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的智慧:说话不要太随意

 zhihui2016 2018-06-14



开篇之前,首先和大家说一些题外话。十一期间,我将回乡下。乡下没有网络,所以无法发学习曾国藩的文章。敬请各位朋友谅解,不必取关,10月7日恢复正常。条件允许的话,中间也许会发文章,不一定。很可能不能发。


曾国藩在《居业》这篇笔记中引用了北宋理学家程颢的一句话。程颢说:“为人处世的道理,如烟波一般浩渺,应该从何处着手呢?只有诚实,良心才有安放之处。诚实便是忠信,言语谨慎,便是在修养忠信的德行。如果口不择言,什么事情都脱口而出,那就算不上忠信,心灵就会动荡不安。”


曾国藩强调为人要厚重。厚重在言语上的要求就是出言谨慎。在没有想好之前绝不轻易表露自己的看法,绝不轻易许诺别人,一旦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许诺,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要说到做到。出言谨慎了,说话也就诚信了,人也就厚重了。


历史上,因为言语太过随意而失去他人信任的例子,数不胜数。不少著名人物都在这上面吃过亏。陈毅元帅就是其中之一。


陈毅元帅性格洒脱,有什么说什么,不喜欢藏着掖着。这种性格容易交到真心的朋友,周总理就很喜欢他。担任外交部长后,这种性格也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使他结交了不少外国朋友。然而事情总是有利有弊。因为太洒脱,说话前欠思考,陈毅经常放大炮,给中国外交事业带来了一些麻烦。


1965年,亚非会议在非洲的阿尔及利亚召开,周总理、陈毅前往参加。陈毅打前站,先期到了阿尔及利亚。这时候,该国发生军事政变。会议还会不会继续开,成了未知数。


面对这种局面,很多亚非国家领导人很着急。他们都是带着问题和困难来开会的。如果会议不开了,他们的问题和困难就无法解决。这些亚非国家的领导人,对中国感情很深,和陈毅的私交也不错,他们认为陈毅正直、热情,富有斗争精神,所以很信任他,纷纷来找他探听中国的态度。


陈毅元帅见各国的朋友都很着急,情绪很激动。这一激动,就免不了“放炮”。“这次亚非会议必须开!而且一定要开好!”他把话说绝了,没留任何余地。外交家最讲究的是外交辞令,绝不表露鲜明的态度。而陈毅这句话,态度非常鲜明,犯了外交的大忌。


后来,由于形势不明朗,人心浮动,亚非会议无法举行,各国代表纷纷离开。周总理也回到北京。陈毅斩钉截铁的许诺,最终无法兑现。


那些亚非国家领导人非常信任中国以及陈毅,以为陈毅说了一句“一定要开”,那这会议就不会取消,充满了期待。结果,烈火碰上寒冰,心冷了一大截,对中国以及陈毅的信任,也大打了折扣。周总理得知陈毅“放炮”后,非常愤怒,连声骂道:“胡闹台,简直胡闹台!”可见问题之严重。


陈毅元帅的这个毛病,我们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也有。事情没想明白,就急于发言,结果话一出口,自己都觉得幼稚。这很容易给人一种不稳重的感觉。还有就是轻易许诺别人,狠不下心拒绝,结果无法兑现,使自己的诚信大打折扣。希望朋友们以陈毅元帅的这个教训为戒,努力改正说话太随意的毛病。



已开通赞赏功能。赞赏金额超20的,赠送拙著《晚清强人:雪帅彭玉麟》一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