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钟书论互文相足

 依然听雨依然闲 2018-06-15
 

钱钟书《管锥编》读书札记之十四


钱钟书论互文相足

/周敏


《管锥编》之《周易正义》第十则《损》,其副标题是“互文相足”。

损,“象曰:君子以惩忿窒欲”;

《正义》:“惩者息其既往,窒者闭其将来;忿、欲皆有往来,惩、窒互文而相足也。”

惩者息其既往,窒者闭其将来 意思是:

所谓惩者,是惩戒过去,而所谓窒者,是阻塞将来。

忿、欲皆有往来,惩、窒互文而相足也的意思是:

过去有激愤也有贪欲,都需要惩戒;同样,将来有贪欲也有激愤,都需要阻塞。

因此,这里的惩和窒所关涉的内容是互文。就是说,字面上,惩的宾语是忿,即惩戒过去的激愤;窒的宾语是欲,即阻塞将来的贪欲。而实际上,惩的宾语应该是忿和欲,即既要惩戒过去激愤,也要惩戒过去的贪欲;窒的宾语是欲和忿,即既要阻塞将来的贪欲,也要阻塞将来的激愤。

可见,一句话的字面意思和通过语境所表达的实际意思是不同的。仅仅按字面意思去判断就会造成片面的理解。

所谓互文,就是将一句话的前后词汇贯通起来理解,互相渗透、互相连接、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足。具体到“惩忿窒欲”,就是,惩既关涉忿也关涉欲,惩的对象不仅是忿,也包括欲;同样,窒既关涉欲也关涉忿,窒的对象不仅是欲,也包括忿。

古人把上述互文的情况,总结成八个字:“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参、含这两个字用到点子上了,文的前后部分相互参考、相互包含。可见,互文需要对一句话做融会贯通的领会。这是一种整体而流动的文字读写方法,充满了辩证智慧。

我们了解了互文的道理,对钱先生所举的几个例子就不难理解了。

下面根据钱先生所举的例子,试着解析一下:

例一:《礼记-坊记》:“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如果不知道这是互文,这句话便难以理解。君子和小人言行应该是相反的。“君子约言”。 “约”的意思是简洁明了。君子说话简明,则小人说话啰嗦。那么,和“君子约言”对举,就应该是“小人多言”。而《礼记-坊记》接着说“小人先言”似乎不妥。

知道这里是互文,情况就不同了。与“君子约言”对应的确实是“小人多言”,但在这里隐而不现,它的存在可依据后面有“小人”二字推断出来。对句不说“小人多言”,而说“小人先言”,即小人抢着说,恶人先告状。根据互文的道理,与“小人先言”相对举的是“君子后言”,也是前面有君子二字而承前省略,含而未说。

由此可见,《礼记-坊记》达的意思是:君子约言,小人多言;小人先言,君子后言。古文作者用互文这种修辞手法硬生生地省去了8个字。省去几个字由读者根据文气补足。“文省而意存”互文的主要特征

例二:《左传》有言:“贵有常尊,贱有等威”。《正义》解说:“言''贵有常尊’,则当云''贱有常卑’,而云''贱有等威’者,威仪、等差,文兼贵贱,既属''常尊’于''贵’,遂属''等威’于''贱’,使互相发明耳。”《正义》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贵有常尊”,与其相对则应说“贱有常卑”,但接续的是“贱有等威”,意思是,贱和贵都一样有威仪。由此推断,既然后句是贵贱一样有威仪,那么,前句就应该是贵贱一样有尊严,而不是“贵有常尊”、“贱有常卑”了。这个结论是将前后句文气联系在一起才得出的。因为是互文,它的文意是互相发明的。


例三:古文有“郑昭宋聋”。《正义》解说:“''郑昭’言其目明,则宋不明也;''宋聋’言其耳闇,则郑不闇也。耳目各举一事而对以相反。”《正义》这段话的意思是,郑国和宋国相对而相反,“郑昭”郑国眼亮,则宋国眼瞎;“宋聋”说宋国耳聋,郑国耳聪,上下句各举一事而对以相反,联在一起理解就是,郑国耳聪目明,宋国耳聋眼瞎。(郑昭宋聋是成语故事,略)和例一、例二同理,互文相足(作为互文而相互补足)。

总结以上三例,钱先生说:

数节捉置一处,''互文相足’之法更可了然。”把这些例子拿来放在一起,互文作为一句话前后贯通将各自省略的内容相互补足的情况就比较清楚了。

我想稍微拓展一点。互文这种惜墨如金,文省而意存的功能在古典诗词中特别有用。因为诗词字数有限,但要表达的意思又比较多,所以,互文就特别受用。如:

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诗句的意思当然是: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而不是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因为烟雾只笼罩寒水而不笼罩沙,月光只笼罩沙而不笼罩水,是讲不通

当然,同样用七个字重新编排一下,写成:烟月笼罩寒水沙,完全符合诗句对字数的要求,但是,平仄就不符了。而且,在美感上,烟月笼罩寒水沙是远不如 烟笼寒水月笼沙的。


再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显然,木兰是当窗对镜一边理云鬓,一边贴花黄,两个动作是在同一情境中进行的,如果不用互文,用五个字是无法完整地写出其中的任何一个情景用互文,上句5个字写出了当窗对镜理云鬓”7个字,下句5个字写出了“当窗对镜贴花黄”7个字的内容。

最后需指出,互文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读者在学习时需留心发现和体会,懂得它对我们学习运用传统文化会大有裨益。


2018614日原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