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耻下问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江山携手 2018-06-10
                                       武汉江夏 李战云
    前段时间我将以前的教育类剪报整理成电子文档,有的介绍高考状元的报道中把不耻下问当成
其优点之一,我却认为不耻下问既是学习者的一大难得优点,也可能是一大致命弱点,弊远远大于
利,教师乃至媒体有心要让学习者充分认识到不耻下问的好处和弊端。早在2014年4月22日,我就
在本博发布过一篇题为《好问的利与弊》的博文。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利弊并存的,不过度时有利,过度了就生弊。比如母爱,慈母是古今中外
文人墨客讴歌的对象,如果慈爱过度就变成溺爱了,我国古代就有“慈母多败儿”的说法。又如营
养高的食物,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化合物,是养生保健必不可少的食材,适量地吃,就有利
于身体健康,但吃多了就容易导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富贵病。再如药物和毒物都是化合物
,摄入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就是可以治病救人的药物,摄入量大大地超过安全剂量,就变成祸害
生命的毒物。难怪列宁有“即使是真理,再往前走一步也会成为谬论”的说法,不耻下问也不例外
    不耻下问作为优点,首先是有利于搞好人际关系。一个人即使再有学问,再有能耐,虽然每每
能在紧要关头大显身手,运用自己的知识、技术、经验来解决大家无可奈何的难题,但总给人一种
恃才傲物、高不可攀的孤傲感觉,而即使是假惺惺的不耻下问,也能迅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给对方以尊严和自豪。比如学校老师偏爱成绩好和喜欢问的学生,单位领导也喜欢经常请示、报告
的下属。像猪八戒虽然笨,师徒中却人缘不赖,孙悟空虽然本领高超,却动不动遭到中伤和驱逐。
    其次是不耻下问利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一个人的知识、技术、经验再丰富,如果不能发现
问题,就难以运用这些知识、技术、经验来解决问题,也找不到学习未知知识、技术、经验的需要
和动力。
    第三是不耻下问能走捷径,省时间,省精力,省钱财。如果发现问题怕丢面子而不肯不耻下问
,不是在问题面前束手无策,酿成祸患,就是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多走弯路,多花时间和精力,甚
至需要花费一些钱财。
    不耻下问作为人的缺点,也有几点:
    一是容易养成依赖他人的习惯,降低学习能力和行动能力。人的习惯是一种自小开始的养成教
育,一个人善于发现问题固然可喜,但从小养成了动不动求教于他人的依赖性,就懒得自己去独立
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的方法和途径。这就好比以前很多人喜欢自己做饭,当今很多人喜欢叫
外卖,外卖吃多了,不是自己不会做饭了,就是嫌自己做饭麻烦,更懒得自己做饭了。所以老是问
别人,不如自己去解决问题,那么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建议只有在自己尝试各种能
想到的办法无果后,又可能通过教求教解决问题,再去不耻下问,虽然因此付出了很多无谓的辛劳
,毕竟“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的探索过程也是为走向成功积累经验,成功就是建立在试错的基
础上,只有一次次地排除了错误的方法、途径,才能更接近正确的方法、途径。
    二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提供帮助。“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固然正确,但也有一定的局限
性。这是因为知识、技术、经验方面越是低级的,知道的人越多,能提供帮助的人才越多。但随着
一个人的地位逐渐提高,那么面临的知识、技术、经验问题的难度随之逐渐提高,知道的人就越来
越少,能提供帮助的人也就越少。假如3人中,就有一个能解答你的问题,那通常不叫问题,而是
你孤陋寡闻的问题;30人中,就有一个能解答你的问题,那是常识问题,翻翻书,查查搜索引擎也
能解决;300个人中,就有一个能解答你的问题,那是常识偏题,属于比较偏门的常识问题,只有
喜欢动脑筋的人才能解决;3000人中,就有一个能解决你的问题,那是技术常识,俗话说“隔行如
隔山”,问到同行,迎刃而解,问到外行,人家即使再热心,也是爱莫能助;30000人中,才有一
个能解决你的问题,那是技术问题,只有技术高手才能做到;300000人中,才能一个能解决你的问
题,那是技术难题,只有那些喜欢研究探索的人才能胜任。而如果一个人学习、研究的东西过于高
深,恐怕300万、3000万、3亿人中,也没人能解决你询问的问题,那么对你来说,要么自己去尝试
解决问题,自己成为令人瞩目的成为者,要么当成一个无人能解的世界难题束之高阁,让他人成为
攻克这个难题的成功者。
    三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无偿提供帮助。一个人的知识、技术、经验不是天生的,都是后天花
时间、精力和钱财获得的,虽然有人能对不耻下问者无偿提供帮助,但有很多人把这当成一种交易
,只有达到令自己满意的价码或其它条件,才愿意提供一定的帮助,甚至难免有意地“留一手”,
不耻下问者即使有所付出,也不一定大功告成,个别关键问题还得靠自己摸索着解决,不然花钱了
也会亏功亏一篑。
    四是花再多的钱也没人愿意出让知识、技术和经验。过去很多拥有独门绝技者不但不外传技艺
,即使是家传,也只是传男不传女,因而很多古代绝技已经失传。而在当今世界,也有两种情况导
致花钱也买不到高、精、尖技术:一是技术垄断和经济竞争的需要。“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让
竞争对手买到独家核心技术,就会降低自己的市场占有率。而同一技术知道的人越多,就贬值得越
厉害,业内该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就被压得越低,转让技术反而得不偿失。二是国际间政治斗争的需
要。比如说西方国家技术大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通常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很多先进技术被西
方国家禁止向我国转让,因此我国不得不独立自主地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
    五是不耻下问不利于提高创新、创造、创业、创作和创意水平。不耻下问也属于学习的一种方
式,而学习通常是领会、照搬、模仿、克隆现有的东西,而无论是创新、创造还是创作、创意,照
搬、模仿、克隆现有的东西,都不成其为创新、创造、创作和创意。在创新、创造、创作、创意方
面,照搬、模仿、克隆他人的创新、创造,属于专利侵权,照搬、模仿、克隆他人的创作、创意叫
剽窃、抄袭,创业方面照搬、模仿、克隆他人,企业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捡别人漏掉的东西,永
远做不大、做不强。所以,不耻下问者如果一遇到问题就去请教别人,而不是通过独立思考和勤奋
探索来解决问题,最终难免邯郸学步,丧失自己本来可以形成的探索能力。
    高考状元们好学、好问是不争的事实,为何30年来我国高考状元们既没有科研领域的顶尖人才
,也没有三百六十行的行业精英,问题就出在平时过于依赖于不耻下问上,潜意识中误以为自己一
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求教于别人也难以解决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就是没人能解决得了,能绕开就绕
道而行,绕不过就硬扛着接受损失,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而一些平时成绩不如高考状元的人
,虽然也不耻下问,但养成了独立思考问题,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习惯,对于请教别人也不能如愿
以偿的问题,不是心灰意懒地放弃,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咬定青山不放松”,“
吾将上下而求索”,结果事业成就远远高于那些高考状元们,成为各行各业名列前茅的精英。
    “梁园虽好,终非久留之地”,不耻下问固然有些优点,但遇到问题也不能完全依赖于不耻下
问,而是不耻下问与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相结合。人们工作中不但存在一些意料之中的未知领域,
也会冒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即使不耻下问,不是所请教的人不知道,就是所请教的
人虽知道,但不愿教,这就需要自己积极探索来攻坚克难,创造奇迹。
    总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人们应该明白这么一个浅显的道理:越是高、精、尖
和前所未闻的东西,懂的人、能够教的人就越少;越是高、精、尖和前所未闻的东西,愿意无偿教
学的人越少;越是高、精、尖和前所未闻的东西,愿意转让的人越少,只有通过自己勤奋探索来学
会前所未闻的东西,不断获得高、精、尖的东西,才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