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里乾坤的 悲喜内幕

 山水书房 2018-06-12

纵观天下,有多少人迷恋酒,甚至被酒所害呢?酒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魔力呢?现在,科学家为你揭开——

酒能给人带来什么?古往今来,人们对这个话题的论述无以计数。如时下被网上热传的一首打油诗,就表达了当代一些人对酒的感悟:酒是李白的诗引子 /酒是你我的话媒子 /酒是暧昧的胆子 /酒是谈判的桌子 /酒是不归家的幌子 /酒是流浪者的毯子 ……

酒的作用大家似乎都知道,但近些年来科学家研究后发现,人们对饮酒后的种种表现存在着错误的认识,并且背后有着非常奇妙的原因。

粗心与灵敏共存

研究人员发现,人在饮酒后,会感觉人人都变美了许多,即醉眼里面出西施。

如在2008年,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就邀请84名男女大学生,参与了一项测试实验,其中一些人喝饮料,另外一些人喝葡萄酒或啤酒。实验开始15分钟后,研究人员拿出40张陌生男、女学生的照片,让实验对象评价他们是否有吸引力。与没有喝酒的学生相比,所有喝了酒的学生都认为照片上的人都更有吸引力。而相比男性,女性饮酒后对丑的感觉更是大打折扣。

为什么饮酒后,人会对陌生人的外貌评分都高了许多呢?研究人员认为,主要原因是酒精会影响人对他人脸部对称性的判断力,而人脸的对称性象征着漂亮、健康、长寿等优势。换句话说,对称面孔较具吸引力。

最近,英国罗汉普顿大学研究人员征募101名男女大学生,进行了一次测试实验。结果依旧显示,喝了酒的人不太注意人面部的对称性,并且这种影响会随着酒精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大。说明醉眼欣赏美或者选美,还真不太靠谱。

不过,酒后也并不都是让人们粗心大意,有时还让人醉出灵感来呢。如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发现,适量饮酒对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就有一定的帮助。

美国研究人员将40名男性志愿者分为3组,让他们分别饮用高度酒、低度酒和不含酒精的饮料,当然,对饮用高度酒的志愿者,控制在微醉的限度内。然后,研究人员让志愿者参加一项测试,将不同词语按照指定的概念进行分类。结果表明,饮用高度酒的志愿者解答出的题目比其他人多38%,而且解题的速度更快。他们在回忆测试过程中的情景时表示,似乎那时脑中经常会“灵光一现”,突然间就领悟到了正确的答案。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现象表明适量的酒精能让人思维变得更活跃,由此会产生一些奇思妙想。正因为如此,有些人如著名作家海明威,就习惯通过饮酒来激发创作灵感。“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诗句,虽然有些夸张,但也是“基本属实”的。


胆怯共鲁莽一体

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喝酒能壮胆,会让人去做过去想做但却不敢做的事情。如美国司法统计局统计数字显示,1997年至2008年间37%的暴力罪行有酒精因素。

但最新的研究却发现,这种认识并不科学。

如在一项实验中,英国研究人员先在志愿者的手上写下“艾滋病会死人”这句话,意思是提醒他们在清醒的时候,对此有明确的认识。然后,把志愿者分成两组,一组喝酒,另一组喝饮料。30分钟后,研究人员分别问两组志愿者,是否愿意与艾滋病患者进行性行为,结果显示,喝酒一组表示拒绝的居多。这表明酒并没有产生壮胆的作用,而是让人胆小了。

之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实验表明,人在喝过酒之后,大脑会进入拒绝深入思考问题的状态,一切靠直觉,所以对眼前或即将出现的复杂情况,就会感到厌烦,产生焦虑感,所以在胆量上不是变虎而是变鼠了。

既然酒不能壮胆,为什么和醉酒有关的暴力事件会有很多呢?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这与性格有关,醉酒后,有人倒头便睡,有人变得粗鲁。而注重当下、极少考虑后果的人醉酒后就会表现出更多暴力倾向。

研究人员选了近500名志愿者,首先对他们关注眼前得失的程度进行评估,然后让志愿者们饮用外表相同的饮料,只不过一部分人饮用的饮料酒精浓度高,另一部分人饮用的饮料酒精浓度低。在各自饮下4杯后,研究人员让两组志愿者玩电脑游戏,获胜者可以对虚拟对手实施电击,而且电击时间长短和强弱由自己来定。结果发现,在比较关注眼前得失的志愿者中,醉酒者比其他人电击虚拟对手时间更长、强度更大;而更关注长远影响的志愿者不管是饮用哪种酒,每次获胜后都很少实施电击行为。

研究人员认为,一个人关注眼前还是长远,这和性格有很大关系。那些不考虑长远影响的人,在清醒时就比其他人更具攻击性,当他们喝醉后,这种特点就明显放大了。这个实验说明,酒精能放大人的性格缺陷,而并不是酒能壮胆,促使人玩暴力。


醉酒解酒在祖先

科学家早就发现,酒精能够增加人脑部多巴胺等化学物质的成分,而多巴胺就是人体“兴奋剂”。并且在饮用酒量相同的情况下,男性多巴胺释放量高于女性。这就是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贪杯的内在原因。

现在科学家又证实,人之所以迷恋酒,不但是酒有挡不住的诱惑,而且老祖先留给我们的“饮酒基因”影响人对酒精的反应程度。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找来300余名年轻人,其中许多是同胞的兄弟姐妹。通过对受试者的基因进行比较,发现受试者喝醉的程度与15号染色体部分基因紧密相关。

研究人员还发现,初次喝酒的年龄还与酒精依赖程度很有关系。如17岁之前开始饮酒的人当中,有大约1/3的人后来对酒精上瘾。21岁以后初次饮酒的人当中,对酒精有依赖的只占到1/10。也就是说,17岁之前就开始喝酒的人日后对酒精上瘾的可能性是21岁之后才开始喝酒的人的3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研究人员认为,这其实都是“饮酒基因”产生的作用:有这种基因的人才会更早开始饮酒,也会更早地对酒精上瘾。

研究还发现,老祖先不但给后人留下饮酒的基因,同时还给后人留下了预防醉倒的“拐杖”——“解酒基因”。

我们知道,酒精进入人体后,先后会有两种酶发挥作用。首先会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乙醛。乙醛对人体有害。这时,人体内的另一种酶——乙醛脱氢酶就接着登场了,它可以将乙醛催化为无致癌作用的乙酸。在这个解酒的过程中,最先立功的大功臣——乙醇脱氢酶,就是由乙醇脱氢酶基因控制产生的,因此说乙醇脱氢酶基因就是“解酒基因”,而这也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

既然有“解酒基因”,那么为什么有的人豪饮不醉,有的人浅尝辄醉呢?为什么东亚人普遍比欧洲人酒量大呢?最近,我国科学家揭开了其中的秘密。原来,“解酒基因”在世界范围内有7个变体。其中,只有一种变体具有强解酒功能,这种变体只在东亚人体内存在。中国人具有这类基因变体的人数很多,几乎占到了70%以上。所以中国既是酿酒大国,也是各类酒的消耗大国。由于这种基因变体的形成在距今大约2800年前,与“杜康酿酒”的历史年代时间相吻合,所以它被科学家称为“杜康基因”。

的确,人类对酒的感情真是很纠结:想说爱也不容易,想说不爱也很难,究竟如何是好呢?高招只有一个——量力而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