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古称中原,省会郑州,简称“豫”,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截至2016年底,河南共下辖20个县级市、85个县。其中,就鹿邑县这个省直管县,是9500万李姓人口的重要发源地。 一 首先,就李姓来说,据2010年统计结果显示,李姓人口超过9500万,为中国第一大姓氏。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国家。就李姓的起源来说,上古帝王颛顼之后皋陶后代理徵,在殷纣王时任理官。理徵因为得罪了商纣王,家族面临株连危险。在此背景下,他的妻子契和氏携幼子利贞出逃,到豫东地区的牯县(今河南鹿邑县东)。 二 在这一路上,契和氏携幼子理利贞依靠摘路旁树上李子充饥才得生存。由此,一是为了感谢李子活命之恩,二是出于改姓避难的考虑,所以易“理”为“李”,理利贞改姓为李利贞。李利贞被尊称为“李姓始祖”,而河南省鹿邑县自然成为了李姓的发源地。在此之后,到了春秋时期,老子,姓李名耳,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一带)。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三 对于老子李耳来说,是李利贞第十一代世孙。从老子以后,自春秋战国起,李姓始从鹿邑县播迁四方。其中,老子裔孙李昙的长子李崇来到陇西地区。在李渊建立唐朝后,唐太宗李世民诏令天下李姓皆以陇西为郡望。当然,对于唐朝李姓皇室来说,并没有忽视鹿邑县这个李姓的发源地。其中,唐朝帝王不仅将老子李耳追封为李姓的重要祖先,唐高宗于乾封元年(666年)下诏将今鹿邑县地区的县名改为真源,寓鹿邑为真理(道家思想)的发源地。 四 最后,在唐高宗李治之后,武则天当上女皇帝后,于载初元年(689年)下诏改真源为仙源,意为老子是得道成仙之人。对于鹿邑县来说,不仅唐朝皇帝前来赐名,宋朝建立后,宋真宗到鹿邑拜谒后,下诏改县名为卫真。元朝建立后,鹿邑、卫真两县合并,取名鹿邑,治所设置在今县城,属河南江北行省归德府亳州。如今,鹿邑县作为河南省的直管县,总面积1238平方公里,总人口118万人。 文/情怀历史河南,古称中原,省会郑州,简称“豫”,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截至2016年底,河南共下辖20个县级市、85个县。其中,就鹿邑县这个省直管县,是9500万李姓人口的重要发源地。 一 首先,就李姓来说,据2010年统计结果显示,李姓人口超过9500万,为中国第一大姓氏。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国家。就李姓的起源来说,上古帝王颛顼之后皋陶后代理徵,在殷纣王时任理官。理徵因为得罪了商纣王,家族面临株连危险。在此背景下,他的妻子契和氏携幼子利贞出逃,到豫东地区的牯县(今河南鹿邑县东)。 二 在这一路上,契和氏携幼子理利贞依靠摘路旁树上李子充饥才得生存。由此,一是为了感谢李子活命之恩,二是出于改姓避难的考虑,所以易“理”为“李”,理利贞改姓为李利贞。李利贞被尊称为“李姓始祖”,而河南省鹿邑县自然成为了李姓的发源地。在此之后,到了春秋时期,老子,姓李名耳,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一带)。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三 对于老子李耳来说,是李利贞第十一代世孙。从老子以后,自春秋战国起,李姓始从鹿邑县播迁四方。其中,老子裔孙李昙的长子李崇来到陇西地区。在李渊建立唐朝后,唐太宗李世民诏令天下李姓皆以陇西为郡望。当然,对于唐朝李姓皇室来说,并没有忽视鹿邑县这个李姓的发源地。其中,唐朝帝王不仅将老子李耳追封为李姓的重要祖先,唐高宗于乾封元年(666年)下诏将今鹿邑县地区的县名改为真源,寓鹿邑为真理(道家思想)的发源地。 四 最后,在唐高宗李治之后,武则天当上女皇帝后,于载初元年(689年)下诏改真源为仙源,意为老子是得道成仙之人。对于鹿邑县来说,不仅唐朝皇帝前来赐名,宋朝建立后,宋真宗到鹿邑拜谒后,下诏改县名为卫真。元朝建立后,鹿邑、卫真两县合并,取名鹿邑,治所设置在今县城,属河南江北行省归德府亳州。如今,鹿邑县作为河南省的直管县,总面积1238平方公里,总人口118万人。 文/情怀历史 |
|
来自: 昵称VChmUhmv > 《情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