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唐王朝》之五:载舟覆舟

 人生杂谈555 2018-06-12


乐瞻先生 栾氏春秋 2017-07-22

栾氏春秋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独步古今唐太宗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造就了一大串的君主。在这一大串的君主中,人们耳熟能详的不多。在人们耳熟能详的君主中,雄才大略的更不多。在雄才大略的君主中,被毛泽东看得上的,只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五位,他在那阕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中说:“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在这五位君主中,最被人们称道的,当是唐太宗。唐太宗之所以能博得历史盛誉,在于他一身完成了一个君主极难完成的两件大事:打天下与治天下,从而成为独步古今的君主。

  关于唐太宗姓名的来历,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他四岁那年,随父亲李渊到岐州(今陕西凤翔南),有一书生自称善于看相,对李渊说:“公是贵人,且有贵子。”在见到李世民后,脱口言道:“龙凤之姿,天日之表,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李渊遂采其意作了儿子之名。

  李世民是将门之子,自小生长于军营,耳濡目染,加上性格勇略果断,到了十多岁,便能领兵打仗。在隋炀帝遭到突厥雁门(今陕西代县)之围时,他奉命增援,有过出色的表现。十八岁时助李渊守太原,重创高阳草寇魏刀儿。

  隋末将乱,李世民是太原军事集团中积极主张乘势而起者之一,为准备逐鹿天下,他折节下士,出财养客,联络江湖好汉,蓄养了大批能为他效死的文武之才。

  晋阳县令刘文静高度评价李世民说:“此是非常人。大度类于汉高祖,神武同于魏武帝,年虽少,却是天纵!”

  李渊举起义旗,李世民领兵成功的拿下了西河地区。旋即拜右领大都督,统领右三军;李建成拜左领大都督,统领左三军。此时,他们兄弟俩的关系是和睦的,同心协力地为李家事业在奋战。

  李渊挥军西上,与阻击的隋将宋老生之军遭遇。时久雨不停,粮食告罄,李渊欲引兵回太原。李世民以兵退则散的理由予以反对,反对无效,他在账外进行哭谏,从而打动李渊收回了成命。结果,他所率的城南之部歼灭了敌主力,阵斩宋老生,攻克霍丘。

  在李氏父子进入长安,宣布建立唐朝后,屡建功勋的李世民被拜为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晋封秦王。

  唐朝建立后,进入统一天下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李世民更是焕发出杰出的战略智慧,施展出无以伦比的战术才干。当然,他不是常胜将军,败过,且大败过,然他有极强的心理素质,不怕败,不忌讳败,从败中汲取教训,从败中积累经验,从败中走出胜利之路。

  他向新王朝献的第一份厚礼,是将薛仁杲的二十万之众歼于一役;他打得最艰苦的一战,是平定刘武周、宋金刚势力;他打得最精彩的一仗,是围点打援,生擒窦建德,迫降王世充。

  这是大战,此外,他还打过无数的小仗,无论是野战、夜战、阵地战、攻坚战、防守战、运动战,还是水战、平原战、山地战,他都打得有声有色,打出了水平,打出了威名。

  对李世民打天下的战功,或许史家的记录有涂脂抹粉之处,然基本的事实则是确凿的。没有出生入死的军事经历,他不可能营造以他为首的势力集团,他不可能在以后的宫廷纷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了他最大的政敌李建成、李元吉,迫使唐高祖退为太上皇,从而皇袍加身,成为唐朝第二代君主(庙号唐太宗)。

  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他在君临天下的二十三年中,励精图治,开创了自汉代以后从未出现过的天下大治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为何能取得大治的局面,这在于他及时抓住了历史赋予他的机遇:从国家形势而言,随着平定各路诸侯战争的结束,天下重归一统,中央政权名副其实的控制了全国,治理的方略得以贯彻执行;从社会状况而言,人心久乱思治,百姓嗷嗷待哺,从上至下欢迎治理的政策。

  其实,这种机遇在每个大乱过后的时代,都毫无例外的存在,绝非历史单独钟情于唐太宗。然为什么唐太宗能取得大治的成就,而其他具有相同机遇的君主却未取得?这不能不归结于个人因素。唐太宗有着求取天下大治的深切愿望,为了这个愿望,他屏斥奢侈,甘于淡泊,放弃物质享受;为了这个愿望,他虚怀若谷,从谏如流,放弃精神享受。放弃物质享受固然可贵,然放弃精神享受更为难得,为何唐太宗能成为独步千古的君主,关键的关键,在于他敢于放弃作为君主本可享受的人世间最高级的精神享受。

  有人把大治归结于唐太宗的个人禀赋和爱好,这有部分的道理,然英雄崇拜过了头,夸大了英雄创造历史的作用。

  有人把大治归结于唐太宗接受隋朝灭亡的教训,这有更大的道理,然把事情过于抽象化了。

  唐太宗之所以孜孜不倦的求取大治,实在是他内心有一种巨大的恐惧,一种如同梦魇般的恐惧:他和隋炀帝太像了!

  第一个像是:他俩都出生在贵族家庭,尽管有着与生俱来的优越生活,但面对的是上层社会无休止的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打小耳濡目染了权术,惯于经意、不经意的用权术来待人接物。

  第二个像是:他俩都面对着乱世,并各有用各自的方式来夺取政权的父亲,在艰难的夺权过程中,他们渴求权力,尤其是最高权力,万死不悔的愿意用生命来换取。

  第三个像是:他俩都在统一战争中出过大力,立过大功,他们善结人才,崇拜武力,有英雄情结,有豪情壮志,有四海之内唯我独尊的感觉。

  第四个像是:他俩都在兄弟中排行老二,虽对本朝的建立有着莫大的功勋,然在传统的嫡长继承制下,对最高权位却是望尘莫及,这是他们所不甘心的,从而积极投身于宫廷争斗的漩涡里,不惜用超乎常规的手段,对原太子及其集团给予了万劫不复的打击,从而取得了皇位继承人的资格。

  第五个像是:他俩都在取得太子资格后,对父皇施加了某种政治手段或压力,从而促使父皇过早地离开人世或退位,让自己走上了皇位,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力。

  还有许多的相像……

  如此的相像,若排除道德因素,本无可厚非,但是隋炀帝的下场,以及由此带来的隋朝灭亡,着实让唐太宗刻骨铭心,他恐怕重蹈覆辙,自己重蹈隋炀帝的覆辙,唐朝重蹈隋朝的覆辙。他不想重蹈覆辙,由此深刻的认识到,必须反其道而行之:收敛欲望,收敛享受的欲望,收敛行使权力的欲望,一切从国计民生的需要出发,从治理天下的需要出发。这样做,光凭自己一个人的悟性,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有制约,这制约就是让群臣监督自己,随时随地监督自己,保证自己一直再正确的轨道上走下去。隋炀帝曾说过:“我性不喜人谏……”(《资治通鉴》卷一八二隋炀帝大业九年)这句话常在唐太宗耳边响着,于是他提倡谏诤的风气,鼓励群臣大胆且无顾忌的谏诤,纠正自己的各种过失。

  唐太宗确实这样做了,然做得很不易,做得很痛苦,有时觉得非常不自由,有时觉得失去了自尊,几度不想再做下去,他扬言要杀了谏诤不断的“田舍翁”魏徵,责斥刚正不阿的王珪等实例,便是显著的反映。但在长孙皇后的帮助下,在自己的反省下,他还是保持了纳谏的气度、开明的姿态,接受群臣的制约。

  贞观之治来之不易,唐太宗的做法更是千古难得。 

隋亡的教训

唐太宗读书,读的是隋炀帝的文集,感慨,他写的文章漂亮,讲的是尧舜之道。这是漂亮的道理。隋炀帝与隋文帝不同,隋文帝是行政奇才,能力强,就有弱点,不爱读书。评价他是素不悦学,不喜欢读书,隋炀帝却不一样,从小受到好教育,文章诗词都不错。道理都懂,怎么事情不会做呢?

太宗引起警惕,前事不远,是自己的反面教员。要总结教训,向许多人请教。间治国经验,张玄素说,隋的丧乱少见,是因为权力高度集中。什么都是皇帝自己来处理。一天就算只批十个公文,民间的事,你未必懂。不间,就在那儿批,十条算你对五条,也还会错五条。专权,就会搞乱,会养成风气,百官只唯上,只对皇帝负责,不唯法,不尊重法律了,这种风气就坏了。皇帝不能集中所有的权力,让职能部门去发挥作用,要分权给他们,让他们去做。总结起来,皇帝忧劳,做的不能尽善,不能这样,不能高度集权。一次太宗对大臣们说,如果把你们的权力都收上来,结果只能是你们都没有功名了,这是开玩笑,他想表达的是,要学刘邦,借鉴成功的人中,就有刘邦。刘邦最擅长的就是把人管好,韩信打下大半个天下,刘邦几乎没赢过,能守住就不错。韩信就是带着老弱病残,也能端掉项羽的老窝。刘邦间韩信你能带多少兵?韩信说,你能带十万,我能多多益善。刘邦间你怎么能被我抓来?韩信说,你是将将之人。我们不一样。这是两种人才的区分。韩信能带兵打仗,刘邦不见得会。但是擅长管人。能管好人。把了不起的将军管好。他知人善任,放权给他们,让他们去做。只督促你做得好不好。这就是才能高下的差别。

唐太宗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贞观年间有一个人,叫李好德,然而李好德却不好德,到处散布谣言,官府抓了他来,罪是很重的,这得送到中央,朝廷审。审核的是大理寺的副长官,张蕴古。一审,发现有问题,李好德查下去是癫痫病人,判重刑于情不合,当时法律规定不能对残疾人随便用刑,现在你要遇到路上有人有精神病犯了事,也不好随便采取措施。结果汇报给唐太宗,唐太宗听了,也同意张蕴古,可以放了李好德。张蕴古高兴,跑到监牢去,与他下棋,并泄露了这个秘密。御史发现,查,御史也报告给了唐太宗。张蕴古是相州人,李好德哥哥是相州刺史,说他癫痫病,这个可能不实,这是官官相卫嘛。唐太宗一听,大怒,拉出张蕴古,杀了,这是治官甚严。

不久,交州刺史违反圣旨,唐太宗也杀了他。不久,唐太宗想,不对呀。这二人都犯罪,但是罪不至死,下手太重了,他自我反省。然而,他发现出更大问题在于,下面为什么都不反对。没人反对,于是他把房玄龄等召来批评他们,你们为什么不反对?所以你们都犯错误了,凡是死刑都会上奏。他还想到,要从制度上杜绝这种事。这件案子,确立了死刑复审的制度——五覆奏,五次上奏,地方的死刑得三覆奏,一再复核,才能实施。唐太宗可贵在不是就事论事,从制度上堵漏洞。贞观年间,灾难多,就颁布政令,减税。发布后,补一道政令,已征收的不退了,等明年再补回去,这就矛盾了。百姓灾荒了,现在就没饭吃,这事魏徵就反对。同时,征兵上,负责的大臣提出,征十八岁以上的来当兵。魏徵不太同意,劳动力会流失。征兵的就跟太宗说,国家缺少兵,十八岁以下的如果体格好,也可以征。于是再下令,如果身材魁梧的,就可以。魏徵上表,严厉地说,要以诚信治国,这些事就不诚信。说免税,百姓高兴,接着下政令,后果是百姓失望。说明年补,这是朝令夕改。说征兵,十八岁以下的可以,要养些农业劳动力,都抽走了,谁来劳动?两件事上都体现出不讲信用。表上过后,唐太宗很受触动。让百姓心生怀疑,朝中失信,获得蝇头小利,伤了德义,为你惋惜。唐太宗高兴,表彰魏征,还赏赐他。

唐太宗喜欢能干的人,兵部的戴胄,耿直,不管来头,不对就不同意。唐太宗欣赏他。从兵部调到大理寺,当副长官。戴胄跟唐太宗顶了起来。唐太宗发现选拔官员中,如果假冒官员的儿子,就可能做官。人事部门,难调查清楚。有些人就混了进来,唐太宗大怒,下了政令,让他们自首。凡是假冒的,自首,到一定期限,不自首的,一旦发现,处斩,过了期限,开始查,查出了些假的。没自首,就得处斩了,戴胄坚决不签字,他讲道理,这些人罪不该死。唐太宗说,我当时颁布下令,不自首,就处斩。不同意,不是失信吗?戴胄说,那个政令是动一时之愤,超越法律了,重刑了,不对,现在知道不对,还要执行,得到的是面子,破坏的是法律,国家法律是最大的信,不以一己之私,破坏大信。唐太宗认识到了这个道理,这是取信于天下,严格的依法办事,他表彰了戴胄,唐的法典中有一条,所有判案,不能根据皇帝的诏令来判案,如果没有整理成为法律,不能用。临时诏令来判案,会让轻重失衡。

唐朝还建立了一套严密的法律体系,严格在四个部分构成,律、令、格、式。四块作用分别是:律是成文的法律,包含的面广,一共502条,分三十卷,实行后还有间题,后来就让官员组成班子对法条逐条解释,到唐高宗时编成了《唐律疏议》,也起到法律的作用。这部律法强调的是德礼是政教之本,对处罚做了大量的减轻,与隋的法律相比,各方面处罚大幅度减轻了,唐强调处罚宜轻不宜重。法律滞后,用令,即政令来补充,这也是法律,能因时因地,不停地发布。令的量非常大,唐朝每隔一段,就要修改清理一次令,有用的就留下,编成“格”的书,官府依它办事。式是什么?唐用式来规定具体程序与章程,长孙无忌讳律带刀入宫:长孙无忌是唐太宗第一心腹。有一次唐太宗召他,他着急入宫,忘记解刀,谈完事后,守门的人才发现,这成了一个案子,皇宫是不能带刀进去的,审,宰相审,就说这是失误,不会是为了谋杀,是守门的失职,因此罪重了,所以提出方案,长孙无忌徒刑两年,门卫斩首,这个方案提出来,戴胄反对。长孙无忌带刀入宫,按法律来说,不能称为失误,同样是犯罪,按理应该犯死刑,皇帝要赦免,是皇帝的权力,不是我法官的事,如果是过失,长孙无忌是,监门校尉也是过失了。唐太宗一看,有道理,再审,宰相坚持,戴胄坚决不同意,长孙无忌过失在前,他过失在后,更应该轻判,最后监门校尉免死,都是按过失判。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唐太宗讲到国家大政方针的基本点,“为君这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这个比方,要养育民生,如果盘剥他们来让自己过好日子,就像割腿上的肉来吃,咆饱了人死了。这有针对性,隋朝就是这样的例子。集中百姓的资源,做许多大型工程,国家却完了,强大的国家倒塌了,唐太宗亲眼看到了隋亡的教训。他总结历史,提出重要的思想,治国像治病一样。病人觉得病体有起色,就更需要调养,稍微恢复元气,就赶快做事,就要出大事。

       第二个问题更重要,社会恢复后,不能沉浸在成就里,不能像隋炀帝那样好大喜功。唐太宗在任前几年,很困难,三年后,风调雨顺了,官员容易想到有所作为,要做事了。这不能责怪他们,太宗也想呀,他想盖宫殿,要在长安外盖宫殿,冬天西安的天气不太冷,夏天却非常热。唐朝的皇帝家族遗传是气疾,怕热,坐在冰床上上朝,唐太宗也是高血压,想到西安外边阴凉处盖一个,好避暑。后来,他想起秦与隋是这样灭亡了,所以就停下来了。他也想修京城,不完全是好大喜功,最早修得富丽的是刘邦,打下天下,定都长安后,让萧何来修,修得壮观极了,刘邦大怒,国家这样穷,把都城修这样好,要治他的罪。萧何说这有用心,雄壮才让人看了觉得威严,有实力,勒紧腰带也得这样修,修首都不完全是好大喜功,唐太宗也想修好点,可是想到民力没恢复,动乱伤人太深,克制住不做了。这时,官员与百姓想法不同,官员想要业绩,唐太宗推行以德治国,几年就出现繁荣的景象,这时,就有官员说,从隋的动乱中,国家重新站了起来,百姓富裕。灾荒过了,百姓回来了,没有怨言。这不容易,说明治理得好,就应该去封禅。这是传统的间题。要祭天告天,加高泰山。这是神山。今天大治,就应该告诉上天,唐太宗开始拒绝,但是下面的官员反复劝,唐太宗也动心了。

这时魏徵站了出来,跟皇帝说不能封,唐太宗被劝多了,就问他,为什么不能封禅?统一了,功劳高;天下大治,德厚;百姓安居,国家安定;周边的国家推举为天可汗,四夷宾服了;丰收了;祥瑞出来了。万事具备了。魏徵说,理由只一条,民生还没完全恢复,一封禅,百官浩浩荡荡出发,沿途要多少旅馆,多少山珍海味,多少州县要供养。山东是战乱重灾区,没多少人烟,供得起吗?百姓承担不了,对社会就是灾难,唐太宗听,觉得对,硬是克制了,不封了。一直到他死,立了再大的功劳,人们不停地劝他,他都不再封了,他坚持民生没完全富裕这一条。对外上,他登基几年,康国在葱岭,新疆最西的地方,求内附。所有的王朝都会欢迎,唐太宗不同意,接受了内附,就要承担责任与义务。那么远,如果出了事,突厥打他,你就得去管。管得了吗?军队去,得付多大代价呀?部队与内勤,就得巨大耗费了。唐太宗想到民生没完全恢复,不是鼓吹盛世的时候,要懂得克制。第三点,魏徵讨论国家要不要积德,国家也要,更要积。魏徵上表:“目司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举树的例子,要培植树根。要让国家安定,就得积德。如果刻薄,要让国家长治久安,从来做不到。如果取得政权后,不懂得居安思危,节俭,积德不厚,欲望不能克制,就像砍掉树根,要想树长得高,这是做不到的,用树做比喻,来证明这一些,树根就像百姓,不能盯在物上,要看到人上边,看到物,就鼠目寸光,看到人身上,就是积德以治国。唐太宗在这上边身体力行。他登基后,灾荒严重,国家没有钱,没办法救济,就只能任由百姓自谋生路,有人就卖儿卖女,这是痛苦的事,可是他们卖了,古代没有禁止的,这是合法的,这种合法不合情的事,怎么办?他就拿出国库的钱,买回孩子,还给父母。这件事感动了关中的百姓。旱灾过去,蝗灾来了,唐太宗吞下蝗虫,边说,粮食是百姓谋生的东西,你吃了它,你怎么活?大臣劝他,唐太宗说了,百姓能不生病,能丰收,我病了也没关系,这是玩真的,真心地帮助百姓,这是具体的积德之事,更难的有,朝廷过于有作为,超过了度,百姓就苦了。

唐太宗提出君静则民安,皇帝安静了百姓就安宁了。官府不静,不断折腾,百姓就苦。唐太宗说了“安人宁国,唯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皇帝无为而治,百姓就快乐了,皇帝多欲,百姓就苦了,我压抑自己,就是因为这些。唐在贞观年间,没多少大型工程,要让社会静下来,除此外,还有官,百姓难影响社会,官不一样,手中有资源,有权力,一折腾,社会就会跟着动。官静下来,节欲,不仅仅是人格修养,更关系到国家大政方针。是政策意义上的事,否则骚动,就像隋朝,一项接一项大工程,都没有道理吗?我们想想这些事,他做也有苦衷,他们是从动乱中走过来的。中国动乱时,受到多少凌辱与欺负。说北魏后期,东魏与西魏分裂,宇文泰传下来,就有了隋唐,另一边是东魏,北齐,因为分裂被欺负了,突厥就是这样,两人争相向突厥进贡,争取支持,突厥拿出女儿来和亲,两个皇帝争着要,求着要,这样受凌辱的日子,隋炀帝隋文帝记忆深刻。他们想尽快让国家强大,结果车开足马力,刹车刹不住了,最后崩了,这是唐太宗看到的历史教训。所以他得踩刹车。设想与动机可能是好的,但是结果是坏的。动机上都要确立以民为本,要施仁政,仁者无敌,这是孟子提出的。“不仁而行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这有也。”有不仁的人,可以得国,夺取政权,不仁却不可能得到天下,这是百姓,你没办法让天下归心,秦朝就是例子,用武力打平天下,却不能让百姓心服,秦不懂得建国后转型,施仁政,继续以暴力施政,让百姓起来反抗。什么叫仁政?孟子说,所有人都想来,这是好的,是仁政了。全世界历史上,称得上盛世的帝国不多,东方唐是,西方罗马帝国是。要做到这些,就是施仁政,要让百姓安居乐业,大家做自己的事,闲下来的时间,就会敬老爱幼,制度上保证社会能生产发展,制度文化层面上,能弘扬道德修养。讲忠信,讲和睦,这是我们所追求的,不是通过强力驱赶百姓做事。孟子讲施仁政的结果是诚信和睦而繁荣的社会,梁惠王根本不听他。唐太宗的以德治国:唐太宗讲仁政,有本钱。他不尚空谈。24岁时扫平天下群雄。现在返朴归真,取信于民,必须与百姓讲诚信。这个社会才能固本,才能安定,这是自己的经验得出的以德治国。现在必须讲文治。唐太宗与梁惠王的悟境不一样,结果自然不一样,唐太宗得到的盛世,梁惠王是亡国了。吴兢总结到《贞观政要》里,成为治国的丰碑,就是以德治国。德是本,民是本,其他不过是手段,是术而已。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亦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简称“载舟覆舟”,意指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弊害。比喻民心向背决定生死存亡。

  最早出自孔子
  (一)原文见《荀子.哀公》篇,是荀子讲述孔子与鲁哀公的一段对话.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孔子曰:“君之所问,圣君之问也,丘、小人也,何足以知之?”曰:“非吾子无所闻之也.”孔子曰:“君入庙门而右,登自胙阶,仰视榱栋,俯见几筵,其器存,其人亡,君以此思哀,则哀将焉而不至矣?君昧爽而栉冠,平明而听朝,一物不应,乱之端也,君以此思忧,则忧将焉而不至矣?君平明而听朝,日昃而退,诸侯之子孙必有在君之末庭者,君以思劳,则劳将焉而不至矣?君出鲁之四门,以望鲁四郊,亡国之虚则必有数盖焉,君以此思惧,则惧将焉而不至矣?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二)《荀子·王制篇》中有这么一段话:“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三)唐初魏徵和唐太宗也多次转引这样的观点.见《贞观政要·论政体》:“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四)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成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载舟覆舟”便源于荀子、魏徵和唐太宗谈论君与民的关系及其重要性故事。

  以上的故事仅是告知大家一个直观道理;即君主与大臣、百姓的一种因果或逻辑关系.这种关系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时期、非常符合民意和治国理正思想.但随着社会发展及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即使是提出此句话的王朝最终还是走向衰落和更新.
  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君主《领导人》的代代更新;
  A、君主的更新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但新君主继位是否秉承正确的发展理念;是否保持良好的发展形式;是否有能力和胆略迎接新的挑战;是否能接受正确、良好的发展建议;是否能胸襟广阔、吸纳百川、不拘一格的引进、推举能力与思想品德俱佳的人才;是否能不违心、不顾私、公平、平衡的处理重大事物;是否能不顾及裙带关系而力揽狂腕的铲除腐败的根源.是否能够带领全体人民或引领时代及履行历史赋予使命.
  二、致命的要害:社会文化、特别是人文意识的腐蚀.科技技术水平停止不前、及不能接受新的发展理念等等.是导致社会更新的决定原因.
  B、社会人文理念是否跟上社会正确的思想潮流发展.是否预防和控制不良文化潜移默化滋生于民众心中;是否不断推出良好的社会文化风气和新人新事;是否破除和抑制不良口语、群体集结的秽语、文章、视频的泛滥和传播;是否破除百姓的低俗、结社、拉帮、聚众、盲目听从、跟从、借题发挥、炒作等等的恶劣性.是否推出、加强百姓的文明理念、文化风气、社会榜样;是否重拳打击中高层管理干部的腐败意识滋生.是否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良好行为作风是社会正常发展主心骨;是改善人民对国家政策、制度、纲领性文件的信任.对是否强化社会制度、纲领、律法与人类社会发展、自然规律相协调。是否认识到科技的停止不前将无力面对内部及外来的挑战。是否点到所以国民素质建设是这个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的历史名声应该是很大的,在唐朝的皇后群中,长孙不是权力最大的,应该说也不是名声最大的,但却是名声最好的,长孙皇后这个人知书达礼,很贤淑,很智慧,很大度,用我们现在的词概括,大概就是知性女人。长孙皇后既然是皇后,她的执掌就是皇宫,后宫的事情都听皇后的,所谓母仪天下,跟这个职务是有关的。所以她的第一件工作,对唐太宗对贞观之治的第一大贡献,应该就是稳定后宫。为什么要讲稳定后宫呢?皇宫之内,高墙之内,壁垒森严,那是一个不愁吃不愁穿的地方。但是因为资源很多,特别是政治资源很多地所以那里一直是,波浪不断的地方。唐朝后来的历史证明,如果后宫管不好,这个朝廷就管不好,在唐太宗的贞观时代,后宫被长孙皇后管理得井井有条,因此她就为唐太宗全力以赴地经营天下,治理国家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后方,所以我说长孙皇后,她领导的一个方面军,帮助皇帝,帮助李世民,在以前是打天下,在以后是治天下。

她是怎么治理后宫的呢?其实也跟简单,说起来大概很多人都能做到,比如说长孙皇后一直是读书的人,据说她一年四季书不离手,因为她了解古今中外,特别是古代的历史,所以她知道,碰见相似的事情她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长智慧,另外呢,她自己需求不的,据说她是俭朴成性的人,她的物资供应够了就足了,绝不会贪多。其实她也树立了一个俭朴的榜样,在那个时代特别重要,皇后在处理一般的关系深,比如说后宫的关系上,其实我们知道呢,这个里面就是最复杂的问题,但是她处理得好,比如说唐太宗跟别的宫人生了孩子,她的表现怎么样,是不是嫉妒心暴然而起,不会的,有一个宫人可能因为难产生下孩子就死了。皇后就把这个孩子一直养在自己身边,像自己亲生的一样,没有半点嫉妒心,树立了当时的一个很高的道德水准。别的妃子生病了,她就会把自己的药品拿去给人家用,这是舍己为人啊。所以史书上记载,就是她下面的人都对她感恩戴德,这么样一个好人,那谁不感恩戴德呢?这样的一个好人,又有办法,又有水准,她治理的后宫当然是平安无恙,什么事儿没有,风平浪静。


在后宫的治理上有的时候唐太宗也会发话的,所以长孙皇后的传上就说,后宫的人得罪了皇上,她就助帝意,她跟皇帝这么说,你把他交给我吧,我一定狠狠地处理他,等到皇帝这个事儿淡忘了,或者想通了以后,她才开始处理这件事儿,她不会在皇帝盛怒之下,立刻处决这件事,她不会的,为什么呢?那有可能让皇帝的这种愤怒变成一种错误。她是先跟你说好话,你这个发火是有道理的,但是她并不处理,等到你这个火消完了,她再处理,一定不让手下冤枉,这是一个很好的副手。更重要的不是在于长孙皇后怎么样处理这种矛盾,这种事务,而是在长孙皇后的心目中,她始终以唐太宗,以唐太宗的朝廷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她的自己的定位很清晰,就是帮助皇帝,我这个后宫就是要平安无事,不要给皇帝找麻烦。所以据说她病重的时候快不行了,太子就跟皇后建议,说是现在一般的做法是大赦天下,把那些有罪的人都赦免了,这是积德嘛,这样的话呢,您的病情也可能有好转了,阴德对你的病也可能有好转,皇后坚决不同意,她说不能因一个夫人的病情来扰乱朝纲,大赦是朝廷的大事儿,哪能因为这么一个理由去大赦呢?不可能,所以这个是她的一个基本原则,她不能让她自己的事儿,她后宫的事儿来干扰朝廷,保持了后宫的安静。那唐太宗这边一切可以放心,就可以全力以赴去经营天下,这道理还是很简单的。


第二项长孙皇后是唐太宗的一个政治顾问。唐太宗经常有什么事儿就来找皇后讨论,皇后的态度是不讨论,有一个事儿我想问问你,你说这个主意怎么样,她不提意见,不提建议,就不说话,这叫什么呀,这就叫顾问以不问为前提,什么意思,就是只问大事儿,不回答小事儿,一定要皇帝翻来覆去地解释,这个事儿跟你这个忧虑是没有关系的,你还是说说你的看法吧,她可能才提出她自己的看法,就是长孙皇后这个政治顾问是只问大事儿,不问小事儿,什么事情都回答那就是秘书,只有重要的事情才回答那就是顾问,长孙皇后就是这样的事儿,就是这样的一个顾问。经常的情形是唐太宗问她什么,她就不回答什么,她不回答,不回答有两个好处,一、要唐太宗继续考虑这个事情是不是要征求皇后的意见,第二、在唐太宗重新考虑的这个时候,是对这个事情进行了新的一番斟酌。我不回答就是让你再想想。

不过皇后还真有她自己关心的事儿,有些事儿她是要管的,那就是长孙家的事儿,她是积极主动地要管的,贞观元年发生了一个案件,一个叫李孝长的郡王,策动一次谋反。参加这次谋反的有一个人叫长孙安业。长孙安业是监门将军,管皇宫大门的,很重要,可是他的身份更重要,他是皇后的哥哥,长孙安业,皇后的同父异母哥哥,皇后的哥哥,那也就是长孙无忌的哥哥,长孙无忌那时候是吏部尚书权力很大,组织部部长管人事的。这么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家有这么好的关系,弟弟是大官,妹妹是皇后,他为什么要谋反,有原因,这个长孙安业是大哥哥,曾经迫害过自己的弟弟和妹妹,因为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嘛,他的父亲去世,长孙晟去世的时候,这俩孩子还小,他们的母亲还在,就是长孙皇后的母亲是他父亲第二次娶的夫人,这样的关系,所以他父亲一去世,长孙安业就不这娘儿仨给赶走了,因为长孙安业他是哥哥,他不能这么做,也不该这么做,但是他就这么做了,把这两个小孩子赶出去了,连他们母亲一起赶走了,当然他没有想到这俩孩子后来会这么发达,一个当了皇后,一个当了宰相,当然没有想到,可是后来这些事儿都发生了,到后来贞观时期,长孙安业虽然因为这个皇后的关系,自己当了很大的官,但是内心不安,因为自己过去迫害过这个兄妹,所以参加这次谋反是有道理的,他想推翻这个朝廷,你们就再也不会给我来劲儿了,什么意思?他认为皇后和长孙无忌肯定会报复自己的,现在是时候没到虽然让我当了监门将军,但实际上你们还会对我怀恨在心,以后一定会收拾我的,与其让你们以后收拾,不如我现在开始行动,所以他就参加了谋反。参与谋反那可是大罪,十恶不赦之罪啊,依法当死,一定会处死他的,这是谋反罪的几个主要人物,皇后出面了找皇上,说安业这件事,她是什么意见,是保安业,还是要收拾安业呢?是要保安业,她没有报复的意思,可是那个时候我就仔细地看,为什么没有长孙无忌的动静,长孙无忌在这个案件上怎么没说话呢?他密说话他的意思我们就知道了,他那意思就是依法办事。依法办事不就是把安业给处死了嘛。可是皇后出面,要求皇帝保存安业的生民,她说安业这个哥哥对我们兄妹不好,天下共知,这是家丑大家都知道的,如果我现在真的按法律把他处死了,老百姓会怎么议论,人家会议论我是官报私仇,那我们这个家丑不就太大了吗,那个时候家里的矛盾会有这样生死之矛盾,皇后呢心地很好,一方面要维护长孙家族的声誉,另一方面确实也想保护哥哥的生命,虽然那个哥哥对她很不好,真是该死的哥哥,但是她保住他了,皇帝当然说,那不能因为安业这种不道之徒来影响皇后的声誉啊,所以不杀了,流放岭南,安业的命就保住了。这是长孙家的事儿,皇后一定要管,还有一件事儿。


贞观二年,唐太宗就想把长孙无忌升成仆射。皇后就公开地反对,历史上啊,外戚干政是很不好的一种习惯,很不好的一种事情,如果出现了就是悲剧一场,所以呢外戚家就应该谨慎,再谨慎。不能让他们掌实权,我哥哥其实她这个哥长孙无忌,跟李世民的关系很好,李世民才不担心他什么外戚干政呢,还是想让他多管点事帮自己呢,可是皇后就是不同意,皇后不同意。李世民生气了,不听你的话,长孙无忌我还不了解吗,他又有才干又有忠心,为什么不让他干,就应该让他干,后来就让他当了宰相。皇后也没辙,但是皇后还在使劲地做工作,一年以后,有人就提了报告,跟皇帝说,长孙无忌揽权。就是不该他管的事他也管,这就叫揽权。皇后听说这个消息以后,立刻去找长孙无忌,你赶快自动辞职,提出辞职。长孙无忌没辙,皇后这么坚持,就提了报告,后来就不再当宰相了。虽然李世民还是到朝廷上给长孙无忌做了一个名誉恢复,说有人说他怎么怎么,我跟长孙无忌是什么关系,我跟你们大家说,我们俩就像父子一样,我对他就像对儿子一样的信任,不要有别的想法,虽然这么说,还是让长孙无忌回到家中,担任了一个名誉很高的职位,但是没有实权的一个位置,后来长孙无忌去干什么呢,就去修改法律去了。在皇后在世的那些年代,长孙无忌一直是这样,没有掌握实权,就有那一年,贞观二年到三年当过宰相。


在对待长孙无忌的问题上,长孙皇后表现出的谨慎态度,成为了后来历朝历代传颂的佳话,她身上所拥有的这种理性精神,也是和贞观时期的理性行政一脉相传的,而长孙皇后这种理性,不仅表现在对待长孙家族的事情上,更体现在对待朝廷股肱之臣的态度上。

有一次呢是长乐公主出嫁,长孙皇后的女儿,唐太宗生的女儿出嫁。皇上知道皇后很心疼这个女儿,所以唐太宗就跟有关部门说,说这个长乐公主她出嫁,不应该按一般的公主的规格办,应该超规格地办,因为皇后喜欢这个女儿,有关部门当然就奉命行事,本来皇帝都发了命令了,有关部门也开始执行了。魏徵就出来捣乱了,说这样不符合礼法不符合规矩。规矩一旦破坏以后就没完没了。唐太宗回来就跟皇后商量,魏徵反对怎么办呢,皇后说了一番话,真的很不错,那种知书达礼就应该体现在这个地方,她说过去啊,我一直听说陛下很重视,很重用魏徵我不知道为什么,从这件事看,魏徵这个说法,看他的这个说话,我现在豁然就明白了,陛下为什么那么重视魏徵,说魏徵这个人善于什么呢,善于以礼制主之情,用礼仪来限制主人的情感。说魏徵啊他真是做到了别人都做不到的事儿。她说我是陛下的夫人,我们一起同感苦共患难,有过那么多的历史,但是我想给陛下提意见一也要察言观色,也要看看皇帝的心情,我才敢说什么,和不敢说什么,而魏徵这个人他竟然敢,他比我还敢于向您提意见,什么叫忠臣呢,这就叫忠臣,什么是良臣,这就是良臣。所以魏徵这个意见太重要了,就按魏徵的意见办,然后皇后还专门给魏徵家里面送去了礼,赏赐,送去了赏赐,你看她总结魏徵,总结得多到位啊,以礼制主之情,唐太宗自己后来也说过,说魏徵善于以礼制君,就是这个意思。


那个故事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故事,说有一次魏徵在朝堂上给唐太宗提了意见,唐太宗接受不了,怒气冲冲一摆袖子走了,回到后宫怒气冲冲,然后皇后就说,陛下您这是怎么了,还不是那个乡下佬,乡巴佬,整天找我麻烦,早晚有一天我会杀了他,说的还是魏徵,皇后就进到里间,改换了衣服。穿上了朝服跪到皇帝面前,皇帝吓了一跳,刚才进屋又出来这是干嘛来着,这是为何啊?她说我听说,只有君主你贤能,你的臣下才能忠诚,魏徵因为他效忠您,他能够敢于这样正好证明陛下您是贤能的。我能不祝贺吗,这是国家、人民之福啊,所以我要祝贺。唐太宗对魏徵的一肚子的烦恨,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仔细地看一看这个过程,你看皇后进谏那个方式跟魏徵很像,她不仅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她还有一个妥善的办法。那个办法是什么呢?寓批评于表扬中。她不说你对待魏徵的进谏反感是不对的,她说您有魏徵反而证明您自己是了不起的,我不是祝贺魏徵,我是祝贺你很伟大。如果皇后不是这样的皇后,我们想一想这个情形会是怎样?皇帝发火了,然后皇后就说魏徵这个家伙就不是个东西,天天也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什么事儿他都管。那魏徵早晚一天真的被皇帝给杀了。不,皇后不是那样的皇后,所以贞观时代就不是另外一个贞观,皇后以皇帝的大局为大局,以真正的治理国家的事业为自己的事业,她要是小肚鸡肠那完了,全完,所以在贞观时代,皇后的这种做法,是别人做不了的。皇后对皇帝能起的作用,是别人起不到的,所以贞观之治一大功臣当然就是长孙皇后了。

长孙皇后是在贞观九年去世的,去世的时候只有三十六岁,其实还很年轻,临死的时候,她跟皇帝讲了三句话,也就是三个意思,第一是薄葬,她知道生死由命的说法和这个道理,不必厚葬,厚葬没有意义。第二,应该重用房玄龄、保护房玄龄,说房玄龄这个人呐从开始就跟你一起打天下,他知道那么多的事儿,知道那么多的计划,但是这个人从来不泄密,任何人不知道这些事儿,他是非常安全,非常牢靠,非常忠诚的一个人,你应该善待房玄龄,我认为除了要薄葬这句话以外,房玄龄这个说法应该是皇后的一个政治遗嘱,相当于政治遗嘱,因为那个时候她病重的时候,房玄龄正好犯了一件什么错,被李世民打发回家了,皇后觉得这事做得不当,也认为如果这样做下去不好。所以把这事提出来,后来房玄龄遇到过很多很多的危难,很多时候都快完了,但是唐太宗坚定地要保护房玄龄,所以房玄龄是寿终正寝,在他有生之年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但是攻击房玄龄的势力很大的,出过很多事儿,但是因为皇帝坚决要保房玄龄,那别人也是没辙的。唐太宗在晚年那么坚定地保护房玄龄,我认为应该有皇后的一个原因在。皇后林钟的这个政治遗嘱,应该是起到作用的,这是一个遗嘱。第三个遗嘱,不要重用外戚,这是老调重弹,从贞观之初一直到这个时候,皇后还是念念不忘地说,不要重用外戚,一定要防止外戚干政的局面出现。现在我们得解释了,为什么呀,为什么皇后总是抓住这个事情不放?当初长孙无忌要当宰相她就反对,也是外戚干政这一条说法,现在呢他临死了,说点别的不好啊,还是说这件事儿,一定不要重用外戚,一定不要出现外戚干政,这里面到底有多少的玄妙呢,历史没有留下任何记载,就是这么说的,就是这么记的,我们只能合理想象,大概应该是这样的,早年的那个苦难岁月,特别是被长孙安业驱逐了之后,他们的日子过得很苦,那个时候的长孙无忌,一定是发愤图强,因为长孙无忌很有才华,会写文章,读书很多,一定是发愤图强,我想那个时候长孙无忌一定跟他妹妹,有些事儿只有他妹妹知道,就是长孙皇后知道,她哥哥那个时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比如说发过毒誓,我要是掌权诸如此类的,所以妹妹最了解她的哥哥秉性,内心想的是什么,一旦真的掌权,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但是为什么不把这话跟皇帝明说呢,说我这个哥哥不可重用,这家伙要一旦掌了权,一定揽权无度。一定会先外戚专政的局面,一定会搞得天下大乱。她为什么不直说呢,这事儿还不能直说,这事儿能直说吗,不能说,一说,好,皇帝真信了,天天防范长孙无忌,皇上防范一个大臣,那个结果会是什么,最后就觉得这个大臣到处都不对,一定有毛病,这个事儿做得不对,那个事儿做得不对,干脆杀了算了。很有可能是这样的局面。所以这个皇后真的苦闷。她有一个真相她不能说,她只能提醒皇帝,不能那么做,可是皇帝到最后也不明白,你不说明白,他怎么能去做呢,皇上最后真的都不懂,我觉得这是贞观后期,因为皇后没有把话说明白,她也没法说明白,而唐太宗想执行也执行不了,最后贞观后期的政治问题,朝廷上的政治问题,一直到高宗的永徽年间的问题,其实都是因为长孙无忌,就是皇后的那个早年很多年以前的那个不想看到的局面,后来都发生了。因为到了贞观后期,唐太宗就特别重用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是大权独揽,杀了一个又一个,最后得罪了很多人,所以后来武则天出来跟高宗一起把长孙无忌灭了,那是他作恶在前啊,他得罪很多人在前,那是有道理的,有理由的,有因果关系的。你到那个时候你再想,长孙皇后真的是有远见,可是她又爱莫能助,帮不上忙,她早早就死掉了。她跟皇上提的那个话,皇上没法明了啊,所以我认为长孙皇后,绝对是智慧高超的人,她真是能够预见到为了,她预见到房玄龄以后会有危险,所以她说要保护房玄龄,皇帝执行了,她预见到长孙无忌一旦掌权,外戚干政的结果就会出现,一塌糊涂长孙家完了,长孙家都完,她不愿意看到这个,可是后来皇帝听不明白,最后真的都出现了其实还有一件事,我这个证据不太足,在这里跟你们说说,我觉得有点道理,贞观八年,她是九年去世的,八年她给李世民安排了一个对象,安排了一个夫人,就是郑仁基的女儿,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女孩家教特好,可是呢被魏徵给搅了那场婚姻,如果那场婚姻不被魏徵搅了,你知道谁就进不来了,那个武则天就进不来了,如果这一招棋真是走到位了,有了郑仁基的女儿在没名额了对不对,武则天就进不了,那唐朝的后落,那完全是另外的景象,说到这儿你是不是解的皇后真的很神呢?皇后在三十六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李世民觉得自己失去了一个左膀右臂。那段时间李世民哭得最多,后来他就在宫里面建了一个塔,他经常没事儿的时候就爬到塔上去瞭望昭陵,昭陵就是李世民跟皇后的那个陵墓,上去看,看昭陵,就是看皇后。每次去肯定都哭得不像样,后来有一次领魏徵上去。跟魏徵说你看到了没有,魏徵说我这个眼睛不好使,我怎么看不见,他说你怎么看不见啊,昭陵多近啊。魏徵说是看昭陵啊,我还以为是看献陵呢。现陵就是太上皇的陵墓。魏徵说什么意思啊,魏徵的意思没说出来, 但表达出来了,一个皇帝天天年年不忘自己死去的皇后,对自己去世的父亲都没有那么尽心,你这样天下人知道这行吗,这不行,魏徵的意思是这个意思,然后唐太宗又哭了,哭得一塌糊涂,走下塔来跟别人说把这个塔拆了,后来就把这个塔拆了,但是长孙皇后呢,虽然去世了,对于李世民来讲,我觉得她一直活在李世民的心中。


      贞观初年,有人献策,有许多人心怀叵测,恐怕无奇不有。唐太宗用人爱才,只要是人才,就想拉过来用。那么在那个令人神往的贞观时代,究竟有哪些千古名臣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