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胃好的女人,想得妇科病都难!月经过多调脾,气血不足养胃

 浅夏渐浓 2018-06-11
“南师读书会”第286期



师兄们好!脾胃这个问题,真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以往佛医堂微信上也发布过好多有关脾胃的相关文章。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脾胃不仅能生化气血,脾又能统血,若脾胃虚弱,绝大部分的身体机能都没法正常运转。在中医妇科学的领域里,月经、怀孕、分娩、哺乳这些女性特有的生理表现,都需要脾胃作为重要角色出现,所以在古人的妇科专著中,都很重视脾胃。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下脾胃健康与月经状态这个问题。


脾胃之性,归属于五行中的「土」。中医认为,土为万物之母,是万物生长、发育的根本。


月经这个生理现象,我们用一种简单粗暴的思路来理解,就是女性生殖系统的「辞旧迎新」。这个过程,需要以血作为载体,并且依靠气作为推动力才能实现。而气血的生成,都离不开脾胃对饮食的运化、对营养物质的传输。正如《景岳全书·妇人规》中所讲:「经血为水谷之精气……凡其源源而来,生化于脾……妇人则上为乳汁,下归血海而为经脉」。


脾胃虚弱,自然会气血亏虚。对于月经而言,就如同原材料缺乏,无法生成充足的血液带着脱落的子宫内膜一起排出体外;或者是推动力不足,该出的都出不来,或者排出得特别慢。总结起来,也就是月经延后、少经甚至是闭经的情况了,而且此时月经颜色多半比较淡。


佛医堂新品普洱:初心


可是,只实现了「流出来」这个步骤,还远远不够。血液的流动,就跟马路上行驶的车子一样,需要遵守规则,不能毫无章法地胡乱运行,更不能一个劲地流、停都停不下来。


这个时候,就离不开脾对血液的统领和固摄作用了。 气对于血而言,除了推动之外,还可以起到引导、把控的作用。脾之气,性质为上升,展开来说,就是借助上升的力量,尽可能地把运化所得的精华物质留存于体内。


所以,脾气充盈,那么血流也就会规规矩矩的不乱来,该流多少就是多少,点到为止;脾气虚弱 ,想行使一点权力都力不从心,血流自然会胡乱运行,想停都停不住。对应到月经上,也就是月经量大,或者淋漓不尽的情况。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脾在人体水液代谢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如果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形成水肿。


对应到妇科,会伴随而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经期时出现的浮肿或腹泻,二是各种各样的带下病,比如白带过多、异味、清稀或粘稠,以及一些妇科炎症等等,这在《傅青主女科》中曾有提到:「夫带下者俱是湿症」。调治的关键,也自然要着眼于脾胃上了。


问题又来了,到底是那些因素导致脾胃受损,继而影响到月经质量了呢?


脾胃的几大「仇人」


  • 生冷瓜果(水果,瓜类,冷食,冷饮,未做熟的食物)

  • 肥甘厚腻(甜食,糕点,肥腻,味道过于厚重的食物等)

  • 吃的太多、太杂

  • 饥一顿饱一顿的饮食习惯

  • 补养不及时/补养过头,形成积滞

  • 久坐久卧不运动

  • 思虑过多,爱生闷气

  • 过度劳累,不好好休息

  • 保暖措施不到位,暴露腰腹


当不良的饮食、起居习惯损伤到了脾胃,继而连累月经状况的时候,又该如何进行补救呢?


调理脾胃须单举


传统健身气功八段锦里,有个姿势叫「调理脾胃须单举」,通过「单举」运动,上撑下按,充分牵拉腹腔,可以有效刺激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的气血运行,既能促进气血生成,又可保证气血运行通畅,一举两得。



方法: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右手翻掌上举,五指并拢,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同时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拇指展开,仰头看右指尖片刻。


动作复原后,两手交替反复进行,反复多遍。



久坐久卧易伤脾,而过于剧烈的运动对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人又容易产生伤害性的消耗,所以在闲暇的时候,多做做这个姿势,既活动身体,又刺激脾胃经络,再合适不过了。


揉揉肚子,轻松调理


摩腹简单易行,集补益和疏通中焦于一身,对于绝大多数脾胃问题都有着良好的调理效果。



方法:两手搓热,搭在肚子上,掌心对着自己的神阙穴(肚脐),不用在意哪只手在上、哪只手在下的问题。睡前的一段时间,大家可以让自己的精神放松一点,用轻柔、适中的力度,以神阙穴为中心顺时针揉腹。

 

三五分钟也好,十几分钟也好,只要坚持一段时间,你自然会觉察到身体的改变,特别是中焦虚寒,或者有各种消化问题的人。但是经期、产前孕后就不建议了。


艾灸穴位,为身体充电


艾灸有如阳光普照,能和缓地补充人体气血。因为它的频率、波幅与冬日的阳光最接近,易于引起人体的共振,因此选择艾灸来改善脾胃、调理月经同样是个不错的选择。


因脾胃气血虚弱导致月经延后、少经、闭经,以及月经淋漓不尽,可以通过艾灸气海、血海、足三里等穴位来解决。


气海穴:在下腹部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处。  


血海穴:在大腿内侧,屈膝,在髌骨底内侧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佛医堂义工示范(仅供参考)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


佛医堂义工示范(仅供参考)


因脾胃虚弱或者阳气不足导致痛经、经期腹泻、浮肿、带下的问题,还可以在上面三个穴位的基础上,和关元、承山两穴搭配:


关元穴:在肚脐下4横指处,是足三阴、任脉交汇穴,小肠募穴,足阳明胃经下合穴。


承山穴:在小腿后侧,伸直小腿或站立踮起脚时,可见小腿肚下出现一凹陷,即为承山穴。



注意:如不能很好准确的寻找穴位,用手大规模按揉小腿部位,按上去和其他部位相比有明显的酸胀痛感的话那就是承山穴了。(因多数人体内都有湿的缘故,所以只要轻轻一按承山穴就有明显的酸胀痛感)



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艾灸并非人人适合。因为临床情况里,每个人的体质都是错综复杂的,可能有些人存在脾胃虚弱、月经不调的问题,但同时又是阴虚或者实热的体质,在艾灸的禁忌里,这两种体质其实是忌灸的。


  为帮更多师兄学习实修,佛医堂特别设立“网络实修群”教学体系,加入佛医堂“网络实修群”教学体系,报名请点此了解>>



实修音频

“网络实修群”基础教学现场课音频摘录:


摘录了群内部共修课上的15段讲话,发布在“考拉FM”的佛医堂平台里,请扫下面二维码收听:



  长期坚持实修需要团体的力量。欢迎加入佛医堂的“网络实修群”教学体系,报名请点此了解>>


附:佛医堂《佛医禅观》基础实修教学内容简介 

附:2018年6月端午节《佛医禅观》共修课报名通知





佛医修炼是身心健康的高级方法,如您有疑难的健康问题需要解决,请点此打开佛医堂的“佛医养生公益教学”音频,更建议您会来佛医堂参加现场学修。(编辑/宝妹)



佛医堂近期讲座音频



编辑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