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诗多评:(6) 余秀华短诗《我养的狗叫小巫》

 江山携手 2018-06-11



 

我养的狗叫小巫

作者:余秀华

  

我跛出院子的时候,它跟着

我们走过菜园,走过田埂,向北,去外婆家

  

我跌倒在田沟里,它摇着尾巴

我伸手过去,它把我手上的血舔干净

  

他喝醉了酒,他说在北京有一个女人

比我好看。没有活路的时候,他们就去跳舞

他喜欢跳舞的女人

喜欢看她们的屁股摇来摇去

他说,她们会叫床,声音好听。不像我一声不吭

还总是蒙着脸

  

我一声不吭地吃饭

喊“小巫,小巫”把一些肉块丢给它

它摇着尾巴,快乐地叫着

  

他揪着我的头发,把我往墙上磕的时候

小巫不停地摇着尾巴

对于一个不怕疼的人,他无能为力

  

我们走到了外婆屋后

才想起,她已经死去多年

  

余秀华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634106437

 

===========================================================================

独特诗写独特启迪

——读余秀华《我养的狗叫小巫》

 

张无为

  

  本期之所以选择这首诗作为时评文本,是因为这首诗给人的感觉迥异,独特有加。继而发现,作者的经历中,意外的不幸仿佛是原罪,而她却在诗歌的神殿点燃起一盏盏生命的灯火,并且面对灯火虔诚地体味生活、感悟生命,有板有眼,孜孜以求,这不能不进一步令人肃然起敬。不过,更重要的还是就诗歌文本说诗歌,余秀华的诗乍一看似乎平平淡淡,但进入之后就会令人情不自已,而且她的许多诗都的确都可圈可点。

  例如这首诗歌,看标题很普通,首节除“跛”字有意味之外也平常;次节写狗随主人去外婆家,见“我”跌倒就“摇着尾巴”、“把我手上的血舔干净”两个细节可见彼此情谊到位。第三节宕开,叙述丈夫怪罪与妻子“性事”及其所作所为,丈夫喝酒、“跳舞”、外面有女人、喜欢别人什么等,应该说这是欲望化、世俗化时代的普泛事实,但公然对结发妻如此表达不能不令人喟叹。“我”显然是家庭中的弱势女性,屈辱而无奈。本节如果能带一笔狗的踪迹会更好。不过,接下来即写“我一声不吭”与狗因为丢给的肉块“快乐地叫着”,这一对应不仅是有效补救,更在人与人、人与狗情同此理的比照中揭示出“我”的苦涩。第五节展现家庭暴力细节水到渠成,但让我诧异的是主人公在被虐待中似乎唯独感受到了狗——“摇着尾巴”,这是第三次出现,而且它“不停地摇”,此细节能够进而令人玩味,尤其是“对于一个不怕疼的人,他无能为力”,“不怕疼”肯定与狗有关联,从而深意盎然。尾节大有令人叫绝之感。效果之一是将读者引回,首尾照应;效果二是以“才想起,她已经死去多年”结句,不仅出人意料,而且使全诗的能指结构发生改变,由日常生活叙事陡然变为幻觉弥漫的怀想。效果三是,再次催动原本的所指焕发出新意蕴,怀想进一步强化了“我”的孤独感,题旨的大门进而向生命存在深处次敞开。

  此外,本诗平实自然文笔背后的巨大苦楚显而易见;细节的把玩看似随意,却使其各自接气融通;情愫无拿捏之感,却在内敛中似有万种能量积蓄,只是看不出爆发的可能性,不知道是遵循熵原理,还是将发生其它变量?

  当然,狗的名字叫小巫,可以无意义,也可以有意义。如果将诗歌与人结合起来考察,我们会进一步得出结论:以诗歌作为生命寄托的人是幸福的,同时,诗歌因为有这样的、又这么多的虔诚者,作为自在者,可也安之若素,平静如水了。感谢作者!

    

  

张无为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wuwei21

 

==========================================================================

lvgea点评:

  

  这首诗是对人性的拷问!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否定。

  你看,这男人真可恶(男人没一个好东西)!但是诗歌只能到此为止。为什么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呢?揭示出这问题才是深入到了事物的本质本真,是谛听到了真理,那就是读者评者的任务了。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揭示人的包含动物属性的本质以及荣格的人格面具的一些问题。

  对作品可以进一步问:女人,他拿你狗都不如,你为什么不离开男人?!是啊,为什么呢?这就进入到了生活的更深入思考——生活本身就是男女、善恶的对立统一体,只有无奈、包容、隐忍,你别无选择!

  如果回到现实再反问,反过来呢?女人对男人不也是差不多同样的情形吗!?

  原来这个世界男人女人就是这样子纠结在一起:展开了爱情、家庭无限的人间悲剧——

  这就进而可以审视人的生存状态,从个别扩展到普遍从感性升华到理性进行哲学概括了,这更是真理!

  作者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些,所以她说自己“孤独”。对人生中否定的东西包容肯定,其实这也就是大爱,挺起她隐忍中生存的意志,并进而树立起恬淡的生活境界、态度以及抱定优雅的生活情趣读诗写诗。

作者诗观:

“诗歌和我是一种相互的需要,其中一个发出呼唤的时候,另一个就回到来。我的痛和苦都是因为对人生过于热爱。

孤独。不虚伪。”

  诗歌在手法上是超现实的——写梦境,即126节。结构上是“包绕”,即梦境包绕现实的2345节。梦境中出现外婆,中间省略了母亲,再一直到今天的我,这暗示出一个妇女命运的链条。

  写梦境是进行时空互化,便利时间空间上的过去和现在、理想和现实、梦境和现实、狗和人的种种对比和暗示进行交融辨析思考。

  诗歌有浓重的小说色彩,可以看做是小说的跨文体互文写作。如果真的改写成小说,同样会精彩。

  诗歌的再创造要忠实于作品,但高出于作品也是必须的,也可能正是作者读者都需要的。

  

lvgea博客:http://blog.sina.com.cn/lvgea   

 

===========================================================================

习惯性淡化的爱与哀愁

——读余秀华诗歌《我养的狗叫小巫》

黄土层

  

  习惯性淡化的爱与哀愁。写下这句话,我觉得我写下的是一句关于苦难的释言。

  读余秀华的这首《我养的狗叫小巫》,看出诗人经历了太多的隐忍,竭力淡化了自身太多的苦难,如今利用文字让收紧的心稍稍放松一下,让饱受生活和精神苦楚的女人也吐出了一些苦和一些痛。诗歌像田野上的清风,给底层女子在劳苦的间隙获得瞬间的甜蜜和辽阔。这是余秀华找到的快乐和满足。

  这首诗写的题目是狗狗小巫,所以,多处写到“它”“摇着尾巴”,不论主人颠倒的时候,喂养它的时候,还是忍受家暴的时候,小巫都摇着尾巴,表达着自己显明的一种态度。其中也写到“他”,他的形象显然是否面的:他出轨,他嫌弃,他家暴。他的出现给抒情主体造成了莫大的伤害和痛苦,这些伤害与个人命运相联系,而“忍气吞声”因此成了一种习惯。似乎抒情主体因为任命,将肉体麻木下去,不去理会每一次伤害。但她的精神却是清醒的。她用“一声不吭”,用“不怕疼”这些举动来消极抵抗这个不能获得一点点爱意也并不特别仇恨的男人。这是一种怎样复杂的心态呢!诗歌表现沉着,冷峻,刚毅。“我”与“男人”的这种紧张、对抗和无奈,因为“我”的认命构成一个习惯性苦难的帷幕,灰色而凝滞。这是生命处境的深刻书写。内敛而隐忍。

  与“他”给“我”带来的一切形成对比的是狗狗小巫带来的一切。前者与后者的关系,像静黑的乱岩与欢快流淌的溪流,像帷幕与青灯,像压抑的仇敌与知心的朋友。当“我”跌倒在田埂上,它来舔血以安慰。当“我”喂食它,它摇着尾巴以感谢。当“我”遭受家暴,它拼命地摇着尾巴像在说“不要!”。全诗所呈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如此紧张和冷漠,而人与狗的关系竟然是如此融洽和知己。上帝给了一个人残疾,却让她学会写诗。一个男人吝啬给与一个女人完整的爱,一只叫小巫的狗狗则给与她很多的欢乐和安慰。通过写人和狗的不同,反照出人性的幽暗和命运的凄惨以及青天白日平安无事之下被遮蔽的困境。

  诗歌里也提到“外婆”。外婆隔辈亲。外婆对于一个孩子的童年就是完美的天堂,可以想象一个残疾孩子别说受到别家健康孩子的欺负,有可能连自家的父母未必就那么待见。不是说父母不亲,而是说一个残疾孩子长期给一个家庭带来的负累和不幸,父母往往心疼心酸又无奈叹息。而外婆则是以一个长者的温厚,时刻爱着这个人人不怎么待见的苦命人。诗歌里的“外婆”出现两次:

  

  我跛出院子的时候,它跟着

  我们走过菜园,走过田埂,向北,去外婆家

  ……

  我们走到了外婆屋后

  才想起,她已经死去多年

  

  去寻找外婆其实是去寻找一个永远的爱的怀抱,是心灵归依的一个符号,是永不陨落的太阳。可以想象这样的寻找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无数次,仿佛出于本能。是一种半清醒半迷糊的状态。这次又和往常一样,兴致勃勃而去,去了才意识到“她已经死去多年”,又一次体验了不可告人的失落感和孤独感。这就强化和加深了个体的悲哀和忧伤。在诗歌表现上,有四两拨千斤之效。

  在诗歌写法上,场景感和镜头感都很强。“我与小狗”和“我与他”(或他与她)几组镜头,间隔出现,巧妙对接,在一种强烈的抒情和叙事的张力之下,形成蒙太奇效果。处在底层的女人,其实拥有像天底下所有女人一样的情感、欲望,诉求和爱。但在诗人这里几乎都是被刈除的,忽略的,悬置的。习惯性淡化的爱与哀愁在文字的背后,在诗歌的内里,隐隐跳动,我想这是这首短诗给我们带来的审美上的痛楚之感和珍贵之处。泰戈尔在《飞鸟集》里说“我的存在,对我是一个永久的神奇,这就是生活。”(Thatiexistisaperpetualsurprisewhichislife.)。用这句话与大家共勉,也祝福诗人余秀华,获得诗意而幸福的生活。

  

  

黄土层博客:http://blog.sina.com.cn/huangtu006   

 

==========================================================================

谷冰点评:

 

    有残疾的人对生活的认识总是深刻的,有残疾的女人对生活的认识会更深刻一层。最体贴她的就是这条小狗了,这个叫小巫的狗,可以为她作伴,散步,干活,舔伤,还“摇着尾巴”为她抱屈,为她的眷顾而欢叫,这是一个有良心的狗,一个比男人还强的狗。

  男人看不起她,在外边找女人,跳舞,喝酒,还打她,嫌她不叫床,总之就是看不起她,糟践她,想怎么样治摆她就怎么治摆她,就是不把她当人看。

  跟她最亲的人走了,已经没有了可以说话的人,她只有跟小巫亲,跟小巫在一起劳作,生活,经受生活的各种考验,这是她的唯一的温存,体贴,阳光与水。这个生活在底层的有残疾的女人,着实是令人同情的,是社会应该充分关注的。

  诗歌忠实于生活,形象地把生活搬给了读者。纪实性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现实,一首短诗,塑造了三个活生生的形象,你不能不说是一种诗歌艺术的成功,是运用对比手法成功的范例,点赞是必然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