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人一张童年照:儿时的小提琴家们

 dogpa的图书馆 2018-06-16


一人一张童年照(小提琴家)

Violinists in Their Early Years

耶胡迪·梅纽因(左)与乔治·埃内斯库(右)


小提琴大师们的童年照来了。😉


※本文文字简介来源:百度

“田艺苗的田”整理汇编


弗里茨·克莱斯勒


Fritz Kreisler (1875-1962)

“教皇”弗里茨·克莱斯勒


弗里茨·克莱斯勒,美籍奥地利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生于维也纳,四岁学习小提琴,七岁首次公开演出,同年考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十岁时因成绩优异得金质奖章。十二岁毕业后进巴黎音乐学院深造,1887年赢得小提琴演奏大奖,1901年在伦敦作初次演出,1904年伦敦爱乐协会授予他贝多芬金质奖。


克莱斯勒是一位博学多才、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他在演奏和创作、改编方面,对小提琴艺术都有特殊的贡献,在整个二十世纪是无与伦比的。他的演奏技巧精美、饱满有力、充满激情、极富感染力,并大量使用双音、滑音,效果清丽激越,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克莱斯勒”风格,具有新鲜动人的力量。


乔治·埃内斯库


George Enesco(1881-1955)

“教父”乔治·埃内斯库


罗马尼亚最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小提琴家乔治·埃内斯库凭借天赋七岁便以一个熟练的小提琴手的身份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他希望成为一个作曲家。1892年,初次在纳也纳登台,演出马斯奈的《维特》,1893年,作为学校乐团的成员,他曾在勃拉姆斯指挥下演奏。1894年在布达佩斯举行的个人音乐会。1895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随马西克(Marsick)学习小提琴,随马斯奈学习作曲,并深受马斯奈的赞赏,在此他还是福莱的学生。到十六岁那年,他已经写出了四部交响曲习作。


埃内斯库还是一位造诣深厚的教师,学生包括了后来名扬天下的格雷米奥、梅纽因,及费拉斯(Ferras)、吉特利斯(Gitlis)和李帕蒂等。此外他还是一位熟练的钢琴师,并且能够演奏大提琴。


布罗尼斯拉夫·胡贝尔曼


Bronislaw Huberman(1882-1947)

“奇观”布罗尼斯拉夫·胡贝尔曼


波兰小提琴家布罗尼斯拉夫·胡贝尔曼(Bronislaw Huberman)是上世纪小提琴演奏界的“奇观”之一。六岁时,胡贝尔曼开始跟随米哈洛维奇学习小提琴,第二年他已经在华沙演奏斯波尔的第二协奏曲了。1892年,年仅十岁的他,在约阿希姆面前拉了斯波尔和维厄当,令大师折服,被收入门下指点数月。1896年他为勃拉姆斯演奏,在行板时作曲家擦了擦泪花,并在结束后去休息室拥抱了他。胡贝尔曼1936年创办了巴勒斯坦管弦乐团,首次演出即请来了分文不愿收取的托斯卡尼尼。


连汉斯利克这位严厉的评论家也写道:“与其说胡贝尔曼的演奏天赋来自于早熟,不如说是来自对音乐灵感和本质的罕见的悟性。”


雅沙·海菲兹


Jascha Heifetz(1901-1987)

“从未错过一个音”的雅沙·海菲兹


雅沙·海菲兹生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他的父亲是一位职业小提琴手,三岁起海菲茨就开始跟父亲学琴,四岁入维尔纽斯音乐学校从师马尔金。六岁即在音乐会上成功地演奏了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八岁那年,海菲茨在维尔纽斯音乐学校为前来此地旅行的奥尔教授演奏。这位名师一眼就看出这个孩子非同小可,于是建议海菲茨的父亲把孩子送到圣彼得堡跟他学习。


海菲兹总能找到最简捷的途径直入作品的核心。1917年,海菲茨应邀赴美巡回演出,10月27日,在卡内基音乐厅举行了意义深远的首演。音乐评论家们迈着激动的步伐冲出音乐厅,他们向世人宣布:新一代的小提琴标准诞生了。


内森·米尔斯坦


Nathan Milstein(1903-1992)

“弓之王子”内森·米尔斯坦


内森·米尔斯坦(Nathan Milstein)于1903年12月31日出生于乌克兰黑海边上的城市奥德萨,他是七个孩子中的老四。虽然出自一个中产阶级犹太家庭,但米尔斯坦本身并没有音乐背景(不象海菲兹,其父是一名狂热的小提琴手)——他并不是一名儿童天才。


米尔斯坦的第一位名师是斯托利亚斯基(他也是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老师),而米尔斯坦也从小就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拒绝被老师所左右。通常米尔斯坦演奏时不使用过多的揉弦,他的方式是在高潮时用极高的频率扩展弦的震动,而平时的演奏则多使用滑奏。一般的小提琴手用琴来表现多愁善感,但米尔斯坦则用琴来显示崇高的思想,所以他也被称为“小提琴的贵族”。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


David Oistrakh(1908-1974)

“莫斯科的帕格尼尼”大卫·奥伊斯特拉赫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是前苏联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之一他的父亲是个书商,业余喜欢拉拉小提琴,弹弹曼陀林以自娱;母亲是敖德萨歌剧院合唱队队员。在家庭的影响下,奥伊斯特拉赫从小就喜欢音乐,听了妈妈唱的歌剧片段,常会模仿着哼上几句。他的音乐天份引起了以擅长教育儿童闻名的小提琴家斯托利亚尔斯基的注意。这位奥尔的弟子把他带到自己的班上学琴,这一年奥伊斯特拉赫才满五岁。


自五岁起,他先后获得全苏小提琴比赛一等奖、依萨伊国际小提琴比赛冠军等。奥伊斯特拉赫艺术上曾受到克莱斯勒的强烈影响,但并没有完全照搬,克莱斯勒具有唯美倾向的发音手法,在他手里变成了表现内心情感的手段。他的颤指有时采用艺术化的延迟瞬间开始,造成声音的久远延绵。他的演奏具有惊人的表现力和精深的技巧,被誉为“莫斯科的帕格尼尼”。


耶胡迪·梅纽因


Yehudi Menuhin(1916-1999)

“权威的诠释者”耶胡迪·梅纽因


1916年4月22日生于美国纽约的耶胡迪·梅纽因被认为是20世纪音乐史上“罕见的神童” 。据说梅纽因还在蹒跚学步的时候,有一次曾愤怒地摔碎了一把玩具小提琴,而在他四岁生日那天,得到了一把真正的小提琴,从此开始了展现他音乐奇才的生涯。他七岁因出色地演奏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而震惊乐坛。后来得到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的指点,埃尔加称赞梅纽因“是我见到的最了不起的音乐人才”。


在他漫长的演奏生涯中,梅纽因的曲目几乎囊括从古典到现代的所有小提琴曲目,被称为小提琴音乐“权威的诠释者”。梅纽因1929年首次在德国担任音乐会指挥,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走到后台激动地拥抱他,发出了那句著名的感叹:“现在我知道天堂里有上帝了。”


迈克尔·拉宾


Michael Rabin(1936-1972)

“早逝的天才”迈克尔·拉宾


美国小提琴家迈克尔·拉宾天生对乐音和节奏有敏锐的感觉——他在一岁的时候就能够打出正确的节奏,三岁的时候已经对和音有令人惊讶的辨别能力。四岁从父母学琴,有神童之称,九岁进朱莉娅音乐学院,是加拉米安的得意门生。1947年还不满十一岁就作首次职业性公演,1949年在美国音乐俱乐部联盟举办的音乐比赛中获一等奖,1950年两次与美国国家交响乐团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获辉煌成功。


拉宾的演奏,音色浓烈,富有激情与动力感。他演奏的帕格尼尼、维尼亚夫斯基、伊萨伊,是他激情与辉煌技巧的结晶。


伊沙克·帕尔曼


Itzak Perlman(1945-)

“小提琴王子”伊沙克·帕尔曼


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的伊沙克·帕尔曼(Itzhak Perlman)是当今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小提琴家之一。他五岁开始学琴,十三岁被选送到美国电视台演出,随后即移居美国。不久,就受到著名小提琴家斯特恩的赏识,获得“以美基金会”奖学金,进入著名的朱莉亚音乐学院,师从伊凡·加拉米安和多罗西·狄雷教授学琴。1964年,帕尔曼在美国列文垂特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一等奖,被人称作“小提琴王子”


由于帕尔曼在四岁时患小儿麻痹症,成为终身残疾,因而无法站立演奏,但他却以超常的毅力,克服困难,最终成为世界级小提琴大师。帕尔曼演奏的最大特点,是把浪漫主义的热情洒脱和古典主义的和谐均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有一双令人羡慕的大手,但手指却十分伶俐,运弓饱满且极富倾诉力,他十分注意声音的歌唱性,其松弛的演奏,带给人们的是情感的波动,人们从他的演奏中感受到了力和美


吉东·克莱默


Gidon Kremer(1947-)

“全面的小提琴大师”吉东·克莱默(10岁)


吉东·克莱默于1947年2月27日出生在前苏联拉脱维亚的里加市。他的家庭可称得上是一个小提琴世家,其中祖父、父亲和母亲都是职业小提琴家。生长在这样的家庭当中,克莱默从小便耳濡目染,对小提琴产生了亲切的感情和强烈的追求欲望。克莱默是从四岁开始学习小提琴的,他的启蒙老师是他的父亲。七岁那年,他以突出的成绩考入了拉脱维亚音乐学院附属十年制音乐学校。


吉东·克莱默的演出曲目极为广泛。除了标准的古典和浪漫乐派的所有小提琴作品,也包括二十世纪亨策、贝尔格和施托克豪森的杰作。他还支持俄罗斯和东欧当代作曲家的作品并演出了许多他们的重要作品,以及专为他创作的作品。


🎻Bonus Photos🎻

米沙·艾尔曼(Mischa Elman)


鲍里斯·格尔斯坦(Boris Goldstein)


萨尔瓦多·阿卡多(Salvatore Accardo)


奈吉尔·肯尼迪(Nigel Kennedy)与梅纽因(左一)


维多利亚·穆洛娃(Viktoria Mullova)


安妮-索菲·穆特(Anne-Sophie Mutter)


希拉莉·哈恩(Hilary Hahn)


朱莉亚·费雪儿(Julia Fischer)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