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几十元一斤的散装白酒,灌进茅台酒瓶后最高卖 700 多元

 恰恰365 2018-06-11

近日,市中级人民法院通报了一起制售高仿茅台酒的刑事案件。据悉,这些以散装白酒冒充的 ' 茅台酒 ',经过整条产业链层层分销后,其违法利润竟翻了近 10 倍。

得知亲戚需要高档白酒 她开始联系高仿茅台酒

2015 年,家住天元区的唐某,无意间得知自己亲戚工作的公司,经常会大量采购高档白酒用于商务接待,唐某认为这其中存在很大的 ' 商机 '。2016 年年初,唐某几经辗转,认识了在芦淞区经营烟酒店的李某。李某告诉唐某,他能以低廉的价格提供高仿茅台酒。两人一拍即合,商定这些高仿茅台酒 1800 元每件(每件 6 瓶),每 20 件送 1 件。

随后,唐某便联系其亲戚,称她能搞到茅台酒,4500 元每件,比市场价便宜。此后,为照顾唐某的生意,当朋友、同事要购买茅台酒的时,唐某的亲属就联系唐某,唐某则找李某 ' 拿货 '。而且,对于 ' 每 20 件送 1 件 ' 的事实,唐某只字不提。

唐某从李某处购买假冒茅台酒后,其中 352 件以 4500 元每件的价格通过亲戚介绍进行销售。案发时,公安机关在唐某的亲戚处收缴假冒茅台酒 38 件。

这些高仿茅台酒 均是散装白酒、绵竹酒冒充

2015 年,贵州人袁某从一个叫 ' 王材料 '(在逃)的浙江温州人处购买假冒的茅台酒、五粮液等销售。为了扩大 ' 产能 ',从 2016 年 3 月开始,袁某还开始自己灌装假茅台酒,他从袁某甲处购买茅台酒包装、商标标识,从其他渠道购买茅台酒瓶约 3000 个,并从贵州茅台镇购买 30 元至 50 元每斤的散装白酒、绵竹酒,聘请自己的两名姐姐帮忙灌装、包装假茅台酒。

为拓展销路,袁某通过在糖酒会、烟酒零售店散发名片的方式发展客户。期间,在芦淞区经营烟酒店的李某收到了袁某的名片,遂与其结识。当时,袁某和李某商定,高仿茅台酒 1000 元每件(每件 6 瓶),每 20 件送 1 件。至此,袁某、李某、唐某三人组成了这条高仿茅台酒制售产业链。

从 ' 出厂 ' 至终端 违法所得翻了近 10 倍

经查实,2016 年 1 月至 8 月,袁某自己灌装和从 ' 王材料 ' 处购买了共计 388 件假冒茅台酒,分 10 余次销售给李某。袁某共计销售金额为 37 万余元,非法获利约 8 万元。

李某将从袁某处购买和获赠假冒茅台酒后,销给了唐某,销售金额为 62 万余元,非法获利 27 万余元。

唐某购买了假冒茅台酒后,大部分以 4500 元每件的价格,卖给了她的亲戚,共计销售金额为 155 万余元,从中获取非法利益约 79 万元。

四名主犯获刑 4 年至 1 年 6 个月不等

今年 5 月 3 日,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唐某、李某、袁某甲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有期徒刑 4 年至 1 年 6 个月不等,并处罚金 80 万元至 5 万元不等。袁某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有期徒刑 3 年,宣告缓刑 3 年,并处罚金 37 万元。据悉,本案共追缴违法所得 115 万余元,4 名主犯共被处罚金 184 万元。

【相关法律条文】

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其中,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 ' 数额较大 ';销售金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 ' 数额巨大 '。(株洲晚报记者 贺天鸿 通讯员 周子熙)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查看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