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旅途上的行者来说,没什么能比一幅地图更实用。古人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画笔绘制山川地形;现代人用卫星、无人机等高科技技术测量大地,用计算机绘制山川地形。地图是上帝之眼,地图绘制是一门科学,地图表达是一种艺术。 地图印象 在央视热播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中,中国最早的彩绘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引起了人们对古地图的关注。央视春晚上,佚失已久的明代地图《丝路山水地图》的重新回归,又引发了一波关于地图的热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找地点、查路线,使用高德或者百度地图。共享单车、滴滴打车、百度外卖等APP也都有使用地图的身影。地图已融入百姓的生活。 中国古地图 地图作为古代文明的结晶之一,很早就在神州大地出现了。 《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地图》是我国现存传世最早的地图;汉代的《马王堆九嶷山图》是最早的山形图;唐代的《海内华夷图》;宋代的《禹迹图》则是最早的网格图;元代的《舆地图》;明代的两幅地图《郑和航海图》与《坤舆万国全图》,以走出去、请进来的两种角度,表现了当时的中国对世界的认识。 17世纪以来,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在许多国家大规模开展起来,形成近代地图发展的主流。清朝《康熙皇舆全览图》的测绘以天文点和三角网为依据,奠定了中国近代地图的基础。 由于卫星、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地图的制作工艺发生了根本的变革。航空摄影、航空遥感技术,让人类可以从高空进行地形图测绘。计算机辅助制图则使得电子地图快速发展并应用起来。 地图分类 地图按照内容,划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普通地图是以地面基本要素为主要制图对象的地图,例如居民地、道路网、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和境界线等。专题地图是根据制图目的的需要,突出表示一种或几种要素的分布位置与范围、质量特征、数量差异、动态变化、时间序列变化等方面的地图,其中作为主题的要素表示的很详细,其它要素则根据主题的需要作为基础要素选择性表示,如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工业布局和农业区划等。 地图之美 地图在用来传递信息的同时,也是一种视觉产品,有着艺术性的一面。层次丰富、布局合理、配色和谐的地图不仅有助于信息的传递,也会给读图者带来愉悦的感受。小编从SuperMap示例数据中精心挑选了一些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图1 世界晕渲地图 图2 中国电子地图 图3 气温分布图 图4 GDP变化图 图5 城乡居民收支水平对比 图6 各省份旅游收入地图 图7 人口密度图 图8 珠三角地区都市圈地图 ![]() 图9 长江三角地区都市圈地图 ![]() 图10 校园地图 ![]() 图11 标绘地图 图12 热力地图 图13 网格聚合地图 图14 重庆市朝天门晚高峰出租车通勤图 图15 三维日照分析地图 ![]() 图16 三维柱状地图 图17 三维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