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李仲愚临床经验学术精华一

 岭南书馆1 2018-06-16
                       一、家传绝招 杵针疗法
 杵针疗法是李氏祖传14代的绝招,又是经李氏50多年精深研究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疗法。其特点是针具不刺入皮肤肌肉之内,无疼痛之苦,无感染之虑,兼针刺与按摩之长,老弱妇孺易于接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物理疗法,临床上对多种急、慢性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均能收到满意的效果。杵针工具可用铜制、玉石制、硬质木质、牛角制等。一套杵针工具共有四件,因临床时操作的手法和作用不同而名称各异,它们分别是七曜混元杵、五星三台杵、金刚杵、奎星笔。杵针治疗疾病选穴除针灸治病的常用腧穴外,还有其杵针疗法的特殊穴位,如八阵穴、河车路、八廓穴等。杵针疗法的常用手法有:点叩法、升降法、开阖法、运转法、分理法等五种。
       杵针疗法为历代医经所未载,《道藏》典籍亦未见记述,为丹道家养生导引之辅助工具。在秘传过程中,只口传其方法,无文字记载。然而学术思想源于羲黄古易,其辨证、立法、取穴、布阵多寓有《周易》、《阴符》理、气、象、数之意,和祖国医学理论水乳相融。该疗法列入国家“七五”重点科研攻关项目,1990年通过了专家鉴定和国家验收,并获得了1989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及四川省中医药科学进步二等奖。
       方剂举例通痹方组成:神道八阵、膻中八阵、河车路:从大椎命至门段,内关通里
       功能:通经活络,行气止痛,通阳化瘀。
       主治:胸痹、心痛。
       手法:杵针点叩、升降、开阖、运转、分理。实证、热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虚实兼夹证用平补平泻法,寒证加灸法。
       方解: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证的一种病证。严重者出现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的心痛病证。本病的发生多因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弱等因素引起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痹遏心阳,阻痹心脉;或老年体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以致心脏气血亏虚,心脉失常而发为心痛;或心肾阳虚,心脉失于温煦而作痛;或因寒湿内侵,痰瘀阻滞,心脉痹阻,发生心痛。本证多为邪犯少阴,心脏脉络阻滞为患,故治以通经活络,行气止痛,通阳化瘀。本方选取神道八阵以通经活络,行气止痛;膻中八阵为心前区取穴,有直接理气止痛,通经化瘀的作用;河车路,从大椎命门段,化瘀止痛;通里是手少阴心经的“经穴”,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取此两穴有宽胸利膈,理气止痛,活血通络的作用。
       加减运用:气滞加行间以行气通络;痰浊阻痹者加丰隆太渊以调气化痰;瘀血阻滞者加血海膈俞以祛瘀通络;寒凝者加然谷命门八阵以温经散寒;阴血不足加足三里三阴交以益阴血而养心神。如见厥脱先兆者可加神阙(灸)、关元八阵、乳根百会八阵、食窦等穴以急救之。
       研究资料摘要:83例心血管疾病,李氏杵针与针刺疗法治疗随机分组自身交叉单盲对照的ST1即时效应观察,对两种疗法治疗前后和治疗后30分钟的自觉症状和左心收缩功能(ST1)结果作对比,两组病例的自觉症状,经Ridit分析,无论治疗后即刻,或治疗后30分钟,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杵针组,前、即刻U1=6.15,后30分钟U2=6.93;针刺组U1=4.89,U2=5.78),两组间明显差异,两组病人的血压、脉搏治疗前后30分钟无明显变化;ST1结果:PEP/LVET经两组疗法无论治前、即刻、治后30分钟,均有明显改善,但QS2I改善无明显差异。41例高血压病人的P/L值两种疗法治疗后即刻、治疗后30分钟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冠心病21例,经两种疗法治疗即时和治后30分钟,PEP、P/L值有改善,(P<001及P<005)。按中医辨证分型统计,实热型(32例)和虚实夹杂型(29例),两种疗法治疗后,均有改善,且两组无明显差异,但虚寒型(21例)两组疗法改善均不明显。著者认为:李氏杵针疗法和针刺疗法,均对心血管疾病的ST1具有立即改善效应,且两者无差异,而杵针疗法为无创性,不易引起交叉感染,易于推广,是对中医治疗学和针灸学的补充和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