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大勇:咫尺之遥的文明与野蛮(3)

 天竺人 2018-06-13

德国人喜欢有条不紊、井然有序,自律性极强,做任何事情都精益求精。可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优点有时候往往又是缺点,或可能转变为缺点。譬如其享誉世界的“工匠精神”,一方面体现在“德国制造”上,另一方面在专制时期也反映在种族灭绝和消灭异己上。

如今,当年集中营的木板房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是一片发人深思的空旷地带。一般情况下,参观整个旧址需要两个半到三个小时,可笔者最后花了七个小时,而且还有没看完的地方。耗时最多的是位于当年集中营“被服仓库和犯人钱财保管处”内介绍“布营”历史的常规展览。这是笔者到目前为止所看到的印象最深的展览之一。

展览入口处不远的大屏幕上,能读到德国小说家政治家维克多·克莱姆佩勒的一句话,“再次惊讶一切就如此轻而易举地崩溃了”。这句话在提醒我们,无论是文化圣殿还是人间地狱,都有可能在瞬间坍塌断裂,灰飞烟灭。

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相比,今日之世界自然开明进步了许多,以至于我们似乎难以相信历史的车轮还有可能会倒转。但文明和进步有时候其实是相当脆弱的,倒退随时都可能会发生。这也是魏玛和“布营”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之一。

1937年,为建立“布营”,许多树木都被砍伐掉了,唯有一棵橡树在营内保留了下来。传统上,橡树是力量和自由的象征。纳粹让保留这棵树,一是想择取其中“力量”这部分含义,二是出于对一个传说的敬畏:这棵参天古树若倒,预示着一个朝代的灭亡。在囚徒们眼中,它却象征着自由和希望,也让他们想到当年歌德在埃斯特山留下的足迹,故被亲切地称为“歌德橡树”。1944年8月,它先被盟军的炸弹击中,后被砍伐,那个古老的传说应验了。

魏玛是德国人的骄傲,“布营”却是他们的心病。如果你对他们说要去魏玛,他们会热情地为你介绍这座文化古城的不同景点;如果你说还要去看布痕瓦尔德,他们的表情瞬间就会凝重起来。有些会在顷刻犹豫之后低声说:“哦,应该去看看,那是我们历史上黑暗的一页。”在那一刻,你能感到他们内心挥之不去的耻感,也会察觉到他们非常不爱提及这个话题。

魏玛和“布营”很形象地诠释了何谓“善恶集于一身”。从这个意义上说,魏玛是古典的,但更是启蒙的。它告诉我们,文明和野蛮,有时候只有咫尺之遥。

作者是德国时评专栏作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