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位小王子,是朱元璋的外甥,骁勇异常,却劝舅舅别打日本

 共同成长888 2018-06-16

有位小王子,是朱元璋的外甥,骁勇异常,却劝舅舅别打日本

 

元末明初时,有个小男生,他不到20岁时就搞了一个超级恐怖的创意——在战争中大搞“水上人头盛宴”,也就是在顺江漂流的巨大竹筏上摆放一排血淋淋的人的脑袋以惊吓敌军。敌军真被吓得魂飞天外,继而集体逃跑!

这个小男生叫李文忠(1339-1384年),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亲外甥,也是一位威名赫赫的年轻战将。在大明开国功臣庙的排行榜中,李文忠排名第三,仅次于明朝开国第一名将徐达和第二名将常遇春。他只活了四十多岁,却以自己的大智大勇写就了辉煌的传奇。

有位小王子,是朱元璋的外甥,骁勇异常,却劝舅舅别打日本

李文忠

李文忠,小名“保儿”,字思本,他是个苦命娃,十二岁那年,他的母亲、也就是朱元璋的姐姐去世,李文忠和父亲辗转于元末乱世。幼年的经历磨砺了李文忠的意志,使他成为一名坚忍少年。

李文忠颠沛流离两年多,终于找到了正在造反的朱元璋,朱元璋一看这孩子,就特别喜爱,把他当亲儿子抚养。这孩子也非常争气,智商极高,读书过目不忘,而且胆大包天,对打仗兴趣十足。

十九岁时,李文忠随朱元璋参加了池州大战,他简直是军事天才,几乎战无不胜。他所击败的第一个强敌是效忠于元朝皇帝的苗军统帅杨完者,此人素来骁悍,麾下苗兵凶猛异常,他率数万苗兵从水路两道杀向朱元璋,李文忠得报后置水路于不顾,直接率轻兵从陆路突击,大破苗兵,接着把他们的脑袋全都切下来排绑于巨筏之上,让巨筏顺江漂流,杨完者的水军看到此情此景,集体吓跑。咱文章开头的那一幕真实的“恐怖大片”就是这样搞出来的。

有位小王子,是朱元璋的外甥,骁勇异常,却劝舅舅别打日本

朱元璋

杨完者死后,其麾下苗兵们都归顺李文忠,李文忠一口气得了三万多人。

盐贩子出身的吴王张士诚是朱元璋誓必灭掉的三大强敌(另两个是陈友谅和元朝皇帝)之一,李文忠全身披挂,或绕路突袭,或强势火攻、或精骑突阵……打得张士诚连连受挫。

张士诚很愤怒,他一发狠,先派出司徒李伯昇率十六万大军出击,接着又出动二十万大军配合,直指朱元璋军队所驻守的新城(今浙江桐庐东北)!

有位小王子,是朱元璋的外甥,骁勇异常,却劝舅舅别打日本

张士诚

新城守将胡德济异常紧张,驻守的严州(今浙江建德)的李文忠迅速率军驰援,在离新城十里处驻扎下来。胡德济派人告诉李文忠:敌兵气势强盛,咱先不忙出战,等大军到来再行动。可李文忠冷笑道:“用兵在谋不在多!”接着拔剑下令:“敌军多而骄,我军少而精,以精锐对骄横,必胜!诸位将士,那张士诚辎重堆积如山,此乃上天让你们发财呢!努力干!”

将士们被这番话激励得无比热血。正在这时,从东北方向飘来一股白气,很快就弥漫于李文忠军营的上空,古人对自然科学不怎么懂,对这些诡异现象都极为惊恐,不知是吉是凶,李文忠下令占卜,结果是“必胜!”于是军心大振!次日清晨,突然天降大雾,李文忠的部下们又有些惊慌,李文忠丝毫不为所动,他召集诸将对天发誓:“国家大事在此一举,文忠不敢贪生而死于三军之后!”接着李文忠下令其他将领率左右两军以配合,自己亲率中军对决敌军主力!正巧此时,处州(今浙江丽水)的援军赶到,全军士气大振,无不奋勇搏杀。

作战中,张士诚的吴军仗着人多势众层层推进,大雾逐渐消散,李文忠金盔金甲手握长槊从高处纵马飞驰冲阵,后面还带着数十名铁甲骑士!吴军的精锐骑兵反应极快,他们以排山倒海之势把李文忠和他的骑士们团团围住!可李文忠遇强更强,越杀越欢,他早就安排的好中路大部队及左右两军趁势一起冲击,新城内的军队也擂鼓呐喊杀出,吴军大溃逃散!

李文忠紧紧咬住不松口,愣是追杀出了数十里地,斩首数万,尸骸蔽野,溪水尽赤,还俘获了将校六百,甲士三千,所得兵器粮草几天都收不完,张士诚的爱将李伯昇仅以身免!捷报传来,朱元璋大喜,下诏宝贝外甥班师回朝,设宴嘉奖犒劳数日,又赏赐御衣名马。自此,李文忠的神勇威震全军,无人不服!这一年,乃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李文忠二十七岁,一枚熠熠发光的将星横空出世。

第二年,朱元璋对张士诚发动决战,李文忠奉命攻打杭州,张士诚的杭州守将潘元明不敢抵挡,开城投降。这潘元明居官多年,深通某些潜规则,他精心操办了一场欢迎李文忠大军的入城仪式,专门弄了些才艺双绝的江南歌伎,于大道旁莺声燕舞尽显婀娜,李文忠麾下那些常年不见女色的大兵们哪见过这等场面,有些人还真被迷得如痴如醉,但李文忠的脑子非常清醒,他下令把美女们全部赶走,接着下令:擅入民居者死!他知道,纪律严明的军队会民心所向,他舅得天下,必须得民心!

李文忠命令下达没几天,一颗脑袋悬于杭州城门,众人惊异之余才知道,原来是一个士兵借了老百姓的一口锅,被李文忠知道后给斩首了!杭州百姓无不诚心归附。

有位小王子,是朱元璋的外甥,骁勇异常,却劝舅舅别打日本

连环画中的李文忠

削平各路军阀后,朱元璋的战刀直指他最痛恨的大元帝国,李文忠又踏上了新的征途,

他兵出雁门关(山西省朔州和代县边界),风卷残云,先擒元平章(地方高级长官)刘贴木,再擒元将脱列伯,斩首万余;接着兵出野狐岭(河北张家口张北县与万全县交界处),连战连捷,望尘追迹,仅一日便攻破应昌(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

李文忠这一路上不但斩杀极多,而且是捡了美女捡宝贝,捡了宝贝捡动物,简直是要啥有啥,收获颇丰。原来那元朝皇帝逃命时扔下了妃子公主、扔下了玉玺玉带、扔下了数不清的珍奇异宝、还扔下了成群的牛马牲畜,向李文忠投降的元军更是数不胜数。李文忠兴奋地把这些战利品献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加封外甥为左都督和曹国公,食禄三千石。

洪武五年春(1372年),三十四岁的李文忠第二次奉命远征漠北,他依旧神速,追击到阿鲁浑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西北)时,元朝太师蛮子哈剌章打算引诱明军到陌生的荒凉地带再围歼!虽然元军人多势众补给充足,明军势孤力单疲惫至极且口粮很少,但李文忠全然不惧,他头一个冲入敌阵,其余明军将士紧随其后投入厮杀!作战中,李文忠的坐骑中箭,可他和元军短兵步战,接着换马又继续奔击……此战灭数万元军,蛮子哈剌章率军逃窜。李文忠乘胜追杀,一直追到称海(今蒙古哈拉乌斯湖)才返回。

洪武六年(1373年),李文忠在北平、山西边境,爆踹了北元军队(“北元”,即元朝残余被赶回蒙古老家后建立的政权)。第二年(1374年),李文忠进行了最后一次远征,率军拿下大宁、高州二城(今内蒙古赤峰市东南),斩杀了北元宗王朵朵失里,又追击到毡帽山(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砍杀了元鲁王。两位蒙古王爷的妃子全被明军俘虏。

天下太平后,自幼便喜爱读书的李文忠开始了他的“文人”生活,他博览群书,吟诗作对,又拜诸大儒为师。但没多久,朱元璋掀起了屠杀功臣的腥风血雨,李文忠直言劝谏,数次忤逆龙鳞,朱元璋气得不轻。后来朱元璋因日本藐视明朝打算收拾日本,李文忠再度站出来对皇帝耐心劝谏,历数征讨日本的各种坏处,说千万不要因为头脑发热轻易开战,以免给新生的大明朝带来不稳。

朱元璋接受了李文忠的劝谏,但李文忠总和他唱反调的行为让他越想越想气,残暴多疑的舅舅决定干掉这个讨厌的外甥!值得李文忠庆幸的是,他有一个残暴的舅舅,却有一个温柔娴淑通晓大义的舅妈——马皇后。马皇后恳请朱元璋看在李文忠赫赫战功又是陛下外甥和养子的份上,饶其一命。朱元璋虽然脾气恶劣,但很听马皇后的,终于放了李文忠一条生路。不过李文忠还是被朱元璋臭骂了一顿,并被削去了职位。

有位小王子,是朱元璋的外甥,骁勇异常,却劝舅舅别打日本

马皇后

经此一事,李文忠的精神遭到沉重打击。洪武十六年冬(1383年),李文忠忧郁成疾,第二年三月就病逝了,年仅四十六岁。朱元璋怀疑李文忠是被人毒死的,便把看护李文忠的人贬官,给李文忠看病的医生及妻儿全部斩首,并亲自作文祭奠,追封为岐阳王,谥号武靖。

不过李文忠的死实在蹊跷,朱元璋在其死后的杀戮也挺诡异,后人便怀疑这全是朱元璋策划的:他先毒死李文忠后又嫁祸他人。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李文忠之死已成历史迷案。

“气量沉宏,人莫测其际。临阵踔厉风发,遇大敌益壮……通晓经义,写诗歌雄峻可观。”这是史家对李文忠的经典评价。在大明开国功臣庙的排行榜中,李文忠排名第三,仅次于徐达和常遇春。至今南京仍有岐阳王陵园,已和明孝陵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李文忠去世的短短十五年后,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造反夺权,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效忠建文帝朱允炆(朱元璋的孙子),率军抵挡,但他没有继承他爹的军事才干,被朱棣打得屁滚尿流,最终投降。这些后事,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李文忠,谁都没有料到。

本文为李萌独家撰写,喜欢的,记得订阅本头条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