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通史(一)——绳文曙光

 yh18 2018-06-11

本文为史图馆专栏约稿,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史图馆立场无关。

本文作者:西木野

祖先天伽耶主踏上这片扶桑之岛前,这里完全是隔世之境。从冰河时代冰期和间冰期之间,扶桑列岛依然与大陆留有脐带连接,就在称为虾夷地的东北。

日本通史(一)——绳文曙光

冰河时代日本

人类追逐食物,来到了这片土地。静冈县滨北、冲绳县港川、山下町为这片土地带来了些许的生机,他们的容貌与虾夷地的移民都与后来称为绳文人的原住民有着密切联系。完新世开始,冰块融化,海平面上升,就在1万年前,日本列岛脱离了亚洲大陆的母亲,成为了独立的一颗扶桑。

日本通史(一)——绳文曙光

港川人

距今1万年前的完新世,世界不再寒冷,植物开始覆盖了这片孤独的岛屿,环境与现在无差,绳文文化诞生了。

自北海道到冲绳,文化曙光源自1万3000年前,止于农耕为业的弥生时代约2500年前,曙光照耀的时间轴称为绳文时代。文化的曙光由土器散发,约12000年前,土器被赋予诸多纹饰,由于低温烧造缘故,它们多为黑褐色或者茶色。这些土器被用来生火做饭,而食材,往往依靠石器或者打制石器来获取,后来也出现了石枪、石镞、石斧这类磨制石器。

日本通史(一)——绳文曙光

土器

初夏秋冬气候不一,适时而作是生存的关键。人们发现,贝壳每日会有生长线,生长线的间隔由海水温度决定,那么夏季间隔宽、冬季狭窄。春到初夏采集贝壳,秋冬烧制土器,冬季捕猎。自然而然地,食物垃圾场——贝冢中,秋到初冬堆积贝壳,春季堆积动物尸骸,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考古线索。

日本通史(一)——绳文曙光

贝冢

环境不断改善,食物多样化,人民安居乐业,定居生活开始了。房屋采用竖穴住屋,临近水源以便用水。

日本通史(一)——绳文曙光

竖穴式

屋内中央生火,家族大约4~5人,4~6屋为一个聚落,约20~30人。聚落之间通婚联谊顺便交换情报,一般也会交流黑曜石等贵重石器的分布范围以便与远方聚落交易。生活还算平静,男人们狩猎,女人们制作土器,孩子成年拔齿(下门牙、犬齿),老人在家养老,自给自足,不多不少,大家平均,没有贵贱。然而靠天吃饭,打雷下雨少不了,科学知识不到位,往往会出现巫术,女人们不仅制作吃饭用的土器,人形土器,生殖器土器也会被制造出来。

日本通史(一)——绳文曙光

人死不能复生,生灵敬畏,往往曲折尸体埋葬,称为屈葬。

日本通史(一)——绳文曙光

屈葬

这就是绳文文化,日本的文化曙光,是日本文化的根基。现代日本人无论文化或者身体,都带有北方、南方双系影响,就连日语,语法与朝鲜语等阿尔泰语系类似,但是词汇、发音则以南方特征为多。

日本通史(一)——绳文曙光

时代面容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