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贞观之治6长孙皇后

 墨香笙樵 2017-04-12

 演讲人:孟宪实 

讲师简介:北京大学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著有《敦煌百年》、《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等论著

内容简介:自古以来后宫都是波涛汹涌,瞬息万变。但是在贞观时期,唐太宗的后宫,却一直是风平浪静,可谓创造了一个奇迹。这不得不能说是长孙皇后的功德。那么长孙皇后被世人公认为千古第一贤后,难道仅仅因为她是位优秀的后宫管理者吗?在李世民身边,长孙皇后除了是贤淑的妻子外还扮演了什么重要的角色?

全文:

解说:贞观之长孙皇后,贞观之治盛极一时,除了唐太宗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长孙皇后是大唐盛世中的一个美丽传说,她出生在一个显赫的贵族世家,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为妻,深得丈夫和公婆的喜爱,在李世民早年,征战南北的期间,她就紧紧跟随着丈夫,四处奔波,后来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身份尊贵无比,那么长孙皇后世人公认为千古第一贤后,难道仅仅她是为贤淑的妻子吗?长孙皇后平日一直深居内宫,她到底对贞观盛世的形成起了多大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孟宪实副教授,为您精采讲述。

长孙皇后的历史名声应该是很大的,在唐朝的皇后群中,长孙不是权力最大的,应该说也不是名声最大的,但却是名声最好的,长孙皇后这个人知书达礼,很贤淑,很智慧,很大度,用我们现在的词概括,大概就是知性女人。长孙皇后既然是皇后,她的执掌就是皇宫,后宫的事情都听皇后的,所谓母仪天下,跟这个职务是有关的。所以她的第一件工作,对唐太宗对贞观之治的第一大贡献,应该就是稳定后宫。为什么要讲稳定后宫呢?皇宫之内,高墙之内,壁垒森严,那是一个不愁吃不愁穿的地方。但是因为资源很多,特别是政治资源很多地所以那里一直是,波浪不断的地方。唐朝后来的历史证明,如果后宫管不好,这个朝廷就管不好,在唐太宗的贞观时代,后宫被长孙皇后管理得井井有条,因此她就为唐太宗全力以赴地经营天下,治理国家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后方,所以我说长孙皇后,她领导的一个方面军,帮助皇帝,帮助李世民,在以前是打天下,在以后是治天下。她是怎么治理后宫的呢?其实也跟简单,说起来大概很多人都能做到,比如说长孙皇后一直是读书的人,据说她一年四季书不离手,因为她了解古今中外,特别是古代的历史,所以她知道,碰见相似的事情她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长智慧,另外呢,她自己需求不的,据说她是俭朴成性的人,她的物资供应够了就足了,绝不会贪多。其实她也树立了一个俭朴的榜样,在那个时代特别重要,皇后在处理一般的关系深,比如说后宫的关系上,其实我们知道呢,这个里面就是最复杂的问题,但是她处理得好,比如说唐太宗跟别的宫人生了孩子,她的表现怎么样,是不是嫉妒心暴然而起,不会的,有一个宫人可能因为难产生下孩子就死了。皇后就把这个孩子一直养在自己身边,像自己亲生的一样,没有半点嫉妒心,树立了当时的一个很高的道德水准。别的妃子生病了,她就会把自己的药品拿去给人家用,这是舍己为人啊。所以史书上记载,就是她下面的人都对她感恩戴德,这么样一个好人,那谁不感恩戴德呢?这样的一个好人,又有办法,又有水准,她治理的后宫当然是平安无恙,什么事儿没有,风平浪静。在后宫的治理上有的时候唐太宗也会发话的,所以长孙皇后的传上就说,后宫的人得罪了皇上,她就助帝意,她跟皇帝这么说,你把他交给我吧,我一定狠狠地处理他,等到皇帝这个事儿淡忘了,或者想通了以后,她才开始处理这件事儿,她不会在皇帝盛怒之下,立刻处决这件事,她不会的,为什么呢?那有可能让皇帝的这种愤怒变成一种错误。她是先跟你说好话,你这个发火是有道理的,但是她并不处理,等到你这个火消完了,她再处理,一定不让手下冤枉,这是一个很好的副手。更重要的不是在于长孙皇后怎么样处理这种矛盾,这种事务,而是在长孙皇后的心目中,她始终以唐太宗,以唐太宗的朝廷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她的自己的定位很清晰,就是帮助皇帝,我这个后宫就是要平安无事,不要给皇帝找麻烦。所以据说她病重的时候快不行了,太子就跟皇后建议,说是现在一般的做法是大赦天下,把那些有罪的人都赦免了,这是积德嘛,这样的话呢,您的病情也可能有好转了,阴德对你的病也可能有好转,皇后坚决不同意,她说不能因一个夫人的病情来扰乱朝纲,大赦是朝廷的大事儿,哪能因为这么一个理由去大赦呢?不可能,所以这个是她的一个基本原则,她不能让她自己的事儿,她后宫的事儿来干扰朝廷,保持了后宫的安静。那唐太宗这边一切可以放心,就可以全力以赴去经营天下,这道理还是很简单的。第二项长孙皇后是唐太宗的一个政治顾问。唐太宗经常有什么事儿就来找皇后讨论,皇后的态度是不讨论,有一个事儿我想问问你,你说这个主意怎么样,她不提意见,不提建议,就不说话,这叫什么呀,这就叫顾问以不问为前提,什么意思,就是只问大事儿,不回答小事儿,一定要皇帝翻来覆去地解释,这个事儿跟你这个忧虑是没有关系的,你还是说说你的看法吧,她可能才提出她自己的看法,就是长孙皇后这个政治顾问是只问大事儿,不问小事儿,什么事情都回答那就是秘书,只有重要的事情才回答那就是顾问,长孙皇后就是这样的事儿,就是这样的一个顾问。经常的情形是唐太宗问她什么,她就不回答什么,她不回答,不回答有两个好处,一、要唐太宗继续考虑这个事情是不是要征求皇后的意见,第二、在唐太宗重新考虑的这个时候,是对这个事情进行了新的一番斟酌。我不回答就是让你再想想。

解说:在贞观时期,唐太宗治理天下,长孙皇后掌管后宫,长孙皇后因为生长在官宦世家,自幼接受正统的教育,形成了她知书达礼,贤淑温柔的品行,而这种与生俱来的贤淑品德,使得她能够事事以大局为重,保持了后宫的平静,而且能力理性地处理事务,从不愿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干预朝政。然而根据史书的记载,如此明理的长孙皇后也曾对长孙家族的事倍加关注,甚至十分主动,长孙皇后的反常举动究竟是为什么?

不过皇后还真有她自己关心的事儿,有些事儿她是要管的,那就是长孙家的事儿,她是积极主动地要管的,贞观元年发生了一个案件,一个叫李孝长的郡王,策动一次谋反。参加这次谋反的有一个人叫长孙安业。长孙安业是监门将军,管皇宫大门的,很重要,可是他的身份更重要,他是皇后的哥哥,长孙安业,皇后的同父异母哥哥,皇后的哥哥,那也就是长孙无忌的哥哥,长孙无忌那时候是吏部尚书权力很大,组织部部长管人事的。这么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家有这么好的关系,弟弟是大官,妹妹是皇后,他为什么要谋反,有原因,这个长孙安业是大哥哥,曾经迫害过自己的弟弟和妹妹,因为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嘛,他的父亲去世,长孙晟去世的时候,这俩孩子还小,他们的母亲还在,就是长孙皇后的母亲是他父亲第二次娶的夫人,这样的关系,所以他父亲一去世,长孙安业就不这娘儿仨给赶走了,因为长孙安业他是哥哥,他不能这么做,也不该这么做,但是他就这么做了,把这两个小孩子赶出去了,连他们母亲一起赶走了,当然他没有想到这俩孩子后来会这么发达,一个当了皇后,一个当了宰相,当然没有想到,可是后来这些事儿都发生了,到后来贞观时期,长孙安业虽然因为这个皇后的关系,自己当了很大的官,但是内心不安,因为自己过去迫害过这个兄妹,所以参加这次谋反是有道理的,他想推翻这个朝廷,你们就再也不会给我来劲儿了,什么意思?他认为皇后和长孙无忌肯定会报复自己的,现在是时候没到虽然让我当了监门将军,但实际上你们还会对我怀恨在心,以后一定会收拾我的,与其让你们以后收拾,不如我现在开始行动,所以他就参加了谋反。参与谋反那可是大罪,十恶不赦之罪啊,依法当死,一定会处死他的,这是谋反罪的几个主要人物,皇后出面了找皇上,说安业这件事,她是什么意见,是保安业,还是要收拾安业呢?是要保安业,她没有报复的意思,可是那个时候我就仔细地看,为什么没有长孙无忌的动静,长孙无忌在这个案件上怎么没说话呢?他密说话他的意思我们就知道了,他那意思就是依法办事。依法办事不就是把安业给处死了嘛。可是皇后出面,要求皇帝保存安业的生民,她说安业这个哥哥对我们兄妹不好,天下共知,这是家丑大家都知道的,如果我现在真的按法律把他处死了,老百姓会怎么议论,人家会议论我是官报私仇,那我们这个家丑不就太大了吗,那个时候家里的矛盾会有这样生死之矛盾,皇后呢心地很好,一方面要维护长孙家族的声誉,另一方面确实也想保护哥哥的生命,虽然那个哥哥对她很不好,真是该死的哥哥,但是她保住他了,皇帝当然说,那不能因为安业这种不道之徒来影响皇后的声誉啊,所以不杀了,流放岭南,安业的命就保住了。这是长孙家的事儿,皇后一定要管,还有一件事儿,贞观二年的时间,唐太宗就想把长孙无忌升成仆射。皇后就公开地反对,历史上啊,外戚干政是很不好的一种习惯,很不好的一种事情,如果出现了就是悲剧一场,所以呢外戚家就应该谨慎,再谨慎。不能让他们掌实权,我哥哥其实她这个哥长孙无忌,跟李世民的关系很好,李世民才不担心他什么外戚干政呢,还是想让他多管点事帮自己呢,可是皇后就是不同意,皇后不同意。李世民生气了,不听你的话,长孙无忌我还不了解吗,他又有才干又有忠心,为什么不让他干,就应该让他干,后来就让他当了宰相。S皇后也没辙,但是皇后还在使劲地做工作,一年以后,有人就提了报告,跟皇帝说,长孙无忌揽权。就是不该他管的事他也管,这就叫揽权。皇后听说这个消息以后,立刻去找长孙无忌,你赶快自动辞职,提出辞职。长孙无忌没辙,皇后这么坚持,就提了报告,后来就不再当宰相了。虽然李世民还是到朝廷上给长孙无忌做了一个名誉恢复,说有人说他怎么怎么,我跟长孙无忌是什么关系,我跟你们大家说,我们俩就像父子一样,我对他就像对儿子一样的信任,不要有别的想法,虽然这么说,还是让长孙无忌回到家中,担任了一个名誉很高的职位,但是没有实权的一个位置,后来长孙无忌去干什么呢,就去修改法律去了。在皇后在世的那些年代,长孙无忌一直是这样,没有掌握实权,就有那一年,贞观二年到三年当过宰相。

解说:在对待长孙无忌的问题上,长孙皇后表现出的谨慎态度,成为了后来历朝历代传颂的佳话,她身上所拥有的这种理性精神,也是和贞观时期的理性行政一脉相传的,而长孙皇后这种理性,不仅表现在对待长孙家族的事情上,更体现在对待朝廷股肱之臣的态度上。

有一次呢是长乐公主出嫁,长孙皇后的女儿,唐太宗生的女儿出嫁。皇上知道皇后很心疼这个女儿,所以唐太宗就跟有关部门说,说这个长乐公主她出嫁,不应该按一般的公主的规格办,应该超规格地办,因为皇后喜欢这个女儿,有关部门当然就奉命行事,本来皇帝都发了命令了,有关部门也开始执行了。魏征就出来捣乱了,说这样不符合礼法不符合规矩。规矩一旦破坏以后就没完没了。唐太宗回来就跟皇后商量,魏征反对怎么办呢,皇后说了一番话,真的很不错,那种知书达礼就应该体现在这个地方,她说过去啊,我一直听说陛下很重视,很重用魏征我不知道为什么,从这件事看,魏征这个说法,看他的这个说话,我现在豁然就明白了,陛下为什么那么重视魏征,说魏征这个人善于什么呢,善于以礼制主之情,用礼仪来限制主人的情感。说魏征啊他真是做到了别人都做不到的事儿。她说我是陛下的夫人,我们一起同感苦共患难,有过那么多的历史,但是我想给陛下提意见一也要察言观色,也要看看皇帝的心情,我才敢说什么,和不敢说什么,而魏征这个人他竟然敢,他比我还敢于向您提意见,什么叫忠臣呢,这就叫忠臣,什么是良臣,这就是良臣。所以魏征这个意见太重要了,就按魏征的意见办,然后皇后还专门给魏征家里面送去了礼,赏赐,送去了赏赐,你看她总结魏征,总结得多到位啊,以礼制主之情,唐太宗自己后来也说过,说魏征善于以礼制君,就是这个意思。那个故事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故事,说有一次魏征在朝堂上给唐太宗提了意见,唐太宗接受不了,怒气冲冲一摆袖子走了,回到后宫怒气冲冲,然后皇后就说,陛下您这是怎么了,还不是那个乡下佬,乡巴佬,整天找我麻烦,早晚有一天我会杀了他,说的还是魏征,皇后就进到里间,改换了衣服。穿上了朝服跪到皇帝面前,皇帝吓了一跳,刚才进屋又出来这是干嘛来着,这是为何啊?她说我听说,只有君主你贤能,你的臣下才能忠诚,魏征因为他效忠您,他能够敢于这样正好证明陛下您是贤能的。我能不祝贺吗,这是国家、人民之福啊,所以我要祝贺。唐太宗对魏征的一肚子的烦恨,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仔细地看一看这个过程,你看皇后进谏那个方式跟魏征很像,她不仅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她还有一个妥善的办法。那个办法是什么呢?寓批评于表扬中。她不说你对待魏征的进谏反感是不对的,她说您有魏征反而证明您自己是了不起的,我不是祝贺魏征,我是祝贺你很伟大。如果皇后不是这样的皇后,我们想一想这个情形会是怎样?皇帝发火了,然后皇后就说魏征这个家伙就不是个东西,天天也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什么事儿他都管。那魏征早晚一天真的被皇帝给杀了。不,皇后不是那样的皇后,所以贞观时代就不是另外一个贞观,皇后以皇帝的大局为大局,以真正的治理国家的事业为自己的事业,她要是小肚鸡肠那完了,全完,所以在贞观时代,皇后的这种做法,是别人做不了的。皇后对皇帝能起的作用,是别人起不到的,所以贞观之治一大功臣当然就是长孙皇后了。

解说:长孙皇后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后宫众嫔妃和朝廷大臣们的一致赞誉。长孙皇后虽然没能陪伴唐太宗一起走完贞观盛世。但是无论是在其生前还是在其死后,她都会唐太宗李世民,对大唐盛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尤其在她临终前留下的三个遗嘱,更是直接关系到贞观之治后期的兴衰。那么长孙皇后在一生的最后时刻究竟留下了哪三个遗言?

长孙皇后是在贞观九年去世的,去世的时候只有三十六岁,其实还很年轻,临死的时候,她跟皇帝讲了三句话,也就是三个意思,第一是薄葬,她知道生死由命的说法和这个道理,不必厚葬,厚葬没有意义。第二,应该重用房玄龄、保护房玄龄,说房玄龄这个人呐从开始就跟你一起打天下,他知道那么多的事儿,知道那么多的计划,但是这个人从来不泄密,任何人不知道这些事儿,他是非常安全,非常牢靠,非常忠诚的一个人,你应该善待房玄龄,我认为除了要薄葬这句话以外,房玄龄这个说法应该是皇后的一个政治遗嘱,相当于政治遗嘱,因为那个时候她病重的时候,房玄龄正好犯了一件什么错,被李世民打发回家了,皇后觉得这事做得不当,也认为如果这样做下去不好。所以把这事提出来,后来房玄龄遇到过很多很多的危难,很多时候都快完了,但是唐太宗坚定地要保护房玄龄,所以房玄龄是寿终正寝,在他有生之年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但是攻击房玄龄的势力很大的,出过很多事儿,但是因为皇帝坚决要保房玄龄,那别人也是没辙的。唐太宗在晚年那么坚定地保护房玄龄,我认为应该有皇后的一个原因在。皇后林钟的这个政治遗嘱,应该是起到作用的,这是一个遗嘱。第三个遗嘱,不要重用外戚,这是老调重弹,从贞观之初一直到这个时候,皇后还是念念不忘地说,不要重用外戚,一定要防止外戚干政的局面出现。现在我们得解释了,为什么呀,为什么皇后总是抓住这个事情不放?当初长孙无忌要当宰相她就反对,也是外戚干政这一条说法,现在呢他临死了,说点别的不好啊,还是说这件事儿,一定不要重用外戚,一定不要出现外戚干政,这里面到底有多少的玄妙呢,历史没有留下任何记载,就是这么说的,就是这么记的,我们只能合理想象,大概应该是这样的,早年的那个苦难岁月,特别是被长孙安业驱逐了之后,他们的日子过得很苦,那个时候的长孙无忌,一定是发愤图强,因为长孙无忌很有才华,会写文章,读书很多,一定是发愤图强,我想那个时候长孙无忌一定跟他妹妹,有些事儿只有他妹妹知道,就是长孙皇后知道,她哥哥那个时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比如说发过毒誓,我要是掌权诸如此类的,所以妹妹最了解她的哥哥秉性,内心想的是什么,一旦真的掌权,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但是为什么不把这话跟皇帝明说呢,说我这个哥哥不可重用,这家伙要一旦掌了权,一定揽权无度。一定会先外戚专政的局面,一定会搞得天下大乱。她为什么不直说呢,这事儿还不能直说,这事儿能直说吗,不能说,一说,好,皇帝真信了,天天防范长孙无忌,皇上防范一个大臣,那个结果会是什么,最后就觉得这个大臣到处都不对,一定有毛病,这个事儿做得不对,那个事儿做得不对,干脆杀了算了。很有可能是这样的局面。所以这个皇后真的苦闷。她有一个真相她不能说,她只能提醒皇帝,不能那么做,可是皇帝到最后也不明白,你不说明白,他怎么能去做呢,皇上最后真的都不懂,我觉得这是贞观后期,因为皇后没有把话说明白,她也没法说明白,而唐太宗想执行也执行不了,最后贞观后期的政治问题,朝廷上的政治问题,一直到高宗的永徽年间的问题,其实都是因为长孙无忌,就是皇后的那个早年很多年以前的那个不想看到的局面,后来都发生了。因为到了贞观后期,唐太宗就特别重用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是大权独揽,杀了一个又一个,最后得罪了很多人,所以后来武则天出来跟高宗一起把长孙无忌灭了,那是他作恶在前啊,他得罪很多人在前,那是有道理的,有理由的,有因果关系的。你到那个时候你再想,长孙皇后真的是有远见,可是她又爱莫能助,帮不上忙,她早早就死掉了。她跟皇上提的那个话,皇上没法明了啊,所以我认为长孙皇后,绝对是智慧高超的人,她真是能够预见到为了,她预见到房玄龄以后会有危险,所以她说要保护房玄龄,皇帝执行了,她预见到长孙无忌一旦掌权,外戚干政的结果就会出现,一塌糊涂长孙家完了,长孙家都完,她不愿意看到这个,可是后来皇帝听不明白,最后真的都出现了其实还有一件事,我这个证据不太足,在这里跟你们说说,我觉得有点道理,贞观八年,她是九年去世的,八年她给李世民安排了一个对象,安排了一个夫人,就是郑仁基的女儿,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女孩家教特好,可是呢被魏征给搅了那场婚姻,如果那场婚姻不被魏征搅了,你知道谁就进不来了,那个武则天就进不来了,如果这一招棋真是走到位了,有了郑仁基的女儿在没名额了对不对,武则天就进不了,那唐朝的后落,那完全是另外的景象,说到这儿你是不是解的皇后真的很神呢?皇后在三十六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李世民觉得自己失去了一个左膀右臂。那段时间李世民哭得最多,后来他就在宫里面建了一个塔,他经常没事儿的时候就爬到塔上去瞭望昭陵,昭陵就是李世民跟皇后的那个陵墓,上去看,看昭陵,就是看皇后。每次去肯定都哭得不像样,后来有一次领魏征上去。跟魏征说你看到了没有,魏征说我这个眼睛不好使,我怎么看不见,他说你怎么看不见啊,昭陵多近啊。魏征说是看昭陵啊,我还以为是看献陵呢。现陵就是太上皇的陵墓。魏征说什么意思啊,魏征的意思没说出来, 但表达出来了,一个皇帝天天年年不忘自己死去的皇后,对自己去世的父亲都没有那么尽心,你这样天下人知道这行吗,这不行,魏征的意思是这个意思,然后唐太宗又哭了,哭得一塌糊涂,走下塔来跟别人说把这个塔拆了,后来就把这个塔拆了,但是长孙皇后呢,虽然去世了,对于李世民来讲,我觉得她一直活在李世民的心中。不论是长孙皇后,还是李世民,还是魏征,这些人考虑问题从来不仅仅考虑自己,更多的是考虑国家,考虑天下,考虑民众。有没有具体的表现呢,有,下一讲我们讲,《以民为本》,专门介绍,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