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末最可惜的名将, 为表讨贼决心创一成语, 没想到却一语成谶

 思明居士 2018-06-15

《三国演义》中,名将关羽第一次展现自己过人的武艺,是随十八路诸侯,一起讨伐董卓的时候,当时董卓派出部将华雄,十八路诸侯直接被杀灭了威风——孙坚败于华雄之手,鲍信、祖茂、俞涉、潘凤等人,则先后成为了华雄的刀下亡魂。就在十八路诸侯一筹莫展之时,关羽出列请战,温酒斩华雄,一战成名。相信很多读者读至此处,都会暗暗喝彩。然而,如果我们熟读汉末三国史,就会发现,罗贯中为了体现关羽的骁勇,故意将斩华雄的功劳,张冠李戴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记载:“坚复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意思是说,真实历史上,阵斩华雄之人并非关羽,而是有江东猛虎之称的孙坚。而且,在真实历史上,孙坚的表现,要比演义中出彩的多。抛开他十七岁斩杀海盗,之后剿灭过所谓的“阳明皇帝”,并曾两度受到朝廷征召等事不提,单说他在讨伐董卓时的表现,就足以证明他的能力。

一、吓退董卓大军

在诸侯聚义之初,孙坚屯兵鲁阳,有一天他派长史公仇称率军去督促军粮,正在城门外摆宴为其送行的时候,董卓大军突然杀到。面对这一变故,孙坚没有惊慌,他先是喝令所有人不得妄动,然后有秩序的引兵入城。结果“卓兵见坚士众甚整,不敢攻城,乃引还。”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他的从容不迫,以及治军严整,吓退了董卓的大军,避免了一次巨大的损失。

二、两败吕布

当然了,仅凭一次吓退敌军,并不能结束战争,孙坚和董卓还是开战了。《后汉书》记载:“孙坚收合散卒,进屯梁县之阳人。卓遣将胡轸、吕布攻之。布与轸不相能,军中自惊恐,士卒散乱。坚追击之,轸、布败走。”意思是说,孙坚在面对董卓大军的时候,虽然先败一场,却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很快收拢残卒,组织反击,大败吕布与胡轸的军队,迫得对方主动退走。

后来,董卓被迫退出洛阳,让吕布率兵断后,结果吕布再一次败在了孙坚手中——“坚进洛阳宣阳城门,更击吕布,布复破走。”真实历史上的吕布,并非真的有勇无谋,他能策反袁术的盟友,并在袁术占据淮南的时候虎步江淮,在刘备和袁术交战时,看出这一战对自己的影响,并通过辕门射戟进行调停,可以看出他并非庸人,而孙坚两度将其击败,可见其能。

三、让董卓忌惮

在董卓退出洛阳之前,曾说讨伐自己的诸侯中,他最忌惮的只有孙坚,并派李傕为使者,主动向孙坚求和,不但提出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孙坚的儿子,与孙坚结为亲家,还提出了各地的官职,只要孙氏的子弟想要,他全部都会满足。通过董卓提出的条件,我们不难看出,他对孙坚的忌惮之深。

只可惜,孙坚骁勇一世,却不幸一语成谶,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他在拒绝董卓的求和时,曾大骂“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县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意思是说董卓祸乱朝纲,是逆臣贼子,他只想夷灭董卓三族,绝不会与董卓结亲,并提出不杀董卓,自己死不瞑目。可是就算他打进了洛阳,迫走了董卓,最终却未能做到诛灭董卓——就在他追击董卓的时候,袁绍突然率兵攻打他的地盘,他得到消息之后,无奈退兵,加入了争雄的行死。

第二年,他作为袁术的盟友,替袁术攻打刘表,就在他大获全胜的时候,有一次单枪匹马巡视岘山,被一个无名小卒射杀了,终年仅三十七岁,算是英年早逝,而这个时候,他的事业才刚刚起步,的确可谓死不瞑目。也就是说,他为表明剿贼的决心,创下了这个成语,结果真的应验在了自己的身上,实在可悲。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