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全文及解释(四)

 真源太极 2018-06-11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白话解:宋朝大儒,程伊川先生说:「大学是孔子留传下来的书,是初学者进修德行的门径,到如今还能够看出古人作学问先后次序的,全靠这本书的存在;至于论语和孟子,研读的顺序应在其后。学习的人必须从这本书学起,那就差不多,不会有错了。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白话解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白话解:能够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然后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后心才能静下来,不会妄动;能做到心不妄动,然后才能安于处境随遇而安;能够随遇而安,然后才能处事精当思虑周详;能够思虑周详,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

  (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白话解:天地万物皆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开始和终了,能够明白本末、终始的先后次序,就能接近大学所讲的修己治人的道理了。

  (4).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白话解: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治国),一定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家庭(齐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一定要先修养好自己本身的德行(修身);要想修养自己本身的德行,必须先端正自己的心意(正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意,必先使自己的念头真诚、无私(诚意);要想使自己的念头真诚无私,必先明理─穷究事物的道理(致知);要想明理致知,必先要革除物欲,修正其不正确的观念(格物)。※格者:正其不正。 ※(研机于心意初动之时,穷理于事物始生之处。)

  (5).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白话解:经过一番穷理尽性的功夫,物欲革除之后(物格),一切事物的道理无不清楚明白(知至);明理之后,起心动念皆是真诚无妄(意诚);起心动念真诚无妄,自然存心端正无私无偏(心正);身心端正无私,自然会好好地修养德行(身修);能够修养德行身体力行,自然一家和睦井然有序(家齐);家庭经营得井井有条之后,才能够治理好国家(国治);国家的治理能够上轨道之后,才能进一步使天下太平(天下平)。

  (6).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白话解: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切都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事的根本,如果不修身,连根本的修身都搞乱了,却想要治国平天下那是不可能的;把切近的修身、齐家看得不重要,反而去高谈治国平天下,从来没有这样的道理。

  (7).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白话解:商汤在他盥洗用的铜盘上,刻上铭词,用以自我警惕。铭词说:「如果能够把今天所习染的污垢洗净而自新,就应该天天振作,求自新求进步,更要继续不断涤除污染,一天比一天进步。」

  (8).诗云:「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白话解:诗经上说:「有个文采斐然的君子,他治学修德的功夫就如同切骨、磋角、琢玉、磨石一般反复为之,希望精益求精。」『如切如磋』是指他研究学问的功夫;『如琢如磨』是指他存养省察,磨练德行的功夫。

  (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白话解:经文所谓:「诚其意」,是说不要欺骗自己。 ※(不被人欺是聪明,不欺人是存心忠厚,不自欺诚实地面对自己,才是大丈夫。)

  (10)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
   白话解:一个人内心真诚,一定会表现在外。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一定更为小心谨慎,不敢随便。 ※(所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11)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白话解:曾子说:「一个人独处时,就像有十双眼睛在注视着你,十双手在指着你,这是多么严峻可畏啊!」 ※ 君子不欺暗室。

   (12).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白话解:有钱人,总是会用财富来装饰他的屋子,有德行的人,则是用道德来充实自身,因为内心宽大平和,自然身体舒泰了。

   (13).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白话解:所谓:「修身的目的在端正自己的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愤怒的时候,心就不端正;有恐惧的时候,心就不端正;有贪图爱恋的时候,心就不端正;有忧愁的时候,心也不得端正。※(喜怒哀乐爱恶惧,七情六欲,皆使人心受到种种影响。)

  (14).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白话解:如果心不专注,受到情绪支配的影响,就会变成:眼睛看着东西,却像没有看到一样,耳朵听着声音,却像没有听到一样,口里吃着东西却不知道是什么味道。

  (15).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白话解:俗话说:「人都是不知道,自己儿子的坏处,不知道自己家的稻苗已经长得很茁壮。」 ※(心有所偏,则不得其正,见不到事实真相。)

  (16).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白话解:存心真诚地做,虽不能做到与目标完全相合,也相差不远了。

   (17).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白话解:有德行的领导人(君子),一定是自己先有了善行,然后再要求别人行善;一定是先要求自己没有恶行,然后再禁止别人作恶。※(子曰:「己身正,不令而从,己身不正,虽令不从。)

   (18).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君子有絜矩之道。
   白话解:凡是我所厌恶上司对待我的态度,就不可以拿那一种态度去对待我的部属;同样的道理,凡是我厌恶部属对待我的行为,我也不能以那一种行为来事奉上司;我所厌恶在我前面的人,对我所做的事情,我也不可以做那些事情,去对待在我后面的人;我厌恶在我后面的人对我所做的事,我就不可以做那些事去对待在我前面的人;我厌恶在我右边的人所做的恶事,我就不可以把同样的恶行加在左边的人身上;我厌恶在我左边的人所做的恶行,我就不可以把同样的恶行加在右边的人身上。这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行为,就是所谓: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

   (19).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白话解:看见贤能的人不能推荐,推荐举用之后又不肯亲近,这是怠慢轻忽的行为;看见坏人不能拒绝、黜退,黜退之后又不能疏远他,这是错误的行为。

  (20).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白话解:喜好众人所厌恶的,厌恶众人所喜好的,这叫做违反人性,灾祸必然降临到你的身上。

   (21).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白话解:因此治理国事的君子,必须有修己治人的法则:那就是忠诚信实才能得民心,骄傲、奢侈、放逸随便,必将失去民心。富国裕民也有一定的法则:从事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生产的速度快,用的慢;那么国家的财富就能经常保持充裕了。

   (22).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白话解:有仁德的人,运用财物帮助他人,自然得到众人的拥戴,不仁的人,利用身份地位以搜刮财富,终必招来亡身之祸。

  (23)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白话解: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应该以仁义为利益。 ※(以利为利,即是以利为目标,那么上下交争利,国危矣!以义为利,即是以义为目标,方为长治久安之道。)
 
 
  《大学》是一本什么书?
  《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说为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后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曾经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里面讲些什么?
  程子的一句话就已经把《大学》的内涵表明了:“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也就是说,这是一本教人怎样修习道德的入门之著。
 
 
  我很早就喜欢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广泛地看了许多经典著作之后,我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古人讲的道德,和我们今天挂在嘴边的道德有着很大的差异。前者无论是从内涵、质量、实用价值等各方面都比后者要广泛、深入的多。古人的道德在实质上完全不是一种说教,而是有着丰富内涵和确切意义的思想行为规则。比如,它不是仅仅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且还告诉你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原因,这样做对你个人有哪些益处、或者反之有哪些害处……这样一来,人们只要理解了其中的意义,就会心甘情愿地按照“道德”的规范去做事了,根本用不着填鸭似的教育和硬性的灌输。也就是说,古人的道德是与人生密切相关的实学,而不是束之高阁的理想;一种只供士大夫充填精神空虚的奢侈品。
  不信,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大学之道,看看里面都讲了些什么实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子在“大学章句”里面告诉我们这三种行为准则就是“大学”的纲领。很简单!应该说就这么一句话把整个大学之道都讲完了。但这么干脆,人们没法知道它的意义,于是就有了曾子的论述和朱子的集注。我们再把它释义成现代语言,使它能够为现代人所接受。
  先解释第一个名词,什么叫“明德”。朱子的原文注解是这样的“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明德”实质上指的就是“天命之谓性”的那个天性。佛家叫“佛性”、“大圆境智”,道家称之为“道”,又叫“元神”。现代研究者称之为“宇宙全信息”。这个“道”似乎现在还没办法转译成现代语言,因为现代的哲学概念都比它的范围小,没有什么新名词可以取代,即便是真找了一个什么新名词来替代,也会因为没有约定俗成的舆论支撑而被排斥掉,所以就只有沿用古人的说法。也免得招致诘难。
  “具众理”“应万事”是说里面什么理法都有,可以应对世间万事万物。“明明德”就是要去明了那个宇宙的道体。 第二个名词就是“亲民”。程子解释这个“亲”其实是“新”、具有革新的意思。那么也就是“新民”了。“新民”的意义在于——你自己如果已经“明明德”了,认识到了“大道”之理,那么你还要推己及人,使别人也能逐渐祛除旧行的污染,回归本性的光明。
  第三个概念是“止于至善”。无论做什么事情,要努力地做到“至善”的程度。那么“至善”的标准是什么呢?“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也就是做到天道之正理(极其合理的状态),无私的水平。一看到这个话,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理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之说。这个说法很令现代人讨厌:什么啊?把人的欲望都灭绝了,没一点人味儿了就成圣人了?如果做圣人都必须不食人间烟火,那么这个圣人我坚决不当!
  怪不得很多人回避这些圣人之学,原来就是因为圣人之学把凡人的道儿给挡上了。但我知道这是人们理解错了,包括那些学术派的孔学研究家。
  灭人欲,其实是要灭掉人欲之私、那些过分了的欲求,不合理的欲求,贪婪的欲求!而不是正当的欲求。孔子本身也结婚、生子、游说、作官、讲学……还爱听音乐,讲究美食,颜渊死了他也特别的伤心。他老人家本来就是入世的。从这上面大家也能看出来灭的并非正当的人欲。
  再者从天理的角度讲,“放之则弥六合、卷之退藏于密”。天理应该是宇宙间最完善、最合理、也是最圆融的规律性法则。它是无所不包的,怎么能不给人留一条合理的向上探求之路呢?显然这种理解是全然错误的。
  那么这个修养的工夫具体怎么去做呢?下面有很严谨的八条目作为行动指南:“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夫子是这样教导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枢机,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那就是“修身为本”!
  东方智慧与西方不同的特点就在于“内外之别”。我们的根底是“内学”。而许多现代学者和传统文化爱好者恰恰是把这个重要的环节给丢掉了;大都是从书本上研究,理论上研究,考训上研究,比较上研究……就是不从自我的身心修养上研究!这样研究来研究去,就把孔学研究成了一门纯精神领域里的学问,而同现实的应用脱节了。即便是对心性修养有所探讨和实践,也还仅仅是一些表面的工夫。
  不用说别的,单单拿出一个“静”和“定”来,就没几个人能做到。经常我听到友人跟我说:哎,你说,我咋就静不下来呢?!是啊,静不下来,你怎么能安下心把事物考虑的周到而精详呢?考虑得不精详又怎么能明白事物真正的道理呢?不懂得事物真正的道理又怎么能做到心正呢?“静能生慧”,古人静定的修养,可以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那么今人呢?显然是差得远了。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几个步骤都是为修身这个目的的。只有把这几个步骤做到了,身心作为都端正了,才可以谈得上“齐家、治国、平天下”。否则连我们自身的思想行为都不端正,还谈得上什么去正人正物以至去参与大的事业呢?!所以夫子才说“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也就是说这个树的根就很差,怎么能长起成材的大树来?!
  《大学》修养的工夫很深,一辈子都做不完。但只有你真正去做了,才可以真正懂得孔子想说的是什么,才可以把这个圣人之学变为实学,实现“修、齐、治、平”的伟大理想,否则就永远是“画纸为棋局”“坐而论道”“纸上谈兵”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