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业银行如何解决第三方支付平台(例如支付宝)对其造成的冲击和影响?

 long16 2018-06-11

目前,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抢占了电子支付业务的半壁江山。除了既往同业竞争的固有战场,银行还面对来自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支付挑战,这种冲击不是同质化的产品之争,而是带有一定颠覆性的经营模式和生态之争。当然,商业银行可以指责部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有故意规避监管、野蛮无序生长等问题,也须承认其刺激银行对传统经营思维进行反思,不断在支付领域转型升级发展。

关于具体的几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金融科技为手段,提升风险识别防控能力。

近几年银行新兴业务风险隐患有所加大,有部分中小银行面对竞争自乱阵脚的原因,也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对银行的主要冲击之一。一些银行开展创新业务时,将客户身份识别、交易验证等交由第三方支付机构完成,但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身份识别标准低于银行,在交易路径复杂、行业链条较长等情况下,极易引发支付风险蔓延和交叉传递。这对银行的影响不仅仅是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声誉危害。安全与效率始终是支付的两大根本驱动因素,如果说银行因效率方面未必胜于第三方支付机构,但如能保持安全方面的高水准而提升竞争力。有研究表明,全球支付发展的主要趋势是,生物识别技术将终结密码时代。银行要注意“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借助生物识别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为客户提供更安全更无缝地身份验证体验,同时加强数据监测的力度,建立风险预警模型,确保有效的风险管理和终端用户保护。

第二,重视市场细分,以客户为中心,逐步积累用户量。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得益于其对广大“长尾”客户的服务,其聚焦支付产品和业务创新,强调抓住客户痛点,把握住客户资源和支付场景,导致银行的长尾C端优势逐渐丧失,进而对其零售支付业务产生较大冲击。银行要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及构成变化,通过数据分析技术构建客户分析模型,重视精准营销,在细分市场上下力气。例如,与普遍观点不同,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正在改变发达国家及新兴经济体的电子商务市场受众结构,老年网民将日渐成为全球支付的主要参与主体,202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的家庭年均支出总和将是2010年的两倍。银行可考虑针对老年人群体的特点(如购买力稳定、路径依赖强、安全性要求高等),挖掘丰富应用场景(如,老年群体正在催生订阅型零售业)提供端到端的个性化服务。

第三,把握自身特点,找准服务短板,打造轻型智慧网点。

现阶段一些银行为应对第三方支付等竞争压力,着力撤并网点或者精简网点人员数量,部分影响了客户体验。事实上,物理网点是银行的优势,可以面对面接触客户,更容易为客户提供服务。有研究表明,因担心数据安全,发达经济体相当比例的家庭有意规避在线支付,银行转账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仍将是主要的支付方式。银行要客观全面分析网点设立的利弊和盈亏因素,找准服务痛点(如等待时间长等),打造更符合客户需求的网点。

此外,第三方支付机构对银行的冲击还表现为存款结构的影响。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各种宝类跨市场、跨行业的交叉性金融产品,从商户端、客户端归集和沉淀客户备付金,并以同业存单、协议存款等形式存放银行,从金字塔的低端开始对银行传统核心业务进行蚕食,对社会融资成本、金融市场资源配置也都产生不少影响。监管部门已于近期明确监管要求,强调第三方支付机构回归业务本源,此类产品的生命力“T+0”服务得以存续的垫资服务,只能由银行以授信方式提供。这对银行是有利的,后续银行能否为海量长尾客户提供快速、便捷、无感知的授信服务,考验的将是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规合作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