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家文化网络征文丨论齐家文化玉器的功能及其艺术风格

 西岭gaqkwk50ed 2018-06-13
·

论齐家文化玉器的功能及其艺术风格

华小燕

 

齐家文化是因1924年首先在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发现而得名。其分布范围比较广泛:东起泾、渭河流域,西至湟水流域,南达白龙江流域,北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可谓地跨甘、宁、青、蒙四个省区。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考古工作者在甘、宁、青地区做了大量的考古调查发掘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探讨齐家文化的诸问题打下了深厚的基础。随着考古发掘工作及研究工作的深入,齐家文化玉器别具特色的玉文化体系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齐家文化玉器在中国文明起源问题及中国玉文化史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与良渚玉器、红山玉器并称为中国“三大玉系”,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也受到了藏友的追捧。齐家文化玉器的大放光彩,不仅是因为齐家文化玉器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玉文化体系,还源于它事神、事人功能的杂糅,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一、齐家玉器的功能

1、齐家文化玉器的事神性功能

齐家文化各遗址中出土了数量、种类丰富的玉器,是西北地区史前玉文化的代表。随着齐家文化玉器的大量出土以及其玉器的独特地域性,使齐家玉文化在灿若繁星的玉文化区系里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齐家文化玉器以琮、璧、璜、环为大宗,还有锛、斧、凿、钺、刀等器形。在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遗址、永靖大何庄遗址、永靖秦魏家遗址、天水师赵村遗址、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宁夏固原海家湾齐家文化墓葬等均出土了璧、琮、璜、环等玉器。

“例如师赵村遗址出土了13件玉器,玉器质地莹润,皆为软玉。器类有璜、环、璧、琮等,以璜为主。琮和璧出在齐家文化8号墓内,位于墓主人头部右下方,玉璧和玉琮上下并排在一起。玉琮呈浅绿色,方块形,中央纵穿一圆孔,琮边长5.2-5.5厘米,通高3.4-3.9厘米。玉璧呈墨绿色,致密光润。”

“再如秦魏家遗址出土了5件玉璧。”

“例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出土2件玉璧:其中一件呈浅绿色,椭圆形,一面起弧,厚薄不均,磨制不精,最大直径27.1厘米,孔径6.7厘米,最厚1.2厘米。”

关于这些玉器的功能,笔者认为应该放置在齐家文化社会发展阶段的大环境里进行探讨,玉器的功能会涵化在它所承载的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的精神文化里面。齐家文化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是一个过渡阶段,即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无论从墓葬反映出来的埋葬习俗还是从出土的卜骨来看,都能清晰地发现这一时期天神崇拜兴盛、有朴素的宗教信仰、专职的巫师也存在。琮、璧的造型都是中空的,这样制作的用意就是用中空来象征一条通向天界,接近天神的通道。而在大多的齐家墓葬中死者的头都是朝向西北方向的,随葬的玉璧之类的玉器均放置在死者的胸前或头部的右下方,如此的放置无疑也是为了死后能让灵魂走向这条通神之路,继续侍奉天神。而且齐家墓葬里琮、璧并不会集中大量出土,也可以很好的证明这些神器的独一、神圣性,这些玉器并不是人人皆可拥有的,持有这些玉器的人在当时的社会里举足轻重。还有靈的释:“靈,巫以玉事神。”此释将巫与玉联系起来,成为我们解释史前玉器的功能及墓主人身份的重要文献依据。所以,这些举足轻重的人就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具有重要地位的专职巫师。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些玉琮、玉璧、多璜组成的璧是专职的巫师用于侍奉神灵的神器,是他们事神的工具。齐家先民把这些玉器随葬入墓,不仅是为了显示墓主人的身份也是为了实现巫师死后继续事神的愿望。

因此,齐家文化玉器,主要是琮、璧,是用来侍奉天神的、用来通神的,具有事神功能,是玉神器。

 

齐家文化玉璧 

齐家文化玉琮


2、齐家文化玉器的事神性功能

“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历史时期早期,是玉器从巫术用玉向王权用玉转变的阶段,大量玉刀、玉钺和玉璋等大型礼制性玉器的出现,象征着社会等级阶层的形成,或许向我们暗示了原始氏族部落的解体和王朝的诞生。”在齐家文化的诸多遗址如积石山县新庄坪齐家文化遗址、青海乐都柳湾墓地、民和县喇家遗址中都出土了玉刀、玉钺、玉斧、玉锛之类的器物。

关于齐家文化诸多遗址出土的刀、斧、锛、钺等器物的功能,还是要把它们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考虑。齐家文化成人合葬墓中最普遍的葬式是:一具仰身直肢、一具侧身屈肢,人骨经鉴定仰身直肢为男性,屈肢者是女性;在齐家文化墓葬中存在殉葬、随葬品多寡不均的现象。这些都在传递着同样的信息:在齐家文化时期,阶级对立已经产生,原始氏族公社解体,进入了军事民主制时期,社会中已经出现不平等的社会关系。这些不仅通过墓葬的埋葬制度表现出来了,也从一些特别的随葬玉器表现出来了。齐家墓葬出土的钺、锛、斧等玉器,虽说相较于别的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器器形上来说算大,但其面均有穿孔,貌似是可以固定起来成为一个类似于旗帜类的东西。如果要把它们定位成生产工具的话,不仅器形不够庞大,而且要通过那些穿孔对其进行加固,投入使用更是不太可能。我们很明白没有隼鍪结构是无法真正加固使用的,加上用材质稀少、制作繁复的玉当工具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因此,这些玉器是不实用的,它们是象征物。刀、斧、锛、钺等器形,都是仿兵器的,所以它们是军权的象征物。

“例如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出土玉刀一件,呈青绿色,有浅黄色斑点,质地细腻,磨制精致。长条形,背平直,刃微凹呈弧形,稍长,平面作梯形,刃缘磨斜锋利,柄端略窄。背部有3个穿孔,柄部有1个穿孔。已从中段折裂。长41.2厘米,宽6.5厘米,厚0.8厘米,孔径0.7-0.8厘米。”

齐家文化玉刀

这件玉刀复原后长度达66厘米,是目前已知最大的玉刀,它出土的位置是在土台祭坛的边缘部分。在军事民主制时期的齐家社会,部落首领独揽军权,这把玉刀可以是他的军权的幻化物,也可以是他权力等级的象征。这些仿兵器的玉器可以说是用来确定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这些器物的拥有者可能就是这个社会集团中的掌权者,它们的出现是为了适应当时齐家社会阶级出现的需要,因此它们是用来规范不平等的社会关系的,并通过它们来表现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何况叶舒宪先生也认为:“它不是普通的玉器,而是礼器中的‘王者之器’。”

“再例如积石山县新庄坪齐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钺、刀等;青海乐都柳湾墓地出土了斧、锛等;民和县喇家遗址还出土了2件斧,1件锛。”

    

齐家文化玉锛

齐家文化玉刀

 

这些玉器的功能跟前面分析的玉刀的大同小异,是一些权力等级的象征,是用来确定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这些器物的拥有者可能就是这个社会集团中的掌权者,它们的出现是为了适应当时齐家社会阶级出现的需要,因此它们是用来规范不平等的社会关系的,并通过它们来表现不平等的社会关系。

所以,齐家文化玉器,主要是刀、钺、斧、锛,是用来象征某种权力的,是为人服务的,具有事人的功能,是玉礼器。

3、玉神器、玉礼器之间的转变

在文明诞生的前夜,在这个大变革的过渡阶段,齐家文化玉器无疑扮演了复杂的角色,承载了多元的精神文化,经历了从玉神器向玉礼器过渡的历程,齐家文化玉器事神的功能最终都会走向历史时期的玉器事人的这一功能。

玉神器、玉礼器之间的转变,是社会发展促成的,随着君权的确立、国家机器的出现,专职巫师将退出历史舞台,他本来拥有的玉神器会落在权力拥有者的手里,进而转变成他们区别于他人的等级象征物,成为一种尊贵身份的象征,这些在历史时期的周代表现的淋漓尽致:周代玉器有个独特的多璜组配来显示尊贵身份的风格,这里就是把本来用于事神的多璜组成的璧转变成了事人的礼器。神器向礼器的转变只是文明发展的需要,关于齐家文化玉神器、玉礼器的转变,也是一样的道理,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用玉礼器来规范重新形成的社会关系。所以,齐家文化玉神器最终的归宿是走向玉礼器。

二、齐家玉器的艺术风格

1、光素大气、质斑色丰

光素大气说的是齐家玉器表面光素、造型大气凝重。从出土的齐家玉器来看,不管是琮、璧还是刀、钺、锛,大多是素面无纹、通体磨光的,而且器形较大,目前国内已知最大的玉刀就出自其中,这些玉器不像我们熟知的良渚玉器:精雕细琢、纹饰繁复。同样是玉琮,齐家玉琮形式单一、素面无纹、制作粗犷,而良渚玉琮制作精美、形式多样,纹饰华丽,尤以饕餮纹最具想象力。因此齐家玉器用光素大气四个字形容很贴切。这种光素大气的艺术风格对后世商代玉器影响较大,我们知道商代的玉器也是以粗犷恢弘见长的。

所谓质斑色丰就是质地斑斓、色彩丰富。这一风格源于它的玉材不仅取自青海、甘肃所属的地方玉,而且有一定量的和田玉,因此玉的色泽不仅有浅绿色、墨绿色、青绿色、碧绿色也有青白色、乳白色、山黄色、灰色等。同时我们要明白齐家玉的质地特征是多色并呈、色沁漂亮。不同于以岫岩玉为主要材质的红山玉器:质地单一,色泽单一。质斑色丰,这一风格得益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

2、多件玉璜组联璧、动物形器鲜少见

 

齐家文化玉璜 

 三璜联璧


多件玉璜组联璧是齐家玉器很突出的风格。一般都是三个或四个弧形的璜组成一个璧,叫三璜联璧或四璜联璧,在青海民和县的喇家遗址出土了一件三璜联璧。这种多璜组璧的风格在史前玉器中是很独特的。虽然红山玉器中也有联璧,但和齐家文化的多璜组璧是不一样的。齐家玉器在造型艺术风格上较少采用动物形造型,这与红山玉器以各类动物形玉器为大宗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

3、类仿兵器、平实无华

齐家玉器多出土仿制兵器的器形,如刀、斧、锛、钺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齐家先民只是把这些器形如实的仿制一下,并没有进行过多的艺术加工。因此相较于良渚玉器充满想象力的饕餮纹及红山玉器形态多变的动物形器,齐家玉器这种类仿兵器的写实加工手法也算别具一格,加上它以常见的琮、璧、环、璜为大宗,并且这些器形的造型也是循规蹈矩,所以齐家玉器自然拥有了一份平实无华的艺术风格。如果说良渚玉器、红山玉器以夸张想象力闻名的话,那么齐家玉器必然是以这种平实无华的写实手法见长的。

三、小结

    齐家文化玉器自成一系,与良渚玉系、红山玉系在中国大地上交相辉映,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齐家文化玉器事神、事人功能的杂糅转化彰显着它独特玉文化体系的魅力特征,而它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也散发着生命的活力、清新的气息。所以,齐家文化玉器注定会在我们这个年代大放异彩、受人追捧。

参考文献:

[1]岳龙山.《齐家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书店,2007年

[2]彭燕凝、仁厚.《齐家古玉》[M].成都:天地出版社,2005年

[3]杨伯达.《甘肃齐家文化玉器初探》[J].《陇右文博》,1997年,第1期

[4]黄宣佩.《齐家文化玉礼器》[J].《东亚玉器》,1998年

[5]叶茂林.《浅谈齐家文化玉器》[J].《中国文物报》,2001年10月17日,008版

[6]叶茂林.《再谈齐家文化玉器》[J].《中国文物报》,2006年5月10日,006版

[7]叶舒宪.《齐家文化与玉器时代》[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年,第1期

[8]葛凌青、康柳硕.《试析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齐家文化玉璧》[J].《甘肃金融》,1998年,第2期

[9]彭燕凝.《齐家文化玉器与三星堆文化的关系》[J].《深圳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10]王裕昌.《甘、青、宁博物馆馆藏齐家文化玉琮、玉璧研究》[J].《丝绸之路》,2011年,第12期

[11]杨伯达.《东夷玉文化板块玉神器论》[J].《陇右文博》,1998年,第1期

[12]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1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分队.《甘肃秦魏家齐家文化墓地》[J].《考古学报》,1975年,第2期

[14]叶茂林、何克洲.《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出土齐家文化玉器》[J].《考古》,2002年,第12期

[15]江伊莉、古方.《玉器时代:美国博物馆藏中国早期玉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

[16]叶舒宪.《齐家文化与玉器时代》[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年,第1期

[17]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积石山县新庄坪齐家文化遗址调查》[J].《考古》,1996年,第11期

[18]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柳湾》[M].文物出版社,1984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