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宝塔街

 吴越尽说 2018-06-13

 吴江日报2018-4-24    作者:施摩托

 
 

震泽,这个历经千年的古镇,对我而言特别亲切,因为我奶奶就生于斯长于斯。抗战期间,出生于富裕人家的奶奶嫁给了当时在宝塔街开店的爷爷,在此生儿育女,共同生活了十来年后,一起回到了乡下耕作。因此,震泽这条街是我到过次数最多的街巷。

一个初春的早晨,我又一次来到宝塔街。老街一片静谧,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给初醒的老街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光彩。我就像一条鱼,游进了古镇的深处。

踏在沧桑的青石板上,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一块块青石板就是一段段历史。春秋时期的范蠡,唐朝的张志和、陆龟蒙,明末清初的王锡阐,现代的费孝通,还有其他众多的文人墨客,都曾在此留下足迹。行走于此,会让人清晰地感受到这个曾出过15名进士、22名举人的古镇浓浓的人文气息。

师俭堂,这处大户人家的精美宅第,始建于道光年间,重建于同治三年,是江南难得的精美建筑。宅院共有六进147间房,画栋雕梁院落深,内敛中透出主人的精细和奢华。它的规模超过了周庄沈万三的住宅,是江南地区大家庭古建筑的一个标本。当年乾隆皇帝南巡浙江,就是从师俭堂门前的河道经过。

老街上始建于宋代的慈云寺塔,古塔高耸。相传三国时,孙权之妹怀念夫君刘备登高眺望,寄托绵绵情思,慈云寺塔故又称望夫塔。还有一种说法,传宋徽宗女儿慈云公主避难震泽,念念不忘亡国的奇耻大辱,重修此塔遥望北方,祈盼父皇早日挣脱金朝幽禁南归,寺塔以慈云命名,故称慈云寺塔。慈云夕照曾是震泽八景之一,不知当年我奶奶是否登临过此塔?

沿街的頔塘河中流,有一座始建于清康熙54年的禹迹桥。此桥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建,为拱形单孔石桥。寺、塔、桥、水组合成一富有宗教色彩、错落有致的古典建筑群。如果在桥边泡上一杯熏豆茶,一边聆听着幽幽的佛音,一边享受着悠闲的时光,心里一定是平静而安宁的。

行走在宝塔街,闻着流传千年的气息,追忆爷爷奶奶的陈年往事,遥想古镇当年商旅云集、舟楫往来的繁华,体会古典与现代的交融,这是一种休闲,一种快乐,一种满足,一种精神的升华。

(题图:jiangzhena1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