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力”与“不用力”之解析

 流水无限 2018-06-14


 

拳谚云:“练武练在一个理上,打拳打在一个力上。”然在对于“力”的运用上,有“用力说”。因为习武者都知道“力”是搏击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打人必须有力,无力如何打人?太极推手和攻防较技中与对手的互动用力,随机变势用力,顺势借力之力……;亦有 “不用力说”,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故拳家有:练拳不用力,走单式不用力,太极推手不用力,实战中对手也不觉其用力。只有此时时处处不用力,处处松静自然,才能练出真力,即“不力自力”之“力”。“不用力”不是“没有力”的代名词。

就上述的“用力说”和“不用力说”究竟谁是谁非?初习拳者遵从何说为是?已习拳者,自己是用力说者?还是不用力说者?或者认为自己聪明,是一个“用力 说”和“不用力说”的统一者。我认为持这种观点的人,是一种摸棱两可,没有自己主见的不负责的瞎说而已,害人不浅,误己更深。

因为,传统拳术攻防之道是一门最节能,全方位,方圆立体的攻防技术、技巧、功夫;是一门独立科目的专业之学问。从拳术学问的专业化角度来看,其对 “力”的概念的把握、运用,也是极其精确的。在没有论清楚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练、体、用中的“力”的概念之前,争论“用力说”和“不用力说”的谁是谁非, 为时尚早,只有将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中的“力”的概念确定精确后,则“用力说”和“不用力说”的分歧,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然何为武术拳家之“力”?欲明此“力”。先观几则历史人物有关“力”的逸事。

一、年羹尧师

年羹尧,西征大将也。幼傲岸异常儿,不肯读书。年搏师,师遁去者三。以故人相戒,毋为年家儿师也。羹尧父忧之,乃揭榜募师。久之,无至者。一日有老 者,年近耳顺矣,突造谒羹尧父曰:“闻公子缺师傅,愿充其选也。”羹尧父曰;“先生美意,然儿不肖,师搏去者三矣。”老者日;“固闻之,然请试之.”乃择 日命拜师。沿俗成礼毕,羹尧又自去。翌日。启学又不来,顾在花园中运土泥,植草木,老者又不命也。如是者三阅月。

 

  老者无聊,闭户姑取胡琴弹之,成声,忽羹尧破门入内,请曰:“先生,我愿学此也。”老者曰:“尔去玩乐也,学此何为?”年不肯去。曰:“先生,我愿学 此也。”固请之。老者乃教之。不日成声,学不竞,又去。一日,老者又取胡笳吹之,有律,年又破门入曰:“先生,我愿学此。”老者曰;“此非尔可学也。学之 决不成律也。”年曰,“先生,我愿学此也。先生试教之。”老者又教之,又不日成声。学未竟,又去。如是者累日矣,年未尝往老者读一日书也。

一日,老者又闭户戏习拳棒,忽年自牖窥之,大喜,破门跃入曰:“先生,此最好,我愿学也。”老者曰:“闻汝多力能斗,妆试为我召众仆与一斗,我观 之。”年喜曰:“好!好!‘遂召健仆十六人,人执棍棒,年曰:“先生观之,吾力健否?”举棍一挥,十六人齐仰天团。于是老者曰:“汝力健,然敢与我一斗 耶?”年曰:“何不敢?第吾胜,莫谓年家儿又搏一师也。”老者曰:“且莫虑。”两人遂斗。年忽疾呼曰:“先生何往?”老者乃于其项背应曰:“我在兹。” 则老者果以头枕年颈上。年未知也。于是年曰:“先生此必教我也.”老者日;“尔顾玩去,学此何用也?”跪而请曰:“先生必教我,我愿学也,”老者曰:“固 欲学耶?”年曰:“固欲学也。”老者曰:“起起!”遂于床中出一卷书授年曰:“汝固欲学耶?则读之。”年曰“吾欲学搏也,读此何为?”老者曰:“搏,一人 敌耳。读此,则万人敌也。”年曰:“恶有是,先生欺我。此一卷纸,吾以拇足指跌之可丈外矣。安有万人敌也?”老者曰:“然则,汝不能学矣!汝去玩乐也。” 年不得已,乃曰:“吾即读此。”自是书声朗朗闻斋外,邻人都知年家儿读书也。

三年,老者乃辞其父曰:“公子可矣。老夫亦更无所教,请辞去。”馈以千斤,老者不受,曰“若公子异日成就,岂千金值耶?老夫以传技无人,故不远千里也。”竟去。

——《清朝笔记大观·清人逸事》

年羹尧像

  文中描述年羹尧举棍一挥,十六执棍之人皆仰翻跌地,可谓力大而健矣!然于老者斗,老者头枕其颈而不知,并疾乎“先生何往”?其力又有何用呢?

二、南海生

南海某生,负气节,笃交游,而以直谈人过,不为乡里所称。咸丰间遇乱,弃举子业,只身游戎幕。南北数千里无所遇,后客楚北某帅营中,一夜步月出帐,见 武士五六人,相与论刀棍。生窃听久之。曰:“法未精也”。武士相顾,见其文弱,皆笑曰:“秀才岂谙刀槊事耶”?生请角技。一人起执长矛曰:“依此为戏,可 乎”?生曰:“可”。因亦执一棒。武士曰:“慎之,有伤勿悔”。生曰:“姑试,无妨也”。手既交,武士尽力击刺,生则视所攻而徐应之,意甚闲适,既而乘隙 进步,一击中其股,攻者遂扑地。生谓众曰:“来!来!”众,忿,各执刀杖环攻,生左右进退,不越十笏地,而棒之所及,五六人无不失杖者,众乃骇愕求罢。生 曰:“今亦知枪棍之不以力胜乎?凡棒长丈二,手操其中,前后余五六尺,手动寸,则两端所展可及尺;动尺,即可及丈。临敌而常侧身,其所备者,纵有七尺,广 止七寸耳。盖惟手之上下左右,近在六七寸,故力专而握固,以拒则坚,以击则破,昧者徒用猛力,力竭则心怯神摇,所以败也”。众服其论。生喟然曰: “虽然,此一人敌也。所学尚有万人敌。诸君既未可与言,甚至名公巨卿,亦难索解也。奈何?行将逝矣!”遂去;不复出。

——清·毛祥麟《墨余录》

此文表达了三个内容,一是“昧者徒用猛力,力竭则心怯神摇”。此昧者,是不明白武学之精髓真谛者也。猛力者,此处指筋努骨突,尚血气之外形的蛮力尔。 此力用之可竭,乃耗精劳神的不道之法,故有力竭心怯神摇之弊。武人拳家所不取也。即“不用此力”也。二是“故力专而握固,以拒则坚,以击则破”。此“力 专”是何力?《易经·系辞上传》曰:“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太极拳经》云:“健顺参半,引 进精详”。可知此“力专”乃指“内气从乾的健之体,外形从坤的顺之体,健顺阴阳合德的刚柔之体”。此刚柔之体,柔化刚发以为用。力专者,阳刚内气之功也; 握固者,阴柔外形之能也。以柔化刚发之德体拒则坚,以击则破。此乃“健顺和之至的太和一气”之“力”也。此“力”绵绵无穷竭之时,“放之则弥六合,其大无 外;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小无内;卷放得其时中,丝毫无差”。此乃武人拳家所用之“力”也。此又名“大力”、“真力”者。此“力”具有“不力自力”之功能, 拳家“用此力”也。三是“今亦知枪棍之不以力胜乎?凡棒长丈二,手操其中,前后余五六尺,手动寸,则两端所展可及尺;动尺,即可及丈。临敌而常侧身,其所 备者,纵有七尺,广止七寸耳。盖惟手之上下左右,近在六七寸……”。说明武术不以力胜。不以蛮力猛力胜人。其中有术也。即其所算之数术。此乃“武用外数” 之证也。又证明“枢得环中,应变无穷”之道理。拳法用“中气”内动不令人知的胜人之妙哉!亦是此道理。又,“尚有万人敌”之法,此处言此,非指 “兵书”。乃指武术、拳术依次可胜万人的不变之法,是“万人敌”的真功夫。关于万人敌的功夫之论,俞大猷在《剑经并序》中说:猷学荆楚长剑,颇得其要法。 吾师虚舟赵先生见,笑曰:“若知敌一人之法矣,讵知敌百万人之法本事乎”?……复以质之,先师曰:“得之矣”。可知俞大猷后来得“万人敌”功夫了。那何是 “万人兵”之真功夫。即“健顺之德体的柔化刚发,以柔用刚的技术方法之功夫”。就是“万人敌”的真功夫。南海生先生当年未谈,遂去,不复出。而今,我替古 人谈出。

三、车毅斋大师

车毅斋大师论言:余幼年间血气盛足,力量正大,法术记得颇多,用得易熟亦快,每逢与人相比较时,观彼之形式,用某种手法正合宜技术浅者,占人一气之 先,往往胜人。遇着技术深者,观其身式,用某种手法也正合宜,一到彼之身边,彼即随式而变矣,自己的旧力未完,新力未生,往往再想变换手法,有来不及处, 一时要进退不灵活就败于彼也。以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将体式法身全部脱去,始悟前者所练形式皆是血气,所用之法乃是成规。先前用法中皆有间断,不能 连手变化,皆是因后天闭滞不得中和之故。所以,练拳术不在形式,只在神气圆满无亏而已。神气圆满形式虽方,而亦能活动无滞;神气不足就是形式虽圆,动作亦 不能灵通。拳经云:“尚德不尚力,意在蓄神耳”。用神意合丹田先天真阳之气运化周身,无微不至,以至于应用无处不有,无时不然,所谓物物一太极,物物一阴 阳也。所以,练拳者不可守定成规成法,而应用之成法者是初入门教人之规则,可以变化人之气质,以复其先天之气也,以致虚无之时无所谓体,无所谓用。拳经 云:“静为本体,动为作用,是体用一源也”。体用分言之,以体言,行止坐卧,一言一默,无往而不得其道。以用言之,无可无不可也。

——《车毅斋论形意拳练法及神形合一》

此论形意拳练法,先成形拳的体式法身功夫,求得是招熟。虽以先天之神为体用,亦能向机御变,乃形拳的后天之功,难免有血气之力,自有“形阻力闭”,是 因后天闭滞不得中和之故。但必功臻大成,自身豁然贯通,将形拳体式法身全部脱去了。始悟前者所练形式皆是血气。形拳招熟的目的达到,就要含形随应致变以他 力取法,心身空灵,潜神而修,一旦豁然贯通,时致神知,健顺和之至,太和一气流行,体用一源,是为神明艺境,具备神化之功。至此,拳道无形无相,无我无 他,只有一神之灵光奥妙不测耳。神拳艺境如此。

此论又阐明“尚德不尚力,意在蓄神耳”之实质,即“不尚外形血气之力”而“尚健顺阴阳合德,柔刚之体的柔化刚发,以柔用刚”的技术方法之功夫。并指出 “意在蓄神”就是“用神意合丹田先天真阳之气运化周身,脱拙换灵,脱壳换相,达到“以天心为主体,以元神为妙用”的体用化一,即神形如一,拳道合一,真一 不二之艺境。

在这里,前贤说明较技胜负“在德之真,不在力之大小”。关于这点,《拳经拳法备要二卷·问答歌诀》中,论得相当明白,录之于下:

问曰:练法更如何得窍也?答曰:在会意用力。

筋力人身本不多,在乎用法莫蹉跎。心之所在力随往,上下一线是金梭。

此论说明练、用,不在“力”之大小,在乎用法。那在“用力”方法上,也就有了用什么力,不用什么力的区别了。

实际上,在车毅斋大师的论述中就表达清楚了这一点。分析如下:

外形为主的“形拳”乃后天血气之功夫的“力”,其所“用力”是为血气之力。

内劲为主的“神拳”乃先天一气之功夫的“力”,其所“用力”是为一气之力。

凡古拳谱中,一切论述拳术练、体、用的“力”说,皆是“神拳”的先天一气之功德的“力”说。而否定的练、体、用的“力”说,皆是“形拳”的后天血气之 功的“力”说。但是,正传的“形拳”虽是后天之功,亦以先天之神为体用,亦足以向机御变,因变致神。是因形练形,因是招熟,极至道成者。其妙存乎虚灵之 人,其几速于影响,此“形拳”实亦入道之基。此亦与“形拳”的后天血气之功的练、体、用有本质的区别。

而这“形拳”的后天血气之“力”和“神拳”的先天一气之“力”的分别,前贤有明确的论述。

“气走于膜、络、筋、脉,力出于血、肉、皮、骨。故有力者皆外壮于皮骨,形也;有气者,是内壮于筋脉,象也。气血功于内壮,血气功于外壮。要之,明于 “气血”二字之功能,自知力气之由来矣!知气力之所以然,自能“用力”“行气”之分别。行气于筋脉,用力于皮骨,大不相俟也”。

——《杨谱·太极气力解》

此论将“血气”之“力”称为“力气”。将先天一气的“气血”之“力”称为“气力”。虽“力气”和“气力”的词组内容只简单的有个颠倒。而“力气”是说“形拳的后天血气之功的‘力’”;“气力”是说“神拳的先天一气之功的‘力’”。

由此类推,传统拳术攻防较技的施手用招,施招用手,及太极推手中的“用力说”和“不用力说”,皆是以“形拳”的后天血气之功的“力”,“神拳”的先天一 气之功的“力”来区别划分的。“用力”是说“运用先天一气之功的力”的。“不用力”是说“不用后天血气之功的力”的。前面引用的三条古人逸事之论中的核 心,都阐明了用“气力”是功夫,而否定用“力气”了。

虽然,“神拳的先天一气之功”所形成的是“气力”和“形拳的后天血气之功”所形 成的是“力气”。都体现了“力”的存在,在“力学”中是无法测出其差别的。即“气力”和“力气”的“力”都显示是同一“力值”的时候,这是无差别的。但 “先天一气之功”所形成的“气力”的这个“力值”和“后天血气之功”所形成的“力气”的这个“力值”,虽然在“力的数值”上相同,但形成这个“数值”的方 法,在自身中确有“本质”上的不同,也存在“效果”的差异。正因为“气力”和“力气”有这个“本质”和“效果”上的不同,即综合功效上的不同。在武术、拳 术家们才极力提倡传统手战之道的练、体、用之“神拳的先天一气之功的气力”之“用力”说;而否定了“形拳的后天血气之功的力气”之“用力”说。此乃传统手 战之道的练、体、用的最根本的“用力”说和“不用力”说。

而关于“气力”和“力气”的本质和效果上的不同,即综合功效上的不同,现引陈鑫先生之论以说明之:

至于血气,乃血脉中流通之气,即拳家所谓横气也。全仗年轻力气勇猛而以不情不理凌压敌人,失败者多。即间获胜,力气过大偶然胜之,一遇行家里手,力气虽大而亦败,苟能稍遵规矩(谓打拳成法),亦能打人,但能屈敌人之身而不能服敌人之心。

中气者,太和之元气,平常之理宰乎不刚不柔至当却好之正气,能用此气以行于手(言手而全体皆在其中),天下未有穷之者。

至于中气能令敌人进不敢进,退不敢退,浑身无力极其危难,足下如在圆石上站着不敢乱动,几乎足不动即欲跌倒,此时虽不打敌,敌自心服。

——节录《陈谱·中气与浩然之气血气辨》

此论将“后天血气之功的力气”之弊病和“先天中气之功的气力”之功德,分辨的在清楚不过了。

传统手战之道的实战较技,施招用手,施手用招,及太极推手中,首先是用什么力的问题,即用先天一气之功的气力之“力”,不用后天血气之功的力气之 “力”。这是通过上面的分析,已经肯定了的。只有在此肯定了的基础上,即运用先天一气之功的气力之“力”,来较技施招用手,施手用招,及太极推手,此中也 有运用时的“用力,不用力”的区别,这是具体“权”宜方面的内容。关于权宜方面的“用力,不用力”这一点,太极拳明家李亦畲先生在《五字诀》中说: “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人先;彼无力我亦无力,然我意仍在人先”。此论具体说明了何时“用力”,何时“不用力”了。

至于什么时候用“刚发”之力?什么时候用“柔化”之力?这在古拳谱中早已说明了。如俞大猷引用古论而说的“刚发他力前,柔在他力后”。能说 “刚 发”之力,“柔化”之力不是用“力”吗?肯定都是“用力”,而又肯定皆是“先天一气之功的气力”。决不是“后天血气之功的力气”。抛开拳势中的“内气”, 单从“骨力”来分析,《交手法》中说:“骨节要对,不对则无力”。而“骨节要对”确有两种方式。一是刚发力的骨节要对;一是柔化力的骨节要对。刚发力的骨 节要对,即“接骨斗榫”,利用骨节相对的整体稳定性,保证捶要沉实而有骨力的击打有效性,即整劲效果。柔化力的骨节要对,即“柔弱无骨”,利用骨节节节贯 串的骨节相对的连续性,保证柔化过程的内容无滞碍。故知“刚发”也好,“柔化”也好,只要“外形”的变换转化,都是“骨节”的相对运动完成,就骨节相对运 动完成拳势攻防形态动作这一点来看,都是“有力”的。不存在“无力”的运动。然拳家将此骨节运动的“力”包括“筋劲”,看作是“气力”中的“力”。并统称 为“自然力”。可知,传统手战之道的练、体、用中,没有排除“力”的存在,及此“力”的作用。故没有“不用力”的说法。此“不用力”之说,是针对运用“后 天血气之功的力气”之“力”而言的。这一点是完全清楚的。

但对于攻防较技的施招用手,施手用招,及太极推手中的“用力”之大小而言。 当然,此“用力”乃是针对“先天一气之功的气力”而言的。是针对与对手的劲力比较而说的。古拳诀:“顺从以为进退”的“四两拨千斤”之法,就体现了“小力 打大力”的存在;“逆力以为揭献”的“借力打人”之法,也就体现了 “大力打小力”之技法存在,如此方能全面的体现传统手战之道在“用力”法上的“圆融性”这一特点。就是所谓的“空”力法。也是一种“小力打大力”的方法。所以,传统手战之道的攻防较技中根本就不存在“零力法”的内容。

明白了上述方方面面对“力”的分析,认识之内容,也就知道传统手战之道练、体、用的“力”的实质是“健顺和之至太和一气”之功夫的体现,即内气、外形之 “劲力”的体现。古谱将此劲力多云之为“气力”。而针对“形拳的后天血气之功夫”的“力”。拳家所不取,古谱将此多呼之为“力气”。

 

如从攻防机制上来论,则:“以神为主,以气为充,形从而利”,体现出来的是“气力”。而“以形为制,任(血)气用力,神从则害”,体现出来的是“力气”。

如单从“力”言“气力”和“力气”,二者之取舍。则“用气力”而“不用力气”。这是传统手战之道从根本上的取舍。以此分析古今所有以“力”论 武术、拳术之练、体、用的内容,皆可迎刃而解了。这就是“练武练在一个理上,打拳打在一个力上”的这条拳谚所欲阐发之精旨妙义。此理即“天人合一之理”; 此力即“健顺参半,和之至的气力”。我们是以这个观点分析各种以“力”论武术、拳术之练、体、用的。

针对传统手战之道练、体、用的总法则,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这是在“静为本体,动为作用,体用一源”的“健顺参半,神形合一”的基 础上提出的“尚德不尚力,意在蓄神”的正确准则。直接提出练、体、用的不用后天血气之功的“力气”。这是传统手战之道千古不变的练、体、用之法旨。

故历代之武术、拳术之大家“练拳不用力,走单式不用力,太极推手不用力,实战中对手也不觉其用力,只是不撄人之力尔。只有此时时处处不用力, 处处松静自然,才能练出“真力”,即“不力自力”之“力”。“不用力”不是“没有力”的代名词”。这段话的“不用力”,是指“不用后天血气之功”的“力 气”而言的。此即直养自然先天的“听探”之知,“顺化”之能的攻防之能力,故在神为非人力也。取“无害者乃顺生机之自然,去其害生机者也”的“唯道是从” 之修练及运用的法式。

如“有力者无力,无力者纯刚”这条拳谚,就是说明“有后天血气之力者,其就无有先天一气之力了”。而运用后天血气之力击人者,自觉有力,但击 到对手身体时却没有功效。因其“形阻力闭,拳有寸隔,见肉锋伤”,故“沾衣便亡”。此乃“外强则内伤”之病拳。施之则资敌,取荣反受辱尔。而“无后天血气 之力者”,则必有“先天一气之力”。能运用先天一气之力击人者,虽自觉无力,但击到对手身上却有不可抗拒之势而跌翻对手,此乃先天一气之力的纯刚之效用。 此正是“外弱而内强的”功力拳。此“功”者,内气也。此“力”者,外形也。此“功力拳”。正是神形合一的“如龙灵变,用力不见力而山莫能阻;似虎快利,伸 爪不见爪而物不能逃”的太和一气之真功夫。故此,应与“后天血气之力”的所谓之“功力拳”相区别。

 

  又:“打人不用力,不用力打谁”?此条拳谚说明:打人不用“外形的后天血气之力”。因其有“形阻力闭”之弊病,用之资助对手也。但是,不用“先天一气之力”又能打谁呢?只有用先天一气之力才能胜人。因先天一气具有知来藏往的功能,故胜人最为得力。

再有拳谚“拳者,不是有力打无力,而是无力打有力”。说明传统手战之道,不是有形拳法的后天血气之力者打无形拳法的先天一气之力者。而是无形拳法的先天一气之力者打有形拳法的后天血气之力者。

论述至此,可以知道传统手战之道的练、体、用之内容的关键,不直接是“用力”和“不用力”的问题。而是“用什么力”和“不用什么力”的问题。 这才是根本的关键处。由通篇论述,明白了“用健顺之德体的先天一气之力,而在较技中又能不撄人之力,方能避实击虚,避向击背,柔化刚发,以柔用刚而能制 胜”才能由始至终修练传统手战之道宗旨不变,艺境逐渐升华而致大成。如果“用后天的血气之力”而又不知转法,将体式法身全部脱去,所练、用之形式皆是血 气,自然与大成艺境无缘了。功用之时越久,则造成的弊病愈严重,正如前贤所论:“而致百身之病”。无益于技击,亦无益于身心健康。诚如《形意拳术讲义》 “初学入门规矩”和“练习三害”中告戒修炼者云:“练习拳术,不可自专自用而固执不通,若专求力则凝滞不灵,专求重则不活,专求气则拘泥不通,专求轻浮则 神意涣散。要而言之,身外形顺者,无形中自增气力,身内中和者,无形中自生灵气。如练至功行圆满之时,凝神於丹田,则身重如山,化神成虚空则身轻如羽,所 以练习不可固执一端也,果得其妙道,亦是若有若无,若实若虚,勿忘勿助之意,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无形中而生,诚神奇矣。初学练习武术,谨当切 记三害,三害不明,练之足以伤身,明之自能得道,三害者何,一拙力,二努气,三挺胸提腹是也。如练出拙力,则四肢百骸血脉不能流通,筋络不能舒畅,全身发 拘,手足不能活泼,身为拙气所滞,滞於何处,何处成病,练时努力则太刚易折,胸内气满,肺为气所排挤,易生满闷肺炸诸症,若挺胸提腹,则气逆上行,终不归 於丹田。两足似萍草无根,譬如心君不和,百官必失其位,拳法亦然,若不得中和,即万法亦不能至中立地步。故练习之时,谨忌三害,用以力活气顺,虚心实腹而 道心生,练之设如此,久而久之自然练至化境矣。

故有志于传统手战之道的修练者,务以意会,法以神传。必当于“建德体,至道用”的练、用中竭尽至力,须宜实致其功,粗事细磨,断不可用努筋突骨血气之功,而致百身之病。凡言此努筋突骨血气之功者,皆猥知卤莽,是彰乎知。

舒筋舒脉的先天一气之功者何?此乃是临敌应变,无不可以取胜于人的真功夫。此所谓千金不换也。宝之慎之,对此“坤为吾母,乾为父,太极一气贯来衡”传统手战之道的真功夫。无视以为戏玩也。

传统武术、拳术的练、体、用之立法,即“天人合一”之理法,千古不变。不管从哪一个角度理论,“健顺参半”之宗旨不变,今天从“用力”和“不 用力”的争论中,分析辩解明白传统手战之道的练、体、用,宗“先天一气之力”之旨不变;否定“后天血气之力”的练用。此乃传承、承传的关键问题。立题解析 明白,有利于传统手战之道的传承、承传,及发扬光大之事,故极力析解辨清而成此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