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们陆续接到河南、辽宁、陕西、江苏等多个产区农户反映霜霉病又来袭,主要表现为侵染花穗、小幼果、新梢及叶片; 天气预报显示,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南部、华南大部、云南西部等有较强降雨过程,华北中北部、东北地区有降雨及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恶劣天气给葡萄霜霉病防控带来更大压力。 面对又一波的考验,葡萄种植户必须积极应对,和病害斗智斗勇,才能取得全面胜利。 第一层武装:“知己知彼” 5月份雨水偏多地区,大量叶片、花序和幼果期的果穗发病,前期发病部位表现褐色、浅褐色,后期产生白色的霉层; 有些地区霜霉病病原菌侵染后,出现叶片、穗轴和果梗干枯的现象,虽然没有产生霉层,但如果防治不到位,会给后期霜霉病的大发生留下一定隐患。 纵观近几年,因霜霉病毁园的情况各地皆有,且成上升趋势。 这其中有霜霉病整体发生严重,造成田间越冬病原菌基数高,且气候异常多变,降雨偏多,土壤水分大,导致霜霉病早发的原因; 也有因种植户防治措施不力,增加了霜霉病爆发几率。 如没有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保护性杀菌剂使用不到位或选用质量不好的药剂; 田间管理不善,枝条密闭,导致施药质量低,用药不均匀; 病害爆发后选用药剂不当,延误最佳防治时期,或救灾措施不彻底,导致霜霉病继续发展,形成灾害。这其中,霜霉病的抗性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霜霉病的防治主要还是以化学防控为主,随着近年病害日益难防,种植户在防治过程中用药不科学的情况越来越多; 尤其是连续高浓度使用单一成分,导致霜霉病抗性复杂,许多药剂的防治效果不佳,为病害防治带来更大挑战。 针对这个问题,各位葡友在防治时要做到科学规范,轮换用药。 第二层武装:“先发制人” 搞好田间卫生、栽培上的“降低湿度”措施、雨季和湿度较大的时期的规范防治,是防治、控制霜霉病根本方法。 具体建议如下: 1.搞好田间卫生。秋季或冬季修剪后,把枯枝、修剪下的枝条、烂叶、落叶清理干净。 2.枝条合理摆布,不宜过密,及时绑缚,保证架面通风透光。 3.雨季进行规范防治,7~10天左右施用1次保护性杀菌剂。 4.霜霉病发病初期,一般先形成发病中心,对发病中心重点防治。用药后最好摘除病叶病穗,并带出田间妥善处理。 5.冬季雨雪多、春季雨水多或湿润的地区或年份,要注意发芽后和花前花后的防治。 6.喷洒药剂要均匀、周到,重点部位是叶片的背面,同时注意在开花前后务必喷洒花序、果穗。 7.田间普遍发现霜霉病时,应间隔3~5天,施用2~3次(保护性+内吸性)杀菌剂。 第三层武装:“对症下药” 为防治霜霉病的大发生,应在规范防治的基础上,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调整防治方案。 选用质量较好的保护剂性杀菌剂,保证施药质量,雨后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做好霜霉病普遍发生或已严重发生时的救灾预案。 紧急救灾措施 叶片发生霜霉病后应全园连续用2~3次药剂,先用10%葡盾1000倍液+50%金科克1500倍液,再用58%霜矛1000倍液; 第三遍药用30%铜一600倍液+20%金乙霜600倍液,每遍药建议间隔时间2-3天。 当发现霜霉病感染果穗后,在全园用药的基础上,必须对果穗进行蘸穗处理,以达到全面防护的效果。 果粒很小的时候,用10%葡盾1000倍液+50%金科克1500倍液蘸穗处理; 果粒较大时,用10%葡盾800倍液+20%金乙霜300倍液+50%金科克1500倍液蘸穗处理。 |
|
来自: 乐天j9oz11ly6j > 《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