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考地区考生福利!中考作文审题立意技巧,附18年已考地区真题

 华教数媒一小兵 2020-11-02

一堂作文课

(ID:zuowenke_1)专注中小学生阅读和作文指导

关注

今年中考仍是山东省率先开始,开考的这4天里山东、浙江、重庆、四川、甘肃、安徽多地已陆续结束考试,继高考后各地中考作文真题成了热议话题。今天整理了已考完地区的作文题目,并针对各种命题形式给出实用的审题技法,转给身边还没开始考试的同学们吧!

2018中考已考地区真题整理(部分)

山东省

2018济南中考作文题目:

____从未停止

2018青岛中考作文题目:

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一、命题作文:《这也是一种荣誉》

二、材料作文,自命题:喜悦

大致材料内容:有位作家说读书和听音乐给我喜悦,这种喜悦夺不走。相信你也有什么喜悦,然后自命题。

2018济宁中考作文题目:

今年中考作文题目是两句有关“倾听”的名人名言,让围绕这两句名人名言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作文要求字数在600字以上。

2018烟台中考作文题目:

半命题作文“____不能缺席”

四川成都

以“答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重庆

A卷作文

有两个,一个半命题,一个材料题;

第一个半命题作文:____的你,____的我

第二个:孔子的几句话,从这几句话找一个角度写文章。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B卷作文

敢与不敢

浙江金华

题目中图表显示:遇到困难时65.9%的00后受访者首选求助好友,其次是求助家长(55.1%),再次是想办法一个人解决(48.1%)。求助网络(25.6%)与求助老师(25.4%)排名靠后。

这个作文题由两部分组成:材料(图片+图片出处+一段话)+作文要求。题目中提示“这张图表唤起你什么回忆或者联想或者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作。

看了今天部分地区的真题,同学们感觉难度如何?从目前来看,今年各地中考作文题还是比较多样的,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均有涉及。但只要抓住每种命题形式的审题技巧,考场作文很快就会有思路了。

安徽

半命题“我也很____”。给一段材料,写自己想成长过程。

解密中考作文考场审题技巧

01

命题作文审题技法

①辨识标志法。

题目中有“记”“忆”“传”“录”“故事”等字眼,一般要求写记叙文。题目中有“谈”“说”“评”“议”“感”“驳”“我见”等字眼,一般要求写议论文。题目中有“说明”“介绍”“提要”“构造”“形成”等字眼,则一般要求写说明文。还有一些记叙文(特别是抒情散文)的题目,往往使用比喻(如“我心中的太阳”)、象征(如“路”)、拟人(如“青春的脚步”)等修辞方法就不要把它们写成了说明文或议论文。

②分析结构法。

一般来说,题目的内容和它的结构形式是有对应关系的,通常是题目越短,限制性越少,自由度越大,写作范围越广。而题目越长,限制性就越大,它的写作范围就越窄,需要兼顾的问题也越多,写作的难度相对就大一些。如“选择”和“心灵的选择”比较起来,后者除了要写出“选择”外,还要注意写出这种选择是“发自心灵深处”的。题目并列几个概念,如“‘刺’与‘花’”,“树木·森林·气候”,就要写出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

③紧扣题眼法。

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词语就是“题眼”。题目若是一个词,如“尝试”,这个词本身就是题眼。题目若是一个短语,它的题眼往往就是在限制、修饰语上,如“心灵的选择”中的“心灵的”就是题眼。题目若是一句话,句中的谓语部分即是题眼,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中的“是丰富多彩的”即是题眼。

02

话题作文审题技法

只有创新才能出奇制胜,只有出彩才能感染和吸引阅卷者。考场作文要创新、要出彩,切忌重复过去,切忌重复别人。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话题作文呢?

1.大小互化

立意时,一要善于“化大为小”,要善于在一个大的、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这样才能在600字左右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二要善于“以小见大”,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小的方面”的时候,注意所选方面的“现实性、针对性、典型性”,从小处落笔,大处着眼,取日常之材,见深刻思想。

2.多种视角

生活中有一些惯见不惊、习以为常的东西,一旦多边发散,换个角度想,会发现很多令人惊异的隐含意义。你不妨运用求异思维、多向思维方式,反向、侧向、多向思考问题,在陈旧的故事或资料中提炼出新意;挖掘蕴涵;在文题中的深层信息内容,从一种事物想到和它相反的事物,从一种条件想到相反的条件,从一种可能想到相反的可能,从结果想到原因……

3.曲折求深

文似看山不喜平,考场作文最忌平铺直叙。要在自然中求变化,流畅中求跌宕,才能做到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初中阶段的学生受年龄的限制,不可能一味求深求新,因而不断深化人文历史厚度,开拓文章的新意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03

半命题作文审题技法

做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补题。补题最好以写“我”为中心,以内容“深”为重点,以立意“新”为前提,以口子“小”为上策。

1.链接“我”的生活

半命题作文试题中常出现“我”这个词,当然选择的材料还是以我们亲身经历的为好。自己经历过的事,由于有了切身感受,就容易做到笔下生情。但有时我们又不得不从他人的经历中选用合适的材料,即我们平时听到、看到的事,由于这些事不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情感体验也不到位,就很易出现感情欠缺的问题。这就需要作者在心中把自己换做是故事中的人物,设身处地去感受特定情景、特殊心情。

2.注重深度挖掘

生活中的每—件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有其发生的原因及其导致的结果,而前因后果也常常表现在另一件或多件事之中。如果抓住某—件事,并追溯、推测它的前因后果,这时写作材料就会丰富起来。这种选材方法,有助于打开思路,尽显作者独到的思考成果。

3.妙在枯木逢春

文章以选洋溢时代气息的鲜活材料为妙,但并不意味着曾经用过的材料就不能再用了。旧材料完全可以经过技术处理,做到常用常新。半命题的开放性就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例如,下雨天送雨具的故事,通常是从“我”的角度叙述,如果改从母亲的角度,或者以书信的口吻叙述,不就写出新意了吗?若以记者采访的形式,现场感不是更强了吗?

4.细节决定成败

同学们现有的素材大体都是相近相关的,我们不妨去想想,让大家耳目一新的东西越来越少。大题小作就是把内容宽泛的主题具体为自己要写的小事件、小文章,为大题目找一个小巧的突破口,从小处着手,以小题材反映大主题,从小题材中挖掘出深刻的、闪光的思想。

总之一句话:要想方设法,扬长避短,把一个半命题变成就像是自己命的一个题。

04

材料作文审题技法

1.围绕材料中心确立主题

如果所给材料中有议论性的语句点明了材料的中心,那么,你就可以围绕这一点确立主题,进行写作。

如:风浪中,船沉没了,一名幸存者被冲到一座荒岛上。为了等待救援,这位幸存者千辛万苦搭起了一间房子。然而有一天,他外出寻找食物时,一场不知怎么引起的大火把这间房子化为了灰烬。幸存者看着滚滚浓烟消失在天空中,充满了绝望。但第二天一早,当他还在痛苦中煎熬时,一只大船向他驶来。“你们是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的?”“我们看到了你燃放的烟火信号。”他得救了。人们常为自己失去的东西闷闷不乐,甚至后悔,从而把自己本应丰富多彩的青春弄得黯然失色。其实,我们的一生总在得失之间,我们在失去的同时,也往往会有所得。

显然,这则材料分为两部分,它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手法先叙后议,文中“其实,我们的一生总在得失之间,我们在失去的同时,也往往会有所得”一句议论就是材料的中心,那么,我们就会进一步领悟到“端正心态,正确对待得与失”的主题,从而或讲述生活中的故事,或旁征博引阐述自己的观点来构思行文。

2.结果追问法确立主题

如果所给材料仅仅是一个故事,作者的观点没有直接表露,那么,我们可以采用“结果追问法”确定主题。

如:一个人去拜访一位部落酋长,想要块地。酋长说,你从这儿向西走,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走回来,从这儿到那个标记之间的地就都是你的了。太阳落山了,这个人还没有走回来,因为走得太远,他累死在路上了。

对于这种材料,我们可先找到事件的结果——他累死在路上了,然后针对这个结果进行追问——为什么他会累死在路上呢?很显然,是因为他想要更多的土地。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他会这样呢?因为他的心太贪婪。至此,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贪心者必自毙。这样我们的写作就有了主题,后面你可以变换视角写—个贪官的自述,表现他逐渐堕落最终锒铛入狱的历程,也可以用大量的事实向人们发出“不要贪心”的警示。

3.从关键人物的话语启示确立主题

如果材料是由对话的形式构成的,我们还可以从关键人物的话语中寻找启示,然后围绕这个启示立意行文。

如: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的时间里没能给他找到一个最优秀的关门弟子。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沉重地说:“真对不起,让您失望了。”苏格拉底却说:“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话没说完,—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这则材料主要由师徒二人的对话构成,如果仔细推敲,我们就会发现,在老师苏格拉底的临终话语中道出了人世间—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就是很多人不敢相信自己是最优秀的。这也自然给我们振聋发聩的震撼和启迪:要敢于相信自己是最优秀的,并善于发掘和重用自己;否则,再优秀也会丧失成功的机会。这个启迪就是材料暗示给我们的作文主题。

4.寻找相同点或相异点确立主题

如果材料是几种自然现象,那么我们可以从这几种自然现象中寻找共同点或通过不同点的比较来获得主题。

如:牡丹雍容华贵,却有色无味;茉莉香气四溢,却貌不惊人;玫瑰色香俱佳,却茎身是刺。

这则材料描述了三种鲜花,仔细观察,作者对每一种鲜花的描述都分前后两部分,前半句表现它的优点,是人们的赞美,后半句陈述它的缺陷,是留给人们的缺憾。由此,我们还会联想到日常生活中许多这样的现象,但是,谁又能因为这种种缺憾而认为它们不美呢?甚至正是有了这种缺憾,人们才更能看清和珍视它们某方面的美。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缺憾也是—种美”的主题,从而使你的文章充满深刻的思辨色彩,你的文章也会因此在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