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古玉形变的鉴定要点(一)

 牛人的尾巴 2018-06-14


(2018-05-14 18:52:33)

       A.有地弯现象的玉器必须要有钙化或是明显的玉质疏松现象产生。到目前为止,所见十几件地弯现象的玉器,皆为钙化或半钙化状态,未见玉质通透、致密的情况下出现地弯现象。
       B.一般出现地弯现象的玉器主要为片状玉器,圆雕件几乎不可能出现此种情况。但是,圆雕件会出现“地陷”现象,也就是玉表发生了下凹的现象,它的形成条件和地弯的形成一样。
[转载]古玉形变的鉴定要点(一)
仿红山玉器,用喷砂枪喷后再以酸咬的方式仿造橘皮纹

       C.氧化突起(橘皮纹)的最大特征是:基于玉器表面为水平基准,高出平面一些突起而形成。侧光观察时最清晰,用手摸上去几乎感觉不出来。而用酸腐蚀出来的类似橘皮纹,突起基于玉器表面以下,用手摸上去感觉很明显。这是真、伪古玉的又一显著区别。目前红山文化玉器的造假大都采用喷砂的方法将表面加工成坑洼状态,然后再用酸洗的办法来仿造古玉的氧化突起现象。
[转载]古玉形变的鉴定要点(一)
玉猪龙
馆藏红山文化玉猪龙背部的氧化突起现象

[转载]古玉形变的鉴定要点(一)
文化期玉璧
文化期玉璧(自藏)反光交接面,明显看出氧化突起现象

       D.橘皮纹的产生会伴随钙化或半钙化现象一起出现,在没有钙化的玉器表面很难看出橘皮纹。但也不排除一种情况:宋元以后的沙包坟墓,由于密封严密,墓室内相对干燥,温度也会升高,玉器会发生应力反应而出现氧化突起现象,但由于年代相对短暂,一般不会产生钙化现象。因此有橘皮纹产生的玉器一定是老玉,没有橘皮纹的玉器不一定不是老玉。这种现象还会出现在一些石器、绿松石等硬度相对较低的器物上。
[转载]古玉形变的鉴定要点(一)
战国兽面蒲纹玉璧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战国玉璧,玉璧裂的自然性,但没有贯穿到底而使玉璧断为两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