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明与野蛮

 淮阴语文 2020-11-18

     

文明与野蛮

                    王名志

何为文明?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何为野蛮?一切和文明相反的落后、愚昧的思想、社会形态和个人行为。

我们经常说,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等四个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分别创造了很多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但是历史在遵循一定规律的同时,又充满了复杂和偶然性。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在杀伐流血中,相继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古中国,也是命运多舛,多次被北方的野蛮民族所统治。所以说,文明和野蛮,到底哪一个强大,还真不好说。就是不可一世秦始皇,也只有修筑长城,被动防守。所以说野蛮的威力不可低估。





中国历史上,中原文明多次被北方野蛮所侵犯,体现了文明的软弱性。赵国的国君赵武灵王进行军事改革,决心向胡人学习,他不顾贵族官僚的反对,发布了“胡服骑射”的命令,训练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以暴制暴,不断开拓疆土,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直捣黄龙,让中原文明扬眉吐气一回。

近现代的世界史,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所谓的文明,用坚船利炮,不断奴役和压迫东亚、非洲和美洲,到处建立自己的殖民地,借文明之力,行野蛮之行径。野蛮和文明如影随形,难以剥离。所以说,文明并不是温良恭俭让,屠刀上虽然雕刻精美的花纹,一点也不影响它的嗜血性。

管仲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有一定的道理。反观,孔子云,“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则更加难能可贵。管仲是现实主义者,更加看见社会发展的残酷性。孔子是理想主义者,在现实面前常常捉襟见肘。孔子困于蔡,真正是,秀才遇到兵,有利理讲不清。只有弦歌而不绝,自嘲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在穷途末路、不得志的时候也能固守内心的操守和本分,小人穷途末路、不得志的时候,就会想入非非,胡作乱为。颜回开导孔子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历数五千年,啧啧,如果说拍马屁拍得最好的,颜回第一,无人能出其右。孔子说,礼崩乐坏,所以周游列国推行其说。但是处处碰壁,累累如丧家之犬。其实哪朝哪代,礼乐好过?六国诸侯,谁不是猴精,霸道才是硬道理,王道只有退避三舍。





当今世界,依然是霸道的时代。文明是他人的,霸道是自己的。美国是文明社会,全世界精致利己主义者向往的自由世界。在不利的情况下,抡圆了甩锅。在利益面前,温柔的红唇里,不时闪现出噬人的獠牙。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但具体到每个时代,每个社会,每个个人,文明与野蛮,犬牙交错,真真假假,扑朔迷离。好在天不欺人,所谓的神话最终也可能沦为笑话;欺世盗名,最终会被碾成历史的尘埃,随风而逝。 


王明志,男,1970年出生,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供职于淮阴区教体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