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秘吴钩是啥?杀不沾血的利剑,剁骨立断的弯刀,还是腰带挂钩?

 慈悲诚意 2018-06-15

吴钩是传说中一种神秘器物,名为“金钩”,因出自吴地而被称为“吴钩”。《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阖闾即宝莫耶,复命于国中作金钩,令曰:‘能为善钩者,赏之百金’,吴作钩者甚众。”后世认为,吴钩是一种锋利无比,厉害非常的兵器,在唐诗宋词中成为利刃的代称。李白《侠客行》:“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杜甫《后出塞五首》:“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王昌龄《九江口作》:“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可吴钩到底长啥样呢?有人说它长得像弯剑,有人说长得像弯刀,甚至有人说它不是兵器,而是腰带挂钩。到底哪种说法对?人们还在争议中。

呼之即来的邪器。吴钩在古代文献中只见其名,不见其形,有些文献甚至将它说成了呼之即来的邪器。明李承勋《名剑记》引《吴越春秋》:“阖闾既宝莫邪,复命国中作金钩,曰善者赏百金。有人杀其二子,以血衅金,成二钩以献,向钩呼二子之名,曰:‘我在此’,两钩俱飞着父胸。乃赏百金,服不离身。”吴钩喊一嗓子就飞到身上,够邪的。

杀不沾血的利剑。主流派认为,吴钩是一种弯月形剑,这种剑锋利无比,杀不沾血,吴国就是凭它称霸春秋。秦兵马俑一号坑出土两件弯月形兵器,器长度65.2厘米,身宽2.2—3.5厘米,柄长11.1厘米,重1.045公斤。其形如弯剑,身柄一次铸成。弯弧度较缓,齐头,截面呈枣核形,双刃,柄为实心的椭圆柱体,可钩杀亦可推杀。考古人员认为这就是吴钩,传说中杀不沾血的利剑。

剁骨立断的弯刀。这种概念出自(日)市川定春的《武器事典》,书中有配图,并有文字说明,称吴钩是“吴国的弯刀”,“因为威力强大,因此后世将这种武器命名为吴钩。单刃,刀身宽阔且略微弯曲,而刀柄和部位也可见弯曲,典型的切断型武器。”书中进一步解释说,“弯刀用作开山前进很实用”,把“吴钩”定位为一把开山刀,因为背后刃薄,有重量,剁骨立断,威力很强。

腰带上的挂钩。这种概念是少数人的奇葩想法,认为吴钩既不是剑,也不是刀,甚至连兵器都不是,而是古代的带钩,也就是腰带上的挂钩。钩起源于西周,战国至秦汉广为流行,是身份象征,贵族和文人武士都用带钩。有人说秦兵马俑出土的弯月形器是带钩,这种说法明显是错误的,因为带钩必须有钩,可以钩挂东西,而秦兵马俑出土的弯月形器无挂钩。因此,说吴钩是腰带挂钩的说法,应该可以直接否定。

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