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献解读|个体发展中“从依赖朝向独立”(二) ——婴儿的相对依赖和朝向独立

 黄沙流留 2018-06-12


个体发展中“从依赖朝向独立”(二)

——婴儿的相对依赖和朝向独立

主讲/翻译:郝伟杰 

审校/指导:赵丞智

整理:董丽娜 齐俊杰 梅俊豪



文章主题

三个阶段的分类:绝对依赖、相对依赖、朝向独立。

大概的发展时期:

绝对依赖阶段是0~6个月;(上期文献解读重点讲述了绝对依赖期点击阅读

相对依赖阶段是6~24个月,可能会延长一些;

朝向独立是2岁之后,从相对依赖到朝向独立是个持续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时期,不同的儿童显现出不同的差异。

  温尼科特没有把人生发展旅程简单地分为依赖和独立两个时期,而是把依赖时期细分成了两个阶段:绝对依赖和相对依赖,这个分类有什么意义呢?实际上,在临床工作中,很多病人都处在相对依赖的阶段。依赖包含的内容很多,简单用“依赖”这个词很难去描述婴儿在此期间所发生的复杂心理发育和养育需求,包括需要完成的主题,没有得到好的供养所产生的病理,这里面包含了很多重要的主题和重要的内容。



文献解读

第二个阶段

   相对依赖期


绝对依赖与相对依赖有什么区别呢? 

在生命发展的绝对依赖阶段,如果婴儿处于了一种满足良好的情况下,那么其母亲一定是做了大量的工作,作为一个母亲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母亲所做的这些足够好的养育工作是不会被婴儿的心智觉知到和记录在案的。也就是说,一个婴儿或成年人,在他生命早年被养育的足够好的情况下,他是回忆不起来在自己历史的很早期一些内容的,他基本上是想不起来早年被母亲很好地对待的那些经历。这是因为婴儿在这个时候没有发展出可以觉察到自己是依赖的这一能力

只有婴儿在绝对依赖期过得很糟糕,母亲的养育失败的情况下,个体才可能会记忆和表现出一些东西。所以,在这个绝对依赖阶段,母亲需要通过自己的原始认同婴儿的能力,去完全绝对地适应婴儿的无所不能需求,婴儿需要母亲献身,为了满足婴儿此时的需求,母亲要有能力暂时放弃自己的生活。

当婴儿发展到了相对依赖期,婴儿的心智就会发展出觉知周围环境所发生事情的功能,此时婴儿才开始觉知到自己对母亲是依赖的。婴儿觉知到了自己是依赖的,那么这就说明婴儿也开始有了独立的需求了,而此时婴儿需要母亲通过“去-适应”的方式,也就是“逐渐失败的适应”,来适应和满足一个婴儿的独立需求。

温尼科特说:“绝大多数母亲天生就提供一种等级渐变适应”de-adaptation),而且这个去适应与婴儿所展示出来的快速成长过程契合的很好

此外,在相对依赖阶段,母亲的原初母性贯注的力量也开始了逐渐消退。但是,婴儿的发展任务继续是时空整合和精神躯体整合,条件反射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心智功能也开始发展和建立,而养育照护的方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变化,母亲也逐渐地开始重新拥有了自己的生活内容。


1、婴儿照护程序  


温尼科特在相对依赖时期强调,婴儿照顾程序里有一个重要的技术性特点:母亲要向婴儿一点一滴的,并且是平缓稳定地引入和介绍这个世界

如果婴儿能够被这样照顾得的好,那么婴儿的体验就是:这个世界很平稳地展现在我的面前,我在这个阶段能承受住什么,这个阶段就出现了什么,或者说那个我能想要和能承受住的世界主题就出现了,此时这个冲击性世界对我的影响我是能够承受住的,我的生命连续性就不会被干扰和打断。

婴儿对母亲就会有一个要求,需要母亲有能力做到这个程度,即:要求母亲要能持续地做她自己

我们刚才提到,婴儿需要有一个持续存在的生命状态,叫做going-on-being(持续存在),同时婴儿对母亲的要求也是她能够going-on-being(持续地存在),当然后面还要她做到being herself,即,持续地做她自己本人。也就是说,母亲本来就要是个真实的人,做母亲既不能虚伪,也不能做作!

在这里温尼科特还提到了从来就没有“完美”这个问题,他认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样的养育是完美的。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完美的养育,我们只有去做,只有按照我们真实的自己去做就可以了。所以,一个足够好的母亲首先应该是一个真实的女人

足够好的母亲在那个时候,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完美的,她就是要去那么做。这里当然指的是一个真实的母亲。这个时候,母亲要能做到的就是保持自己的持续存在状态,恰恰这个状态就是婴儿这个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往往也是母亲能此时能提供的东西;婴儿之后所需要的东西母亲都有,只要母亲不那么焦虑,她所给的那些东西,就是婴儿所需要的东西。

平行到心理治疗中也是一样,很多时候心理治疗师在做一些事情,但他(她)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去做,当时就那么去干了,别人问你为什么这么做,你也说不清楚,但你还是做了,你做了的,就是病人需求的,基本上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有些新手咨询师反复问老师我该怎么做,其实他们是在反复担心自己做的对不对,好不好!想知道他们自己怎么做才对,鬼才知道呢!

2、母亲持续做自己本人 

在生活中,一个人能够持续地做他(她)自己本人,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确实很难。

在这里,我们也要问一问自己,“做自己”跟“扮演自己”有什么区别?或者也可以问:“做一个治疗师”跟“扮演一个治疗师”有什么区别?

先说“扮演一个治疗师”,当你进入治疗室的时候,你是带着一个小本子或一本治疗手册进去的,当然你不一定是手里拿着它们,可能是在你的心里面有一个小本子和一套心理治疗规则,“我得做这个,我得做那个,这些是能做的,那些是不能做的。”

当病人的一些东西出现的时候,可能在你的脑袋里浮现出来的还是一些规则、条目、条条框框。然后,你的逻辑和理智就会使劲工作,搜索和对照这些规则,努力去按照这些心理治疗规则去做,还不时地自问:“我刚才做的是心理治疗或咨询吗?”。

比如,当病人需要治疗师去照护或管理的时候,治疗师却会去做一些解释,这时其实你是在扮演一个治疗师,我们说这就跟演戏一样,你在台上演戏,不是真实的,你是按照剧本来表演的。剧本已经事先写好了,但事先写好的,记在你心里的那个剧本,肯定不是眼前这个病人的剧本;其实病人的剧本也已经事先写好了,但它不是你心中的那个剧本,病人的剧本是需要治疗师去发现的。

怎么去发现病人心中的剧本呢?你得做一个治疗师才会发现,这也是病人的需求。其实去做一个治疗师,而不是去扮演一个治疗师,根本就意味着你得去做你自己,只有你能持续地做你自己本人,你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human being),你才能去认同你面前那个病人的存在(human being)。

为什么赵老师总说,“你跟他(病人)是有缘份的”。病人过来找到你,里面是有一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缘份存在着。病人需要的东西你都有,他需要的就是你这个真实的存在,你这个真实的人,因为在他的既往生活中,他从来就没有见过真实的人,包括他的妈妈!病人是来找真实的人的!!!

他既然能来找到你,如果你是个真实的人,你就能做好!你要相信这一点!你需要做的就是有能力持续地做你自己,而且要相信你自己,因为治疗师就是病人要找的那个真实的人!

再说“扮演一个母亲”,婴儿其实需求的是一个真实的,能够做她自己的母亲。有些还不能够做她自己的女人却结婚了,又怀孕了,还生了孩子,她只好去“扮演一个母亲”,育儿的剧本早就有人给她写好了,我们有那么多所谓的“育儿专家”,写了那么多育儿宝典,这就是适应市场需求,卖给这类还不能做自己的“母亲”的。

我们在婴儿观察中看到,一个孩子哭了,奶奶说“该喂孩子奶了”,妈妈说:“等一等”,她抬头看了看钟表,“还差15分钟呢?”观察员转头一眼望去,书桌上一摞科学育儿宝典。

这个“妈妈”为什么不去问问哭泣的孩子饿不饿,而是去看育儿书呢?

温尼科特说:“有时候,也许母亲角色扮演的还很好,而且角色扮演很好的原因是其从书本或学习班上学到了如何照护婴儿的技术和规则。但是,这种扮演却不能做到足够好的养育。只有被一个献身于婴儿及婴儿照护工作的人类(human being)所照护,婴儿才能发现一个不混乱的外部现实呈现在自己面前。母亲将会逐渐地走出这种单纯的献身状态,而且过不了多久,她就会回到自己的工作中,或者去写小说,或者与丈夫一起回到社会生活当中;但是暂时在献身的这段时间里,她是完全沉溺于其中的。”



3、两个阶段的回报

下面我引用文献中的一些话,写得非常好!

温尼科特说,这(绝对依赖和相对依赖)两个阶段,母亲都付出了这么多的心血和辛劳,那么回报是什么呢?

绝对依赖期安然和顺利的度过以后,其回报就是“婴儿的成熟过程没有被扭曲”,如果在绝对依赖期,婴儿的情绪成熟过程没有被扭曲,还在正轨上,那就已经很了不得了,回报就是:这个孩子长大后罹患精神病的可能性极小

那么,相对依赖阶段的回报是什么呢?回报就是“婴儿意识到了依赖”。在绝对依赖期,虽然婴儿依赖母亲,但他意识不到这种依赖;在相对依赖阶段,婴儿能够认识到这种依赖,意识到母亲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母亲好像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对我挺重要。

第二个回报的意义是什么呢?这时候,我们就说环境-母亲向现实(客体)-母亲(actual mother)有了转变,其实这是婴儿的心智功能有了长足发展的结果,婴儿开始了内部世界的构建,以及区分出了外部世界。这时婴儿便真正地开始了对于一个母亲的依恋,其完整客体的指向性非常强烈。 

大家观察一下婴儿就会发现,比如说6个月之前的婴儿,他表现出来的那种饿了想要吃、困了想要睡觉、踢踹、哭闹,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是指向外部的,但没有具体的指向性,任何客体都可以,只要满足我就行,这个时候其实是“有奶便是娘”的阶段,不管母亲也好,保姆也好,继母也好,还是另外一个人也好,甚至是爸爸也好,都可以,只要有奶吃就可以。但在相对依赖阶段,婴儿对现实母亲,对母亲这个有着具体特点的人的依赖特别强,他只要他自己的妈妈,不要别人,所谓的陌生人焦虑也是在这个阶段开始出现的。 

所以,如果你想领养孩子的话,一定要在6个月之前领养,不要在6个月之后领养,6个月之后他对这个世界就有了相对独立的知觉了,他能觉察到你不是我的妈妈;在6个月之前,或者是更早一点,有奶便是娘,只要你对我好,我就觉得安全了,我就认你是我娘!6个月之前被领养走的孩子长大之后,生母也不要再回去认了,亲妈去认也没用,养母就是亲妈!跟血脉没啥关系!。 

我们有一部电影叫《亲爱的》,大家可以看一下那部电影。电影讲的就是被拐走的孩子和另一个妈妈的故事。亲生父母找到孩子以后,要把他抢走,孩子非常不愿意,喊着“妈妈、妈妈”,实际上喊的是另一个妈妈,领养他的那个妈妈。所以现在有很多被拐走的孩子,找到之后,亲妈非要把孩子弄走,有没有想过孩子的感受,这可能是对孩子的一个二次伤害。

还有一点对心里治疗很重要,比如说母亲离开婴儿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婴儿还能相信心中母亲还活着的时间,婴儿的焦虑就产生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不是婴儿一开始就有体验焦虑的能力的,体验焦虑的能力是从这个时候才开始的。如果在6个月之前,母亲的养育失败了,婴儿体验到的不是失望,也不是焦虑,婴儿根本体验不到这些,因为他的自我功能和心智功能还不完全,此时体验到的是一种原始性极端痛苦,英文词叫agony,这是一种无法言语、无法想象、无法回忆起来的体验,直接的表现就是湮灭的恐惧,这种焦虑也称为精神病性焦虑,但这是最严重的精神病性焦虑,比相对依赖期那个精神病性焦虑还要可怕的多。

那么,在相对依赖期出现的这个焦虑,也属于精神病性焦虑,这个焦虑在经典精神分析中,是被弗洛伊德识别出来的,他称为“信号焦虑”,这时的焦虑可以是一个信号,婴儿的焦虑是在发信号告诉母亲:我需要你、依赖你,你不能离开我太久了。

在这里特别要强调一点,这个相对依赖期的焦虑不是弗洛伊德说的那个“阉割焦虑”,此时弗洛伊德说的阉割焦虑还没有出现;阉割焦虑是在三元人际关系里与父母相关的焦虑,而这个相对依赖期焦虑只是跟母亲依赖相关的焦虑,与父亲没啥直接关系,现在好像有很多人也把这个焦虑叫做阉割焦虑,比如克莱因学派,那不是经典精神分析了,而是借用了经典精神分析的词,因为他们为了说明自己就是经典精神分析,其实没必要的,在温尼科特看来,这个焦虑真的不是阉割焦虑。

另外,在相对依赖期,适应的一些失败也不再叫做侵入了,为什么不叫侵入呢?婴儿在这个时候,统一体(unit)已经形成了,其自我功能和心智功能已经发展了,婴儿具有了一定的应对能力,所以这个时候不叫作侵入,而叫作早期焦虑。所以大家会发现,我们临床接待的大部分这些病人,可能都在这个位置,这还算比较幸运的,因为他们比那些更早期的病人还好一些。

 相对依赖期的主流人际关系是二元关系,处于此阶段病理学的病人所说的那些问题,比如,对于抛弃的恐惧、母亲死掉的恐惧(被抛弃、对于死亡的恐惧)、对于一个人的渴望,都发生在这个时期(相对依赖期)。所以,大家意识到了为什么温尼科特他很厉害,就是厉害在这里,他为什么把依赖区分成了绝对依赖和相对依赖,其根源就在这。如果不把依赖区分为绝对依赖期和相对依赖期,那么这两部部分不同的焦虑内容就无法得以呈现了。

相对依赖期的焦虑也属于精神病性焦虑,这是为了与神经症位置的那个阉割焦虑(神经症性焦虑)做出区分,阉割焦虑在神经症水平的位置,它们是内心冲突引发的焦虑,精神病性焦虑要比神经症性焦虑更早。

Q

那另外还有一个词,“分离焦虑”呢?

A

郝伟杰:分离焦虑这个术语,实际是一个精神病学的术语,指的是分离行为导致的焦虑,不是精神分析理论性术语,精神分析理论中没有分离性焦虑这一说,如果非要说的话,这个的焦虑可能是一个解离性焦虑。当然在现象学层面上,在行为层面上,他表现为与母亲行为分离的焦虑,他就是一个精神病学的词。


4、文章中的案例

我们看一下文章中的案例。这个案例也很好,正好这个家庭里有三个男孩,年龄还就是我们说的那三个阶段。家庭里面,母亲因为一次意外去世了,去世的时候,家里有三个男孩,最小的男孩4个月大,中间的男孩是3岁,最大的那个男孩是6岁。大家来看,这三个男孩分别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

4个月大的男孩,他的人格发展过程没有受到很明显的影响,他后来有了一个继母,这个继母是母亲生前的好朋友,她们经常来往,她对这个家比较熟悉,到最后这个最小的孩子会认为这个继母就是母亲,这个现象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有奶便是娘,母亲作为一个个体,孩子在6个月之前是认不出这个完整的人的。(看来一个母亲确实需要有一两个女性好朋友经常来往!)

但是在他4岁的时候,显示出了一些人格困难。在治疗室里有什么表现呢?温尼科特跟他做一个游戏,屋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这个时候这个小孩先出去,温尼科特先把其中一个东西动一下,比如这个铅笔,从这儿拿到那儿,这个小孩就过来找,找哪儿被动过了,找到以后,就会非常的愤怒,对温尼科特说:“我要杀掉你”,要把温尼科特杀掉,然后,咔,就象征性的把温尼科特杀掉了。然后再出去玩,一遍又一遍的玩这个游戏。

虽然温尼科特没有提为什么这么玩,这里我猜想,4个月的时候,母亲突然死亡,换了一个养育者,尽管继母是母亲的好朋友,也很熟悉,但是对于一个婴儿来讲,他后来所得到的那些照顾其实是有所变化的。比如说母亲抱着他的那个臂弯、体温、脉博、感觉都不一样,当然后来提供的这个供养可能也是很好的,但就是有这个变化,而且这个变化,被这个小孩在某种意义上记住了,这个时候他需要在治疗中要完成另一个我的那部分的整合(在两个不同的母亲镜子中看到的不同的我)。

在治疗中以游戏完成整合以后,温尼科特跟这个继母说,你得准备好,要跟他谈生母去世这个话题。刚说完,果然就在当天晚上,这个小孩给了继母一个机会谈这个话题。然后,继母就跟他谈,谈完之后的未来几天里,这个小孩一直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当然,继母也有能力去跟他谈。所以,这是对这个4个月大孩子的影响,大家看到其实在这个时候,有奶便是娘,换了母亲也可以,但是在发展中还是有一些影响需要日后来治疗。

最小的这个孩子,在生命早期历程中发生的一些变化,当然这些变化没有影响到他人格的发展,但毕竟是一些变化,当这个孩子长大的时候,他的潜意识里会发出信号,让环境(继母)把我那个时间的发生的变化解释清楚,我的生母是怎么走的,但是他不会直接去表达这个需求,他会在游戏中在跟温尼科特展现他的这个需求。温尼科特神就神在这一点上,温尼科特通过他的游戏,捕捉到这个信号后,跟男孩的继母说,需要跟男孩谈他的母亲是怎么死的。实际上男孩子人格中有些东西需要整合,他是想把他所发生历史给圆了,我是怎么来的,我经过了什么,为什么有些变化(不一样的东西),你给我圆了,这不是一个精神病的问题,是一个发展性问题。

人是世界上最奇妙的存在,因为我们不愿意放过任何在我们生命体验里的细节、异物;如果在生命的早年发生了一个东西,我不知道怎么回事,我这一辈子,不把他弄明白,我是死不瞑目的。这就是人,人就是这么回事。我们注定是不能来这个世界上白活一遭的,我们活了一辈子,得弄明白自己活的是什么,我自己是怎么回事,我从哪里来,中间怎么会有变化,这其实就是一个真实的人所面临的人生问题。

所以,这个最小的孩子不是一个精神病性的问题,是一个发展需求的问题,这个小孩子发展的还很好。那么这样的话,联想到我们很多的父母,会故意隐瞒孩子好多事,两口子在孩子三岁的时候离婚了,但不让孩子知道,这个孩子18岁了还不知道父母已经离婚了,这就是我的案例,是我的病人。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人为的制造很多不知道、太多的事情不能言说,变成了秘密,造成了太多的困难,显然这跟他的母亲有关。

再来看这个家庭中6岁的那个孩子,母亲去世的时候,他就直接开始哀悼过程了,而且用了两年的时间,其实这是一个很正常的处理悲伤的过程,正常的哀悼就是一、两年的时间,摆脱了哀悼过程之后,他出现了一些偷窃行为。

本来这一部分并没有引起我太大的注意,但是正好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 ,我还找Elsa老师做了一次督导,督导的病人就是处于这个位置。Elsa说有偷窃行为,或是毁坏掉一些东西、一些关系的行为等等,这是一种反社会倾向。在孩子其实得到过一些好东西之后又被剥夺的时候,反社会倾向才会发生。这个时候,孩子就会有这种行为。偷窃行为的背后有这样一个意义:本来这个好东西是属于我的,我曾经有过的,但是凭什么你就给我拿走了。有偷窃行为的孩子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所以,孩子去商场里偷东西,其实他是想跟周围的人或社会说,这些东西本来就是我的,商场里的肥皂是我的,牙膏是我的,我把它们拿回来。那些孩子就是这种心理。孩子偷的那些东西代表了曾经拥有的妈妈,他偷回来的是自己的妈妈,其实他偷的那些东西并不用,他需要的是拿回来的那个过程。偷窃是一个社会学的词汇,甚至是一个犯罪学的词汇,但是在孩子的心里,就是把我妈妈再领回来、再拿回来,对于孩子来说这根本就不是偷,是拿回了被剥夺的妈妈!

Q

他除了偷之外,如果说毁坏、破坏什么,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意义。现在不是有二孩儿吗?比如说老大会偷偷的破坏老二的一些东西,比如说玩具,甚至去做一些小伤害,……这个是不是也是在表达:你把我妈妈抢走了。

A

赵丞智: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的发展现象,是胎次之间的竞争现象。这个跟偷窃这种行为不一样,偷窃是原来得到过妈妈很好的照顾,之后由于什么原因这种照顾失去了。你说的这个现象是你分走了我的妈妈了,但我的妈妈没有被剥夺,我还有妈妈的爱,只不过是被弟弟分走了一部分,所以老大对老二是有恨的,他需要把那个恨的情感表达出来,所以偷偷的趁母亲不在的时候,他就会打老二,母亲来了他还要对弟弟好,因为他对弟弟还是有爱的,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


Q

他在制造攻击吗?

A

赵老师:老大是有一种爱被分走的愤怒,而这种愤怒是他需要的,所以过去“一胎化政策”中出生的独生子女在发展中就遇到了麻烦,他有这个弟弟、妹妹跟他竞争妈妈的爱的过程,所以他们在人格发育的过程中,缺了一部分。


网上提问:1、摆脱哀悼与偷窃行为的关系是怎么样的?2、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老太太有反复偷窃商场的事件怎么理解?


赵老师:哀悼的完成并不能把这个偷窃行为摆脱掉,甚至说,出现偷窃行为恰恰是哀悼过程完成的成功的一个表现。哀悼是处理那种丧失带来的悲伤,那么偷窃行为可能恰恰是哀悼过程的一个部分,所以我们要重新理解青少年的偷窃行为。他恰恰是因为哀悼悲伤的很成功,最后用一个小偷小摸的行为,来向社会发出一个找回妈妈的信号,以此来避免成为一个大盗,或者是一个窃国大盗。

偷窃行为其实是一种反社会倾向的表现,他们都是童年经历过剥夺的人,这种偷窃行为跟岁数、年龄没关系,80多岁也得把妈妈偷回来,只要是早年被剥夺的话,就得偷。

有时候,上小学的孩子会出现一些偷窃行为,这个也是正常的。因为上学就要离开家庭但还没有离开,就要慢慢地独立了,所以很容易被剥夺一些东西。比如说,到了上小学的时候,家长对孩子的供养与在幼儿园或之前相比,已经很不一样了。这个过程很多人都有,可能正常人的那些想法和行为不那么强烈,这是一个很自然的现象,这是一种象征,他是一个自我的功能表现,用这个功能完成了心理上的这样一个过程,这是一个高功能的表现。但是,送一个6,7岁的孩子去上住宿学校,我认为这可能就是一种剥夺。



好了,我们继续讲,另外6岁的这个孩子跟继母的关系还是很好的,他能接受继母。所以,我想到了离婚, 孩子在6岁之前父母最好是不要离婚的。要不在孩子6个月之前父母就把婚离了。孩子6个月之前离婚,如果妈妈不要孩子,跟着爸爸再找一个后妈,如果后妈对这个孩子好,孩子再大一点估计也没啥问题,但是在中间的这个年龄过程,学步期这个阶段,孩子跟母亲是有依赖的,离婚可能是不行的。 

所以,我们马上就来看一看这个处于中间的3岁孩子,失去妈妈不行到底是怎么样。最可怜的就是这个孩子。

3岁的这个孩子,最后变成了精神疾病的受害者,表现出了各种的防御症状,比如说:不能告诉他父亲再婚了,因为他认为婚姻就意味着杀死,还有就是不承认对母亲的依恋,会说“我才不在乎她呢”,意思就是说不在乎死掉的那个母亲,非常在乎母亲的是那个6岁的哥哥,他才在乎呢,我不在乎。还有一些轻躁狂的症状,坐立不安,几年里做了好多次心理治疗,十年之后,还有这些精神症状的残留,这个孩子是出现了很大问题的,他的生活也是非常困难的。

那么,温尼科特接下来就解释了,说:为什么对于这个3岁的孩子来讲,失去母亲的这个事件影响会这么大,4个月的孩子没什么大事,6岁的这个孩子也没事,而对3岁的孩子影响会这么大。他从这就引出了那些我接下来要说的,在相对依赖期的发展主题,或者是孩子的发展任务是什么。




5、相对依赖期的一些发展主题

在相对依赖时期,因为婴儿会逐渐地感觉到自己和母亲分别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且攻击欲望也出现了,矛盾的两价性情感,以及爱和恨都需要去整合,这个时候也是他罪疚能力的起源点。大家看下面我们的这个宝图,这个就是诊断标准。

1
罪疚能力的发展

大家看到图上unit的位置,是大约6个月的时候,也是罪疚能力的起源点,在相对依赖期,婴儿就开始有这个发展任务。罪疚感是什么呢?或者它意味着什么呢?

婴儿在这之前的时候,对母亲的使用是很无情的,因为他意识不到母亲是一个完整的人类,现在他能意识到母亲是一个完整的人之后,对母亲的这些攻击欲、原始爱欲就有了明确的对象;我爱你,我要吃你的奶,同时也爱着你,同时也要把你毁灭、吃掉。这个时候婴儿就会发现,我爱这个母亲,但同时也有想要摧毁她的欲望,原始的爱和恨已经慢慢开始分离、孵化出来,这对婴儿来讲,是一种巨大的恐惧,就是说我对母亲原来还有这么强大的攻击性,但这些东西,全都是潜意识里的一些东西。

在什么情况下,这种感受到罪疚的能力,或者说这个主题能够完成发展呢?在母亲依然完好的情况下,这个时候,婴儿才能完成整合。换句话讲,我一直担心我把母亲杀掉、毁掉,同时我也很爱这个母亲;那么当母亲一直还是很稳定,而且对我的爱一点也没变的话,孩子偷偷的那个想要杀掉母亲的冲动,会一直持续下去,相当于他在生活里,孩子一直有机会体验这种摧毁母亲的情感,想要杀她的想法也一直存在,因为这个母亲还活着;尽管孩子在现实上会做一些对母亲很坏的事情,母亲可能也会感觉到很受伤、很生气,但一会母亲又恢复了,仍然继续照料他,还想往常一样爱着他,没有报复孩子。这个时候,这个婴儿就会感觉到,好像我的这种恨一个人的冲动页没什么大不了的,没那么可怕,或者说,我有这种恨母亲的的能力,但是同时还有修复母亲的能力,我不会害怕我的恨。

比如说,这时你会发现这个婴儿去吃母亲的乳房,吃完了,他还会在乳房上蹭一蹭;吃饼干,吃完了把饼干拿到你面前,让你吃一吃。婴儿会表现很多这样的修复母亲的行为,这个时候,其实婴儿相当于是在回报母亲,或是在修复母亲。

在这个时候,母亲一定要接受孩子的回报,给他这个机会进行修复。这一点也是孩子价值感的源泉,价值感就是从这个时刻开始产生的。母亲不给他这个修复机会的话,比如“你给我吃什么吃呀,我不吃,你才需要吃,你给我干嘛!”,这些都是母亲没有接收到婴儿想要回报和修复母亲的信号。婴儿需要感知自己是有价值的,里面有很多内容的,这需要母亲能够理解到,并提供修复机会。

所以大家看到,孩子的这一个小小的动作里面,有很多的内容,需要母亲能够理解到。婴儿最常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是他无情地使用母亲的时候,这时他意识到他在使用母亲,也意识到母亲是一个独立的人,用完了母亲之后,或者说他对母亲又踢又打之后,常常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可能会做这种修复的动作。一方面婴儿想要供养母亲,获得他自己的价值感;另一方面也想要修复母亲,获得自己的承受罪疚感的能力,获得这种罪疚的能力。

要是这个母亲能持续的提供这样一种稳定的环境,那么孩子罪疚的能力就能发展出来,而且这是一种良性的罪疚感,是具有了罪疚能力的罪疚感(这个跟具有了抑郁能力的抑郁情绪一样),这种罪疚感里面会带着一些悲悯的色彩,就是说,我自己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我也是一个很有力量的人,我可能会去毁掉一些东西,但是呢,我会感到罪疚,我还能做一些东西进行修复,我有这个修复的能力。社会上那些有这样能力的人,都是从这里开始发展出来的,这个东西再进一步的发展就会发展出担忧的能力,担忧意识就是说,我心里会很关心和挂念着母亲这个人。

紧接着健康的罪疚感,重要的是责任感也从此发展起来了,比如担当一些负担,或应该干一些事情。这取决于母亲是否能给予婴儿回馈和修复的机会,而很多母亲是不给自己孩子这个机会的。好比说,孩子长大了给父母买了东西,父母却说:“给我买什么东西呀,我不需要,”父母以此来显示她们的强大,不需要你的东西,到了80岁她还不需要。嘴里说不需要孩子东西的这个人,80岁就到商场偷窃,如果早点承认需要的话,孩子会回报她的发展成就就可以达成。

从这个时候开始,母亲是可以感觉到有回报的,之前的那些养育对于母亲来说是一点成就感都没有的,在这个时候,母亲是能得到一点孩子的回报,这个回报其实是孩子在表达对母亲的一种珍惜,也是很感人的,母亲要给他这个机会,其实也是给自己机会,如果能够这样,母亲就会感受到价值,绝对自己之前6个月的奉献是有价值的,大概这就是做母亲的欣慰吧!。

现在再来看案例中那个3岁的孩子,母亲突然去世了,对于这个孩子就是了不得的事情了。在这个时候,就别跟这个孩子谈责任了,因为他早就吓怕了,他心里面有杀死母亲、无情的使用母亲的幻想,结果这时突然母亲就真的死掉了,这时他的恐惧得有多大,他恐惧的不是母亲死了,真正恐惧的是自己杀死母亲的幻象。

对于这个孩子来说,相当于“我把母亲杀了”,所以这个时候他的防御是:别说让我承认是我杀的母亲,连让我承认我依赖母亲我都不行。我的恨、攻击性等都是很危险的,他连依赖都不感承认了。这些防御,防御的就是被母亲现实的死亡扩大了的罪疚感,这个现实来的太早了,他根本无法承受和处理,于是他的这个罪疚感变成了一种病理性罪疚感,这是一种罪疚的防御。这个男孩,我们判断他很有可能是抑郁的,他将来有得抑郁症的风险。我们在接抑郁症的病人时,要注意他的创伤很有可能处于这个相对依赖的发展阶段,甚至会出现精神病性抑郁。

从婴儿6个月开始,就会意识到罪疚感,之后一直都存在,罪疚感良性发展的前提是,母亲还继续提供抱持,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敢于承认这种罪疚感:我一直想杀死母亲,之前对母亲无情使用都是我干的事。母亲的一贯抱持和幸存,让孩子他敢于承认自己的罪疚感,承认了以后才会有弥补和修复的行为;如果母亲在这个时候报复了孩子,母亲的死亡就是对孩子的最大报复,或者母亲是一个受过伤害的人,是一个无价值感的人,这时孩子的罪疚能力发展就被阻隔了,他没有机会去发展出承受罪疚的能力。这样的孩子非常害怕自己的攻击性和恨带来的罪疚感,长大之后,在人际关系上会出现人际困难的现象,一种就是不敢卷入人际中的亲密关系,一旦卷入亲密关系就得依赖,一旦依赖某个人,那个人就会死掉;另一种就是过分的卷入人际关系,去依赖某个人,来完成他早年没完成的依赖,那个依赖的同时,他也是极度恐惧的,一直是带有摧毁性和攻击性,我们在临床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病人。

Q


赵老师,能解释一下这个“罪疚感”吗?

A

赵丞智:问得好,因为是我们把这个词的翻译改了,原来的翻译就叫“内疚感”,但是后来我们发现,“内疚感”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没给表达出来,就是这个“罪”,犯罪的那个感觉,我有罪的感觉,包括基督教说的那个“原罪”,都是这个起源点。我认为基督教研究人性是从6个月之后开始的,6个月前面可能没有说清楚,基督教研究到罪疚感这个位置,它认为是人类的“原罪”,这是我们人生最大的主题,这是很有洞见性的认识,认为天生有一些攻击性和杀戮的东西,人自己一开始就是有罪的这样一个存在,这已经是研究得很深入、很早期了。

温尼科特说,人类在最最早期是没罪的,在6个月之前他不感觉到有罪。因为那时候连完整的人都不存在,那就是一盘肉和骨头,何来人之说呢?我还不是我,而发展到6个月以后,我逐渐就是我了,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摧毁性和攻击性,我才感到有罪。所以6个月之前,所谓我有罪的,也是母亲有罪,所以我们经常听病人说,“我错了,我有罪,我没做好”,其实是他在替他的母亲在说话。我们经常听病人说是自己的错,其实是环境错了。


担忧能力的发展

罪疚能力和担忧能力,我们刚才已经提到了,担忧能力是罪疚能力的更进一步发展。我们之前的文献中讲过,在人际信心抱持下的良性罪疚感,我们给起一个名字,叫担忧的能力,它是往后发展的一个成就。

与父母双亲的认同,包括同性恋协定

  再一个主题,就是和父母双亲的认同,包括同性恋协定。

与父母的认同

我们先来看认同,这个时候,婴儿有了自己和他人的区别,同时也就产生了内部和外部世界的分别,或者说,也产生了我和非我的区别。这时双亲的特征就变得很重要了。比如说,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应激情形之下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焦虑的还是不焦虑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表现,这都会被婴儿学习到。这个东西非常有意义,婴儿学这些东西,不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学习或者模仿,其实背后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发生了。

首先,在婴儿的内部世界中,我们称之为本能生命的这些东西,需要跟外部世界进行交换,婴儿不断地从外界拿进来一些东西,自己去加工,同时也输出一些东西,不断地进行一些这样的互动,这种互动对于一个人来讲,是很重要的事情。这时如果他和父亲、母亲认同的话,同时他能分散掉一些东西。婴儿这时开始向外界探索,他在探索时会遇到原来他没有接触到的一些东西,或处于他全能控制之外的一些东西,这时他需要去跟父母认同,要把这些处于全能控制之外的一些东西给掌控住。也就是说,这些东西虽然我不知道,但我看到妈妈好像会这样去做,或者是爸爸会这样去做一件事,这时这个婴儿就会掌控住了,就是说,那些处于我全能控制之外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我知道,我外面好像有人能控制这些东西,那么我跟他们学一学,我学一学不就行了吗?这时你会发现,他不再那么担心对一个东西不能实现全能的控制了,这时他的自我功能(ego)得到了极大发展,他的情感耐受性,防御性,象征性、言语化的能力等待,通过认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同性恋协定

这个时期还有一个问题,对于一个男孩来讲,还要达成同性协定,也叫同性恋协定。在认同中还包括性别认同,男孩要跟父亲、男性进行一个认同,这时会发现,他其实很依赖这个男性、这个父亲,包括我们案例里的3岁小孩也是,他当时处于的阶段是与父亲极其依恋的阶段,这时会加剧他对母亲怀有攻击性这种幻想的恐惧感,因为之前他是跟母亲亲密的,这时又要跟父亲亲密,这其实是意味着一种背叛,这个时期的背叛不是三元关系里的背叛,不是你选我还是不选我,不带有性的元素。这个时期的背叛是我自己跟谁在一起,若跟父亲在一起,意味着抛弃了母亲,所以此时母亲的去世便加剧了他的罪疚感;而且,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对父亲的依赖也会感到很恐惧,因为跟父亲依赖结果是,我背叛了母亲,恰恰这个时候母亲死掉了,母亲(女人)会给我带来巨大的恐惧,所以这个男孩将来也会有同性恋的风险。

男孩在相对依赖期必须要满足自己对男人依赖的需求,这就是同性恋协定的需求。如果一个男孩在这个时期跟男人相处的需要没有被满足,那么他长大后跟女人相处就会出现困难。他跟男人相处的需要没有被满足,因为他是一个男人,那么他长大之后找谁呢?显而易见,他可能会找一个男人,或者他找了一个女人,他心里面还是想着一个男人,他必须要完成他早年没有完成的同性协定的需求。所以,我们可以从二元关系,从相对依赖期来理解同性恋倾向、同性恋行为,这些同性需求的倾向和行为其实与性爱没有什么关系,反倒是与对同性的依赖需求密切相关!这是温尼科特很重要的一个发现。

男孩,两岁左右,他的父亲缺位,他对男性的需求没有被满足,长大之后容易找男性来完成早年没有被完成的需求?

郝伟杰:对,父亲的缺位可能会导致这种情况。男孩同性依赖的需求需要母亲的配合来满足,案例中这个3岁男孩,父亲挺好的,但母亲突然去世,他也完成不了。因为他不敢背叛母亲了,虽然父亲挺好的,但他不敢去跟父亲认同,不敢去亲密,因为背叛母亲导致了母亲的死亡,这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情。




女孩也有这样的问题吗?




郝伟杰:一样,女孩很复杂,以后有机会我们会讲。




那么男性找偏女性化的男人,是不是?



赵丞智:同性恋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现象,但是,我们从相对依赖的这个阶段,二元关系的这个角度,从认同的角度,其实可以得到一些理解,当然同性恋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还会有一种说法是绝对同性恋,有人认为这个东西跟基因有一些关系,可能是天生的。所以这个研究我们也很迷惑的,有很多复杂的东西在。但是我们在讲相对依赖期的认同,我们可以用它来理解某一类的同性恋现象,或者是理解这个阶段的一些发展主题和心理任务。特别是有精神症障碍的某些人有同性恋的问题。在这个视角下,所谓同性恋的问题其实不是一个性取向的问题,是一个不成熟的同性依赖的问题。


         6、相对依赖期的发展成就

相对依赖期这个阶段的这些主题、发展任务,如果完成很好的话,大家就会发现,做为一个人,就发展的很不错了,不管生活、人际交往,已经是很不错了,具体有下面的这些成就达成。

1
稳固的自体感

首先是自体感很稳固,自体感稳固指的是什么呢?你会发现在生活当中,有一些人是不敢跟人开玩笑的。这些玩笑包括一些跟人亲密的玩笑,包括一些攻击性玩笑,所有的这些东西,他都会感到很恐惧,说明这些人对他们本能生命里的这些东西是非常恐惧的,它们没得到很好的整合。

比如说,这个小男孩,不敢跟一个男性依恋,为什么呢?在早年他的同性依恋中,在他的幻想里面就是因为这种与父亲的依恋,这种对母亲的背叛,直接导致了母亲的死亡,所以他不敢再对男性依恋了。他的自体感就是不稳固的,他的那些同性亲密需求不敢去表达,攻击也很害怕。但是相反,你在社会上看到一些人,他们很招人喜欢,他们开这种玩笑,同性亲密也很自然,就是说做一些很有进取性的事情,或者跟你开一种攻击性的玩笑,也显得很自然,很舒服,这些人的自体感很稳固,证明他们早年的发展得到过一个很好的环境。

对于人格关系的信心

另外,就是对人和关系的信心。这种信心其实也是来源于早年他对父母之间关系的信心,母亲和父亲是有力量的,有能力承受我的这些攻击和背叛。所以他长大以后,对别人也会有信心,对关系也会很有信心,能够信任人际关系。

3
共情的能力

还有就是共情的能力。说到这可能就会发现,我们大部分病人的问题都处于这个位置,都是这个父母认同的位置出了问题,你会发现这些人很恐惧,比如恐惧跟人交往,恐惧跟人说一段什么样的话,或者说对一段关系非常恐惧、没有信心等等,无法去理解别人的情感。

共情能力,就是说你需要什么,我知道你需要什么,也许这个时候你需要自己待着,或者是可能需要什么样的东西,这些人会有一种我去体察别人需要的能力。共情,就是有能力把自己的脚放到别人的鞋子里面去感受别人的感受!

4
耐受能力和适应力

耐受能力和适应性。因为这种跟父母的认同,所得到的这种耐受,或者对于不可控的东西的一种信心,我认为这些东西不可控,但我认为我能够做到,我可以忍耐这些东西,同时我会去做这件事情。

5
担人格的丰富性与“知觉涂抹”

最关键的一点,或者说这些成就总结起来是什么呢?那就是一个人人格的丰富性。

温尼科特在这篇文献里提到,孩子是一个创世者,是创造世界的这样一个人。他这种丰富的人格,不只能够适应环境,还能够涂抹和渲染环境,“把这个环境涂抹和渲染上我的色彩”,这是一个很鲜活的东西,可能生命的本质就在于此。这个人很鲜活,他的周围,他的环境,他所做的事情,都有他自己的一些色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这个人气场很大,很强!

“知觉涂抹”这个词是中巴温尼科特培训课上,我们的老师说过的一个词,温尼科特也用过这个词,它就是“apperception”,去掉前面的ap,后面的perception是知觉,apperception也翻译成“统觉”,但我认为翻译成“知觉涂抹”就很形象的,就是用自己的知觉,去涂抹和渲染这个环境,让这个世界有着他自己的色彩和丰富性。

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所有的艺术创造都很有艺术家个人的风格,比如梵高的画、毕加索的画,很有他们自己的风格,而且又能打动人,这个是他们的一种风格的创造。包括中国的一些古诗,是很有诗人他自己的一些风格在里面的,《石灰吟》大家肯定学过,小学课本也有,明朝的一个民族英雄于谦所作: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他看到锻造石灰的时候,他想到的是我,我要做这样一个人。石灰已经被涂上了这样一种色彩,我要做这样一个人,那个石灰就是他自己,他后来所做的事情,其实也就是这样的事情。在明朝的20万大军,而且是主力军,被元朝的也先这个人一触即溃,全都击败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说我们要迁都,从北京迁到南京,只有于谦一个人站出来说,我们不能那样做,迁都的人该杀,然后他一个人去力挽狂澜,最后下场是被一个奸臣给冤死了,那个名字叫徐子真这样一个奸臣给冤死了。所以他的一生是这样做的。

Q

我在婴儿观察时特意看了一下,发现了一个事,就是母亲想撤,然后姥姥、姥爷上去了,爸爸也上去了,这个时候对婴儿来讲,他是一个混乱吗?还是一个怎样的情况。近期有一次去朋友家,还有一个亲戚家也是这样,看见,在那个时候母亲已经有了想自己去做一些事情的想法。比如说我婶婶家就是,孩子的姥姥极度焦虑,就是24小时你这个孩子不能离开我的眼球。我朋友家也是这样,她是家里雇佣了一个保姆,她要撤的时候,那个保姆是一个年龄偏大的大姐,她也是特别想把这个事情干的特别好,也是这个凑上去的状态。当然我不方便老盯着那个婴儿去看,所以我就很好奇,这个婴儿处于这种状态,是环境失败了吗?还是会有一些额外的创伤。家庭环境很混乱,那么多人,可能前面是妈妈,一会儿这个妈妈没了,一会儿这个妈妈还在,可以看出来妈妈身体很虚弱,想说话也插不上,还有妈妈和婆婆的关系问题。我虽然不是长时间在那待着,但是能看出这是一个常态。两个孩子是6个月到1岁之间。

A

郝伟杰:婴儿观察中,我们毕竟是观察一个小样本,1个小时的观察,我们首先不应该用这一个小时的观察来推测他的整个养育过程。我们没必要,也不需要这样去做,因为我们去做的是观察这1个小时内婴儿与照护者的互动情况。第二个是说,我们的任务不是去干预这个家庭,当然你说的这种养育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冲击,这是很正常的。另外就是说健康的养育其实是一个团队养育,就是妈妈和保姆的团队养育。可是在中国的家庭当中更多的是团伙的养育,或者更多的是有一个佘太君,在这个团伙里面有一个佘太君、慈禧等老大一类的人物在里边,所以这个东西就是目前中国的养育过程的通病,应该是去理解这种现象。

Q

我听到刚说的那个养育场景,那个妈妈不在,不是说那个孩子正常的发展到那个阶段,而是被这个环境逼迫的。


A

郝伟杰:她是一个被逼退的母亲,母亲坐不了母亲的位置,这个母亲需要有力量的支持。所以本身母亲能够退行到早期,跟婴儿认同已经很不容易了。反而现在中国的很多家庭不但没有支持,反而是在捣乱,对母亲是一个侵入,没有人去保护母亲,很多时候丈夫保护不了妻子,那就保护不了孩子,因为有佘太君这样的权威“育儿专家”,甚至就把孩子的亲生母亲给开除了,这是一个失败的养育环境。

第三个阶段

   朝向独立


发展到朝向独立这个阶段的时候,我们之前做了那么多的工作,现在总得说一说成就吧,我们不是白干的这个活呀。发展到了这个时期,个体其实是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了,然后有能力去应对这个世界的复杂性。这个时期孩子开始能够与社会认同,社会的责任,同时也是他的责任。

但这个时期,同时也有一些挑战,还是会有一些超出孩子承受能力范围之外的事出现,包括社会的一些危险因素,还有他过快的探索。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在学步期积累的本能张力会重现,所以这个时候父母还是被需要的,父母还是需要做一些管理的。

到这时,父母养的好,养的赖,孩子也就这样了,也只能这样了。

就是说,长到现在出来的这个孩子,不管之前哪个阶段的任务没完成也好,完成的好也好,这个时候他都要进入社会。你没有办法了,你现在也就养成了这个样子了;

无论怎样,这个时候的孩子都要往前走了,他这条路带着之前所有的那些折衷,带着之前所有的那些妥协,带着之前那些准备好了的,带着之前那些没准备好的,这条路就得走下去了。

我们在座的各位不都是这样吗?多少时候我们是感觉这些东西真的太困难了,我们应对不了这些东西,但是你还得一步一步的走下去,你也没办法。

那么,唯一的机会是什么?是去接受精神分析性治疗。去到治疗室里面再回炉,重造一下,把之前的那些困难去做一些修复。

精神分析为每一个人提供了第二次重生的机会!

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在座的各位这条路还得辛苦的走下去,谢谢大家!

敬请期待下期解读





下期文献研讨会预告

第26期文献研讨会

《你受理范围内的精神疾病》(第二部分)

The Mentally ill in Your Caseload

主讲:刘阳

时间:2018年6月30日(周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