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起“教育要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一利阳光故事会 2018-06-11

本刊特约评论员 董旭午

笔者当年的初中物理课上有这样一段故事:

黄老师走进教室,怀里夹着一卷报纸,报纸里裹着个“洋油瓶子”(装煤油的瓶子,有二尺多长)。“ 同学们,谁能把这个洋油瓶子从中间整齐地掰开?”黄老师指着瓶子中间紧缠着的一圈棉绳说,满脸期待和微笑。教室里一片沉默,同学们交头接耳,小声地叽叽喳喳,没有人举手。“我就能把它掰开。” 黄老师得意地说着,“同学们想不想看啊?”继续吊着同学们的胃口。只见他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瓶子中间那道紧缠着的棉绳——原来那道棉绳蘸饱了煤油。不一会儿,就听到“咔”的一声响,瓶子真的就从中间裂开了。真的太神奇了,简直就像变魔术!有几位同学竟叫出声来。“ 同学们想知道这个洋油瓶子怎么裂开的吗?”黄老师问道。“想知道!”大家一起喊着。“好吧,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揭开这个谜底。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热胀冷缩》这一节。”黄老师就这样把我们引入了新的一章。课后,我们都明白了这个原理:受热部分的分子膨胀,没受热部分的分子保持原来的状态,分子密度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于是瓶子就断裂了。

当年,我们也没有做那么多练习,更没有没完没了地考试,那为什么会记得那么牢实呢?当然这就要归功于黄老师的生活化物理知识教学了。

笔者又想起了学数学的一些趣事。在学圆柱体表面积时,老师把班级的铁皮水桶放到讲桌上,先从长方形聊起。“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那么,请同学们想想,这个水桶的面积该怎么计算啊?”同学们马上就反应过来了:“上底或下底的周长乘以水桶的高,外加两个圆底的面积。”这样的学习一下子就记到心里去了。笔者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在农村学校上的,当时虽然条件很简陋,却学得很扎实,甚至一辈子受用。

今天想来,其实是教学与生活相融通,很多公式、定理等都是老师领着我们在生活中学的。比如,小学的“乘法口诀”,就是数着黄豆粒学的;中学的“圆的周长”就是在操场上画圆圈学的,“酸碱中和”就是回家观察妈妈蒸馒头学的……

每每看到当今的课堂,笔者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感觉:我们的教学离现实生活和学生的生活体验真的是太远了!不要说领着学生到生活中做着学、学着做了,就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融通的例子也很难从教师嘴巴里讲出来。实验课仍是书斋气十足,离学生的生活体验还是比较远,绝不是那种与“原生态”直接融通,这令笔者不由得又想起了“教育要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应该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因为脱离社会生活,拒绝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生们就不能真正地深入社会实践中体验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相反,学生仅仅是被圈在学校里啃书背书,结果只能成为一些虽具有着比较全面和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却只会做题和应试的书呆子。一个人在学校里获得的知识要真正发挥效用,必须经受社会实践的重新检验,必需经过一番“解构”和“重构”的过程。没有这样的一个过程,任何一位书本知识的拥有者都将无法真正适应社会、实践于社会、造福于社会。“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要义正在于此。

最后,笔者并不主张一切学校教育都必须到社会现实和生产实践中去办,那样教学效果未必好,事实上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也不是简单地开设几节劳动技术课,搞几次社会实践活动就意味着真正做到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必须与生活社会现实和生产实践相融通的主阵地必须在课堂教学上、在每一节的学科教学中。只有教师活教教活,学生才有可能活学学活、学通悟透、会学会用、学用结合,真正开发智力,把知识和技能学到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