的君王被扣留在秦国不能回来,秦王以此要挟楚国割地,可是太子又在齐国充当人质,如果齐、秦两国联合起来,那么楚国就会亡国了。”于是大臣们打算拥立楚怀王在国都的儿子为王。昭雎说:“君王和太子同时被困于诸侯国,如今又违背君王的命令拥立庶子为王,这不合适。”于是派使者到齐国假称楚怀王去世了,齐愍王对国相说:“不如扣留太子以便索取楚国的淮北地区。”国相说:“不可以,如郢都中立了新王,这样我们便留着无用的人质而在天下人面前做了不仁不义的事。”有人说:“不是这样的。如果郢都中立了新王,正好借此机会与新王做个交易说'把淮北地区给我们,我们就替您杀死太子,不然的话,我们将与秦、韩、魏三国共同拥立太子’,这样就一定能得到淮北地区了。”齐王最终采用了国相的计策而送回了楚国太子。太子横返回楚国国都后,被立为君王,便是顷襄王。楚人于是告诉秦国说:“仰赖社稷神灵的护佑,我国有新王了。”

顷襄王横元年(前298年),秦国要挟怀王却未能得到土地,楚国拥立新王对付秦国,秦昭王大怒,派兵从武关出发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了五万楚兵,秦国得到了析邑等十五座城才撤兵离开。二年(前297年),楚怀王逃跑了,秦人发觉后,立即封锁了通往楚国的道路,怀王很害怕,于是从小路逃到了赵国以求回楚。赵主父在代郡,其子惠王刚刚即位,代行王权。惠王害怕得罪秦国,不敢收容楚怀王。楚王打算逃到魏国,这时秦兵追了上来,楚怀王被迫与秦国使者再次回到秦国。怀王随之生病了。顷襄王三年(前296年),怀王在秦国去世。秦国将怀王的灵柩送回了楚国。楚国人都怜惜怀王,如同悲悼自己的亲戚一样。各国诸侯因此认为秦国不讲仁义。秦楚两国断绝了来往。

六年(前293年),秦国派遣白起讨伐韩国,在伊阙取得大胜,杀死二十四万韩兵。秦王给楚王写信说:“楚国背叛了秦国,秦国将要率领诸侯军队讨伐楚国,决一胜负。希望您能整顿军队,以便痛快地打一仗。”楚顷襄王十分忧虑,想再次与秦国媾和。七年(前292年),楚国到秦国迎娶女子,秦楚再次和好。

十一年(前288年),齐王、秦王各自称帝;一个月之后,舍弃帝号恢复称王。

十四年(前285年),楚顷襄王与秦昭王在宛友好会面,缔结了亲善合约。十五年(前284年),楚顷襄王与秦国、韩国、赵国、魏国、燕国一起讨伐齐国,夺取了淮北地区。十六年(前283年),楚顷襄王与秦昭王在鄢友好会面。这一年秋季,又与秦昭王在穰会面。

十八年(前281年),楚国有个善于用轻弓细绳射北归大雁的人,顷襄王听说后,召见并询问他射雁的经验。他回答说:“我喜欢射小雁、小鸟,发射的是小箭,有什么值得向大王称道的呢?况且楚国土地如此广袤,凭借大王的贤能,所能射猎的绝非是这些小雁、小鸟之类。从前夏、商、周三代圣王所射取的是王道德政,春秋五霸所射取的是好战的国家。所以秦、魏、燕、赵四国是小雁;齐、鲁、韩、卫四国是小野鸭;邹、费、郯、邳是小鸟。除此之外其余的全都不值得射猎。见到这六对鸟,大王如何射中呢?您为什么不把圣人当成弓,把勇士当成箭,找准时机张弓而射呢?这样那六对鸟,就能得到并放入您的囊中了。这种快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欢乐,这种收获也绝不是野鸭飞雁一类的猎物。大王早上张开弓箭去射取魏国大梁的南部,再射取魏国的西部而牵带韩国,那么韩国通往中原地区的道路就会被切断,而上蔡各郡县自己就会破灭了。返身再射取圉邑的东边,肢解魏国的东部,从而向外射击齐国的定陶,那么魏国东部以外的地区被放弃了,而大宋、方与两个郡县就可以攻下了。况且魏国失去了东部和西部地区,就会一蹶不振了;再从正面攻打郯国,大梁就可以得到了。您在兰台收起弓箭,然后到魏国的西河饮马,安定魏国都城大梁,这是第一次射箭的快乐。假如大王您对于射箭的确很喜欢而不厌烦的话,那就拿出宝弓,箭头系上新缴,到东海去射击长着钩喙的大鸟,还要修筑长城作为防线,早上射击东莒,晚上再发箭射取浿丘,夜晚再攻取即墨,反回来再占领午道,那么长城以东地区就可收取了,进而太山以北地区也能够攻下了。西边与赵国接壤,而北边直达燕国,这样,齐、赵、燕三国的地形就像鸟儿张开的翅膀,无需缔结盟约就已形成了合纵之盟。您可以到北方燕国的辽东游玩观光,还可南下到越国的会稽山登高望远,这是第二次射箭的快乐。对于泗上那十二个小诸侯国,左右开弓,一个早上就可把它们全部灭掉。如今秦国攻破了韩国,实际上却给秦国带来了长久的忧患,秦国虽然夺取了韩国很多城邑却不敢据守;秦国攻打魏国却没有功绩,攻击赵国反而自己受困,秦国与魏国的勇气和力量都已殆尽了,楚国曾经的土地汉中、析、郦可以重新归为己有了。大王您取出宝弓,箭头系上新缴,涉足<生僻字>塞,等待秦国倦怠时,就能够夺取山东、河内陆区了,从而使楚国统一。慰劳百姓,休养生息,您就可以坐北朝南称王了。所以说,秦国是只大鸟,背靠大陆而居住,面向东方而立,左面占据赵国的西南部,而右面紧邻楚国的鄢郢,正面对着韩、魏两国,低头俯视中原,它的地理位置优越,展翅翱翔,方圆三千里,所以是不能单靠一国的力量,用一夜时间射击,就将其打败的。”这个人想借此激怒楚顷襄王,所以这样对答。襄王因此召见他并与他交谈,他于是说:“先王受到秦国的欺骗而客死他国,没有比这再大的仇恨了。如今,一介匹夫心怀怨恨,尚且有向万乘之国报仇雪恨的,如白公与吴子胥。可是楚国现在方圆五千里,拥有百万大军,本来足以在千里原野中驰骋,却坐以待毙,我私下认为大王不该这么做。”于是,顷襄王派遣使者到诸侯各国,重新缔结了盟约,想要讨伐秦国。秦国听说后,派兵前来讨伐楚国。

楚国想和齐国、韩国联合攻打秦国,趁机图谋灭掉周朝。周王赧派武公对楚国宰相昭子说:“楚、齐、韩三国企图使用武力来夺取周都郊外之地以便于运输,同时还要将天子的九鼎宝器南迁来尊崇楚王,我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杀死天下的共主,让世代为君的天子作臣民,大国就不会亲近;凭借人多势众威胁势单力薄的周王室,小国就不会顺服。大国不亲近,小国不归顺,就不能够获得威名和实利。得不到威名和实利,就不值得出兵。若有图谋周王室的坏名声,就无法向诸侯发号施令了。”昭子说:“说楚国图谋周王室是无中生有。尽管如此,周王室为何就不能图谋呢?”武公回答说:“没有五倍于敌军的兵力就不要发动进攻,没有十倍于守城的兵力就不要围城。一个周王室相当于二十个晋国,您是知道的。韩国曾经出动二十万兵力围攻晋国都城,结果兵败受辱,锐士和中士死伤惨重,然而晋城也没被攻克。您没有百倍于韩国的兵力却想图谋周王室,这是天下都知道的了。您与东周、西周结下怨恨来伤害礼仪之邦邹鲁人的心,与齐国断绝交往,在天下人面前丧失声誉,这样做事就危险了。损害东周、西周来增强韩国的实力(三川归属于韩国),方城之外的土地必定会被韩国所侵占。为什么知道会这样呢?西周的土地,截长补短拼接起来,方圆不超过一百里。西周在名义上是天下诸侯共主,然而夺取它的土地也不足以使国家富饶,得到它的百姓也不足以使兵力增强。虽然没有攻打它,但名声还是杀害天子。然而好事的国君,好战的臣子,发号施令动用兵力,没有不以图谋周王室为最终目的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看到祭祀的宝器在周王室这里,只想获得祭器却忘记了制造弑君之乱的罪名。如今韩国要把祭器迁到楚国,我担心天下人会因为祭器而仇视楚国。请让我做个比喻。虎肉腥臊,它的爪牙锋利利于防身,可是为了谋取虎皮人们还会捕杀它。如果让沼泽中的麋鹿披上老虎皮,人们捕杀它的可能性会比老虎高一万倍。割裂楚国的土地,足以使国家富饶;诋毁楚国的名声,足以使国君尊贵。如今您将杀死天下的共主,占有夏、商、周三代相传的祭器,独吞九鼎,傲视周天子,这不是贪婪又是什么?《周书》说'想要起来就不可先动’,因此祭器如果南迁到楚国,讨伐楚国的军队就会到来。”于是楚国的谋划被放弃,未能施行。

十九年(前280年),秦国攻打楚国,楚军战败,把上庸、汉水以北的土地割给了秦国。二十年(前279年),秦国将领白起攻占了楚国的西陵。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国将领白起接着又攻占了楚国的郢都,烧毁了先王墓夷陵。楚襄王的军队已溃散,不能再与秦军交战,向东北退走以保守陈城。二十二年(前277年),秦国又攻占了楚国的巫郡、黔中郡。

二十三年(前276年),襄王聚集东部兵力,得到十多万人,再次向西攻取了秦国所占领的楚国长江沿岸十五座城并设置为郡县,抵御秦国。二十七年(前272年),楚国派三万人帮助韩、赵、魏三国讨伐燕国。楚国又与秦国讲和,并派太子到秦国当人质。楚国派左徒到秦国服侍太子。

三十六年(前263年),顷襄王病危,太子从秦国逃回。秋季,顷襄王去世,太子熊元即位,就是考烈王。考烈王任用左徒为令尹,将吴地封赏给了他,号称春申君。

考烈王元年(前262年),楚国把州邑献给秦国以求和。这时楚国的势力更加衰败了。

六年(前257年),秦军包围了邯郸,赵国向楚国告急,楚国派将军景阳援救赵国。七年(前256年),楚军到达新中。秦军离开。十二年(前251年),秦昭王去世,楚考烈王派春申君到秦国吊唁。十六年(前247年),秦庄襄王去世,秦王赵政即位。二十二年(前241年),楚国与各诸侯一起攻打秦国,交战失利而退兵。楚国把都城向东迁到了寿春,将寿春命名为郢。

二十五年(前238年),考烈王去世,其子幽王悍继位。李园杀了春申君。幽王三年(前235年),秦国、魏国攻打楚国。秦国丞相吕不韦去世。九年(前229年),秦国灭掉韩国。十年(前228年),楚幽王去世,其同母弟犹继位,就是哀王。哀王继位两个多月,他的哥哥负刍的党徒杀死了哀王,拥立负刍为楚王。这一年,秦国俘虏了赵王迁。

楚王负刍元年(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二年(前226年),秦国派将军攻打楚国,大破楚军,楚国失去了十多座城邑。三年(前225年),秦国灭掉魏国。四年(前224年),秦国将领王翦在蕲地攻破楚军,杀死了楚国将军项燕。

五年(前223年),秦国将领王翦、蒙武攻入楚都,虏获了楚王负刍,灭掉楚国,设置为秦国的郡。

太史公说:当楚灵王在申会盟诸侯、诛杀齐国的庆封、修建章华台、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时候,他志向高远,蔑视天下;等到他在申亥家饿死时,却被天下人所耻笑。没有操守、品行,其下场实在可悲啊!人们对待权势,能不谨慎吗?弃疾通过发动内乱而继位,宠爱秦国女子到了淫乱的程度,过分啊,几乎再度导致国家灭亡!

11\越王勾践世家 原文及注释

所属分类:越王勾践世家

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披:开拓。】草莱而邑焉。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允常:越国第一任君主夫谭之子。】。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句践立,是为越王。

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句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师败于槜李,射伤吴王阖庐。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

三年,句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勒兵:操练军队。】,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句践曰“诺。”乃令大夫种行成【行成:议和。】于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句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句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句践。句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触战:拼死一战。】以死。种止句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于是句践乃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句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句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嚭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吴王将许之。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句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句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重采: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填:通“镇”。】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句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欲用以报吴。大夫逢同谏曰:“国新流亡,今乃复殷给,缮饰备利,吴必惧,惧则难必至。且鸷鸟之击也,必匿其形。今夫吴兵加齐、晋,怨深于楚、越,名高天下,实害周室,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为越计,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吴之志广,必轻战。是我连其权,三国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句践曰:“善。”

居二年,吴王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臣闻句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癣也。愿王释齐先越。”吴王弗听,遂伐齐,败之艾陵,虏齐高、国以归。让【让:责备。】子胥。子胥曰:“王毋喜!”王怒,子胥欲自杀,王闻而止之。越大夫种曰:“臣观吴王政骄矣,请试尝之贷粟,以卜其事。”请贷,吴王欲与,子胥谏勿与,王遂与之,越乃私喜。子胥言曰:“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墟:成为废墟,指被灭。】乎!”太宰嚭闻之,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因谗子胥曰:“伍员貌忠而实忍【忍:残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王不备伍员,员必为乱。”与逢同共谋,谗之王。王始不从,乃使子胥于齐,闻其托子于鲍氏,王乃大怒,曰:“伍员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子胥大笑曰:“我令而父霸,我又立若,若初欲分吴国半予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谗诛我。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独立!”报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于是吴任嚭政。

居三年,句践召范蠡曰:“吴已杀子胥,导谀【导谀:即道谀,谄谀。】者众,可乎?”对曰:“未可。”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句践复问范蠡,蠡曰“可矣”。乃发习流【习流:熟习水战的士兵。】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吴告急于王,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吴王已盟黄池,乃使人厚礼以请成越。越自度亦未能灭吴,乃与吴平。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句践不忍,欲许之。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君忘会稽之厄乎?”句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吴使者泣而去。句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君:君临,拥有。】百家。”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乃蔽其面,曰:“吾无面以见子胥也!”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嚭。

句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句践胙,命为伯。句践已去,渡淮南【南:南归。】,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句践卒【句践卒:时间为公元前465年。】,子王鼫与立。王鼫与卒,子王不寿立。王不寿卒,子王翁立。王翁卒,子王翳立。王翳卒,子王之侯立。王之侯卒,子王无强立。

王无强时,越兴师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争强。当楚威王之时,越北伐齐,齐威王使人说越王曰:“越不伐楚,大不王,小不伯。图越之所为不伐楚者,为不得晋也。韩、魏固不攻楚。韩之攻楚,覆其军,杀其将,则叶、阳翟危;魏亦覆其军,杀其将,则陈、上蔡不安。故二晋之事越也,不至于覆军杀将,马汗之力不效。所重【重:重视。】于得晋者何也?”越王曰:“所求于晋者,不至顿刃接兵,而况于攻城围邑乎?愿魏以聚大梁之下,愿齐之试兵南阳莒地,以聚常、郯之境,则方城之外不南,淮、泗之间不东,商、于、析、郦、宗胡之地,夏路以左,不足以备秦,江南、泗上不足以待【待:对付。】越矣。则齐、秦、韩、魏得志于楚也,是二晋不战而分地,不耕而获之。不此之为,而顿刃于河山之间以为齐秦用,所待者如此其失计,奈何其以此王也!”

齐使者曰:“幸也越之不亡也!吾不贵其用智之如目,见豪毛而不见其睫也。今王知晋之失计,而不自知越之过,是目论也。王所待于晋者,非有马汗之力也,又非可与合军连和也,将待之以分楚众也。今楚众已分,何待于晋?”越王曰:“奈何?”曰:“楚三大夫张九军,北围曲沃、于中,以至无假之关者三千七百里,景翠【景翠:楚国将领。】之军北聚鲁、齐、南阳,分有大此者乎?且王之所求者,斗晋楚也;晋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此时不攻楚,臣以是知越大不王,小不伯。复【复:况且。】雠、庞、长沙,楚之粟也;竟泽陵,楚之材也。越窥兵通无假之关,此四邑者不上贡事于郢矣。臣闻之,图王不王,其敝可以伯。然而不伯者,王道失也。故愿大王之转攻楚也。”

于是越遂释齐而伐楚。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强,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后七世,至闽君摇,佐诸侯平秦。汉高帝复以摇为越王,以奉越后。东越,闽君,皆其后也。

范蠡事越王句践,既苦身戮力,与句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句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句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为书辞句践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句践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行意: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于是句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为生:指经商。】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

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及壮,而朱公中男杀人,囚于楚。朱公曰:“杀人而死,职也。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告其少子往视之。乃装黄金千溢,置褐器中,载以一牛车。且遣其少子,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长男曰:“家有长子曰'家督’,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遣少弟,是吾不肖。”欲自杀。其母为言曰:“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长男,奈何?”朱公不得已而遣长子,为一封书遗故所善庄生,曰:“至则进千金于庄生所,听其所为,慎无与争事。”长男既行,亦自私赍数百金。

至楚,庄生家负郭,披藜藋到门,居甚贫。然长男发书进千金,如其父言。庄生曰:“可疾去矣,慎毋留!即弟出,勿问所以然。”长男既去,不过庄生而私留,以其私赍献遗楚国贵人用事者。

庄生虽居穷阎,然以廉直闻于国,自楚王以下皆师尊之。及朱公进金,非有意受也,欲以成事后复归之以为信耳。故金至,谓其妇曰:“此朱公之金。有如病不宿诫,后复归,勿动。”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以为殊无短长也。

庄生闲时入见楚王,言“某星宿【宿:止。】某,此则害于楚”。楚王素信庄生,曰:“今为奈何?”庄生曰:“独以德为可以除之。”楚王曰:“生休矣,寡人将行之。”王乃使使者封三钱之府。楚贵人惊告朱公长男曰:“王且赦。”曰:“何以也?”曰:“每王且赦,常封三钱之府。昨暮王使使封之。”朱公长男以为赦,弟固当出也,重千金虚弃庄生,无所为也,乃复见庄生。庄生惊曰:“若不去邪?”长男曰:“固未也。初为事弟,弟今议自赦,故辞生去。”庄生知其意欲复得其金,曰:“若自入室取金。”长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

庄生羞为儿子【儿子:指小孩子,后辈。】所卖【卖:戏弄。】,乃入见楚王曰:“臣前言某星事,王言欲以修德报之。今臣出,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杀人囚楚,其家多持金钱赂王左右,故王非能恤楚国而赦,乃以朱公子故也。”楚王大怒曰:“寡人虽不德耳,奈何以朱公之子故而施惠乎!”令论杀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朱公长男竟持其弟丧归。

至,其母及邑人尽哀之,唯朱公独笑,曰:“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乘坚:乘坐坚固的车。】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故轻弃之,非所惜吝。前日吾所为欲遣少子,固为其能弃财故也。而长者不能,故卒以杀其弟,事之理也,无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故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卒老死于陶,故世传曰陶朱公。

太史公曰:禹之功大矣,渐【渐:疏导。】九川,定九州,至于今诸夏艾安【艾安:平安。艾,通“乂”,安定。】。及苗裔句践,苦身焦思,终灭强吴,北观兵中国,以尊周室,号称霸王。句践可不谓贤哉!盖有禹之遗烈焉。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臣主若此,欲毋显得乎!

越王勾践世家 白话文翻译

所属分类:越王勾践世家

越王句践,其先祖是夏禹的后代,是夏后帝少康的庶子。少康将其庶子封于会稽,让其供奉、守护对夏禹的祭祀。他们在身体上纹上花纹,剪断头发,开辟荒芜的土地,创建了城邑。经过二十多代的繁衍,传承到允常。允常时期,与吴王阖庐交战,彼此结下怨仇并且互相攻伐。允常去世后,其子句践继位,成为越王。

句践元年(前496年),吴王阖庐听说允常去世,就出兵攻打越国。越王句践派出不畏死亡的勇士挑战,排成三行队列,来到吴军阵前,大叫着一同拔剑自杀。吴军都惊呆了观看,越军趁机突袭吴军,吴军在槜李被打败,越军射伤了吴王阖庐。阖庐在临终时,告诉他的儿子夫差说:“一定不能忘了越国。”

句践三年(前494年),句践听说吴王夫差在日夜不断地操练军队,准备伐越报仇,越王准备率先赶在吴国之前出兵讨伐。范蠡劝谏说:“不可以。我听说兴兵乃是凶器,发动战争是违背道义的,强行夺取是处事中最下一等的行为。搞阴谋诡计是违背道德的事,喜欢运用凶器,亲自尝试去做最下等的事情,天帝是禁止这种行为的,做这种事的人不会有好结果。”越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于是并兴兵征伐。吴王听说越国来犯,立即调动所有精锐迎击越军,在夫椒打败了越军。越王句践只凭借剩下的五千残兵退守于会稽山上。吴军追击并将其包围。

越王句践对范蠡说:“我因为没有听从你的劝告,以至落到这样的境地,该怎样解决呢?”范蠡回答说:“能够保全自己的人,必须要能够效法天道的盈而不溢;能够平定危机与倾覆之难的人,必定能够得到百姓拥护;能够正确处理事理的人,一定要能够因地制宜地解决问题。现在唯有低声下气送以厚礼,如果他还是不同意讲和,就只能自己充当人质去侍奉吴王。”句践说:“好。”于是派遣大夫文种前往吴国求和。文种面见吴王时双膝跪地向前爬行,磕头说:“君王您的亡国之臣句践派遣陪臣文种,斗胆来告知您的属下:句践请求成为您的臣子,其妻子愿成为您的婢女。”吴王将要答应他。伍子胥告诉吴王说:“上天已经将越国赐给了吴国,不可以答应他。”文种回来后,将结果告诉了句践。句践准备杀掉妻子,焚毁各种宝物,与吴国决死一战。文种阻止句践说:“吴国的太宰伯嚭非常贪财,可以用好处来引诱他,请派人暗中与他联络议和之事。”于是句践就搜集了美女、宝物,派文种秘密地献给了太宰伯嚭。伯嚭收下礼物后,就带着文种拜见吴王。文种磕头说:“希望大王能够赦免句践的种种罪过,收下句践所有的宝物。假如他不幸未能得到大王的赦免,句践就会杀光他的妻子儿女,焚毁所有宝物,统领五千兵马与吴军死战到底,您也会付出代价。”伯嚭也趁机游说吴王说:“越王已经准备投降成为我国臣子,假如将其赦免,对于我国是很有好处的。”吴王想要答应越国。伍子胥进谏说:“现在不消灭越国,将来一定会追悔莫及。句践是贤能的君主,文种、范蠡都堪称良臣,倘若让他们回到越国,必然会作乱。”吴王没有听从,最终赦免了越王,罢兵回国了。

句践被围困在会稽时,曾经伤心地叹息说:“我将会在这里终结我的一生吗?”文种说:“商汤曾经被关在夏台,周文王曾经被囚禁于羑里,晋文公重耳曾经逃奔翟国,小白曾经逃难到莒国,但他们最终都能称王或称霸。这样看来,今天的境遇为什么就不能成为福气呢?”

句践,选自《东周列国志》

吴王已经赦免了越王,越王句践于是返回越国,从此勤劳刻苦,苦心孤诣,把苦胆挂在座位旁边,坐着或躺着的时候,都会经常凝望着苦胆,吃饭时也会品尝苦胆,说:“你难道忘记了在会稽所受到的耻辱吗?”他亲自耕地劳作,其妻子亲自织布,饮食当中没有肉,不穿有多种颜色的华美的衣服,谦恭有礼,礼贤下士,厚待宾客,救济贫苦百姓,吊唁死者,与百姓同甘共苦。句践希望由范蠡来主持国家政务,范蠡回答说:“领兵打仗之类的事,文种比不上我;而振兴国家,安抚百姓,我比不上文种。”于是句践将全国的政务都交给了文种,派范蠡与大夫柘稽前往吴国议和,充当人质。两年后吴王把范蠡送了回来。

句践从会稽返回的七年里,始终在安抚他的官员和百姓,希望能够报复吴国。大夫逢同劝谏说:“国家才刚刚承受了流亡的事情,现在才重新富庶起来,假如我们现在整军备战,吴国必然惧怕,惧怕的话灾祸也就随之降临。况且勐禽在袭击猎物时,一定会故意隐匿其身型。现在吴国的军队正在攻打齐国和晋国,又与楚国、越国有着很深的仇恨,名气虽大,但实际上已经损害到了周室的威望,功德少而战功多,一定会骄横狂妄。为越国着想,不如结好齐国,亲近楚国,依附晋国,并给吴国好处。吴国的志向非常远大,必然会轻易发动战争。我们联络以上这些势力,齐、晋、楚三国出兵攻伐吴国,越国此时趁吴国疲敝,就能够打败它。”句践说:“好。”

过了两年,吴王准备攻打齐国。伍子胥劝谏说:“不可以。我听说越王句践吃饭不吃两道菜,与百姓甘苦与共。这个人如果不死,将来一定会给我国带来祸患。越国对于吴国而言,属于心腹大患;齐国对于吴国而言,只相当于疥癣般的小病。希望大王暂时放弃攻打齐国,首先攻打越国。”吴王不听劝告,于是攻打齐国,在艾陵打败了齐军,俘获了齐国的高子、国子后返回吴国。吴王责备伍子胥。伍子胥说:“大王不要高兴!”吴王很生气,伍子胥想要自杀,吴王知道后阻止了他。越国大夫文种说:“我看吴王执政已经处于过于骄横自大的状态了,请尝试着向他借粮,来试探他对越国的态度。”文种前往吴国请求借粮,吴王打算借给他,伍子胥规劝吴王不要借,吴王最后还是把粮借给了越国,越王于是暗自高兴。伍子胥对吴王说:“大王不听我的劝告,三年之后,吴国将要成为废墟了吧!”太宰伯嚭听到这些话,就数次就对待越国的政策与伍子胥争论,并趁机进谗陷害伍子胥:“伍员表面忠诚,实际却是残忍的人,连他的父亲与哥哥都不管不顾,怎么可能真心顾及大王呢?大王从前想要讨伐齐国,伍员极力劝阻,不久讨伐齐国获胜,他反而由此对大王心存怨恨。大王不防范伍员,伍员必定会作乱。”伯嚭又与越国大夫逢同合谋,向吴王进谗言诬陷伍子胥。吴王开始并不相信,就派伍子胥出使齐国,听说伍子胥把他的儿子托付给了齐国的鲍氏,吴王因此大怒,说:“伍员果然欺骗我!”等伍子胥完成使命回国后,吴王派人赐给了伍子胥一把属镂剑并命其自杀。伍子胥大笑着说:“我辅佐你父亲成就霸业,我又立你作了吴王,当初你表示要将吴国的一半分给我,我并没接受,此事作罢,如今你反而听信谗言要杀我。唉,唉,你独自一人必然不能维持这个国家!”告诉使者说:“一定要取出我的眼睛放置在吴国都城的东门上,好让我看到越国军队进城!”从此以后吴王任用伯嚭主持国政。

过了三年,句践召见范蠡说:“吴王已经杀掉了伍子胥,他周围阿谀奉承的人很多,可以攻打吴国了吗?”范蠡回答:“还不行。”到了第二年春季,吴王北上前往黄池与各诸侯会盟,吴国的精锐部队都跟随吴王北上,只留下老弱残兵和太子留守都城。句践再次询问范蠡,范蠡说:“可以了。”于是句践派出善于水战的士兵二千人,精兵四万人,国王的卫兵六千人,各类军官一千人,征讨吴国。吴国军队被打败,进而杀掉了吴国太子。吴国派人向吴王告急,此时吴王正在黄池与诸侯会盟,害怕天下诸侯知晓吴国战败的消息,就严格保密。吴王完成黄池会盟之后,就派人送厚礼到越国与其讲和。越王估计自己还不能灭掉吴国,就与吴国议和了。

过了四年,越国再次攻打吴国。吴军与百姓都疲惫不堪,精锐军队全都战死在与齐国、晋国两国的战争中。越军大败吴军,并留下来包围吴军三年,吴军战败,越军又将吴王围困在姑苏山上。吴王派公孙雄袒露上身,跪地前行,向越王求和说:“孤助无援的臣子夫差说几句肺腑之言,从前曾在会稽得罪过您,夫差不敢违背您的命令,与君王讲和,让您回到国都。现在君王抬脚就可以诛杀孤臣,孤臣也必然服从,而我的心愿就是希望您也能够如当年在会稽山时一样,赦免我的罪过吧!”句践于心不忍,想要答应夫差。范蠡说:“会稽的事,上天把越国赐给吴国,吴国没有收取。如今上天将吴国赐予越国,越国难道能够违抗天意吗?而且君王每天早晨上朝,到了很晚才休息,不就是为了吴国吗?谋划讨伐吴国已有二十二年,一旦放弃,可以这样做吗?况且上天赐予了反而不接受,一定会反过来受到上天的惩罚。'砍伐树木制作斧柄,而斧柄的样式就在旁边。’君王忘记了会稽山上的厄运吗?”句践说:“我想要听你的话,但是我不忍心如此对待他的使臣。”范蠡于是下令击鼓进兵,说:“越王已经把大权交予了我,吴国使臣赶快离开,不然就要获罪了。”吴国的使臣哭泣着离开了。句践很怜悯夫差,就派人对夫差说:“我会将你安置到甬东,统治一百户人家。”吴王夫差谢绝说:“我年纪大了,不能继续侍奉君王!”随后就自杀了。他自杀时遮住自己的脸说:“我没有颜面见伍子胥啊!”越王埋葬了吴王,诛杀了太宰伯嚭。

句践平定了吴国,就率军向北渡过淮河,与齐国、晋国在徐州会盟,向周王献上贡品。周元王派人赐予句践祭肉,封他为霸主。句践离开徐州,渡过淮河南归,把淮河附近的土地赠给了楚国,把吴国占领的宋国的土地还给宋国,将泗水以东一百里的土地赠给了鲁国。就在此时,越军横行于长江、淮河以东,诸侯都来祝贺,句践被称为霸王。范蠡离开了越国,在齐国写信给大夫文种说:“飞鸟被猎杀干净了,良弓就要被藏起来;狡兔被杀掉了,猎狗也就即将被烹煮。越王的脖子极长,嘴像鸟嘴一般尖,这种人只可以与其共患难,不能够与他共享乐。你为何还不离开呢?”文种看到书信后,便称病不再上朝。有人进谗言说文种想要谋反,越王赐给文种一把剑,说:“你教我七种讨伐吴国的计策,我只运用了其中三种就消灭了吴国,还有四种在你那里,你替我前往死去的先王那里尝试一下那些计策吧。”文种于是自杀了。

句践去世后,其子王鼫与继位。王鼫与去世后,其子王不寿继位。王不寿去世后,其子王翁继位。王翁去世后,其子王翳继位。王翳去世后,其子王之侯继位。王之候去世后,其子王无强继位。

越王无强在位时,越国兴兵向北攻打齐国,向西攻打楚国,与中原各诸侯争雄。在楚威王时期,越国向北攻打齐国,齐威王派人告诉越王说:“越国如果不讨伐楚国,大而言之,无法称王,小而言之,无法为伯。猜测越国之所以不去攻打楚国,是由于没有得到晋国的帮助。韩、魏两国原本就不会去攻打楚国。假如韩国去攻击楚国,它的军队会覆灭,将领会被杀,那么叶城和阳翟两地就危险了;假如魏国去攻打楚国,它的军队也会覆灭,将领会被杀,那么陈和上蔡地区就不安全了。因此韩、魏两国追随越国,也不会为了越国而冒军队覆灭、将领被杀的危险,不会效汗马之劳。你如此重视得到韩、魏两国的帮助,是为什么呢?”越王说:“我们对韩、魏两国的要求,并非让他们出兵攻打楚国,更何况是让他们攻城围邑呢?我们希望魏军能够集结在大梁城下,希望齐军能够在南阳、莒地练兵,集结于常、郯一带,如此一来方城以北的楚军就不敢南下,淮河、泗水之间的楚军就不能东进,商、于、析、郦、宗胡等中原信道以西的楚军,就不足以防御秦军,江南地区以及泗水流域的楚军就不足以对付越军。那么齐、秦、韩、魏四国就能够在楚国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这样,韩、魏两国就能不用战斗而分得土地,不用耕种就得到收获。现在不这样做,韩、魏两国却在黄河、华山一带与中原各国作战,受齐、秦两国利用,我们寄予厚望的韩、魏两国如此失策,怎么能够依靠它们来称王呢!”

齐国使者说:“越国侥幸还没有灭亡!我不崇尚他们运用智谋就像运用眼睛一样,能够看清楚毫毛却看不清自己的眼睫毛。如今大王知道韩、魏两国有失策之处,却不知道自己越国的过失,这便是刚才我用眼睛做的比喻。大王对韩、魏两国的期待,并不是让它们来创建汗马功劳,也并非与它们联合,只盼望它们可以分散掉楚国的兵力。如今楚国的兵力已然分散了,何必要等韩、魏两国帮忙呢?”越王说:“为什么这样说呢?”齐国使臣说:“楚国的三位大夫已经布置了九军,向北包围了曲沃、于中,直达无假关,战线有三千七百里之长,景翠的军队集结到北部的鲁国、齐国与南阳一带,楚国的兵力还能比这更分散吗?况且大王所要求的,是让晋、楚彼此斗争;假如晋、楚不斗争,越国就不会出兵,这便是只知道两个五却不知道一个十了。这样好的机会却不进攻楚国,我因此知道越王大而言之不足称王,小而言之不能称霸。况且雠邑、庞邑、长沙,是楚国的主要产粮区;竟泽陵,是楚国的木材产区。越国出兵打通无假关,这四个城邑就不能再向楚国提供粮食与木材了。我听说想称王,就算没有成功也还能够称霸。但是不能称霸,是由于失去了王道。因此希望大王能够转而攻击楚国。”

于是越国放弃攻打齐国而去攻打楚国。楚威王派兵讨伐迎击越军,打败了越军,杀死了越王无强,占领了吴国原来的所有土地,一直到打到浙江,在北面的徐州击败了齐军。越国从此分崩离析,多个贵族子弟争相继位,有的称王,有的称君,分散在江南一带,臣服于楚国。此后传承了七世,到了闽君摇时,协助诸侯推翻了秦朝。汉高帝刘邦重新封摇为越王,让他供奉越国的祭祀。东越,闽君,都是摇的后代。

范蠡侍奉越王句践,身心辛苦,竭尽所能,为句践出谋划策二十多年,终于灭掉吴国,一雪会稽山之耻,越军北渡淮河,军队逼近齐、晋两国,在中原向各国发布命令,尊崇周王室,句践成为霸主,范蠡被称为上将军。回到越国后,范蠡认为自己名声太大,很难长期安居,况且句践的为人,能够与其同患难,却难以与其共享安乐,写信辞别句践说:“我听说君主有忧劳,臣子就应该为其劳苦分忧,君主遭受侮辱,臣子就应为其死难。从前君王在会稽受辱,我没有死的原因,是为了替你报仇雪耻。如今耻辱已经洗刷,请惩戒我在会稽让君王受辱的罪过,杀了我吧。”句践说:“我将和你一起分享越国。否则的话就会惩罚你。”范蠡说:“君王推行命令,而臣子依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就带上自己的珠宝细软,私下与其随从乘船渡海而去,最终也没有返回越国。于是句践下令将会稽山作为范蠡的封邑。

范蠡渡海来到齐国,隐姓埋名,自称鸱夷子皮。在海边耕种,戮力辛劳,父子一起治理产业。没过多久,就已经拥有了几十万资产。齐国人听说他极为贤能,就让他担任丞相。范蠡感叹着说:“居家置业达到千金,官至丞相,这便是普通百姓所能到达的顶点了。长期享有尊崇的名声,不吉利。”于是归还了相印,散尽所有家产,分别送给朋友和乡亲,带上贵重的珍宝,秘密离开,来到陶地定居。他认为陶地乃是天下中心,经商的途径很通达,做生意能够致富。于是自称为陶朱公。依然约定父子从事耕种、畜牧,贱买贵卖,等待时机成熟就将货物转卖出去,获得十分之一的利润。过了不久,就积聚了巨额的财富。天下人都称赞陶朱公。

朱公定居在陶地,生下了一个小儿子。小儿大后,朱公的次子杀了人,被囚禁在楚国。朱公说:“杀人偿命,理所应当。但是我听说,家中有千金财富的子弟,不应在闹市被杀。”就嘱咐他的小儿子前往楚国探望。于是拿出黄金一千镒,放在褐色容器内,用一辆牛车运载。准备派小儿子启程前往,朱公的长子坚决请求前去,朱公不同意。长子说:“家里的长子叫作'家督’,如今弟弟犯罪,父亲不让我去,却派小弟前往,这说明我很不肖。”长子想要自杀。他母亲替他讲情说:“如今派小儿子前往,未必能救下二儿子,却反而白白地让长子丧命,那怎么可以呢?”朱公不得已就改为派长子前往,还写了一封信让他交给老朋友庄生,并吩咐说:“到了楚国,将这一千金送达庄生的住所,一切听从他的安排,千万不可以与他争论。”长子离家时,还私自携带了数百镒黄金。

到了楚国,庄生住屋背靠外城墙,要拨开很多杂草才能找到他的家门,居住条件十分艰苦。但是朱公长子依然将书信与千金按其父亲的吩咐交给了庄生。庄生说:“你迅速离开楚国,千万不可以停留!等你弟弟获释,也不要询问原因。”长子离开了庄生家,不再拜会庄生,但私自留在了楚国,用自己私下带来的黄金贿赂楚国显贵掌权的人。

庄生虽然居住在穷困简陋的地方,但却以廉洁正直闻名全国,自楚王以下都将他当作师长一般敬重。等到朱公送来黄金,他也不是有意接受,是准备事情办成后归还原主表示信用。因此黄金送来后,庄生告诉妻子:“这是朱公的黄金。假如我突然去世,来不及吩咐你,记得日后要将其物归原主,不要动用。”朱公的长子并不知道庄生的意思,认为黄金送给他也对弟弟的生死起不到作用。

庄生找了个适当的时机觐见楚王,说:“天上的某颗星宿停在了某个位置,对于楚国是灾祸。”楚王一直都很信任庄生,说:“如今该怎么办呢?”庄生说:“唯有推行仁德,才能够消除灾祸。”楚王说:“先生不用说了,我即将推行仁德。”于是楚王派使臣把收藏三钱的府库严密地封存起来。楚国收受了贿赂的贵族惊喜地告知朱公的长子说:“国君即将大赦天下了。”朱公长子问:“为什么这么说呢?”贵族说:“国王每次将要大赦时,往往会首先封存储备三钱的府库。昨天夜里国王已经派人封闭了府库。”朱公长子觉得楚国既然已经大赦,弟弟自然也就会被释放,可惜那千金白白送给了庄生,没起到作用,于是又去拜会庄生。庄生非常吃惊地说:“你还没有离开楚国吗?”朱公长子说:“本来就没走。当初是为了解救弟弟之事而来,如今听说楚国即将大赦,弟弟自然会被释放出来,所以特地来向先生告别。”庄生知道他的意思是想要拿回黄金,就说:“那你自己进屋取走黄金吧。”朱公长子于是就自己到屋中取走了黄金,还暗自得意。

庄生对被后辈戏弄感到羞耻,于是进宫对楚王说:“我上次所说的星宿不利的事,大王说要用修德来解决它。如今我在外面,听到路人都说是由于陶地的富人朱公的儿子杀人被囚禁在楚国,他家拿出诸多钱财来贿赂大王身边的人,因此大王并非由于体恤百姓而大赦,而是由于想赦免朱公儿子的缘故。”楚王大为恼怒,说:“我尽管德行不够,但怎么会为了朱公儿子而进行大赦布施恩惠呢?”就下令先立即判决并诛杀朱公的儿子,第二天才发布大赦的命令。朱公的长子最终只能带着弟弟的尸体回家了。

到家后,他母亲和陶邑的人都感到很悲伤,唯有朱公一个人发笑,说:“我本来就知道他必然会害死弟弟!他并非不疼爱弟弟,只是他有割舍不下的东西。他儿时与我在一起,历经诸多困苦,清楚谋生的艰难,所以对于财物过于重视。而他的小弟弟,出生时就只看到我极为富有,乘坐坚固的车,驱赶着优良的马匹,追逐着狡兔,不清楚钱财从何而来,因此花钱毫不吝惜。当初我想要派小儿子去,本来就是由于他舍得花钱。而长子却做不到,结果最后害死了他的弟弟,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是合乎道理的,并不值得难过。我原本就日夜等待他将二儿子的尸体运送回来。”因此范蠡三次迁移,扬名天下,他离开并非只是避名,每定居在一个地方,就必然能够功成名就。最后老死在陶地,所以后世相传称他陶朱公。

太史公说:禹的功绩非常大,疏导九川,安定九州,直到今天中原地区依然平安。等到其后世子孙句践,劳苦身心,焦苦思虑,终于攻灭了强大的吴国,并向北方的中原各国陈兵耀武,尊崇周室,号称霸王。难道说句践不贤能吗!大概他拥有夏禹的遗风吧。范蠡三次迁徙都留有美名,声名流传后世。臣子与君主能够到如此地步,就算自身不想显赫,可能吗?

12、郑世家 原文及注释

所属分类:郑世家

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宣王庶弟:郑桓公是周宣王同母弟,此处有误。】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封三十三岁,百姓皆便爱之。幽王以为司徒。和集周【周:指宗周,即周王畿之地镐京,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民,周民皆说,河洛之间,人便思之。为司徒一岁,幽王以褒后【褒后:褒似,周幽王宠妃,后幽王废申后将其立为后。】故,王室治多邪,诸侯或畔之。于是桓公问太史伯曰:“王室多故,予安逃死乎?”太史伯对曰:“独洛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公曰:“何以?”对曰:“地近虢、郐,虢、郐之君贪而好利,百姓不附。今公为司徒,民皆爱公,公诚请居之,虢、郐之君见公方用事,轻分公地。公诚居之,虢、郐之民皆公之民也。”公曰:“吾欲南之江上,何如?”对曰:“昔祝融为高辛氏火正,其功大矣,而其于周未有兴者,楚其后也。周衰,楚必兴。兴,非郑之利也。”公曰:“吾欲居西方,何如?”对曰:“其民贪而好利,难久居。”公曰:“周衰,何国兴者?”对曰:“齐、秦、晋、楚乎?夫齐,姜姓,伯夷之后也,伯夷佐尧典礼。秦,嬴姓,伯翳之后也,伯翳【伯翳:也作伯益,相传为尧舜时大臣,是嬴姓的祖先。】佐舜怀柔百物。及楚之先,皆尝有功于天下。而周武王克纣后,成王封叔虞于唐,其地阻险,以此有德与周衰并,亦必兴矣。”桓公曰:“善。”于是卒言王,东徙其民洛东,而虢、郐果献十邑,竟国之。  

二岁【二岁:指郑桓公担任司徒的第二年,为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杀幽王于骊山下,并杀桓公。郑人共立其子掘突,是为武公。  

武公十年,娶申侯女为夫人,曰武姜。生太子寤生,生之难,及生,夫人弗爱。后生少子叔段,段生易,夫人爱之。二十七年,武公疾。夫人请公,欲立段为太子,公弗听。是岁,武公卒,寤生立,是为庄公。  

庄公元年,封弟段于京,号太叔。祭仲【祭仲:名足,以祭为食邑,春秋时著名政治家。】曰:“京大于国,非所以封庶也。”庄公曰:“武姜欲之,我弗敢夺也。”段至京,缮治甲兵,与其母武姜谋袭郑。二十二年,段果袭郑,武姜为内应。庄公发兵伐段,段走。伐京,京人畔段,段出走鄢。鄢溃,段出奔共【共:国名,即西周共伯的封国。】。于是庄公迁其母武姜于城颍,誓言曰:“不至黄泉,毋相见也。”居岁余,已悔思母。颍谷之考叔有献于公,公赐食。考叔曰:“臣有母,请君食赐臣母。”庄公曰:“我甚思母,恶负盟,奈何?”考叔曰:“穿地至黄泉,则相见矣。”于是遂从之,见母。  

二十四年,宋缪公卒,公子冯奔郑。郑侵周地,取禾。二十五年,卫州吁弑其君桓公自立,与宋伐郑,以冯故也。二十七年,始朝周桓王。桓王怒其取禾,弗礼也。二十九年,庄公怒周弗礼,与鲁易祊、许田。三十三年,宋杀孔父。三十七年,庄公不朝周,周桓王率陈、蔡、虢、卫伐郑。庄公与祭仲、高渠弥发兵自救,王师大败。祝聸射中王臂。祝聸请从之,郑伯止之,曰:“犯长且难之,况敢陵天子乎?”乃止。夜令祭仲问王疾。  

三十八年,北戎伐齐,齐使求救,郑遣太子忽将兵救齐。齐厘公欲妻之。忽谢曰:“我小国,非齐敌也。”时祭仲与俱,劝使取之,曰:“君多内宠,太子无大援将不立,三公子皆君也。”所谓三公子者,太子忽,其弟突,次弟子亹也。  

四十三年,郑庄公卒。初,祭仲甚有宠于庄公,庄公使为卿。公使娶邓【邓:国名,曼姓,后为楚国所灭。】女,生太子忽,故祭仲立之,是为昭公。  

庄公又娶宋雍氏女,生厉公突。雍氏有宠于宋。宋庄公闻祭仲之立忽,乃使人诱召祭仲而执之,曰:“不立突,将死。”亦执突以求赂焉。祭仲许宋,与宋盟。以突归,立之。昭公忽闻祭仲以宋要立其弟突,九月丁亥,忽出奔卫。己亥,突至郑,立,是为厉公。  

厉公四年,祭仲专国政。厉公患之,阴使其婿雍纠欲杀祭仲。纠妻,祭仲女也,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母曰:“父一而已,人尽夫也。”女乃告祭仲,祭仲反杀雍纠,戮之于市。厉公无奈祭仲何,怒纠曰:“谋及妇人,死固宜哉!”夏,厉公出居边邑栎。祭仲迎昭公忽,六月乙亥,复入郑,即位。  

秋,郑厉公突因栎人杀其大夫单伯,遂居之。诸侯闻厉公出奔,伐郑,弗克而去。宋颇予厉公兵,自守于栎,郑以故亦不伐栎。  

昭公二年,自昭公为太子时,父庄公欲以高渠弥为卿,太子忽恶之,庄公弗听,卒用渠弥为卿。及昭公即位,惧其杀己,冬十月辛卯,渠弥与昭公出猎,射杀昭公于野。祭仲与渠弥不敢入厉公,乃更立昭公弟子亹为君,是为子亹也,无谥号。  

子亹元年七月,齐襄公会诸侯于首止,郑子亹往会,高渠弥相,从,祭仲称疾不行。所以然者,子亹自齐襄公为公子之时,尝会斗,相仇,及会诸侯,祭仲请子亹无行。子亹曰:“齐强,而厉公居栎,即不往,是率诸侯伐我,内厉公。我不如往,往何遽必辱,且又何至是!”卒行。于是祭仲恐齐并杀之,故称疾。子亹至,不谢齐侯,齐侯怒,遂伏甲而杀子亹。高渠弥亡归,归与祭仲谋,召子亹弟公子婴于陈而立之,是为郑子。是岁,齐襄公使彭生醉拉杀鲁桓公。  

郑子八年,齐人管至父等作乱,弑其君襄公。十二年,宋人长万【长万:宋国大夫,亦称南宫长万、宋万,强壮有力。】弑其君愍公。郑祭仲死。  

十四年,故郑亡厉公突在栎者使人诱劫郑大夫甫假,要以求入。假曰:“舍我,我为君杀郑子而入君。”厉公与盟,乃舍之。六月甲子,假杀郑子及其二子而迎厉公突,突自栎复入即位。初,内蛇与外蛇斗于郑南门中,内蛇死。居六年,厉公果复入。入而让其伯父原曰:“我亡国外居,伯父无意入我,亦甚矣。”原曰:“事君无二心,人臣之职也。原知罪矣。”遂自杀。厉公于是谓甫假曰:“子之事君有二心矣。”遂诛之。假曰:“重德不报,诚然哉!”  

厉公突后元年【厉公突后元年:郑厉公突复辟后的第一年,即公元前679年。】,始霸。  

五年,燕、卫与周惠王弟颓伐王,王出奔温,立弟颓为王。六年,惠王告急郑,厉公发兵击周王子颓,弗胜,于是与周惠王归,王居于栎。七年春,郑厉公与虢叔袭杀王子颓而入惠王于周。  

秋,厉公卒,子文公踕立。厉公初立四岁,亡居栎,居栎十七岁,复入,立七岁,与亡凡二十八年。  

文公十七年,齐桓公以兵破蔡,遂伐楚,至召陵。  

二十四年,文公之贱妾曰燕姞,梦天与之兰,曰:“余为伯鯈【伯鯈:姞姓,黄帝后裔,南燕国始祖。】。余,尔祖也。以是为而子,兰有国香。”以梦告文公,文公幸之,而予之草兰为符。遂生子,名曰兰。  

三十六年,晋公子重耳过,文公弗礼。文公弟叔詹曰:“重耳贤,且又同姓,穷而过君,不可无礼。”文公曰:“诸侯亡公子过者多矣,安能尽礼之!”詹曰:“君如弗礼,遂杀之;弗杀,使即反国,为郑忧矣。”文公弗听。  

郑世家 白话文翻译

所属分类:郑世家

郑桓公友,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周宣王的庶出弟弟。宣王即位后的第二十二年,友才被分封到郑地。在封地三十三年,百姓们都很爱戴他。幽王任命他为司徒。他团结并安抚宗周的百姓,百姓都很高兴,黄河、洛水流域的人们都非常想念他。在他担任司徒一年时,由于幽王宠信褒姒,朝政中弊病很多,有的诸侯背叛了周室。于是桓公询问太史伯:“王室颇多灾患,我应该逃往哪里呢?”太史伯回答:“只有洛水东、黄河南能够安居。”桓公问:“为什么这么说呢?”太史伯回答:“那个地方邻近虢国、郐国,虢国和郐国的国君都贪图利益,百姓不依附他们。如今您身为司徒,百姓都爱戴您,您如果能够到那一带定居,虢国、郐国的国君看到您正手握大权,很容易分给您土地。假如您真能在那一带定居,虢国、郐国的百姓就都会成为您的百姓。”桓公说:“我希望到南边的长江岸边居住,怎么样?”太史伯回答说:“从前祝融担任高辛氏的火正,立下大功,但他的后代在周朝并没有兴盛起来的,楚国就是他的后裔。如果周王室衰落了,楚国必定兴盛。楚国兴盛了,对郑国没有好处。”桓公说:“我想到西方定居,如何?”太史伯回答:“那里的百姓贪婪好利,难以长期居住。”桓公说:“如果周王室衰弱了,哪一国会兴盛呢?”太史伯回答说:“应该会是齐、秦、晋、楚吧?齐国,姜姓,是伯夷的后裔,伯夷曾辅佐尧掌管礼仪制度。秦国,嬴姓,是伯翳的后裔,伯翳曾辅佐舜安抚各部落酋长。还有楚国的祖先,都曾经为天下立下功劳。周武王击败纣王后,成王将叔虞封到唐地,那里地势很险要,这些有德者的后代与德行衰微的周室并存,也都必然兴盛。”桓公说:“好。”于是急忙向幽王提出把其百姓迁移到洛水以东,虢、郐的国君果然向他献上十座城邑,他创建了郑国。  

郑桓公担任司徒的第二年,犬戎在骊山脚下杀死了周幽王,一并杀了桓公。郑人拥戴桓公的儿子掘突为国君,也就是郑武公。  

武公十年(前761年),武公迎娶申侯的女儿为夫人,称为武姜。武姜生下了太子寤生,寤生出生的时候难产,所以出生后,夫人并不喜欢他。后来武姜又生下了小儿子叔段,生段时是顺产,夫人非常喜爱他。武公二十七年(前744年),武公病重。夫人请求武公将段立为太子,武公没有听从。这一年,武公去世,寤生即位,就是郑庄公。  

庄公元年(前743年),将其弟叔段分封到京邑,号称太叔。祭仲说:“京邑比国都还大,不能封给嫡长子以外的人。”庄公说:“武姜想如此,我不敢违背她的意思。”叔段来到京邑,筹划整顿军备,与他母亲武姜谋划进攻郑国都城。庄公二十二年(前722年),叔段果然进攻郑国都城,武姜作为内应。庄公派军队讨伐叔段,叔段战败逃走。武公又攻打京邑,京邑的人都背叛了叔段,叔段逃到了鄢。鄢溃败,叔段又逃亡到了共国。于是庄公把自己的母亲武姜迁移到城颍,发誓说:“不到黄泉,永不相见。”时隔一年多,庄公已经感到后悔,非常思念母亲。颍谷的考叔向庄公进献礼物,武公赏赐他食物。考叔说:“我还有母亲,请将您的食物赐给我母亲吧。”庄公说:“我非常思念母亲,但又厌恶违背誓言,该怎么办呢?”考叔说:“挖条地道直到有泉水的地方,就能够见面了。”于是庄公依照他的办法,见到了母亲。  

庄公二十四年(前720年),宋缪公去世,公子冯逃难到郑国。郑国侵占周室田地,抢夺了田里的庄稼。二十五年(前719年),卫国的州吁杀害了他们的国君桓公后自立为君,与宋国联合出兵讨伐郑国,是因为郑国收留了公子冯。二十七年(前717年),庄公第一次朝拜周桓王。周桓王对郑国抢掠庄稼一事非常气愤,没有按照礼仪来接待他。二十九年(前715年),庄公因周桓王没能礼遇自己怀恨在心,用祊与鲁国交换了邻近许国的田地。三十三年(前711年),宋国杀掉了孔父。三十七年(前707年),庄公没有朝拜周桓王,周桓王率领陈、蔡、虢、卫等国共同讨伐郑国。郑庄公与祭仲、高渠弥发兵自救,周桓王的军队被打得大败。祝聸还射中了周桓王的手臂。祝聸请求继续追击周桓王,郑庄公阻止了他:“侵犯长者尚且要感到恐惧,怎么敢欺凌天子呢?”于是停止追击。庄公深夜派祭仲去询问周桓王的伤势。  

庄公三十八年(前706年),北戎攻打齐国,齐国派使者来郑国求救,郑国派太子忽领兵救援齐国。齐厘公想把女儿嫁给太子忽做妻子。忽推辞说:“郑国是小国,与齐国这样的大国不匹配。”当时祭仲与太子同行,劝说太子应允这门亲事,说:“我们国君宠爱的姬妾很多,太子如果没有大国的援助将难以即位,三位公子都可能成为国君。”祭仲所说的三位公子,是太子忽,太子大弟突,次弟子亹。  

庄公四十三年(前701年),郑庄公去世。当初,祭仲很受庄公宠信,庄公让他担任上卿。庄公让祭仲帮自己迎娶邓国的女子,生下太子忽,因此祭仲迎立忽为君,便是郑昭公。  

庄公又娶了宋国的雍氏之女,生下了厉公突。雍氏很受庄公宠爱。宋庄公听说祭仲拥立忽为国君,就派人诱骗祭仲并抓住他,对他说:“不立突为国君,就杀了你。”同时也抓了突以索取贿赂。祭仲答应了宋国的要求,并与宋国国君结盟。他准备带着突回国,拥立突为国君。昭公忽听说祭仲因为宋国的要挟而准备立自己的弟弟突做国君,于九月丁亥日逃奔卫国。己亥日,突抵达郑都,即位,就是郑厉公。  

厉公四年(前697年),祭仲独揽国政大权。厉公为此担忧,暗中唆使祭仲的女婿纠刺杀祭仲。雍纠的妻子,是祭仲的女儿,她得知此事后,对她的母亲说:“父亲与丈夫相比,哪一位更亲近?”母亲说:“父亲只有一个,但男人都能做你丈夫!”于是祭仲的女儿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祭仲,祭仲反而杀了雍纠,并暴尸闹市示众。厉公奈何不了祭仲,生气地大骂雍纠说:“与妇人商议大事,死了也活该。”夏季,厉公被放逐到边境的栎邑居住。祭仲迎回昭公忽,六月乙亥日,忽再次回到郑国都城,即位。  

秋季,郑厉公突利用栎邑的人杀了大夫单伯,于是在栎邑定居。诸侯们听说厉公出逃,就出兵讨伐郑国,没能获胜便撤兵了。宋国借给厉公很多军队,让他在栎邑守卫防备,郑国因此也不再讨伐栎邑。  

昭公二年(前695年),从昭公担任太子时起,他的父亲庄公就想让高渠弥担任卿,太子忽讨厌高渠弥,但庄公不听忽的意见,最终还是让渠弥担任了卿。等到昭公即位,渠弥担心昭公会杀掉自己,冬季十月辛卯日,渠弥与昭公外出打猎,在野外射杀了昭公。祭仲与渠弥不敢迎立厉公,便改立昭公的弟弟子亹为国君,他就是子亹,没有谥号。  

子亹元年(前694年)七月,齐襄公在首止大会诸侯,郑子亹前去赴会,高渠弥负责赴会事务,跟随同往,祭仲借口生病没有去。祭仲之所以这样做,是由于子亹自齐襄公做公子时就曾与他争斗,有私仇,等到诸侯会面时,祭仲建议子亹不要去。子亹说:“齐国很强大,厉公又居住在栎邑,假如我不去,齐国就会率诸侯来攻打我,让厉公回到国都。我不如前去,去了未必一定会受辱,而且又怎么会到你想的那种地步呢!”子亹最终还是去了。于是祭仲担心齐国会将子亹和随从一起杀掉,所以称病不去。子亹到达首止,并没有向齐侯道歉,齐侯非常生气,就设伏兵杀掉了子亹。高渠弥逃了回来,与祭仲商量,将子亹的弟弟公子婴从陈国召回立为国君,就是郑子。这一年,齐襄公指使公子彭生趁着醉酒之际击打鲁桓公并杀害了他。  

郑子八年(前686年),齐国人管至父等发动叛乱,杀死了他们的国君齐襄公。郑子十二年(前682年),宋国人长万杀了他的国君宋愍公。郑国祭仲去世。  

郑子十四年(前680年),从前追随郑厉公突逃亡在栎邑的人诱骗并劫持了郑大夫甫假,要挟甫假设法让厉公回国。甫假说:“赦免我,我为你杀死郑子,让你返回国都为君。”厉公与他盟誓后,放了他。六月甲子日,甫假杀了郑子及其两个儿子,迎接厉公突回到国都,突从栎邑返回国都即位。起初,郑国都城南门城门中有一条蛇与城外的一条蛇争斗,城内的蛇死了。时隔六年,厉公果然再次回到国都。厉公返回郑都后就责备自己的伯父原说:“我流亡到国都以外定居,伯父却没有接纳我的意思,也是很过分了。”原说:“侍奉国君不可以有二心,这是为人臣子的本分。我知罪了。”于是自杀而死。厉公于是对甫假说:“你侍奉国君有二心。”便杀掉了他。甫假临死前说:“大恩德得不到好报,果然是这样啊!”  

厉公突复位后的第一年,齐桓公开始称霸。  

厉公五年(前675年),燕国、卫国与周惠王的弟弟颓一起出兵讨伐周惠王,周惠王出逃来到温邑,其弟颓被立为周王。六年(前674年),惠王向郑国告急,郑厉公出兵攻打周王子颓,没能获胜,于是与周惠王一同撤回到郑国,周惠王居住在栎邑。七年(前673年)春季,郑厉公与虢叔共同进攻杀掉了王子颓,护送惠王回到周都。  

秋季,郑厉公去世,其子文公踕即位。厉公第一次即位时,只在位四年,就逃到栎邑,在栎邑住了十七年,再次回到郑都,在位七年,与逃亡时间相加共计二十八年。  

文公十七年(前656年),齐桓公出兵击败蔡国,继而进攻楚国,一直打到召陵。  

文公二十四年(前649年),文公有一名叫作燕姞的下等侍妾,梦见天帝送给她一株兰草,说:“我是伯鯈。我,是你的先祖。送你这株兰草来做你儿子,兰草有国中最为浓烈而醇正的香气。”燕姞将这个梦告诉了文公,文公召其侍寝,并赠送她兰草做信物。后来燕姞生下一子,取名叫兰。  

文公三十六年(前637年),晋国公子重耳途经郑国,郑文公并未礼遇他。文公的弟弟叔詹说:“重耳很贤能,并且与我们同姓,处于困窘之中经过这里,您不可以对他无礼。”文公说:“诸侯逃亡的公子中途经此处的人很多,怎么都能依礼接待呢!”叔詹说:“您如果不礼遇他,就要杀死他;如不杀他,倘若他回国,就会是郑国的祸患。”文公没有听从。  

文公三十七年(前636年)春季,晋公子重耳返回晋国,继位,便是晋文公。秋季,郑国攻入滑国,滑国听命于郑国,不久滑国又亲附卫国,于是郑国讨伐滑国。周襄王派伯为滑国说情。但郑文公对惠王心存怨恨,因惠王曾逃难到栎邑,而文公的父亲厉公帮助惠王回朝重新登位,惠王却并不赏赐厉公爵位与俸禄,又怨恨襄王偏袒卫国、滑国,因此没有听从襄王的讲情而扣押了伯。周襄王非常生气,与翟人一起讨伐郑国,没能取胜。冬季,翟人攻打周襄王,襄王逃亡到郑国,郑文公让襄王居住在氾邑。文公三十八年(前635年),晋文公把周襄王护送回成周。  

文公四十一年(前632年),郑国协助楚国攻打晋国。因为当年晋文公途经郑国,郑国没有礼遇他,因此郑国背弃晋国协助楚国。四十三年(前630年),晋文公与秦缪公一起包围了郑都,因郑君协助楚国进攻晋国,以及晋文公当年经过时郑文公的无礼行为而出兵。当初,郑文公有三位夫人,受到其宠爱的儿子有五个,都因犯罪而早死。郑文公非常生气,驱逐了其余所有的儿子。公子兰逃奔到晋国,跟从晋文公包围了郑都。平日里公子兰侍奉晋文公非常恭敬小心,晋文公很宠幸他。公子兰在晋国暗地活动,企图回郑国做太子。晋国此时希望抓住叔詹羞辱并杀死他。郑文公感到恐惧,不敢告诉叔詹。叔詹听说这种情况,告知郑君说:“我曾告诉过您应当怎样对重耳,您不听从我的意见,晋国最终成了我国的祸患了。但是晋国包围郑都是因为我,我死了就能挽救郑国,这就是我的心愿。”于是他自杀了。郑人将叔詹的尸体送给晋国。晋文公说:“一定要见到郑君,羞辱他之后再离开。”郑人很担心这件事,就派人私下告诉秦国:“击败郑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并无益处。”秦国撤军。晋文公希望将公子兰送回郑国做太子,将这个想法告知郑国。郑国大夫石癸说:“我听闻姞姓女子就是后稷原配姞姓的后裔,她的后裔应当有兴旺的。公子兰的母亲,就是姞姓后人。况且国君夫人生的儿子都已去世,其余的庶子均不如公子兰贤能。如今情势非常危急,晋国提出让公子兰回来做太子,没有比这个条件更有利的了!”于是郑国应允了晋国,与晋国订下盟约,最终立公子兰为太子,晋国才撤军。  

文公四十五年(前628年),郑文公去世,公子兰即位,便是郑缪公。  

缪公元年(前627年)春季,秦缪公派出三位将军领兵想要偷袭郑国,途经滑国,遇到了郑国商人弦高假称献上十二头牛犒劳秦军,因此秦军没有继续进军便回国了,而晋军在崤山击败秦军。当初,郑文公去世后,郑国都城的司城缯贺将郑国的情报出卖给了秦国,因此秦军才来攻打郑国。郑缪公三年(前625年),郑国派军跟随晋国攻打秦国,在汪地打败了秦军。  

前一年楚国的太子商臣杀害了父亲成王,接替王位。郑缪公二十一年(前607年),楚国与宋国华元攻打郑国。华元杀羊犒劳军兵,却没将肉分给为自己驾车的羊斟,羊斟愤怒地驾车冲到郑国军队中,郑国囚禁了华元,宋国想赎回华元,华元已经逃走了。晋国派赵穿领兵攻打郑国。  

缪公二十二年(前606年),郑缪公去世,太子夷即位,便是郑灵公。  

灵公元年(前606年)春季,楚国献给灵公一只鼋。子家、子公准备朝拜灵公,子公的食指突然动了一下,对子家说:“以前我的手指动,就必然会吃到非同寻常的食物。”等到进宫后,看到灵公食用鼋羹。子公笑道:“果然是这样!”灵公问子公为什么笑,子公就把事情都告诉了灵公。灵公召唤他过去,却唯独不给他鼋羹。子公非常生气,用手指在汤中沾了一下,尝了味道便出了宫。灵公非常生气,想杀掉子公。子公与子家谋划先动手。夏季,他们杀掉了灵公。郑人想立灵公的弟弟去疾为国君,去疾谦让说:“如果一定要立贤能的人,那么我没有才能;如果一定要按照长幼顺序来即位,那么公子坚比我年长。”坚,是灵公的庶弟,去疾的兄长。于是就拥立子坚为君,便是郑襄公。  

襄公即位后,想把缪氏家族杀光。缪氏,就是杀害灵公并奉子公为主的家族。去疾说:“如果一定要杀光缪氏家族,我也将离开郑国。”郑襄公这才收回成命。并将缪氏都任命为大夫。  

襄公元年(前604年),楚国怨恨郑国收受宋国的贿赂而释放华元,于是攻打郑国。郑国背弃楚国,与晋国亲近结盟。襄公五年(前600年),楚国再次攻打郑国,晋国前来救援。襄公六年(前599年),子家去世,郑人再次驱逐了子家的家族,因为他杀害了郑灵公。  

襄公七年(前598年),郑国与晋国在鄢陵会盟。八年(前597年),楚庄王由于郑国与晋国结盟,前来讨伐郑国,围困郑国都城三个月,郑国以都城投降了楚国。楚王从皇门进入城内,郑襄公脱下上衣裸露上身,牵着羊迎接楚王,说:“我无法治理好边邑,让您带着愤怒来到我这小邑,这是我的罪过。我怎么敢不唯命是听。你把我流放江南,把郑地赏赐给诸侯,我也会唯命是听。假如大王没有忘记周厉王、周宣王,郑桓公、郑武公,怜悯他们,不忍心断绝他们的国祚,您就赏给我一片不毛之地,使我还可以继续侍奉您,这便是我的愿望,但是这不是我敢期盼的。我只是冒昧地表达我的真心,对您唯命是听。”庄王下令退兵三十里后驻扎。楚国的大臣们说:“我们从郢都赶到这里,士大夫早已疲劳了。如今已经攻了国都又要放弃,这是为什么呢?”楚庄王说:“我之所以要讨伐郑国,是为了讨伐他们不服从我们。如今郑国已经服从了,还能有什么要求呢?”楚军最终撤走了。晋国听说楚国要讨伐郑国,派军队前往救援。晋军出兵时内部意见不统一,因此来迟了,等到来到黄河边时,楚军已经撤离。晋国将帅中有人希望渡河追击,有人希望撤军回国,但最终还是渡过了黄河。楚庄王听说后,掉过头来攻击晋军。郑国反而帮助楚国,在黄河边上大败晋军。襄公十年(前595年),晋国前来攻打郑国,因为它背离晋国而亲附楚国。  

襄公十一年(前594年),楚庄王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援。晋景公想要出兵援救宋国,伯宗劝谏晋君说:“上天正在护佑楚国,不可以攻打楚国。”晋国于是寻求壮士,找到了霍地人解扬,字子虎。晋国派解扬去欺骗楚国,并让宋国不要投降。解扬途经郑国,郑国与楚国的关系密切,就抓住解扬献给了楚国。楚王重赏解扬并和他订下誓约,让他说反话,让宋国尽快投降,楚王多次威胁解扬,解扬才答应。于是楚王让解扬登上能够眺望敌军的楼车,命令他向宋军喊话。于是解扬违背了与楚王的约定,传达了晋君让他传递的命令说:“晋国正集结全国的军队来援救宋国,宋国虽然形势危急,但千万不能投降楚国,晋军很快就要赶来了!”楚庄王大怒,要杀掉解扬。解扬说:“国君以制订命令为义,臣民以能够承担命令为信。我接受我国国君的命令出国,宁死也不可以让君命受损。”楚庄王说:“你已然答应了我,随后又背叛我,你的信又在哪里?”解扬说:“我之所以应允您,就是想要借此完成我国国君的命令。”解扬即将受刑,回头告诉楚军说:“为人臣子者不可以忘记竭尽忠诚而死的人!”楚王诸位弟弟都劝谏楚王赦免解扬,于是楚王赦免了他,让他返回晋国。晋国封他为上卿。  

十八年(前587年),郑襄公去世,太子悼公<生僻字>即位。  

悼公元年(前586年),鄦公到楚国说郑国坏话,悼公派弟弟睔前往楚国申明情况。申诉不成功,楚国囚禁了睔。于是郑悼公前往晋国讲和,两国亲近和好。睔与楚国的子反有私交,子反求情将睔放回郑国。  

悼公二年(前585年),楚国攻打郑国,晋军前来救援。这一年,郑悼公去世,郑国人立悼公的弟弟睔即位,就是成公。  

成公三年(前582年),楚共王说“我对郑成公是有恩德的”,派人到郑国与成公订立盟约。成公暗中与楚国结盟。秋季,成公朝拜晋国,晋国说“郑国私下里与楚讲和”,抓住了成公。晋国派栾书攻打郑国。成公四年(前581年)春季,郑国担心晋国来围攻,公子如便迎立成公的兄长繻做国君。当年四月,晋国听说郑国立了新国君,就放成公回国。郑人听说成公回来,又杀了繻,迎接成公。晋军撤退。  

成公十年(前574年),郑国违背了与晋国的盟约,与楚国结盟。晋厉公非常生气,出兵攻打郑国。楚共王援救郑国。晋楚在鄢陵交战,楚军战败,晋军射伤楚共王的眼睛,双方都停战撤军。十三年(前572年),晋悼公攻打郑国,驻军于洧上。郑军据城防守,晋军也就撤退了。  

成公十四年(前571年),郑成公去世,其子恽即位,就是郑厘公。  

厘公五年(前566年),郑国国相子驷拜见厘公,厘公没有以礼相待。子驷非常生气,指使厨师下毒害死了厘公,向各路诸侯报丧说“厘公因为患有急病而去世”。立厘公的儿子嘉为国君,嘉当时只有五岁,就是郑简公。  

简公元年(前565年),公子们密谋杀掉国相子驷,被子驷发觉,反而将公子们全部杀死。二年(前564年),晋国讨伐郑国,郑国与晋国订下盟约,晋国撤军。冬季,郑国又与楚国订立盟约。子驷担心性命难保,所以对晋国与楚国两面讨好。三年(前563年),宰相子驷想要自立为国君,公子子孔派尉止杀掉子驷取而代之。子孔也想自立为国君。子产说:“子驷不可以自立,所以你杀掉了他,如今你又想效仿他,这样内乱就永无停息了。”于是子孔听从了子产的建议,担任郑简公的国相。  

简公四年(前562年),晋国恼怒郑国与楚国订立盟约,攻打郑国,郑国与晋国结盟。楚共王救援郑国,打败了晋军。郑简公想要与晋国议和,楚国又拘禁了郑国的使者。  

简公十二年(前558年),简公对于国相子孔独揽大权的行为很愤怒,杀掉了子孔,任命子产为上卿。十九年(前551年),郑简公来到晋国,请求让卫国国君回国,并封给子产六个邑。子产推辞礼让,只接受了其中的三个邑。二十二年(前548年),吴国派延陵季子出使郑国,延陵季子与子产一见如故,告诉子产说:“郑国执政的人多数有邪行,灾难即将降临,大权一定会归你执掌。你当政后,必须按礼法来治国;否则,郑国必将衰败。”子产隆重而优厚地款待了季子。二十三年(前547年),诸位公子争宠而彼此残杀,又想杀掉子产。有位公子劝谏说:“子产是仁厚之人,郑国能够存在全靠子产,不可杀他!”公子们这才罢手。  

简公二十五年(前545年),郑国派子产出使晋国,探问平公的病情。平公问:“我占卜后得知是实沈、台骀作祟,史官不清楚他们的来历,冒昧地请教一下。”子产回答说:“高辛氏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叫阏伯,二子名叫实沈,两人居住在空旷的森林当中,彼此不能相容,整天手持武器互相争斗攻伐。尧帝觉得这样很不好,于是就把阏伯迁到商丘居住,主管祭祀辰星,商人承袭下来,所以辰星被叫作商星。尧帝把实沈迁到大夏居住,主管祭祀参星,唐人承袭下来,唐人先后侍奉了夏朝、商朝,唐的最后一任君主叫唐叔虞。当武王夫人邑姜怀着大叔时,曾经梦见天帝告诉他说:'我将你的儿子命名为虞,把唐地分封给他,让他祭祀参星,在那里繁衍后代。’等到大叔出生后,掌心的纹理很像一个'虞’字,于是就起名为虞。等到周成王灭掉了唐国后,就把唐地分封给大叔建国。因此参星成为晋国祭祀的星宿。由此看来,实沈就是参宿的神祇。从前金天氏有位叫作昧的后裔,担任水官,生下允格、台骀。台骀能继承前辈的官职,疏通了汾水、洮水,为大泽修筑了堤防,让人们能够居住在高平的土地上。颛顼帝因此奖赏了他,将汾河流域分封给他建国。沈、姒、蓐、黄四国依然保留着本国的祭祀。如今晋国占据了汾水流域并灭掉了这些国家。由此看来,台骀是汾水、洮水之神。但是这二位神灵均不会伤害您的身体。对于山河之神,在出现洪涝、干旱灾害时要予以祭祀;对于日月星辰之神,在雪霜风雨不合时令到来时应予以祭祀;您身体有病,是饮食不调、情绪失控、沉迷女色所导致的。”平公和叔向说:“说得好,您真是知识渊博的君子啊!”赠给子产丰厚的礼品。  

简公二十七年(前543年)夏季,郑简公前去晋国朝拜。冬季,郑国畏惧楚灵王的强大,又前去朝拜楚国,子产跟随一起去。二十八年(前542年),郑君生病,派子产会见诸侯,与楚灵王在申地订立盟约,楚灵王杀掉了齐国的庆封。  

简公三十六年(前534年),郑简公去世,其子定公宁即位。秋季,定公前往朝拜晋昭公。  

定公元年(前529年),楚国公子弃疾杀了他的国君楚灵王,自立为国君,就是楚平王。楚平王希望对诸侯施些恩德,将灵王占领的郑国的土地都归还给郑国。  

定公四年(前526年),晋昭公去世,晋国的六卿势力强盛起来,国家的力量被削弱。子产对韩宣子说:“执政必须依靠仁义道德,不可忘记立国的根本。”  

定公六年(前524年),郑国发生了火灾,郑定公想依靠祭祀与祷告来消除灾祸。子产说:“不如修习德政。”  

定公八年(前522年),楚国太子建逃亡到郑国。十年(前520年),太子建与晋国密谋袭击郑国。郑国杀掉了太子建,太子建的儿子胜逃到了吴国。  

定公十一年(前519年),郑定公前往晋国。晋与郑商议,杀掉在周王室作乱的臣子,送敬王返回成周。  

定公十三年(前517年),郑定公去世,其子献公虿即位,献公在位十三年后去世,其子声公胜即位。此时晋国六卿十分强盛,侵夺郑国的领土,郑国从此衰落。  

声公五年(前496年),国相子产去世,郑国人都在哭泣,悲伤地犹如自己的亲人去世了一样。子产,是郑成公的幼子。为人仁德,关怀他人,侍奉君主忠诚而厚道。孔子曾经途经郑国,与子产相交,亲如兄弟。听到子产的死讯,孔子为之痛哭:“子产仁爱,具备古人的遗风啊!”  

声公八年(前493年),晋国的范氏、中行氏反叛晋国,向郑国告急,郑国救援他们。晋国因此攻打郑国,在铁地大败郑军。  

声公十四年(前487年),宋景公灭掉曹国。二十年(前481年),齐国田常杀了自己的国君简公,田常担任齐国国相。二十二年(前479年),楚惠王消灭陈国。孔子去世。  

声公三十六年(前465年),晋国的知伯讨伐郑国,夺取了九个城邑。  

声公三十七年(前464年),郑声公去世,其子哀公易即位。哀公八年(前455年),郑人杀掉了哀公,拥立声公的弟弟丑为国君,便是郑共公。共公三年(前451年),三晋灭掉了知伯。共公三十一年(前424年),郑共公去世,其子幽公已即位。幽公元年(前423年),韩武子攻打郑国,杀掉了幽公。郑人拥立幽公的弟弟骀为国君,就是郑繻公。  

繻公十五年(前408年),韩景侯攻打郑国,夺取了雍丘。郑国修筑京邑的城池。  

繻公十六年(前407年),郑国讨伐韩国,在负黍击败了韩军。二十年(前403年),韩、赵、魏正式成为诸侯国。二十三年(前400年),郑国包围了韩国的阳翟。  

繻公二十五年(前398年),郑君杀掉了其国相子阳。二十七年(前396年),子阳的党羽合伙杀掉了郑繻公,拥立幽公的弟弟乙为国君,便是郑君。  

郑君乙即位后两年,被郑国占据的负黍人造反,负黍重新归属于韩国。十一年(前385年),韩国讨伐郑国,攻取阳城。  

郑君二十一年(前375年),韩哀侯灭掉郑国,将其吞并。  

太史公说:常言道,“依靠权势与利害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当权势利害终结时,关系也就疏远了”,甫瑕正是这样。甫瑕虽然劫持杀害郑子并接纳厉公回国为君,但是厉公最终抛弃了他并将他杀害,这种做法与晋国的里克有什么区别呢?但是像荀息那样坚守节操,即便身死也没能保住傒齐。因为变乱的产生,也是有着诸多原因的呀!

13、赵世家 原文及注释

所属分类:赵世家

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至中衍,为帝大戊【大戊:即太戊,商朝第九代帝王。】御【御:驾车的人。】。其后世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后为秦。恶来弟曰季胜,其后为赵。  

季胜生孟增。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幸于周缪王。造父取骥之乘匹,与桃林盗骊、骅骝、绿耳,献之缪王。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缪王日驰千里马【马:此字疑为衍字。】,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  

自造父以下六世至奄父,曰公仲,周宣王时伐戎,为御。及千亩战,奄父脱宣王。奄父生叔带。叔带之时,周幽王无道,去周如晋,事晋文侯,始建赵氏于晋国。  

自叔带以下,赵宗益兴,五世而至赵夙。  

赵夙,晋献公之十六年伐霍、魏、耿,而赵夙为将伐霍。霍公求奔齐。晋大旱,卜之,曰“霍太山为祟【祟:鬼神给人带来的灾祸。】”。使赵夙召霍君于齐,复之,以奉霍太山之祀,晋复穰【穰:丰收。】。晋献公赐赵夙耿。  

夙生共孟,当鲁闵公之元年也。共孟生赵衰,字子余。  

赵衰卜事晋献公及诸公子,莫吉;卜事公子重耳,吉,即事重耳。重耳以骊姬之乱亡奔翟,赵衰从。翟伐廧咎如【廧咎如:当时的少数民族。】,得二女,翟以其少女妻重耳,长女妻赵衰而生盾。  

初,重耳在晋时,赵衰妻亦生赵同、赵括、赵婴齐。赵衰从重耳出亡,凡十九年,得反国。重耳为晋文公,赵衰为原大夫,居原,任国政。文公所以反国及霸,多赵衰计策,语在晋事中。  

赵衰既反晋,晋之妻固要迎翟妻,而以其子盾为适【适:通“嫡”。】嗣,晋妻三子皆下事之。晋襄公之六年,而赵衰卒,谥为成季。  

赵盾代成季任国政二年而晋襄公卒,太子夷皋年少。盾为国多难,欲立襄公弟雍。雍时在秦,使使迎之。太子母日夜啼泣,顿首谓赵盾曰:“先君何罪,释其适子而更求君?”赵盾患之,恐其宗与大夫袭诛之,乃遂立太子,是为灵公,发兵距所迎襄公弟于秦者。灵公既立,赵盾益专国政。  

灵公立十四年,益骄。赵盾骤谏,灵公弗听。及食熊蹯【熊蹯:熊掌。】,胹【胹:煮,炖。】不熟,杀宰人【宰人:厨师。】,持其尸出,赵盾见之。灵公由此惧,欲杀盾。盾素仁爱人,尝所食桑下饿人反扞救盾,盾以得亡。未出境,而赵穿弑灵公而立襄公弟黑臀,是为成公。赵盾复返,任国政。君子讥盾“为正卿,亡不出境,反不讨贼”,故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晋景公时而赵盾卒,谥为宣孟。子朔嗣。  

赵朔,晋景公之三年,朔为晋将下军救郑,与楚庄王战河上。朔娶晋成公姊为夫人。  

晋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初,赵盾在时,梦见叔带持要【要:通“腰”。】而哭,甚悲;已而笑,拊【拊:拍。】手且歌。盾卜之,兆绝而后好。赵史援占之,曰:“此梦甚恶,非君之身,乃君之子,然亦君之咎。至孙,赵将世益衰。”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遍告诸将曰:“盾虽不知,犹为贼首。以臣弑君,子孙在朝,何以惩罪【罪:罪犯。】?请诛之。”韩厥曰:“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今诸君将诛其后,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妄诛谓之乱。臣有大事而君不闻,是无君也。”屠岸贾不听。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韩厥许诺,称疾不出。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  

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居无何,而朔妇免【免,通“娩”。】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儿绔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及索,儿竟无声。已脱,程婴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奈何?”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儿呼曰:“天乎天乎!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然赵氏真孤乃反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  

居十五年,晋景公疾,卜之,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景公问韩厥,厥知赵孤在,乃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夫自中衍者皆嬴姓也。中衍人面鸟噣【鸟噣:鸟嘴。】,降佐殷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绝祀。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唯君图之。”景公问:“赵尚有后子孙乎?”韩厥具以实告。于是景公乃与韩厥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诸将入问疾,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赵孤名曰武。诸将不得已,乃曰:“昔下宫之难,屠岸贾为之,矫以君命,并命群臣。非然,孰敢作难!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今君有命,群臣之愿也。”于是召赵武、程婴遍拜诸将,遂反与程婴、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复与赵武田邑如故。  

及赵武冠,为成人,程婴乃辞诸大夫,谓赵武曰:“昔下宫之难,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之后。今赵武既立,为成人,复故位,我将下报赵宣孟与公孙杵臼。”赵武啼泣顿首固请,曰:“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程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遂自杀。赵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  

赵氏复位十一年,而晋厉公杀其大夫三郄【三郄:却锜、郄犨和郄至。】。栾书畏及,乃遂弑其君厉公,更立襄公曾孙周,是为悼公。晋由此大夫稍强。  

赵武续赵宗二十七年,晋平公立。平公十二年,而赵武为正卿。十三年,吴延陵季子使于晋,曰:“晋国之政卒归于赵武子、韩宣子、魏献子之后矣。”赵武死,谥为文子。  

文子生景叔。景叔之时,齐景公使晏婴于晋,晏婴与晋叔向语。婴曰:“齐之政后卒归田氏。”叔向亦曰:“晋国之政将归六卿。六卿侈矣,而吾君不能恤【恤:忧虑。】也。”  

赵景叔卒,生赵鞅,是为简子。  

赵简子在位,晋顷公之九年,简子将合诸侯戍于周。其明年,入周敬王于周,辟弟子朝之故也。  

晋顷公之十二年,六卿以法诛公族祁氏、羊舌氏,分其邑为十县,六卿各令其族为之大夫。晋公室由此益弱。  

后十三年,鲁贼臣阳虎来奔,赵简子受赂,厚遇之。  

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医扁鹊【扁鹊:姬姓,秦氏,名越人,医术高超。】视之,出,董安于问。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在昔秦缪公尝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曰:'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学也。帝告我:“晋国将大乱,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霸者”句:不知所指,史书亦无记载。】。”’公孙支书而藏之,秦谶于是出矣。献公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于殽而归纵淫,此子之所闻。今主君之疾与之同,不出三日疾必间,间必有言也。”  

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有一熊欲来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又有一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帝甚喜,赐我二笥,皆有副。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将大败周人于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今余思虞舜之勋,适余将以其胄女孟姚配而七世之孙。’”董安于受言而书藏之。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  

他日,简子出,有人当道,辟之不去,从者怒,将刃之。当道者曰:“吾欲有谒于主君。”从者以闻。简子召之,曰:“嘻,吾有所见子晣也。”当道者曰:“屏左右,愿有谒。”简子屏人。当道者曰:“主君之疾,臣在帝侧。”简子曰:“然,有之。子之见我,我【我:为衍字。】何为?”当道者曰:“帝令主君射熊与罴,皆死。”简子曰:“是,且何也?”当道者曰:“晋国且有大难,主君首之。帝令主君灭二卿【二聊:指范氏、中行氏。】,夫熊与罴皆其祖也。”简子曰:“帝赐我二笥皆有副,何也?”当道者曰:“主君之子将克二国于翟,皆子姓也。”简子曰:“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长以赐之’。夫儿何谓以赐翟犬?”当道者曰:“儿,主君之子也。翟犬者,代之先也。主君之子且必有代。及主君之后嗣,且有革政而胡服,并二国于翟。”简子问其姓而延之以官。当道者曰:“臣野人,致帝命耳。”遂不见。简子书藏之府。  

异日,姑布子卿见简子,简子遍召诸子相之。子卿曰:“无为将军者。”简子曰:“赵氏其灭乎?”子卿曰:“吾尝见一子于路,殆君之子也。”简子召子毋恤。毋恤至,则子卿起曰:“此真将军矣!”简子曰:“此其母贱,翟婢也,傒道贵哉?”子卿曰:“天所授,虽贱必贵。”自是之后,简子尽召诸子与语,毋恤最贤。简子乃告诸子曰:“吾藏宝符于常山上,先得者赏。”诸子驰之常山上,求,无所得。毋恤还,曰:“已得符矣。”简子曰:“奏之。”毋恤曰:“从常山上临代,代可取也。”简子于是知毋恤果贤,乃废太子伯鲁,而以毋恤为太子。  

后二年,晋定公之十四年,范、中行作乱。明年【明年:指晋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7年。】春,简子谓邯郸大夫午曰:“归我卫士五百家,吾将置之晋阳。”午许诺。归而其父兄不听,倍言。赵鞅捕午,囚之晋阳。乃告邯郸人曰:“我私有诛午也,诸君欲谁立?”遂杀午。赵稷、涉宾以邯郸反。晋君使籍秦围邯郸。荀寅、范吉射与午善,不肯助秦而谋作乱,董安于知之。十月,范、中行氏伐赵鞅,鞅奔晋阳,晋人围之。范吉射、荀寅仇人魏襄等谋逐荀寅,以梁婴父代之;逐吉射,以范皋绎代之。荀栎言于晋侯曰:“君命大臣,始乱者死。今三臣始乱而独逐鞅,用刑不均,请皆逐之。”十一月,荀栎、韩不佞、魏哆奉公命以伐范、中行氏,不克。范、中行氏反伐公,公击之,范、中行败走。丁未,二子奔朝歌。韩、魏以赵氏为请。十二月辛未,赵鞅入绛,盟于公宫。其明年,知伯文子谓赵鞅曰:“范、中行虽信为乱,安于发之,是安于与谋也。晋国有法,始乱者死。夫二子已伏罪而安于独在。”赵鞅患之。安于曰:“臣死,赵氏定,晋国宁,吾死晚矣。”遂自杀。赵氏以告知伯,然后赵氏宁。  

孔子闻赵简子不请晋君而执邯郸午,保晋阳,故书《春秋》曰“赵鞅以晋阳畔”。  

赵简子有臣曰周舍,好直谏。周舍死,简子每听朝,常不悦,大夫请罪。简子曰:“大夫无罪。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诸大夫朝,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鄂鄂,是以忧也。”简子由此能附赵邑而怀晋人。  

晋定公十八年,赵简子围范、中行于朝歌,中行文子奔邯郸。明年,卫灵公卒。简子与阳虎送卫太子蒯聩于卫,卫不内,居戚。  

晋定公二十一年,简子拔邯郸,中行文子奔柏人。简子又围柏人,中行文子、范昭子遂奔齐。赵竟有邯郸、柏人。范、中行余邑入于晋。赵名晋卿,实专晋权,奉邑侔【侔:相当。】于诸侯。  

晋定公三十年,定公与吴王夫差争长于黄池,赵简子从晋定公,卒长吴。定公三十七年卒,而简子除三年之丧,期而已。是岁,越王句践灭吴。  

晋出公十一年,知伯伐郑。赵简子疾,使太子毋恤将而围郑。知伯醉,以酒灌击毋恤。毋恤群臣请死之。毋恤曰:“君所以置毋恤,为能忍訽。”然亦愠知伯。知伯归,因谓简子,使废毋恤,简子不听。毋恤由此怨知伯。  

晋出公十七年,简子卒,太子毋恤代立,是为襄子。  

赵襄子元年,越围吴。襄子降丧食,使楚隆问吴王。  

襄子姊前为代王夫人。简子既葬,未除服,北登夏屋,请代王。使厨人操铜枓【铜枓:大铜勺。】以食代王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其姊闻之,泣而呼天,摩笄自杀。代人怜之,所死地名之为摩笄之山。遂以代封伯鲁子周为代成君。伯鲁者,襄子兄,故太子。太子蚤死,故封其子。  

襄子立四年,知伯与赵、韩、魏尽分其范、中行故地。晋出公怒,告齐、鲁,欲以伐四卿。四卿恐,遂共攻出公。出公奔齐,道死。知伯乃立昭公曾孙骄,是为晋懿公。知伯益骄。请地韩、魏,韩、魏与之。请地赵,赵不与,以其围郑之辱。知伯怒,遂率韩、魏攻赵。赵襄子惧,乃奔保晋阳。  

原过从,后至于王泽,见三人,自带以上可见,自带以下不可见。与原过竹二节,莫通。曰:“为我以是遗赵毋恤。”原过既至,以告襄子。襄子齐三日,亲自剖竹,有朱书曰:“赵毋恤,余霍泰山山阳侯天使也。三月丙戌,余将使女反灭知氏。女亦立我百邑,余将赐女林胡之地。至于后世,且有伉王,赤黑,龙面而鸟噣,鬓麋髭<生僻字>,大膺大胸,修下而冯,左衽界乘,奄有河宗,至于休溷【休溷:北方少数民族,活动地区约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一带。】诸貉,南伐晋别,北灭黑姑。”襄子再拜,受三神之令。  

三国攻晋阳,岁余,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群臣皆有外心,礼益慢,唯高共不敢失礼。襄子惧,乃夜使相张孟同私于韩、魏。韩、魏与合谋,以三月丙戌,三国反灭知氏,共分其地。于是襄子行赏,高共为上。张孟同曰:“晋阳之难,唯共无功。”襄子曰:“方晋阳急,群臣皆懈,惟共不敢失人臣礼,是以先之。”于是赵北有代,南并知氏,强于韩、魏。遂祠三神于百邑,使原过主霍泰山祠祀。  

其后娶空同氏,生五子。襄子为伯鲁之不立也,不肯立子,且必欲传位与伯鲁子代成君。成君先死,乃取代成君子浣立为太子。襄子立三十三年卒,浣立,是为献侯。  

献侯少即位,治中牟。  

襄子弟桓子逐献侯,自立于代,一年卒。国人曰桓子立非襄子意,乃共杀其子而复迎立献侯。  

十年【十年:指献侯十年,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十三年,城平邑。十五年,献侯卒,子烈侯籍立。  

烈侯元年,魏文侯伐中山,使太子击守之。六年,魏、韩、赵皆相立为诸侯,追尊献子为献侯。  

烈侯好音,谓相国公仲连曰:“寡人有爱,可以贵之乎?”公仲曰:“富之可,贵之则否。”烈侯曰:“然。夫郑歌者枪、石【郑歌者枪、石:来自郑国的歌者,一名枪,一名石。】二人,吾赐之田,人万亩。”公仲曰:“诺。”不与。居一月,烈侯从代来,问歌者田。公仲曰:“求,未有可者。”有顷,烈侯复问。公仲终不与,乃称疾不朝。番吾君自代来,谓公仲曰:“君实好善,而未知所持。今公仲相赵,于今四年,亦有进士乎?”公仲曰:“未也。”番吾君曰:“牛畜、荀欣、徐越皆可。”公仲乃进三人。及朝,烈侯复问:“歌者田何如?”公仲曰:“方使择其善者。”牛畜侍烈侯以仁义,约以王道,烈侯逌然。明日,荀欣侍,以选练举贤,任官使能。明日,徐越侍以节财俭用,察度功德。所与无不充【充:允当。】,君说。烈侯使使谓相国曰:“歌者之田且止。”官牛畜为师,荀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赐相国衣二袭。  

九年,烈侯卒,弟武公立。武公十三年卒,赵复立烈侯太子章,是为敬侯。是岁,魏文侯卒。  

敬侯元年,武公子朝作乱,不克,出奔魏。赵始都邯郸。  

二年,败齐于灵丘。三年,救魏于廪丘,大败齐人。四年,魏败我兔台。筑刚平以侵卫。五年,齐、魏为卫攻赵,取我刚平。六年,借兵于楚伐魏,取棘蒲。八年,拔魏黄城。九年,伐齐。齐伐燕,赵救燕。十年,与中山战于房子。  

十一年,魏、韩、赵共灭晋,分其地。伐中山,又战于中人。十二年,敬侯卒,子成侯种立。  

成侯元年,公子胜与成侯争立,为乱。二年六月,雨雪。三年,太戊午为相。伐卫,取乡邑七十三。魏败我蔺。四年,与秦战高安,败之。五年,伐齐于鄄。魏败我怀。攻郑,败之,以与韩,韩与我长子。六年,中山筑长城。伐魏,败湪泽,围魏惠王。七年,侵齐,至长城。与韩攻周。八年,与韩分周以为两。九年,与齐战阿下。十年,攻卫,取甄。十一年,秦攻魏,赵救之石阿。十二年,秦攻魏少梁,赵救之。十三年,秦献公使庶长【庶长:秦国官职。】国伐魏少梁,虏其太子、痤。魏败我浍,取皮牢。成侯与韩昭侯遇上党。十四年,与韩攻秦。十五年,助魏攻齐。  

十六年,与韩、魏分晋,封晋君以端氏。  

十七年,成侯与魏惠王遇葛孽。十九年,与齐、宋会平陆,与燕会阿。二十年,魏献荣椽,因以为檀台。二十一年,魏围我邯郸。二十二年,魏惠王拔我邯郸,齐亦败魏于桂陵。二十四年,魏归我邯郸,与魏盟漳水上。秦攻我蔺。二十五年,成侯卒。公子緤与太子肃侯争立,緤败,亡奔韩。  

肃侯元年,夺晋君端氏,徙处屯留。二年,与魏惠王遇于阴晋。三年,公子范袭邯郸,不胜而死。四年,朝天子【天子:此时的天子是周显王,公元前368年—公元前321年在位。】。六年,攻齐,拔高唐。七年,公子刻攻魏首垣。十一年,秦孝公使商君伐魏,虏其将公子卬。赵伐魏。十二年,秦孝公卒,商君死。十五年,起寿陵。魏惠王卒。  

十六年,肃侯游大陵,出于鹿门,大戊午扣马曰:“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肃侯下车谢。  

十七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  

十八年,齐、魏伐我,我决河水灌之,兵去。二十二年,张仪相秦。赵疵与秦战,败,秦杀疵河西,取我蔺、离石。二十三年,韩举与齐、魏战,死于桑丘。  

二十四年,肃侯卒。秦、楚、燕、齐、魏出锐师各万人来会葬。子武灵王立。  

武灵王元年,阳文君赵豹【赵豹:赵国有两个赵豹,另一为武灵王之子,封平阳君。】相。梁襄王与太子嗣、韩宣王与太子仓来朝信宫。武灵王少,未能听政,博闻师三人,左右司过三人。及听政,先问先王贵臣肥义,加其秩。国三老年八十,月致其礼。  

三年,城鄗。四年,与韩会于区鼠。五年,娶韩女为夫人。  

八年,韩击秦,不胜而去。五国相王,赵独否,曰:“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令国人谓己曰“君”。  

九年,与韩、魏共击秦。秦败我,斩首八万级。齐败我观泽。十年,秦取我中都及西阳。齐破燕。燕相子之为君,君反为臣。十一年,王召公子职【公子职:燕王哙之子,后来的燕昭王,当时在韩国充当人质。】于韩,立以为燕王,使乐池送之。十三年,秦拔我蔺,虏将军赵庄。楚、魏王来,过邯郸。十四年,赵何【赵何:赵国名将,与后来的赵惠文王同名。】攻魏。  

十六年,秦惠王卒。王游大陵。他日,王梦见处女鼓琴而歌诗曰:“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苕之荣:紫云英的花。苕,一种花,名紫葳,亦名紫云英。荣,花朵。】。命乎命乎,曾无我嬴!”异日,王饮酒乐,数言所梦,想见其状。吴广闻之,因夫人而内其女娃嬴,孟姚也。孟姚甚有宠于王,是为惠后。  

十七年,王出九门,为野台,以望齐、中山之境。  

十八年,秦武王与孟说【孟说:秦武王身边的大力士。】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绝膑而死:被压断腿而死。】。赵王使代相赵固迎公子稷于燕,送归,立为秦王,是为昭王。  

十九年春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王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召楼缓【楼缓:赵国人,赵武灵王大臣,后侍奉秦昭襄王。】谋曰:“我先王因世之变,以长南藩之地,属阻漳、滏之险,立长城,又取蔺、郭狼,败林人于荏,而功未遂。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而无强兵之救,是亡社稷,奈何?夫有高世之名,必有遗俗之累。吾欲胡服。”楼缓曰:“善。”群臣皆不欲。  

于是肥义侍,王曰:“简、襄主之烈,计胡、翟之利。为人臣者,宠有孝弟长幼顺明之节,通有补民益主之业,此两者臣之分也。今吾欲继襄主之迹,开于胡、翟之乡,而卒世不见也。为敌弱,用力少而功多,可以毋尽百姓之劳,而序往古之勋。夫有高世之功者,负遗俗之累;有独智【智:通“知”,明白。】之虑者,任骜民之怨。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奈何?”肥义曰:“臣闻疑事无功,疑行无名。王既定负遗俗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矣。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昔者舜舞有苗,禹袒裸国,非以养欲而乐志也,务以论德而约功也。愚者暗成事,智者睹未形,则王何疑焉?”王曰:“吾不疑胡服也,吾恐天下笑我也。狂夫之乐,智者哀焉;愚者所笑,贤者察焉。世有顺我者,胡服之功未可知也。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于是遂胡服矣。  

使王緤【王緤:《战国策》作王孙緤,或为前文中与肃侯争位之公子緤,武灵王叔。】告公子成【公子成:肃侯弟,武灵王叔。】曰:“寡人胡服,将以朝也,亦欲叔服之。家听于亲而国听于君,古今之公行也。子不反亲,臣不逆君,兄弟之通义也。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明德先论于贱,而行政先信于贵。今胡服之意,非以养欲而乐志也。事有所止而功有所出,事成功立,然后善也。今寡人恐叔之逆从政之经,以辅叔之议。且寡人闻之,事利国者行无邪,因贵戚者名不累,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使緤谒之叔,请服焉。”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固闻王之胡服也。臣不佞,寝疾,未能趋走以滋进也。王命之,臣敢对,因竭其愚忠。曰:臣闻中国者,盖聪明徇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圣贤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能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人道,逆人之心,而怫【怫:通“悖”,逆。】学者,离中国,故臣愿王图之也。”使者以报。王曰:“吾固闻叔之疾也,我将自往请之。”  

王遂往之公子成家,因自请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圣人观乡【乡:通“向”。】而顺宜,因事而制礼,所以利其民而厚其国也。夫剪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黑齿雕题,却冠秫绌,大吴之国也。故礼服莫同,其便一也。乡异而用变,事异而礼易。是以圣人果可以利其国,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礼。儒者一师而俗异,中国同礼而教离,况于山谷之便乎?故去就之变,智者不能一;远近之服,贤圣不能同。穷乡多异,曲学多辩。不知而不疑,异于己而不非者,公焉而众求尽善也。今叔之所言者俗也,吾所言者所以制俗也。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同之,无舟楫之用。自常山以至代、上党,东有燕、东胡之境,而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故寡人无舟楫之用,夹水居之民,将何以守河、薄洛之水;变服骑射,以备燕、三胡、秦、韩之边?且昔者简主不塞晋阳以及上党,而襄主并戎取代以攘诸胡,此愚智所明也。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王丑之,而怨未能报也。今骑射之备,近可以便上党之形,而远可以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以逆简、襄之意,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愚,不达于王之义,敢道世俗之闻,臣之罪也。今王将继简、襄之意以顺先王之志,臣敢不听命乎!”再拜稽首。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也。  

赵文、赵造、周袑、赵俊皆谏止王毋胡服,如故法便。王曰:“先王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虙戏【虙戏:同“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三王,随时制法,因事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礼也不必一道,而便国不必古。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且服奇者志淫,则是邹、鲁无奇行也;俗辟者民易,则是吴、越无秀士也。且圣人利身谓之服,便事谓之礼。夫进退之节,衣服之制者,所以齐常民也,非所以论贤者也。故齐民与俗流,贤者与变俱。故谚曰'以书御者不尽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子不及也。”遂胡服招骑射。  

二十年,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归,使楼缓之秦,仇液之韩,王贲之楚,富丁之魏,赵爵之齐。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  

二十一年,攻中山。赵袑为右军,许钧为左军,公子章为中军,王并将之。牛翦将车骑,赵希并将胡、代。赵与之陉,合军曲阳,攻取丹丘、华阳、鸱之塞。王军取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和,王许之,罢兵。二十三年,攻中山。二十五年,惠后卒。使周袑胡服傅王子何。二十六年,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  

二十七年五月戊申,大朝于东宫,传国,立王子何以为王。王庙见礼毕,出临朝。大夫悉为臣,肥义为相国,并傅王。是为惠文王。惠文王,惠后吴娃子也。武灵王自号为主父。  

主父欲令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于是诈自为使者入秦。秦昭王不知,已而怪其状甚伟,非人臣之度,使人逐之,而主父驰已脱关矣。审问之,乃主父也。秦人大惊。主父所以入秦者,欲自略地形,因观秦王之为人也。  

惠文王二年,主父行新地,遂出代,西遇楼烦王于西河而致其兵。  

三年,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起灵寿,北地方从,代道大通。还归,行赏,大赦,置酒酺五日,封长子章为代安阳君【代安阳君:代地安阳县的封君。】。章素侈,心不服其弟所立。主父又使田不礼相章也。  

李兑谓肥义曰:“公子章强壮而志骄,党众而欲大,殆有私乎?田不礼之为人也,忍杀而骄。二人相得,必有谋阴贼起,一出身徼幸。夫小人有欲,轻虑浅谋,徒见其利而不顾其害,同类相推,俱入祸门。以吾观之,必不久矣。子任重而势大,乱之所始,祸之所集也,子必先患。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子傒不称疾毋出,传政于公子成?毋为怨府,毋为祸梯。”肥义曰:“不可。昔者主父以王属义也,曰:'毋变而度,毋异而虑,坚守一心,以殁而世。’义再拜受命而籍之。今畏不礼之难而忘吾籍,变孰大焉。进受严命,退而不全,负孰甚焉。变负之臣,不容于刑。谚曰'死者复生,生者不愧’。吾言已在前矣,吾欲全吾言,安得全吾身!且夫贞臣也难至而节见,忠臣也累至而行明。子则有赐而忠我矣,虽然,吾有语在前者也,终不敢失。”李兑曰:“诺,子勉之矣!吾见子已今年耳。”涕泣而出。李兑数见公子成,以备田不礼之事。  

异日肥义谓信期【信期:即下文中的高信。】曰:“公子与田不礼甚可忧也。其于义也声善而实恶,此为人也不子不臣。吾闻之也,奸臣在朝,国之残也;谗臣在中,主之蠹也。此人贪而欲大,内得主而外为暴。矫令为慢,以擅一旦之命,不难为也,祸且逮国。今吾忧之,夜而忘寐,饥而忘食。盗贼出入不可不备。自今以来,若有召王者必见吾面,我将先以身当之,无故而王乃入。”信期曰:“善哉,吾得闻此也!”  

四年,朝群臣,安阳君亦来朝。主父令王听朝,而自从旁观窥群臣宗室之礼。见其长子章傫然也,反北面为臣,诎于其弟,心怜之,于是乃欲分赵而王章于代,计未决而辍。  

主父及王游沙丘,异宫,公子章即以其徒与田不礼作乱,诈以主父令召王。肥义先入,杀之。高信即与王战。公子成与李兑自国至,乃起四邑之兵入距难,杀公子章及田不礼,灭其党贼而定王室。公子成为相,号安平君,李兑为司寇。公子章之败,往走主父,主父开之,成、兑因围主父宫。公子章死,公子成、李兑谋曰:“以章故围主父,即解兵,吾属夷矣。”乃遂围主父。令宫中人“后出者夷”,宫中人悉出。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生僻字>【爵<生僻字>:雏雀。爵,通“雀”。】而食之,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主父定死,乃发丧赴诸侯。  

是时王少,成、兑专政,畏诛,故围主父。主父初以长子章为太子,后得吴娃,爱之,为不出者数岁,生子何,乃废太子章而立何为王。吴娃死,爱弛,怜故太子,欲两王之,犹豫未决,故乱起,以至父子俱死,为天下笑,岂不痛乎!  

主父死,惠文王立立。五年,与燕鄚、易。八年,城南行唐。九年,赵梁将,与齐合军攻韩,至鲁关下。及十年,秦自置为西帝。十一年,董叔与魏氏伐宋,得河阳于魏。秦取梗阳。十二年,赵梁将攻齐。十三年,韩徐为将,攻齐。公主死。十四年,相国乐毅将赵、秦、韩、魏、燕攻齐,取灵丘。与秦会中阳。十五年,燕昭王来见。赵与韩、魏、秦共击齐,齐王败走,燕独深入,取临菑。  

十六年,秦复与赵数击齐,齐人患之。苏厉为齐遗赵王书曰:  

臣闻古之贤君,其德行非布于海内也,教顺【顺:同“训”。】非洽于民人也,祭祀时享非数常于鬼神也。甘露降,时雨至,年谷丰孰,民不疾疫,众人【众人:普通人。】善之,然而贤主图之。  

今足下之贤行功力,非数加于秦也;怨毒积怒,非素深于齐也。秦赵与国【与国:盟国。】,以强征兵于韩,秦诚爱赵乎?其实憎齐乎?物之甚者,贤主察之。秦非爱赵而憎齐也,欲亡韩而吞二周,故以齐餤天下。恐事之不合,故出兵以劫魏、赵。恐天下畏己也,故出质以为信。恐天下亟反也,故征兵于韩以威之。声以德与国,实而伐空韩,臣以秦计为必出于此。夫物固有势异而患同者,楚久伐而中山亡,今齐久伐而韩必亡。破齐,王与六国分其利也。亡韩,秦独擅之。收二周,西取祭器,秦独私之。赋田计功,王之获利孰与秦多?  

说士之计曰:“韩亡【亡:失去。】三川,魏亡晋国,市朝未变而祸已及矣。”燕尽齐之北地,去沙丘、钜鹿敛三百里,韩之上党去邯郸百里,燕、秦谋王之河山,间三百里而通矣。秦之上郡近挺关,至于榆中者千五百里,秦以三郡攻王之上党,羊肠之西,句注之南,非王有已。逾句注,斩常山而守之,三百里而通于燕,代马胡犬不东下,昆山之玉不出,此三宝者亦非王有已。王久伐齐,从强秦攻韩,其祸必至于此。愿王孰虑之。  

且齐之所以伐者,以事王也;天下属行,以谋王也。燕秦之约成而兵出有日矣。五国三分王之地,齐倍【倍:通“背”,背叛。】五国之约而殉王之患,西兵以禁强秦,秦废帝请服,反高平、根柔于魏,反巠分、先俞于赵。齐之事王,宜为上佼,而今乃抵罪,臣恐天下后事王者之不敢自必也。愿王孰计之也。  

今王毋与天下攻齐,天下必以王为义。齐抱社稷而厚事王,天下必尽重王。秦义,王以天下善秦;秦暴,王以天下禁之,是一世之名宠制于王也。  

于是赵乃辍,谢秦不击齐。  

王与燕王遇。廉颇将,攻齐昔阳,取之。  

十七年,乐毅将赵师攻魏伯阳。而秦怨赵不与己击齐,伐赵,拔我两城。十八年,秦拔我石城。王再之卫东阳,决河水,伐魏氏。大潦,漳水出。魏冉来相赵。十九年,秦取我二城。赵与魏伯阳。赵奢将,攻齐麦丘,取之。  

二十年,廉颇将,攻齐。王与秦昭王遇西河外。  

二十一年,赵徙漳水武平西。二十二年,大疫。置公子丹为太子。  

二十三年,楼昌将,攻魏几,不能取。十二月,廉颇将,攻几,取之。二十四年,廉颇将,攻魏房子,拔之,因城而还。又攻安阳,取之。二十五年,燕周将,攻昌城、高唐,取之。与魏共击秦。秦将白起破我华阳,得一将军。二十六年,取东胡欧代地。  

二十七年,徙漳水武平南。封赵豹【赵豹:赵惠文王之弟。】为平阳君。河水出,大潦。  

二十八年,蔺相如伐齐,至平邑。罢城北九门大城。燕将成安君公孙操弑其王。二十九年,秦、韩相攻,而围阏与。赵使赵奢将,击秦,大破秦军阏与下,赐号为马服君。  

三十三年,惠文王卒,太子丹立,是为孝成王。  

孝成王元年,秦伐我,拔三城。赵王新立,太后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曰:“复言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入,徐趋【徐趋:缓慢地小步而行,表示恭敬。】而坐,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体之有所苦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耳。”曰:“食得毋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间者殊不欲食,乃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少益:稍稍增加。】嗜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不和之色少解。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怜爱之,愿得补黑衣之缺以卫王宫,昧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太后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不思也,祭祀则祝之曰'必勿使反’。岂非计长久,为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主之子孙为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曰:“此其近者祸及其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侯则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与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之计短也,故以为爱之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持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于予乎?”  

齐安平君田单将赵师而攻燕中阳,拔之。又攻韩注人【注人:县名。】,拔之。二年,惠文后卒。田单为相。  

四年,王梦衣偏裻之衣,乘飞龙上天,不至而坠,见金玉之积如山。明日,王召筮史敢占之。曰:“梦衣偏裻之衣者,残也。乘飞龙上天不至而坠者,有气而无实也。见金玉之积如山者,忧也。”  

后三日,韩氏上党守冯亭使者至,曰:“韩不能守上党,入之于秦。其吏民皆安为赵,不欲为秦。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入之赵,财王所以赐吏民。”王大喜,召平阳君豹告之曰:“冯亭入城市邑十七,受之何如?”对曰:“圣人甚祸无故之利。”王曰:“人怀吾德,何谓无故乎?”对曰:“夫秦蚕食韩氏地,中绝不令相通,固自以为坐而受上党之地也。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小弱顾能得之于强大乎?岂可谓非无故之利哉!且夫秦以牛田之水通粮蚕食,上乘倍战者,裂上国之地,其政行,不可与为难,必勿受也。”王曰:“今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年历岁未得一城也。今以城市邑十七币吾国,此大利也。”  

赵豹出,王召平原君与赵禹而告之。对曰:“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岁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王曰:“善。”乃令赵胜受地,告冯亭曰:“敝国使者臣胜,敝国君使胜致命,以万户都三封太守,千户都三封县令,皆世世为侯,吏民皆益爵三级,吏民能相安,皆赐之六金。”冯亭垂涕不见使者,曰:“吾不处三不义也:为主守地,不能死固,不义一矣;入之秦,不听主令,不义二矣;卖主地而食之,不义三矣。”赵遂发兵取上党。廉颇将军军长平。  

六年,廉颇免而赵括代将。秦人围赵括,赵括以军降,卒四十余万皆坑之。王悔不听赵豹之计,故有长平之祸焉。  

王还,不听秦,秦围邯郸。武垣令傅豹、王容、苏射率燕众反燕地。赵以灵丘封楚相春申君。  

八年,平原君如楚请救。还,楚来救,及魏公子无忌亦来救,秦围邯郸乃解。十年,燕攻昌壮,五月拔之。赵将乐乘、庆舍攻秦信梁军,破之。太子死。而秦攻西周,拔之。徒父祺出。十一年,城元氏,县上原。武阳君郑安平死,收其地。十二年,邯郸<生僻字(广会)上下结构>【<生僻字(广会)上下结构>:存放草料的场所。】烧。十四年,平原君赵胜死。  

十五年,以尉文封相国廉颇为信平君。燕王【燕王:指燕王喜,公元前254至前222年在位。】令丞相栗腹约驩,以五百金为赵王酒,还归,报燕王曰:“赵氏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王召昌国君乐闲而问之。对曰:“赵,四战之国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王曰:“吾以众伐寡,二而伐一,可乎?”对曰:“不可。”王曰:“吾即以五而伐一,可乎?”对曰:“不可。”燕王大怒。群臣皆以为可。燕卒起二军,车二千乘,栗腹将而攻鄗,卿秦将而攻代。廉颇为赵将,破杀栗腹,虏卿秦、乐闲。  

十六年,廉颇围燕。以乐乘为武襄君。十七年,假相【假相:代理宰相。】大将武襄君攻燕,围其国。十八年,延陵钧率师从相国信平君助魏攻燕。秦拔我榆次三十七城。十九年,赵与燕易土:以龙兑、汾门、临乐与燕;燕以葛、武阳、平舒与赵。  

二十年,秦王政初立。秦拔我晋阳。  

二十一年,孝成王卒。廉颇将,攻繁阳,取之。使乐乘代之,廉颇攻乐乘,乐乘走,廉颇亡入魏。子偃立,是为悼襄王。  

悼襄王元年,大备魏【大备魏:紧急防备魏国的进攻,因廉颇逃奔魏国。】。欲通平邑、中牟之道,不成。  

二年,李牧将,攻燕,拔武遂、方城。秦召春平君,因而留之。泄钧为之谓文信侯【文信侯:即吕不韦,当时任秦国相国。】曰:“春平君者,赵王甚爱之而郎中妒之,故相与谋曰'春平君入秦,秦必留之’。故相与谋而内之秦也。今君留之,是绝赵而郎中之计中也。君不如遣春平君而留平都。春平君者言行信于王,王必厚割赵而赎平都。”文信侯曰:“善。”因遣之。城韩皋。  

三年,庞暖将,攻燕,禽其将剧辛。四年,庞暖将赵、楚、魏、燕之锐师,攻秦蕞,不拔;移攻齐,取饶安。五年,傅抵将,居平邑;庆舍将东阳河外师,守河梁。六年,封长安君以饶。魏与赵邺。  

九年,赵攻燕,取狸、阳城。兵未罢,秦攻邺,拔之。悼襄王卒,子幽缪王迁立。  

幽缪王迁元年,城柏人。二年,秦攻武城,扈辄率师救之,军败,死焉。三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封牧为武安君。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  

五年,代地大动,自乐徐以西,北至平阴,台屋墙垣太半【太半:大半。】坏,地坼东西百三十步。六年,大饥,民讹言曰:“赵为号,秦为笑。以为不信,视地之生毛。”  

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匆及齐将颜聚代之。赵匆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  

八年十月,邯郸为秦。  

太史公曰:吾闻冯王孙曰:“赵王迁,其母倡【倡:歌女。】也,嬖于悼襄王。悼襄王废适子嘉而立迁。迁素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岂不缪【缪:通“谬”。】哉!秦既虏迁,赵之亡大夫共立嘉为王,王代六岁,秦进兵破嘉,遂灭赵以为郡。

三十七年春,晋公子重耳反国,立,是为文公。秋,郑入滑【滑:国名,姬姓,后为秦所灭。】,滑听命,已而反与卫,于是郑伐滑。周襄王使伯<生僻字>请滑。郑文公怨惠王之亡在栎,而文公父厉公入之,而惠王不赐厉公爵禄,又怨襄王之与卫滑,故不听襄王请而囚伯<生僻字>。王怒,与翟人伐郑,弗克。冬,翟攻伐襄王,襄王出奔郑,郑文公居王于氾。三十八年,晋文公入襄王成周。  

四十一年,助楚击晋。自晋文公之过无礼,故背晋助楚。四十三年,晋文公与秦穆公共围郑,讨其助楚攻晋者,及文公过时之无礼也。初,郑文公有三夫人,宠子五人,皆以罪蚤死。公怒,溉【溉:尽。】逐群公子。子兰奔晋,从晋文公围郑。时兰事晋文公甚谨,爱幸之。乃私于晋,以求入郑为太子。晋于是欲得叔詹为僇【僇:通“戮”,杀戮。】。郑文公恐,不敢谓叔詹言。詹闻,言于郑君曰:“臣谓君,君不听臣,晋卒为患。然晋所以围郑,以詹,詹死而赦郑国,詹之愿也。”乃自杀。郑人以詹尸与晋。晋文公曰:“必欲一见郑君,辱之而去。”郑人患之,乃使人私于秦曰:“破郑益晋,非秦之利也。”秦兵罢。晋文公欲入兰为太子,以告郑。郑大夫石癸曰:“吾闻姞姓乃后稷之元妃,其后当有兴者。子兰母,其后也。且夫人子尽已死,余庶子无如兰贤。今围急,晋以为请,利孰大焉!”遂许晋,与盟,而卒立子兰为太子,晋兵乃罢去。  

四十五年,文公卒,子兰立,是为缪公。  

缪公元年春,秦缪公使三将将兵欲袭郑,至滑,逢郑贾人弦高诈以十二牛劳军,故秦兵不至而还,晋败之于崤。初,往年郑文公之卒也,郑司城缯贺以郑情卖之,秦兵故来。三年,郑发兵从晋伐秦,取秦兵于汪。  

往年楚太子商臣弑其父成王代立。二十一年,与宋华元伐郑。华元杀羊食士,不与其御羊斟,怒以驰郑,郑囚华元。宋赎华元,元亦亡去。晋使赵穿以兵伐郑。  

二十二年,郑缪公卒,子夷立,是为灵公。  

灵公元年春,楚献鼋于灵公。子家、子公将朝灵公,子公之食指动,谓子家曰:“佗日指动,必食异物。”及入,见灵公进鼋羹。子公笑曰:“果然!”灵公问其笑故,具告灵公。灵公召之,独弗予羹。子公怒,染其指,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子公与子家谋先。夏,弑灵公。郑人欲立灵公弟去疾,去疾让曰:“必以贤,则去疾不肖;必以顺,则公子坚长。”坚者,灵公庶弟,去疾之兄也。于是乃立子坚,是为襄公。  

襄公立,将尽去缪氏。缪氏者,杀灵公,子公之族家也。去疾曰:“必去缪氏,我将去之。”乃止。皆以为大夫。  

襄公元年,楚怒郑受宋赂纵华元,伐郑。郑背楚,与晋亲。五年,楚复伐郑,晋来救之。六年,子家卒,国人复逐其族,以其弑灵公也。  

七年,郑与晋盟鄢陵。八年,楚庄王以郑与晋盟,来伐,围郑三月,郑以城降楚。楚王入自皇门,郑襄公肉袒掔羊以迎,曰:“孤不能事边邑,使君王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听。君王迁之江南,及以赐诸侯,亦惟命是听。若君王不忘厉、宣王,桓、武公,哀不忍绝其社稷,锡不毛之地,使复得改事君王,孤之愿也,然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惟命是听。”庄王为却三十里而后舍。楚群臣曰:“自郢至此,士大夫亦久劳矣。今得国舍之,何如?”庄王曰:“所为伐,伐不服也。今已服,尚何求乎?”卒去。晋闻楚之伐郑,发兵救郑。其来持两端【持两端:意见不一致。】,故迟,比至河,楚兵已去。晋将率或欲渡,或欲还,卒渡河。庄王闻,还击晋。郑反助楚,大破晋军于河上。十年,晋来伐郑,以其反晋而亲楚也。  

十一年,楚庄王伐宋,宋告急于晋。晋景公欲发兵救宋,伯宗【伯宗:晋国大夫,孙伯纠之子。】谏晋君曰:“天方开楚,未可伐也。”乃求壮士得霍人解扬,字子虎。诓楚,令宋毋降。过郑,郑与楚亲,乃执解扬而献楚。楚王厚赐与约,使反其言,令宋趣降,三要乃许。于是楚登解扬楼车,令呼宋。遂负楚约而致其晋君命曰:“晋方悉国兵以救宋,宋虽急,慎毋降楚,晋兵今至矣!”楚庄王大怒,将杀之。解扬曰:“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受吾君命以出,有死无陨。”庄王曰:“若之许我,已而背之,其信安在?”解扬曰:“所以许王,欲以成吾君命也。”将死,顾谓楚军曰:“为人臣无忘尽忠得死者!”楚王诸弟皆谏王赦之,于是赦解扬使归。晋爵之为上卿。  

十八年,襄公卒,子悼<生僻字>立。  

悼公元年,鄦公【鄦公:许灵公。】恶郑于楚,悼公使弟睔于楚自讼。讼不直,楚囚睔。于是郑悼公来与晋平,遂亲。睔私于楚子反,子反言归睔于郑。  

二年,楚伐郑,晋兵来救。是岁,悼公卒,立其弟睔,是为成公。  

成公三年,楚共王曰“郑成公孤有德焉”,使人来与盟。成公私与盟。秋,成公朝晋,晋曰“郑私平于楚”,执之。使栾书伐郑。四年春,郑患晋围,公子如乃立成公庶兄繻为君。其四月,晋闻郑立君,乃归成公。郑人闻成公归,亦杀君繻,迎成公。晋兵去。  

十年,背晋盟,盟于楚。晋厉公怒,发兵伐郑。楚共王救郑。晋楚战鄢陵,楚兵败,晋射伤楚共王目,俱罢而去。十三年,晋悼公伐郑,兵于洧上。郑城守,晋亦去。  

十四年,成公卒,子恽立,是为厘公。  

厘公五年,郑相子驷朝厘公,厘公不礼。子驷怒,使厨人药杀厘公,赴诸侯曰“厘公暴病卒”。立厘公子嘉,嘉时年五岁,是为简公。  

简公元年,诸公子谋欲诛相子驷,子驷觉之,反尽诛诸公子。二年,晋伐郑,郑与盟,晋去。冬,又与楚盟。子驷畏诛,故两亲晋、楚。三年,相子驷欲自立为君,公子子孔【子孔:姬姓,名嘉,字子孔,郑穆公之子。】使尉止【尉止:郑国大夫。】杀相子驷而代之。子孔又欲自立。曰:“子驷为不可,诛之,今又效之,是乱无时息也。”于是子孔从之而相郑简公。  

四年,晋怒郑与楚盟,伐郑,郑与盟。楚共王救郑,败晋兵。简公欲与晋平,楚又囚郑使者。  

十二年,简公怒相子孔专国权,诛之,而以子产为卿。十九年,简公如晋请卫君还,而封子产以六邑。子产让,受其三邑。二十二年,吴使延陵季子于郑,见子产如旧交,谓子产曰:“郑之执政者侈,难将至,政将及子。子,必以礼;不然,郑将败。”子产厚遇季子。二十三年,诸公子争宠相杀,又欲杀子产。公子【公子:指子皮。】或谏曰:“子产仁人,郑所以存者子产也,勿杀!”乃止。  

赵世家 白话文翻译

所属分类:赵世家

赵国的先世,与嬴秦是同一个先祖。传承到中衍时,他担任商朝大戊帝的御者。中衍的后代蜚廉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名叫恶来,服侍殷纣王,被周人杀掉,他的后人便是嬴秦氏。恶来的弟弟名叫季胜,他的后代便是赵人。

季胜生了孟增。孟增受到周成王的宠信,又被称为宅皋狼。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受周缪王的宠信。造父挑选千里马,和桃林的盗骊、骅骝、绿耳等好马一起进献给缪王。缪王命令造父驾车,到西方各诸侯国巡视,见到西王母,高兴得忘记返回。徐偃王趁机发动叛乱,缪王驾好马一日賓士千里,攻打徐偃王,把他彻底击败。于是把赵城分封给造父,从此以赵为氏。

从造父往下传承六代到了奄父,奄父名公仲,周宣王时出兵讨伐戎族,他为宣王驾车。等到在千亩战斗时,奄父帮助宣王脱离了危险。奄父生叔带。叔带时,周幽王荒淫无道,于是他就离开周国前往晋国,为晋文侯做事,开始在晋国创建起赵氏的根基。

从叔带开始,赵氏宗族逐渐兴盛,传承五代到了赵夙。

赵夙,在晋献公十六年(前661年)讨伐霍、魏、耿三国时,他率领军队讨伐霍国。霍公求逃奔齐国。这一年晋国大旱,献公让人占卜,说是“霍太山的神灵在作怪”。于是献公派赵夙前往齐国迎回霍君,让他复位,主持对霍太山的祭祀,晋国也重新获得丰收。晋献公把原本属于耿国的土地赏赐给赵夙。

赵夙生下共孟,那一年是鲁闵公元年(前661年)。共孟生下赵衰,赵衰字子余。

赵衰以占卜决定去侍奉晋献公还是诸位公子,结果都不吉利;占卜侍奉公子重耳的情况,吉,于是前去侍奉重耳。重耳因为骊姬陷害太子的变乱逃奔翟国,赵衰追随左右。翟国讨伐廧咎如,俘虏了两位女子,翟君把年轻的女子嫁给重耳,把年长的女子嫁给赵衰从而生下赵盾。

起初,重耳在晋国时,赵衰的妻子已经生下了儿子赵同、赵括、赵婴齐。赵衰追随重耳流亡国外,共计十九年,才返回晋国。重耳继位成为晋文公,赵衰担任原大夫,居住在原地,掌管国家政事。晋文公能够回国并且称霸,大多是依靠赵衰的谋划,相关记载都写在《晋世家》中。

赵衰返回晋国后,在晋国的原配夫人坚持要他接回在翟国的妻子,并且让翟妻的儿子赵盾作为继承人,自己所生的三个儿子地位均在赵盾之下并侍奉他。晋襄公六年(前622年),赵衰去世,谥号为成季。

赵盾接替成季掌控国政两年后晋襄公去世,太子夷皋年幼。赵盾由于国家处于多事之秋,想拥立襄公的弟弟雍。雍当时在秦国,就派使臣前去迎接他。太子的母亲日夜啼哭,叩头对赵盾说:“先君犯了什么罪过,为什么想抛弃他的嫡子而另外选立国君呢?”赵盾为此事担心,害怕太子母亲的族人以及士大夫谋害他,于是就拥立太子,便是晋灵公,并派兵阻拦去秦国迎接公子雍的人。灵公即位之后,赵盾更加独揽朝政。

灵公即位十四年,越来越骄横放纵。赵盾多次进谏,灵公都不听从。有一次吃熊掌,因为熊掌没炖熟,就杀掉了厨师,让人将尸体抬到宫外,恰巧被赵盾看到。灵公因此很害怕,想要杀掉赵盾。赵盾向来仁慈爱人,曾经把食物给了一个饿倒在桑树下的人,这个人挺身保护了他,赵盾这才得以脱逃。赵盾还没有逃出国境,赵穿就杀掉了灵公,拥立襄公的弟弟黑臀为国君,便是晋成公。赵盾再次返回,掌管国家大权。君子讽刺赵盾“身为正卿,出逃没有越过国境,返回又不讨伐奸贼”,所以太史写下“赵盾杀了他的国君”。晋景公时,赵盾去世,谥号为宣孟。他的儿子赵朔承袭了爵位。

赵朔在晋景公三年(前597年)率领下军援救郑国,与楚庄王在黄河边交战。赵朔娶了晋成公的姐姐为妻。

晋景公三年(前597年),大夫屠岸贾想要诛杀赵氏全族。当初,赵盾活着的时候,曾梦到叔带扶着腰痛哭,极为悲伤;过了一会又大笑,还拍手歌唱。赵盾为这个梦进行占卜,龟甲上出现了先断绝而后又完好的征兆。赵氏的史官援查看了占卜的结果,说:“这个梦非常不吉利,并非应验到你的身上,而是应验到你儿子身上,但也是源于你的过错。等到你的孙子时,赵氏家族将越来越衰弱。”屠岸贾,起初受到晋灵公的宠信,等到晋景公时担任司寇,将要发难,想要惩治杀害灵公的凶手而牵涉到赵盾。他逐一告诉将领说:“赵盾虽然不知情,依然是罪魁祸首。身为人臣却杀害国君,他的子孙却依然在朝廷中做官,这怎么能再惩治别的罪犯呢?请大家诛杀赵氏。”韩厥说:“灵公遇害时,赵盾身在外地,我们的先君认为他并没有罪,因此没有诛杀他。现在大家将要诛杀他的后代,这并非先君的本意。现在是妄自诛杀,妄自诛杀就是作乱。臣子实行大事而不告知国君,便是无视国君。”屠岸贾没有听从。韩厥告知赵朔,让他尽快逃走,赵朔不肯,说:“您一定不要让赵氏的祭祀断绝,我就死而无憾了。”韩厥答应了他,称病不出。屠岸贾没有请示国君就擅自与诸位将领在下宫攻打赵氏,杀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并杀光了他们的家族。

赵朔的妻子是晋成公的姐姐,怀着赵朔的遗腹子,逃进晋景公的宫殿里躲了起来。赵朔有位门客名叫公孙杵臼,公孙杵臼对赵朔的朋友程婴说:“你为什么不去死?”程婴说:“赵朔的妻子身怀遗腹子,假如侥幸生下一位男孩,我就会侍奉他;假如是女孩,我再死也不晚。”过了不久,赵朔的妻子生产,生下一个男孩。屠岸贾听说后,就立刻前往宫里索要。赵朔的夫人将婴儿藏到裤子中,祈祷说:“如果赵氏宗族应当断绝,你就啼哭;如果不该断绝,你就不要出声。”等到搜查时,婴儿竟然没有发出声音。脱险后,程婴对公孙杵臼说:“如今一次没有找到,以后必定会再来搜查,如何是好?”公孙杵臼说:“扶立孤儿与赴死哪个更困难?”程婴说:“赴死容易,扶立孤儿困难。”公孙杵臼说:“赵氏先君待你相当优厚,你就勉强承担困难的事吧,我来做容易的事,请让我先赴死。”于是二人想办法弄来别人的孩子背着,将赵氏孤儿裹上绣花襁褓,藏于山中。程婴走出来,对众将谎称:“我程婴无能,没有能力扶立赵氏孤儿。谁能给我千金,我就告诉他赵氏孤儿的下落。”众将非常高兴,答应了他,出兵跟着程婴攻打公孙杵臼。公孙杵臼假装说:“小人啊程婴!过去在下宫遇到变故,你没有殉死,和我共同谋划藏匿赵氏孤儿,如今又出卖了我。纵然不能与我一起扶立他,又如何忍心出卖他呢!”怀抱婴儿大叫道:“天啊!天啊!赵氏孤儿有何罪过啊?请让他生存下来,只杀掉我公孙杵臼就可以了。”诸将不答应,就杀了公孙杵臼与孤儿。众将认为赵氏孤儿确实已经死了,都非常高兴。但是真正的赵氏孤儿却仍然活着,程婴最后与他一起隐匿在山里。

过了十五年,晋景公病重,进行占卜,发现大业的后裔由于祭祀断绝而作祟。景公询问韩厥,韩厥清楚赵氏孤儿还活着,就说:“大业的后裔在晋国断绝祭祀的,说的就是赵氏吧?从中衍开始其子孙都姓嬴。中衍人面鸟嘴,降临到人世来辅佐殷代的大戊帝,其子孙到周天子时,均有盛德。直至周厉王、周幽王无道,叔带才离开周前往晋国,为先君文侯做事,直到成公,世代立有功勋,从来没有断绝过祭祀。现在我君杀尽了赵氏宗族,国内的百姓都怜悯他,因此显现在龟策上。希望国君能够考虑此事。”晋景公问道:“赵氏如今还有后裔子孙吗?”韩厥就将这件事的实情全盘告诉了景公。于是景公就与韩厥谋划扶立赵氏孤儿,先把他召来藏在宫中。众将进宫探问病情,景公利用韩厥的手下逼迫众将与赵氏孤儿见面。赵氏孤儿名叫赵武。众将迫于无奈,就说:“从前的下宫事变,是屠岸贾主使的,他假传国君的号令,并命令群臣。如果不是这样,谁敢作乱!就算国君没有生病,我们原本也要扶立赵氏的后人。如今国君下了命令,这也是我们的愿望。”于是晋景公召集赵武、程婴出来逐一拜谢诸将,众将于是反过来与程婴、赵武共同攻打屠岸贾,灭了他的家族。晋景公重新将原属赵氏的封地赐予赵武。

等到赵武年满二十岁加冠,成为成年人后,程婴就与诸位大夫辞别,对赵武说:“从前下宫之难时,大家都能够为主殉难。我并不是不能死,我是想扶立赵氏的后人。现在赵武已经立事,成为成年人,恢复了过去的地位,我将到黄泉下去告诉赵宣孟和公孙杵臼。”赵武哭泣着叩首,坚决请求说:“我愿意让自己的筋骨受苦以报答您直到我死,但您忍心离开我而死去吗!”程婴说:“不可以。公孙杵臼觉得我可以成就大事,所以先我而死;如今我不去告知他,他会觉得我还没办成这件事。”于是便自杀了。赵武为他服齐衰三年,并为他设立了祭祀用地,春秋两季进行祭祀,世代相传不曾断绝。

赵氏复位后的第十一年,晋厉公杀了他的三位郄氏大夫。栾书害怕牵连到自己,就杀了他的国君厉公,另外拥立襄公的曾孙周,便是晋悼公。从此晋国大夫的势力逐渐强大。

赵武承续赵氏宗族的第二十七年,晋平公成为国君。平公十二年(前545年),赵武担任正卿。十三年(前544年),吴国的延陵季子出使来到晋国,说:“晋国的政权最后会终结在赵武子、韩宣子、魏献子的后代手里。”赵武去世后,谥号是文子。

诛岸贾赵氏复兴,选自《东周列国志》

文子生景叔。景叔时,齐景公派晏婴出使晋国,晏婴与晋国的叔向有一次谈话。晏婴说:“齐国的政权日后最终会被田氏掌握。”叔向也说:“晋国的政权将要被六卿掌握。六卿极为放纵,我们的国君却并不为此担忧。”

赵景叔去世,他生了赵鞅,便是赵简子。

赵简子在位时期,在晋顷公九年(前517年),简子统领晋军会合诸侯在周境戍守。第二年,护送周敬王返回周都,敬王是为了躲避弟弟子朝而流亡在外。

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年),六卿依靠律法诛杀晋国的宗室祁氏、羊舌氏,将他们的封地分成十县,六卿分别任命其族人担任这些地方的大夫。晋国公室的势力从此更为衰弱。

其后十三年,鲁国的贼臣阳虎前来投奔,赵简子收受了他的贿赂,给他很优厚的待遇。

赵简子患了病,五天的时间里人事不省,大夫们都非常害怕。医师扁鹊为他诊病,出来后,董安于询问病情。扁鹊说:“血脉正常,有什么可担心的!过去秦缪公也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过了七天就苏醒了。苏醒的当天,告诉公孙支与子舆:'我去天帝那里感到很快乐。我之所以逗留这么长时间,刚好遇到受教的事。天帝告诉我说:“晋国即将大乱,五代不得安宁;其后代将会称霸于诸侯,但霸主还没老便死去了;霸主的儿子将会导致你们国家的男女混杂。”’公孙支记下这些话并收藏起来,秦国的谶语从此便传播开来。晋献公时的变乱,文公的称霸,还有襄公在崤山击败秦军之后放纵淫欲,这些都是你听说过的。如今国君的疾患与秦缪公一样,三天之内疾病必然会痊愈,病好后他一定有话说。”

两天半之后,赵简子苏醒过来。他对大夫说:“我去天帝那里很高兴,与百神共同在天的中央游玩,各种乐器多次演奏,各种舞蹈仪态万千,音乐与夏、商、周三代的都不同,那音乐动人心弦。有一只熊想要抓我,天帝让我射它,射中了熊,熊死去了。又有一只罴扑过来,我又射它,罴也死了。天帝很高兴,赏赐给我两个竹笥,并且都有与之匹配的小竹器。我看到天帝身边有一个小孩,天帝又将一只翟犬托付给我,说:'等到你儿子长大成人了,将这只翟犬赏赐给他。’天帝告诉我:'晋国将逐渐衰微,再过七代就会灭亡,嬴姓将会在范魁以西打败周人,但也无法占有它。如今我怀念虞舜的功劳,日后我会把他嫡传的后代女子孟姚许配给你的第七世孙。’”董安于将这些话写下收藏。他把扁鹊所讲的话告诉了赵简子,赵简子将四万亩田赏赐给了扁鹊。

有一天,简子外出,有一个人挡住了去路,赶他也不走,随从很生气,要杀掉他。拦路人说:“我有事情要拜见主君。”随从告知简子。简子召见了他,说:“嘻!我曾经清楚地见过你。”拦路人说:“请让随从们回避,我有话告诉您。”简子让随从回避。拦路人说:“您生病时,我正待在天帝的身边。”简子说:“是,确实有这回事。你来见我,有什么事?”拦路人说:“天帝让您射熊与罴,都射死了。”简子说:“对,这意味着什么呢?”挡道人说:“晋国即将有大难,而你会首当其冲。天帝让您消灭二卿,熊与罴就是他们的先祖。”简子说:“天帝赐予我两个竹笥,还有随带的小竹器,这是何意呢?”拦路人说:“您的儿子会在翟地击败两个国家,它们都属于子姓。”简子说:“我看到在天帝身边有一个小孩,天帝将一只翟犬托付给我,说'等到你儿子长大成人了,将这只翟犬赏赐给他’。为什么要把翟犬赐给孩子呢?”拦路人说:“那个小孩,便是您儿子。翟犬,指代国祖先。您的儿子将来必然会占据代地。等到你的后代时,将会改革政治,并且开始穿胡人的服装,在翟地吞并两个国家。”简子问其姓名,并请他担任官职,拦路人说:“我是乡野中人,前来传达天帝的旨意而已。”说完就不见了。简子写下这些话,收藏到秘府之中。

另一天,姑布子卿前来拜会简子,简子将他的儿子们都叫过来让子卿相面。子卿说:“没有能够当将军的人。”简子说:“赵氏将会灭亡吗?”子卿说:“我曾在道上见到一个孩子,大概也是您儿子吧。”简子将其子毋恤叫来。毋恤刚到,子卿就站起说:“这才是真正能当将军的人!”简子说:“这孩子的母亲出身低贱,只是从翟地来的婢女,怎么能说他很尊贵呢?”子卿说:“是上天赐予的,即便低贱也必然尊贵。”此后简子时常将所有的儿子都召来来谈话,发现毋恤最为贤能。于是简子告诉诸位儿子说:“我将宝符藏于常山之上,谁最先找到就有奖赏。”儿子们飞快地赶到常山上,四处寻找,但一无所获。毋恤回来说:“我已经找到了宝符。”简子说:“上奏吧。”毋恤说:“从常山上可以看到临近的代国,代国是可以夺取的。”简子于是看出毋恤果然很贤能,就废掉了太子伯鲁,改由毋恤担任太子。

两年后,是晋定公十四年(前498年),范氏、中行氏叛乱。第二年春天,简子告诉邯郸大夫赵午说:“还给我作为卫士的五百户士民,我准备将他们安置到晋阳。”赵午同意了。回去后赵午的父兄却不同意,于是他便违背了诺言。赵鞅抓住了赵午,将他囚禁在晋阳,并告诉邯郸人说:“我私自决定将赵午杀掉,各位想让谁来接任?”于是杀掉了赵午。赵午的儿子赵稷与家臣涉宾凭借邯郸的力量发动叛乱。晋定公派出籍秦领兵围攻邯郸。荀寅、范吉射与赵午的关系很好,不肯帮助籍秦反而暗地里策划叛乱,董安于知道这件事。十月,范吉射、中行寅讨伐赵鞅,赵鞅逃奔晋阳,晋国人围困了晋阳。范吉射、荀寅的仇敌魏襄等谋划赶走荀寅,用梁婴父取代他;驱逐范吉射,用范皋绎取代他。荀栎告诉晋定公说:“国君号令大臣,最先叛乱的人应该处死。现在范吉射、荀寅、赵鞅三位大臣先后叛乱,却仅仅驱逐赵鞅,所用刑罚不公平,希望将他们全部驱逐。”十一月,荀栎、韩不佞、魏哆遵从定公的命令领兵讨伐范氏、中行氏,没能获胜。范氏、中行氏反而攻打定公,定公反击他们,范氏、中行氏战败逃走。丁未日,两人逃亡到朝歌。韩氏、魏氏代替赵鞅向定公求情。十二月辛未日,赵鞅进入绛城,在定公宫中订立盟约。第二年,知伯文子对赵鞅说:“范氏、中行氏虽然确实叛乱了,但这是董安于发起的,董安于也参与了谋划。晋国有法度,最先叛乱的人要处死。范氏、中行氏二人已经受到惩治,只有董安于还活着。”赵鞅为此事而担忧。董安于说:“我死了,赵氏能够安定,晋国能够安宁,我死得晚了。”于是便自杀了。赵鞅将此事告诉知伯,然后赵氏才安宁无事。

孔子听说赵简子没有请示晋国国君就捉住了邯郸大夫赵午,退守晋阳,因此在《春秋》中记载“赵鞅据守晋阳叛乱”。

赵简子有位臣下名叫周舍,喜欢直言进谏。周舍去世后,简子上朝听政时,经常会不高兴,大夫们请罪。简子说:“大夫并没有罪过。我听说一千只羊的皮还不如一块狐狸腋下的皮毛。诸位大夫上朝议事,我只听到了唯唯诺诺的附和声,听不到周围有争辩声,因而担忧。”赵简子因此能使赵邑的人归顺,使晋国的人也归附于他。

晋定公十八年(前494年),赵简子将范氏与中行氏围困在朝歌,中行文子逃到邯郸。第二年,卫灵公死去。赵简子与阳虎护送卫国太子蒯聩返回卫国,卫国人没有接纳他,蒯聩就住在了戚邑。

晋定公二十一年(前491年),赵简子占领邯郸,中行文子逃奔柏人。赵简子又包围了柏人,中行文子、范昭子便逃奔到齐国。赵氏最终占据了邯郸、柏人。范氏、中行氏的其他封地也都归属于晋国公室。赵简子表面上是晋国的卿,实质上独揽晋国大权,他的封地与诸侯的封地等同。

晋定公三十年(前482年),定公与吴王夫差在黄池争夺盟主之位,赵简子跟从晋定公,最终吴王成为盟主。定公于在位的第三十七年去世,赵简子废除了三年丧期的规定,只守丧一年。这一年,越王句践灭掉了吴国。

晋出公十一年(前464年),知伯攻打郑国。赵简子生病,派太子毋恤领兵包围郑国。知伯喝醉了,用酒强灌并殴打毋恤。毋恤的臣下请求杀掉知伯。毋恤说:“主君之所以让我作继承人,是因为我能够忍辱负重。”但他也记恨知伯。知伯回国后,就把这事告诉了赵简子,让他废黜毋恤,简子没有听从。毋恤从此更加痛恨知伯。

晋出公十七年(前458年),赵简子去世,太子毋恤登位,就是赵襄子。

赵襄子元年(前457年),越国围攻吴国。襄子降低了服丧期间的饮食标准,并派楚隆前去慰问吴王。

襄子的姐姐原本是代王的妻子。已将赵简子安葬,襄子还没脱掉丧服,就向北登上夏屋山,邀约代王。让厨师用铜枓为代王及其随从上菜,斟酒时,暗中指使武士使用铜枓击杀代王与其随从,于是发兵平定了代地。他的姐姐听说此事,哭泣着呼喊苍天,磨尖簪子后自杀了。代国人怜惜她,把她死去的地方命名为磨笄山。襄子就将代地封给了伯鲁的儿子周,封他为代成君。伯鲁,是襄子的哥哥,原先的太子。太子早逝,所以封给他的儿子。

襄子继位四年,知伯与赵、韩、魏三家将范氏与中行氏原本的封地全部瓜分。晋出公非常恼怒,告知齐国、鲁国,想依靠他们来讨伐四卿。四卿十分恐惧,于是联合攻打出公。出公逃往齐国,死在中途。知伯便拥立昭公的曾孙骄继位,便是晋懿公。知伯越发骄妄,向韩、魏两家要求割让土地,韩、魏都将土地给了他。向赵氏要求割地,赵氏不给,因为襄子围攻郑国时曾经受到过知伯的侮辱。知伯很生气,就统领韩、魏两家攻打赵氏。赵襄子害怕,便逃往晋阳坚守。

原过跟随襄子,较晚到达王泽,见到三个人,从腰带往上的部位能看见,从腰带以下的部位看不见。他们交给原过两节竹子,中间互不相通,说:“替我们把它交于赵毋恤。”原过来到晋阳后,把这件事告诉了襄子。襄子斋戒三天,亲自将竹子剖开,看到用红字写着:“赵毋恤,我们是霍泰山山阳候的天使。三月丙戌日,我们将帮你反过来消灭知氏。你也要在一百个城邑中祭祀我们,我们将会赐给你林胡地区的土地。到你后世子孙的时候,将会出现非常强大的王者,他脸色赤黑,龙脸而鸟嘴,鬓发眉毛非常浓密,胸宽体阔,腿部修长而上身高大,衣襟朝左开,披甲骑马,占据河宗一带,直到休溷的貉人地界,向南攻伐晋国的其余城邑,向北消灭黑姑。”襄子两次下拜,接受了三神的指令。

三国攻打晋阳,持续了一年多,引来汾水灌城,城池没有被水浸泡的部分只剩下三版宽的高度了。城内将锅悬挂起来做饭,彼此交换子女杀掉充饥。群臣都有不忠之心,礼仪上也日渐怠慢,只有高共不敢对襄子有失礼的行为。襄子感到恐惧,就在夜里派家相张孟私下与韩、魏联络。韩、魏与赵氏合谋,在三月丙戌日,三国联合反过来消灭了知氏,共同瓜分了知氏的土地。于是襄子行赏,高共功劳居首。张孟同说:“晋阳处于危难时,只有高共没有立功。”襄子说:“当晋阳危急时,群臣都很懈怠,唯有高共对人臣的礼仪不敢有失,因此他受到上等赏赐。”此时赵氏在北方占据了代地,在南边兼并了知氏,实力强于韩、魏。于是在一百个城邑为三神创建庙宇,让原过主持对霍泰山的祭祀。

后来襄子娶了空同氏为妻,生下五个儿子。襄子由于伯鲁没能即位,不愿让自己的儿子继位,而一定要传位给伯鲁的儿子代成君。代成君早逝,就选择代成君的儿子浣立为太子。襄子在位三十三年后去世,浣继位,便是赵献侯。

献侯年少即位,以中牟为都城。

襄子的弟弟桓子驱逐了献侯,自己在代地继位,一年后去世。赵国人认为桓子即位并非出自襄子的本意,就一起杀掉了桓子的儿子,再次迎立献侯。

献侯十年(前414年),中山武公刚刚即位。十三年(前411年),修筑平城邑。十五年(前409年),献侯去世,子烈侯籍继位。

烈侯元年(前408年),魏文侯讨伐中山,让太子击驻守。六年(前403年),魏、韩、赵三家都被天子正式分封为诸侯,追封献子为献侯。

烈侯喜好音乐,对相国公仲连说:“我有很喜爱的人,可以让他尊贵吗?”公仲说:“让他富裕可以,尊贵则不行。”烈侯说:“是的。郑国的歌手枪、石二人,我赏赐他们田地,每人得到一万亩。”公仲说:“好。”事实上却没有给。过了一个月,烈侯从代地返回,询问赏给歌手田地的事情。公仲说:“还在寻找,现在没有合适的。”不久,烈侯再次询问。公仲最终没有给,于是声称有病而不上朝。番吾君从代地返回,对公仲说:“国君的确喜欢推行善政,但却不知道怎样去做。如今你担任赵国相国,到现在已有四年,推荐过贤才吗?”公仲说:“没有。”番吾君说:“牛畜、荀欣、徐越都可以推荐。”公仲就举荐了这三个人。等到上朝时,烈候再次询问:“给歌手田亩的事办得怎样了?”公仲说:“正在派人选取好的田地。”牛畜随侍烈侯,建议他推行仁政,用王道来约束自身,烈侯和悦地答应了。第二天,荀欣随侍烈侯,建议他选用贤才,任用有能力的人担任官职。改天,徐越随侍烈侯,建议他节俭用度,考察评价臣子的功德。他们所肯定人和事都很允当,国君非常高兴。烈侯派人告诉相国说:“赏赐歌手田地的事暂时停止。”让牛畜担任师,荀欣担任中尉,徐越担任内史,赏赐相国公仲两套衣服。

烈侯九年(前400年),烈侯去世,其弟武公继位。武公在位十三年后死去,赵国又拥立烈侯的太子章,便是敬侯。这一年,魏文侯去世。

敬侯元年(前386年),武公的儿子朝叛乱,没有成功,出逃前往魏国。赵国开始将邯郸定为都城。

敬侯二年(前387年),在灵丘击败齐军。三年(前386年),在廪丘救援魏国,大败齐军。四年(前385年),魏军在兔台击败赵军。赵国修筑刚平城用来进攻卫国。五年(前384年),齐、魏帮助卫国进攻赵国,攻占了赵国的刚平城。六年(前383年),向楚国借兵,讨伐魏国,占领棘蒲。八年(前381年),占领魏国的黄城。九年(前380年),讨伐齐国。齐国攻打燕国,赵国援救燕国。十年(前379年),与中山国在房子交战。

敬侯十一年(前378年),魏、韩、赵三家一起灭晋,瓜分了晋国的土地。赵国讨伐中山,又在中人地区战斗。十二年(前377年),敬侯去世,其子成侯种即位。

成侯元年(前374年),公子胜与成侯争夺国君之位,发动了叛乱。二年(前373年)六月,下雪。三年(前372年),太戊午担任相国。攻打卫国,攻取了七十三个乡邑。魏国在蔺击败赵军。四年(前371年),与秦军在高安交战,打败了秦军。五年(前370年),在鄄地打败了齐军。魏军在怀地击败赵军。赵国攻打郑国,打败了郑国,将夺得的土地送给韩国,韩国将长子县送给赵国。六年(前369年),中山国修筑长城。赵国讨伐魏国,在湪泽击败魏军,包围了魏惠王。七年(前368年),入侵齐国,打到齐国的长城下。与韩国联合进攻周。八年(前367年),与韩国将周分割成两部分。九年(前366年),与齐军在阿下交战。十年(前365年),攻打卫国,攻取甄城。十一年(前364年),秦军攻打魏国,赵军在石阿援救魏国。十二年(前363年),秦军进攻魏国的少梁,赵军前往援救。十三年(前362年),秦献公派遣庶长国攻打魏国的少梁,俘获了魏国的太子以及将军公孙痤。魏军在浍击败赵军,攻取皮牢。赵成侯与韩昭侯在上党会盟。十四年(前361年),与韩国联合攻打秦国。十五年(前360年),帮助魏国进攻齐国。

成侯十六年(前359年),与韩、魏瓜分晋国,将端氏县封给晋君。

成侯十七年(前358年),成侯与魏惠王在葛孽相遇。十九年(前356年),与齐、宋两国在平陆会盟,与燕国在阿会盟。二十年(前355年),魏国进献优良木椽,赵成侯用它建造了檀台。二十一年(前354年),魏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二十二年(前353年),魏惠王攻占邯郸,齐军也在桂陵击败魏军。二十四年(前351年),魏国将邯郸还给赵国,与魏国在漳水边会盟。秦军攻打赵国的蔺城。二十五年(前350年),成侯去世。公子緤与太子肃侯争位,緤失败,出逃投奔韩国。

肃侯元年(前349年),夺去晋君所在的端氏县,把他迁到屯留居住。二年(前348年),与魏惠王在阴晋相遇。三年(前347年),公子范袭击邯郸,战败身亡。四年(前346年),朝拜周天子。六年(前344年),攻打齐国,攻占高唐。七年(前343年),公子刻攻伐魏国的首垣。十一年(前339年),秦孝公派遣商鞅进攻魏国,俘虏魏将公子卬。赵国攻打魏国。十二年(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商鞅被杀。十五年(前335年),建造寿陵。魏惠王去世。

肃侯十六年(前334年),肃侯前往大陵游玩,从鹿门出,相国大戊午牵住马说:“农耕之事正紧急,一天不耕作,就会一百天没有饭吃。”肃侯下车向他谢罪。

肃侯十七年(前333年),包围魏国的黄城,没能攻克。修筑长城。

肃侯十八年(前332年),齐、魏联合攻打赵国,赵国挖开黄河淹灌它们,齐魏军队撤走。二十二年(前328年),张仪担任秦国丞相。赵疵与秦军交战,战败,秦军在河西杀掉了赵疵,攻取了赵国的蔺、离石。二十三年(前327年),韩举与齐、魏军队交战,死于桑丘。

肃侯二十四年(前326年),肃侯去世。秦、楚、燕、齐、魏各派精兵一万人来参加葬礼。其子赵武灵王继位。

武灵王元年(前325年),阳文君赵豹出任相国。梁襄王与太子嗣、韩宣王与太子仓来到信宫朝拜。武灵王年少,无法处理朝政,由见识广博的三位老师,三位左右司过一起辅佐。等到他能够亲自处理政务时,首先向先王肃侯的贵臣肥义请教,增加他的品级和俸禄。受国家敬奉的年满八十岁的老人,每月都能获赠礼物。

武灵王三年(前323年),修筑鄗城。四年(前322年),与韩王在区鼠会盟。五年(前321年),迎娶韩国宗室女子为妻。

武灵王八年(前318年),韩国攻打秦国,没能取胜便撤兵了。五国相互称王,只有赵武灵王没有称王,他说:“没有王的实力,怎么敢有王的虚名呢!”下令国人称自己为“君”。

武灵王九年(前317年),与韩、魏联手进攻秦国。秦军击败了三国联军,斩杀八万人。齐军在观泽击败赵军。十年(前316年),秦国攻取赵国的中都和西阳。齐军击败燕军。燕国的丞相子之成为国君,燕君反而成了臣子。十一年(前315年),武灵王从韩国召来燕公子职,立他为燕王,派乐池护送他返回燕国。十三年(前313年),秦军攻占赵国蔺地,俘获将军赵庄。楚、魏国王前来访问邯郸。十四年(前312年),赵何攻打魏国。

武灵王十六年(前310年),秦惠王去世。武灵王到大陵游玩。一天,武灵王梦见有少女弹琴歌唱诗句说:“美人光彩荧荧发亮啊,容颜如紫云英花一样艳丽。命呀!命呀!竟然没人知晓我嬴女的芳名。”另一天,武灵王喝酒喝得高兴,多次谈及所做的那个梦,希望见到梦中女子的容貌。吴广听说此事后,通过夫人的关系把其女儿娃嬴送到宫中,她就是孟姚。孟姚很受武灵王的宠爱,她就是惠后。

武灵王十七年(前309年),武灵王出九门,修建了野台,用来眺望齐国与中山的边境。

武灵王十八年(前308年),秦武王和孟说举龙纹赤鼎,砸断了腿后去世了。赵武灵王派代相赵固前往燕国迎接秦公子稷,送回秦国,立他为秦王,便是秦昭王。

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年)春季正月,在信宫举办了盛大的朝会。召见肥义并与他商议天下大事,谈了五天才结束。武灵王向北攻占了中山的土地,直达房子,于是来到代地,向北到达无穷,向西到达黄河岸边,登上了黄华山顶。召来楼缓与他谋划说:“我先王趁世事变化,成为了南边属地的国君,连缀漳河、滏水的险阻要塞,修建长城,又夺取了蔺、郭狼,在荏地击败林胡,然而大功还没有完成。如今中山国位于我国的腹心之地,北边有燕国,东边有胡,西边有林胡、楼烦和秦国、韩国的边界,国家却没有强大的兵力救援,如此下去就会亡国,应该怎么办呢?要拥有强于世人的功名,就必须抛弃陋俗的牵累。我想改为穿胡人的服装。”楼缓说:“好。”但是诸位大臣都不愿意。

于是肥义侍坐时,武灵王说:“简、襄二主的功业,就在于想到了从胡人、翟人那里获得利益。为人臣的人,得宠时应有孝、悌、长、幼、顺、明的品德,顺达时该有利于百姓,有益君主的业绩,这两点是身为人臣的本分。现在我希望继承襄主的功业,开拓胡人、翟人的土地,然而我可能终生都找不到能够利民益主的贤臣。我是为了削弱敌人,事半功倍,能够不费尽百姓的劳力,而取得前所未有的功勋。凡是取得高于世人功勋的人,就要承担抛弃陋俗的牵累;拥有只有自己才明白的谋略的人,就要任随傲慢的百姓怨恨。现在我想让百姓穿胡服,练习骑射,但世俗中人必然会非议我,怎么办呢?”肥义说:“我听说遇事就犹豫便不会成功,行动犹豫就无法成名。君王既然已经决定承担抛弃陋俗而受到的谴责,那就不必顾虑天下人的非议。追求高尚道德的人,不会附和世俗的观点;成就伟大功绩的人,不会谋求与凡夫俗子商讨。过去虞舜跳舞来感化三苗,夏禹赤膊来到裸国,并非为了满足欲望、愉悦心志,是为了宣扬道义而取得成功。愚蠢的人在事成之后还没能明白事情的真谛,聪明的人在事成之前就已然明察秋毫,那么君王还有什么犹豫的呢?”武灵王说:“我对于改穿胡服并不犹豫,我是担心天下人讥笑我。狂人的欢乐,正是聪明人的哀伤;愚人的嘲笑,正是贤能之人能够察觉到的。世界上有服从我的人,穿胡服的功效是无法估量的。就算世上所有的人都来嘲笑我,胡地与中山国我也一定要占有。”于是就改穿胡服了。

武灵王派王緤告诉公子成说:“我已经穿上了胡服,即将这样穿戴来接见群臣,也希望叔父能够穿上它。在家听从父母,为官要听从国君,是古今公认的行为规范。子女不可以反对父母,臣子不可以违背君王,这是兄弟间通行的道义。现在我发布命令更改服饰而叔父却不穿,我担心天下人会非议。治理国家要有常规,把对百姓有利作为根本;从事政事有其原则,以命令能够推行最为重要。修明德政要先从平民百姓做起,而推行政令要先让贵族信服、遵从。如今改穿胡服的目的,并非是纵情享乐、愉悦心志。这样做是为了完成某事而建功立业,事情成功了,功业创建了,然后才稳妥。现在我担心叔父违反从政的原则,因此提出帮助叔父采取合适的做法。并且我听说,推行有利国家的事情,行为不会走上邪路;实施政策依靠贵族,名望不会受到损害,因此希望依靠叔父您的威望,用来成就改穿胡服的功绩。我派王緤拜见叔父,请您改穿胡服。”公子成再拜叩首说:“我原本就听说君王已经改穿胡服。我缺乏才能,卧病在床,不能四处奔走效力,为君王办事。君王下令这样做,我斗胆回应,是为了竭尽忠诚。我听说:中原地区,是聪明睿智的人所居住的地方,是万物财货聚集的地方,是贤圣之人推行教化的所在,是仁义施行的地方,是《诗》《书》礼乐运用的地方,是奇巧技能使用的地方,是远方之人观光前往的地方,是被少数民族奉为榜样的地方。如今君王放弃了这些而沿袭远方的服装,改变了古代的教化,更换了古代的常道,违背了百姓心愿,反对有学问的人,背离中原地区的传统,所以我希望君王慎重考虑此事。”使者王緤把这些话报告给武灵王。武灵王说:“我本来就听说过叔父有病,我会亲自去请安。”

于是武灵王来到公子成家中,趁机亲自请求他,说:“服装,是为了方便穿用的;礼法,是为了便于行事的。圣人观察时势所趋来顺应时宜,依据现实情况制定礼法,是为了方便百姓而有利于国家。剪短头发,身上刺上花纹,衣襟向左侧开,这是瓯越地区的民俗。染黑牙齿,在额上画文采,戴鱼皮帽子,穿粗劣衣服,这是吴国的风俗。因此礼制服装有所不同,在取其方便方面是一致的。时尚有所区别,而使用自然也就有所变化;事情不同,礼法也就相应地有区别。因此圣人认为如果对国家有利,方法不需要一致;果真便于行事,礼法不需要相同。儒生的师承相同,而礼俗有异,中原地区的礼制相同,而教化却又有极大差异,更何况是为了荒野地区的方便呢?因此事物的取舍变化,聪明的人也不能让它一致;远近地区的服装,贤圣也不能使它相同。穷乡僻壤之处,风俗也多显奇特,学识浅陋的人,言词也多有诡辩。不懂的事情不妄加怀疑,与自己不同不妄加非议,才能公正而博采众长以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现在叔父所讲的是风俗,我所说的是改变旧俗。我国东面有黄河、薄洛之水,与齐国、中山国所共有,但却没有船只可以使用。从常山到代地、上党,东边有燕国、东胡的边境,西面有楼烦、秦国、韩国的疆界,现在没有骑射部队来守卫。因此我没有船只使用,夹水居住的百姓,将凭借什么守卫黄河、薄洛之水?不改穿胡服练习骑射,凭什么防备邻近的燕国、三胡、秦国、韩国的边界呢?况且过去简主不堵塞晋阳与上党的通路,襄主兼并戎地,攻占代地,以排斥各个胡人的部族,这是愚人与聪明人都清楚的道理。从前中山国依靠齐国的强大兵力,侵占践踏我国领土,掳掠我国百姓,引水包围鄗城,假如不是祖先神灵护佑,鄗城几乎无法守住。先王认为这件事是耻辱,然而怨仇还没能报。如今设置骑射防备,近能够观察上党的形势,远能够报中山之仇。叔父却顺从中原之地的旧习俗而违背简、襄二主的遗志,讨厌改换服装的名声从而忘了鄗城被灌的屈辱,这不是我所期望的。”公子成再拜叩首,说:“我愚昧,没能理解君王的深意,竟然敢称道世俗当中的见解,这是我的罪过。如今君王想要继承简、襄二主的遗志,我怎敢不服从命令呢!”公子成再拜叩头。武灵王于是赏赐他胡服。第二天,他穿着胡服来上朝。于是武灵王才发布改穿胡服的诏令。

赵文、赵造、周袑、赵俊都进谏劝说武灵王不要穿胡服,认为遵从过去的习俗很方便。武灵王说:“先王们的习俗不同,哪种算是古法呢?帝王们彼此并不沿袭,哪种礼仪可以遵循呢?伏羲、神农用教化而不需杀人,黄帝、尧、舜杀人但并不愤怒。等到夏、商、周三王时,随时代变迁制定法规,依据现实情况制定礼制。法制、诏令都能够顺应时代的需要,衣服、器械都便于使用。因此礼制也没有必要一致,使国家获得便利也不必仿效古法。圣人的兴起并没有彼此沿袭却能够称王,夏、殷的衰败并没改变礼制却走向灭亡。那么违背古制未必就应当非议,遵循旧礼也未必值得称赞。而且如果说服装奇异心志就邪乱,那么邹、鲁一带就不会有稀奇古怪的行为了;如果风俗怪异百姓就很轻浮,那么吴、越一带就不会出现优秀的人才了。况且圣人把有利于身体的称为衣服,把有利于行事的叫作礼制。规定进退的节度,服装的制度,是用来管教百姓的,并非用来评价贤人的。因此百姓总是与旧俗保持一致,贤人却要因时而变。因此谚语说'依靠书本上的知识赶车的人无法摸透马匹的秉性,用古代律法治理当今社会的人不懂得事物的变革’。遵循故法的功绩,无法超出当世别的国家;模仿古人学说,无法治理当今的社会。你不懂得这些道理。”于是穿上胡服,招纳士兵训练骑射。

武灵王二十年(前306年),武灵王攻占中山国的土地,到达宁葭。向西攻取胡人的土地,到达榆中。林胡王进献马匹。回国后,派楼缓出使秦国,派仇液出使韩国,派王贲出使楚国,派富丁出使魏国,派赵爵出使齐国。让代相赵固主管胡人土地,调动胡人兵马。

武灵王二十一年(前305年),攻打中山国。赵袑担任右路军将领,许钧担任左路军将领,公子章担任中路军将领,武灵王统领他们。牛翦统帅车骑,赵希统帅胡地与代地的军队。赵与率领军队前往陉县,在曲阳会师,占据丹丘、华阳、鸱上的要塞。武灵王的军队占据鄗城、石邑、封龙、东垣。中山国献上四座城池求和,武灵王答应了,停止了进攻。二十三年(前303年),再次攻打中山国。二十五年(前301年),惠后去世。派周袑穿胡服辅佐教育王子何。二十六年(前300年),再次进攻中山国。扩地向北到达燕、代地区,向西到达云中、九原。

武灵王二十七年(前299年)五月戊申日,在东宫与群臣举行大型朝会,传王位,立王子何为王。新王拜祭祖先礼仪完毕,上朝处理国政。大夫们都称臣,肥义担任相国,并担任新王的老师。新王便是惠文王。惠文王,为惠后吴娃所生的儿子。武灵王自称主父。

主父希望让儿子治理国家,自己穿上胡服带领士大夫前往西北攻打胡地,希望从云中、九原直接南下攻打秦国,于是他谎称自己是赵国使臣,进入秦国。秦昭王不知道他的身份,后来对他长相尊贵,不像为人臣子的气度感到奇怪,派人追赶,而主父已经飞快地离开了秦国的关隘。经过详细调查,才知道那人是主父。秦国人大为惊异。主父之所以闯入秦国,是想亲自勘察地形,借机观察秦王的为人。

惠文王二年(前297年),主父视察新开拓的土地,于是离开代地,向西在西河与楼烦王会面,并徵调其军队。

惠文王三年(前296年),灭掉了中山国,将中山王迁徙到肤施。兴建灵寿,从此北方归顺,前往代地的道路畅通无阻。回国之后,赏赐臣下,实行大赦,大摆酒宴欢饮五天,封长子章为代地安阳县的封君。章素来邪侈放纵,内心对弟弟继承王位一事不服。主父派田不礼辅佐他。

李兑对肥义说:“公子章强壮并且志向骄横,党羽众多并且野心极大,恐怕会有私心吧?田不礼的为人,残忍好杀并且骄横。这两个人在一起,必定会有阴谋反叛的事发生,一旦希望能够侥幸成功,便会铤而走险。小人有贪欲,考虑事情往往轻率,谋划浮浅,只看到利益而不顾危险,同类的人彼此怂恿,都会步入祸害之门。依据我的观察,离发生这种事已经不远了。你承担了重任并且有很大的权势,是叛乱的开始,是祸害汇聚的所在,你必定会首先遭遇祸患。仁人对万物有博爱之心,聪明的人能够防患未然,不仁不智,用什么治理国家呢?你何不称病不出门,将政事交予公子成呢?不要作为众怒的聚集之处,不要做祸害发展的阶梯。”肥义说:“不可以。从前主父将王托付于我,说:'不要变更你的法度,不要改变你的思虑,坚持你的忠心,直到你死为止。’我再拜接受王命并且记录下来。现在畏惧田不礼叛乱而忘了我当初记下的王命,还有比这更严重的变心吗?进宫接受了庄重的命令,出宫后却不能完成,还有比这更严重的负义吗?变心负义的臣子,罪大恶极而不被刑罚所包容。谚语说'假如死人复活,活人面对他应该没有丝毫的惭愧。’我说过的话在前面,我要彻底兑现我的诺言,怎么能顾惜自己的身体!况且贞烈的臣子在灾难降临时才能显现出节操,忠臣受到大祸牵累时才能彰显德行。你已赐教并忠于我,尽管这样,我已有话在前,终究不敢食言。”李兑说:“好吧,你努力吧!我只能在今年看到你了。”哭泣着离开。李兑多次与公子成见面,都是为了防备田不礼的叛乱。

又有一天,肥义对信期说:“公子章与田不礼十分令人担忧。他们表面上言语很和善,但实际上极为阴险,这种人不忠不孝。我听说,奸臣在朝中,是国家的蟊贼;谗臣在宫中,是君王的蛀虫。这种人贪婪并且野心很大,在朝廷迎合君主,在外边残暴害人。矫托号令做事放纵,专擅刹那的诏命,对他们来说不难做到,国家将面临灾祸。现在我对此非常担心,夜里睡不着觉,饥饿却忘记吃饭。对盗贼的行动出入不能不防备。从今往后,有召请君王的一定要先见我,我将先用自己的身体拦挡他,没有变故才能让君王进来。”信期说:“好,我记住了!”

惠文王四年(前295年),在朝廷召见诸位大臣,安阳君也前来朝见。主父让惠文王处理政务,自己在旁边窥视诸位大臣与宗室贵族的礼仪。看到长子章很失意,北面称臣,向他的弟弟行礼,心里怜悯他,于是就想分割赵国,封章为代地之王,这个计划还没决定便中止了。

主父与惠文王游览沙丘,居住在不同的宫殿里,公子章就带领其党徒与田不礼叛乱,伪造主父的诏令宣召惠文王。肥义先去,遭到杀害。高信立即与惠文王一起与公子章交战。公子成与李兑从都城赶来,调发四邑的军队前往沙丘抵抗叛乱,杀掉了公子章与田不礼,歼灭了其党徒,安定了王室。公子成担任了相国,号称安平君,李兑担任司寇。公子章被击败时,逃到了主父那里,主父开门收留了他,公子成、李兑因此包围了主父的宫殿。公子章被杀后,公子成、李兑商量说:“由于捉拿公子章的原因包围了主父,假如解除了包围,我们这些人就要被诛杀全族。”于是就继续围困主父。命令宫中的人“后出来的人诛杀全族”,宫里的人都逃了出来。主父想出来却被拒绝,又没有食物,饿的只好抓幼雀来充饥,三个多月后在沙丘宫中饿死。等到主父已经确定死去,这才向诸侯国发讣告。

当时惠文王年纪还小,公子成和李兑独揽大权,他们担心被诛杀,因此就包围了主父。主父起初立公子章为太子,后来他得到吴娃,非常宠爱她,为了她好几年都不外出,生下儿子何,于是废黜太子章而立何。吴娃去世以后,主父对何的宠爱越来越淡,他怜悯原来的太子章,就想让何和章都做王,一直犹豫不决,因此发生了祸乱,最后导致父子都死了,被天下人所笑,这难道不令人痛惜吗!

主父去世,惠文王继立。惠文王五年(前294年),把鄚、易两地送给了燕国。八年(前291年),修筑南行唐城。九年(前290年),文王任命赵梁为将,与齐国合兵攻打韩国,一直攻到鲁关之下。十年(前289年),秦王自立为西帝。十一年(前288年),赵将董叔率军与魏国军队一起征伐宋国,从魏国手中夺取河阳。秦军夺取赵国的梗阳。十二年(前287年),文王令赵梁担任将领率军攻打齐国。十三年(前286年),文王又命韩徐为将,领兵攻打齐国。同年,公主去世。十四年(前285年),相国乐毅带领赵、秦、韩、魏、燕国的士兵攻打齐国,攻取了灵丘。赵王和秦王在中阳举行会盟。十五年(前284年),燕昭王前来会见。赵国和韩、魏、秦三国军队一起攻打齐国,齐王战败逃走,燕军独自深入齐国境内,攻取了临菑。

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秦国再次与赵国多次攻打齐国,齐国人都很担心。苏厉代替齐王给赵王写信,说:

我听说古代圣贤的君王,他的德行不是遍布于天下,教化并不遍及百姓,按四季进行的祭祀并不都合鬼神的心意。可是甘露会照常降下,雨水会及时到来,五谷获得丰收,百姓中也不会出现疾病,人们都赞美他,然而圣贤的君主却会进行思考。

如今,您贤明的行为和功绩,并没有数次施加给秦国;积蓄的怨恨和愤怒,并不是向来就对齐国特别深。秦、赵是盟国,依靠强大的兵力征伐韩国,秦国就是真的爱赵国吗?它是真的痛恨齐国吗?事情过分了,圣贤的君主就应该加以考察。秦国不是喜爱赵国而憎恨齐国,他想要消灭韩国并吞并东西二周,因此用齐国作为诱饵而引诱天下。又害怕事情不能成功,因此出兵联合魏国和赵国攻打齐国。他担心天下的人都畏惧它,因此送出人质以争取信任。他害怕天下的人很快就会反对它,因此对韩国征兵以威胁它们。表面上对盟国施加恩德,实际上是要派兵征伐兵力空虚的韩国,我认为秦国的计策一定是出于这一点。世间之事本来就有形势不同而祸患相同的,楚国长期被攻讨而中山国却灭亡了,如今齐国长时间被攻讨而韩国一定会灭亡。攻破齐国,君王和六国瓜分它的利益。灭掉韩国,秦国独自得到利益。攻取东西二周,在西面取得祭器,秦国独自占有。计算取得的土地和功业,攻打齐国的收获君王您和秦国哪个更多呢?

游说之士的策略是:“韩国丢掉三川一带,魏国失去原来晋国的心腹地带,市朝还没有什么变化,祸患就已经来到了。”假如燕国得到齐国北部的所有领土,距离沙丘、钜鹿还不到三百里,韩国的上党距离邯郸有一百里,燕、秦两国图谋君王的江山,它们之间只有三百里就可以通信了。秦国的上郡和挺关接近,距离榆中有一千五百里,秦国依据三郡攻打君王的上党,那么,羊肠以西,句注以南的领土就都不归君王所有了。假如秦国越过句注,夺取常山并派兵驻守,仅三百里就可以和燕国通信,代地的马、胡地的狗,从此不会再到东面来,昆山的玉也无法见到,这三种宝物也不再归大王所有了。大王长期攻打齐国,跟随强大的秦国攻打韩国,灾祸就一定会达到这样的地步。希望大王慎重地考虑这件事。

况且齐国之所以遭到攻打,是因为齐国侍奉了大王;天下的诸侯正要联合行动,都是为了图谋大王的领土。燕国和秦国的盟约只要结成,出兵的日子就不远了。齐、秦、韩、魏、燕五国会把大王的土地分成三份,齐国背叛了五国的盟约,牺牲自己来解除大王的祸患,向西发兵来阻止强大的秦国,使秦国废除帝号请求臣服,把高平、根柔还给了魏国,把巠分、先俞还给了赵国。齐国侍奉大王,应该是上等之交,如今,您反而怪罪它,我担心天下以后再归附大王的人也不敢不自己停止了。希望君王认真地考虑这件事。

如今君王若不与诸侯一起攻打齐国,天下人都会认为大王是在主持正义。齐王会用江山社稷更忠心地侍奉大王,天下也一定都会敬重大王。秦国有义,大王率天下亲近秦国;秦国残暴,大王率天下禁止它,这样,一代的名誉尊宠就都归君王所有了。

于是赵国停止了进攻,谢绝了和秦国联盟,不再攻打齐国。

赵王和燕王相遇。他们让廉颇作为将领,攻打齐国的昔阳,并将其攻取。

惠文王十七年(前282年),乐毅率领赵国的军队攻打魏国的伯阳。秦国怨恨赵国不和自己一起攻打齐国,便出兵讨伐赵国,夺取赵国两座城池。十八年(前281年),秦军夺取赵国的石城。赵王再次前往原来卫国的东阳,决开黄河堤坝,征讨魏国。大水泛滥,漳河水涌出。魏冉来到赵国做相国。十九年(前280年),秦国夺得赵国的两座城池。赵国将伯阳归还魏国。赵国任命赵奢为将,攻打齐国的麦丘,将其攻取。

惠文王二十年(前279年),廉颇为将,攻打齐国。赵王和秦昭王在西河外相遇。

惠文王二十一年(前278年),赵国将漳水改道到武平的西边。二十二年(前277年),发生了大规模的瘟疫。赵王立公子丹为太子。

惠文王二十三年(前276年),赵王任命楼昌为将,攻打魏国的几城,没能攻取。十二月,赵王任命廉颇为将,攻打几城,将其攻取。二十四年(前275年),赵王又以廉颇为将,攻打魏国的房子,攻克,在那里修建了城墙后返回。又攻打安阳,将其攻取。二十五年(前274年),赵王任命燕周为将领,攻打昌城、高唐,占领两地。赵国又和魏国联合攻打秦国。秦国将领白起在华阳打败了赵军,俘虏了一位将军。二十六年(前273年),赵国夺取了被东胡协制反叛的代地。

惠文王二十七年(前272年),将漳水改道到武平的南边。封赵豹为平阳君。这年,黄河决口,大水泛滥。

惠文王二十八年(前271年),蔺相如领兵攻打齐国,一直打到了平邑。停止修筑北面九门县的大城。燕国的将领成安君公孙操杀掉他的君王。二十九年(前270年),秦、韩两国联合攻打赵国,包围了阏与。赵国命令赵奢率领军队,还击秦军,在阏与城下大破秦军,赵惠文王封赐赵奢为马服君。

惠文王三十三年(前266年),惠文王去世,太子丹继立,就是孝成王。

孝成王元年(前265年),秦军攻打赵国,拔取三座城池。赵王刚刚即位,太后执掌朝政,秦军急速进攻赵国。赵太后向齐国求救,齐王说:“一定要以长安君为人质,才会出兵救援。”太后不同意,大臣们极力劝谏。太后明确地告诉左右侍臣说:“再提让长安君做人质的人,老妇我一定会把唾沫啐到他的脸上。”左师触龙说希望求见太后,太后怒气冲冲地等着他。触龙进入宫中,慢慢地小步走着并坐下,亲自谢罪说:“我的脚有病,实在不能快步走,因此很长时间没来拜见了。我私下偷偷宽恕了自己,又恐怕太后的身体有什么不适,因此希望前来拜望太后。”太后说:“老妇我靠着辇车行走。”触龙说:“饭量没有减少吧?”太后说:“只能喝些稀粥罢了。”触龙说:“我最近食欲很差,就勉强到外面散散步,每天走上三四里,就能稍微增加一点食欲,身体也觉得舒服些。”太后说:“我做不到。”太后不愉快的脸色稍微有所缓解。左师公说:“我的儿子舒祺年纪最小,但是没有出息,而我已经衰老,内心非常疼爱他,希望他能够补卫士的缺额来保卫王宫,便冒死把这个想法告诉给太后。”太后说:“好吧。今年多大了?”左师公说:“十五岁了。虽然年纪小,但希望我可以在死之前把他托付给太后。”太后说:“男人也会疼爱小儿子吗?”左师公说:“关爱的程度超过妇人。”太后笑着说:“妇人疼爱得更厉害。”左师公说:“我私下认为您疼爱燕后超过了长安君。”太后说:“你错了,远不如像疼爱长安君那样厉害。”左师公说:“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就应当从长远的角度替他们考虑。您当年送燕后出嫁,抚摸着她的脚后跟,并为此哭泣,想到她要远嫁,您就很可怜她。走了以后,不是不想念她,但是在祭祀的时候反而祈祷说'一定不要回来’。这难道不是为她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希望她的子孙世代在燕国为王吗?”太后说:“是这样。”左师公说:“如今向前看三世之前上推到赵国创建,历代赵王的子孙封侯的,他们的封地、封号还有保存到今天的吗?”太后说:“没有。”左师公说:“不只是赵国,其他的诸侯国还有存在的吗?”太后说:“老妇没有听说过。”左师公说:“这就是近的祸及自身,远的祸及子孙。难道这是国君的儿子封侯以后就都变坏了吗?这是因为地位尊贵但是没有创建功勋,享有优厚的俸禄但是又没有立下功劳,而拥有的贵重的宝物却很多。如今您让长安君享有尊贵的地位,并且封给他肥沃的田地,又赏给他很多贵重的宝物,但是却没有趁现在就让他为国家创建功勋,一旦您离开人世,长安君又凭借什么在赵国自立呢?我认为您为长安君考虑得很短浅,因此认为您对他的疼爱不如燕后。”太后说:“好吧,任凭你去派遣他吧。”于是为长安君准备一百辆车,送他到齐国做人质,齐国才派出救兵。

子义听说了这件事,便说:“国君的儿子,有着骨肉的亲情,尚且不能没有创建功勋就享有尊贵,不能没有立下功劳就享有俸禄,从而无法守住金玉一类贵重的宝物,更何况我这样的人呢?”

齐国的安平君田单率领赵国的军队攻打燕国的中阳,将其攻取。又攻打韩国的注人,攻克。孝成王二年(前264年),惠文后去世。田单出任赵的相国。

孝成王四年(前262年),赵孝成王梦见自己穿着左右颜色各异的衣服,骑着飞龙飞上天,还没有到达天庭就坠落下来,看见金玉宝物堆积如山。第二天,孝成王召见筮史敢为自己占梦。说:“梦到穿着左右颜色各异的衣服,说明残败。骑着飞龙上天,还没有到达天庭就坠落,说明有名声却无实利。看见金玉堆积得像山一样,说明存在忧患。”

三天以后,韩国的上党郡守冯亭派使臣来到赵国,并说:“韩国不能守住上党,将要划归秦国。那里的官吏和百姓都愿意归附赵国,而不想归附秦国。有十七座城市邑,愿意拜纳赵国,大王可以裁夺着赏赐官民。”孝成王非常高兴,召见平阳君赵豹并告诉他说:“冯亭进献了十七座城池,我接受它如何?”赵豹回答说:“圣人认为没有原因得到的利益是极大的祸患。”孝成王说:“那里的百姓都感念我的恩德,为什么说没有原因呢?”赵豹回答说:“秦国蚕食韩国的土地,在中间切断了上党与韩国国都联络的道路,因此自认为可以坐收上党的土地。韩国之所以不攻入秦国,就是想将其祸转嫁给赵国。秦国付出了辛苦的劳动但是赵国坐享其利,虽然国家强大但是也无法轻易就从小国弱国那里得利,小国弱国又怎么可以从强国大国那里得利呢?这怎么说不是没有原因的利益呢!况且秦国凭借牛田的水路运送粮食,用战斗力最强的队伍蚕食韩国,割裂韩国的土地作为功臣死士的食邑,其政策已经实行,不要和它作对,一定不要接受。”孝成王说:“如今征发百万大军攻城略地,经年累月都没有得到一座城。如今冯亭把十七座城池赠送给我国,这是很大的利益啊。”

赵豹退出,赵孝成王召见了平原君和赵禹,并把此事告诉了他们。他们回答说:“派遣一百万的军队攻击,一年多也没能得到一座城池,现在坐着就可以得到十七座城,这是大利益,不可错失啊。”赵孝成王说:“好的。”于是派赵胜去接受土地,告诉冯亭说:“敝国使臣赵胜,敝国的君主让赵胜传达命令,以三个万户的城邑封赏太守,以三个千户的城邑封赏各个县令,让他们世世代代承袭侯爵,官吏百姓全部进爵三级,官吏和百姓能够和平相处,都赏赐给黄金六镒。”冯亭低着头哭泣,不肯见使臣,说:“我不愿意陷入三不义的境地:为国君守卫领地,不能拼死固守,这是第一个不义;君主把上党划归给秦国,我没有听从君主的命令,这是第二个不义;出卖国君的土地来换取食邑,这是第三个不义。”赵国于是出兵占领上党。廉颇将军带领军队驻扎在长平。

孝成王六年(前260年),廉颇被免去职务,赵括代替他统领军队。秦将白起带领军队包围了赵括,赵括战死,赵军投降,最终四十多万士兵都被坑杀。赵孝成王后悔当初没有听从赵豹的意见,因此才有了长平之祸。

赵孝成王返回,没有听从秦国的要求,秦军包围了邯郸。武垣县令傅豹和王容、苏射带领燕国的百姓回到燕国。赵国将灵丘封给了楚相春申君。

孝成王八年(前258年),平原君前往楚国请求救援。平原君返回以后,楚军前来救援,等到魏公子信陵君无忌也赶来救援,秦军对邯郸的包围最终解除。十年(前256年),燕国攻打昌壮,五个月后攻下。赵国的将领乐乘、庆舍攻打秦国驻扎在信梁的军队,大败秦军。赵国的太子去世。秦军攻打西周,夺取那里。赵国将领徒父祺领兵出境。十一年(前255年),兴筑元氏城,在上原设县。武阳君郑安平去世,收回了他的封地。十二年(前254年),邯郸的草料场被烧。十四年(前252年),平原君赵胜去世。

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年),把尉文封给了相国廉颇,并赐封号信平君。燕王喜命令丞相栗腹与赵国相约为友好之国,把五百斤黄金送给赵王祝他长寿,栗腹返回以后,向燕王喜禀告说:“赵国的壮丁都在长平战死了,赵国的孤儿也还没长大,我们可以前去征伐。”燕国的君王召见昌国君乐闲向他询问这件事,乐闲回答说:“赵国是需要四面应战的国家,它的百姓熟习军事,不可以前去攻伐。”燕王喜说:“我以多攻少,两个打一个,可以吗?”乐闲回答说:“不可以。”燕王喜说:“我用五个打一个,可以吗?”乐闲回答说:“不可以。”燕王喜大怒。群臣都认为可以。燕国最终派出两支军队,两千乘战车,栗腹带领一支军队攻打鄗城,卿秦带领一支军队攻打代地。廉颇担任赵国的将军,大破燕军,杀死栗腹,俘虏了卿秦、乐闲。

孝成王十六年(前250年),廉颇包围了燕国的都城。赵王封乐乘为武襄君。十七年(前249年),代理相国大将军武襄君乐乘攻打燕国,包围了燕国的都城。十八年(前248年),延陵钧率领军队跟从信平君帮助魏国攻打燕国。秦国攻拔赵国的榆次等三十七座城。十九年(前247年),赵国和燕国交换土地:赵国把龙兑、汾门、临乐割让给燕国;燕国把葛、武阳、平舒割让给赵国。

孝成王二十年(前246年),秦王嬴政刚刚即位。秦军攻取赵国的晋阳。

孝成王二十一年(前245年),孝成王去世。廉颇担任将领,攻打魏国的繁阳,将其攻取。赵国让乐乘代替廉颇担任将领,廉颇攻打乐乘,乐乘败逃,廉颇逃到了魏国。孝成王的儿子偃即位,就是悼襄王。

李牧雁门纵牧,选自《中国古代百将图说》

悼襄王元年(前244年),紧急防备魏国的进攻。想要打通平邑、中牟的道路,没有成功。

悼襄王二年(前243年),李牧担任将领,攻打燕国,攻取了武遂、方城。秦王召见赵国的春平君,并趁机把他扣留在秦国。泄钧替他在秦相文信侯吕不韦面前说:“春平君这个人,赵王特别宠爱他但是郎中们都妒忌他,因此郎中们一起谋划说'春平君到秦国,秦王一定会扣留他’。因此他们就一起谋划着把他送到了秦国。如今扣留了春平君,就是断绝了与赵国的关系,正中了郎中们的奸计。您不如遣送春平君,让他留在平都。春平君说话办事都很得赵王的信任,赵王一定会割让赵国很多的土地来赎回平都。”文信侯说:“好的。”于是将春平君遣送回赵国。赵国修筑韩皋城。

悼襄王三年(前242年),赵王任命庞暖为将领,攻打燕国,捉住了燕国的将领剧辛。四年(前241年),庞暖带领赵、楚、魏、燕四国的精锐部队攻打秦国的蕞地,没能攻克;他又移兵攻打齐国,攻取了饶安。五年(前240年),赵王任命傅抵为将领,驻扎在平邑;庆合率领东阳河外的军队,守卫黄河的桥梁。六年(前239年),赵王把饶地封给长安君。魏国把邺送给了赵国。

悼襄王九年(前236年),赵国攻打燕国,攻取了狸城和阳城。士兵还没有返回,秦军就来攻打邺城,将其攻取。赵悼襄王去世,其子幽缪王迁即位。

幽缪王迁元年(前235年),修筑柏人城。二年(前234年),秦军攻打武城,扈辄率军救援,兵败,扈辄战死。三年(前233年),秦军攻打赤丽、宜安两地,李牧率领军队与秦军在肥城下交战,抵挡了秦军的进攻。赵王封李牧为武安君。四年(前232年),秦军攻打番吾,李牧和秦军交战,击退秦军。

幽缪王五年(前231年),代地发生了大地震,自乐徐以西,北至平阴,楼台、住屋、墙壁大半被毁,地面裂开了东西宽一百三十步的大缝子。六年(前230年),赵国发生了大饥荒,民间谣传说:“赵人在哭号,秦人在大笑。如果不相信,请看田里遍地野草。”

幽缪王七年(前229年),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率领军队,抗击秦军。李牧遭到陷害被杀,司马尚被免职,赵匆和齐将颜聚代替他们。赵匆的军队被秦军打败,颜聚逃走。赵王迁投降秦国。

幽缪王八年(前228年)十月,邯郸为秦国所有。

太史公说:我听冯王孙说:“赵王迁,他的母亲是位歌女,受到悼襄王的宠爱。悼襄王废黜了嫡子嘉改立迁为太子。迁向来没有德行,听信谗言,因此诛杀了良将李牧,并重用奸臣郭开。”这难道不荒谬吗!秦国已经俘虏了赵王迁,赵国逃亡的大夫共同拥立嘉为王,在代地称王六年。秦国派兵攻代王嘉,于是灭亡了赵国,将那里变成秦国的郡。

14、魏世家 原文及注释

所属分类:魏世家

魏之先,毕公高之后也。毕公高与周同姓【与周同姓:毕公高为文王之子。】。武王之伐纣,而高封于毕,于是为毕姓。其后绝封,为庶人,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其苗裔曰毕万,事晋献公。

献公之十六年,赵夙为御,毕万为右,以伐霍、耿、魏,灭之。以耿封赵夙,以魏封毕万,为大夫。卜偃【卜偃:晋国卜者,姓郭名偃。】曰:“毕万之后必大矣,万,满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开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命之大,以从满数,其必有众。”初,毕万卜事晋,遇《屯》之《比》。辛廖占之,曰:“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蕃昌:蕃衍昌盛。】。”

毕万封十一年,晋献公卒,四子争更立,晋乱。而毕万之世弥大,从其国名为魏氏。生武子。魏武子以魏诸子事晋公子重耳。晋献公之二十一年,武子从重耳出亡。十九年反,重耳立为晋文公,而令魏武子袭魏氏之后封,列为大夫,治于魏。生悼子。

魏悼子徙治霍。生魏绛。

魏绛事晋悼公。悼公三年,会诸侯。悼公弟杨干乱行【乱行:扰乱了行军的队列。】,魏绛僇辱杨干。悼公怒曰:“合诸侯以为荣,今辱吾弟!”将诛魏绛。或说悼公,悼公止。卒任魏绛政,使和戎、翟,戎、翟亲附。悼公之十一年,曰:“自吾用魏绛,八年之中,九合诸侯,戎、翟和,子之力也。”赐之乐,三让,然后受之。徙治安邑。魏绛卒,谥为昭子。生魏嬴。嬴生魏献子。

献子事晋昭公。昭公卒而六卿强,公室卑。

晋顷公之十二年,韩宣子老,魏献子为国政。晋宗室祁氏、羊舌氏相恶,六卿诛之,尽取其邑为十县,六卿各令其子为之大夫。献子与赵简子、中行文子、范献子并为晋卿。

其后十四岁而孔子相鲁。后四岁,赵简子以晋阳之乱也,而与韩、魏共攻范、中行氏。魏献子生魏侈。魏侈与赵鞅共攻范、中行氏。

魏侈之孙曰魏桓子,与韩康子、赵襄子共伐灭知伯,分其地。

桓子之孙曰文侯都。魏文侯元年,秦灵公之元年也。与韩武子、赵桓子、周威王同时。

六年,城少梁。十三年,使子击围繁、庞,出其民。十六年,伐秦,筑临晋、元里。十七年,伐中山,使子击守之,赵仓唐傅之。子击逢文侯之师田子方于朝歌,引车避,下谒。田子方不为礼。子击因问曰:“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贫贱者,行不合,言不用,则去之楚、越,若脱躧【躧:草鞋。】然,奈何其同之哉!”子击不怿而去。西攻秦,至郑而还,筑雒阴、合阳。

二十二年,魏、赵、韩列为诸侯。

二十四年,秦伐我,至阳狐。

二十五年,子击生子<生僻字>。

文侯受子夏经艺,客【客:视之为客,尊敬之意。】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

任西门豹守邺,而河内称治。

魏文侯谓李克【李克:又称“李悝”,著名的法家人物,与儒家的李克并非一人。】曰:“先生尝教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李克对曰:“臣闻之,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寡人之相定矣。”李克趋而出,过翟璜之家。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李克曰:“魏成子为相矣。”翟璜忿然作色曰:“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子?西河之守,臣之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谋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以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臣何以负于魏成子!”李克曰:“且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比周:结党营私。】以求大官哉?君问而置相'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克对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是以知魏成子之为相也。且子安得与魏成子比乎?魏成子以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之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二十六年,虢山崩,壅河。

三十二年,伐郑。城酸枣。败秦于注。三十五年,齐伐取我襄陵。三十六年,秦侵我阴晋。

三十八年,伐秦,败我武下,得其将识。是岁,文侯卒,子击立,是为武侯。

魏武侯元年,赵敬侯初立,公子朔为乱,不胜,奔魏,与魏袭邯郸,魏败而去。

二年,城安邑、王垣。

七年,伐齐,至桑丘。九年,翟败我于浍。使吴起【使吴起:此三字为衍字。】伐齐,至灵丘。齐威王初立。

十一年,与韩、赵三分晋地,灭其后。

十三年,秦献公县栎阳。十五年,败赵北蔺。

十六年,伐楚,取鲁阳。武侯卒,子<生僻字>立,是为惠王。

惠王元年,初,武侯卒也,子<生僻字>与公中缓【公中缓:武侯之子,惠王之弟。】争为太子。公孙颀自宋入赵,自赵入韩,谓韩懿侯曰:“魏<生僻字>与公中缓争为太子,君亦闻之乎?今魏<生僻字>得王错,挟上党,固半国也。因而除之,破魏必矣,不可失也。”懿侯说,乃与赵成侯合军并兵以伐魏,战于浊泽,魏氏大败,魏君围。赵谓韩曰:“除魏君,立公中缓,割地而退,我且利。”韩曰:“不可。杀魏君,人必曰暴;割地而退,人必曰贪。不如两分之。魏分为两,不强于宋、卫,则我终无魏之患矣。”赵不听。韩不说,以其少卒夜去。惠王之所以身不死,国不分者,二家谋不和也。若从一家之谋,则魏必分矣。故曰“君终无适子,其国可破也”。

二年,魏败韩于马陵,败赵于怀。三年,齐败我观。五年,与韩会宅阳。城武堵。为秦所败。六年,伐取宋仪台。九年,伐败韩于浍。与秦战少梁,虏我将公孙痤,取庞。秦献公卒,子孝公立。

十年,伐取赵皮牢。彗星见。十二年,星昼坠,有声。

十四年,与赵会鄗。十五年,鲁、卫、宋、郑君来朝。十六年,与秦孝公会杜平。侵宋黄池,宋复取之。

十七年,与秦战元里,秦取我少梁。围赵邯郸。十八年,拔邯郸。赵请救于齐,齐使田忌、孙膑救赵,败魏桂陵。

十九年,诸侯围我襄陵。筑长城,塞固阳。

二十年,归赵邯郸,与盟漳水上。二十一年,与秦会彤。赵成侯卒。二十八年,齐威王卒。中山君相魏。

三十年,魏伐赵,赵告急齐。齐宣王用孙子计,救赵击魏。魏遂大兴师,使庞涓将,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过外黄,外黄徐子谓太子曰:“臣有百战百胜之术。”太子曰:“可得闻乎?”客曰:“固愿效之。”曰:“太子自将攻齐,大胜并莒,则富不过有魏,贵不益为王。若战不胜齐,则万世无魏矣。此臣之百战百胜之术也。”太子曰:“诺,请必从公之言而还矣。”客曰:“太子虽欲还,不得矣。彼【彼:指太子部下的诸将。】劝太子战攻,欲啜汁者众。太子虽欲还,恐不得矣。”太子因欲还,其御曰:“将出而还,与北同。”太子果与齐人战,败于马陵。齐虏魏太子申,杀将军涓,军遂大破。

三十一年,秦、赵、齐共伐我,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卬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而齐、赵数破我,安邑近秦,于是徙治大梁。以公子赫【公子赫:即后来的魏襄王。】为太子。

三十三年,秦孝公卒,商君亡秦归魏,魏怒,不入。三十五年,与齐宣王会平阿南。

惠王数被于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者。邹衍、淳于髡、孟轲皆至梁【梁:指魏国都城大梁。】。梁惠王曰:“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孟轲曰:“君不可以言利若是。夫君欲利则大夫欲利,大夫欲利则庶人欲利,上下争利,国则危矣。为人君,仁义而已矣,何以利为?”

三十六年,复与齐王会甄。是岁,惠王卒,子襄王立。

襄王元年【襄王元年:应为惠王后元元年。前文惠王卒应为惠王改元。】,与诸侯会徐州,相王也。追尊父惠王为王。

五年,秦败我龙贾军四万五千于雕阴,围我焦、曲沃。予秦河西之地。

六年,与秦会应。秦取我汾阴、皮氏、焦。魏伐楚,败之陉山。七年,魏尽入上郡于秦。秦降我蒲阳。八年,秦归我焦、曲沃。

十二年,楚败我襄陵。诸侯执政与秦相张仪会啮桑。十三年,张仪相魏。魏有女子化为丈夫。秦取我曲沃、平周。

十六年,襄王卒,子哀王立。【按:此句史实有误,应为惠王去世,襄王继立。】张仪复归秦。

哀王元年【哀王元年:应为襄王元年,魏国并无“哀王”。】,五国共攻秦,不胜而去。

二年,齐败我观津。五年,秦使樗里子伐取我曲沃,走犀首岸门。六年,秦来立公子政为太子。与秦会临晋。七年,攻齐。与秦伐燕。

八年,伐卫,拔列城二。卫君患之。如耳见卫君曰:“请罢魏兵,免成陵君可乎?”卫君曰:“先生果能,孤请世世以卫事先生。”如耳见成陵君曰:“昔者魏伐赵,断羊肠,拔阏与,约斩赵,赵分而为二,所以不亡者,魏为从主【从主:结盟国的首领。从,通“纵”。】也。今卫已迫亡,将西请事于秦。与其以秦<生僻字>【醳:通“释”。】卫,不如以魏<生僻字>卫,卫之德魏必终无穷。”成陵君曰:“诺。”如耳见魏王曰:“臣有谒于卫。卫故周室之别也,其称小国,多宝器。今国迫于难而宝器不出者,其心以为攻卫<生僻字>卫不以王为主,故宝器虽出必不入于王也。臣窃料之,先言<生僻字>卫者必受卫者也。”如耳出,成陵君入,以其言见魏王。魏王听其说,罢其兵,免成陵君,终身不见。

九年,与秦王会临晋。张仪、魏章皆归于魏。魏相田需死,楚害张仪、犀首、薛公。楚相昭鱼谓苏代曰:“田需死,吾恐张仪、犀首、薛公有一人相魏者也。”代曰:“然相者欲谁而君便之?”昭鱼曰:“吾欲太子之自相也。”代曰:“请为君北,必相之。”昭鱼曰:“奈何?”对曰:“君其为梁王,代请说君。”昭鱼曰:“奈何?”对曰:“代也从楚来,昭鱼甚忧,曰:'田需死,吾恐张仪、犀首、薛公有一人相魏者也。’代曰:'梁王,长主也,必不相张仪。张仪相,必右秦而左魏。犀首相,必右韩而左魏。薛公相,必右齐而左魏。梁王,长主也,必不便也。’王曰:'然则寡人孰相?’代曰:'莫若太子之自相。太子之自相,是三人者皆以太子为非常相也,皆将务以其国事魏,欲得丞相玺也。以魏之强,而三万乘之国辅之,魏必安矣。故曰莫若太子之自相也。’”遂北见梁王,以此告之。太子果相魏。

十年,张仪死。十一年,与秦武王会应。十二年,太子朝于秦。秦来伐我皮氏,未拔而解。十四年,秦来归武王后【秦来归武王后:秦武王死后,其异母弟公子稷依靠其母宣太后和其舅穰侯的支持继位,就是秦昭襄王,将其嫂武王后逐出秦国。武王后是魏女,故曰“来归”。】。十六年,秦拔我蒲反、阳晋、封陵。十七年,与秦会临晋。秦予我蒲反。十八年,与秦伐楚。二十一年,与齐、韩共败秦军函谷。

二十三年,秦复予我河外及封陵为和。哀王卒,子昭王立。

昭王元年,秦拔我襄城。二年,与秦战,我不利。三年,佐韩攻秦,秦将白起败我军伊阙二十四万。六年,予秦河东地方四百里。芒卯以诈重。七年,秦拔我城大小六十一。八年,秦昭王为西帝,齐愍王为东帝,月余,皆复称王归帝。九年,秦拔我新垣、曲阳之城。

十年,齐灭宋,宋王死我温。十二年,与秦、赵、韩、燕共伐齐,败之济西,愍王出亡。燕独入临菑。与秦王会西周。

十三年,秦拔我安城。兵到大梁,去。十八年,秦拔郢,楚王徙陈。

十九年,昭王卒,子安厘王立。

安厘王元年,秦拔我两城。二年,又拔我二城,军大梁下,韩来救,予秦温以和。三年,秦拔我四城,斩首四万。四年,秦破我及韩、赵,杀十五万人,走我将芒卯。魏将段干子请予秦南阳以和。苏代谓魏王曰:“欲玺者段干子也,欲地者秦也。今王使欲地者制玺,使欲玺者制地,魏氏地不尽则不知已。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王曰:“是则然也。虽然,事始已行,不可更矣。”对曰:“王独不见夫博之所以贵枭【枭:类似今扑克牌中的大小王。】者,便则食,不便则止矣。今王曰'事始已行,不可更’,是何王之用智不如用枭也?”

九年,秦拔我怀。十年,秦太子外质于魏死。十一年,秦拔我郪丘。

秦昭王谓左右曰:“今时韩、魏与始孰强?”对曰:“不如始强。”王曰:“今时如耳、魏齐与孟尝、芒卯孰贤?”对曰:“不如。”王曰:“以孟尝、芒卯之贤,率强韩、魏以攻秦,犹无奈寡人何也。今以无能之如耳、魏齐而率弱韩、魏以伐秦,其无奈寡人何亦明矣。”左右皆曰:“甚然。”中旗【中旗:《战国策》作“中期”,秦国辩士。】冯【冯:通“凭”。】琴而对曰:“王之料天下过矣。当晋六卿之时,知氏最强,灭范、中行,又率韩、魏之兵以围赵襄子于晋阳,决晋水以灌晋阳之城,不湛【湛:同“沉”。】者三版。知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为参乘。知伯曰:'吾始不知水之可以亡人之国也,乃今知之。’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魏桓子肘韩康子,韩康子履魏桓子,肘足接于车上,而知氏地分,身死国亡,为天下笑。今秦兵虽强,不能过知氏;韩、魏虽弱,尚贤其在晋阳之下也。此方其用肘足之时也,愿王之勿易也!”于是秦王恐。

齐、楚相约而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也,而秦救不至。魏人有唐雎者,年九十余矣,谓魏王曰:“老臣请西说秦王,令兵先臣出。”魏王再拜,遂约车而遣之。唐雎到,入见秦王。秦王曰:“丈人芒然乃远至此,甚苦矣!夫魏之来求救数矣,寡人知魏之急已。”唐雎对曰:“大王已知魏之急而救不发者,臣窃以为用策之臣无任矣。夫魏,一万乘之国也,然所以西面而事秦,称东藩【称东藩:自称是秦国东部的藩属之国。】,受冠带,祠春秋者,以秦之强足以为与【与:可依赖的盟国。】也。今齐、楚之兵已合于魏郊矣,而秦救不发,亦将赖其未急也。使之大急,彼且割地而约从,王尚何救焉?必待其急而救之,是失一东藩之魏而强二敌之齐、楚,则王何利焉?”于是秦昭王遽为发兵救魏。魏氏复定。

赵使人谓魏王曰:“为我杀范痤,吾请献七十里之地。”魏王曰:“诺。”使吏捕之,围而未杀。痤因上屋骑危,谓使者曰:“与其以死痤市,不如以生痤市。有如痤死,赵不予王地,则王将奈何?故不若与先定割地,然后杀痤。”魏王曰:“善。”痤因上书信陵君曰:“痤,故魏之免相也,赵以地杀痤而魏王听之,有如强秦亦将袭【袭:因袭。】赵之欲,则君且奈何?”信陵君言于王而出之。

魏王以秦救之故,欲亲秦而伐韩,以求故地。无忌谓魏王曰:

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此天下之所识也,非有所施厚积德也。故太后母也,而以忧死;穰侯舅也,功莫大焉,而竟逐之;两弟无罪,而再夺之国。此于亲戚若此,而况于仇仇之国乎?今王与秦共伐韩而益近秦患,臣甚惑之。而王不识则不明,群臣莫以闻则不忠。

今韩氏以一女子奉一弱主,内有大乱,外交强秦魏之兵,王以为不亡乎?韩亡,秦有郑地,与大梁邻,王以为安乎?王欲得故地,今负强秦之亲,王以为利乎?

秦非无事之国也,韩亡之后必将更事,更事必就易与利,就易与利必不伐楚与赵矣。是何也?夫越山【山:指太行山。】逾河【河:指漳河。】,绝韩上党而攻强赵,是复阏与之事,秦必不为也。若道河内,倍邺、朝歌,绝漳滏水,与赵兵决于邯郸之郊,是知伯之祸也,秦又不敢。伐楚,道涉谷,行三千里。而攻冥阸之塞,所行甚远,所攻甚难,秦又不为也。若道河外,倍大梁,右上蔡、召陵,与楚兵决于陈郊,秦又不敢。故曰秦必不伐楚与赵矣,又不攻卫与齐矣。

夫韩亡之后,兵出之日,非魏无攻已。秦固有怀、茅、邢丘,城垝津以临河内,河内共、汲,必危;有郑地,得垣雍,决荧泽水灌大梁,大梁必亡。王之使者出过【过:错误。】而恶安陵氏于秦,秦之欲诛之久矣。秦叶阳、昆阳与舞阳邻,听使者之恶之,随安陵氏而亡之,绕舞阳之北,以东临许,南国必危,国无害乎?

夫憎韩不爱安陵氏可也,夫不患秦之不爱南国非也。异日者,秦在河西,晋国去梁千里,有河山以阑之,有周韩以间之。从林乡军以至于今,秦七攻魏,五入囿中,边城尽拔,文台堕,垂都焚,林木伐,麋鹿尽,而国继以围。又长驱梁北,东至陶卫之郊,北至平监。所亡于秦者,山南山北,河外河内,大县数十,名都数百。秦乃在河西晋,去梁千里,而祸若是矣,又况于使秦无韩,有郑地,无河山而阑之,无周韩而间之,去大梁百里,祸必由此矣。

异日者,从之不成也,楚、魏疑而韩不可得也。今韩受兵三年,秦桡【桡:同“挠”,使弯曲,喻使人屈服。】之以讲,识亡不听,投质于赵,请为天下雁行顿刃。楚、赵必集兵,皆识秦之欲无穷也,非尽亡天下之国而臣海内,必不休矣。是故臣愿以从事王,王速受楚赵之约,而挟韩之质以存韩,而求故地,韩必效之。此士民不劳而故地得,其功多于与秦共伐韩,而又【又:《战国纵横家书》作“无”。】与强秦邻之祸也。

夫存韩安魏而利天下,此亦王之天时【天时:《战国策》与《战国纵横家书》皆作“大时”,就是大好时机的意思。】已。通韩上党于共、甯,使道安成,出入赋之,是魏重质韩以其上党也。今有其赋,足以富国。韩必德魏爱魏重魏畏魏,韩必不敢反魏,是韩则魏之县也。魏得韩以为县,卫、大梁、河外必安矣。今不存韩,二周、安陵必危,楚、赵大破,卫、齐甚畏,天下西向而驰秦入朝而为臣不久矣。

二十年,秦围邯郸,信陵君无忌矫夺将军晋鄙兵以救赵,赵得全。无忌因留赵。二十六年,秦昭王卒。

三十年,无忌归魏,率五国兵攻秦,败之河外,走蒙骜【蒙骜:秦国名将,蒙恬的祖父。】。魏太子增质于秦,秦怒,欲囚魏太子增。或为增谓秦王曰:“公孙喜固谓魏相曰'请以魏疾击秦,秦王怒,必囚增。魏王又怒,击秦,秦必伤’。今王囚增,是喜之计中也。故不若贵增而合魏,以疑之于齐、韩。”秦乃止增。

三十一年,秦王政初立。

三十四年,安厘王卒,太子增立,是为景愍王。信陵君无忌卒。景愍王元年,秦拔我二十城,以为秦东郡。二年,秦拔我朝歌。卫徙野王。三年,秦拔我汲。五年,秦拔我垣、蒲阳、衍。十五年,景愍王卒,子王假立。王假元年,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之。

三年,秦灌大梁,虏王假,遂灭魏以为郡县。

太史公曰:吾适故大梁之墟,墟中人曰:“秦之破梁,引河沟【河沟:即鸿沟,魏国所修运河。】而灌大梁,三月城坏,王请降,遂灭魏。”说者皆曰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国削弱至于亡,余以为不然。天方令秦平海内,其业未成,魏虽得阿衡之佐,曷益乎?

魏世家 白话文翻译

所属分类:魏世家

魏氏的祖先,是毕公高的后人。毕公高和周天子是同姓。周武王讨伐殷纣以后,高被封到了毕地,于是就以毕为姓。他的后人断绝了封赐,成为平民,有的在中原生活,有的在夷狄地区生活。他的后代中有个叫毕万的,侍奉晋献公。

晋献公十六年(前661年),赵夙驾车,毕万担任车右,前去讨伐霍、耿、魏,把它们全部消灭。献公把耿封给了赵夙,把魏封给了毕万,二人都成为大夫。主管占卜的卜偃说:“毕万的后世一定会兴旺,万,是满数;魏,是高大的名称。用这样的名称作为赏赐的开头,这是老天对他家族兴旺的引导。天子称兆民,诸侯称万民。如今封给他的名称是大,后边还跟着满数,他一定会拥有众多百姓。”当初,毕万占卜服侍晋君的吉凶,得到《屯卦》变成《比卦》。辛廖占卜这件事,说:“这是吉利的卦象。《屯卦》象征坚固,《比卦》象征进入,还有比这个更吉利的卦象吗?将来一定会繁盛兴旺。”

毕万受封后的十一年,晋献公去世,他的四个儿子争位,晋国发生了内乱。而毕万的子孙越来越多,跟随他们的封国的名字称魏氏。毕万生下武子。魏武子凭借魏氏诸子的身份服侍晋公子重耳。晋献公二十一年(前656年),魏武子跟随重耳出逃流亡,十九年后返回,重耳即位为晋文公,并命令魏武子承袭魏氏后代的封爵,把他封为大夫,将治所设于魏地。魏武子生下悼子。

魏悼子把治所迁到霍地。他生下魏绛。

魏绛服侍晋悼公。悼公三年(前570年),召集诸侯会盟。悼公的弟弟杨干扰乱了军队的秩序,魏绛杀掉杨干的仆人来羞辱他。悼公大怒,说:“会合诸侯本来是引以为荣的事,如今却侮辱了我的弟弟!”就要杀掉魏绛。有人劝说悼公,悼公才罢手。最终任用魏绛处理政务,并派他去和戎、狄修好,戎、狄从此亲近并归附晋国。悼公十一年(前562年),悼公说:“自从我任用魏绛,八年之中,九次会盟诸侯,戎、狄也与我们相处和睦,这全是您的功劳!”于是赐给魏绛乐器和乐队,魏降三次推让,然后接受了。同年,魏绛把治所迁到安邑。魏绛去世以后,谥号为昭子。他生下魏赢。魏赢生下魏献子。

魏献子侍奉晋昭公。昭公去世以后,晋国的六卿势力强大,公室日渐衰微。

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年),韩宣子年老,魏献子主持国政。晋国的宗族祁氏和羊舌氏交恶,六卿便杀掉了他们,得到了他们所有的封地,分为十个县,六卿分别派他们的儿子到十县去做大夫。魏献子和赵简子、中行文子、范献子一同担任晋国的卿。

此后的十四年,孔子在鲁国执政。又过了四年,赵简子因为晋阳之乱,与韩氏、魏氏联合攻打范氏、中行氏。魏献子生下魏侈。魏侈和赵鞅共同攻打范氏、中行氏。

魏侈的孙子叫魏桓子,他和韩康子、赵襄子共同征伐并消灭了知伯,瓜分了智伯的领地。

桓子的孙子称文侯都。魏文侯元年(前424年),也是秦灵公元年。魏文侯和韩武子、赵桓子、周威烈王是同一时期的人。

文侯六年(前419年),修筑少梁城池。十三年(前412年),派子击包围了秦国的繁和庞两地,并驱逐了那里的百姓。十六年(前409年),派兵征伐秦国,在攻占的临晋、元里修筑城池守卫。

文侯十七年(前408年),讨伐中山国,派子击在那里驻守,并让赵仓唐辅助他。子击在朝歌与文侯的老师田子方相遇,他退车躲避,下车参拜。田子方却没有还礼。子击就向他询问说:“富贵的人待人傲慢呢?还是贫贱的人待人傲慢呢?”田子方说:“贫贱的人待人傲慢。诸侯如果待人傲慢就会失掉他的封国,大夫如果待人傲慢就会失掉他的家。贫贱的人,行为不合时宜,言语得不到采纳,他就会离开这里到楚、越去,就像脱掉草鞋一样,怎么可以和富贵的人相同呢!”子击非常不高兴地离开了。他领兵向西攻打秦国,到了郑国就返回,在在攻占的雒阴、合阳修筑城池。

文侯二十二年(前403年),魏国、赵国、韩国被列为诸侯。

文侯二十四年(前401年),秦军攻打魏国,一直打到阳狐。

文侯二十五年(前400年),子击生下儿子<生僻字>。

文侯跟随子夏学习儒家经典,他像款待客人一样尊敬段干木,经过他的乡里,没有一次不凭轼敬礼的。秦国曾经想要攻打魏国,有人说:“魏君对待贤能的人十分有礼貌,魏国人都称颂他的仁德,上下和谐一心,不可以对他有所图谋。”文侯因此在诸侯中得到了赞誊。

文侯任命西门豹做邺郡的郡守,因而河内被治理得清平安定。

魏文侯对李克说:“先生曾经教导我说'家贫就会想念贤良的妻子,国乱就会想念贤良的相国’。如今想要任命宰相,不是公子成就是翟璜,您看这两个人如何?”李克回答说:“我听说,卑贱的人不会为尊贵的人谋划,疏远的人不会为亲近的人谋划。我的责任在宫门之外,不敢担当这个使命。”文侯说:“先生遇到事情时不要推让。”李克说:“这是您没有认真考察的缘故。平居时观察和他亲近的人,富有的时候看他结交哪些人,显贵的时候看他举荐哪些人,不得志的时候看他没有做哪些事,贫苦的时候看他不要哪些东西,根据这五条就足够决定让谁做宰相了,又为何要等我李克的建议呢!”文侯说:“先生请回住处吧,我已经定好宰相的人选了。”李克快步走出去,经过翟璜家。翟璜说:“今天我听说君主召见先生询问宰相的人选,结果是谁成为宰相了呢?”李克说:“魏成子要做宰相了。”翟璜气得脸色都变了,说:“凭耳目的所见所闻,我哪一点比魏成子差?西河郡的郡守吴起将是我举荐的。君主内心对邺郡的治理非常担忧,我举荐了西门豹。君主想要攻打中山国,我举荐了乐羊。中山国灭亡以后,没有可以派去驻守的人,我举荐了先生。君主的儿子没有老师,我举荐了屈侯鲋。我哪一点比魏成子差呢!”李克说:“您对我说您把我举荐给您的君主,难道不是为了结党营私谋求大官吗?君主向我询问任命宰相'不是公子成就是翟璜,这两个人如何’?我回答说:'这是您没有认真考察的缘故。平居时看他和哪些人亲近,富有的时候看他结交了哪些人,显贵的时候看他举荐哪些人,不得志的时候看他不做什么事,贫苦的时候看他不要什么东西。有这五条标准就足以决定了,怎么还需要我李克的建议呢!’因此我知道魏成子要做宰相了。况且您怎么可以和魏成子相比呢?魏成子有千钟的俸禄,十分之九用在了外边,只有十分之一用在家里,因此从东方请来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个人,君主将他们奉为老师。您所举荐的五个人,君主都把他们任用为大臣。您怎么可以和魏成子相比呢?”翟璜迟疑徘徊两次下拜说:“我翟璜这个人太浅薄了,说话不得当,我愿意终身做您的弟子。”

文侯二十六年(前399年),虢山崩塌,堵塞了黄河。

文侯三十二年(前393年),魏军攻打郑国。魏国在酸枣修筑城池。在注城将秦军打败。三十五年(前390年),齐军夺取了魏国的襄陵。三十六年(前389年),秦军侵占魏国的阴晋。

文侯三十八年(前387年),魏国攻打秦国,在武下被秦军打败,却俘虏了秦国将领识。同年,文侯去世,他的儿子击继立,就是武侯。

魏武侯元年(前386年),赵敬侯刚刚即位,公子朔发动叛乱,没有取胜,逃奔魏国,和魏军联合袭击邯郸,魏军战败后退兵。

武侯二年(前385年),魏国修筑安邑、王垣的城池。

武侯七年(前380年),魏国攻打齐国,一直打到桑丘。九年(前378年),翟人在浍水大败魏军。魏国派吴起领兵攻打齐国,一直打到灵丘。这时,齐威王刚刚即位。

武侯十一年(前376年),魏国和韩、赵两国瓜分了晋国的土地,消灭了晋国的后代。

武侯十三年(前374年),秦献公在栎阳设县。十五年(前374年),魏军在北蔺打败了赵军。

武侯十六年(前371年),魏国攻打楚国,夺取鲁阳。同年,武侯去世,他的儿子<生僻字>即位,就是魏惠王。

惠王元年(前370年),当初,武侯去世,他的儿子<生僻字>和公中缓争夺太子之位。公孙颀从宋国来到赵国,又从赵国前往韩国,他对韩懿侯说:“魏<生僻字>和公中缓争夺太子之位,您也听说这件事情了吧?如今魏<生僻字>得到王错的辅助,拥有上党,等于拥有了半个国家。趁着这个机会除掉他,就一定可以攻破魏国,不可以错失这个机会。”懿侯非常高兴,就和赵成侯联合出兵攻打魏国,在浊泽作战,魏国大败,魏惠王被包围。赵侯对韩侯说:“除掉魏君,立公中缓为魏王,然后让他们割让土地我们再退兵,对我们很有利。”韩侯说:“不可以这么做。杀掉魏君,人们就一定会说我们残暴;割地才退兵,人们一定会说我们贪婪。不如把魏国分成两半。魏国分成了两个国家,不会比宋国、卫国强大,那么我们永远都不用担心魏国会造成祸患了。”赵侯不听。韩侯很不高兴,率领韩国原本就不多的军队连夜离开了。魏惠王之所以没有死,魏国也没有被分裂,就是因为韩国和赵国两家的意见不一致。如果能够听从一家的建议,魏国就一定会被分裂了。因此说“君主去世但是没有嫡子继位,这个国家就会被攻破”。

惠王二年(前369年),魏军在马陵大败韩军,在怀邑大败赵军。三年(前368年),齐军在观城大败魏军。五年(前366年),魏王和韩侯在宅阳举行会盟。同年,修筑武堵城。这一年,魏军被秦军打败。六年(前365年),攻打并夺取了宋国的仪台。九年(前362年),在浍水攻打并战胜了韩军。魏军在少梁和秦军作战,秦军俘虏了魏国将领公孙痤,并攻取了庞城。这一年,秦献公去世,他的儿子秦孝公继立。

惠王十年(前361年),魏军攻打并夺取了赵国的皮牢。同年,出现彗星。十二年(前359年),陨星于白天坠落,有很大声响。

惠王十四年(前357年),魏王和赵侯在鄗邑举行会盟。十五年(前356年),鲁国、卫国、宋国和郑国的君主前来朝见魏惠王。十六年(前355年),魏惠王和秦孝公在杜平举行会盟。魏国侵夺宋国的黄池,宋国又将其夺回。

惠王十七年(前354年),魏军和秦军在元里交战,秦军攻占了魏国的少梁。魏军包围了赵国的邯郸。十八年(前353年),魏军夺取邯郸。赵国向齐国请求救援,齐国派遣田忌、孙膑领兵救赵,在桂陵大败魏军。

惠王十九年(前352年),诸侯联合包围了魏国的襄陵。魏国修筑长城,固阳成为要塞。

惠王二十年(前351年),魏国把邯郸还给赵国,魏国和赵国在漳水之滨举行会盟。二十一年(前350年),魏国和秦国在彤举行会盟。同年,赵成侯去世。二十八年(前343年),齐威王去世。中山君担任魏国的宰相。

惠王三十年(前341年),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告急。齐宣王采用孙子的计谋,攻打魏国援救赵国。魏国于是大举发兵,任命庞涓为将领,命太子申担任上将军。魏军途经外黄的时候,外黄的徐子对太子申说:“我有百战百胜的办法。”太子说:“可以让我听听吗?”徐子说:“本来就是想告诉您的。”他接着说:“太子亲自领兵攻打齐国,即使获得大胜并占领莒地,那么富有也不过是拥有魏国,显贵也不过是成为魏王。如果作战不能打败齐国,那么万世的子孙也无法得到魏国了。这就是我所说的百战百胜的办法。”太子申说:“好,我一定会听从您的意见返回魏国。”徐子说:“太子虽然想要返回,但已经不可能了。太子的那些属下想要劝说太子作战,想要从中得到利益的人太多了。因此,太子虽然想要返回,恐怕是不可能了。”太子趁机想要返回,为他驾车的人说:“将军领兵在将要出征时就返回,与战败是一样的。”太子申果然与齐军交战,在马陵战败。齐军俘虏魏太子申,杀掉将军庞涓,魏军于是被攻破。

惠王三十一年(前340年),秦、赵、齐联合攻打魏国,秦国将领商鞅欺诈魏国的将军公子卬,偷袭了他的军队,将其攻破。秦国重用商鞅,东边的领土一直到了黄河,而齐国、赵国多次打败魏军,安邑和秦国靠近,于是,魏国把都城迁到了大梁。立公子赫为太子。

惠王三十三年(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商鞅从秦国逃出来到魏国,魏国人很生气,没有收留他。三十五年(前336年),魏王和齐宣王在平阳南边举行会盟。

惠王多次遭受军事上的失败,因此用谦卑的礼节和丰厚礼品以招纳贤能的人。邹衍、淳于髡、孟轲都来到魏国的大梁。梁惠王说:“我不够贤德,军队三次在国外遭受挫折,太子被俘虏,上将战死,国内空虚,以致祖先的宗庙社稷蒙受羞辱,我感到非常惭愧,老先生不远千里,屈尊降贵来到敝国朝廷,将用什么方法让我国得到利益呢?”孟轲说:“君主不能像您这样谈论利益。君主想要得到利益,那么大夫也想要得到利益;大夫想要得到利益,那么百姓也想要得到利益,上下都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作为一国的君主,讲究仁义就行了,为什么要讲利益呢?”

惠王三十六年(前335年),魏王再次和齐王在甄邑举行会盟。同年,惠王去世,他的儿子襄王继立。

惠王后元元年(前334年),魏惠王与诸侯在徐州举行会盟,互相称王。襄王追尊他的父亲惠王为王。(按:此句史实有误。)

惠王后元五年(前330年),秦军在雕阴打败魏国龙贾率领的四万五千人的大军,围困了魏国的焦城和曲沃。魏国将黄河以西的土地割让给秦国。

惠王后元六年(前329年),魏王和秦王在应城举行会盟。秦军攻取魏国的汾阴、皮氏和焦城。魏军攻打楚国,在陉山大败楚军。七年(前328年),魏国把上郡的土地全部割让给秦国。秦军夺取了魏国的蒲阳。八年(前327年),秦国归还魏国的焦城、曲沃。

惠王后元十二年(前323年),楚军在襄陵打败魏军。各诸侯国的执政大臣和秦国的国相张仪在啮桑举行会盟。十三年(前322年),张仪来到魏国担任宰相。魏国有一位女子变性成男子。同年,秦国攻取魏国的曲沃、平周。

惠王后元十六年(前319年),襄王去世,他的儿子哀王继立。张仪返回秦国。

襄王元年(前318年),五国联合攻打秦国,没能取得胜利就撤兵了。

襄王二年(前317年),齐军在观津打败魏军。五年(前314年),秦国命樗里子攻打并夺取了魏国的曲沃,在岸门打败并赶走犀首。六年(前313年),秦国遣人到魏国强迫魏人立公子政为太子。魏王和秦王在临晋举行会盟。七年(前312年),魏军攻打齐国。同年,魏军和秦军一起攻打燕国。

襄王八年(前311年),魏军攻打卫国,拔取两座城邑。卫国的国君为此十分忧虑。大夫如耳拜见卫君说:“请让我前去说服魏国收兵,并免去成陵君的职务,可以吗?”卫君说:“如果先生真的能做到,我就愿意世世代代用整个卫国来服侍先生。”如耳见到成陵君说:“从前魏军攻打赵国,断绝羊肠坂,拔取阏与,相约分割赵国,赵国被分为两部分,赵国之所以没有灭亡,是因为魏国是合纵的盟主。如今卫国已濒临败亡,将要向西请求侍奉秦国。与其等待秦国解救卫国,不如由魏国撤兵,宽释卫国,卫国就一定会永远感念魏王的恩德。”成陵君说:“好。”如耳拜见魏王说:“我曾经到卫国去拜见卫国的国君。卫国本来就是周王室的分支,虽然它被人称为小国,但是宝器很多。如今国家面临危难,但是仍然不献出宝器,是因为他们心里觉得攻打卫国或是宽释卫国都不是由大王做主的,因此即使贡献宝器也一定不会送给大王。我私下猜测,最先建议您宽释卫国的人,一定是接受了卫国贿赂的人。”如耳退出,成陵君进来,就将如耳建议的话告诉了魏王。魏王听了成陵君的建议,撤回魏军,免去成陵君的职务,终身都不再见他。

襄王九年(前310年),魏王和秦王在临晋举行会盟。张仪、魏章都归顺了魏国。魏国的宰相田需去世,楚国的国君很担心张仪、犀首和薛公中的一人会成为魏国的宰相。楚国的宰相昭鱼对苏代说:“田需已经死了,我担心张仪、犀首、薛公三个人中有一个人会担任魏国宰相。”苏代说:“那么谁做宰相才能对您有利呢?”昭鱼说:“我想让魏国的太子亲自做宰相。”苏代说:“请让我代替您到北方去,一定会让太子成为宰相。”昭鱼说:“有什么办法?”苏代回答说:“假设您是梁王,我来游说您。”昭鱼说:“那你怎么说呢?”苏代回答说:“我从楚国来到这里,昭鱼十分担忧,他说:'田需已经去世了,我唯恐张仪、犀首、薛公三个人中会有一个人成为魏国的宰相。’我说:'梁王,是年长有阅历的君主,一定不会让张仪担任宰相。张仪成为宰相,就一定会把秦国的利益放在前,而把魏国的利益放在后。犀首成为宰相,就一定会把韩国的利益放在前,而把魏国的利益放在后。薛公成为宰相,就一定会把齐国的利益放在前,而把魏国的利益放在后。梁王是年长有阅历的君主,一定会明白让他们三个人的任何一个当上宰相都对魏国不利。’魏王就会说:'那么寡人应该让谁担任宰相呢?’我说:'不如让太子亲自担任宰相。太子亲自担任宰相,这三个人就都会认为太子不会长期担任宰相,都会尽力让他们原来的国家服侍魏国,从而想要得到丞相的印玺。凭借魏国的强大,再加上三个万乘之国的辅助,魏国就一定会安定。所以说不如让太子亲自担任宰相。’”于是苏代到北方去拜见魏王,把这些话告诉他。魏国的太子果然当上了宰相。

襄王十年(前309年),张仪去世。十一年(前308年),魏王和秦武王在应城举行会盟。十二年(前307年),魏太子前往秦国朝见。秦军前来攻打魏国的皮氏,未能夺取就撤兵了。十四年(前305年),秦国把秦武王的王后送回魏国。十六年(前303年),秦军攻取了魏国的蒲反、阳晋和封陵。十七年(前302年),魏王和秦王在临晋举行会盟。秦国把蒲反归还给魏国。十八年(前301年),魏国和秦国联合攻打楚国。二十一年(前298年),魏军和齐军、韩军在函谷关联合打败了秦军。

襄王二十三年(前296年),秦国又把黄河以外的土地以及封陵归还给魏国,与魏国讲和。襄王去世,他的儿子昭王继立。

昭王元年(前295年),秦军攻打并占领了魏国的襄城。二年(前294年),魏军和秦军作战,魏军形势不利。三年(前293年),魏国辅助韩国攻打秦国,秦国将领白起在伊阙打败了我方二十四万大军。六年(前290年),魏国把黄河以东四百里的土地割让给秦国。芒卯因狡诈而被魏国重用。七年(前289年),秦军夺取魏国大小城邑共六十一处。八年(前288年),秦昭王称西帝,齐愍王称东帝,一个多月以后,又都重新称王收回帝号。九年(前287年),秦军攻占魏国新垣、曲阳的城池。

昭王十年(前286年),齐国灭掉宋国,宋王在魏国的温地去世。十二年(前285年),魏国和秦、赵、韩、燕一起攻打齐国,在济西打败了齐军,齐愍王逃亡到国外。燕军单独攻入临菑。魏王和秦王在西周举行会盟。

昭王十三年(前283年),秦军攻取了魏国的安城。军队来到大梁,很快又撤走了。十八年(前278年),秦军攻取了楚国的郢都,楚王把都城迁到了陈。

昭王十九年(前277年),昭王去世,他的儿子安厘王继立。

安厘王元年(前276年),秦军攻占了魏国的两座城。二年(前275年),秦军又攻占了魏国的两座城,军队来到大梁城下,韩国派兵前来援救,魏国把温地割让给秦国以求和。三年(前274年),秦军攻取了魏国的四座城,斩杀了四万人。四年(前273年),秦军打败魏军和韩军、赵军,斩杀了十五万人,赶走了魏将芒卯。魏将段干子请求将南阳割让给秦国以求和。苏代对魏王说:“想要得到秦国官爵的人是段干子,想要得到魏国土地的是秦国。如今大王要让想获得魏国土地的人掌握着给魏国官爵的权利,让想要得到秦国官爵的人控制魏国土地,那么,魏国的土地不败尽,这样的事情就不会结束。况且用土地来服侍秦国,就好像是抱着干柴去救火,柴火不烧完,火是不会熄灭的。”魏王说:“那是当然,尽管如此,事情已经开始施行了,不能再更改了。”苏代回答说:“大王唯独看不见玩博戏的人之所以特别看重枭子,是因为有利就可以把对方的子吃掉,无利就会停下来。如今大王说'事情已经开始施行,不能再更改了’,为什么大王运用智谋还比不上博戏时的用枭呢?”

安厘王九年(前268年),秦军攻取了魏国的怀邑。十年(前267年),在魏国当人质的秦国太子去世。十一年(前266年),秦军攻占魏国的郪丘。

秦昭王对左右大臣说:“如今的韩、魏和他们刚开始的时候相比,哪个阶段更强呢?”大臣们回答说:“不如刚开始的时候强大。”秦王说:“现在的如耳、魏齐和孟尝君、芒卯相比,哪两个人更贤能呢?”大臣们回答说:“如耳、魏齐不如孟尝君和芒卯。”秦王说:“用孟尝君和芒卯那样贤能的人,率领强大的韩国和魏国的联军来攻打秦国,还不能把我怎么样。现在让无能的如耳、魏齐率领疲弱的韩国和魏国的联军来攻打秦国,对我没什么办法是很明显的。”左右的大臣都说:“确实这样。”中旗双手搭在琴上回答说:“大王对天下的形势估计得有错误。当初晋国六卿掌握权力的时候,知氏是最强大的,他消灭了范氏和中行氏,还率领韩、魏的军队在晋阳包围了赵襄子,决开了晋水灌进晋阳城中,只剩下三版高就要把晋阳城淹没了。知伯巡察大水灌城的形势,魏桓子驾车,韩康子担任参乘。知伯说:'我刚开始的时候还不知道水也可以灭亡别人的国家,现在知道了。’汾水可以淹灌魏都安邑,绛水可以淹灌韩都平阳。于是魏桓子趁机用臂肘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也用脚碰了一下碰魏桓子,两个人的肘和脚在车上接触,知氏的土地便被瓜分了,知伯也身死国亡,成为天下的笑柄。如今秦军虽然比较强大,但是也不会超过知氏;韩、魏虽然比较弱小,还是要比他们在晋阳城下的时候强大。现在正是他们互相用肘和脚暗中联合的时候,希望大王不要把形势看得过于简单了!”于是秦王感到恐惧。

齐、楚两国相约一起攻打魏国,魏国派人到秦国前去请求救援,到秦国的使臣络绎不绝,可是秦国的援军始终没有到来。魏国有个叫唐雎的人,已经九十多岁了,他对魏王说:“我请求前往西方去游说秦王,一定会让秦国的军队在我从秦国返回之前就出发。”魏王反复参拜,于是准备好车辆送他前往。唐雎来到秦国,入宫拜见秦王。秦王说:“老人家不辞辛苦地从远道来到秦国,真是太辛苦了!魏国前来请求救兵的使臣已经来了很多次了,我已经了解魏国形势的危急了。”唐雎回答说:“大王既然已经得知魏国形势危急却不派出救兵,我私下认为这说明出谋划策的臣子不负责任。魏国,是拥有万乘战车的大国,之所以面向西方侍奉秦国,自称东方藩属,并接受秦国赏赐的衣冠,春秋两季都向秦国进供祭品,是因为秦国的强大足以成为可依赖的盟国。如今齐、楚的军队已经在魏国的郊外会合,可是秦国的救兵却不出发,也就是仰赖魏国的形势还不太危急。如果让魏国的形势到了特别危急的时刻,它就会割地从而加入合纵集团,到那时大王您再去救援又有什么用呢?一定要等到危急的时候才去救援,这是失去东边一个作为藩属的魏国,同时增强了齐和楚两个敌国的做法,那么对大王有什么好处呢?”于是秦昭王急忙发兵援救魏国。魏国最终恢复了安定。

赵国国君派人对魏王说:“为我杀了范痤,我愿意献出七十里的土地。”魏王说:“好的。”于是魏王派遣官吏去抓捕范痤,包围了范痤的家但没有杀死他。范痤趁机爬上屋顶骑在了屋嵴上,对使臣说:“与其用死掉的范痤去作交易,不如用活着的范痤去作交易。如果把范痤死了,赵国不给大王土地,那么大王将怎么办呢?因此不如和赵国先划定割让的土地,然后再杀我。”魏王说:“好。”于是范痤给信陵君写信说:“范痤,是过去魏国被免职的宰相,赵国用割地的办法请魏王杀我而魏王竟然听从了,假如强秦也因袭赵国的要求,那么您将怎么办呢?”信陵君向魏王进谏,因而释放了范痤。

魏王因为秦国曾经救过自己的缘故,想要和秦国亲近,攻打韩国,以便收回从前的土地。信陵君无忌对魏王说:

秦国人和狄戎有相同的习俗,他们都有虎狼一样的心肠,贪婪暴戾,好利又不讲信用,不懂得礼义德行。一旦有利可图,连亲戚兄弟也不会顾及,就像禽兽一样,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他们没有施舍厚恩,也不积大德。因此太后是秦王的母亲,却忧心而死;穰侯是秦王的舅父,功劳没有人比他更大的了,然而竟然遭到驱逐;秦王的两个弟弟没有罪过,却一再被削夺各自的封地。他们的亲戚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仇敌之国呢?如今大王和秦国共同讨伐韩国就会更加接近秦国带来的灾祸,我感到非常困惑。大王不懂得这个道理就是不贤明,群臣没有向您来奏报就是不忠。

如今韩国凭借一个女人来辅佐一个年幼且弱小的君主,国内发生很大的混乱,对外还要和秦魏的强兵作战,大王认为它还能避免灭亡吗?韩国灭亡,秦国就会拥有原来郑国的土地,和魏国的大梁相邻,大王认为还能安宁吗?大王想要得到从前的土地,如今就要凭借和强秦亲近,大王认为这样会有利吗?

秦国并不是一个不会生事的国家,韩国灭亡以后一定会另起事端,另起事端就一定会找容易的和有利的目标,找容易的和有利的目标就一定不会攻打楚国和赵国。这是为什么呢?假如翻越太行山,渡过漳河,途径韩国的上党去攻打强大的赵国,就是重复阏与的失败,秦国一定不会那么做的。假如取道河内,背对邺城和朝歌,横渡漳水、滏水,和赵军在邯郸的郊外作战,就是重复知伯那样的灾祸,秦国也不敢这样做。攻打楚国,取道涉谷,行军三千里。去攻打冥阸要塞,要走的路非常远,所攻之处也很难,秦国也不会那样做。如果取道河外,背向大梁,秦军的右边是上蔡、召陵,与楚军在陈城的郊外作战,秦国也不敢。因此说秦国一定不会攻打楚国和赵国,也不会攻打卫国和齐国。

韩国灭亡以后,秦国出兵之时,除了魏国就没有可以攻打的对象了。秦国本来就拥有怀邑、茅地、邢丘,修筑垝津城池逼近河内,河内的共城、汲邑一定会很危险;秦国拥有郑国的故地,得到垣雍城,决开荧泽的水淹灌大梁,大梁就一定会灭亡。大王的使臣出使秦朝错误地毁谤安陵氏,秦国很早就想诛杀他了。秦国的叶阳、昆阳和魏国的舞阳相邻,听任使臣说安陵氏的坏话,听任安陵氏被灭掉,秦军就会绕过舞阳的北面,从东面逼近许国的故地,这样南方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这对魏国来说难道没有危害吗?

憎恶韩国,不喜爱安陵氏是可以的,可是不忧虑秦国,不爱惜南方那就错了。从前,秦国地处河西,当时魏国的都城安邑距离大梁有千里之遥,有黄河和高山阻挡,有周和韩将它隔开。自从林乡一战直到如今,秦国七次攻打魏国,五次进入囿中,边境的城邑全部被攻陷,文台被毁,垂都被焚烧,林木被砍伐,麋鹿被捕猎尽,而国都接着便遭围困。秦军又长驱直入至大梁以北,东边一直打到陶、卫两城的郊外,北边一直打到平监。被秦国侵占的,包括山南山北,河外河内,共有大县数十个,名都几百座。秦国在河西,魏国的都城距离大梁有一千里,然而祸患就已经这样了,更何况让秦国灭亡了韩国,拥有郑国的故地,没有黄河大山阻挡它,没有周和韩隔断它,距离大梁仅有一百里,祸患一定会由此开始。

从前,诸侯间的合纵没有成功,是因为楚国和魏国对合纵表示怀疑,而韩国又不敢加入盟约。如今韩国遭受战乱的祸患已经有三年了,秦国强迫韩国屈服与它讲和,韩国知道自己要灭亡因而不肯服从秦国,送人质前往赵国,请求为天下诸侯率先进军和秦国进行死战。楚国、赵国一定会集结军队,他们都清楚秦国的贪欲是无穷的,除非将天下的各个诸侯国全部灭亡,令海内的人民都臣服于自己,否则必定不会罢休。正因为这样,我愿意辅助大夫用合纵的方法抗秦,大王应该尽快接受与楚国和赵国缔结盟约,挟持韩国的人质来保全韩国,然后再索取从前的土地,韩国一定会归还。这样,士兵和百姓可以不受劳苦就收回从前的土地,其功利要大过和秦国一起去攻打韩国,而且没有和强秦相邻的灾祸。

保存韩国、安定魏国对天下都是有利的,这也是上天赐给大王的大好时机。开通共城、甯邑的道路连通韩国的上党,让这条路经过安成,商贾进入必须缴纳赋税,这就相当于魏国又让韩国把上党给我们做了重要的抵押。一旦有了这些税收,就足够令国家富足。韩国就一定会感激魏国、爱戴魏国、敬重魏国、畏惧魏国,韩国就一定不敢反抗魏国,这样韩国就相当于魏国的一个县。魏国得到韩国作为自己的县,卫、大梁、河外就一定会安定。如今不保存韩国,东西二周、安陵就一定会危险,楚国、赵国被攻破以后,卫国和齐国都非常畏惧,天下的诸侯都会向西奔赴秦国前去朝见,而称臣的日子也不会有多久了。

安厘王二十年(前257年),秦军包围了邯郸,信陵君无忌假传王命抢夺了将军晋鄙的军队前去救援赵国,赵国得以保全。无忌因此留在赵国。二十六年(前251年),秦昭王去世。

安厘王三十年(前247年),无忌返回魏国,率领五国军队攻打秦国,在河外打败了秦军,赶走了秦国的将领蒙骜。魏国的太子增在秦国当人质,秦王大怒,想要囚禁魏太子增。有人替太子增向秦王进言说:“公孙喜本来对魏相说过'请用魏军快速地去攻打秦国,秦王大怒,一定会囚禁太子增。魏王也会因此发怒,攻击秦国,秦国就一定会伤害太子增’。如今大王囚禁太子增,正中了公孙喜的计谋。因此不如厚待太子增而与魏国联合,以使齐国、韩国猜疑魏国。”秦王于是没有囚禁太子增。

安厘王三十一年(前246年),秦王政刚刚即位。

安厘王三十四年(前243年),安厘王去世,太子增继立,就是景愍王。同年,信陵君无忌去世。景愍王元年(前242年),秦军拔取魏国二十座城,将其作为秦国的东郡。二年(前241年),秦军拔取魏国的朝歌。同年,卫国迁都到野王。三年(前240年),秦军拔取魏国的汲邑。五年(前238年),秦军拔取魏国的垣地、蒲阳、衍邑。十五年(前228年),景愍王去世,他的儿子魏王假继立。魏王假元年(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结果被秦王发觉。

魏王假三年(前225年),秦军用大水淹灌大梁城,俘虏魏王假,于是灭亡了魏国,将其变成秦国的郡县。

太史公说:我曾到过大梁的旧城址,那里的人说:“秦军攻破大梁,引来鸿沟的水淹灌大梁,三个月以后城被毁坏,魏王请求投降,于是秦军灭了魏国。”议论的人都说魏国是因为不重用信陵君的缘故,国家逐渐削弱以致灭亡,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天意正是要让秦国平定海内,它的功业没有达成,魏国虽然得到像伊尹一样的贤臣的辅佐,又有什么用呢?

15、韩世家 原文及注释

所属分类:韩世家

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曰韩武子。武子后三世有韩厥,从封姓为韩氏。

韩厥,晋景公之三年,晋司寇屠岸贾将作乱,诛【诛:清算。】灵公之贼赵盾。赵盾已死矣,欲诛其子赵朔。韩厥止贾,贾不听。厥告赵朔令亡。朔曰:“子必能不绝赵祀,死不恨矣。”韩厥许之。及贾诛赵氏,厥称疾不出。程婴、公孙杵臼之藏赵孤赵武也,厥知之。

景公十一年,厥与郄克将兵八百乘伐齐,败齐顷公于鞍,获逢丑父【逢丑父:齐顷公的车夫,在战场上化装成齐顷公,掩护齐顷公逃脱,自己被擒。】。于是晋作六卿,而韩厥在一卿之位,号为献子。

晋景公十七年,病,卜大业【大业:大禹时人,赵氏的祖先,曾辅佐大禹治水。】之不遂者为祟。韩厥称赵成季【赵成季:赵衰,赵朔的祖父,“成季”为谥号。】之功,今后无祀,以感景公。景公问曰:“尚有世乎?”厥于是言赵武,而复与故赵氏田邑,续赵氏祀。

晋悼公之七年,韩献子老【老:退休。】。献子卒,子宣子代。宣子徙居州。

晋平公十四年,吴季札使晋,曰:“晋国之政卒归于韩、魏、赵矣。”晋顷公十二年,韩宣子与赵、魏共分祁氏、羊舌氏十县。晋定公十五年,宣子与赵简子侵伐范、中行氏。宣子卒,子贞子代立。贞子徙居平阳。

贞子卒,子简子代。简子卒,子庄子代。庄子卒,子康子代。康子与赵襄子、魏桓子共败知伯,分其地,地益大,大于诸侯。

康子卒,子武子代。武子二年,伐郑,杀其君幽公。十六年,武子卒,子景侯立。

景侯虔元年,伐郑,取雍丘。二年,郑败我负黍。

六年,与赵、魏俱得列为诸侯。

九年,郑围我阳翟。景侯卒,子列侯取立。

列侯三年,聂政杀韩相侠累。九年,秦伐我宜阳【宜阳:韩国早期都城,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取六邑。十三年,列侯卒,子文侯立。是岁魏文侯卒。

文侯二年,伐郑,取阳城。伐宋,到彭城,执宋君。七年,伐齐,至桑丘。郑反晋【晋:此指韩。】。九年,伐齐,至灵丘。十年,文侯卒,子哀侯立。

哀侯元年,与赵、魏分晋国。二年,灭郑,因徙都郑。

六年,韩严弑其君哀侯。而子懿侯立。

懿侯二年,魏败我马陵。五年,与魏惠王会宅阳。九年,魏败我浍。十二年,懿侯卒,子昭侯立。

昭侯元年,秦败我西山。二年,宋取我黄池。魏取朱。六年,伐东周,取陵观、邢丘。

八年,申不害【申不害:当时法家著名的代表人物。】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

十年,韩姬弑其君悼公。十一年,昭侯如秦。二十二年,申不害死。二十四年,秦来拔我宜阳。

二十五年,旱,作高门。屈宜臼曰:“昭侯不出此门。何也?不时。吾所谓时者,非时日也,人固有利不利时。昭侯尝利矣,不作高门。往年秦拔宜阳,今年旱,昭侯不以此时恤民之急,而顾益奢,此谓'时绌举赢’。”二十六年,高门成,昭侯卒,果不出此门。子宣惠王立。

宣惠王五年,张仪相秦。八年,魏败我将韩举。十一年,君号为王。与赵会区鼠。十四年,秦伐败我鄢。

十六年,秦败我修鱼,虏得韩将<生僻字>、申差于浊泽。韩氏急,公仲【公仲:名侈,韩国相国。】谓韩王曰:“与国非可恃也。今秦之欲伐楚久矣,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赂以一名都,具甲,与之南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计也。”韩王曰:“善。”乃警公仲之行,将西购于秦。楚王闻之大恐,召陈轸【陈轸:当时著名的纵横家。】告之。陈轸曰:“秦之欲伐楚久矣,今又得韩之名都一而具甲,秦韩并兵而伐楚,此秦所祷祀而求也。今已得之矣,楚国必伐矣。王听臣为之警四境之内,起师言救韩,命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使信王之救己也。纵韩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必不为雁行以来,是秦韩不和也,兵虽至,楚不大病也。为能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韩。韩之南交楚,必轻秦;轻秦,其应秦必不敬:是因【因:《战国纵横家书》作“困”。】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楚王曰:“善。”乃警四境之内,兴师言救韩。命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谓韩王曰:“不谷国虽小,已悉发之矣。愿大国遂肆志于秦,不谷将以楚殉韩。”韩王闻之大说,乃止公仲之行。公仲曰:“不可。夫以实伐我者秦也,以虚名救我者楚也。王恃楚之虚名,而轻绝强秦之敌,王必为天下大笑。且楚韩非兄弟之国也,又非素约而谋伐秦也。已有伐形,因发兵言救韩,此必陈轸之谋也。且王已使人报于秦矣,今不行,是欺秦也。夫轻欺强秦而信楚之谋臣,恐王必悔之。”韩王不听,遂绝于秦。秦因大怒,益甲伐韩,大战,楚救不至韩。十九年,大破我岸门。太子仓质于秦以和。

二十一年,与秦共攻楚,败楚将屈丐,斩首八万于丹阳。是岁,宣惠王卒,太子仓立,是为襄王。

襄王四年,与秦武王会临晋。其秋,秦使甘茂【甘茂:楚人,后来担任秦相,为秦国的发展作出许多贡献。】攻我宜阳。五年,秦拔我宜阳,斩首六万。秦武王卒。六年,秦复与我武遂。九年,秦复取我武遂。十年,太子婴朝秦而归。十一年,秦伐我,取穰。与秦伐楚,败楚将唐眛。

十二年,太子婴死。公子咎、公子虮虱争为太子。时虮虱质于楚。苏代谓韩咎曰:“虮虱亡在楚,楚王欲内之甚。今楚兵十余万在方城之外,公何不令楚王筑万室之都雍氏之旁,韩必起兵以救之,公必将矣。公因以韩楚之兵奉虮虱而内之,其听公必矣,必以楚韩封公也。”韩咎从其计。

楚围雍氏,韩求救于秦。秦未为发,使公孙昧入韩。公仲曰:“子以秦为且救韩乎?”对曰:“秦王之言曰'请道南郑、蓝田,出兵于楚以待公’。殆不合矣。”公仲曰:“子以为果乎?”对曰:“秦王必祖【祖:沿用。】张仪之故智。楚威王攻梁也,张仪谓秦王曰:'与楚攻魏,魏折而入于楚,韩固其与国也,是秦孤也。不如出兵以到之,魏楚大战,秦取西河之外以归。’今其状阳言与韩,其实阴善楚。公待秦而到,必轻与楚战。楚阴得秦之不用也,必易与公相支【支:对抗。】也。公战而胜楚,遂与公乘楚,施三川而归。公战不胜楚,楚塞三川守之,公不能救也。窃为公患之。司马庚三反于郢,甘茂与昭鱼遇于商于,其言收玺,实类有约也。”公仲恐,曰:“然则奈何?”曰:“公必先韩而后秦,先身而后张仪。公不如亟以国合于齐楚,齐楚必委国于公。公之所恶者张仪也,其实犹不无秦也。”于是楚解雍氏围。

苏代又谓秦太后弟芈戎曰:“公叔、伯婴恐秦楚之内虮虱也,公何不为韩求质子于楚?楚王听入质子于韩,则公叔、伯婴知秦楚之不以虮虱为事,必以韩合于秦楚。秦楚挟韩以窘魏,魏氏不敢合于齐,是齐孤也。公又为秦求质子于楚,楚不听,怨结于韩。韩挟齐魏以围楚,楚必重公。公挟秦楚之重以积德于韩,公叔、伯婴必以国待公。”于是虮虱竟不得归韩。韩立咎为太子。齐、魏王来。

十四年,与齐、魏王共击秦,至函谷而军焉。十六年,秦与我河外及武遂。襄王卒,太子咎立,是为厘王。

厘王三年,使公孙喜率周、魏攻秦。秦败我二十四万,虏喜伊阙。五年,秦拔我宛。六年,与秦武遂地二百里。十年,秦败我师于夏山。十二年,与秦昭王会西周而佐秦攻齐。齐败,愍王出亡。十四年,与秦会两周间。二十一年,使暴救魏,为秦所败,走开封。

二十三年,赵、魏攻我华阳。韩告急于秦,秦不救。韩相国谓陈筮【陈筮:亦写作“陈筌”,齐人,仕于韩。】曰:“事急,愿公虽病,为一宿之行。”陈筮见穰侯【穰侯:魏冉,秦昭王舅,时任秦相。】。穰侯曰:“事急乎?故使公来。”陈筮曰:“未急也。”穰侯怒曰:“是可以为公之主使乎?夫冠盖相望,告敝邑甚急,公来言未急,何也?”陈筮曰:“彼韩急则将变而佗从;以未急,故复来耳。”穰侯曰:“公无见王,请今发兵救韩。”八日而至,败赵、魏于华阳之下。是岁,厘王卒,子桓惠王立。

桓惠王元年,伐燕。九年,秦拔我陉,城汾旁。十年,秦击我于太行,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十四年,秦拔赵上党,杀马服子【马服子:赵将赵括,马服君赵奢之子。】卒四十余万于长平。十七年,秦拔我阳城、负黍。二十二年,秦昭王卒。二十四年,秦拔我城皋、荥阳。二十六年,秦悉拔我上党。二十九年,秦拔我十三城。

三十四年,桓惠王卒,子王安立。

王安五年,秦攻韩,韩急,使韩非使秦,秦留非,因杀之。

九年,秦虏王安,尽入其地,为颍川郡。韩遂亡。

太史公曰:韩厥之感晋景公,绍赵孤之子武,以成程婴、公孙杵臼之义,此天下之阴德也。韩氏之功,于晋未睹其大者也。然与赵、魏终为诸侯十余世,宜乎哉!

韩世家 白话文翻译

所属分类:韩世家

韩国的祖先与周天子是同姓,都姓姬。他的后代待奉晋国,得以被封在韩原,称韩武子。韩武子以后再传三世有韩厥,他跟从封地的名,称为韩氏。

韩厥在晋景公三年(前597年)时,晋国的司寇屠岸贾准备发动叛乱,要清算赵盾杀害灵公的罪行。当时赵盾已死,于是想要诛杀他的儿子赵朔。韩厥劝阻屠岸贾,屠岸贾没有听从。韩厥就去通知赵朔,让他逃跑。赵朔说:“您一定要让赵氏香火不断,我死了也没有遗憾了。”韩厥答应了他。等到屠岸贾诛杀赵氏家族的时候,韩厥称病没有离开家里。程婴、公孙杵臼藏起赵氏的孤儿赵武这件事,韩厥是知道的。

晋景公十一年(前589年),韩厥与郄克率领八百辆战车的兵力讨伐齐国,在鞍邑打败齐顷公,俘虏了逢丑父。于是,晋国设置六卿,而韩厥占据一卿之位,号为献子。

晋景公十七年(前583年),景公生病,占卜结果说是大业的后代子孙中有不能申诉冤屈的人作怪。韩厥称赞赵衰的功劳,并说从今往后已经没有人来祭祀他,用这样的办法感动了景公。景公问道:“他还有后代吗?”韩厥于是便谈到赵武,景公便把赵氏原有的田邑重新给了赵武,让他延续赵氏的香火。

晋悼公七年(前566年),韩献子退休。献子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宣子承袭父亲的爵位。宣子迁徙到州邑居住。

晋平公十四年(前544年),吴国的季札出使晋国,他说:“晋国的政权最终会归给韩、魏、赵三家所有。”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年),韩宣子和赵、魏共同瓜分了祁氏、羊舌氏的十个县。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韩宣子与赵简子一起侵伐范氏、中行氏。宣子去世,他的儿子贞子承袭了爵位。贞子迁到平阳居住。

韩贞子去世,他的儿子简子即位。韩简子去世,他的儿子庄子即位。韩庄子去世,他的儿子康子即位。韩康子与赵襄子、魏桓子联手打败了知伯,瓜分了他的土地,他们三家的土地更大了,超过了当时晋国诸侯的土地。

韩康子去世,他的儿子武子即位。武子二年(前423年),讨伐郑国,杀掉他们的国君幽公。十六年(前409年),韩武子去世,他的儿子景侯继立。

韩景侯虔元年(前408年),攻打郑国,夺取雍丘。二年(前407年),郑军在负黍将打败韩军。

景侯六年(前403年),韩国和赵、魏一同被列为诸侯。

景侯九年(前400年),郑国包围了韩国的阳翟。同年,韩景侯去世,他的儿子列侯韩取即位。

列侯三年(前397年),聂政杀掉韩国的相国侠累。九年(前391年),秦国攻打韩国的宜阳,夺取六个邑。十三年(前387年),列侯去世,他的儿子文侯继立。同年,魏文侯去世。

文侯二年(前385年),韩国攻打郑国,攻取了阳城。同年,攻打宋国,一直打到彭城,俘虏了宋国的国君。七年(前380年),攻打齐国,一直打到桑丘。郑国背叛了韩国。九年(前378年),韩国攻打齐国,一直打到灵丘。十年(前377年),朝鲜文侯去世,他的儿子哀侯继立。

哀侯元年(前376年),韩国和赵、魏一起瓜分了晋国。二年(前375年),韩国灭掉郑国,并趁机将都城迁到郑。

哀侯六年(前371年),韩严杀了他的国君韩哀侯。哀侯的儿子懿侯继立。

懿侯二年(前369年),魏军在马陵打败韩军。五年(前367年),韩侯和魏惠王在宅阳举行会盟。九年(前363年),魏军在浍水打败韩军。十二年(前360年),懿侯去世,他的儿子昭侯继立。

昭侯元年(前358年),秦军在西山打败韩军。二年(前357年),宋国攻取韩国的黄池。魏国攻取朱邑。六年(前353年),韩国攻打东周,夺取陵观、邢丘。

昭侯八年(前351年),申不害担任韩国相国,他修整法家学说,实行法家的治国之道,国内大治,各个诸侯国都不敢前来侵犯。

昭侯十年(前349年),韩姬杀害他的国君晋悼公。十一年(前348年),昭侯前往秦国。二十二年(前337年),申不害去世。二十四年(前335年),秦军前来拔取了韩国的宜阳。

昭侯二十五年(前334年),发生旱灾,修筑了高大的城门。屈宜臼说:“昭侯不会走出这座城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不合时宜。我所说的时宜,不是指吉日良辰,人本来有得利和不得利的时候。昭侯曾经得利过,但是他没有修筑高门。前一年秦国攻占了宜阳,今年又发生旱灾,昭侯在这个时候没有体恤百姓的危难,反而更加奢侈,这就是所谓的'在艰难的时候做奢侈的事情’。”二十六年(前333年),高门修建完成,昭侯也去世了,果然没能走出这座城门。他的儿子宣惠王继立。

宣惠王五年(前328年),张仪担任秦国宰相。八年(前325年),魏军打败了韩国的将领韩举。十一年(前322年),韩国国君改称王。韩王和赵王在区鼠举行会盟。十四年(前319年),秦军攻打并在鄢陵大败韩军。

宣惠王十六年(前317年),秦军在修鱼打败韩军,在浊泽俘虏了韩国的将领<生僻字>、申差。韩王为此焦急,相国公仲对韩王说:“盟国并不是可以依靠的。如今秦国想要讨伐楚国已经很久了,大王不如通过张仪向秦王求和,并用一座名城贿赂他,同时武装军队,和秦军共同向南征伐楚国,这是以一换二的妙计。”韩王说:“好。”于是为公仲的出行做好了警戒,将要西去秦国讲和。楚王听说以后非常恐惧,便召见陈轸把这件事告诉了他。陈轸说:“秦国想要攻打楚国已经很久了,如今又得到韩国的一座名城,而且韩国还武装好了军队,秦韩联合前来攻打楚国,这是秦国祈祷并梦寐以求的。如今秦国已经得到了,就一定会来讨伐楚国。大王请听我的意见,在境内加强警戒,发兵声称救援韩国,命令战车排满道路,然后派可令其信任的大臣出使韩国,多给他配备车辆,带上很多礼物,让韩国相信大王确实来救援他们了。即使韩王不听从我们的意见,韩国也会感激大王的恩德,一定不会列队跟从秦国来攻打我国,这样秦韩就会不和,军队虽然来了,也不会成为楚国大的祸患。假如韩国听从我们的建议,断绝和秦国的和睦关系,秦国一定会非常愤怒,并对韩国产生很深的怨恨。韩国就会到南方和楚国结交,一定会轻视秦国;轻视秦国,他们在应对秦国时就一定会不尊重:这就使秦韩军队困顿从而免除楚国的祸患了。”楚王说:“好。”于是在境内加强警戒,起兵声称要去救援韩国。并让战车布满了道路,派遣能让韩国信任的使臣,给他配备了很多车辆,还让他带上丰厚的礼品。楚国的使臣对韩王说:“我们国家虽然小,但是已经派出了全部军队。希望你们国家可以随心所欲地和秦国交战,我们的国君将让楚国与韩国同生死。”韩王听后十分高兴,于是停止了派公仲到秦国请和的行动。公仲说:“不可以。实际来讨伐我国的是秦国,靠虚名来救援我国的是楚国。大王想依靠楚国的虚名,而轻易就和强敌秦国断绝关系,大王就一定会被天下人耻笑。况且楚国和韩国并非兄弟之国,也不是平素就有盟约要共同谋划讨伐秦国的。楚国已经看到自己即将被秦国和韩国联合攻打的形势,才趁机声称要发兵救援韩国,这一定是陈轸的计谋。况且大王已经命人把我们的计划告诉给秦国了,如今又不行动,这是欺骗秦国。轻易欺骗强大的秦国,而听信楚国谋臣的话,恐怕大王一定会后悔。”韩王不听从劝谏,便和秦国断绝了交情。秦国因此大怒,增加兵力攻打韩国,两国交战,楚国的救兵并没有到。十九年(前314年),秦军在岸门大破韩军。韩国的太子仓到秦国作人质,以此求和。

宣惠王二十一年(前312年),韩国和秦国共同攻打楚国,打败楚国将领屈丐,在丹阳斩杀八万楚军。同年,宣惠王去世,太子仓继立,就是韩襄王。

襄王四年(前308年),韩襄王和秦武王在临晋举行会盟。这年秋天,秦国派甘茂率军攻打韩国的宜阳。五年(前307年),秦国夺取宜阳,斩杀了六万韩军。同年,秦武王去世。六年(前306年),秦国把武遂归还韩国。九年(前303年),秦国再次夺取韩国的武遂。十年(前302年),韩国太子婴前往秦国朝见后返回。十一年(前301年),秦军攻打韩国,夺取了穰地。韩国和秦国共同讨伐楚国,打败了楚国将领唐眛。

襄王十二年(前300年),太子婴去世。公子咎与公子虮虱争太子之位。当时虮虱在楚国充当人质。苏代对韩咎说:“虮虱在楚国流亡,楚王非常想把他送回韩国。如今楚国有十几万士兵驻扎在方城山的北边,您何不让楚国在雍氏城的旁边修建一座万户的城邑,韩王就一定会派兵去救援雍氏,这样,您就一定会担任将领。您就能够趁机利用韩楚两国的军队来拥戴虮虱,将他接回韩国,将来他就一定会完全听从您的,他一定会因为楚韩联合的结果封赏您。”韩咎采纳了苏代的计策。

楚军包围了雍氏,韩国向秦国请求救援。秦国没有为此发兵,只是派公孙昧来到韩国。公仲对公孙昧说:“您觉得秦国会援救韩国吗?”公孙昧回答说:“秦王这样说过'我们将要取道南郑、蓝田,出兵到楚国来等待您的军队’。看来不是直接出兵雍氏与楚军会合了。”公仲说:“您认为真的会这样吗?”公孙昧回答说:“秦王一定会沿袭张仪曾经的计策。当初楚威王攻打魏国大梁,张仪对秦王说:'和楚国一起攻打魏国,魏国失败就会投靠楚国,韩国本来就是魏国的盟国,这样,秦国就被孤立了。不如出兵迷惑他们,让魏国与楚国大战,秦军就可以取得西河以外的土地后返回。’如今看秦国的情形,表面上是与韩国结盟,其实暗中和楚国交好。您等待秦军到来,一定会轻率地和楚军交战。楚国已经暗中知道秦军不会援助韩国,一定轻易地和您对抗。您如果战胜了楚国,秦国就会和您一起乘楚国战败而攻之,到三川一带炫耀威武再返回。如果您没有战胜楚国,楚国阻塞三川固守,您就不会得到援救。我私下为您担忧。司马庚三次往返于郢都,秦相甘茂与楚相昭鱼在商于会面,表面上声称要收回攻打韩国的楚军的兵符,实际上双方好像缔结了密约。”公仲很惊恐,说:“如果是这样,该怎么办好呢?”公孙昧说:“您一定要先从韩国的角度考虑,然后再考虑秦国的援军是否会到,先考虑自救的办法,然后再考虑如何应对张仪的那种计策。您不如尽快争取用韩国联合齐楚两国,齐楚两国就一定会把国家的事情托付给您。您所厌恶的是张仪的那种计策,其实还是不敢疏远秦国的。”于是楚国解除了对雍氏的包围。

苏代又对秦宣太后的弟弟芈戎说:“公叔、伯婴担心秦国把虮虱送回韩国,您为什么不替韩国前往楚国请求放回质子虮虱呢?楚王听凭虮虱回韩国,那么公叔、伯婴会知道秦国和楚国并不把虮虱的事看成重要的事,就一定会让韩国听命于秦国和楚国。秦楚两国就可以依靠韩国让魏国陷入窘境,魏国不敢和齐国联合,这样,齐国就被孤立了。然后您再替秦国到楚国请求把质子虮虱送到秦国,楚国不同意,就会与韩国结怨。韩国就会依靠齐国和魏国去围攻楚国,楚国就一定会重视您。您可以依靠秦国和楚国两国的重视对韩国施加恩德,公叔、伯婴就必然会用整个国家来侍奉您。”于是虮虱最终也没能回到韩国。韩国立公子咎为太子。齐王、魏王都前来韩国祝贺。

襄王十四年(前298年),韩国与齐、魏两国一起攻打秦国,行进到函谷关时就驻扎下来。十六年(前296年),秦国把河外的土地和武遂还给了韩国。同年,襄王去世,太子咎即位,就是厘王。

厘王三年(前293年),派公孙喜率领周和魏的军队攻打秦国。秦国打败了二十四万韩军,并在伊阙俘虏了公孙喜。五年(前291年),秦国攻取韩国的宛城。六年(前290年),韩国割让给秦国武遂一带二百里的土地。十年(前286年),秦军在夏山打败韩军。十二年(前284年),韩厘王和秦昭王在西周的都城举行会盟并协助秦国攻打齐国。齐国战败,齐愍王出逃。十四年(前282年),韩王和秦王在两周之间会盟。二十一年(前275年),韩王派暴?前去救援魏国,被秦军打败,暴逃到开封。

厘王二十三年(前273年),赵、魏两国攻打韩国的华阳。韩国向秦国告急,秦国没来援救。韩国的相国对陈筮说:“事态非常紧急,希望您尽管生病了,也能连夜赶到秦国。”陈筮来到秦国拜见穰侯魏冉。穰侯说:“事情非常紧急了吧?因此才派您来。”陈筮说:“还不紧急。”穰侯生气地说:“像你这样怎么还能为你的主子做使臣呢?你们的使臣相继前来,都是来告诉我们情况十分危急,你来了却说不着急,这是为什么呢?”陈筮说:“韩国如果真的形势紧急了,就会改变政策追随其他的国家;正因为并不危急,所以才来求救。”穰侯说:“您不必去拜见秦王了,我立即发兵救援韩国。”秦国援军八天就赶到了,在华阳山下打败了赵军和魏军。同年,厘王去世,他的儿子桓惠王继立。

桓惠王元年(前272年),韩军攻打燕国。九年(前264年),秦军攻取了韩国的陉城,在汾水的旁边修筑城池。十年(前263年),秦军在太行山攻击韩军,韩国的上党郡守向赵国献出上党郡投降。十四年(前259年),秦国攻取赵国的上党,在长平杀死了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率领的四十万大军。十七年(前256年),秦军攻取韩国的阳城、负黍。二十二年(前251年),秦昭王去世。二十四年(前249年),秦军攻取韩国的城皋、荥阳。二十六年(前247年),秦军完全攻取了韩国的上党地区。二十九年(前244年),秦军攻取了韩国的十三座城。

三十四年(前239年),桓惠王去世,他的儿子韩王安继立。

韩王安五年(前234年),秦国攻打韩国,韩国形势危急,韩王派韩非出使秦国,秦国扣留了韩非,并借故杀掉了他。

九年(前230年),秦军俘虏韩王安,占领了韩国全部领土,并设置颍川郡。韩国于是灭亡。

太史公说:韩厥打动晋景公,让赵氏孤儿赵武承袭了赵氏的爵位,从而成全了程婴和公孙杵臼的义名,这是天下的阴德。韩氏的功劳,在晋国并不能看出有多么大。然而,韩氏与赵氏、魏氏最终都做了十几代的诸侯,这是应该的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